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古人是如何训练自己的读书方法

古人是如何训练自己的读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9-11 20:37:15

❶ 古人读书的方法

1、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代的着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着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3、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5、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❷ 古人是如何读书的

古人读书的几种方法:

1.
“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要博学慎思,学思结合,不懂就问;

2.
“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方法,也就是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来学习;

3.
“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4.
''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5.
''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❸ 古人读书,有哪些好的方法

古今名人的读书方法如下:

1、诸葛亮:观大略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务于精熟”,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

“独观大略”,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2、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着,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如果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3、韩愈: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雄文《进学解》中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即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4、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着名的一种读书方法。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问题。又如,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以此类推。

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对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再得出结论,既深刻又全面!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东坡运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

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5、朱熹:循序渐进法。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朱熹对此方法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弟子规》中将这种方法概括为“此未终,彼勿起”。

读书法的具体操作

1、准备阶段

1)选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是阅读学习的专家,熟知一般的学习技巧,或者是对指定书籍内容非常熟悉。

2)选定阅读书籍。

书籍选定是读书法的关键步骤。所选书籍应针对具体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而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2、实施阶段

读书法应用职业教育中,一般分为短期阅读法和长期阅读法。

1)短期阅读法。

所谓短期阅读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让研习人员阅读部分资料,并让其马上提交心得报告(口头或书面)的一种教育方法。

该方法的特征为:

短期阅读法分为阅读和默读。如果资料内容相对生僻一些,可采用朗读法;如果资料内容浅显易懂,则应默读,加快阅读速度。指导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提示资料重点、难点,并对个别学员进行辅导。

2)长期阅读法。

所谓长期阅读法是指提前几个月将阅读资料发给研习人员,并明确训练目标,要求研习人员对书籍仔细学习、研究,最后集中一起讨论以检测学习效果,也可让研习人员上交心得报告。

❹ 古人的读书方法简介

一、诸葛亮:“观其大意”读书法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他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因此才能成就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他读书远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的休息。他也不会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事实证明,最终读书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成为一代贤相。
二、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顾名思义,五柳先生读书时更着重追求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他追求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抠个别字句。这一点也可从《五柳先生传》中:“每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了解到五柳先生对“会意”的追求。

三、孔子:“思丶问丶习”读书法

孔子主张读书时要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第三,当发现问题时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办法,在于请教或者读相关的句子。最后,也要经常巩固复习才能将知识深入掌握,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❺ 分享几种古人的“读书法”

    1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无人不称赞其有大智慧,他的军事才能更是首屈一指。毋庸置疑,诸葛亮才华满腹、智谋无双。

   

    诸葛亮的读书法“观其大略”,既不是精读,也不是泛读,而是一种略读;诸葛亮的读书法并非是对书籍的泛泛浏览、走马观花,而是分清主次轻重、求其精意、得其要义,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掌握住了“观其大略”读书法。

  “观其大略”读书法也影响了一批名人大家。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唐代李白对这种读书方法极为赞赏,他在《送孟赞府兄还都序》中说:“孔明披书,每观于大意”。

    2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北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读书法:称“八面受敌法”,也就是说,多读几遍,每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意思就是好书可以多看几次,第一遍不需要全部看懂,可以每遍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

3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方法就是,不穿凿附会、不拘泥于文字词句,不死钻牛角尖。好处,它使读者不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从而摆脱过多的微观约束,宏观地高瞻远瞩地往前走。“不求甚解”的读书法,为古今不少名人所提倡,自然是有它一番道理的。

4· 欧阳修:“记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计划每天读记多少。

《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日积月累,的确。

5· 孔子:“思丶问丶习”读书法

孔子主张读书时要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最后,也要经常巩固复习才能将知识深入掌握,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很喜欢苏轼的观点,好书多读几遍,毕竟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诸葛亮读书法,不是一般人能学的,专门了解过他的读法,一本书只看重点,一目十行。还真是奇才不是盖的。其他的读书法也可以采用。

以上几种古人的读书法,你们比较喜欢哪种呢?

❻ 古人读书的方法

古人读书的方法有:“思问习”读书法、“假物”读书法、“精至”读书法等。

1、“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即重视思考,不懂就问,提倡经常巩固复习。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假物”读书法

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3、“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阅读全文

与古人是如何训练自己的读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船橹使用方法 浏览:172
家里有书虱子怎么去除最快方法 浏览:203
设计兴利库容的常用方法 浏览:420
我是怎么帮人涨粉的方法 浏览:257
中医贴耳朵治疗方法 浏览:92
机构养老金计算方法 浏览:406
力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浏览:713
请说明假币识别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浏览:352
瘦肚子的最快方法懒人图片 浏览:726
如何教小朋友认识响板的使用方法 浏览:185
简答题如何培养科学的记忆方法 浏览:111
女性排卵期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364
角120度角下料计算方法 浏览:157
检测汽车玻璃结冰的最好方法 浏览:730
云南棉柔卫生巾鉴别真假方法 浏览:642
小学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639
求职面试正确方法与错误方法 浏览:917
如何做证明题的方法七年级下册 浏览:477
用什么方法提dna好 浏览:653
车漏气跑偏解决方法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