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类风湿的生化检测方法

类风湿的生化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7 07:52:51

‘壹’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肌钙蛋白,这几项是通过什么仪器检查的

类风湿因子检测一般在特种蛋白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肌钙蛋白也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抗核抗体主要是荧光免疫法,在荧光显微镜上观察。

‘贰’ 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2)自身抗体RA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是RA有别于其他炎性关节炎,如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标志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自身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此外,还包括抗RA33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抗P68抗体等。
(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X线分期:①Ⅰ期正常或骨质疏松;②Ⅱ期骨质疏松,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袭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③Ⅲ期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袭和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④Ⅳ期上述改变合并有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
(2)CT检查胸部CT可进一步提示肺部病变,尤其高分辨CT对肺间质病变更敏感。
(3)MRI检查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变,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破坏很有帮助。
(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研究认为其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
3.特殊检查
(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抗CCP抗体检测、抗核抗体等,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
(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单关节难治性的RA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叁’ 类风湿关节炎,经常规生化都可确诊。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果已经确诊了的话,那就应该按照标准的治疗方案服药,一般都是应用非选择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非选择性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来氟米特或甲氨蝶呤治疗,也可以再额外增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过程中需要检测肝功能变化,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该及时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佳,需停药观察;如果是以类风湿肺起病,而且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话,那就应该应用激素冲击治疗,之后逐渐减量,再改为口服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已经缓解了,那就可以停用环氧化酶抑制剂,单独应用来氟米特货甲氨蝶呤治疗了。

‘肆’ 类风湿生化检测试剂(RF)的问题.

你们试剂有问题

‘伍’ 查类风湿需要体检哪些项目

一、实验室检查由于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医诊断风湿类疾病,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不过问实验室检查指标,而是必须作为风湿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因此,在有条件的医院,必须的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口球蛋白,在正常血清中使用一般方法不易测出,标准的测定方法是毛细血管测定试验,反应结果为“02++++”。如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活动期均可呈阳性反应。
2、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沉降率又叫血沉。血沉增快是因为血浆内大而不对称的分子如纤维蛋白原、口球蛋白等的增加,加速了红细胞的沉降。它是测试风湿病和关节炎变活动程度的比较可靠的方法。如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血沉增快,如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则血沉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抗核抗体抗核抗体是指能与细胞核或核的组成成分发生反应的一类抗体。在机体免疫功能失常的时候,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核由于不能被清除而成为自体抗原,这些核抗原所产生的抗体就是抗核抗体。
4、狼疮细胞测定血清中的抗核抗体与白细胞接触,白细胞破碎溶解形成苏木素小体,小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即称为狼疮细胞(LE)。LE细胞的发现表示有抗核抗体存在。LE细胞见于20%的狼疮病人,但仍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都可能在10%左右的病人找到狼疮细胞。
5、类风湿因子(1lF)测定类风湿因子是机体针对自身的变性IgG而生成的自身免疫性抗体,这些抗体还包括IgA、IgM、IgG等免疫球蛋白。目前临床使用的测定方法都是测定IgG类风湿因子,而一部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血清中存在的IgG、IgA类风湿因子,不能用目前的方法测出,因此约有30%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其类风湿因子始终保持阴性。
类风湿关节炎约70%左右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可呈阳性反应,并且类风湿因子的效价与病程的进展和治愈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很多医生都把类风湿因子作为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但类风湿因子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所以在类风湿因子呈阳性的病例,并不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
6、链球菌抗体(抗“o”
对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测定,是诊断急性风湿热的重要实验根据,抗链球菌“O”滴度在l:
200以上者为阳性。风湿热的阳性率可达70%~80%且滴度较高。抗“O”测定对类风湿关节炎无多大参考价值。
7、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结核相类似的一组血清球蛋白。可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

‘陆’ 哪些检查可确诊类风湿

科学、有效的检查,不仅有利于类风湿疾病的确诊,也有利于主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检查采取合理化、科学化的有效治疗方式。 1、血液化验检查 血小板升高、贫血、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都可能是RA病情活动导致,不过尚有一部分RA患者临床上腰背痛等症状较明显但上述个别指标正常。类风湿因子是广泛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一种抗体,是被多数人熟知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标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因子一般在0-20的范围内,一旦出现偏高,引发疾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检查出类风湿因子高,务必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是否患了类风湿,从而采取科学治疗。 2、X线检查是主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方法,通常按X线片关节部位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Ⅱ级有轻度关节炎;Ⅲ级有中度关节炎;Ⅳ级为关节融合强直。X线检查还有助于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类风湿因子检查 RA病人类风湿因子高的机率高达90%~96%,而出现偏高,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率就高,所以类风湿因子检测,对确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注:类风湿因子是出现在人体内的一种抗体,是类风湿发病的主要表现细胞抗原之一。 4、骶髂CT、MRI检查 对于用X线等方式不能确诊的、并且对病情有所怀疑的患者可进行CT检查,这种检查可清晰的看到各关节间隙及关节密度、关节间隙模糊情况、骨质糜烂及明显破坏情况。同时可测定关节间的缝隙是否有变窄、变宽、强直或者部分强直等现象。 5、关节液检查 关节液又称滑液,是由关节滑膜细胞分泌而成,在无菌条件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关节液,进行显微镜观察。一般会出现以下五种情况:正常关节液、非炎症性关节液、炎症性关节液、化脓性关节液、血性关节液。这些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诊断关节病变如: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渗液、骨性肿胀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6、免疫学检查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发生病变有关。1)免疫球蛋白:血清IgA可轻至中度升高,IgA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有关,伴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IgA、IgM升高;2)血清补体:C3碎片和C4升高多见于外周关节受累者;3)抗肽聚糖抗体:有类风湿患者出现血清抗肽聚糖抗体升高的案例;4)抗93KD抗体:有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发现抗果蝇染色体93KD区的抗体,用免疫印迹法还发现80%患者存在抗36KD、45KD、52KD和74KD核蛋白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5)循环免疫复合物:有类风湿患者出现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的案例。 7、微生物学检查 利用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或分子、细胞研究各类微笑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使脊柱内部有机物溶解,达到检查的目的。 8、超声影像检查 适于肌腱受累、肌腱端炎、滑膜炎、滑囊炎、囊肿及关节面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糜烂、侵蚀等病变的诊断。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及药物注射等治疗性检查,尤其适用于处于深部的髋关节,或者是结构复杂及局部血流丰富的关节。 由于类风湿的病因复杂,病因种类较多,所以除了以上的检测方法之外,本着对病人负责人的原则,有时医生还会采取一些其他检查方式,如:微生物学检查、超声影像检查(上文已介绍)等,有利于真正判断是否患有类风湿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

‘柒’ 风湿怎么检查

风湿的检查方法都是通过化验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检测出来的。
如果三项都是正常,就说明没有患风湿或者类风湿病,即便是有症状,也只能说有受凉的表现。

‘捌’ 请问我想确诊我有没有风湿和类风湿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影像学检查等,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表示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玖’ 查类风湿哪三项

类风湿的检查有几种说法,三项、四项、五项都有。
三项是指: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
四项是指: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五项是指: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尿酸。
每项检查的意义:
血沉是看是否有炎症或者炎症的程度;抗o主要是确定是否感染链球菌;类风湿因子是判断是否是类风湿的重要指标(注意是非特异性);C反应蛋白反应是否感染或组织损伤或程度;血尿酸主要是看尿酸是否高。
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类风湿的生化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qq浏览器桌面小窗口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93
花盆收拾方法视频 浏览:515
如何克服陈列困难的方法 浏览:295
天然气着火后用什么方法灭火 浏览:387
赞呗简单制作方法 浏览:194
吉利汽车近光灯安装方法 浏览:369
湖南建筑工程钢筋除锈方法有哪些 浏览:762
选文描写方法有哪些 浏览:654
天麻的食用方法视频 浏览:923
fs308剃须刀电池连接方法 浏览:741
青少年如何补肾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678
如何掌握正确解读观察数据的方法 浏览:579
家庭找对象最佳方法 浏览:616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手术 浏览:712
荣耀手机的来电转接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36
腾讯手机权限设置方法 浏览:805
相片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274
写工作思路或方法如何提炼 浏览:280
网红大肚子杯吸管的安装方法 浏览:421
出牌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