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用这种方法学习微课的效果如何呢

用这种方法学习微课的效果如何呢

发布时间:2025-04-25 21:24:23

1. 如何利用好微课提高提高课堂效率

一、积极倡导“微课”教学,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内容、时间虽短,但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却很严格,尤其强调教学过程中完整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不同于传统教学形式中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隐性的受教育者。同时,微课教学不仅可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微课教学可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微课,内容虽微,但过程却要求完整。这就使得微课内容往往围绕某一知识点而展开,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微课的课程内容。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微课可运用于学生课前的预习或者课后的复习。中小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在学生中深受喜爱。有的学生甚至将微课下载到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学习。青年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或复习。同时,微课内容丰富多彩,即使同一微课内容,教学方式也会各异,教学的重难点也各有侧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的强化或重要知识点的巩固。教师也可以直接把微课作为课堂小结、重难点分析等加以应用,既可以节省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面向学生讲授知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同步进行的双向行为。而微课课堂,学生面对的是视频里的教师,教师面对的是电脑屏幕中里的学生,师生交流由直接转为间接。相比传统课堂中教师时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言,微课中的学生就相对比较自由,亦不用因惧怕教师权威而被动学习知识。此时,微课教学的性质就由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学习的决定权也由教师转为学生自己掌控。微课的课程内容大多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或重难点,学生在校后学习中遇到疑惑,可以运用微课得以解决,从而提高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微课教程,也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微课,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鼓励开展微课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微课,作为教育领域内教师发展的新平台,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提升。

1.知识素养。区别于传统封闭式的学校教学,微课的受教群体不仅仅是实际课堂中已经熟知的学生,更多的是互联网时代下千差万别的各类学生。因此,在微课研究时,如何针对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同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应如何选择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教学手段来讲解、扩充知识。青年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文化,才能应对各类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应对自如。而不断更新的知识层次结构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青年教师要在已由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间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通过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素养来适应变幻莫测的知识社会。此外,还要有专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能力素养。微课,作为一种聚焦式的教学形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短短几分钟的教学时长要求包含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比较缺乏教育实践经验,是否能准确地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能否分清主次,教学时长能否由原来的45分钟浓缩为短短的几分钟,而且短时间里能否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此时,微课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微课研究中,青年教师要通过明确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技能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微课教学中,最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教学内容,而相比传统教学内容,微课的教学内容缺少规范的教材、和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选择、规划上掌握自主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秀的微课教师往往会把教学重点、难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而缺乏经验的教师就容易胡子眉毛一起抓,使教学重点不突出。此外,一旦教学内容确定,教师就应考虑怎么教。作为开放式的网络课堂,教师应区别于传统的学校课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区别于严肃的学校课堂教学,微课课堂中教师可植入新鲜元素,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不一样的视听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录制好的视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亦可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认真分析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不同于传统教学效果的延时性,网络课堂可及时得到学生们的反馈,教师也可及时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通过教师反思和学生反馈,进一步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升自身能力素养的目的,更有益于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促进其自身的成长发展。

三、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青年教师道德素养

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微课研究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现状。对于广大教师,尤其是刚刚入职,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青年教师而言,参与微课制作,丰富微课内容,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是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日常教学不同,微课是一种网络开放平台内的公益性教学。教师义务录制教学视频,通过剪辑上传至网络成为公共的教育资源,以供不同地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可通过微课总结知识点、巩固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微课可以弥补学习中的不足,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这样不仅更好地方便学生学习,还进一步拓展学校的教学,优秀的微课还能提高教师和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微课作为一种公开式的网络教学形式,所面对的受益群体包含不计其数、有着同样学习需求的学生,而并非局限于自己的学生。教师通过不断录制微课,投入到微课研究中,将之无偿上传到网络,推进教育资源共享。而这些微课,通过互联网,使不同地区的学生受益,无形之中,使教师实现了“有教无类”。此外,一堂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其制作从备课、设计、录制再到编辑则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集体合力协作完成。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亦可在微课研究中得到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自然肩负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其自身的成长发展壮大关乎整个教师队伍的壮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青年教师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与、推进微课研究,努力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 如何运用微课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未来是以网络的全面深入运用世纪。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教育的进程已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同样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微课作为网络资源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个人结合现有的完善的网络资源建设实际情况,就充分利用微课这一环节,提高学校教学效益进行学习总结。
一、完善的网络条件是微课得以实施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基础
首先,学校教学要想成功地搞好微课,必须要具有完善的网络条件。现在的高等院校,都极为重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学校领导必须认清社会教育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不惜巨资加大了网络方面的投入,建设现代网络化校园,并时刻注意保持与教育改革同步。
学校必须全面开通校园网,这样才可以充分共享网上资源,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校内服务器也已提供了丰富的学校内部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当前最为流行的清华大学多媒体网络数字化资源库。一律实行现代网络化办公;投影仪、“三线”等已走进每一间教室,切实实现了“班班通”、“校校通”,真正地实现了校园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这样也又利用优秀的微课能够惠及到全国各地的学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以上完善的校园网络建设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先决条件,并为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丰富的微课资源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特网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且网上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优点,例如可实现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实时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展,知识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猛增现象,有人称这种现象为知识爆炸。而网络化的教学却也能以其独有的特点,迅速、准确地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活动。
正是鉴于网络可以提供海量资源,支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才得以全面提出及开展。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网上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充分实现交互与共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从而最终有利于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是产出高质量微课资源的有力保障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要想将其充分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与之相适应得计算机水平,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目前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水平比较高,而一些中老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带动下,积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且学校定期对中老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及课件制作的培训,使之达到熟练应用和制作的目的。这样,学校教师整体计算机水平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这极为有利于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同时学生也对这种现代的网络化教学手段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微课得以普及的前提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外,还应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很强的信息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除吸收传统知识技能的精华外,还应有意识地强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而当前正流行的热门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方式。这是与当今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远程开放教育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经常地适时组织学生到电子阅览室进行自主网络探究。探究过程中的相互交流不仅可扩大知识的摄入量,更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在交流中学习成长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基于网络的自学习惯,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进而为实现教育改革的新的课标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阅读全文

与用这种方法学习微课的效果如何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区整合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94
打窝器的安装方法 浏览:25
hcg抗体纯化方法有哪些 浏览:332
三星手机开机蓝屏有什么方法 浏览:140
薯片的制作方法又简单又好吃 浏览:746
自行车简单清洗方法 浏览:743
提高提炼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243
正确取药方法 浏览:358
变压器绕线的计算方法 浏览:196
水中夹葡萄的锻炼方法 浏览:75
智能机怎么保养最快和最好的方法 浏览:241
最简单的方法清理水管 浏览:666
小米6字体颜色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21
常用的崩解剂及其加入方法 浏览:918
窗台向日葵种子种植方法 浏览:969
作息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281
子宫肌腺症治疗方法 浏览:41
信息写作技巧好方法有哪些呢 浏览:61
治疗儿童便秘的方法 浏览:132
包饺子最简单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