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速测试片技术法
快速测试片是指以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细菌总数检测纸片的研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主要优点是简便、实用、经济、操作性强。近年来以滤纸和美国某公司的 Petrifilm 为载体的测试片已开始被广泛应用。
2、生物电化学方法
生物电化学方法是指通过电极测定微生物产生或消耗的电荷,从而提供分析信号的方法。微生物在滋生代谢过程中,培养基的电化学性质如电流、电位、电阻和电导等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分析这些电化学参量的变化来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测定。
常见的有:阻抗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生物电化学方法具有测量快速、直观、操作简单、测量设备成本低和信号的可控性等特点。
3、微菌落技术
微菌落是指细菌生长繁殖早期在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只能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微小菌落。微菌落技术具有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其研究始于 20 世纪50年代,定量测定技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外已有报道将该法应用于水、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
4、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应用到微生物的检测中,主要是依据不同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异,利用上述色谱检测可直接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细胞中的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⑵ 家禽类病害肉变质肉测定仪的原理是什么
据有关单位统计,畜牧养殖均有一定比例的死亡率,生猪养殖的死亡率大约在3-5%,鸡、鸭的死亡率约为5%-10%。近年来特别是猪链球菌、鸡新城疫、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不断上升。病死畜禽数量越来越庞大,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非法利益,使病死畜禽留入市场。由于存在高额利润,经过初加工的病害肉大量流入到市场、饭店、及熟食加工单位,通过加入亚硝酸盐发色伪装,以次充好,进一步加工成熟食后销售,这些案件在我国各地均时有报道。目前传统的病害肉鉴别方法——“微生物培养法”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给日常卫生监管带来困难。因此推广应用“病害肉快速检测”方法对整顿肉品市场秩序与屠宰行政执法具有较大意义。病害肉、变质肉测定仪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流通环节中的质量检测。该仪器通过测定病害肉特征指标,可以确定是否属于病死肉,通过测定组胺以及挥发性盐基氮确定肉的新鲜程度,以及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综合判断肉的卫生质量状况。为肉与肉制品的卫生质量提供了快捷、可靠的检测手段,家禽类病害肉变质肉测定仪的原理检测范围:猪肉、鸡鸭肉、牛肉、羊肉等。检测项目及测定下限,组胺:10mg/kg,挥发性盐基氮:20mg/kg,病害肉特征:0.05,仪器特点:
1,仪器操作简单,测检测速度快。
2,采用320×240液晶中文大屏幕背光显示,中文提示操作。
3,自动显示样品中被测指标的含量。
4,电脑控制操作和仪器单独操作两用。
⑶ 想找金标准检测来检测我们厂里的肉制品,都有哪些检测的指标检测方法主要有哪些
肉制品的重点检测指标包括兽药残留、挥发性盐基氮、合成着色剂、微生物和动物源性成分鉴定。检测方法一般是用仪器来检测,非专业人士是搞不清这些操作的。安徽省金标准检测研究院可以委托它们进行检测,他们家实验室就跟他们办公区在一块的,就在蜀山区,他们出具检测报告,每一项指标都会清清楚楚的标明出来。
⑷ 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有哪些
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类是致病菌及其毒素,比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金葡菌肠毒素等,它们主要导致胃肠道疾病,严重的会造成肝、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甚至死亡。;
第二类是产毒真菌和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展青霉素等,它们或造成人的急性中毒事件,或因长期摄入,造成消化道癌症和某些地方病。
第三类是病毒和寄生虫。
⑸ 怎么辨别肉食物有没有毒
肉毒中毒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以下疾病相鉴别,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咽炎,肠梗阻,某些药物如阿托品中毒等相鉴别,还要与河豚或草蕈导致的食物中毒相鉴别。根据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与上述疾病进行相鉴别。如咽炎主要是有咽部肿痛有感染病史,患者没有吃过期或不新鲜的肉制品等。肠梗阻的患者除了有呕吐,腹痛还伴有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收起全部
⑹ 肉类食品检验有哪些理化指标检测项目及微生物检验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要看你是常规出厂检验还是型式检验了,一般常规的话理化主要检测项目有水分、组织状态、形态、瘦肉精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微生物检测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
⑺ 如何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是否超标
食品中的微生物超标主要影响:
1.会对食用者产生神经中毒的影响,短期包括言语、呼吸困难等。
2.未经消毒的乳产品和海产品中微生物超标则会造成呕吐头晕,同时会对孕妇体内胎儿和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造成致死的危害。
3.此类食物大多会造成腹痛、腹泻、痉挛。
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
1.常见的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
2.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为超范围和超量添加。
3.非食用物质不论使用量多少和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
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是否超标过程:
1.需要找食药品监管局中有专业鉴定资格的人员来进行鉴定。
注: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都有着严格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界量。对此,企业生产商应时刻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置在第一位,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增加相应知识,从而对突发事件可以良好的应对,避免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受到伤害。
⑻ 农产品微生物检测项目包含哪些
主要包含常规微生物检测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
以及食源性致病菌微生物检测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德等
⑼ 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
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折叠编辑本段范围
①生产环境的检验: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壁等。
②原辅料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料。
③食品加工、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④食品的检验:对出厂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检验。
折叠编辑本段范围
国内外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食品种类较多,食品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涉及微生物检验的食品种类主要有:奶制品、预烹煮食品、饮用水、蛋制品、水果、谷物、婴幼儿食品、肉及肉制品、软体动物、禽肉、贝类、白明胶、香草(药)、即食食品、罐头食品、调味品,粉类制品、豆制品、冷冻饮品、糖果、海鲜、甜点、蔬菜、藻类、食疗食品、米面制品等。
我国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重点食品种类为:奶制品、罐头食品、调味品、蛋制品、淀粉类制品、发酵和非发酵性豆制品、冷冻饮品、糖果、饮用天然矿泉水等,其中食糖以及保健品的微生物检验为我国所独有。
折叠编辑本段指标
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后,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统称为大肠菌群。它们均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不形成芽孢,在35-37℃条件下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些细菌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常居菌,它随着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故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卫生指标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具有广泛的意义。
致病菌
致病菌即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大肠菌群检验呈阳性,并怀疑食品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检验。在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中,致病菌一般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主要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等四种,致病菌不允许在食品中检出。
对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选择一定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如海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作为参考菌群,蛋与蛋制品以沙门氏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作为参考菌群,米、面类食品以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霉菌等作为参考菌群,罐头食品以耐热性芽孢菌作为参考菌群等。
⑽ 肉制品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还有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结果咋看
菌落总数应该是指肉制品的样品在对应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一定时间后在平板上所有的菌落数,一般以30-300个菌落数为准,超过300或低于30都已经超过计数范围。
有关于大肠杆菌的检测应该有对应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