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做好

如何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做好

发布时间:2024-01-20 00:57:33

如何“寓教于乐”

正因为兴趣情绪对于学科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从爱,美,兴趣,创造这四个方面来寓教于乐的相关性。 一、爱 爱是儿童基本的心理需要,儿童渴望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所以教育应渗透着爱,是用爱进行教育。作为美术教育者,教师不应把美术课看成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提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得到爱,也要教学生学会爱。这种双向的爱首先要以了解学生为出发点。一方面要了解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及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如现在的独生子女聪明,自信,渴望有表现自我的舞台,教师如能善用这些心理特征,启发学生去乐学爱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对实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将大有益处。其次,应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愉快体验和反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仍会反作用于增进人的愉快感受。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人格爱好,促进他们发挥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现行的美术教材中,无处不需老师通过美的教学内容的挖掘,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命题画《熊猫妈妈爱宝宝》的教学,教师先应启发学生感受母亲对子女的爱,进而要求学生用熊猫的形象来表现母亲与子女,通过熊猫的表情,动作来体现“爱”这个主题。写生教学中的学生互画、画教师等也无处不在强调学生对身边人物环境的关心爱护。又如国画内容的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对国画的热爱,让他们明白我国的动物植物,,山水有许多可以入画,通过植物白描,国画鸡、熊猫的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由爱国画上升到爱祖国。爱是愉快的源泉,更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所以每一个美术教育者均不可忽视爱对儿童美术的促进作用。 二、美 现今的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儿童的审美文化素质。事物的美或丑可以引起人的审美感。寓教于乐可以加强儿童的愉快体验,而美感与愉快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美感总依存于愉快,没有愉快,就很难有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情感愉快总伴随美感,没有美感,也很难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充满愉快。关于美感与愉快的关系,刘兆吉教授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通过审美过程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精神上的愉快感,这就是美感。它可以表现为三种审美境界一是感性愉悦的审美境界,也称为悦耳悦目的审美境界二是领悟愉悦的审美境界,也被称作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三是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也被称作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审美境界,标志着审美教育和审美修养的成熟程度。爱美,求美是人的天性,也是儿童基本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谐发展过程中,更是不可缺少美育。在学科美育、品德美育、环境美育和活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美感和愉快这两种心理体验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 (一)学科美育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有意识地对教学进行计划、实施、调节,以求得最大教学效率的艺术、技巧或方法。”学生的学习负担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的学习负担已随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化逐渐减轻。而主观方面是其对学 习的心理感受。主动、有趣味的学习或富有挑战的问题会引得学生废寝忘食而其乐无穷,所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成了美术教育教学的关键。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分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部分,主线是发展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教师用生动贴切的语言作引导,出示大量生动的形象的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愉快探索的情感,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美术,体验美感,而不称其为负担。 (二)品德美育 德育应始终贯穿于美育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每一篇教材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美术的同时,思想品德上也能取得进步。 (三)环境美育 美术教育和物质生存环境密不可分,教师应教会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自然环境,以审美的态度去改造环境,以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美创造美。当儿童周围的环境呈现赏心悦目,勃勃向上的生机时,沐浴在美的阳光下的儿童,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十分愉悦,而教师也巧妙地借助环境美育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活动美育 学校和教师可通过野外写生,参观作品展,开展各种展览和比赛等多种活动手段,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审美文化素质。 三、兴趣 兴趣总是和情感,愉快相联系的,没有情感的参与,愉快的支持,就不会有兴趣。兴趣乃是引发情感,产生愉快的源泉。兴趣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越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观察愈仔细,反映也愈清晰,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最有成效。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常常从唤起兴趣开始。要培养学生完美和谐的个性,也是从培养学生广泛而高尚的兴趣开始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使学生在美术课上成为“乐之者”,就应引起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像淙淙山泉,流进学生心田。首先,鼓励是激发兴趣的好方法。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兴趣由肤浅不稳定向深刻稳定发展,审美观念初步形成。在学生画得不带劲或失败时,在活动进行中或干完以后,鼓励是批评和表扬以外最好的教学手段。鼓励包含很丰富的心理内容,其中主要有信任和期待。古法有“取法乎上,得乎中”。外国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说法。在美术教育中,教育者应熟知儿童心理特点,对不同的儿童,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激发他们的兴趣。定一个适当的阶段目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循序渐进,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乐之者”。其次,应消除思想负担,促进思维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及审美观的形成,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日益鲜明。部分学生觉得画画是长时间枯燥的活动,有的因绘画失败而日益失去兴趣。在这里教师应将美术教育教学变苦为乐,“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让他们明白美育并不单纯指美术技能,培养学生宽容的审美心理,允许别人有与自己不同的审美选择。最后,教师应用兴趣激励的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多样生动的引导,扩大课堂包容量,采取即兴竞争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活泼牛动的环境中强化美术兴趣。 四、创造 任何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成分,每——个人也具有—.定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高低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有关。因此,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的情感对创造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其关系可概括为:愉快促进创造,一个充满愉快心情的人,能够大大提高其创造欲。另一方面,创造产生愉快,真正的创造过程和任何创造结果,都会使人的愉快感油然而生。 创造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欲望,创造力是蕴藏在每个儿童身上最宝贵的资源。美术是儿童发挥其创造想象力的沃土,而美术教育者恰似耕种者,通过教育使儿童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同时,在这些学习和活动中,儿童会真正领略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挖掘学生潜力,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以上从爱,美,兴趣,创造这四个因素谈了寓教于乐。

Ⅱ 寓教于乐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是通过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我觉得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先声夺人、开篇引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时,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认为语文教学开篇引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审题入手,开门见山。这是一种直接导趣,诱发学生好学的方法。教师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乐趣。

2、描摹开始,创设情境。情感只能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

3、巧立悬念,引起注意。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巧立悬念,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底细的兴趣。

4、介绍背景,作好铺垫。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作者生平简介,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都带着浓厚的时代特点。对这类文章,教师应首先把相关问题予以介绍,这样既为学生学习下文做铺垫,又能够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为快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感悟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多是通俗易懂的精品文章,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加之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要认知语言文字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形成的生动的表象,并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教育。

如学习有关描写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以及同龄伙伴的课文,只有当学生一旦感受到这些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征以后,才能从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否则,把握不住形象,所感知的仅是一串苍白无力的文字,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可见,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客体,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学生心中就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教学也就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三从作业训练中享受成功之乐

当儿童通过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因此,加强习题训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保证。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的好处,从而懂得成功之乐而积极创造。

Ⅲ 现在常说,寓教于乐,具体应该怎么

爱玩是孩子的天分,让孩子在学习中游玩不只可以教会孩子日子的知识和道理,更可以让孩子在快乐、愉悦中收获最大程度的美好。

4.多向孩子提问

爸爸妈妈可以在与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多向孩子提出问题来训练孩子的考虑才能和解决困难的才能。游戏虽然轻松风趣但也需求在规矩中进行,因而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玩具分配、人物挑选、规矩改动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学着处理遇到的困难和费事。

5.培育孩子的着手才能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一些侧重于着手的游戏,比如折纸、画画、制作环保服装等。孩子在着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可以在培育着手才能的一起获得成就感和“制作完结”的高兴。

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呢?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学好,是一种重要途径。一、情境引入,情境导入,就是在新课开始,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用生动的语言和新颖有趣的形式,从调动学生的基本情绪入手,创设良好的感知心知的情景。认定目标在创设情景之后,及时揭示本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目标,引发兴趣,以达到引发学习求知兴趣的目的。二、鼓励“试做”,提高兴趣“试做”即尝试、操作。鼓励学生借助学习工具动手,动脑或借助旧知发现新知,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重要途径。因此,与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后要适时加以鼓励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综合运用,保持兴趣针对新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抽象只是练习和有关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的练习。通过综合运用,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当中,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综合运用时,要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以不断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自信心。四、测试补救,深化兴趣根据教学要求,检测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补救,这样,学生学习和研究知识的内在动力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从开始就紧扣新知,注意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的训练,加强实际应用方面的练习,使学习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达到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学好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做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银子的鉴别方法 浏览:689
地皮菜的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849
风险控制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浏览:200
让白胶快速凝固的方法 浏览:447
网络放大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浏览:612
测量误差的分类和消减方法 浏览:412
化工紫砂壶鉴别方法是什么 浏览:38
菩提包浆方法视频 浏览:832
访谈法质性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浏览:307
东北人参食用方法 浏览:630
电渣重熔锭晶粒金相检测方法 浏览:43
男性勃起障碍治疗方法 浏览:801
8岁问题儿童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484
杰诺吸尘器使用方法 浏览:655
汉字结构的最佳方法 浏览:116
烤红薯锅使用方法 浏览:557
自由基常用的测定方法 浏览:215
设计简便方法 浏览:126
受伤最佳急救方法 浏览:183
队列研究中对照人群的选择方法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