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焊接探伤试验是什么
探伤即类似于给焊缝进行“体检”,看焊缝是否存在缺陷和问题。探伤主要有磁粉探伤(MT),射线探伤(RT),着色探伤(PT),超声波探伤(UT)等,其主要目的是在不破坏焊缝的组织的情况下检测焊缝的缺陷情况。
Ⅱ 焊缝射线探伤标准
根据GB 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射线探伤的质量标准分为照相质量等级和焊缝质量等级两部分。
根据采用的射源种类及其能量的高低、胶片的种类、增感方式、底片的黑度、射源与胶片间的距离等参数,照相质量等级分为A、AB和B三级,质量级别顺次增高。即后者比前者分辨相同尺寸的缺陷时,透照的厚度大。锅炉压力容器的焊缝照相质量为AB级。
焊缝质量等级共分四级,Ⅰ级焊缝内缺陷最少,质量最高;Ⅱ、Ⅲ级焊缝内的缺陷依次增多,质量逐次下降;缺陷数量超过Ⅲ级者为Ⅳ、 Ⅳ级最差。缺陷数量的规定:Ⅰ级焊缝内不准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允许有少量气孔和点状夹渣)。
Ⅱ、Ⅲ级焊缝内不准有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允许有一定数量的气孔、条状夹渣和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2)焊道测试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焊接检测方法很多,一般可以按以下方法分类:
按焊接检测数量分:
1、抽检 在焊接质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自动焊、摩擦焊、氩弧焊等,当工艺参数调整好之后,在焊接过程中质量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可以对焊接接头质量进行抽样检测。
2、全检 对所有焊缝或者产品进行100%的检测。
按焊接检验方法分:
破坏性检测
(1)力学性能实验 包括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弯曲试验、疲劳试验、冲击试验等;
(2)化学分析试验 包括化学成分分析、腐蚀试验等;
(3)金相检验 包括宏观检验,微观检验等。
非破坏性检测
(1)外观检验 包括尺寸检验、几何形状检测、外表伤痕检测等;
(2)耐压试验 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等;
(3)密封性试验 包括气密试验、载水试验、氨气试验、沉水试验、煤油渗漏试验、氨检漏试验等。
Ⅲ 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焊缝的质量级别有三级。
钢结构件的焊缝主要是检验焊缝的外观成型质量,检验内容一般为焊脚高度,咬边,焊接变形,焊瘤,弧坑,焊缝直度等当然还有焊缝的内在质量,如夹渣,气孔,未焊透,裂纹,未熔合等. 外观检验的器具有直尺,焊接检验尺,放大镜等,内在质量检验主要是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 焊缝检查分为: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焊接尺寸、有无焊接缺陷等。
内部质量:主要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
焊接质量的保证,主要是严格落实焊接评定试验条件的过程控制。
一、可以用眼观察,看是否有气孔、残留的焊渣;
二、做焊缝探伤不仅可以检验焊缝的质量还可以测出焊缝的高度是zui有效的检验方法。
焊缝探伤标准:
一、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二、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三、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四、表面气孔:
①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②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③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3)焊道测试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焊缝分类
1.平焊缝
2.角焊缝
3.船形焊缝
4.单面焊缝
5.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
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对接焊缝:
按焊缝金属充满母材的程度分为焊透的对接焊缝和未焊透的对接焊缝。未焊透的对接焊缝受力很小,而且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焊透的对接焊缝简称对接焊缝。
为了便于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对接焊缝充满母材缝隙,根据钢板厚度采取不同的坡口形式.当间隙过大(3~6mm)时,可在V形缝及单边V形缝、I形缝下面设一块垫板(引弧板),防止熔化的金属流淌,并使根部焊透。为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缝两端凹槽,减少应力集中对动荷载的影响,焊缝成型后,除非不影响其使用,两端可留在焊件上,否则焊接完成后应切去。
角焊缝:
连接板件板边不必精加工,板件无缝隙,焊缝金属直接填充在两焊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的区域内。
直角焊缝中直角边的尺寸称为焊脚尺寸,其中较小边的尺寸用hf表示。
为保证焊缝质量,宜选择合适的焊角尺寸。如果焊脚尺寸过小,则焊不牢,特别是焊件过厚,易产生裂纹;如果焊脚尺寸过大,特别是焊件过薄时,易烧伤穿透,另外当贴边焊时,易产生咬边现象。
Ⅳ 焊缝外观检测的标准文件是什么
焊缝外观检测的标准文件:
1、GB6417.1-2005 ISO 6520.1-1998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2、ISO 5817-2003焊接.钢、镍、钛及其合金熔焊接头(束焊除外).缺陷的质量分级
3、DIN EN 10042-2006 ISO10042_2005焊接-铝及其合金弧焊接缝-缺陷评价组
焊缝外观检验分为:目视检验和尺寸检验
一、 焊缝的目视检验
1、目视检验的方法
采用直接目视检验。焊缝外形应均匀,焊道与焊道及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应平滑过渡。目视检验也称近距离目视检验,是用眼睛直接观察和分辨缺陷的形貌。在检验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照明设施,利用反光镜调节照射角度和观察角度,或借助低倍放大镜观察。
2、 目视检验的程序
应对焊接结构的所有可见焊缝进行目视检验。
3、 目视检验的项目
焊接结束后,及时清理焊渣和飞溅,打磨焊道后,按下表中的项目进行检验。目视检验若发现有裂纹、夹渣、气孔、焊瘤、咬边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应清除、补焊、修磨,使焊缝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二、 焊缝外形尺寸的检验
焊缝外形尺寸的检验是按图样标注尺寸或技术标准规定的尺寸对实物进行测量检验。通常在目视检验的基础上,选择焊缝尺寸正常部位、尺寸变化的过渡部位和尺寸异常变化的部位进行测量检查,然后相互比较,找出焊缝外形尺寸变化的规律,与标准规定的尺寸对比,从而判断焊缝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焊道测试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焊缝评定标准:
2GB50205-2001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内部缺陷超声波:
探伤评定等级 Ⅱ Ⅲ ——
检验等级 A级 B级 ——
探伤比例 100% 20% ——
内部缺陷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
探伤比例 100% 20% ——
外观质量 未焊满,(不足设计要求)不允许 ≤0.2+0.02t,且≤1.0 ≤0.2+0.04t,且≤2.0;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根部收缩不允许 ≤0.2+0.02t,且≤1.0 ≤0.2+0.04t,且≤2.0长度不限;咬边不允许 ≤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 焊缝全长≤0.1t且≤1.0,长度不限弧坑裂不允许存在个别长≤5.0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不允许存在个别接头不良;不允许 缺口深度≤0.05t,且≤0.5 缺口深度≤0.1t,且≤1.0。表面夹渣不允许深≤0.2t,长≤0.5t,且≤20。
表面气孔不允许每50.0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0的气孔2个,孔距应≥6倍孔径。
注:
1、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长度应不小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2、表内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3、表中单位为mm。
Ⅳ 焊缝检测的标准是什么
焊缝检测的标准是保证项目,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缝质量检测标准相关内容
1、外观,尺寸和形状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2、焊缝无表面裂纹,未焊透,未溶合,气孔。弧坑,未填满以及肉眼可见的夹渣。焊缝两侧的焊渣以及飞溅物必须清除。
3、焊缝和母材要平滑过渡。
4、使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等于540兆帕材料制作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等焊缝不准咬边。其他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毫米。且连续咬边不得大于100毫米,焊缝咬边总长不得大于焊缝长度的10%。
5、脚焊缝应与母材平滑过渡。还有就是图纸上的技术说明上有的会明确说明他的设计要求是遵循的哪条标准的。
Ⅵ 如何用肉眼去判断电焊焊点的好坏
电焊目视检查者需具有相当程度之电焊知识及经验并经过训练对检查方式及检查方法有很深之了解,这样对整个电焊施工能够掌握。
下列为一些基本之缺陷(不连续性-Discontinuity)电焊检查员必须了解各种状况发生之原因及改善方式。
A.crack-裂痕(hot crack & cold crack )
B.incomplete fusion-没有完全熔透
C.inclusion-夹渣slag inclusion & tungsten inclusion
D.porosity-孔隙,气孔
E.undercut-边损,焊蚀
F.underfill-焊道未填平
G.overlap-焊道迭搭
H.convexity-焊道面凸度
I.weld reinforcement-加强焊(焊冠)
J.air strike-弧光擦痕
K.spatter-喷洒之焊珠
L.lamination-夹层(钢钣)
M.lamellar tear- 夹层撕裂
目前美国电焊协会(American Welding Society)对于上述之人员实施检定考试,通过者承认其为电焊检查员之资格(Certified Welding Inspector)。这些人员可胜任目视检查工作,当然这些检查员不仅对电焊之技巧、电焊程序、电焊次序及如何焊出一个完美之焊道都要很深入了解,并对非破坏检测之方式及方法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此外,电焊检查员于不同方式之结构物,如大楼、桥梁、工厂桁架等也需要依基本知识及经验来对电焊施工做一明确之判断。
电焊目视检查之职责及工作范围
目视检查员须于电焊过程中每一阶段做深入的检查,确保焊道之质量(工厂或工地电焊)为了应付这繁杂的过程,可依电焊之步骤列出一检查表,如下:
1.电焊前(before welding)
-Review applicable doucument阅读可应用之数据文件(如施工规范、设计图
说及检验标准等)
-Check welding procere阅读及了解电焊程序
-Check indivial welder qualification查核个别电焊工资格
-Establish hold point选定电焊中需停止之点,予以检查之时机
-Develop inspection plan拟订检查计划
-Develop plan for recording inspection results and maintaining these
records拟定检查记录表格及存盘方式
-Develop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jects拟定检查结果之记号认证系
统
-Check condition of welding equipment查核电焊设备之运作情形
-Check quality and condition of base metal and filler material to be
used检查母材及焊材之材质及外观
-Check weld preparation检查焊道面准备情形
-Check joint fitup检查结合点组立情形(角度、间隙)
-Check adequacy of alignment devices查核是否有足够装备来调整不符规定
之组立(夹具、油压千斤顶)
-Check weld joint cleanliness检查焊道接合面是否清洁
-Check preheat when required检查是否需预热(依AWS规定)
2.电焊中(During welding)
-Check welding variables for compliance welding procere查核电焊程序
中每一变量是否符合(如焊条直径、电流等)
-Check quality of indivial weld passes检查单一焊道之质量
-Check interpass cleaning检查每一焊道是否除渣干净
-Check placement and sequencing of indivial weld pass检查每一焊道中
焊珠之堆栈情形及次序
-Check backgouged surface检查背铲后母材之表面情形(如果有背铲)
-Monitor in-process NDT督导非破坏检测
3.电焊后(After welding)
-Check finished weld appearance检查焊道完成后之外观
-Check weld size检查焊道之尺寸(脚长、焊喉)
-Check weld length检查焊道长度
-Check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weldment检查焊道几何形状是否正确
-Monitor additional NDT督导额外附加之非破坏检测
-Monitor postweld heat treament(if required)督导后热之实施(如果有
规定)
-Prepare inspection report整理及填写检查报告
Ⅶ 在运输油管道如何进行焊道检测
在运输油管道按SY/T 6553-2093进行焊道检测:包括采用射线探伤,检查腐蚀,裂纹,环境开裂,原始焊接开裂等。
Ⅷ 钢结构焊接工艺检测标准
焊缝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
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
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
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
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
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
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
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
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
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6.4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
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7.2 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7.3 焊接工艺试验报告。
7.4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探伤报告。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
焊缝等级分类及无损检测要求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1) 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 .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吊车梁的腹板与L冀缘之间以及吊车析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要求焊透的’I'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
2) 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二级。
外观检查一般用目测,裂纹的检查应辅以5 倍放大镜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必要时可采用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尺寸的测量应用量具、卡规。
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焊缝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2 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的有关规定;
3 三级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有关规定
焊缝质量等级
检测项目
二级
三级
未焊满 ≤0.2+0.02t 且≤1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
长度≤25mm ≤0.2+0.04t 且≤2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 度≤25mm
根部收缩 ≤0.2+0.02t 且≤1mm,长
度不限 ≤0.2+0.04t 且≤2mm,长度不限
咬 边 ≤0.05t 且≤0.5mm,连续
长度≤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 ≤0.1t 且≤1mm,长度不限
裂 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长度≤5mm 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接头不良 缺口深度≤0.05t 且≤
0.5mm,每1000mm 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 处 缺口深度≤0.1t 且≤1mm,每 1000mm 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 处
表面气孔 不允许 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存在 直径≤0.4t 且≤3mm 的气孔2 个;孔距应≥6倍孔径
表面夹渣 不允许 深≤0.2t,长≤0.5t 且≤
20mm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 11345)B 级检验的Ⅱ级及Ⅱ级以上;
2 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 11345)B级检验的Ⅲ级及Ⅲ级以上;
3 全焊透的三级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测。
4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的规定。
5 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的规定。
6 箱形构件隔板电渣焊焊缝无损检测结果除应符合GB50205-2001标准第7.3.3 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按附录C 进行焊缝熔透宽度、焊缝偏移检测。
7 圆管T、K、Y 节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GB50205-2001标准附录D的规定。
8 设计文件指定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性质作出判断时,可采用射线探伤进行检测、验证。
9 射线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的规定,射线照相的质量等级应符合AB 级的要求。一级焊缝评定合格等级应为《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的Ⅱ级及Ⅱ级以上,二级焊缝评定合格等级应为《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的Ⅲ级及Ⅲ级以上。
10 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
1)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
2)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
3)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
4)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
铁磁性材料应采用磁粉探伤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确因结构原因或材料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探伤时,方可采用渗透探伤。磁粉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JB/T 6061)的规定,渗透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JB/T 6062)的规定。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合格标准应符合外观检验的有关规定。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结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点相贯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 缝 质 量 等 级 一 级 二 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B级 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 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 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说明:根据结构的承载情况不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中将焊缝的质量为分三个质量等级。内部缺陷的检测一般可用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射线探伤具有直观性、一致性好的优点,过去人们觉得射线探伤可靠、客观。但是射线探伤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周期长,尤其是钢结构中大多为T形接头和角接头,射线检测的效果差,且射线探伤对裂纹、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的检出率低。超声波探伤则正好相反,操作程序简单、快速,对各种接头形式的适应性好,对裂纹、未熔合的检测灵敏度高,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钢结构内部质量的控制采用超声波探伤,一般已不采用射线探伤。
随着大型空间结构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薄壁大曲率T、K、Y型相贯接头焊缝探伤,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中给出了相应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缺陷分级。网架结构焊缝探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的规定执行。
本规范规定要求全焊透的一级焊缝100%检验,二级焊缝的局部检验定为抽样检验。钢结构制作一般较长,对每条焊缝按规定的百分比进行探伤,且每处不小于200mm的规定,对保证每条焊缝质量是有利的。但钢结构安装焊缝一般都不长,大部分焊缝为梁一柱连接焊缝,每条焊缝的长度大多在250-300mm之间,采用焊缝条数计数抽样检测是可行的。
1.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小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 mm。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
说明:以上1.对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等要求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为减少应力集中,同时避免过大的焊脚尺寸,参照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了对静载结构和动载结构的不同焊脚尺寸的要求。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许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条,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定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说明:以上考虑不同质量等级的焊缝承载要求不同,凡是严重影响焊缝承载能力的缺陷都是严禁的本条对严重影响焊缝承载能力外观质量要求列入主控项目,并给出了外观合格质量要求。由于一、二级焊缝的重要性,对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应有特定不允许存在 的要求,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对动载影响很大,故一级焊缝不得存在该类缺陷。
Ⅸ 焊接管道焊缝的探伤
探伤也叫“无损探伤”,就是检查一下焊接的焊缝中有没有缺陷。一般的缺陷有气孔、裂纹、加渣、未焊透等。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超声波探伤:用超声波穿透焊缝金属,检查在示波器上的波形,波形的不同形式表示有无缺陷、何种缺陷。另一种为“多通道自动超声波探伤”,就像给人做CT检查身体一样,可以分层、立体地反映缺陷的形态,并用计算机记录下来。第三种为“射线探伤”,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焊缝金属,并用照相底片曝光,把影像做成照相底片,可以随时检查,就像给人检查身体照X光一样。管道的每一个焊缝都要经过无损探伤,无损探伤的资料都要保留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