足跟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长期的脚跟痛是非常难以忍受的,这时就需要去治疗。治疗也有很多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但是具体怎么办,最好还是听医生的。
一、中药治疗
功能主治:各种原因引发的足跟痛、足跟骨刺引发的各种酸麻肿痛不适以及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疼痛,步履困难。
二、封闭治疗
可以打封闭针,效果快,相对费用便宜。先在疼痛点注射一针,看疼痛情况可以半个月以后加强一针。但封闭针不能保证彻底解决。
“封闭针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时间长的可管数年以上,短的数周,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这是一种对症治疗措施,对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其实通过封闭型治疗以及中药治疗是很有效的治疗足跟病的方法,若是还不行的话,可以试试手术来治疗。
三、手术治疗
1、足跟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跟骨痛,X片证实有骨刺者,在跟骨内侧作一切口,进入跟骨,将跟骨内侧骨刺全部锉除。
2、跟骨钻孔术:对跟骨内压高者适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内压降低,治疗顽固性无骨刺的跟痛症,仍在跟骨内侧切口,达跟骨后,将跟骨内侧钻孔7~10个,效果达90%。
3、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无原因顽固性足跟痛可采用此法,不过是一种破坏性手术,将跟骨胫后神经支和腓肠神经支切断。
4、跟骨滑囊切除术:是将跟骨结节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5、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目的是通过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摆正,使跟骨有一个良好的生物支架。
2. 脚后跟疼怎么办
脚跟疼,最普遍的引发原因是经常站立或行走,使脚跟长时间受压迫。轻者休息几天就好了,严重者会反复疼痛。
我有一阵儿,也是脚跟疼,吃药不管用,看了好多地方也不行,后来看了本按摩的书,有个方法比较简单方便,自己就试了,每天坚持按摩,竟然很快好了,现在一点事儿没有。
方法:找个有圆头的硬东西,由前脚掌至推至后脚跟,每次都是同样的方向,以促进血液循环,自己控制,每个脚按摩一两分钟吧,我是来回弄50次,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好的,至于用什么东西按摩,只要是硬的,有一头比较圆滑就行,圆头的大小总要有拳头大小吧,太小了不舒服的。不用花钱去医院,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保证立竿见影。到理发店找点剪掉的头发茬,然后用医用纱布缝一与脚跟大小相当的布袋,将头发茬装入袋中,垫于疼痛的脚跟下面,不消三天,保证你脚跟不疼了。这是古代名医张仲景故乡河南南阳地方的民间验方,十分灵验,我只垫了一天半就不疼了。让我遇到如此问题,你真幸运!希望你告诉更多的人!
...........
3. 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办好呢
导致脚后跟疼的原因是有很多种,同时在不同的人群身上具体的表现也是不同。不过总的来说,导致脚后跟疼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缺钙,骨质增生以及运动劳损。
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而运动劳损导致的脚后跟痛基本上出现在年轻人身体。
当年轻人在没有很好的健身习惯的情况下,突然进行超负荷的运动。人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而脚后跟疼就是具体的表现之一。当然,恋爱中的年轻人如果压马路时间过长也会出现脚后跟疼的。你看年轻人多么不容易呀!想要谈恋爱没有一个很好的身体素质都不行!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幸福也得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呀!
各位帅哥美女,对于我的上述观点,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4. 脚后跟疼怎么办五个办法帮您缓解疼痛
.脚跟疼痛的情况,如果是近期出现的,也可能是由于活动不当,着凉等原因引起的一种软组织损伤的表现。建议患者先注意休息,平时可以适当的热敷患处,使用一些活血化瘀,还有止痛等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足跟骨仿世帖。。如果后脚跟疼痛的情况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伴随有明显的红肿情况,还有可能和痛风有关系,一般多是由于尿酸升高引起的。如果经常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出现疼痛的表现,还可以考虑跟骨刺等疾病。所以患者现在的发病病因并不能确定,可以先去正规医院的骨科进行x光片等检查来确诊。
1、多休息:如果因为长时间做活或者走路导致足跟痛,那么说明身体在无声的抗议了,这时候如果不去休息,势必要加重疼痛的程度。所以长期患有足跟痛的人要经常休息。
2、换鞋:建议穿底子高的运动鞋、高跟鞋等等,不要穿平底鞋。如果真的要穿就要用鞋垫垫高鞋子。这样也能缓解疼痛。
5.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在平时的生活中,会出现脚后跟疼的现象有很多,那么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脚后跟疼?脚后跟疼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疗的吗?如何预防和治愈脚后跟疼?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第二: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第三: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第四: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第五:患者也可以用,足跟痛安康.膏治疗直至康复。
总结:通过上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导致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足跟骨刺,可能是跟骨后滑囊炎,也可能是跟骨骨突炎等。总之选择一双好的鞋子是非常的关键的哦。
6. 脚后跟很疼怎么办
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长期站立工作或长期从事奔跑、跳跃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难的症候。临床表现: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足底腱膜处,X线可见跟骨底有骨刺形成。临床一般可分三类。 (1)跟后痛,主要有跟腱滑膜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痹证性跟痛症。 (2)跟下痛,主要有足底腱膜炎、跟骨下滑膜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跟骨骨髓炎。 (3)跟骨骨痛,如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髓炎、骨结核,偶见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西医疗法: (1)冲击波通过局部能量释放,起到深部“按摩”作用,使受累肌腱、韧带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促进正常组织生成。由于筋膜、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与其所附着骨的声阻抗不同,冲击波还可松解组织粘连。冲击波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可引起神经封闭而止痛。 (2)封闭治疗:在足跟压痛点注射了“盐酸得多卡因及醋酸泼尼松龙”和局麻药。 中医疗法: 现代医家在治疗跟痛症时多以中药外治法为主,辅以内服药或手法或小针刀法等。 (1)手法推拿结合针刺拔罐、神灯照射的综合治疗。手法治疗能松解粘连(炎症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加速炎症吸收,改善组织营养代谢,促进变性组织的改善和恢复,并可提高局部组织痛阀,使气血通畅,达到止痛的目的,具有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小针刀加手法配合熏洗 (3)内服与外洗、外敷并用:内服矾芎散,外敷跟骨散。或内服方由熟地黄、牛膝、杜仲、补骨脂、川木瓜、白芍、田七组成;外洗方由雷公藤、花椒、桂枝、威灵仙、朴硝、毛冬青、皂角刺组成。 (4)中药方剂: 方1 消肿止痛饮 组成:生米仁根30克,赤豆30克,木瓜9克。 用法:将生米仁根、赤豆、木瓜分别洗净,一并放人沙锅中,加水500克,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次饮服。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主治:跟痛症早期者,足跟疼痛刺痛,行走后尤剧,踝部肿胀。 附注:生米仁利水渗湿,赤豆利湿,木瓜舒筋活络。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牡蛎茯苓饮 组成:生牡蛎50克,茯苓25克。 用法:生牡蛎研细,布包;茯苓洗净,切成块,一并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再煮1小时,去渣取汁,分次服用。 功效:软坚散结,止痛利湿。 主治:跟痛症早期者,足跟疼痛,压痛,远行后尤剧。 附注:生牡蛎软坚散结止痛,茯苓淡渗利湿。 来源:张天安.蔬菜的食疗与保健。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154 方3 百花酿茄子 组成:茄子2个(约250克),虾胶100克,蒜茸、精盐、白糖、生抽、鸡精适量。 用法:茄子去蒂洗净,斜切连刀件,往夹缝处拍人生粉,酿人虾胶,用油锅煎至两面呈焦黄色时盛起,炒锅下油,爆香蒜茸,加入煎茄子炒匀,调入味料及适量汤水煨熟,用湿生粉打芡,炒匀上碟。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跟痛症早期者。 来源:张天安.蔬菜的食疗与保健.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45 方4 三色龙骨汤 组成:枸杞子20克,首乌20克,猪脊骨500克,姜、葱、黄酒、精盐等调料。 用法:将枸杞子、首乌分别洗净,猪脊骨切成块,共置入锅,加清水1 000毫升,姜、葱和人,急火煮开,去浮沫,煮3分钟,再加黄酒,精盐等调料,文火煨1小时,分次服用。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肝肾亏虚型,足跟疼痛,伴腰膝酸软无力者。 附注:枸杞子养阴补血,首乌补肝肾、强筋骨。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01 方5 肉桂米粥 组成:肉桂20克,粳米50克。 用法:肉桂洗净,粳米淘清,置锅中,加清水1 0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分次服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肾阳虚型,足跟疼痛伴四肢不温者。 附注:肉桂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来源:民间验方。 方6 大蒜炖鳖肉 组成:大蒜25克,鳖1只(200克),姜、葱、黄酒、精盐。 用法:将鳖活杀,去内脏,冼净,大蒜去皮压碎,置锅中,加黄酒、姜、葱等,隔水炖熟,约1小时左右,分次服用。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肾阴虚型,足跟疼痛,伴有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者。 附注:鳖有大补阴血之功。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33 方7 黄豆猪蹄煲 组成:黄豆200克,猪蹄4只,姜、葱、酒。 用法:将黄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蹄去皮毛、爪壳,斩成块,将黄豆和猪蹄置锅中,加少许清水、姜、葱、黄酒,急火煮开5分钟,文火煲l小时,分次服用。 功效:益精血,壮筋骨。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足跟疼痛,痛程较长,腰膝无力。 附注:猪蹄补血益精养生。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7 方8 红花羊骨汤 组成:红花20克,羊骨500克,姜、葱、酒。 用法:将羊骨洗净斩成块,开水浸泡lo分钟,再浸于冷水中;将红花、羊骨置锅中,加清水1 000毫升,加姜、葱、黄酒等,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1小时,分次服用。 功效:补肾强筋,活血止痛。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足跟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固定不移者。 附注:红花有活血止痛之功,羊骨有补肾强骨之效。 来源:薛秀娟,等.大众药膳.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2 方9 芝麻胡桃散 组成:黑芝麻500克,胡桃肉500克。 用法:黑芝麻、胡桃肉洗净凉干,热锅中炒熟,研末,加白糖拌匀,分次食用。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跟痛症属肾阴虚型,足跟疼痛,伴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者。 附注:黑芝麻味甘性平,养血益阴。胡桃肉有补肾强腰之效。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4 ’ 方10木耳芝麻汤 组成:黑木耳50克,黑芝麻50克。 用法:洗净的黑木耳炒黑,略带焦味;黑芝麻炒香。将木耳、芝麻置锅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文火煮20分钟,纱布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滋肾阴而润肠。 主治:跟痛症伴大便秘结,头发早白者。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4 方11 苦瓜拌豆腐 组成:豆腐150克,苦瓜150克。 用法:苦瓜去子洗净后切成薄片,用花生油将苦瓜炒至七成熟后放人豆腐,加入盐、味精调味,再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每日1次,连服2周。 功效:清热降糖。 主治:跟痛症伴有糖尿病者。 附注:苦瓜有清热祛湿解毒作用。
7. 就想了解下后脚跟痛怎么办该怎么办啊能快点好起来吗
足弓拉伸:平躺在床上,抬起并伸直腿,用一条毛巾把足前部裹起来,然后双手拉动毛巾,拉伸大脚趾根部球状关节和脚踝,直到膝盖伸直,足部慢慢指向鼻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拉伸足跟筋膜。
脚底蹬踏动作:平躺在床上,双脚伸直,模拟登自行车的动作,这个动作能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脚趾夹物法:这个运动专门拉伸处于足底筋膜下的肌肉组织群,只要简单的把脚趾弯曲做出宛如要夹住一支铅笔的姿势即可。
足跟痛是一种发病率极高,却又往往被忽视的疾病。它与五脏六腑各种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调查显示:98.32%的足跟痛人群并发有手脚冰凉、失眠便秘、腰酸腿软等疾病
老年人脚肿痛的原因可能是综合性的:
1、年纪大了,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出.血积瘀,引起疼痛;
2、血液循环不够好,容易造成水肿的症状;
3、老人家长时间没走路,一下子走多了,容易受伤,扭到脚踝了;
4、有可能是“痛风”发作。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可去医院验血,检查血液中的尿酸。
谨慎建议:先用温水泡脚,在泡脚的同时,用手做轻柔的按摩,由小.腿,脚踝,脚背搓.揉,若无不良的疼痛加剧。可以每天泡脚,温度提高至45度。做全面地按摩推拿。从两脚的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脚跟,脚背搓.揉,以促进血液循环,气血流畅,血脉通畅就会消肿。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像足痛消大红盒组合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8. 治疗脚后跟疼的偏方
您好,介绍两个方法给你: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3个月可见效。2.乌梅、醋法治足跟
痛: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9. 脚后跟疼怎么办呢怎么
跟痛症。这种疼痛的特点是早起疼,休息疼,行走后缓解。
建议:
一:多泡热水,一天两次,一次二十分钟。
二:减少活动量,减少负重运动,减少蹲跳跑的运动。
三:一定不要站立时间太长。
四:鞋后跟可以垫软垫缓解压力。不要穿带跟的鞋。
五:严重了可以口服一点三七片。
一般这样处理都会缓解的。
10. 脚后跟疼怎么办
脚后跟疼,也叫做足跟痛,是以足跟部疼痛命名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通常来说表现为早上起床后落地的第一、第二步-最痛,走几步后便可以逐渐的缓解。一般有两种足跟痛,一种属真性,指生了根骨-骨刺造成的脚后跟痛,痛点很集中;另外一种是假性足跟痛,是没有骨刺增生但是足跟部疼痛且双腿带有乏力的感觉。虽然说走几步路后疼痛会缓解,但是及早的治疗对我们双脚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预防和减轻足跟痛的主要方法有。1、休息,注意少走路,站立时间亦缩短,减轻人体重量对患足的负担。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患有足部疾病后穿鞋有讲究,提倡穿运动鞋或者软底鞋、坡跟鞋,忌穿平底鞋、硬底鞋和人字拖鞋。3、外敷,中医高腰,居优堂传世足跟痛帖,就行。4、功能锻炼:首先,肢体锻炼不因疼痛而避讳,反而要大力提倡,主要包括跟腱、跖筋膜牵拉锻炼。跟腱及跖筋膜的适度牵拉有助于炎症消退,脚后跟痛的恢复,且非负重牵拉锻炼比负重牵拉锻炼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