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赖氨酸检测含量方法

赖氨酸检测含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30 02:52:59

㈠ 羟赖氨酸的检查过程

取机体的样本,经过一定的处理后,通过试剂或者仪器测得样品中的羟赖氨酸的比例,从而得到人体羟赖氨酸的含量值。

㈡ 醋酸赖氨酸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3ml溶解后,加冰醋酸30ml,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Ⅷ A),用高氨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氨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0.31mg的C6H14N2O2·C2H4O2。

㈢ 赖氨酸含氮量或者粗蛋白怎么测要打官司

赖氨酸的含量为19.2%,折成粗蛋白质的含量应是120%,因系数6.25是按氨基酸的平均含氨量16%计算的,如是赖氨酸盐酸盐或硫酸盐还得进行相应的换算

㈣ 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什么一般分析报告显示17种氨基酸成分

一般来说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也较为重视

氨基酸的定性测定
一、氨基酸的一般显色反应
本节介绍三种显色反应:茚三酮法、吲哚醌法和邻苯二甲醛法。前二种是经典的常用显
色法,后一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显色法,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
1. 茚三酮法
显色方法有下列数种:
①常用法:将点有样品的层析或电泳完毕的滤纸充分除尽溶剂,用 5g/L 茚三酮无水丙
酮溶液喷雾,充分吹干,置65℃烘箱中约30min(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空气中氨,以免背
景泛红色),氨基酸斑点呈紫红色。
为了使各种氨基酸呈现不同颜色,可用下列方法:
②用 0.4g 茚三酮,10g 酚和90g 正丁醇的混合液显色。
③用 1g/L 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显色完毕后,再用盐酸蒸汽熏1min。
④用 1g 茚三酮,600mL 无水乙醇,200mL 冰醋酸及80mL2,4,6-三甲基吡啶混合液80
℃染色5~10min。
为了使显色稳定,可用下列方法:
⑤配制含醋酸镉 2g 加蒸馏水200mL 及冰醋酸40mL 的贮存液。将上述贮存液加200mL
丙酮及2g 茚三酮,即为显色液。点有样品的滤纸上浸有此显色液后,放置于盛有一小杯浓
硫酸的密闭玻璃容器中,25℃,18h,或较高温度下适当缩短时间。背景色浅,氨基酸斑点
也比较稳定。
⑥用含 2g/LCoCl2(或CuSO4)的4g/L 茚三酮异丙酮溶液显色时,氨基酸斑点呈红色,也
可在茚三酮显色后喷以含钴、镉或铜等无机离子的异丙醇溶液,斑点自蓝紫色变成红色。
2.吲哚醌法
(1)原理
各种氨基酸与吲哚醌试剂能显示不同颜色,因此可借此辩认氨基酸。氨对吲哚醌显色没
有妨碍,但其灵敏度较茚三酮法稍差,显色不稳定,颜色只有在绝对干燥的环境中才能保存。
(2)试剂
①显色剂:1g 吲哚醌溶于100mL 乙醇及10mL 冰醋酸中(若冰醋酸用量减少则灵敏度
稍差)。
②底色褪色剂:在 100mL 200g/L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60g 硅酸钠(Na2SiO3•9H2O)在水
浴(60~70℃)中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待溶液比较清澈为止。在溶解过程中,有时硅酸
钠会结成凝胶,此时只需继续搅拌即可溶解。配制时若硅酸钠用量多则褪色较快,但背景容
易变黄,硅酸钠用得少(40g),虽裉色较慢,但背景较为洁白。
显色步骤
层析或电泳后滤纸烘干后,仔细喷上或涂上显色剂,用电吹风迅速吹干,待醋酸气味不
太刺鼻时移置100℃烘箱烘5~15min,直至显色为止(温度不要太高,以免引起减色)注
意观察所显出的颜色,然后均匀地涂上底色褪色剂,纸的背景即由黄色变为绛红而后逐渐变
浅,待黄色背景几乎褪尽时,迅速用电吹风吹干,并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例如苏氨酸在褪
色前为浅红带褐色,褪色后则呈橙黄色或黄色:脯氨酸在褪色前为蓝色,吹干时很快褪成无
色。室温较低时,底色褪色很慢,此时可将褪色剂加温到30~40℃。温度过高也不宜,因
氨基酸斑点的褪色速度也同时加快,应该避免。
其他显色步骤:显色剂为 1g 吲哚醌,1.3g 醋酸锌溶解于70~80mL 热异丙醇中,冷却
后加1mL 吡啶。或者1g 吲哚醌,1.5g 醋酸锌溶解于95mL 热异丙醇中,加3mL 水,冷却
后加1mL 冰醋酸。点有样品的滤纸仔细喷以显色剂后,80~85℃放置10min,背景可用水
迅速浸洗去而不使氨基酸斑点退去
由于吲哚醌试剂配制方法不同,对同一种氨基酸所显颜色往往也有差异。
3.邻苯二甲醛法
邻苯二甲醛法是目前纸上层析、硅胶薄层层析荧光显色氨基酸最灵敏的方法之一,也可
用于氨基酸溶液定量,并推广应用于乙内酰苯硫脲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的检出和定量。根
据文献报道,氨基酸纸上层析灵敏度达0.5μmoL,在硅胶薄层层析上为0.05~0.2μmoL。
这里介绍在纸上层析显现氨基酸方法。(荧光胺是另一种常用的荧光试剂,由于荧光胺来源
比较困难,这里未作介绍)
(1)原理
邻苯二甲醛在 2-巯基乙醇存在下,在碱性溶液中与氨基酸作用产生荧光化合物,最适
的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分别为340nm 和455nm。
各种氨基酸显现的荧光强度不同,其相对荧光强度由大到小大致顺序如下:天门冬氨酸,
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甘氨
酸,色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NH3,脯氨酸和半胱氨酸。
(2)试剂
邻苯二甲醛显色液:取0.1g 邻苯二甲醛,0.1mg 巯基乙醇,1mL 三乙胺,加丙酮+石油
醚(60℃~90℃)(1+1)的混合溶剂至100mL。放置0.5h 后使用。
显色步骤
将含有氨基酸样品的滤纸浸入邻苯二甲醛显色液中 1min,冷风吹干,在温度18℃以下,
湿度50%~90%之间显色0.5h,于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点。
说明
在滤纸上显现氨基酸时,邻苯二甲醛浓度以 0.1%为宜。显色时必须有一定的湿度,以
便氨基酸溶解,提高分子碰撞机率,并使极性基团解离,促进反应趋于完全。湿度太低,显
不出荧光。温度对显现的荧光延时有显着影响,温度高荧光延时短,温度低荧光延时长。
二、个别氨基酸的显色反应
利用个别氨基酸与某些试剂具有特殊的显色反应定性氨基酸。可应用于纸层析和纸电
泳显色,也可单独应用。方法很多,仅将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1.精氨酸的显色——坂口(Sakaguchi)反应
(1)第一种方法
试剂:①5g 尿素溶解于100mL0.1g/Lα-萘酚乙醇中。使用前,每100mL 加约5g KOH。
②0.7mL 溴水溶解于100mL 5%NaOH 中。
显色步骤:在点有样品的滤纸上喷试剂①后,在空气中吹几分种,再喷试剂②。精氨
酸或含精氨酸的多肽显红色。此试剂对含精氨酸的蛋白质也适用。
(2)第二种方法:
试剂:①1g/L 8-羟基喹啉的丙酮溶液。②0.02mL 溴水溶解于100mL 0.5mol/LnaOH 溶
液中。
显色步骤:将点有样品的滤纸烘干后,喷上试剂①,吹干后,再喷试剂②。精氨酸或
其他胍类物质显桔红色。
2.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显色
试剂:①1.5g 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5H2O)溶于5mL 2mol/L H2SO 4 溶液
中,加95mL 甲醇。此时会有沉淀产生,可保存一个月以上。使用时在每100mL 上述溶液
中加10mL 28%氨水,过滤除去沉淀,清液仅能保持一天左右。②2g 氰化钠溶于5mL 水中,
然后加95mL 甲醇。此时有沉淀产生,使用时只需摇匀即可。
显色步骤:半胱氨酸的显色:在滤纸上喷以试剂①的清液,5min 后半胱氨酸显红色。
胱氨酸的显色:先将滤纸浸入试剂②,迅速取出,稍等片刻再喷试剂甲的清液,5min 后胱
氨酸显红色。也可以把试剂②配制的浓度增加一倍,在显色前混和,再喷到滤纸上。
3.甘氨酸的显色
试剂;0.1g 邻苯二甲醛溶于100mL 77%乙醇中。
显色步骤:点有样品的滤纸喷上试剂,甘氨酸显墨绿色,在汞灯(365nm)下显巧克力
棕色。吲哚醌显色后,再用此试剂仍有效。以甘氨酸为N 端的小肽也能显色,但其N 端被
保护后,以及其他氨基酸均不显色。
4.脯氨酸的显色
试剂:1g 吲哚醌和1.5g 醋酸锌,1mL 醋酸,5mL 蒸馏水混和,再加入95mL 异丙醇。
新鲜配制。
显色步骤:层析滤纸除尽溶剂,喷上以上试剂,80℃~85℃烘箱内放置30min,脯氨酸
显蓝色,再以30℃温水漂洗除去多余的试剂后,背景为白色或浅黄色。
也可剪下脯氨酸斑点,在试管中加入5mL 水饱和酚,在黑暗中洗脱15min,间歇振摇,
于610nm 测定其吸光度。从已知标准曲线即可求得样品内脯氨酸含量,测定范围5~20μg。
5.丝氨酸和羟赖氨酸的显色
试剂:①0.035mol/L 过碘酸钠(748mgNaIO4 溶于数毫升甲醇中,加2 滴6mol/L 盐酸,
再用甲醇稀释至100mL)。②15g 醋酸铵加0.3mL 冰醋酸,加1mL 乙酰丙酮,用甲醇稀释到
100mL。
显色步骤:点有样品的滤纸吹干,先喷试剂①,近干后再喷试剂②,室温放置 2h,紫
外灯下照射0.5h,丝氨酸和羟赖氨酸呈黄色斑点,在紫外线下都有荧光。
6.羟脯氨酸的显色
试剂:①1g 吲哚醌溶于100mL 乙醇及10mL 冰醋酸。②1g 对二甲胺苯甲醛溶于100mL
的丙酮浓盐酸(9+1)混合液中。(此试剂不稳定,隔数日后溶液颜色增深发黑,灵敏度降
低,故用时新鲜少量配制。
显色步骤:将待鉴定的溶液点于小方块纸上,干后先点上试剂①,热风吹干。这时纯
羟脯氨酸呈墨绿色,纯脯氨酸呈深蓝色(极灵敏),对其他氨基酸呈程度不同的紫红色(不
太灵敏);然后再点上试剂②吹干,如溶液中含有羟脯氨酸即转变为玫瑰红色,而其他氨基
酸与吲哚醌所生成的颜色则褪去。
7.色氨酸的显色
(1)第一种方法
试剂:1g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加90mL 丙酮,10mL 浓盐酸。新鲜配制。
显色步骤:点有样品的滤纸干燥后,喷上以上试剂,在室温下放置几分钟后,色氨酸
显蓝色或紫红色。茚三酮显色后,仍可使用本法。
(2)第二种方法:
试剂:10mL 35%甲醛加10mL25%盐酸,20mL 无水乙醇。
显色步骤:点有样品的滤纸喷上以上试剂后,100℃烘5min,色氨酸在长波长紫外光下
呈现荧光(黄-橙-带绿色)。
8.酪氨酸的显色
试剂:①0.1%α-亚硝基β-萘酚的95%乙醇溶液。②10%硝酸水溶液。
显色步骤:点有样品的滤纸喷上试剂①后,吹干,再喷试剂②,然后在100℃烘3min,
酪氨酸或含酪氨酸的多肽在浅灰绿色的背景上显红色,0.5h 后转变为桔红色,其后渐退去。
灵敏度1~2μg 酪氨酸。茚三酮显色后,再用此试剂处理,仍能显色,茚三酮所显出的紫红
色斑点变成红色。
9.酪氨酸和组氨酸的显色——pauly 反应
试剂:①4.5g 对氨基苯磺酸与45mL 12mol/L 盐酸共热溶解,以蒸馏水稀释至500mL。
用时取出30mL,在0℃与等体积的5%亚硝酸钠水溶液相混合。(室温放置太长会失效)
②10%碳酸钠水溶液。
显色步骤:点有样品的滤纸上喷试剂①,片刻后再喷试剂②。组氨酸及含组氨酸的多
肽显桔红色;酪氨酸及含酪氨酸的多肽显浅红色。
第六节 氨基酸定量测定
一、氨基酸的一般定量测定
(一)甲醛滴定法
1.原理
氨基酸具有酸性的-COOH 基和碱性的-NH2 基。它们相互作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
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 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标准强碱
溶液来滴定-COOH 基,并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酸总量。反应式(有三种不同的推论)如
下:
2.方法特点及应用
此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分析结果相近。在发酵工业中常用此
法测定发酵液中氨基氮含量的变化,来了解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的量及利用情况,并以此
作为控制发酵生产的指标之一。脯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低;酪
氨酸含有酚羧基,滴定时也会消耗一些碱而致使结果偏高;溶液中若有铵存在也可与甲醛反
应,往往使结果偏高。
3.操作方法
吸取含氨基酸约 20mg 的样品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
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mL 数,供计算总酸含量。
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再用上述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pH9.2,记录消
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
同时取 80mL 蒸馏水置于另一200mL 洁净烧瓶中,先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至pH8.2,
(此时不计碱消耗量),再加入10.0mL 中性甲醛溶液,用0.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至pH9.2,作为试剂空白试验。
4.结果计算
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
式中:V1——样品稀释液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终点(pH9.2)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测定用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0.014——氮的毫摩尔质量,g/mmoL。
5.说明
①本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各类样品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②浑浊和色深样液可不经处
理而直接测定。
(二)茚三酮比色法
1.原理
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
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该蓝紫色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70nm,故据此
可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2.操作方法
(1)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 200μg /mL 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5、1.0、1.5、2.0、2.5、3.0mL(相当于
0、100、200、300、400、500、600μg 氨基酸),分别置于25mL 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
水补充至容积为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溶液(20g/L)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 为8.04)各
1mL,混合均匀,于水浴上加热15min,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水至标线,摇匀。静置15min
后,在570nm 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测定其余各溶液的吸光度A。以氨基酸的微克
数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吸取澄清的样品溶液 1~4mL,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 值,
用测得的A 值在标准曲线上可查得对应的氨基酸微克数。
3.结果计算
氨基酸含量(mg/100g)=
式中:c——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酸的质量数,μg;
m——测定的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4.说明及注意事项
①通常采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为:准确称取粉碎样品 5~10g 或吸取样液样品5~10mL,
置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5g 左右活性炭,加热煮沸,过滤,用30~40mL 热水洗
涤活性炭,收集滤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备测。
②茚三酮受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影响而被氧化呈淡红色或深红色,使用前须进行
纯化,具体操作可参阅黄伟坤等编着《食品检验与分析》。
(三)非水溶液滴定法
1.原理
氨基酸的非水溶液滴定法是氨基酸在冰醋酸中用高氯酸的标准溶液滴定其含量。根据酸
碱的质子学说:一切能给出质子的物质为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弱碱在酸性溶剂中碱
性显得更强,而弱酸在碱性溶剂中酸性显得更强,因此本来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弱碱或弱
酸,如果选择适当的溶剂使其强度增加,则可以顺利地滴定。氨基酸有氨基和羧基,在水中
呈现中性,而在冰醋酸中就能接受质子显示出碱性,因此可以用高氯酸等强酸进行滴定。
本法适合于氨基酸成品的含量测定。允许测定的范围是几十毫克的氨基酸
2.测定
(1)直接法(适用于能溶解于冰醋酸的氨基酸):精确称取氨基酸样品50mg 左右,溶解
于20mL 冰醋酸中,加2 滴甲基紫指示剂,用0.100mol/L 高氯酸标准液滴定(用10mL 体积
的微量滴定管),终点为紫色刚消失,呈现蓝色。空白管为不含氨基酸的冰醋酸液,滴定至
同样终点颜色。
(2)回滴法(适用于不易溶解于冰醋酸而能溶解于高氯酸的氨基酸):精确称取氨基酸样
品30~40mg 左右,溶解于5mL0.1mol/L 高氯酸标准溶液中,加2 滴甲基紫指示剂,剩余的
酸以醋酸钠溶液滴定,颜色变化由黄,经过绿、蓝至初次出现不褪的紫色为终点。
3.说明
(1)能溶解于冰醋酸的氨基酸,可以用直接法测定的有: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组
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不易溶解于冰
醋酸,但能溶解于高氯酸可以回滴法测定的有:赖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2)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在高氯酸溶液中也不能溶解,可以将样品溶解于2mL 甲酸中,再
加20mL 冰醋酸,直接用标准的高氯酸溶液滴定。
(四)邻苯二甲醛法(OPT 法)
1.原理
邻苯二甲醛在 2-巯基乙醇存在下,于碱性溶液中与氨基酸作用产生荧光化合物,最适
的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分别为340 和455nm。可能产物为:
各种氨基酸显现的荧光强度不同,其相对荧光强度由大到小大致顺序如下:天门冬氨酸,
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甘氨
酸,色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NH3,脯氨酸,和半胱氨酸。
本法可用于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灵敏度较茚三酮法约高 100 倍以上,可测到0.1~
1×10-4mol 氨基酸。如用于血清中α-氨基氮的测定,每次血清用量只需5~10μL。与另一
种荧光试剂(萤光胺)一样,空白无荧光,只有与氨基酸结合才产生荧光。缺点是与脯氨酸
不产生荧光,邻苯二甲醛与半胱氨酸荧光值太低。荧光胺已有用于氨基酸自动分析定量分析,
但由于试剂昂贵及个别氨基酸反应不满意,目前还未普遍应用。
(五)三硝基苯磺酸法
三硝基苯磺酸(TNBS)是定量测定氨基酸的重要试剂之一。TNBS 在偏碱性的条件下
与氨基酸反应,先形成中间络合物,如下式所示:
中间络合物在光谱上有二个吸收值相近的高峰,分别位于355nm 和420nm 附近。然
而溶液一旦酸化,中间络合物转化成三硝基苯-氨基酸(TNP-氨基酸),420nm 处的吸收值
显着下降,而350nm 附近的吸收峰则移至340nm 处。
利用 TNBS 与氨基酸反应的这一特性,可在420nm 处(偏碱性溶液中)或在340nm
(偏酸性溶液中)对氨基酸进行定量测定。下表列出各种氨基酸与TNBS 反应后在不同条
件下测定的吸光度。在340nm 处,各氨基酸的吸收度大致相近,而在420nm 处的吸光度
因氨基酸种类而异;在加入适量SO3
2-时,吸收值升高。
本法允许的测定范围是 0.05~0.4μmol 氨基酸。
表 10-3 各种氨基酸与TNBS 反应后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的吸光度
氨基酸种类 碱性溶液① 酸性溶液加 SO3
①取不同含量氨基酸液1mL,加4%NaHCO3 1mL,0.1%TNBS 1mL,于40℃反应2h,用水补充至4mL,
在420nm 处测定。制作氨基酸浓度—吸光度坐标图,从曲线中求得各氨基酸于1μmol 时的吸光度。
②条件同上,但在与TNBS 反应时加0.01mol/L Na2SO3 1mL,最后总体积也是4mL,同样在420nm 处
测定。
③条件同①,但与 TNBS 反应后加1mol/L HCl 1mL 酸化,在340nm 处测定。
(六)乙酰丙酮和甲醛荧光法
1.原理
氨基酸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 N-取代基2,6-二甲基-3,5-二乙酰基1,4-二氢吡啶,
产生黄-绿色荧光,可用荧光分析法检测。主要反应如下:
乙酰丙酮 甲醛 氨基酸 荧光物质
2.试剂
混合试剂:取1mol/L 乙酸钠溶液10mL,加入乙酰丙酮溶液0.4mL 和30%甲醛溶液1mL,
用水稀释至30mL。
3.测定
取氨基酸液 1mL,加入混合试剂1mL,用棉花塞满试管口,避光于100℃下加热10min,
冷却,加水2mL,然后测定荧光值。
表 10-4 各种氨基酸的发射波长和检测范围
化合物(激发波长405nm) 发射波长(nm) 检测范围(mg/L)
甘氨酸 485 2~10
苯丙氨酸 490 8~40
丝氨酸 485 5~25
半胱氨酸(盐酸盐) 500 20~100
谷氨酸 485 20~100
与标准相比较求出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
二、个别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一)赖氨酸的测定
1.原理
用铜离子阻碍游离氨基酸的α-氨基,使赖氨酸的ε-氨基可以自由地与1-氟-2,4 二硝基
苯(FDNB)反应,生成ε-DNP-赖氨酸。经酸化和用二乙基醚提取,在波长390nm 处有吸收峰,
从而求出样品中游离赖氨酸的含量.
2.试剂
(1)氯化铜液:称28.0g 无水氯化铜,用水稀释至1000mL。
(2)磷酸三钠溶液:称68.5g 无水磷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
(3)硼酸盐缓冲液(pH9.1~9.2):称54.64g 带有10 结晶水的四硼酸钠,用水稀释至
1000mL 。
(4)磷酸铜悬浮液:搅拌情况下,把氯化铜液200mL,缓慢倒入400 mL 的磷酸三钠溶液
中,把悬浮液以2000r/min 速度离心5min ,用硼酸盐缓冲液再悬浮沉淀物,洗涤离心3 次,
把最后的沉淀物悬浮在硼酸盐缓冲液中,并用缓冲液稀释至1L。
(5)1-氟-2,4 二硝基苯(FDNB)溶液:吸取FDNB10mL 用甲醇稀释至100mL。
(6)赖氨酸-HCl 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赖氨酸-HCl,用水配成200mg/L 的工作标准液。
(7)100g/L 丙氨酸溶液。
3.测定
(1)称取通过40 目筛的均匀试样1.00g,置于100mL 烧瓶中。另吸取赖氨酸-HCl 标准工
作液5mL(相当1mg 赖氨酸-HCl),连同试剂空白同时进行试验。
(2)向各烧瓶中加入25mL 磷酸铜悬浮液,然后再加10%丙氨酸1.0mL,振摇15min。吸
取10%FDNB 溶液0.5mL.置于各处理烧瓶中,将烧瓶置沸水中加热15min。
(3)取出烧瓶,立即加入1mol/LHCl 溶液25mL,并不断摇动使之酸化和分散均匀。
(4)烧瓶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100mL.取约40mL 悬浮液进行离心。
(5)用25mL 二乙基醚提取上清液3 次,除去醚。并将溶液收集于有刻度试管中,于65℃
水浴中加热15min,以除去残留的醚。并记录溶液的毫升数。
(6)吸取上述各处理液10mL,分别与95%乙醇溶液10mL 混合,用滤纸过滤。
(7)用试剂空白液凋零,测定样液A390nm,与赖氨酸-HCl 标准液对照,求出样品中赖氨
酸-HCl 的含量。
本法在 0~40mg/L 赖氨酸溶液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4.说明
(1)添加一定量的中性氨基酸如丙氨酸,增加总氨基酸的浓度,有助于赖氨酸-HCl 浓度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用醚提取酸性溶液,可将所有中性或酸性的DNP-氨基酸衍生物除去,并把FDWB
的产物破坏,否则这些产物在390nm 处存在干扰。
(二)色氨酸的测定
1.原理
样品中的蛋白质经碱水解后,游离的色氨酸与甲醛和含铁离子的三氯乙酸溶液作用,生
成哈尔满化合物(norharman),具有特征荧光值,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2.试剂
(1)0.3mmol/L 三氯化铁-三氯乙酸溶液:称取三氯化铁(FeCl3•6H2O)41mg,加入10%三
氯乙酸溶液溶解并定溶至500mL。
(2)2%甲醛:量取甲醛溶液(36%~38%)5.5mL,加水至100mL。
(3)色氨酸标准溶液:称取10mg 色氨酸,用0.1mol/LNaOH 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
置棕色瓶中备用,使用时用水稀释成1mg/L 的标准溶液.
3.测定
称取样品粉末 100~200mg 于离心管中,加入4mL 乙醚,摇匀后过夜,以3000r/min 速
度离心。将乙醚提取液移入试管内,并用乙醚洗涤残渣3 次,收集乙醚液于试管中,于40℃
水浴除去醚。残留物中加入6.25mol/L N aOH 4mL,火焰封口,于110℃水解16~24h。水
解液用4mol/L HCl 溶液调节至pH6~8 后,用水定容至50mL,过滤备用。
吸取滤液 0.2mL,加入2%甲醛0.2mL 和0.3mmol/L 三氯化铁-三氯乙酸混合液2mL,
摇匀后于100℃水浴中加热1h,取出,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0mL。在激发波长为365nm,发
射波长449nm 条件下,测定样品的荧光强度,与色氨酸标样作对照,求出样品中色氨酸含
量。
本法在 0~10mg/L 色氨酸溶液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㈤ 谁知道赖氨酸盐酸盐的检测原理啊

名称:L-赖氨酸盐酸盐
产品含量:99%
CAS 编号: 657-27-2
质量标准:食品级
包装规格:25KG/纸板桶
中文产品名称:L-赖氨酸盐酸盐
英文产品名称: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
化学分子式:C6H14N2O2·HCL
化学名称:
特性与用途:白色或近白色自由流动性的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263~264℃熔化并分解。通常较稳定,高湿度60%以下稳定,60%以上则生成二水合物。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K3共存则易着色。碱性条件及直接与还原糖存在下加热则分解。易溶于水(40g/ml,35℃),水溶液呈中性至微酸性,与磷酸、盐酸、氢氧化钠、离子交换树脂等一起加热,起外消旋作用。赖氨酸为必需氨基酸,无法在体内合成,如缺乏则引起蛋白质代谢障碍及功能障碍,导致生长障碍、发育不全、体重下降、食欲不振、血中蛋白减少等。D-型赖氨酸无生理效果。
质量标准:GB 10794--89,强制性国际
项目 质检标准
含量(以干基计) ≥98.0%
重金属(Pb计) ≤0.001%
透光度(E10%1cm:400nm) ≥95%
干燥失重(105℃,3h) ≤1.0%
砷(以As计,GT-3) ≤0.0001%
灼烧残渣 ≤0.2%
比旋光度[α]25D 19.0°~ +21.5°
PH(10%水溶液) 5.0~ 6.0
功用:营养增补剂。用于强化食品中的赖氨酸。黑麦、米、玉米、花生粉等所含赖氨酸为限制氨基酸,小麦、芝麻、燕麦等所含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尚可用于蛋黄酱、牛乳、方便面食品等。亦可用作调味料,以改善风味。
推荐使用量及注意事项:
成人每日最小需要量(以L-赖氨酸计):男性约0.8g,女性约0.4g,青年12~32mg/kg,幼儿180mg/kg(1g 赖氨酸相当于 L-赖氨酸盐酸盐1.25g)
毒性:可安全用于食品中
包装与运输:
包装:本品采用双层包装:内层用食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外用纸板箱包装。每箱净含量为25kg,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包装。
运输: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本品为非危险品,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贮存: 应贮存在干燥清洁避光的环境中,严禁与有毒物质混放,以免污染。保质期为两年。

㈥ 饲料中赖氨酸含量是怎么鉴定的

苏氨酸是由W.C.Rose 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现已证明是最后被发现的必需氨基酸,它是畜禽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提高免疫机能等;平衡日粮氨基酸,使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于理想蛋白质,从而降低畜禽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要求。缺乏苏氨酸,可导致动物采食量降低、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免疫机能抑制等症状。近年来,赖氨酸、蛋氨酸合成品在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苏氨酸逐渐成为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限制性因素,对苏氨酸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有效地指导畜禽生产。 1、苏氨酸的理化性质 苏氨酸的化学名称为α-氨基-β-羟丁酸,因其结构类似于苏糖,故命名为苏氨酸,是最后发现的必需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4H9NO3,结构式为CH3-CH(OH)-CH(NH2)-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8。从结构式可以看出,苏氨酸分子中具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有4种异构体,其中D-苏氨酸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天然存在的 L-苏氨酸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无臭、微甜,可溶于水,20 ℃时溶解度为9 g/100 mL,难溶于有机溶剂,熔点为253~257℃;D-苏氨酸为斜方晶,是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易被碱破坏,熔点229 ℃~230 ℃。 苏氨酸是唯一不经过脱氨基和转氨基作用而是通过苏氨酸脱水酶和苏氨酸脱氢酶以及苏氨酸醛缩酶催化转变为其他物质。苏氨酸除了可以平衡体内的氨基酸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碳单位来源,参与嘌呤和嘧啶的生物合成以及S-腺苷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并可作为各种化合物甲基化的供体。2、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 2.1 平衡氨基酸,促进体内蛋白的合成,降低日粮蛋白水平 苏氨酸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平衡氨基酸,促进蛋白质合成。日粮中不同的氨基酸水平及比例会影响动物体内氮的利用。添加苏氨酸可平衡整体氨基酸水平,使苏氨酸与赖氨酸保持适当的比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冯杰、许梓荣(2003)研究表明,赖氨酸和苏氨酸的比值为0.72时效果最好

㈦ 我要测定大米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求完整国标方法。谢谢了。

大米氨基酸含量:单位(mg/100g大米)
异亮氨酸 278
亮氨酸 549
赖氨酸 239
蛋氨酸 181
胱氨酸 166
苯丙氨酸357
酪氨酸 307
苏氨酸 241
色氨酸 128
缬氨酸 394
精氨酸 581
组氨酸 141
丙氨酸 388
天冬氨酸 587
谷氨酸 1219
甘氨酸 303
脯氨酸 272
丝氨酸 338
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按8g蛋白质/100g大米来算,也就是说上面的数字除以8就是你要的数据。

㈧ 为什么用亮氨酸来测赖氨酸的含量(用茚三酮法)为什么做前还要进行脱脂处理

因为亮氨酸与赖氨酸碳原子数相同,只含有一个α氨基,相当于赖氨酸残基中的氨基

㈨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时,所用的电极是什么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附录Ⅶ A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是容量分析中用以确定终点或选择核对指示剂变色域的方
法。选用适当的电极系统可以作氧化还原法、中和法(水溶液或非水溶液)、沉淀法、
重氮化法或水分测定法等的终点指示。
电位滴定法选用2支不同的电极。1支为指示电极,其电极电势随溶液中被分析成分
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另1支为参比电极,其电极电势固定不变。在到达滴定终点时,
因被分析成分的离子浓度急剧变化而引起指示电极的电势突减或突增,此转折点称为突
跃点。
永停滴定法采用2支相同的铂电极,当在电极间加一低电压(例如50mV)时,若电极在
溶液中极化,则在未到滴定终点前,仅有很小或无电流通过;但当到达终点时,滴定液
略有过剩,使电极去极化,溶液中即有电流通过,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不再回复。反
之,若电极由去极化变为极化,则电流计指针从有偏转回到零点,也不再变动。
仪器装置 电位滴定可用电位滴定仪、酸度计或电位差计,永停滴定可用永停滴定
仪或按图示装置。
电流计的灵敏度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水分时用10<-6>A/格,重氮化法用10<-9>A/格。
所用电极可按下表选择。
————————┬——————————┬——————————————
方 法 │ 电 极 系 统 │ 说 明
————————┼——————————┼——————————————
水溶液氧化还原法│ 铂-饱和甘汞 │铂电极用加有少量三氯化铁的硝
│ │酸或用铬酸清洁液浸洗
————————┼——————————┼——————————————
水溶液中和法 │玻璃-饱和甘汞 │
————————┼——————————┼——————————————
非水溶液中和法 │玻璃-饱和甘汞 │饱和甘汞电极套管内装氯化钾的
│ │饱和无水甲醇溶液。玻璃电极用
│ │过后应即清洗并浸在水中保存
————————┼——————————┼——————————————
水溶液银量法 │ 银-玻璃 │银电极可用稀硝酸迅速浸洗
├——————————┼——————————————
│银-硝酸钾盐桥-饱和甘│
│汞 │
————————┼——————————┼——————————————
-C≡CH中氢置换法│玻璃-硝酸钾盐桥-饱和│
│甘汞 │
————————┼——————————┼——————————————
硝酸汞电位滴定法│铂-汞-硫酸亚汞 │铂电极可用10%(g/ml)硫代硫酸
│ │钠溶液浸泡后用水清洗。汞-硫
│ │酸亚汞电极可用稀硝酸浸泡后用
│ │水清洗。
————————┼——————————┼——————————————
永停法 │铂-铂 │铂电极用加有少量三氯化铁的硝
│ │酸或用铬酸清洁液浸洗
————————┴——————————┴——————————————
滴定法 (1)电位滴定法 将盛有供试品溶液的烧杯置电磁搅拌器上,浸入电极,
搅拌,并自滴定管中分次滴加滴定液;开始时可每次加入较多的量,搅拌,记录电位;
至将近终点前,则应每次加入少量,搅拌,记录电位;至突跃点已过,仍应继续滴加几
次滴定液,并记录电位。
滴定终点的确定 用坐标纸以电位(E)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
绘制E-V曲线,以此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中心为滴定终点。或以△E/△V(即
相邻两次的电位差和加入滴定液的体积差之比)为纵坐标,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
绘制(△E/△V)-V曲线,与△E/△V的极大值对应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也可采用二
阶导数确定终点。根据求得的△E/△V值,计算相邻数值间的差值,即为△<2>E/△V<
2>,绘制(△<2>E/△V<2>)-V曲线,曲线过零时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
如系供指示剂变色域的选择核对,滴定前加入指示剂,观察终点前至终点后的颜色
变化,以选定该品种终点时的指示剂颜色。
(2)永停滴定法 用作重氮化法的终点指示时,调节R<[1]>使加于电极上的电压约为
50mV。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置烧杯中,除另有规定外,可加水40ml与盐酸溶液(1
→2)15ml,而后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钾2g,插入铂-铂电极后,将
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或0.05mol/L)迅速滴定,
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
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
用作水分测定的终点指示时,可调节R<[1]>使电流计的初始电流为5~10μA,待滴
定到电流突增至50~150μA,并持续数分钟不退回,即为滴定终点。


㈩ 测定赖氨酸含量为什么用亮氨酸做标准曲线

因为亮氨酸与赖氨酸碳原子数相同,只含有一个α氨基,相当于赖氨酸残基中的氨基。

赖氨酸是各种谷物、食品中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最重要的一种,所以,也是衡量食品质量及改良谷物品种的主要指标之一。

小麦中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但由于小麦中赖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较低,导致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它们为小麦的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培育高赖氨酸含量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营养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项工作中,赖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

(10)赖氨酸检测含量方法扩展阅读:

赖氨酸只有L-型被生物体吸收。游离的赖氨酸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结晶比较困难,一般商品都以赖氨酸盐酸盐的形式存在。赖氨酸易溶于水,与其它氨基酸相比,赖氨酸是通过口服最容易吸收的一种。摄入体内的赖氨酸,首先以主动转运的方式从小肠腔进入小肠粘膜细胞,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赖氨酸与其它氨基酸一起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赖氨酸不参与转氨基作用,且脱氨基反应不可逆,因此赖氨酸的分解代谢极为特殊。赖氨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因此可以参与形成D-葡萄糖、糖原、脂类,最终产生能量。

阅读全文

与赖氨酸检测含量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快速简单安全的减肥方法 浏览:931
常用硫酸制备方法 浏览:812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678
过滤烟嘴使用方法 浏览:550
脸部红血丝的治疗方法 浏览:329
双面羊绒的边如何缝制方法视频 浏览:754
脑血管堵塞手脚无力用什么方法治 浏览:534
贵州学习方法哪里学 浏览:408
变压器串连接方法 浏览:398
爱卫唾液试纸使用方法 浏览:623
鱼钩鱼线鱼竿的连接方法 浏览:245
一建各科内各种计算方法编制方法 浏览:577
葛藤蔓的种植方法 浏览:504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91
毛囊增生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568
99999999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332
蔚来汽车倒车刹车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176
蝗虫飞机的制作方法简单 浏览:948
预防治疗近视的方法 浏览:60
瓷砖下面潮湿用什么方法快速干 浏览: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