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代自然地理学 研究方法、内容、对象、热点
你好! 这里分项叙述如下:
1.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注重定量分析,并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紧密结合。主要是通过建立综合性实验站和使用遥感技术,观测自然地理系统内的能量和物质的转换形式、动态过程,获取范围广和连续的各种自然地理信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各种信息,通过模拟实验建立系统结构模式和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特征,预测变化趋向( 注意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对自然地理系统进行研究,注重人类对环境作用的后果,并由此而发展了生态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
2.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其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3.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4.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热点: 现代自然地理学不断加强定量分析、生态化和应用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开始进行地理预测研究,并将更加重视全球环境问题。同时,自然地理学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研究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望楼主采纳,谢谢!
B. 现代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综合化、系统化、科学化、定量化、计算机化。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近30多年里,有了巨大的进步。由于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产生、形成、发展的演变规律,数千年来人类为了探寻这一规律,曾经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系列的特有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大致上包括观察、分析、表述。肉眼观察,描述归纳,文学式表述,这是萌芽时期和初创时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到了近代的形成时期,地理学的观察引入了仪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仅凭肉眼的观察有了质的进步,加之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进步,地理学家的观察范围,受距离远近的约束已渐趋减小,未被地理学家直接观察的地方越来越少。在分析中已能做到定性,因果关系、发生学原理都在广泛应用,规律的可能性探查也日益完善;不仅如此,定量分析也已开始引入,在某些领域,如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工业、交通运输、城市等地理学分支中,有的已建立了数理系统。在表述中,归纳法已成为引以自豪的表现方法,无数的地理学家所观察到的许许多多的现象,被归纳成要素的规律和地域的规律,使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的环境,有了认识、了解,在利用和改造方面也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总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得到相应的改善;而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则标志着认识的飞跃和学科水平的提高。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执着地试图探测地球表面的形状、结构、变化。由于手段的限制,最早产生的方法是肉眼观察,比如视力所及为圆圈,人们由此推论,地球的形状是圆球形;后来发现,圆圈视力范围适于任何地点,由此推论地球是个球体,因为这种现象只有在球体上才可能发生。后来人们为了扩大视野,发现视野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扩大,鸟瞰观察盛行了数以千计的岁月;但是鸟瞰受地面高程和障碍物的限制,仍然只能解决极小范围的观察,大范围的观察只能靠小块范围的叠加来完成。进入仪器时代,望远镜增加了人类视力的距离,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等增加了视力的精度,实现了观察手段的飞跃与发展。尽管如此,人力的浩繁,速度的缓慢,以及自然环境的种种限制,都使这种借助仪器的观察遇到许多困难,地理学的理想观察手段,仍然不能就此止步。而且,这些仪器还无法代替人们感官的观察,特别是地表物质的形态、结构、运动,还须采取眼观、手敲、脚量、鼻臭、口尝、耳听等种种直观手段,野外实地考察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垂直航空摄影技术的应用,一是高程可按人们设想的目标;二是这种高程不受地面高程的限制;三是所用人员少,速度快;四是全息摄影技术是地面综合景观的全面反映,不受要素和地域的限制;五是精度不受或少受拼接所产生的误差的影响,因此,被认为是地理观察的一次革命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地球表面应用遥感技术,使地理观察再次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即野外观察低成本、具有新的掌握细节和多种分辨率水平的制图专业的出现。其中,侧视空中雷达和红外彩色胶片新技术尤为重要。这两种新技术的前提是高空侦察飞机。空中雷达能迅速扫描广大地面,必要时还可重复扫描。
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成功;1958年1月31日美国人造地球卫星也获成功,从此,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整个面貌可以一览无余了。卫星图象作为人类对地球表面的观察手段,表现了总体性,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形态、结构、运动的总体特征;表现了同步性,常发的和偶发的地理现象在同一时间内的表现都能在同一个图象中得到反映;表现了追踪性,因为卫星是连续工作,因此在卫星工作期间发生的一切地理现象,从出现到消失的整个过程,都能得到清晰的反映。
与观察手段相适应,分析手段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当地理学的观察还处于人类感官的感觉时,人们观察的内容主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条件,观察是有选择的,采用人们共同约定的符号,如图画、语言、文字、数字等形式,把观察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萌芽时期的地理学。当观察记录日积月累增多,观察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时,光凭简单记录就无法满足地理学研究的 发展需要了。于是人们开始采取分析手段,要素日趋明朗,随着地区的变化,要素的表现千差万别,彼此之间的结合形式多种多样,地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比较分析,受到地理学家的重视,逐渐取代了简单的观察记录,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这即是初创时期的地理学。
地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极为普遍的地理现象,仅凭表象的观察与记录是不够的。当然这种观察与记录是通过比较进行的,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比较地理学;比较地理学是李特尔的首创,欧美第一、二代近代地理学大师们有所继承和发展,之后由于进化论的影响,地理学家逐渐将注意力转到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研究,于是因果关系、发生学规律成为研究的主题,定性分析成为主要的手段。定性分析往往运用归纳法进行,正如英国学者莫斯(R.P.Moss)所说:“归纳法一般是从事实到概念,从观察到总结,从局部到总体,换句话说,是根据全部事实确定规律性。这种方法被许多学科采用,并在发展科学思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①正是因为地理学性质与归纳法这种手段的结合,使近代地理学获得了发展;同时,也因为归纳法还具有明显的缺点:1.在归纳时由于不能弄明全部连续的推理,在事实与假设之间就产生了逻辑上的‘缺陷’,而推理是由观察走向判断的重要步骤。……2.归纳的结论只适用于用以归纳的那些资料的范围,而不能扩充到这个范围以外的领域。3.在归纳过程中经常掺和有归纳者的主观因素。”②因此近代地理学远不是方法上的完善科学;这和一些成熟的科学,如物理学、化学、遗传学等相比较,方法上的不完善是显而易见的。
归纳法之所以成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因为观察手段的限制,地理学是以研究地球的整个表面的环境为其对象的,当然迫切地需要总体的、规律的、概念的观察手段和分析方法,来完成对象所规定的内容的研究,然而观察手段只能从局部的、事实的、可观察的方面着手,这就犹如建筑上,现代以前只能用堆砌的办法进行一样;而现代建筑则是首先从总体框架着手,然后用预制件拼接。归纳法的缺陷并非今日才发现;为了弥补其不足,有一些地理学家已经采取了超前的演绎法,来阐明地理学规律,解释地理现象。
一般认为演绎法的思维过程是由总体到局部,由概念到事实,由总结到观察。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推理和认识的科学方法。前者一般为从特殊到一般,后者则为一般到特殊;在认识过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演绎所依据的理由,来自对特殊事实的归纳、概括;归纳的结论是演绎的前提,演绎离不开归纳;而归纳对特殊现象的研究,又必须有一般原理为指导,才能找出其特殊的本质,从而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本质的认识,归纳也离不开演绎。归纳和演绎在认识过程的统一是客观的个别和一般的矛盾统一的反映。把两者绝对地对立起来,抹杀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应是归纳和演绎的结合,亦即用归纳法、演绎法,乃至直观所得到的假设的论点是严格根据逻辑和数学规则形成的,然后再根据这个论点经过演绎推导出一些局部的论点,这些局部论点通过实验检验,即通过与事实直接比较确定其正确与否。当然在地理学中,这种实验不仅包括实验室的实验,也包括野外观察得到的事实和统计计算的结果。
地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就必须在归纳法的基础上,还应当至少在以下四方面广泛应用演绎法:
1.地理思维应当更加严谨,为创立严密的地理学理论,应当利用相邻学科的理论模式。
2.必须更加精细地构思所提出的观点的内部结构,并阐明这些观点在其它概念中的地位。这就要求除语言逻辑外,更广泛地采用形式逻辑语言。
3.在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和理论问题时,通过运用形式逻辑、演绎推理和实验检验,有意识地推广演绎法的使用范围。
4.必须十分重视寻求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的标准。如果事实与假设稍有出入就会完全否定假设的正确性。
地理学中应用演绎法,为了使地理思维更加严谨,创立严密的地理学理论,开始利用数理科学的理论模式,结果导致了“计量革命”。
建立在定性描述基础上的近代地理学有必要引入定量的方法。
世界的许多地区也没有准确的数字以资利用,因而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近20年来,西方一些地理学派认为计量革命是地理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另一部分人则表现出悲观失望。从学术观点看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计量革命的作用。它无疑是大大促进了定量量测的发展,改善了对数据的统计加工。有时人们在达到上述成就时并没有充分理解他们所利用的手段,特别是计算机。人们往往对数据的加工整理比较注意,但在对比事实和思想时却不够重视科学思维的严谨性。因此在注意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同时,演绎方法的利用却进展甚微。
‘计量革命’的教训在于要研究数学在所有学科和地理学中的相对作用。在发达的学科中数学一般行使两种功能:构思假设、发展理论的辅助工具;实验结果统计整理的手段。第一个功能比第二个重要得多。然而在计量地理学中却过分夸大了数学作为数据统计整理手段的作用而不重视运用数学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况且相当部分的数据又不是通过实验途径取得的,其精确性和可靠性都比较低。这样地理学虽然运用了一些数学,却还是停留在归纳性学科的水平上,所以为使‘计量革命’在地理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运用形式逻辑和数学理论去发展地理学的理论。
在以往的30年中,地理学的科学化在追求、探索中,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地理学界虽然认为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在今天仍有继承的必要,试图一概加以否定,是不可取的;但是一味只讲继承,不思传统方法的改进和新方法的引入和创立,也是有害的。科学方法是人类长期的积累,这份遗产是所有科学所共有的,地理学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方法的继承,自属必然;科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不断改进和更新,是科学进步的表现,对地理学也是适用的,也是客观的必然。当然,新的方法在刚刚出现时,往往不够成熟、不怎么完善,在科学史上也是极其常见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在新方法还不成熟,还不完善的时候,人们对其已经熟悉的旧方法的怀恋,也是常会发生的现象,遇到抵触、反对,也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由于地理学面临着一场大兴起、大突破的形势,其研究方法也处在以定性描述为主向定量描述为主的过程中,其结果将是地理学科学性、严密性的提高,地理学由此得到更快发展,也不再是一种幻想。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能源短缺、生态危机等,无一不与地理学的研究相关。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从地理环境系统本身派生出来的高度综合性课题,以综合性为特征的地理学责无旁待要对这些课题的解决,提出战略性的答案,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仅凭定性描述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以定量描述为主,定量和定性结合才能奏效。二是因为科学发展的趋势,是从孤立研究转向相关研究;从单因素研究走向综合研究;从各个独立学科的个别研究走向相互联系的研究。跨学科、多层次、多形态、多空间、多兵种、大综合的研究势不可挡,这为地理学这门兼顾各学科知识、汲取各家之长为己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形势的这种要求,要求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即在系统性和定量描述上应有所提高。根据30年来的探索,可以认为下述几方面,有助于这种提高: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兴起,是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打破了研究单一运动形态的学科界限,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从整体性、系统性高度,研究复杂物质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它们的科学概念、理论、方法与地理学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谋而合,是地理学盼望已久的理论武器。它们为地理环境的研究,特别是多因素相关、多功能结构模拟、反馈性质分析、综合体系统概括与描述等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分析的基础。
2.耗散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突破了过去物理学、化学等实验科学的封闭体系的观念与方法,在物理学(非生命运动形态)和生物学(生命运动形态)之间架起了桥梁。特别是它将研究对象的重心转向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这对研究地理综合体中平衡稳定有序与非平衡稳定有序的关系;部分与整体、单因素与综合、必然与偶然,可逆与不可逆等的关系,提供新的认识论。
3.模糊数学的出现与发展,对研究模糊事物,建立模糊事物之间的模糊关系提供了数学分析的方法。这对地带性和地域分异的规律、群落和景观类型的分布与划分、各类区划界限的确定等提供新的分析和评价手段。
4.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地理综合调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过去先从小区域入手,现在却先从大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多光谱扫描系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不仅为地理研究提供大量新资料,更重要的是同时能取得整个地球表面环境的信息,并在时间上进行连续定期监测。这对分析地理环境的性质、结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化,提出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工具。
5.从能量和物质定量的研究上,手段也有极大改进。在60年代,C14、孢粉分析、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极谱分析在地理学中应用就被认为是先进方法。现在,中子活化、离子探针、电子探针、萤光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红外分光光度分析、偏光显微分析、差热分析等也已引入地理学的研究。其中有不少在地理研究中已成为常用分析手段。这些手段对地理学研究物质、能量的传输与交换,定量地描述地理现象和过程提供了可能。
6.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为区域演化、地理环境功能的研究提供模拟条件;一方面为大量资料、信息、数据的处理大开方便之门。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必将促使地理学的研究达到新的水平。特别对大区域,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将发生革命性变化。预计将有自动化地理学的产生。
7.近代一些新兴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它们大多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手段,有的可以在地理学研究中加以引进、借鉴,以寻求地理学研究方法上的改进和完善。近几十年来,地理学在其研究中,已经引入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与进步。近来这种引进更加迅速。
在分析的方法上,单纯的定性分析和单纯的定量分析,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已是大家共同的认识;人们在地理学研究中,追求着完善的分析方法,其愿望也是共同的;就现阶段而言,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已为大多数人所倡导,应予肯定。
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表述,也是地理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发展到19世纪,其表述方法仍然是文字表述和制图表述。
定性描述中,常常包括直观描述和概念描述,纯粹描述和解释性描述,比较描述和综合描述等。所谓直观描述系指表述一个地区或一种地理现象,就象艺术家一样在头脑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图象,并把自己所看到的图象表现出来;直观描述就是地理学者能够把客观存在的图象用文字和地图陈述出来。科学的直观描述必须永远是客观的,就其本来面目表现景观,并且在这样作时,要尽可能排除由于所处时间或观察者的特点对客观印象造成的主观干扰。而概念描述,是把地理事实分解为其组成部分,并把这些组成部分尽可能地按普遍概念划分,广泛地使用地理专门术语。
纯粹描述和解释描述是相对提出的概念,前者指地理现象和事物的表述,一般不阐述现象和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原因;后者则着重揭示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解释这种过程的成因。
比较描述也即特征描述,特别是区域学派的学者,对此十分偏爱,研究也很多。区域的实质就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着地域分异规律,其表现是地域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而相似性和差异性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抽象概念,也是区域特征的体现。
综合描述,也称系统描述,它认为地理研究的目的是探明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联系的有机总体,因此地理学所需要的表述形式,既不是单要素、单现象的直观和概念描述,也不是纯粹和解释的描述,即使是比较描述也不是地理学表述的最好形式,地理学理想的表述形式是所有描述形式的有机结合,它应是描述形式的综合化、系统化。
综上所述,定性描述是通过文字语言、地图语言(也称符号语言)表述的。由于性质的确定和数量的确定是辨证的统一,以往的描述由于没有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以致描述的形象及其这种表述的形式,都不能令人满意,一些地理学者竟然提出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地理学,最多只是一种知识,而不是科学,因此,认为“描述”本身就不是科学的表述形式,地理学需要的既不是文字语言,也不是符号语言,而是数学语言,因为只有数学语言能够表达普遍性的规律,计量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计量革命”的出现,都是这一思潮的反映。计量地理学如果作为对定性描述的补充和完善,甚至将来由定性为主描述过渡到定量为主的描述,都是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值得称道的途径。但是如果象欧美有些学者那样,根本不要文字的,地图的表述,完全把地理学作为应用数学来发展,将会使地理学误入歧途,导致地理学的毁灭。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观察和分析上的巨大进步,地理学表述也随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发展了定量描述。就目前而言,即表述的形式,除了文字语言和地图语言(符号语言)外,又引入了数字语言和计算机语言。数字语言和计量机语言,都是用数理原理揭示地理学的内容,因此总称为地理学的定量描述。其前者是基于认为现代地理学实质上是地点的位置和距离的科学,所谓地域空间的科学;无论是位置,还是距离,最理想的表述形式,就是数字语言,它能揭示文字和地图语言可以表述的内容,也可反映文字和地图语言无法表述的内容。后者则是基于认为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的空间系统,体现在变量交织、平衡有序和非平衡有序交织,因此只有用计算机语言,方可表述。
定量描述目前最有成效、为多数地理学者所称道的是系统论的描述。地理学中的系统论包括系统、普通系统论和空间系统三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普通系统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方才引入地理学,并成为一种很理想的表述形式。普通系统论致力于说明为许多种不同系统所共有的特性。一切系统都有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结构、活动和演变,包括怎样、怎样行动和怎样变化。把系统放在实验室内或使用符号以统计方法孤立地处理时,他们是封闭的、不可逆的;但在地球表面,系统是开放的、可逆的,因为它们接受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并发送输出。地理学从普通系统论找到了自己的特有表述形式。特别是普通系统论进一步发展表明,一切系统虽然各有一定的范围,却都按某些可以预见的方式在运行;如生物体的生长曲线(S曲线)在数学上和创新的散布曲线、经济发展曲线或人口曲线极为相似。普通系统论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抽象特征。这样的“同型性”构成普通系统论的基本结构,并能用来预报其他相关系统的运动。
地理学对于诸如位置、距离、方向、范围、密度、演替或其他衍生事物等空间要素,作为函数上的重要变量所构成的任何系统,都是特别关注的。任何一个系统,凡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函数上的重要变量是属于空间方面的,就是一个空间系统。由于地理系统的几乎所有变量都属于空间的,因此地理系统就是空间系统。
地理学的表述,和地理观察、地理分析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巨大变革性的发展。现在,不仅有传统的文字语言、地图语言可以作定性描述;还有数学语言、计算机语言作定量描述。无论是传统的表述,还是创新的表述,其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也没有非此即彼的截然必要,因此,我们主张传统和创新的结合。这种结合当然不是缺陷和不足的保留,而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发展。
C.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异同及优缺点
定性和定量分析是两种不相同但是有潜在联系的分析方法。
不同:
定性就是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它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运用主观上的判断来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定量就是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它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针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去分析的一种方法。
相同:
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
优缺点:
相比而言,定量分析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定性分析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在分析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拓展资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联系: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
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D. 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定性描述法与定量分析法 是所有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成 就也定性描述的结果。特别是科学初创时期,更显得定性 描述法的重要。定性描述法是地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当 然,为了使定性描述的内容更加确切,它并不排斥数量指 标的应用。现代地理学的定型描述常常和定量分析法结合 起来使用。具体表现为:描述法和比较法,常常结合起来 使用。 比如:自然特征的描述:地质、地貌、气候。
地理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分类。常规的地理学习评价包 括:书面测验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按评价主体划分的地理学习评价
有:教师测评(上述的常规评价多属于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 参评等。按评价过程划分的学习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等。按学习内容归类可分为: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评价、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 任务型地理学习评价、体验型地理学习评价、表达式地理学习评价等。按表现性
质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如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法、苏格拉底式 研讨法等;定量评价如使用量表法、各种考试评价等。按地点划分的地理学习评
价有:课堂学习评价、实地考察评价、网络信息活动评价等。从学习成果来考虑, 评价的形式更是琳琅满目:地理墙报、地理论文、地理摄影、地理录像、地理标
本、地理学具,等等。 对地理学习评价而言,任何单一的评价方式都不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水
平和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价,不可能解决教学过程 中发生的所有问题,因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
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以发挥评价的促 进作用,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
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如以学习过程的评价看,就需要根据 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灵活选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
式。实践证明,在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的所有方式中,应用最广泛的依然是量化的 书面测试型评价,而质性评价的典范代表则是地理档案袋评价与观察法评价。
地理测试型评价是典型的量化评价方式,尽管新课程强调质性评价方式的应 用,但它在实际地理教育教学评价工作中依然最重要的手段和依据。根据测试的
功能,可将地理测试划分为诊断性测试、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等类型。诊断 性测试是在新的学习任务开始之前,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已有的地理认知
水平,而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进行测试,常应用于开学初的摸底检测,以及课 堂教学初始对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诊断。形成性测试是在地理教学方案实施、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地理 课程教学进程中进行的测试,其目的在于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与
缺陷,并以此为依据修改、完善教学计划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如课堂学习效果 检测、单元学习水平检测等。终结性测试是指为了对已制定好的地理教育教学方
案、计划、课程等整体效果作全面鉴定所进行的测评,如期末地理测试、地理会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兴的质性评价方式,也是新课程评价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学生的地理成长档案袋评价是指根据地理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地
理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收集起来,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 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
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地理档案袋内装的材料应该是学生认 为最能反映其学习成就的实物材料,可以包括地理作业本、地理填图册、阅读过
的书目及使用过的材料清单、学习日志、自己绘制的地图、自我反省材料、实验 报告、调查报告、自创的公告、自己拍摄的地理景观照片、学生访谈报告或其他
录像资料,传统成绩测验分数、项目设计方案、小组活动资料、卡通画、模型照
《标准》指出:“观察法是评价者根据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行为表现等的观察记录,对照事前准备的标准进行评价的方法。观察法适用于学生评价:(1)参与
地理学习活动的表现,如在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一 般地理活动中的表现;(2)在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信息、讨论、实地观测观
察、真实性情景的问题解决等地理探究活动中的表现;(3)地理方法掌握与运用
的状况,如区域比较方法、区域综合分析方法等方法的掌握与运用;(4)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和发展状况。”
【案例1】让学生了解地理档案袋――扬州市地理档案袋评价计划公告书 同学们: 新学年快乐!
本学期,大家将要完成一个地理档案袋计划。这个计划是为了培养你的地理 学习兴趣,帮助提高你的地理素养。具体计划如下: 一、评价目的
1.清晰显示你在地理学习中取得的进步;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地理 2.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你的地理学习状况; 3.帮助你学以致用;
4.使你对自己的地理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评价项目 1.地理测验和考试项目
该项目包括本学期你所有的地理测验和考试试卷及订正记录。每次测验和考 试结束后,你都要对出错的题目仔细订正,订正应在另一张纸上完成,并附在试
卷后面,所有的试卷和订正都要按期提交装入档案袋中。 2.自绘的地图、图表等项目
该项目不仅包括你手绘的一些地图和地理图表,而且还包括你制作的计算机 演示课件。对演示课件,你要能够提交一份制作过程报告和一份演示操作说明。
3.地理研究性学习项目 本学期要求你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这将需要你提出推测和假设、收
集资料和信息、进行调查或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最终必须把一份研究 过程报告和你的研究结果提交并装入档案袋中。 4.其他项目
除了上述三个项目,你还可以把自认为最能代表你的地理学习进步状况的作 品提交并装入档案袋中,如地理小制作、地理模型、课外阅读的有关地理的书籍
和文章的清单等,但该清单上的每一本书或文章,都应该附有你对它的介绍或思
三、注意事项1.你的档案袋必须包含以上四个项目。第四个项目中包含的内容你可以任 选一个提交。
2.每一项都必须在规定的日期提交,地理教师会在这一日期收齐。 3.地理教师会在学期中间适当的时候和学期结束时分两次对档案袋中的项
目进行评价,届时会请你自己、同学和家长一起参与评议。 四、地理档案袋评价表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地理 档案内容 地理 作业 地理 测试 模型项目
设计 方案 研究 资料 研究 报告 最佳 作品 量化 等级 教师寄语综合等级 说明:评价等级采用A、B、C、D 四级制,其中A 为优秀,B
为良好,C
为不合格。在评定综合等级时,依所有评价等级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等级而定;如果相邻等级出现次数相同,本着鼓励的原则,优先取较高的等级;如果不
相邻的等级出现次数相同,可取中间等级。 【案例1 解读】 本案例是对开展地理档案袋评价的宣传,除了向学生介绍档案袋评价的意义
与基本要求外,也指明了建立档案袋的基本思路,实际上也是一份评价方案。 本评价方案强调对地理学习过程性进行跟踪评价,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档案袋评价目标具有发展性特征。依照评价方案的计划,学生建立档案 袋的过程,就是展示自己地理学习成果的过程,它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地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地理 理素养的提高。 2.档案袋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本案例注重多主体参与评价,教师不 再是唯一
评判者,对每一项目的评价都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性与同学 之间的相互评价,并且尊重家长的意见,因此评价结论能够更客观地反 映学生的地理学业成就。
3.档案袋评价内容具有多样化特征。方案中评价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分为 地理作业类、测试类、地图类、模型类、最佳作品类、研究性学习的设
计方案及资料、报告类,能够比较全面地记载学生地理学习的各项收获。 4.档案袋评价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从档案袋评价表看,档案袋
质量将定性的评价项目用A、B、C、D 四个等级加以评定,这是一种量化 的等级评价,同时对档案袋整体质量要求学生个体、同学、家长、教师
分别给予表述性评定,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因此体现定性评价 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案例2】思维过程的考查――一道有趣的试题
下列材料为日本学生小丸子所写的一则日记,请判断下划线处的正误,并 对你认为错误的说法阐述判断理由。 材料:小丸子的春假日记
最近爸爸要到中国内地经商,我买了一本中国旅游手册。正巧班上同学来家里玩,大家都对此本书感到相当好奇。 书中写到“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约为 500
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气候干 燥。”美环说:“这样的气候状况应该是属于(1)干燥气候吧!”小玉看封面窑洞的图
样,大声的说:“这种建筑大多位于(2)云贵高原上。”猪太郎说:“中国的东南部现在
正处于(3)梅雨季节!噗!”野口说:“梅雨将影响(4)黄河中下游地区!”花轮说:“宝
贝们,台湾现在正受到中国大陆(5)沙尘暴的影响喔!”感觉大家都好厉害,不用 看书就可以知道这么多。
大家问我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我说:“一胎化政策使中国出生率减少,现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地理
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6)印度,所以我们日本要努力增产报国,登上世界排名第
一的国家。”爷爷说:“因为出生率减少,也使老年人口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老年人
口数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7)中国喔。”奶奶说:“小丸子的爸爸要到四川工作,听
说那里气候相当湿热,主要是受到(8)纬度影响所致。”妈妈:“听说中国南部的房
屋都有骑楼,爸爸出差的地方应该也会有(9)骑楼的设计吧!”为了要显示我有专
心念这本书,我大声说到:“中国的交通特色是南船北马,主要是受(10)气候的影 响喔!”呼!一时之间,感觉大家都以佩服的眼光看着我。 正确的选项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2解读】 本案例是一道形式新颖的测试题,它将一名日本学生的日记作为命题素材,
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以及地理综合分析的能力。 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突出综合性与地域性特点。首先,解答此题需要对中国
地理的概况有综合性的了解,地理基础知识涉及气候特征及成因、地形区分布、 聚落形态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特征等内容,还要求对中国、印度、日本的人口特
征进行比较,因此说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其次,试题材料多 处涉及到具体的区域情境,如对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四川等区域的空间
分布、区域差异特征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正误,这是地域性特征的考查。 本检测题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材料,考查学生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要将地理信息加以比较、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判断 正误,这也是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错误选项的原因分析,
则对阐述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