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病人如何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病人如何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发布时间:2023-12-01 12:03:50

㈠ 锻炼肺部的最佳方法什么

由于肺生理功能一旦发生进行性损害,则无治愈 方法 ,因此,呼吸功能锻炼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为你带来了肺功能锻炼方法

肺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
一、腹式呼吸

1.锻炼原理 肺功能受损后,呼吸会以胸式呼吸为主,表浅而短促,既不能保证有效的肺通气效果,又易导致呼吸肌疲劳。腹式呼吸锻炼则能增加膈肌力量,提高膈肌与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协调性,减轻呼吸困难。

2.训练方法 先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外一只手放在前胸部,全身肌肉放松,平静呼吸。呼吸时使上腹部活动,而保持胸部不动。每日训练两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在上腹部压0.5-1公斤的砂袋或书等物,练习腹式呼吸,并增加训练的次数和时间。

二、缩唇呼吸

1.锻炼原理 缩唇呼吸主要为呼气时将嘴唇缩紧以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以传递到支气管,让支气管内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得气道内压力提高,有利于肺内气体的排出。

2.训练方法 根据身体状况取立位、坐位或卧位;先缩拆李唇,腹内收,胸前倾;缩唇时收拢嘴唇呈“鱼口状”,缩唇的程度以能接受为宜。然后由口徐徐呼气,此时切勿用力,呼气以15-20厘米远的蜡烛火焰被吹倾斜而不熄灭为标准。然后闭嘴,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1或3:1。每日锻炼2次,每次坚持10-20分钟,每分钟7-8次,训练时间最好选择在空腹时。最好配合腹式呼吸一起锻炼。

三、全身性呼吸 体操

全身性呼吸体操是指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加上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加体力。训练方法可取卧位、坐位或立位,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节:正常呼吸直立位,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口呼气。先练深长呼气,直到把气呼尽,然后自然吸气,呼与吸时间比为2:1或3:1,以头不晕为度,呼吸频率以每次16分钟左右为宜。

第二节:腹式呼吸直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做腹式呼吸。吸尽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肌缓慢主动收缩,以增加腹内压力,有利于膈肌上提,将气缓缓呼出。呼吸应有节律。

第三节:动力呼吸,随着呼气和吸气做两臂放下和上举。

第四节:抱胸呼吸直立位,两臂在胸前交叉压紧胸部,身体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扩张胸部,吸气。

第五节: 压腹呼吸直立位,双手叉腰,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压在腹部,身体前倾呼气,两臂上抬吸气。

第六节:抱胸呼吸同第四节。

第七节:下蹲呼吸直立位,双足合拢,身体前倾下蹲,两手抱膝呼气,还原时吸气。

第八节:弯腰呼吸取立位,双臂腹前交叉,向前弯腰时呼气,上身还原两臂向双侧分开时吸气。
肺功能康复锻炼五法
1.腹式呼吸法即膈肌运动锻炼

方法是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或立位,两手分放胸、腹部,吸气时用鼻吸入,腹壁尽量突出,隔肌收缩,呼气时腹部内收,用口呼出。要求呼吸频率7-9次份,每日早、中、晚各练1次,每次5-10分钟。呼吸过程中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呼气时间延长并旅春迟缩唇)。通过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锻炼可降低呼吸频率,从而降低呼吸肌对氧及能量的消耗。

2.缩唇呼吸法:呼气时将口唇略微缩小,徐徐将气体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2-3倍。这样做可以在呼气时增加口腔和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减少肺泡内的过多残气。可通过练习减少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从而改善肺泡的有效通气量,有利于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多做上肢锻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上肢运动耐力差,可通过做上肢体操,如 太极拳 、气功等锻炼胸大肌、胸小肌等辅助呼吸肌群。

4.放松锻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长森吵期缺氧气促,常常会感到紧张、力不从心、情绪低落,因而不利于呼吸肌的康复训练。放松训练的目的,一是为了解除恐惧和焦虑不安;二是使患者肌肉放松、精神放松,减少不协调呼吸,建立有效的呼吸方式。放松训练可以在家中进行。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采取舒适的体位,可坐可卧,打开录音机放轻松柔和的音乐,使心身都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5.呼吸体操锻炼 将放松锻炼、上肢锻炼和呼吸锻炼融为一体,使其成为一套呼吸体操,易于掌握,便于练习,可以提高患者的锻炼兴趣。另外 游泳 、 唱歌 等,都对肺功能康复有帮助。康复锻炼贵在自觉、主动,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常生活如何养肺
1、保护呼吸质量

我每天都在呼吸,而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不一样,有些地区空气质量比较好,污染物比较少,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都很差,各种有毒物质会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身体,引起肺部病变,甚至是全身病变。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地区的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肺,降低有害物质的危害。比如我们出门可以戴上口罩,口罩能阻挡一部分的灰尘,也能阻挡一些细菌,呼吸的时候最好用鼻呼吸。同时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一起保护环境。

2、预防呼吸道疾病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大家不要小看了感冒,它也是引起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百分之五十的急性肺心病都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要养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冒。容易感冒的人,要抓住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在夏季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强抵抗力,预防冬季感冒。

除了预防感冒,养肺还要注意保护我们的鼻咽部,如果鼻咽部位出现疾病要及早治疗,以免感染到肺部。

3、饮食保养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入肺,要养肺的话就要吃些白色食物,比如百合、大白菜、白色的米、杏仁等食物,要少吃哪些辛辣、寒凉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咸,最好是清淡饮食。

4、适当运动

经常锻炼的人,肺功能往往都比较好,肺活量比较大,想要养肺的话也要适当的运动锻炼。

早上的7点到9点是养肺的好时机,在这个时候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增强体质。适合的运动方法有很多,比如散步、慢跑、竞走等,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下来可以很好的提高肺泡通气量。另外,我们也可以选择走楼梯来代替电梯,这样既安全又能锻炼身体。

5、精神调养

“思伤脾、悲伤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悲伤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肺脏器,因此,我们要避免悲伤情绪,遇到悲伤的事情要懂得及时调整心理。

6、捶背

捶背这个动作也可以养肺。背部的经脉很多,捶背这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包括预防感冒、健脾养肺等。方法很简单,端坐好,腰背自然挺直,放松,双眼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捶打脊中穴及两侧部位,3到5次,捶背的时候要重下到上,再重上到下,要先捶脊背的中央部位,然后再捶左右两侧部位,捶打的时候要闭气,同时最好能扣齿吞津。

猜您感兴趣:

1. 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2. 肺功能锻炼方法

3. 提高心肺功能有哪些锻炼方法

4. 增强心肺功能的方法

5. 呼吸功能怎样锻炼的方法

6. 如何增强体质

7. 年轻人如何锻炼肺活量

㈡ 增强心、肺功能的耐力健身锻炼方法

保持、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是中老年人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首要条件,每日给心血管系统一定的运动刺激,是走向健康的基本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来帮助提高您的心肺耐力。

增强心、肺功能的耐力健身锻炼

所谓耐力健身锻炼,指的是一种动用全身的大肌群,有节奏地、连续地进行的运动锻炼。在进行耐力健身锻炼的过程,运动的耗氧量达机体最大耗氧量的40%—60%,肌肉中量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肌肉组织维持长时间大量的氧气供应,而不引起显着的乳酸堆积,所以也称为“有氧运动”。有氧指的是全身运输和消耗氧的过程,因此耐力健身锻炼对机体的心肺功能有极大的增强作用。由于耐力健身锻炼时机体的耗氧量较安静时增加4—6倍,长期耐力健身锻炼可使机体输氧能力提高,从而增加了体力,使肌肉及全身组织更有效地工作。耐力健身锻炼对心脏功能的增强表现在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射血分数增大,冠状动脉循环改善。对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表现在安静时呼吸频率降低,潮气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增加。简言之,长期耐力健身锻炼可使心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及功能贮备。

此外,长期的耐力健身锻炼可使脂肪代谢更加活跃,利用脂肪供能的比率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肥胖,而且还可使血液内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使对清除血管壁沉着胆固醇有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所以耐力锻炼,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因此引起的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耐力性健身锻炼,不仅适合于健康人的一般健身锻炼,也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心肺疾患,或肥胖、糖尿病、血脂增高等代谢性疾病的人的常用健身方法。

在国外,自从美国军医库珀博士提出有氧代谢运动的理论后,耐力健身锻炼极为风靡。其所以流行的范围广、时间长,主要与这种健身锻炼的方法简便、易行,运动技巧要求不高等优点有关。进行此项锻炼的方法很多,其中徒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越野滑雪等,都是较好的耐力健身锻炼,本锻炼虽然大多数需在户外进行,但是借助一些装置或简单器械,在室内也同样可以开展。例如:原地步行、原地跑、骑固定自行车、爬楼梯、跳绳等。若有条件,还可以利用专门的室内健身器材,如运动跑台;功率自行车、模拟划船器、登楼梯机和台阶式登山器等,开展室内耐力健身锻炼。下面介绍几种最掌用、最能见成效的锻炼形式:

一、原地步行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人人有腿,都要走路,但是,不断发达的交通,使得人们在户外步行的时间越来越少,将它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形式日益困难。因此,采用在室内开展原地步行,既可弥补步行时间的不足,也能达到与户步行锻炼一样的运动效果。

(一)室内原地步行的作用

室内原地步行基本上与户外步行锻炼一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增强心脏功能

长期步行锻炼,可使平素的心跳变慢而有力,心肌的韧性与强度大增,这不仅有益于适应运动时的需要,还可以更好地应付紧急情况。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也减少了心肌梗塞和心脏衰竭的发生。

2.改善血管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可增强血管的弹性,减少血管壁破裂的发生;由于减少了甘油三酯、胆固醇在动脉壁的聚积和斑块的形成,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可减少。

3.促进新陈代谢

长期步行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例如降低血糖,可减少血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极为有益;促进多余脂肪的利用和增强肌肉力量,使机体脂肪、肌肉的比例更为合理,因而可减少糖尿病、肥胖症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4.改善关节功能

步行是需要承受体重的一种锻炼,因此它特别有助于下肢骨胳和关节功能的改善。尤其对于老年人,长期的步行有助于减缓和预防骨质疏松,延缓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缓解症状、改善关节活动的作用。

(二)室内原地步行的具体锻炼方法

1.什么人适合室内原地步行锻炼

室内原地步行锻炼适合于任何人,尤其是适合刚刚开始室内健身锻炼者及年老体弱者。后者主要是60岁以上,有循环、呼吸系统疾患或肥胖症的人。这些人由于不能从事紧张的运动,可以通过室内原地步行达到期望心率。

2.室内原地步行开展的时间

开展室内原地步行的时间,有一定的讲究。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实际上井非如此,因为饭后吃下的食物在胃里,需要有较多的血液来促进消化,这时若进行步行锻炼,会使胃肠系统的血液供应不足,同时胃肠蠕动过快,还会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室内原地步行的时间,最好不要在饭后马上进行,而应安排在饭后半小时或清晨、睡眠前,以及其它自己认为方便的时间进行。

3.室内原地步行的姿势

原地步行锻炼效果的好坏,与姿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姿势,其正确姿势是:抬头,目视前方,略挺胸,微收腹;步伐要轻松而稳健,自然而有节律,身体的重心落在脚掌前部,着地时,脚后跟在先,脚趾在后,两臂摆动要自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呼吸要自然或配合步伐有节奏地呼吸,不可走得气喘吁吁。

4.室内原地步行的基本形式

若以速度和姿势分类,主要有以下3种:

(1)正常速度原地步行:其速度大致为每分钟原地踏步 60—90步,每次10—20分钟。此法适合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2)快速原地步行:其速度为每分钟原地踏步100—120步,每次15分钟左右。此法适合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和慢性关节炎、胃肠病、高血压病及神经衰弱引起失眠的患者。

(3)摆臂原地步行:在原地行走的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作大幅度的摆动,以增进胸、肩及上肢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上肢关节和全身肌肉都能不断地得到运动,保持全身血液循环流畅,从而消除上肢、胸背部因在工作中固定姿势而造成的局部机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摆臂速度可与原地步行的速度样,每分钟60—90次;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有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

室内原地步行的形式还有许多;不同的原地步行形式对增进健康的效果也不同。例如在原地踏步的同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原地踏步30—60步,每次5—8分钟,可以增强胃肠道功能,有助于消化,适用于有胃肠道疾病的中年人。另外,做一个坡度为3—10度的斜板,在这样的斜板上进行原地步行锻炼,速度为每分钟原地踏步60—90步,每次10—20分钟,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锻炼腰和腿部,而且适用于有心血管系统慢性疾患和肥胖症的患者。

5.室内原地步行运动量的掌握

原地步行的运动量与原地踏步的速度、时间、双腿抬高的高度及双臂摆动的幅度、速度有密切关系。其中各种因素随意的组合都可导致运动量大小的不同。因此,室内原地步行运动量大小合适与否,应根据脉搏数来决定。测量脉搏数一般应在原地步行10分钟后(这时可暂停原地踏步,计数脉搏跳动次数)和每次锻炼结束后进行。在原地步行10分钟后,心率基本上趋于稳定,这时测量脉率就可知道是否接近锻炼心率(预定心率)。通常脉率以中老年人不超过100—110次/分,年轻人较此再略高些为宜。于测定脉率时,一定要在暂停踏步1—2秒内很快找到脉搏,如果时间太长,脉率就不能正确地反映运动时的心率。在原地步行结束5—10分钟内,也有必要再次测定一下脉率,这时脉率应较运动时的脉率有所恢复,大致应恢复到比运动前只多10—15次/分。如果超过100次/分,表明所选择的原地步行形式的运动量偏大。而锻炼结束后脉率恢复较快,则表明这种原地步行形式不仅有效,而且在以后的锻炼中可以通过加快步速、延长时间等途径,相应增大运动量。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原地步行锻炼后,就基本上可以不用专门测定脉率,而用自我经验和感觉估量锻炼的强度便可。

6.室内原地步行的注意事项

(1)室内原地步行最好每天进行1次,至少每周不少于5次。(2)每次锻炼时,要保证一定的锻炼时间,不要零零碎碎、间歇地进行。为了保持一定的时间,在锻炼中可以适当改变原些踏步的速度、双臂摆动的幅度等,以利于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和其它脏器,在锻炼过程中始终得到良好的运动刺激。

(3)增加运动量的方法,大致可以采用加快原地踏步速度、延长时间、增加抬腿高度及用力甩动双臂等。

(4)进行原地步行锻炼时,一般不要增加“负重”,否则对于有潜在心血管疾病的人是危险的。

(5)较好地注意原地步行的姿势,选择橡胶底的运动鞋,同时挑选室内平坦、坚实的地面进行锻炼,以防止对头部的震荡和脚踝等关节的扭伤。

(6)为避免过于单调,同时也为了增强锻炼的效果,原地步行可与其它室内健身锻炼结合进行。

二、原地跑

跑步作为一种极好的锻炼形式,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埃多斯山岩上就镌刻着这样段话:“如果您想聪明,跑步吧!如果您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多少年来。跑步锻炼不仅长盛不衰,而且还有不断发展扩大的趋势。如今,跑步作为一种“心肺健康之路”而风行全球。同样,在室内也可采用原地跑的方法,以弥补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在户外开展跑步锻炼的缺憾。

(一)室内原地跑的作用

室内原地跑较原地步行运动更剧烈,而更有益于心、肺系统、代谢系统及全身其它脏器的功能改善。

1.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据观察,长期进行跑步的人,心脏搏出的血液量增加,心率相应减慢,心功能增强;冠状动脉供血功能比铰好,心肌代谢功能也较正常。可预防缺血性心脏病。下肢肌肉的不断收缩,改善了血液循环,能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和盆腔、腹腔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可预防血栓性脉管炎和痔疮。

2.促进呼吸系统功能

跑步时吸入的空气量比静坐时高出数倍,使肺部得到充分活动,可有效地防止肺组织弹性功能的衰退,还可提高人体携氧及利用氧的能力,加大呼吸效能。

3.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

跑步时能消耗机体较多的能量,肌肉较长时间地做功,自然要消耗体中脂肪,同时使肌肉增加。这对减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症是十分有益的。此外,跑步还可使血流加快,大大减少血清内过多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样可很好地改善脂质代谢,预防高脂血症,并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4.近似足底按摩的功效

我国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足底有许多经络循行的起止点,每个点都与躯体的某一部位相对应,刺激这些点,可以调节与其相对应躯体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或促进这些部位的功能。跑步时,能够使足底均匀受力,地面对足底的反复刺激和摩擦,可以达到同作足底按摩一样的功效。

5.其它功能

跑步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机体的各个脏器都得到了不断运动的良性刺激,因此跑步的功效也是多方面的。①轻快有节奏地跑步,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益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还可防治神经衰弱。②慢跑可保持人体血压的正常,从而提高与改善人体的肾脏功能。③跑步时大量出汗,可将人体内的铅、锶、铍等致癌物质及其它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以预肪癌症。正如美国心脏病学家乔治·希汉博士的评价,跑步从运动生理学上说是一项全面的运动。跑步确是一项可以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而室内原地跑也是这项健康运动中可供选择的一种形式。

(二)室内原地跑的具体锻炼方法

1.什么人适合室内原地跑锻炼

室内原地跑比较适用于普通健康人,以及有较好锻炼基础的慢性病患者。

2.室内原地跑开展的时间

因为原地跑的运动量相对较大,所以,一般不要安排在清晨和饭前、饭后半小时及临睡前,最好是安排在午后16—20时范围内。

3.室内原地跑的姿势

正确的原地跑姿势和掌握良好的原地跑技术,对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原地跑姿势,应为头部略抬起,双眼平视前方,头、颈部肌肉放松,挺胸、收腹、双肘关节屈曲,两手握拳,两臂自然前后摆动,向前摆动时手稍向内,向后摆动时肘稍向外,做到“前摆不露肘,后摆不露手”;下肢向前摆动时,大腿尽量向前上方高抬,至少使脚离地20厘米以上,小腿放松自然下垂,脚尖轻轻落地提起脚跟,脚跟不着地,利用反弹力量,使动作有节奏地进行。总之,进行原地跑时要轻松、自如,使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有效地协调起来,保持良好的平衡姿势。

4.室内原地跑的基本形式

(1)步行慢跑交替锻炼:即先为原地行走,后以慢跑速度原地跑,两者交替进行。刚开始这种形式锻炼的人,般可先原地行走30—60秒,再跑30秒,交替进行,反复进行10—15次,1—2周后再逐渐增加跑步时间,以加大运动量。跑的速度基本为每分钟70—80复步,总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进行1次。此法适合年老体弱及缺乏锻炼的人。

(2)原地健身跑:开始原地健身跑时,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先作每次500—800复步的原地跑。待适应后,可根据自身状况的变化,每两周或每月增加500复步的运动量。或可以用加大动作难度的方法,如高抬腿、有力摆动上臂等提高运动量,以使运动时心率达到靶心率。跑的速度,可每分钟80—90复步。每日或隔日1次。此法适合有一定锻炼基础的健康人。在进行健身跑时,还可采取变速跑的方法,不时地改变下肢摆动的速度,使机体面始至终处于多变的状态下完成练习。这样,可使实际刺激的强度增大,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都能受到良好的刺激。此法适合于中青年人。

5.内原地跑运动量的掌握

原地跑运动量的大小,要根据每人的体力和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大小,主要与速度、时间、下肢高抬的幅度和双上肢甩动的力度有关。原地跑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可根据运动时的心率决定。通常在原地跑进行5—6分钟后,暂时停下来计数10秒钟的脉搏率。对于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一个较佳的运动量,最佳运动量可以用一脉搏次数区间来表达。原地跑锻炼的最佳脉搏区间大致如下:20—24岁,140—170次/分;25—29岁,137—166次/分;30—34岁,133—162次/分; 35—39岁,130—157次/分;40—44岁,126—152次/分;45—49岁,123—149次/分;50—54岁,119—145次/分;55—59岁,116—140次/分;60—64岁,112/136次/分;65—69岁,109—132次/分。此外也可以根据睡眠、食欲、工作效率等自我感觉,确定运动量的大小。

6.室内原地跑的注意事项

(1)为避免发生踝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应选择较为平整的地面。若是比较硬的水泥地,可以在鞋内放了海绵垫给予防护。

(2)除了室内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外,还应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奏。原地跑时,开始可用鼻呼吸,进而用鼻和半张口同时呼吸的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腹部鼓起,使膈肌下降,呼气时腹部凹陷,使膈肌上升)。呼吸频率应与原地跑的频率相配合,采用二步一呼,二步吸的节奏,或三步(四步)一呼,三步(四步)一吸的方法。力求呼吸充分顺畅;而不可只求呼吸次数多,不讲究呼吸深度和节奏。后者不但会减少每次的吸气量,而且还容易造成呼吸肌痉挛,产生腹痛等现象。

(3)在跑步前要做3—5分钟的准备活动。即先进行热身运动,通过人体一系列的全面动作,使肌肉逐步伸涨。各个关节得到活动,使心脏能适应原地跑的运动状态。原地跑结束后,还应有3—5分钟的整理、放松活动,使肌肉松弛下来,以利于恢复体力,避免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4)老年人开展室内原地跑之前,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并相应地做有关方面的检查。若患有下列疾病者禁忌原地跑;心脏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严重的心律失常、靠治疗稳定的高血压及传染病等。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活动期等疾病的患者,可否进行原地跑健身锻炼,应遵照医嘱。

(5)在室内原地跑过程中,常会出现腹痛现象。若是锻炼开始后不久即出现腹痛,且发生在上腹部及脐周等处,以钝痛、胀痛为主要症状的,则主要是由于过饥或过饱状态(包括锻炼前喝水过多,特别是喝冷水过多)所致,因此,应在原地跑之前注意饮食及时间。若是在锻炼强度增大后出现腹痛,多位于右上腹,部分在左上腹或左右腹兼有,这主要是由于原地跑之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尚未进入足够的“预备状态”就突然加大运动强度;使下肢返流的大量血液在肝脾部位聚积,再加上膈肌活动不充分和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缺氧状态,以致肝脾暂时性肿大,牵拉肝脾包膜而引1起;或是由于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过浅过频,呼吸肌长时间得不到放松而产生痉挛弘起腹痛。对于这两种情况引起的腹痛,首先应采取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调整呼吸节奏,稍微降低些速度,再用手按压疼处来改善。此外,锻炼时出现脐周部位的腹痛,亦常见于腹部着凉或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是蛔虫症),处理方法主要是预防着凉和进行驱虫治疗。

(6)“极点”的克服。在进行原地跑时,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步伐沉重、四肢乏力、胸闷、恶心及腹痛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极点”。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说,凡是肌肉持续剧烈收缩超过27秒就会产生“极点”。原地跑过程中,由于呼吸系统供氧不足,出现氧“赤字”,而肌肉运动产生的乳酸不能充分氧化,而发生堆积,机体的工作能力就会随之下降,从而造成“极点”。因此,“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的早晚可因人而异。若一旦出现“极点”就停止锻炼则无益于健身效果。减缓和克服“极点”的方法如下:①通过经常性的锻炼;逐渐提高内脏器官对原地跑的适应能力及全身素质,②充分做好准备活动。③结合原地跑速度变化,调整呼吸频率,与跑步的节奏一致。④“极点”出现后,可适当放慢速度,并充分发挥意志的作用,坚持跑下去,不久上述反应便可逐渐减弱或消失,跑步的能力就会重新提高。这种运动能力的重新提高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

㈢ 肺功能锻炼的最佳方法推荐

肺功能锻炼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肺通气量,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肺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肺功能锻炼方法的资料,仅供参考。

肺功能锻炼方法

1、深而慢的呼吸方式,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2次,每次10——20分钟。

2、、体能锻炼,(1)上下楼运动,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准,2次/日,(2)每天早、晚到室外交替散步或慢跑,方法:散步50min,慢跑50min;(3)原地做蹲起运动,每次从5个开始,逐渐增加,3次/日。

3、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方法,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根据患者所患疾病选择体位: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为适合,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放松,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的感。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

4、吹气球,吹瓶子,呼吸功能锻炼器等。

二.有效的咳嗽方法: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胸部扣击法:扣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病人侧卧位,扣击者使掌侧成杯状,以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内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底扣击胸部,每次叩击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3、刺激气管引起咳嗽,让病人用手指在吸气末用力向内按压胸骨上窝的气管,刺激咳嗽。

肺功能锻炼的方法

1.缩唇呼吸:具体方法为吸气时令气体从鼻孔进入,呼气时缩口唇呈吹口哨状,让气体均匀自双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是1:2,每天3次~4次,每次10分钟。长期使用此法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有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2.腹式呼吸:此法可使横隔的活动变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呼吸辅助肌的活动减少,从而使每次通气量、呼吸效率、动脉氧分压上升,使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减少。腹式呼吸决不是腹式深呼吸,具体方法是让患者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全身处于舒适的肢位,双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时间5~10分钟,训练时要控制呼吸节律,避免节律被打乱,精神集中,训练效果会随次数的增加而显现。

3.体位排痰法:可有效去除呼吸道中分泌物,目的是为了净化呼吸道改善肺通气,去除气道上的分泌物潴留,减轻空气在祈祷中的流通障碍和控制细菌的繁殖,适用于痰多不能咳出者。具体方法为排痰时与呼气期的节奏相一致,治疗师以手有节奏的叩击胸壁发出“嘭嘭”的声音,扣打的时机应在一次呼吸期中快速多次扣打,避免在吸气时扣打,持续时间一般在2~3分钟左右。

小方法锻炼肺功能

一、卧式呼吸操

(1)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2)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

(3)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

(4)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

(5)腹部呼吸,两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壁隆起,呼气时腹壁收缩,做5-10次。

运用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式进行。

注意:每次从(1)到(5)按顺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钟完成;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屏气、换气过度,以免造成头昏、眼花、胸闷等症状。注意用鼻子吸气,用嘴呼吸呼气比吸气时间长1倍,当有呼吸道感染或者合并心衰时暂时不宜锻炼。

二、缩唇呼吸

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三、腹式呼吸

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四、体育锻炼

每日可步行1000-3000米(根据体质情况决定行走距离),以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速度行走。行走时能变换速度更好,如:先采用中速或快速走30秒至1分钟,后缓步走2分钟,交替进行。行走时要尽量胸部挺直,配合呼吸锻炼,一般可采用走四步一吸气,走六步一呼气。每天可行走1-2次,早晚进行最好。

㈣ 如何提高肺功能

第一、有氧运动
大家在平时可以做一些能够帮助锻炼人体心肺功能的运动,常见的可以起到锻炼效果的运动主要有慢跑、爬山以及游泳等等,因为这类型的运动比较持续,而且是有节奏的,可以保证让你的肺部得到充分的锻炼,不仅如此,它还能够让人的身体素质变得更好,
不过,在选择做有氧运动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有氧运动的次数,切不能有间隔时间长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出现,否则就可能会因此而无法达到锻炼效果。
第二、多走路
走路是一个安全而且比较有效的帮助增加人体心肺功能的方法,在走路的时候可以选择快速或者是中速的走路方式,具体的速度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能够每一周都坚持快走一段时间,在提升心肺功能方面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平时多用自己的双脚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压力和改善忧虑状态,让人的大脑因此变得更为活跃,确保能够让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第三、跳绳
跳绳对人的膝关节的冲击力是比较小的,但是,它的效果却比跑步更为理想一些,可以帮助改善人的心肺功能,也能够改善人心肺功能的协调能力,如果坚持选择跳绳对人体是好处多多的,不仅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减肥呢,而且,跳绳本身比较简单,设备携带也是非常方便的,只要能够坚持下来,作用是特别好的。
第四、爬楼梯
爬楼梯的效果跟爬山的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跟爬山相比较,爬楼梯的可行性更强,对地方的限制要求更低,如果没有爬山的条件,那么,可以选择爬楼梯来代替,在刚开始爬楼梯的时候要注意速度,同时注意呼吸,坚持久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肺功能在原有的程度上有了改善,不过,在爬楼梯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五、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这些方法以外,你还可以通过骑车、到健身房以及其他运动来帮助自己提升心肺功能,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肺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㈤ 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

增强肺功能的常用锻炼方法有如下几个:一、腹式呼吸。主要锻炼横膈肌。具体做法是,嘱咐患者平静呼吸2~3次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长长地深吸气,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动。然后,再尽自己最大力量,长长地呼气,使腹部凹下。二、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子吸气,呼气时嘴唇呈鱼嘴状,慢慢地轻轻地吐出气体。三、呼吸操。配合呼吸,上下伸举双臂,锻炼胸廓肌肉。还可以选择爬楼梯、吹气球、太极拳、游泳等锻炼方法。注意循序渐进。建议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积极锻炼,急性发作期两周内患者不建议进行锻炼。

阅读全文

与病人如何增强肺功能的锻炼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冷冻肉的正确解冻方法 浏览:329
割伤紧急处理方法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30
手机清理垃圾方法的小视频 浏览:103
蝎子培育方法有哪些 浏览:713
熏肉的制作方法视频大全 浏览:397
振动杆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708
如何过冬的正确方法 浏览:493
非常简单的画龙方法 浏览:696
肩胛下肌锻炼方法哑铃 浏览:527
鲜花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715
如何用下定义的方法夸人 浏览:617
25乘36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372
颈椎突出如何锻炼方法 浏览:510
桩基声测管检测方法 浏览:752
用什么方法来丰胸 浏览:557
小西瓜的养殖方法视频 浏览:260
鉴别合金和金属的方法 浏览:494
8cm方管计算方法 浏览:278
装修公司贷款计算方法 浏览:751
销售快速推销方法 浏览: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