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灰比快速测定仪如何检测混凝土配比
水灰比快速测定仪能够快速算出水灰(胶)比,以检测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及修正后配合比的再确认检测。
相关检测:
一、含气量试验
使用已进行容积的标定及率定的试验设备,先后测量骨料的含气量和拌合物的含气量,完成后两数相减得到试验结果。该过程中可同时测量拌合物的容重。
二、配合比分析试验(水洗分析法)
根据砂浆中所含的水在水中无重量的原理,将拌合物过筛清洗,称量出各种材料在水中质量,计算出拌合物中各种材料的单位用量。
三、水灰(胶)比试验
参考JIS A1128和JIS A1116设计的一种水灰(胶)比快速测量方法,按测定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方法将试料装入计量钵,测定出含气量及单位容积重量,输入各种材料的用量和容重,可快速算出单位水量、单位水泥(胶凝材料)量及水灰(胶)比,参考(标准)集(团)。
⑵ 混凝土水胶比怎么测定
关于混凝土水灰比的测定,过去尚无成熟的方法。英国曾按电导率原理制成水灰比测定仪,可直接测定混凝土浆的水灰比。但试验表明,这种仪器的误差很大,而且构造复杂,实际难于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A1112规定的未凝固混凝土洗涤分析方法。还有微波法什么的,都是比较高端的。注意只能测新拌混凝土。。。
⑶ 哪位大哥大姐给我发个混凝土的水胶比,粉煤灰和矿粉掺量EXCELL的回归方程!
k=R液/R水
式中:k——抗蚀系数;R液——试件在溶液中浸泡28d抗折强度,MPa;R水——试件在20℃水中养护同龄期抗折强度,MPa。
K≥0.85要说明的是试件在所要工作的溶液中浸泡28d抗折强度 与 试件在20℃水中养护同龄期抗折强度之比应不小于0.85。
——————————————————————————————
广州地铁工程C30P8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
---------------------------------------------------------------
中国混凝土网 [2008-2-18] 网络硬盘 我要建站 博客 常用搜索 征订网刊
摘要: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广州地铁工程C30P8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评定指标,对各项耐久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均不低于P10;电通量在650C~1360C之间,抗硫酸盐侵蚀系数在0.88~1.18之间,电通量大于1000C、抗蚀系数小于1.0对地铁混凝土耐久性不利;28天碳化深度从10mm到25mm不等,碳化已造成钢筋锈蚀,其失重率在0.06%~0.35%之间;超过一半的砂样可能有潜在碱活性危害,绝大多数石样无碱活性危害。由于原材料、配合比、生产工艺的不同,同等级的C30P8混凝土各项耐久性能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广州地铁工程 C30P8混凝土 耐久性试验 耐久性评价
0 前言
近年来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也众多纷纭,主要集中在混凝土单一耐久性能研究、建立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及提出耐久性设计指南等方面。而对实际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并予以评价,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见诸报道,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已制订了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还不完善,还缺少某些单项耐久性的试验方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对试验结果的评定指标,因此各级检测单位对实际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不能进行检测及评定。本论文以广州地铁工程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开展了此方面的工作。
地铁工程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很高。本文依据及参考国家有关标准试验方法对广州地铁工程的C30P8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包括抗渗性、氯离子渗透性、硫酸盐侵蚀、碳化、钢筋锈蚀和集料碱活性,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评定指标,对各项耐久性能进行了评价。
1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试验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与各搅拌站供应广州地铁工程的混凝土相同,如表1和表2所示。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P8。在送往工地的混凝土搅拌车中取样成型试件。
表1 各搅拌站混凝土用原材料
依据国家标准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1]对抗渗性、碳化、钢筋锈蚀、收缩进行试验研究;依据行业标准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2]和美国标准ASTM C1202-97[3]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依据国家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4]对骨料碱活性进行试验研究。
参考有关文献,设计了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方法:成型150mm×150mm×550mm的混凝土试件6个,养护24h后脱模,标准养护至28d,取出后用环氧树脂涂覆部分表面,如图1所示。将试件分成两组,一组三个试件在20℃水中浸泡,一组三个试件在20℃、10%硫酸钠溶液中浸泡。每天一次用1N H2SO4滴定以中和试件在溶液中放出的Ca(OH)2,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7.0左右。浸泡28d分别测定两组试件的抗折强度,混凝土的抗蚀性能以抗蚀系数k来表示,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1。
k=R液/R水
式中:k——抗蚀系数;R液——试件在溶液中浸泡28d抗折强度,MPa;R水——试件在20℃水中养护同龄期抗折强度,MPa。
2.1 抗渗性
由于1台抗渗仪需要连续进行11家搅拌站的混凝土试件抗渗试验,综合考虑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8)、养护龄期和试验排期情况,抗渗试验设计为加压至1.0MPa结束,不再继续加压至试件渗水为止。试验结果表明,加压至1.0MPa时,11家搅拌站的混凝土试件均未观察到渗水现象。依据GBJ82-85来评定,可知广州地铁的C30P8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均不低于P10,超过P8的设计抗渗等级,说明所有搅拌站提供的混凝土均有良好的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取决于其孔结构,而孔结构与水泥用量、水胶比、集料级配、密实性、养护的有效性等有关。从表2可以看出,广州地铁的C30P8混凝土胶材用量较大,在350~450 kg/m3,且通过掺加外加剂降低水胶比,水胶比在0.40~0.48,同时掺入了较多矿物掺合料,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降低孔隙率和减小孔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致密性,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显着改善。
2.2 氯离子渗透性
各搅拌站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各搅拌站混凝土的的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
美国标准ASTM C1202-97[3]按表4以同组3个试件6h通过的电量平均值来评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我国标准JTJ275-2000 [2]的评定指标为:对海港工程浪溅区的普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不应大于2000C;对高性能混凝土,不应大于1000C。我国《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按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级别、环境作用等级规定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如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环境作用等级为L1级时,要求抗氯离子渗透性小于1000C;对潮汐区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更加严格,不应大于800C。
地铁工程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100年,且地铁混凝土长期处于地下水环境,广州地铁沿线地下水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水样中Cl-含量超标(依据GB50021-2001[5]),参考上述评定指标,笔者建议规定广州地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不应大于1000C。
表4 ASTM C1202-97评价指标
从表3可知,广州地铁的C30P8混凝土试件的电通量在650~1360C之间,表明各搅拌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良好;但对于同为C30P8混凝土,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按美国标准ASTM C1202-97的指标来评定:1、9、4、8、号混凝土电通量超过1000C,氯离子渗透性低;其余低于1000C,氯离子渗透性很低。按笔者的建议来评定, 1、9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稍差,4、8号混凝土基本满足,其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好,均小于1000C。电通量大小顺序为:3、5
⑷ 求大神帮我计算一下这个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把计算方法步骤帮我列出来下计算水灰比水胶比氯离子
太简单了!
1、混凝土理论容重为:190+865+990+195+110=2350 符合JGJ55-2011容重要求2400±50Kg要求。
2、水胶比=水/(水泥+掺合料)=195/(190+110)=0.65
3、氯离子含量要求。 氯离子含量需要根据水泥、粉煤灰、水中的氯离子相加来得到哦,你要根据水泥、粉煤灰、水这几份原材料的报告中才能得到,注意,是全检(型式检验)报告中才会有氯离子这个检测项目哦!
⑸ 水泥浆水灰比如何测定
这个是没法测的,因为水泥见水后会立即发生水化反应。
⑹ 预应力管道压浆的检测方法
散射追踪法
检测方式:
是在波纹管(TD-BWG)侧面粘贴检波器,联合所有检波器的信号进行缺陷成像,一般可以粘贴16或32只检波器,分段追踪。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预应力桥梁包括现浇梁和预制梁,检测的波纹管的长度没有限制。
特点:
是一种精细的检测方法,可以去掉由结构产生的散射异常,仅保留真正的注浆缺陷。
两端法
检测方式:
是在波纹管两端粘贴检波器,一般是两只检波器,只能接受到达波纹管两端的缺陷信号。
适用范围:
适用于10米左右的预应力预制梁。
密实管道压浆
桥梁承载的,既有它自己的生命,更有从它身上迈向前程的人的生命。 研究发现,众多“短命”桥梁出现垮塌事故都出现了预应力施工质量问题:一是施加在钢绞线上的预应力偏离设计要求;二是孔道压浆不密实,无法有效保护预应力机构。
“短命”桥梁的屡屡出现,并不是预应力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预应力施工中,在张拉和压浆这两道关键工序上出现了问题,没有建立有效预应力体系。
显然,桥梁“短命”问题所质疑的不是预应力,而是预应力施工的质量。
预应力孔道压浆的作用:
1、保护预应力筋免遭锈蚀,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预应力筋在高预应力状态下更易锈蚀(约是普通状态下的6倍)
2、预应力筋通过灰浆与周围混凝土结成整体,增加锚固的可靠性,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灌入孔道的水泥浆,既包裹预应力筋,又接触孔道壁,把预应力筋和孔道壁粘结起来,共同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密实管道压浆:循环智能压浆系统
工作原理:环智能压浆系统由制浆系统、压浆系统、测控系统、循环回路系统组成。浆液在由预应力管道、制浆机、压浆泵组成的回路内持续循环以排净管道内空气,及时发现管道堵塞等情况, 并通过加大压力进行冲孔,排出杂质,消除致压浆不密实的因素。在管道进、出浆口分别设置精密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并实时反馈给系统主机进行分析判断,测控系统根据主机指令进行压力的调整,保证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浆液质量、压力大小、稳压时间等重要指标约束下完成压浆过程,确保压浆饱满和密实。 主机判断管道充盈的依据为进出浆口压力差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保持恒定。
特点:
主要功能与特点
1、浆液满管路持续循环排除管道内空气管道内浆液从出浆口导流至储浆桶,再从进浆口泵入管道,形成大循环回路,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通过调整压力和流量,将管道内空气通过出浆口和钢绞线丝间空隙完全排出,还可带出孔道内残留杂质。
2、准确控制压力,调节流量(1)精确调节和保持灌浆压力 自动实测管道压力损失,以出浆口满足规范最低压力值来设置灌浆压力值,保证沿途压力损失后管道内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压力值。关闭出浆口后长时间内保持不低于0.5MPa的压力。(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8条规定“对水平或曲线管道,压浆压力宜为0.5 ~0.7MPa…关闭出浆口后宜保持一个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3~5min ) (2)当进、出浆口压力差保持稳定后,可判定管道充盈。 (3)通过进出口调节阀对流量和压力大小进行调节。 (4)稳压期间持续补充浆液进入孔道,保证密实。
3、准确控制水胶比按施工配合比数量自动加水,准确控制加水量,从而保证水胶比符合要求。(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3条规定“浆液水胶比宜为0.26~0.28 )
4、一次压注双孔,提高工效对于跨径50m内的预制梁,单孔长度小于55m的预应力管道均可双孔同时压浆,从位置较低的一孔压入,从位置较高的一孔压出回流至储浆桶,节约劳动力,提高工效100%。
5、实现高速制浆,规范搅拌时间系统集成了高速制浆机,该设备将水泥、压浆剂和水进行高速搅拌,其转速为1420r/min,叶片线速度>10m/s,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4条规定“搅拌机的转速应不低于1000 r/min,其叶片的线速度不宜小于10m/s。)
6、监测压浆过程,实现远程监控 灌浆过程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压浆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降低,准确监测到浆液温度、环境温度、灌浆压力、稳压时间等各个指标,切实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自动记录压浆数据,并打印报表。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实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实现预应力管道压浆的远程监控。
7、系统集成度高,简单适用 系统将高速制浆机、储浆桶、进浆测控仪、返浆测控仪、压浆泵集成于一体,现场使用只须将进浆管、返浆管与预应力管道对接,无需增加管道长度,即可进行压浆施工。操作十分简单,适用于各种结构的管道压浆。
适用范围:
适用于空心板梁、简支箱梁、负弯矩束、连续梁、连续钢构、竖向短束、盖梁、边坡锚索等压浆施工。
经济技术比较:
传统压浆与循环智能压浆的对比:
1、排净管道空气
传统压浆:普通压浆靠浆液自流排气,真空辅助压浆内封锚问题难以达到真正负压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循环回路让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以排净管道内空气
2、压力大小及稳压时间控制
传统压浆:较随意,往往导致出浆口没压力,致压浆不密实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调整压力大小,以保证全管路按规范要求的大小和时间持压。稳压。
3、水胶比控制
传统压浆:现场材料比控制不严,往往通过加水改善流动性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加水装置准确计量用水量以控制水胶比
4、测试管道实际压力
传统压浆:无此功能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实时测试得到管道压力损失,便于调整灌浆压力
5、压浆工艺
传统压浆:低进高出,压浆过程不能中断,排气孔要依次打开,操作难度大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封闭循环回路解决这些难题,工艺简单,易操作
6、工效
传统压浆:一次压一孔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两孔同时压注,工效提高一倍
7、压浆记录
传统压浆:人工记录,可行度低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记录,可真实再现整个压浆过程
8、质量管理
传统压浆:真实质量状况难以掌握,压浆密实与否难以检查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可进行质量追溯,还原压浆全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9、经济效益
传统压浆:采用高性能压浆剂,一个梁场500片梁计算,需增加材料费用70万元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采用我公司配套压浆剂,节约材料费用40万元,提高工效100%,节约人工50%
智能与传统的对比:
传统压浆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具有以下缺陷:
1、压浆用浆液的水胶比不可控,施工现场往往为改善流动性而肆意增加用水量,必导致泌水量过大,形成空洞。
2、难以判断管道注浆是否充盈和密实。压浆施工现场灌浆压力施加随意,未能在全管路形成有效压力和保持一定时间稳压,仅靠浆液自流不能保证充盈和密实。
3、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对压浆过程严格负责的工艺要求
4、采用真空辅助压浆,由于封锚、孔道空洞等原因,难以形成规定要求的负压。当管道的两端高差较大时,真空压浆的效果甚至要差于普通压浆工艺的效果,即孔道的最高点的顶部可能会出现空洞,且在孔道有倾角时,在倾角处浆液会产生先流现象。
5、压浆记录混乱、可信度低,真实的压浆质量难以掌握。
和传统压浆施工相比,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整个压浆过程,具有浆液循环排空空气、自动调节压力与流量、自动搅拌、自动控制水胶比以及精确控制稳压时间、自动记录压浆数据等功能。和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成套使用,既能保证张拉精确到位,又能保证压浆饱满密实,能够为桥梁结构创造更好的耐久性。
智能压浆技术指标: 水流量测试精度 压力测试精度 系统最大压力负荷 安全保护压力 1.0% 2.0% 2.5Mpa 2.0Mpa 总功率 电源电压 无线通讯距离 净重 13kw AC380V 200m直线可视 1500kg 长X宽X高 2300mm*1500mm*1850
⑺ 混凝土圆管检测标准
混凝土是流水线作业,即搅拌主机每搅一盘混凝土然后放入混凝土运输车内,运输到现场,倒出混凝土作业,每一盘就是一个产品,到车内就是包装,运输到现场倒出就是拆封,到作业面就是产品使用。
混凝土产品质量主要包括2个方面,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可施工性。任何商品出厂都会有成品检测,而混凝土作为商品,其质量控制过程中却缺少了这一核心环节,即混凝土成品检测。
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石、外加剂、水等材料经过主机搅拌形成混凝土,主机将原料变成混凝土成品,成品从主机进入混凝土车包装运输。但混凝土行业从混凝土成品生成到包装这一环节中缺少了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核心环节,成品的高频次检测。普遍采用的是混凝土车中取样抽检和现场施工即产品使用中的信息反馈。从混凝土车中抽取样品一是不具备代表性,二是出现质量问题再处理已改变产品的性能参数,此之谓未老先衰。从现场施工阶段反馈信息,一是造成产品退回,严重影响效益和服务品质,二是已到达施工作业面无法挽回造成质量事故,然后再追究成因,此之谓死后验尸于事无补。
为此,我们创立了混凝土成品检测装置及相关方法,统称为混凝土成品检测法。
混凝土成品检测法由两部分组成,分硬件装置和软件控制方法。
硬件装置是在混凝土成品储料斗夹门下沿50cm处安装多功能混凝土成品检测平台,并安置不少于1㎡的留样盘,附属设备有小型混凝土振动台,容重桶50kg计量称,高压水枪,坍落度桶,试模及脱模区域等装置。多功能混凝土成品检测平台用于高频次(可以做到每盘次)检测混凝土样品,通过混凝土状态,包裹性、流动性、气泡量、泛黑现象等预判产品到场的状态,并及时有效的对混凝土质量予以及时调整。多功能性能够适时检测容重、坍落度、留盘状态、做留置试块、冲洗车尾减少司机工作量等有效而便捷的工作。
软件控制方法由两个参数,一个数据链及出厂成品检测合格表组成。两个参数一是原料参数,即相关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石、外加剂的快检参数,决定混凝土的性能。二是控制参数,以理论的实际用水、水胶比,砂率,砂综合模数,对外加剂掺量和减保比六种数据为要素。一个数据链是留置试块的数据,现场标养数据,现场回弹数据和模拟回弹装置数据,四组数据组成。
⑻ 混凝土回弹
混凝土回弹结果不合格能说明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够。
同一种匀质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不同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之间不能建立相关的关系;同样水胶比的砂浆和混凝土是不同的材料,砂浆的硬度最多只可能与砂浆强度有一定的联系,而相同水胶比的砂浆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关系却依浆骨比和砂率的不同而异。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 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以回弹值反映混凝土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8)水胶比的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迅速,以及检测费用低廉,且不破坏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故在现场直接测定中使用较多。此种试验,对硬度变化是很敏感的。
骨料的种类对回弹值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还受配合比和碳化深度的影响。因此,对需测的每一种混凝土,都应通过试验确定回弹值与强度的关系。
这种试验的误差,虽然比抗压强度的偏差大,但由于工作量少,测试迅速方便,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尤其是检验大批成品,比较其质量优劣还是很有用的一种方法。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
J/T23-201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龄期为7 d~1 000
d,不适用于表层及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和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回弹法的检测范围。
另外,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基数较大,即使只有15%
的相对误差,其绝对误差也会很大而使检测结果失去意义
⑼ 现场测定水灰比的方法
一、测定的方法:
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品质和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准确测定新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对工程实际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其中微波法是目前为止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然而其只能测定新拌物中的含水量,需结合其它测定水泥含量的方法才能确定水灰比。电阻率法精度高,但需预先建立水灰比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1. 将混有细砂的稀释泥浆倒入另一塑料盆中。
2. 再将混有特细砂的稀释水泥浆用倒入小碗盛入水泥筛中,摇动仪器把手,保 持每分钟 60 次。正转 5 次,反转 5 次,过滤稀释水泥浆。
3. 待全部稀释水泥浆过滤后,再摇动把手,使稀释水泥浆充分拌匀后,打开放 3 水阀门,用 5000cm 容量瓶接满稀释水泥浆溶液,轻轻刮去瓶口表面的水泥浆 气泡,加上带有 φ3mm 的塑料盖子,擦干瓶外水分,在天枰上称重。
4. 计算稀释水泥浆溶液的比重,计算单位水泥含量。根据测定的水泥细度,修正水泥
含量。计算修正后的稀释水泥浆比重。 水灰比快速测定仪.
根据实测混凝土坍落度值估算单位用水量。计算水灰比值。
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能否依据选用的水胶比进行预测强度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重要的就是根据保罗米公式计算目标混凝土强度(就是楼上littlejumby朋友说的那个带经验系数的公式)。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用地方材料的混合物,地方材料的性能含变异性,所以,使用这个半经验的公式时,才需要试配,才需要严格的施工操作和正确的养护。因此,只能是预估28天强度,不能预计,“推定”是预推而不能定,就是说,环节多,影响因素多,才必须留置试块。
所以,仅仅依耐选用的水胶比,不一定能顺利通过GB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来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