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血压不吃药,用什么物理方法治疗
实际上,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许多其他疗法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这些疗法主要是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例如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限盐以及适量运动等。即便服用药物,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仍然作为基础治疗。
首先,我们要讨论运动疗法。虽然运动看似简单,但不同类型的运动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各不相同。有氧运动(心肺锻炼)、伸展运动以及阻抗运动(增强肌肉的锻炼)都对控制血压有益。实践证明,运动疗法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特别有效,能够帮助血压下降,并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运动之所以能降低血压,主要在于它能够缓解长期过度紧张的情绪和神经。对于现代职场工作人员而言,内心压力增大在所难免。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调节系统的紊乱,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适当的运动可以促使大脑皮层释放特定的神经递质,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改善大脑皮质对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从而降低血压。
除了精神层面的影响,运动还能通过物理机制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全身肌肉运动可以增大血管纤维,增加冠状动脉侧枝血管的数量,改善血管弹性,从而降低血压。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还能扩张血管并保持其弹性,进一步降低血压。
了解了运动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如何进行运动。运动前需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是主要形式,包括慢跑、快走和游泳。在运动强度方面,建议采用“180(或170)-年龄”作为估算最大心率值的简化公式,或者“(220-年龄)×60-85%”作为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运动频度和时长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建议每周3-5次,每次20-50分钟。
进行运动时,也要注意适度。运动不能急于求成,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以月为单位计算。要根据血压水平和身体状况调整运动的比例和强度,尽量以心肺有氧运动为主,避免用力过猛的阻抗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清晨运动,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避免,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4-6点为佳。
此外,某些情况下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如果稍一运动就出现头痛、头晕或心慌等症状,或者运动后血压异常增高,应立即停止。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将血压控制在较低水平后再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