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简单约分怎么约
约分就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直至分子和分母互质。
步骤:
1.将分子分母
分解因数;
2.找出分子分母公因数;
3.消去非零公因数。
约分时,如果能很快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去除比较简便。
通俗的说,约分就是分子分母同时除去它们的公约数。
最简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约数1的分数。
约分时,一般先从分子分母的最小公约数开始逐步约去,但熟练后亦可直接用他们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约分。约分时通常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拓展资料
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就可约分,如果是最简分数就不用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
举例:只要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大家都能除尽的数就好,一直到分子分母都没有相同的数可以除了。如40分之20
,同时除以20,就得到了分子是1,分母是2的分数。
B. 小学二年级约数计算1149约等于多少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约等于),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
这是四舍五入的定义。是省略数后面的最高位是否小于5或大于等于5.
你可以看课本上,一定有相关的定义的。
C. 小学六年级数学约分怎么做
数学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约分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如:15/24=5/824/30=4/5,约分的关键: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步骤
1、将分子分母分解因数;
2、找出分子分母公因数;
3、消去非1公因数。
约分时,如果能很快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去除比较简便。
D. 小学生数学的大约数是怎么约的
小学生数学的大约数是遵循四舍五入规则的。如51四舍五入到十位就是50,57四舍五入到十位就是60。大于等于5向前加1,小于5舍去。547大约是550。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这也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例如π被四舍五入,保留下3.14。但是,有的时候不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四舍五入里的四舍是:1、2、3、4,五入是:5、6、7、8、9。
(4)小学约数最简单的方法扩展阅读
同型算法:四舍六入五成双。这里"四"是小于五的意思,"六"是大于五的意思,"五"是舍入位之后的尾数逢五的话看前一位,奇进偶不进。如1.25保留一位小数,因为2是偶数,所以是1.2。
从统计学的角度,"四舍六入五成双"比"四舍五入"要科学,它使舍入后的结果有的变大,有的变小,更平均。而不是像四舍五入那样逢五就入,导致结果偏向大数。
在使用Excel过程中往往会发现Excel自动计算的结果与我们手动计算的结果会出现一个误差。例如将16.18与12.69之和乘以0.11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再将结果乘以3.12“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Excel的计算结果是“9.91”,而手动计算结果是“9.92”。造成计算结果9.91与9.92的不同的原因是Excel运算运用了“四舍五入”。
E. 小学约分有几种形式
1、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例:
(5)小学约数最简单的方法扩展阅读:
约分的做法:
1、将分子分母分解因数;
2、找出分子分母公因数;
3、消去非零公因数。
需要注意的是:约分时,如果能很快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去除比较简便。
F. 三年级的大约数怎么算
小学生数学的大约数是遵循四舍五入规则的,如51四舍五入到十位就是50,57四舍五入到十位就是60,大于等于5向前加1,小于5舍去,547大约是550。
例如π被四舍五入,保留下3.14,但是,有的时候不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四舍五入里的四舍是:1、2、3、4,五入是:5、6、7、8、9。
“四舍五入”方法:
比保留的位数多看一位,该位上的数字是“5”或者比“5”大,向前进一,该位上的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舍去,例如:6.56,保留一位小数,就是6.6。而6.54,保留一位小数,就是6.5。
在取小数近似数的时候,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九章算术》里也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在用比例法求各县应出的车辆时,因为车辆是整数,他们就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演算结果加以处理。
G. 什么是约数怎么求约数
约数指因数,在以前的小学教材中,因数被称为约数,现在改版了=.=
约数和因数的区别有三点: 1、数域不同。约数只能是自然数,而因数可以是任何数。 2、关系不同。约数是对两个自然数的整除关系而言,只要两个数是自然数,就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约数关系,如:40÷5=8,40能被5整除,5就是40的约数,12÷10=1.2,12不能被10整除,10不是12的约数。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对它们的乘积关系而言的。如:8×2=16,8和2都是积16的因数,离开乘积算式就没有因数了。 3、大小关系不同.当数a是数b的约数时,a不能大于b,当a是b的因数时,a可以大于b,也可以小于b。 一般情况下,约数等于因数。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小学中就记住:约数就是因数~~
H. 约分时如何约成最简分数
约分成最简分数的步骤:
1、将分子分母分解因数;
2、找出分子分母公因数;
3、消去非零公因数。
约分时,如果能很快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去除比较简便。
举例说明如下:
如16/32,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可得:16/32=8/16,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可得:8/16=4/8,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可得:4/8=1/2。
或者直接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6,可得:16/32=1/2。
(8)小学约数最简单的方法扩展阅读:
分数比较大小方法如下:
1、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例如:1/2>1/3
2、分母相同的的情况下,分子越大的分数就越大。
例如:2/3>1/3
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首先通分,然后再比较大小。
例如:1/3(=4/12)>1/4(=3/12)
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
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数比较大。
I. 约数是什么怎么计算,要简单明了
约数就是因数。
计算方法,就是就是求出一个正数的全部因数。
最有效的方法,是将一个整数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然后从小到大,组合得到所有因数(约数)。
比如:12348
=2×6174=2×2×3087=2×2×3×1029=2×2×3×3×343=2×2×3×3×7×49
=2×2×3×3×7×7×7
因数有
1,
2,
3,
2×2=4,
2×3=6,
7,
3×3=9,
2×2×3=12,
2×7=14,
2×3×3=18,
3×7=21,
2×2×7=28,
2×3×7=42,
7×7=49,
3×3×7=63,
2×2×3×7=84,
2×7×7=98,
2×3×3×7=126,
3×7×7=147,
2×2×7×7=196,
2×2×3×3×7=252,
2×3×7×7=294,
7×7×7=343,
3×3×7×7=441,
2×2×3×7×7=588,
2×7×7×7=686,
2×3×3×7×7=882,
3×7×7×7=1029,
2×2×7×7×7=1372,
2×3×7×7×7=2058,
3×3×7×7×7=3087,
2×2×3×7×7×7=4116,
2×3×3×7×7×7=6174,
2×2×3×3×7×7×7=12348,
J. 如何算两个数之间的约数
短除法,先用最小的约数来除,结果中如果还可以有公约数,再除,直到最后所得的结果为两个互质数结束,然后把左边所得的几个约数相乘即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左边所得的约数任意个相乘都仍为这两个数的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