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怎么判断e抗体的检测方法

怎么判断e抗体的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5 13:35:08

A. 乙肝e抗体定量是大于1为阳性还是小于1为阳性

  1. 你的E抗体是强阳性的。目前乙肝E抗体和核心抗体的检测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竞争抑制法,这种方法大于1是阴性,小于1是阳性,检测结果越接近零,阳性程度就越大;另一种是间接法,这种方法小于1是阴性,大于1是阳性,检测结果越高,阳性程度就越高。据经验判断你提供的结果应该是竞争抑制法,所以E抗体是强阳性。

  2. 这个结果是乙肝小三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感染过乙肝病毒,两对半结果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指标,不能反应病情的轻重,只有结合肝功能,HBV-DNA,肝胆B超的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判断病情是否严重,是否有传染性,是否需要治疗。

B. 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其它均正常,请问需要治疗吗怎么检查传染性强吗拜托啦

乙肝五项2.4.5阳性,是三抗体阳性,说明感染乙肝痊愈后。
但至于是否真正痊愈,以检测的肝功能、HBV-DNA、肝脏B超而定。
肝功能正常,说明肝脏各酶活性正常,肝细胞没有受到损害。
虽说从乙肝五项来看,您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如果HBV-DNA为阳性。
说明体内仍有乙肝病毒复制,仍作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诊断。
所以,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则说明您已痊愈!
说明乙肝病毒已被机体中和清除。如果您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达10个国际单位/ml以上。
还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足够的免疫力。
三抗体阳性:
http://..com/question/22085606.html

C. 什么是e抗原和e抗体,阳性表示什么

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一般通称e 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 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 抗原)

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患者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 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 抗原,可有61% 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 或核心抗体IgM 相同。

e 抗体是乙型肝炎e 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 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 抗体能够和e 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病患者由HBsAg(+)转变成抗-HBe(+),叫作血清转换。抗-HBe(+)时,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因此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 和抗-HBs 不同,e 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 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 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D. 检验报告乙肝病毒e抗体1.32高吗

不知道你检测单上e抗体参考值是多少;通常参考范围大于1.0为阳性,你的结果1.32即为阳性反映是既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痊愈,e抗体阳性不会单独存在,你的E抗体也仅仅高了0.32,所以可能是化验上的误差。可重新化验,很有可能全是阴性。不过即使是你现在这样,也没什么问题,不需要治疗,只是是反映你曾经感染过。

E. 乙肝e抗体的e抗体

在乙肝e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乙肝e抗体阳性。一般来说,乙肝e抗体阳性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着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近年发现许多乙肝e抗体阳性,但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亦为阳性的异型乙肝患者,其病情迁延不愈。这是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临床上不可忽视。但也有学者认为乙肝e抗体的产生,只意味着乙肝病毒大部分被清除,但并不意味着慢性肝炎的痊愈。
乙肝e抗体并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e抗体的出现一般代表着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或已基本停止。如果乙肝患者出现e抗体阳性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根据乙肝HBV-DNA检测做进一步的判断。
乙肝e抗体阳性的患者,如果HBV-DNA检测阴性则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如果HBV-DNA检测为阳性,则说明体内还存在病毒大量复制,有可能是病毒变异的结果,需要做进一步的治疗。

F. 为什么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测中e抗体 阴性阳性如何判定

是要结合其它四项一起来分析,在两对半中,我的意见主要是以E抗原为标准。
只要他下来,什么都好说,看两对半不能只看其中一项

G. 请问怎么样来检查乙肝抗体呢

建议:在乙肝两对半中有三种抗体,及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而我们一般所说的乙肝抗体就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的保护性抗体。 判断有没有乙肝抗体是根据乙肝表面抗体的阴性和阳性来决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乙肝表面抗体能维持多久。 如果乙肝表面表面抗体阴性,表示人体没有免疫力,对乙肝病毒没有保护性,不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入。若正常人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强烈建议去正规医院打乙肝疫苗,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若是乙肝患者,说明体内还含有乙肝病毒。

H.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都有什么具体一点点

去医院化验。有专门的一项叫乙肝抗体
然后抗原抗体都查了
仅仅抗体阳性不能确诊乙肝
如果抗原抗体都阳的话才行

I. 乙肝抗体怎么看

你这种情况是:急性HBV感后康复。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两对半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两对半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而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获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HBV DNA检查是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般DNA越高,传染性越强,也需要同肝功能一起检查。

乙肝两对半中
1(HBsAg-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3(HBeAg-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前S1抗原三病毒复制的另一个指标,临床意义不是很大。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以下是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序号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肝功能检查指标一栏表

化验项目 缩写符号 法定单位

总胆红素定量 TBiL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0-6μmol/L

谷丙转氨酶 ALT 5-40u/L (赖氏法Reitman: 5-30 u/L)

谷草转氨酶 AST 5-40u/L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GMT) 5-54u/L (简易重氮试剂法: 0-40u/L) (对硝基苯胺改良法: 6-47u/L)

乳酸脱氢酶 LDH 109-300u/L(速率法)

碱性磷酸酶 AKP(ALP) 35-125u/L(速率法) (金-阿氏法3-13u/L) (布氏法1.4-4.0u/L )

胆碱性酯酶 CHE 4.2-9.8ku/L(速率法)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TTT 0-6马氏单位

黄疸指数 4-6单位

血清总蛋白 TP 60-80g/L

白蛋白 A 35-55g/L

球蛋白 G 20-30g/L

白/球比值 A/G 1.5~2.5:1

胆固醇 CHO 3.1-5.7mmol/L

甘油三酯 TG 0.23-1.24mmol/L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4秒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80-100%

肌酐 Cr 44-133μmol/L

尿素氮 BUN 1.79-7.14mmol/L

血糖 GLU 3.89-6.11mmol/L

甲胎蛋白 AFP 50μg/L

免疫球蛋白G IgG 12.87±1.35g/L

免疫球蛋白A IgA 2.35±0.34g/L

免疫 IgM 1.08±0.24g/L

补体3 C3 1.14±0.27g/L

补体4 C4 553±109mg/L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0.56-0.76%

CD4 0.38-0.52%

CD8 0.22-0.32%

肝功能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700余种,新的试验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类。

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临床表明,各种酶试验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反应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虽然ALT正常而γ-GT 持续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

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d/ 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

③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试验: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此外,透明质酸、板层素、III型前胶原肽和IV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常见肝病的主要试验检查结果趋势

**************** 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胆汁淤积

*****************典型 轻型 重型 迁延型 活动型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肝内性 肝外性

血清总胆红素 ↑↑ -↑ ↑↑↑ - -~↑↑ - ↑~↑↑ -~↑↑ ↑↑↑ ↑↑↑

结合胆红素 ↑↑ -~↑ ↑↑↑ - -~↑↑ - ↑~↑↑ -~↑↑ ↑↑↑ ↑↑↑

ALT、AST ↑↑ ↑↑ ↑↑~↑↑↑ ↑ ↑↑ -~↑ -~↑↑ -~↑↑↑ ↑~↑↑ -~↑

腺苷脱氨酶 ↑ ↑ ↑↑ ↑ ↑↑ ↑↑ ↑↑ -~↑↑ -~↑ -

碱性磷酸酶 ↑ - -~↑ - ↑~↑ - -~↑ ↑↑↑ ↑↑↑ ↑↑↑

γ谷氨酰转肽酶 ↑ -~↑ ↑~↑↑ - -~↑ -~↑↑ -~↑↑ ↑↑↑ ↑↑↑ ↑↑↑

白蛋白 - - ↓~↓↓ - ↓ -~↓ ↓↓↓ ↓~↓↓↓ - -

γ球蛋白 ↑ - -~↑ - ↑↑ ↑ ↑↑↑ -~↑↑↑ - -

胆固醇 - - ↓ - - - ↓ -~↓ ↑↑ ↑↑↑

胆固醇酯 ↓ - ↓↓ - ↓ - ↓↓ -~↓↓ ↑ ↑↑

α脂蛋白 ↓↓ -~↓ ↓↓↓ - ↓ - ↓ -~↓ -~↑ ↑

凝血酶原时间 ↑ - ↑↑↑ - ↑↑ - ↑↑↑ -~↑↑ ↑* ↑↑*

胆汁酸 ↑↑ ↑ ↑↑ ↑ ↑↑ ↑ ↑↑ -~↑↑ ↑↑↑ ↑↑↑

氨 - - ↑ ↑ - -~↑ ↑↑↑ -~↑↑ - -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

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 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19.5u/L[5][6]。

上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临床达成共识的常用组合为:PCIII+PCIV+HA+LN,称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凝血像(APTT.PT等)检测的中英文名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英文缩写 中文全称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30-54秒 延长:1.因子Ⅷ.Ⅸ.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等;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2.因子Ⅱ.Ⅴ.Ⅹ和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原发性黄疸,肠道灭菌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肝素等抗凝剂及底(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3.纤溶活力增加,如继发性愿发性纤溶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抗FⅧ或FⅨ抗体及SLB等. 缩短: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等.

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2-18秒 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肝素.FDP,以及其它口服抗凝剂.缩短: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PA 凝血酶原活度 80-120% PA为PT的相对值指标,其临床意义基本同PT.

PTR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0.95-1.24 PTR为病人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之比,临床上较常用.

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 0.8-1.5 意义:用来报告PT时作为监测病人口服抗凝药物的一个指标,INR可以直接反映最合适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也就是说既可防止血栓形成,又不至于引起出血.最近一项研究表明,INR值在2.5-3.5时为抗凝药的最合适剂量.

D-Fbg 纤维蛋白原 2.0-4.0 增高:糖尿病及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种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减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Hepatoplastin test HPT

静脉血2ml,以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

HPT活动度能较正确地反映血浆因子Ⅶ、Ⅱ、Ⅹ的活性变化,特别是当肝细胞损伤或肝功能异常时,Ⅶ因子最先减少,因子Ⅱ、Ⅹ的减少次之,故本试验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较PT敏感。

【正常参考值】 67.2 ~ 133.6%

【异常结果分析】 活动度降低:见于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慢性肝损害、阻塞性黄疽,其严重程度与这些因子呈正相关。此法作为华法林类抗凝治疗的实验监测指标优于PT试验

J. 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e抗体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第四项,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这种情况考虑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现在有乙肝病毒感染。

单纯看这一项是无法完全确定的,还需要结合其他四项一起来判断,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而乙型肝炎e抗体也是阳性,这种情况考虑感染乙肝,需要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同时做上腹部彩超或者CT这些化验检查明确,考虑乙肝患者需要尽早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10)怎么判断e抗体的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代表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因为多数是无症状的,所以自己未必知道感染过。现在因为自己的抵抗强,把病毒消灭了,或者是即将消灭干净。

这按正常人对待的。大多数是无传染性的,少数尚有传染性,要知道有无传染性可以检查乙肝DNA,如果是阳性的就一直有传染性;阴性的无传染性。不管有无传染性都不需要治疗。可以正常的去生活。

阅读全文

与怎么判断e抗体的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什么美食用最朴素的方法 浏览:940
99x46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215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浏览:392
一般二氧化碳检测方法 浏览:12
翡翠抛光粉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795
如何给干核桃仁脱皮最佳方法 浏览:449
关于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浏览: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浏览:561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浏览:918
白酒发酵的方法和图片 浏览:157
手机微信挣钱的方法 浏览:288
速成钢胶棒的使用方法 浏览:954
华为横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4
筋膜炎用什么方法检查 浏览:176
真菌蘑菇稻草种植方法 浏览:496
胯部分离连接方法 浏览:942
高程测量的方法中高差计算公式 浏览:249
食用百合养殖方法和技巧 浏览:199
大数据集成分析方法 浏览:938
生产质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