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途径有多少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至2008年科室上报的职业暴露情况从发生原因、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至2008年科室上报的297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病房153例、手术室29例、门诊107例、供应室8例。其中锐器伤发生241例(8111%)、血源性传染血液喷溅31例(1014%)、暴露源不明25例(814%)。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防护是目前医务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加大防范力度。
=关键词> 职业暴露;原因;职业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6350(2009)09)170)02
作者简介:陈王英(1962)),女,广东省深圳市人,副主任护师。
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健康问题
[1]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
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职业暴露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及减少职业暴露而导致的疾病,自2006年始,我院进行了职业暴露的监测管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共发生职业暴露的297例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分布在病房、手术室、门诊、供应室等部门。
112 方法 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布科室、主要原因、途径、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发生趋势。
2 结 果
21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科室分布 病房153例,手术室29例,门诊107例,供应室8例,因此病房、手术室、门诊、供应室医务人员是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21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
21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途径 锐器伤发生241例(8111%),其中病房135例,手术室15例,门诊83例,供应室8例;血液喷溅31例(1014%);暴露源不明25例(814%)。可见锐器损伤居首位,
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21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采取防治措施 锐器伤发生后,均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即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血液,根据损伤部位使用(015%碘伏、70%酒精、012%-015%过氧乙酸)浸泡或涂抹消毒伤口,24h内均进行HBV、HCV、HIV、梅毒血液检测,按需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或长效青霉素或按疾控中心指导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口服双汰芝片1片Bid,疗程28d。并定期复查艾滋病病毒抗体。
21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趋势 经统计,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职业暴露发生人数分别是:2006年发生96例,2007年发生103例,2008年发生98例。虽然经反复多次职业暴露教育讲座,发生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医务人员目前对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关注重视不够,应该加大防范力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3 讨 论
311 原因分析 1)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2]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尖锐医用器
械,与患者接触密切,职业暴露及危害随时发生。2)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从上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科室分布可以发现: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我院的病房、手术室、抽血室、供应室等部门。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欠缺;从上述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中发现,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差,操作后锐器放置不当:如没有及时处理使用过的血糖监测针头或处理注射器(下转第140页)
测界值的设定及相关分析等尚不完善。此外,其与
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指导性治疗和治疗后疗效观察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尚不透彻,这也是我们目前和将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总之,EPCA因其检测方法简便且假阳性率低,可作为PSA的有力补充,可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而且可以对其预后进行监测,是新一代的前列腺癌生物标记物,能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前列腺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 核酸检测过程
检测时,医生会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拭子去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然后放到试管里面,再交给检验部门做相应的病毒核酸的检查。因此,咽拭子采样前应提前漱口。
核酸检测需要经过取样、留样、保存、核酸提取、上机检测五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采集人体的分泌物,用鼻拭子或咽拭子擦拭鼻腔或咽后壁及双侧咽扁桃体处;
第二步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留样,将拭子头浸入细胞保存液中,折断尾部后立即旋紧管盖;
第三步需要将样本管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好并及时送检;
第四步便将需样本送进实验室进行核酸提取;
第五步便进行荧光PCR核酸检测,将提取物进行荧光PCR扩增反应。
(2)医务人员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核酸检测的原理
目前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多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原理是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PCR扩增,使我们选择的这段靶标DNA序列指数级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我们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累计的荧光信号就越强。
所以,核酸检测其实就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来确定样本中否有病毒核酸。
C. 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流程是什么一般多久出结果
取样,留样,保存,核酸提取,上机检测,这需要严谨的科学实验才能完成。
新冠核酸检测为例一般最快24小时内可以拿到结果,而且由于每个实验室的条件不同,核酸提取时间也不同。对于疑难标本,还需要重复进行检测,甚至还需要重复进行标本采集,那么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3)医务人员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为避免影响检测结果,采样前30分钟请勿吸烟、喝酒和嚼口香糖。
为减低到院交叉感染风险,所有到院检测者需戴口罩和准备一个备用口罩。
做核酸检测前两个小时最好是避免喝水吃东西,因为在采集标本的时候,一般是采取咽拭子的方法,有可能棉签刺激咽后壁,会出现干呕、呛咳。
做核酸检测最好做完以后能够及时的离开场所,并且了解核酸检测结果出具的时间,及时的取到报告。
D. 核酸检测是怎么做的具体是检测什么东西
核酸检测需要去正规的医院或者防疫中心进行检测。
检测步骤:
1、首先,核酸检测盒子,也就是现在用于新冠状病毒检测的方式,这个盒子中主要检测“法宝”采用咽拭子。用咽拭子擦拭咽后壁及双侧咽扁桃体处各5-10次,且不断旋转拭子。
2、医务人员进行留样,将拭子头浸入细胞保存液中,折断尾部后立即旋紧管盖子。
3、保存,将样本管放入密封袋中及时送检,而送检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运输环境,2-8摄氏度保存。
4、操作核酸提取(反应管理),将灭活病毒后的样本进行核酸提取,用于后续检测。
5、荧光PCR核酸检测,也就是.上机器检测,将提取物进行荧光PCR扩曾反应,需要70--80分钟。
核酸检测就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相应的基因核酸。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盒,多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原理就是,以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PCR扩增,使我们选择的这段靶标DNA序列指数级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我们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累积的荧光信号就越强。如果没有靶基因扩增,因此就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增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组分中,检测引物和探针最为关键。灵敏特异的扩增引物,对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 核酸检测给个小瓶干什么用的-核酸检测给个瓶怎么知道是自己的
核酸检测是很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它是从喉咙或鼻子里面采样的,然后将样本装在一个小试剂瓶里面,低温保存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在24小时内出结果。核酸检测给的小瓶子就是用来装样本的,并且上面都会贴有一个条形码和其他相关信息,可以查询采样者的个人信息。F. 医生肛检是怎样的
这个医生的检查体位不太正确, 检查及治疗肛门直肠疾病时,应根据病人身体情况和检查具体要求选择以下不同的体位。 1.侧卧位:是肛肠科检查及手术治疗时最为常用的体位,让患者向左或向右侧卧于检查床上,臂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向腹部靠近,下腿伸直,使肛门及臀部充分暴露。此位适用于老年体弱及重病的患者。 2.截石位:肛门病发生的部位常用膀胱截石位表示,以时钟面的十二等分标记法。病人仰卧,两腿分开放在腿架上,将臀部移手术台边缘,使肛门暴露充分。适用于肛门直肠手术和痔术后大出血的处理。 3.加强截石位:病人仰卧在床上,两大腿向腹侧屈曲,两侧小腿下段近于踝关节的稍上方放在腿架上,臀部靠近床边,两大腿分开,适于肛门直肠手术,尤其肥胖者及女性更为适宜。 4.胸膝位:是外科疾病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特别对乙状结肠镜检查最为方便。但由于此体位不能持久,因此对年老体弱及重病员,应酌情采用。患者跪俯检查床上,两肘和胸部紧贴床铺,两膝屈起,臀部高举,使肛门充分暴露。适用于检查直肠下部及直肠前部的病变。 5.倒置位:病人俯卧在特制的检查床上,髋关节弯曲,两膝跪于床端,臀部抬高,头部稍低,这种体位病人舒适,手术操作方便。适用于肛门直肠的检查及小手术。 6.俯卧位:病人俯卧于手术床上,小腹部置一枕头,两侧臀部用胶布粘住牵引拉开。此种体位舒适,适用肛门部疾病手术。 7.蹲位:病人蹲下作解大便的姿势,用力增加腹压,适用于检查直肠脱垂,三期内痔和直肠下段息肉。 8.蹲位照镜法:蹲法检查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但由于检查方法受体态的限制,医务人员视触都极不方便,因此在蹲位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蹲位照镜检查,即蹲位时在肛门的垂直方向置一普通镜子,利用镜面的反射便能看到病变全部情况,病员自己也可以拿着镜子观看病变。此法极为简便,实用,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检查时注意采光。 9.弯腰扶椅位:病人向前弯腰,双手扶椅,露出臀部,此种体位方便,不需特殊设备,适用于团体检查。 10.屈膝仰卧位:病人仰卧床上,屈膝弯腿,双手紧托膝部或膝窝,此法可以增加腹压,使乙状结肠和直肠降至盆底,便于检查。 11.膝直立位:在胸膝的基础上,改变检查体位,让患者头胸部抬高,臀部稍低下,使乙状结肠和直肠降低,使肿瘤下移,可扪及较高部的直肠肿瘤。
G. 核算检测方法
第一步,采集分泌物。
首先,医务人员会使用咽拭子擦拭受检者鼻腔或者喉咙扁桃体处,采集唾液分泌物,这个过程其实蛮疼的。
核酸检测要经过哪些步骤 核酸检测步骤流程
第二步,进行留样。
将人体分泌物采集出来以后,咽拭子浸到保存液中,将管子盖子旋好进行留样。
核酸检测要经过哪些步骤 核酸检测步骤流程
3
第三步,样本送检。
然后,将样本装入到干净的密封袋中封好,送到相关部分进行检测。
核酸检测要经过哪些步骤 核酸检测步骤流程
4
第四步,核酸提取。
相关部门将送来的样本,送到指定实验室做核酸提取实验。
核酸检测要经过哪些步骤 核酸检测步骤流程
5
第五步,荧光PCR核酸检测。
核酸提取出来以后,再使用荧光PCR进行检测使用,检测是否有扩增反应,也就是判断阴性还是阳性。
核酸检测要经过哪些步骤 核酸检测步骤流程
6
最后,出核酸检测报告。
最后,根据核酸检测的荧光PCR反应结果,得出核酸检测检车报告,本人查询结果即可。
核酸检测要经过哪些步骤 核酸检测步骤流程
END
方法总结
1
1、采集分泌物。
2、进行留样。
3、样本送检。
4、核酸提取。
5、荧光PCR核酸检测。
6、核酸检测报告。
H. 核酸说怎么检测的
医生会使用鼻咽拭子轻柔的擦拭受检者的鼻腔深处或者咽后壁(采集咽后壁脱落细胞),留取标本。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本采取鼻咽拭子、口咽拭子采样,样本采集的部位都是在病毒浓度较低的上呼吸道,而病毒浓度较高的下呼吸道样本,如肺泡灌洗液、深部痰,其实是更好的检测标本。
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肺泡灌洗液是最为理想的标本,但获得肺泡灌洗液需要呼吸科医生操作,有技术难度、被感染风险大、病人接受度低,因此对于轻症患者实行这样的采样方式并不可行。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新发传染病,无论是重症还是轻症患者,医务人员在采样时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都很大。
(8)医务人员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经紧急对医务人员采样进行了强化培训,尽量避免“假阴性”的出现。通过核酸多次复查,采集标本的规范化,采集鼻咽拭子、痰、血液、粪便、尿液等多种标本,对实验室技术进行优化,制定检验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等,都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原第五版指南“上呼吸道标本或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阳性”,这一版增加了“粪便标本做出阳性也可以做诊断”。
强调“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希望通过这样的改进提高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使得诊断确诊更加确切。
I. 医务人员入户采样_什么
呼吸道标本
目前核酸检测常用的标本类型是鼻咽拭子、口咽拭子和痰液,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咽部,在鼻子和嘴的深处,从外向内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拭子采集就是咱们常说的“捅鼻子”,是将采样工具插入鼻腔采集鼻咽部的标本,检出率和准确率会高一些,但是操作比较复杂,难度比较高,有些人群不太容易适应,人们的接受度稍微低一些。
J. 核酸检查具体是怎么检查呢,收费是怎样的
做一次核酸检测需要多久?怎么做核酸检测?
1.如果不是网上预约,需要先挂号
2.在门口填写承诺书,然后签名
3.进行流行病学史筛查
4.排队进入筛查门诊挂号
5.找医生问诊,选择要筛查的项目
6.在门诊外面的采样处进行采血或者咽拭子采集,采样环节,大约一两分钟就能完成
提醒:一般24小时内出结果。
学校开学后是否对学生进行核酸检测?
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对学生进行核酸检测能够帮助及时发现并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利于疫情的防控。当然,更重要的是进行流行病学史的调查,比如学生、老师中是否有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否有疫情重灾区的相关旅行史或居住史等。此外,在学校这种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要充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