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年级数线段的规律技巧
二年级数线段的规律技巧如下:
1、线段有两个端点,而线段的长度是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2、我们只需要测量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就可以知道线段的长度。
3、线段的长度与边上的两个箭头是无关的,这个箭头只是解题的干扰。
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⑵ 数线段怎么数
数线段的简便方法:
小学生的方法:
图上线段的数量等于比线段图上的端点数少1的自然数之和,更简便的算法是:端点个数乘以(端点个数-1)除以2。
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端点个数×(端点个数-1)÷2=线段的总条数。
比如:图上有3个端点,那么,3-1=2,所以有线段:2+1=3;或者:3×(3-1)÷2=3。
再如:图上有6个端点,那么,6-1=5,所以有线段:5+4+3+2+1=15;或者:6×(6-1)÷2=15
其他依此类推。
(2)如何正确数线段方法扩展阅读:
线段有以下特点:
(1)是有限长度,可以度量;
(2)有两个端点;
(3)具有对称性;
(4)两点之间的线是直的,是两点之间最短距离。
⑶ 数线段的方法是什么(四年级)不要公式
一、例如线段上以此有abcd四个点,那么基本线段有三条,分别是ab、bc、cd.
二、两两组合的有两条分别是ac、bd
三、三三组合的有一条ad
四、总数即是3+2+1=6
⑷ 数线段的方法有哪三种
1,铅球法,低年级阶段(1~2年级)
低年级阶段引领有序枚举,需要比较形象的方法。王老师在一、二年级趣味数学专栏中,通过铅球法,引导孩子按照一定顺序去计数,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把线段的两个点,想象成从一点投铅球,到另一点落下。从最左边A点开始,只能一个方向投,依次是再从B,C,D点投掷,并分别计算落点数量,最后汇总相加。
①从A点投铅球,可以落在B,C,D,E四点,即有AB,AC,AD,AE,4条线段;
②从B点投铅球,可以落在C,D,E三点,即有BC,BD,BE,3条线段;
③从C点投铅球,可以落在D,E两点,即有CD,CE,2条线段;
④从D点投铅球,只能落在E点,即有DE,1条线段;
把所有线段相加,即共有:4+3+2+1=10条选段。
2,找规律,中年级阶段(3,4年级)
中年级是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观察这类数线段题目特点,引导孩子得出普遍的解题规律。如下图示:
解题规律归纳
4个点的数线段:1+2+3,从1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到3(4-1);
5个点的数线段:1+2+3+4,从1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到4(5-1);
6个点的数线段:1+2+3+4+5,从1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到5(6-1);
发现规律了吗?那么10个点的数线段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3,图形构造+排列组合,高年级阶段(5,6年级)
高年级课外会接触到排列组合的思想,可以通过分析线段的构造(两个点),利用排列组合的思想解题。
4个点的数线段:四个点中任选两个点求方法数,4选2的组合数,C₄²=6;
5个点的数线段:五个点中任选两个点求方法数,5选2的组合数,C₅²=10;
……
结语
不在于教会孩子技巧,根据不同年级阶段,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解题策略。一定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解题,其实就是引导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