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新的烹饪方法如何改变烹饪工艺

新的烹饪方法如何改变烹饪工艺

发布时间:2025-04-30 08:19:25

‘壹’ 烹饪的演变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 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 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3、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他们的认识是朦胧的。但是,从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筑房、伏羲氏教民驯兽、神农氏教民务农、轩辕氏教民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先民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迪的性质。

4、 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常以饮食取悦于鬼神,求其荫庇。开始有了原始的饮食审美意识,如食器的美化,欢宴时的歌呼跳跃等。这是后世筵宴的前驱,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 烹调原料显着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 "五菜"(葵、藿、 头、葱、韭), "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饴糖、姜、盐)之类。"五谷"有时又写成"六谷"、"百谷"、总之,原料能够以"五"命名,说明了当时食物资源已比较丰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体,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选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2、 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青铜食器的问世, 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3、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推出着名的"周代八珍"。由于原料充实和炊具改进,这时的烹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一方面,饭、粥、糕、点等饭食品种初风雏型,肉酱制品和羹汤菜品多达百种,花色品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较好运用烘、煨、烤、烧、煮、蒸、渍糟等10多种方法,烹出熊掌、乳猪、大龟、天鹅之类高档菜式,产生影响深远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专为周天子准备的宴饮美食。它由2饭6菜组成,具体名称是:"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母羊羔)、"捣珍"(合烧牛、羊、鹿的里脊肉)、"渍 "(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 "(烧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后,历代争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厨八珍",明清的"参翅八珍"和"烧烤八珍",还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贵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琼林八珍"(科举考试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来。

‘贰’ 创新菜肴的方法

创新菜可以是原料上的创新,不同的原料配搭在一起,比如新原料与传统原料相结合,新原料与新原料相结合,或是不同的原料组合在一起,都可以说一种创新;再有就是口味创新,相同的原料换成不同口味去做,就可以说是口味上的一种创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厨师只有靠不断创新,才能寻求更长足的发展。厨师如何创新,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一、菜肴创新的方法

一)在原料选择使用上

烹饪原料是泛指人们通过烹饪工艺等活动制作菜肴、点心、小吃等可食性材料。社会的发展,新的烹饪原料的出现,可以带出一批新的菜肴。新原料的发掘和使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通过巧用各种现有原料

(1)西料中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西交流日益频繁,西餐原料在我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使用,如荷兰豆、西兰花等。

(2)土料洋用 将乡土原料、野生原料,开发制作成精细产品,如南瓜、山芋、南瓜藤等。

(3)药材菜用 将传统认为只能作为药材的原料,用以烹制或佐助烹调菜肴,如当归、枸杞用于烧制菜肴等。

(4)一料多用 开发原有原料,使其烹制出更多菜肴,如三文鱼系列菜、咸蛋黄系列菜等。

2、改变原料质地成为新菜品的变化

人们常采用脱水、盐渍、腌、冷藏,或对原料采用焯水、白煮、过油等处理等方法,在改变原料质地的同时增添了新的菜肴。如腌制品的腊肉、香肠、风鸡,又如盐渍和烟制的盐渍菌、笋干,其它脱水类的金钩、干贝、肉松等烹制出的菜肴。运用四川泡菜的泡制方法推广的新菜品常以植物、水果为生原料,以及经过熟处理后的动物性原料作为熟原料来加工成菜肴,如“泡凤爪”、“泡猪耳”等菜肴。

二)在烹调方法的创新上

烹调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相应的技术设备,将烹调原料加工成可供直接食用的菜肴,以满足人们在饮食方面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技术科学。

1、改换烹调方

“炒”的菜肴,可以用“爆”的技法加工成为菜肴,干煸系列、水煮系列、火锅系列也可以用“煸”的技法加工成为菜肴,其菜肴的风味特色、质感各有区别。

2、发现(创新)新的烹调方法烹制出新菜品

烹饪技法是从生食、浸渍、火燎、石烹……罐煮、笼蒸、炉烤、油炒,到现今的电炉烘、微波烹发展过来的。餐厅中销售的“石烹基围虾”,餐桌上面用燃酒烤“羊肉串”,筵席冷菜中的“盐焗香辣鸡”,用锡箔卷裹在水中煮熟而再摆入盘中,淋上鱼香味的“鱼香三纹鱼”等,在当时无一不是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的转换、太阳光反射光热的应用,将来一定会成为一种新型烹饪技法所用的新能源。

3、综合创新烹饪技法

在传统的烹饪技法的基础上,打破中、西烹饪技法泾渭分明的固定格局,进行改良组合,或模仿,或借鉴,或综合,或逆创,以推出采用新烹饪方法制作的菜品,如将油酥面配合菜肴制成酥盒虾仁、酥皮海鲜,将传统红烧甲鱼进行生炒等等。

三)研制推出新颖口味

组合味型的菜肴大可开发,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思路:

1、西味中烹 将西餐烹饪的调味料、调味汁或调味方法,用于烹制中菜,如沙律海鲜卷、千岛石榴虾等。

2、果味菜烹 将水果、果汁用于菜肴调味,如椰汁鸡、菠萝饭、橙味瓜条

3、旧味新烹 将已经流行过,近年很少使用的调料或味型重新烹制菜肴,如辣酱油烹鸡翅、豆酱炒洞虾等。

4、新味旧烹 用新近出现的调料烹制传统原料,从而推出新颖菜品,如XO炒鸡柳、黑椒炒鳝花等。

四)翻新变化装盘与盛器

装盘的方法与盛器和菜肴的组合进行调整,同样可以推出新的视觉、新的质感的菜肴。具体技巧有:

器皿多变,如用竹器、漆器、铁板等盛装菜肴;尤其是在同一桌宴会里的菜肴,会给客人以丰富多彩、耳目一新的感觉。

组合多变,即将冷菜、热菜的组合进行整分结合、区别调整的策略,有和食,有成肴(筷、勺取之即可食),有组合成肴(需客人或餐厅服务员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品取中组合方可食用)等

‘叁’ 简单烹饪方法有哪些

虽然在家做饭和在外就餐的健康利弊一目了然,仍有很多人不愿意自己做饭。其实,不妨改进一下烹饪方式,化繁为简,尝试“简单烹饪”,便能解决这个问题。简单的烹饪方法如下:

一、简单的烹饪方法

生活节奏快了,餐厅小炒多了,速食产品也塞满了冰箱。一餐“家常便饭”,对很多工作忙、常应酬的人来说成了奢侈品,不愿意在家做饭的人越来越多。日前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上,公布了我国民众近十年间对于食品消费观念转变趋势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1%的民众认为传统的烹饪方式比较麻烦,尤其是18~30岁的年龄段,仅有8.8%的年轻人愿意享受传统烹饪的乐趣。同时,十年来,喜爱西式快餐的人群从24.7%增长至32.8%;有90.1%的民众表示可以接受速冻主食,其中5.5%每天食用速冻主食。

可是,把饮食交到别人手中,营养和安全就要打个问号了。一般来说,在外吃饭次数越多,快餐和速食品就吃得越多,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吃得越少。而且,餐馆里多数菜比较油腻、咸、辣,除导致发胖外,更可能使人们陷入慢性病,如三高、慢性胃病、肾病等。

自己在家做饭,食材、做法和调料等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能够保障原料新鲜、少放盐油。英国剑桥大学主办的《公共健康营养期刊》刊文表示,每周在家做饭达5次的人在今后10年中的长寿可能性提高了47%,并认为动手烹饪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作为健康政策来推行。另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自己动手做饭吃的人,比不做饭的人幸福感更强,这是因为制作食物时付出的努力,增加了价值感。

虽然在家做饭和在外就餐的健康利弊一目了然,仍有很多人不愿意自己做饭。调查显示,34.71%的人“懒得做饭”,32.07%的人选择了“太忙,没时间做”,另有26.30%的人和6.92%的人由于应酬多或压根不会做,只得在外就餐。其实,不妨改进一下烹饪方式,化繁为简,尝试“简单烹饪”,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换个锅具。明火搭配炒锅是厨房里用得最多的,但必须时刻盯着,还要应对油烟,对厨艺的要求也高。而一些无需动火的锅具,比如电压力锅和电炖锅,不仅能够煮粥,还可以做清炖或红焖的排骨、猪蹄、鱼块、鸡翅等,只需要加入原料和各种调料,再加入适量清水,只需等候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鸡鸭鱼肉都能变成美味的炖菜。

其次,换个做法。煎炸、炒制等方式工艺复杂,如果换成蒸、煮、拌等就会简单很多。比如一道红烧茄子,看似简单却很费工夫,而把茄子的做法改为蒸熟后蘸料食用,味道一样好,在厨房的时间却可以大大减少。炒蔬菜也可以改成凉拌菜,不仅减少营养素损失,还能每次多吃几种。除了常吃的黄瓜和番茄之外,茼蒿、鸡毛菜、生菜、甜椒、圆白菜等很多脆嫩蔬菜都适合凉拌。

最后,提前备好食材。下班了再去买菜做饭确实让人手忙脚乱,可以在周末或空闲时多储备一些,比如各种杂粮、杂豆,保质期长,放进电饭锅里半小时后就是营养丰富的八宝粥。还可以常备干蘑菇、海带、木耳、银耳等好存放的食材。鸡鸭鱼肉等也可以一次做出2~3天的量,比如炒好的肉丝,可放入冰箱中储存,吃的时候拿出来再加工下,但要注意食物的保质期。

二、烹饪的作用

烹调作用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杀菌消毒。生的食物原料,尤其是蔬菜的叶壁,不论怎样新鲜干净,也都会常有一些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不杀死,人食后易致病。菌虫多怕高温,一般在80度左右,就可以杀死,因此,烹调是杀菌消毒的有效措施。

2、使生变熟。烹调可以使主、辅料和调料受热后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生变熟。各种食物原料大都要通过烹调才能成为可食的菜肴。

3、促进营养成分分解,利于消化。凡是食物原料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利于人体吸收。烹调能促进食物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如:淀粉遇热可发生糊化,有利于淀粉的分解;蛋白质遇热,可变性凝固,变性后的蛋白质易于分解成氨基酸利于人体吸收;脂肪加热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烹调不仅能减轻人体消化的负担,而且能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4、调解色泽、增加美感。烹调可以使原料色泽更加美观,如叶菜类加热后会变得更加碧绿;鱼片会更加洁白;虾会呈鲜红色彩等。如配上各种调、配料,色彩更艳。还有些原料,如鱿鱼、腰子等经花刀后,通过烹制可成为各种美丽的形状,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简单烹饪的秘诀

1、烧肉不宜过早放盐: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易使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使肉块缩小,肉变质硬,且不易烧烂。

2、油锅不宜烧得过旺:经常食用烧得过旺的油炸菜,容易产生低酸胃或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发生癌变。

3、肉、骨烧煮忌加冷水: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烧煮中突然加冷水,汤汁温度聚然下降,蛋白质与脂肪即会迅速凝固,肉、骨的空隙也会聚然收缩而不会变烂。而且肉、骨本身的鲜味也会受到影响。

4、未煮透的黄豆不宜吃:黄豆中含有一种会妨碍人体中胰蛋白酶活动的物质。人们吃了未煮透的黄豆,对黄豆蛋白质难以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发生腹泻。而食用煮烂烧透的黄豆,则不会出问题。

5、烧鸡蛋不宜放味精:鸡蛋本身含有与味精相同的成分谷氨酸。因此,炒鸡蛋时没有必要再放味精,味精会破坏鸡蛋的天然鲜味,当然更是一种浪费。

阅读全文

与新的烹饪方法如何改变烹饪工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祛雀斑的最佳方法直播 浏览:238
浅谈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方法 浏览:503
关于如何理解学习方法 浏览:997
led灯盘安装方法 浏览:505
怎么看平衡表的正确方法 浏览:590
用什么方法将低水位流入高处 浏览:709
什么是辩证思维的方法 浏览:547
电脑的截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
新生儿十几天只放臭屁不排便的解决方法 浏览:776
连续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65
快速解决痛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08
走进校园课堂教学方法 浏览:327
疼风中药治疗方法 浏览:366
塑料定性鉴别的化学方法 浏览:581
期中考试有效的辅导方法有哪些 浏览:603
西瓜的方法怎么种 浏览:415
测量圆形的周长用什么方法 浏览:942
浓痱子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883
植物化学成分最常用的分离方法 浏览:904
画眉鸟翻杠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