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修止观九种方法

如何修止观九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05 02:00:03

如何修观

首先,止观要双运,如果只有止没有观,那就修成木头了,如果只有观没有止,那就会变得比较癫狂念粗,并且止观若只修一方,都会遇到瓶颈,很难修好。
打坐修观的时候,以呼吸的触,也就是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作为觉知的目标,当这个念现前,一再寻仔脊镇伺(寻就是觉知目标,伺就是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然后观察这个触的生灭,这就是无常随观。
修观的时候对周围其他的目标包括声音包括你打坐的腿痛是没有排拒性的,若是有排拒就是偏向止了,或者你有了执取也会有排拒性(拒绝本身就是一种执着),如果别的目标变的强烈,就暂时放开呼吸的触,去观察新目标的生灭,但是不要去控制任何一个目标,就是说,见只是见,闻只是闻,不要去思,不要去控制。
单修观野雀不要以得到禅那为目标,若是修观的时候杂念减少,禅相会出现的,但是不要理会,继续观,有时会见到身体局部或者全身的生灭,甚至还会观到心的生灭。若是观智不成熟,心脏会痛,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继续观心的生灭,而是转而观鼻端。有时会有刹那定,不过不用管它。
修观可以修到随时轻易的迅速的得到无常观,就是处在证入涅槃的边缘了。
最后,可以把打坐当中的经验用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中周围的环境其实也能作为观的目标,观其生灭。

Ⅱ 天台宗禅修的止观二法是以哪些方面进行修炼

止观二法的修炼应以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五事为基础。“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童蒙止观》第四章论述了如何调和五事,以助禅修:调食方面,饮食本为滋身进道所需,但食之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即不安。若食之过少,则身体羸弱,意虑不固。多食少食都非得定之道。所以乎轮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调睡方面,“睡眠本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睡眠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令心暗昧,善根沉昧”,因此要经常思念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静,如是方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调身方面,坐禅者吵时要调整自己的身体,先要厚铺坐具,使身体能安稳久坐,无所妨碍。其次调整定势,坐法有二:一是结半跏趺坐,即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趾与右膝齐,右脚趾与左膝齐;二是全跏趺坐,先将右脚置于左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

调息方面,息有4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种是不调相,后一种为调相。

坐时鼻中之息,出入有声,叫做“风相”;坐时鼻息的出入虽无声音,而息出入结滞不通,是为“喘相”;坐时息已无声,也不结滞,但出入不细,是为“气相”;坐时鼻息出入无声,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静坐时若欲调息,当依三法:一为下住安心,即把心放于气海丹田,把心镇静下来,将下腹部徐徐用力,使之稍稍向前,精神安住,呼吸自然调顺;二为放宽身体,不要矜持,放舍一切,使身体轻松愉快;三为想气从遍身毛孔出入,通行无障。息调则众患不生,散心易定。总起来讲,无声音,不结滞,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调心之法有两种:一是调伏乱想,令心与参究相应,不令越逾;二是当令沉浮宽急适得其所。

经中说:“何谓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心非明历,无所参究,头好低垂,是为沉相。这时当系念于鼻端,或安心于发际眉间,或令心明历,专注本参,无分散意,此可对治沉相。”

“何谓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首顷侍缘,寻思杂事,是为浮相。这时应安心向下,最好安住在气海丹田或肚脐中。更主要者,振奋精神,心住本参,止住散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总之,心无乱想,不浮不沉是心调相。”

以上“五事”为静坐参禅的基本功,而气功养生常讲的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即来源于此。另外,饮食、睡眠的调和在气功养生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饮食影响身体,睡眠关乎进修,两者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Ⅲ 天台宗“止观”的修行方式是()。

【答案】:C、D、E
“止观”是佛教修行方法的两大支柱,是天台宗的根本教法。“止”迹此是指心念专注一境,达到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观”是指以桐袭智慧思维观察某一特定的对象或道理。“局州兄止观”的修行方式有渐次、不定、圆顿。

Ⅳ 如何做到止观

止观
‘止’(奢摩他)的意译,‘观’是梵语(毗钵舍那)的意译。‘止观’是印禅薯度佛教修行方法中的两大支柱。在我国的天台宗之中更成为禅定方法中的特殊法门。

关于止观双修,虽有人主张不必从修止入手,可以一开始便直接修观。谓修到证入毗婆舍那(观)时,也就同时可证得奢摩他(止),而达到止观双运的境界。但智顗、宗喀巴及一般小乘、大乘佛教定学的说法,则认为须从修止入门,系心一缘,渐入静定。至能随意恒久入定,达第九住心时,则可在此寂定心中修观,观修至妄念消灭,明了真实时,心更寂定,发身心轻安,定慧双得。此名‘止观双运’。
‘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贺前者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悔闭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

Ⅳ 修道之止观

      止观是佛教禅定修习的基本方法和指导原则,又作止观双修、定慧等持。佛教禅定包含了“止”和“观”两大部分。“止”,音译奢摩他或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观”,音译毗婆奢那,即正观察力,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

止为息内,就是心平息,不受杂念的干扰,如同平息水面的波纹。观有两种,一是“慧观”,即用佛陀教示的知见观察分析,也就是用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我法二执;二是“胜观”,即在慧观的基础上产生轻安。

止和观是佛教禅定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佛教修习中,止观必须兼顾,如果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得到断无明的智慧而究竟圆满;如果只修观不修止,不仅已经修得的止容易退失,遇到烦恼障碍的时候,无从对治,心也不能寂定,观就无法成就。因此佛教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否则就会偏向外道。

佛教中修习止观及入止观双运的门径很多,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

一、圣道门的止观

二、净土门的止观

三、圣道门的止观与净土门的止观比较显胜 

一、圣道的“止观”

      一般来说,止观双修的次第,大都从止入观而达止观双运。小乘南传禅法从“四十业处”入慧地,大乘念佛禅从持名、观想入实相念佛,密乘或从有相瑜伽入无相瑜伽,或从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

        天台宗智者大师指出:“修习止观是直入成佛的核心要法,若夫泥桓之法,入有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悔弯敬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

      密宗的止观,止分九住心,包括内住心,续住心,安住心,近住心,调服心,寂静心,最寂静心,专注一趣,等持,九个层级修成了,就接近“奢摩他”,止修成才可以修观,他是有次第的。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则是另一种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修行方式。惠能融禅定止观于行住坐卧之中,这与他以慧摄定,将定、慧统一于无念之心有密切的关系。

《坛经》中说:“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

      圣道门的“止”是从众生心止,所摄是圣人定善根机,必须禅定,能止者自心力,所止杂念恶业比较浅显,一定是圣人的根机我们凡夫不可能如实修行相应,声闻缘觉菩萨各有深浅,是因地法门,所以不究竟圆满。

      圣道法门的闹烂“观”是观心,观心“不生不灭”等,比如“三轮体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四句,绝百非”,都是观心。《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要破我法二执,证悟般若空性。这是非常难得。众生的心有时是真实有时是虚妄的。凡夫从妄心做事,能观的心是虚妄的,所以所观的境还是虚妄的这样观来观去,永远出不了三界。而且容易着魔,心,无形无相,观心就要破虚妄相,《金刚经》云:应无所住生其心 。我们凡夫怎么可能无所住生其心 。 凡夫即使有真心也是素法身没有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没有圆满成佛,只是刚入道而已。

      总之,圣道止观,闻、思、修三位在修位观成,是自力 , 摄定机  。

二、净土的“止观”

        净土法门的止观皆从名号生,从佛力碧慎生。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云:“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净土门的“止”是从佛来止,“止”的本体,就是佛力,佛的力量。佛力显示为四方面,就是佛名号力、国土名号力、国土力和正觉住持力。这四方面浓缩起来就是如来如实功德。“止”的相状是什么?不是凡夫费劲地调心、加深禅定力,然后来止——没那么费劲,这种“止”很自然,“自然止身口意恶,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相状是自然,就是“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止”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在此土止一切恶,在彼土止身口意恶,止求小乘之心。所以“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佛力止是圆满的。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释名门云:“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善导大师解释“观”,只说了“照”,背后的玄义是涵盖定善的观与散善的观,涵盖自力与他力,涵盖着要门与弘愿,这里的“照”是通于定善,散善和念佛,而最终归结于念佛的信心。“照彼弥陀正依等事”,有了智慧的光明,就能够清楚了解并且欣慕阿弥陀佛的正报、依报的功德,也就是信受佛的智慧。那么,佛的智慧都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本身。因为,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以正报来包含依报,依报就在正报当中,所谓“依正一如”。正报是无形的,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所谓“垂名现形”,必须以他的佛名来显示才能救度众生,所谓“名体不二”。这样说来,“依正一如”“名体不二”,“照彼弥陀依正等事”就是信受弥陀名号的救度。《观经》流通分释迦佛付瞩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导观佛三昧入念佛三昧。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净土门的“观”是观佛,是南无阿弥陀佛观,是释迦佛的佛力观,入弥陀佛的愿力观,  闻见一同,神力对韦提,  教力对未来众生。背后都是弥陀大愿业力。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总之,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名号止观互含。因为止观都是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止和观的功能是同时具足的。净土的止观,闻、思、修三位在闻位观成,净土的闻位相对圣道就是修位,且是如实修行,《往生论》云: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对比圣道摄机净土的止观,定散随机,理事相应。

      下面举经证闻位观成

      《大经》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观经》下中品云: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壮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之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三、圣净对比

      释尊出世济度众生,化道遍百亿,利益普三千,化缘薪尽,正像早过。我等受生于五浊六恶之末法,感罪于四生十恶之业道,善根薄少也,根性迟钝也,戒行难持,定慧难证。妄寄其分于在世之正机,不可期现世证入;暗同此身于正像之贤圣,不可恃自力得道。何况,在世之顿悟顿入,多是权化之示现也;正像之得道得果,恐少实业之众生也。不足准望于末代机根,不及比较于当今凡愚者欤!然于弥陀名号者,极善最上法也,虽造罪凡夫,修之得往生;他力难思行也,虽具缚底下,信之预来迎。

      净土宗念佛人当知称名者定慧不一,止观不异,等持和双运,皆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中。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得涅槃分”,而且能当生成就,快速成佛,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唯有净土法门。

                                      本妙

                          2020年6月12日

                                写于法宝寺

Ⅵ 哪本佛经讲如何修止观还有有哪些禅修方法除了观呼吸数息观等

《禅秘要经》,也是讲修止友镇观。”白骨观“出自这部佛经。
这部佛经的观想方法,主要是观想全身骨骼,以及观想身体内的臭秽之物,由搜告亮此可以进入禅定。很多人在这部佛经中受益,网上可以搜到这部佛经。
另外《观无量寿经》中讲的十六种观想世宽方法,也是着名的禅修法门。

Ⅶ 怎样做可以容易的得止观略论

修行当中,哪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呢?凡是欲速则不达
最容易的路,往往就是世间看起来“最笨”的路,那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百折不挠的持续前进。而不是时时想着投机取巧。
最容易的路,佛陀已经告诉我们了,就是戒定慧!
南传上座部佛法的修行次第就是戒定慧,以此达到解脱。
1、戒--------在家五戒、八戒、十戒,出家八戒、十戒、比库227戒
2、定--------40种禅定方法-----请看清净道论;四十种止业处,即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
此中的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蔽唯悉虚空遍为十遍。
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为十不净。
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随念、入出息随念、寂静随念为十随念。
慈、悲、喜、舍为四梵住。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无色。
食厌想为一想。
四界差别为一差别。
3、慧--------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宏乎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山轿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
在证悟四果阿拉汉道智的时候,就是解脱了一切烦恼,彻底脱离了轮回。

Ⅷ 如何修止观---有感

如何修止观---有感

云何修止观门?马明菩萨说;为熄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初个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

止就是熄灭一切戏论境界,是进入如理作意的实断见惑与思惑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实证解脱境界和进入如理作意的实证般若实相境界;观是明见因果生灭之相,也就是现前观察到万法都由实相心体第八识出生,一切善恶业都由第八识自心来记存而昭昭不爽。

大乘佛法所讲的止观是般若的止观,菩萨六度中第五度的止观是四禅八定的禅定止观。什么是一切戏论的境界,心中时常有臆测猜想“真如心是大概,,,有时听到别人讲出的相似佛法,又无法认定对错”,这样就是心不能安定得住的人,即便是四禅八定再好,都不会超过非想非非想定,即便如此也是世间戏论境界,不离生死有为法的境界,与二乘菩提世俗谛无关,也与第一义胜谛无关。所谓世俗谛是说二乘解脱道,是以世俗法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作为观行的对象,通过观行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生灭性,确认其虚妄从而断除对于自我的执着,就可以成就无余涅槃。既然世间真理是要灭尽十八界一切法,而禅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还是在十八界法中,还有意根和意识继续存在,所以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是戏论境界。只有找到真如心后,才有能力离开戏论境界,以后凡有所说都是直接切进第一义谛,自己也可以永远心不动摇的安住于实相境界中,决定不疑的住于如理作意的智慧境界中;不再有任何臆想猜测,心得决定决不动摇,这才叫止,就是证得止的境界。

禅定的止,是要把意识觉知心制心一处而住于定境中,心不动摇、不打妄想,发起初禅的觉受境界而安止觉知心,这就是禅定的止。或者离语言文字的细妄念也都没有了,因此而证得二禅的等至境界,心得安止;乃至于离语言文字的极细妄念以后,更进一步离开了心动的境界,连不知何故的心动现象都不存在了就进入四禅的境界中,这也是心得止。

很多的人认为修止观就是每天静坐,求一念不生或观想,所以每天只是打坐三个小时或六个小时,这就是没有真正的了解止观的道理,打坐只是修定,修定只是修止观中一小部分,而且修禅定也不只是在腿上用心,而是要在觉知心上用功的。所以如果没有对于禅定止观里面的详实的了解,即使每天能盘六小时或一整天,这种功夫也只是表象,只是腿功不是禅定(有些修行人以为每天打一次坐就是功课了,稍有境界就以为进步了,内心并不知道打坐是在干什么)。修学世间禅定也要基本知见具足,否则都是盲修瞎练,虚耗光阴,四禅八定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三昧中的异同在哪里都要弄清楚。没有清楚的时候每天的打坐也只能是在熬腿,根本不晓得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种三昧的分际在哪里?你要怎么转进,觉知心又要怎么安住在三昧中?知见不建立如何去打坐修定,只能是盲修瞎练唐捐其功。

什么是观呢?观就是很清楚的看见了因果的生灭之相;众生在三界中有种种的生灭形态,这种种的生灭形态都是果,有果必信冲有因,这个果一定是从因中生出来,如果没有实相心这个因就不可能有所有的果。因为有实相心执藏了众生所造的善业恶业净业所有的业种,在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遇到众缘和合业种就现行了,所以有“所造业不亡”。如果没有证悟明心是绝无可能明见因果的,因为心中一定这样想,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心体能含藏善恶业种,更不会看见诸法从第八识中生。即便是初明心也只是有总相智,般若智慧还没发起,还没有能力现观。只有真实的见到如来藏是如何出生五根的,也就是知道了由于往世无明的存在,使得意根携如来藏经中阴阶段后,找到有缘的父母,籍父精母血由如来藏生出四大所成的五根身,待至四至六个月以后五根渐成熟,如来藏即可籍五根如镜现相的显现外五尘(可以籍定力清楚地感知五尘,如眼尘就是所见的每一幅画面、身尘就是身体所感知的外尘的状态),按照佛所说法意法相触而由如来藏生意识,则由眼所见的影像就是眼根与眼尘相触所生的眼识,及意根触法尘所生的意识,其它识亦如是。由此而见这十八界的每一界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的,也可以体验心真如的本然存在与能生万法的自性性,这时敬坦春才可以说确实能够明见因果啦(如果是听来的就不会有这样的功德受用)。再进一步从真实心上去做种种的体验,检查,证实以及深入的了解他、体验他,智慧才会出现,就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造一切业行的种子,都是在这个实相里面收藏着,这才是明见因果。这个观是讲智慧门中的观。

要想“心得决定”,一定先修止然后再亮耐修观,正知见的熏习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是要让心安止于正知见中,舍弃重重的错误知见让心能够定下来,心中确定实相法一定是这样的,有第八识真如存在,这就是初步的止。并不是在哪里打坐才是修止,打坐所修的止是止于一境,不是修行般若止观的止。当你的觉知心已经坚定不移,就要检查动静中想佛、意佛的能力,再转入看话头来进一步增长止的功德,当动静中的止的力量已经很好就可以转入观行,在行、住、坐、卧一切境缘上面都去观察,观的要领和观的功夫增长了,就可以寻觅自己的真如心在哪里,发起淡淡的疑情,末那识一直在执着,一定要找到他,所以末那识就促使意识不断地沉潜保持着疑情,这都是观。

待找到如来藏后就开始又止又观、并行双运了,因为知道真如心后不断以经中的圣教和理证上面加以检验和比对,这个过程也是观的内涵,等到确认无误,心里就确定下来了,心得决定确认无误就不在改变了,戏论就此止息。而后再进一步继续观照验证他更深细的体性,这也是观的内涵。随着般若智慧的增长止与观自然双运。

马鸣菩萨又说;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于不依见闻觉知,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出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要住于静处结跏趺坐是讲禅定的修止,就是要用制心一处的功夫,把心猿意马系缚于法上,慢慢就会停止攀缘,然后再用智慧来参禅。其实要想使心定下来用无相念佛的法于静和动中对于现代人能有更好的效果,烦恼不容易进来时就有受用了,身心也轻安了就能够一心参禅了(心情很粗糙的人是无法破初参的),很容易悟入。

端身正意是说要端身而坐,不打妄想,不可以休息睡觉。不依气息不是小止观的数息、随息的法(安那般那)。也不是道家的修气练气,及密宗的明点气功,这类修法都属于的依于气息。不依形色而修止观,是因为很多人修定能够一心不乱,远离五尘住于内心境界中,不接触五尘了,认为这就是涅槃境界了,其实只要有意识存在就不是涅槃(楞严经中讲是外道五现涅槃)。四禅及无想定也都是依于形色的,都是有色的禅定的法。对于初禅的现前并不是定力很好就能现前,而是除了定力之外,还要有消除五盖的功夫,尤其是嗔心贪欲心不除,是不可能发起初禅的。    不依地水火风修止观;道家有这类修法,以金木水火土等特性的修行法门,佛法只有两个门;一是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道,这个解脱道共大乘,所以菩萨也要在合适的时机加修解脱道的法。二是诸佛菩萨所修的不共二乘的法既是佛菩提道,就是大乘道次第,除此之外别无佛法。不依见闻觉知是说修证大乘法绝不可依见闻觉知的第六识作为修证之标的,应依第八识作为标的。一切分别想念皆除;指的是一切非如理作意的分别都要灭掉,也就是离开虚妄分别,以分别的意识觉知心寻找不分别的第八识,不是要把

觉知心变得不分别了就以为找到真如心。

在证悟后修学禅定的过程中,于四威仪、于一切时中就是要这样修行(恒不断绝);长时间的转依修行之后,会使你对于自我也就是觉知心对自己的执着,不断地加以降服,这就是在修除我执、断我执,这样的修行才能渐次得入真如三昧。真如三昧也叫阿赖耶三昧,是以如来藏作为究竟的所依(而不是以离念灵知心作为所依),以这个真心的体性去修学三昧,这才是菩萨所修的三昧,只有这样的修行才有办法“究竟折服一切烦恼”。如果是依觉知心或是时做主的意根为究竟所依,就没有办法究竟折服一切烦恼,而以法界实相为中心,深入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进修,才能究竟修断(依心真如的性净涅槃,来做种种止观的观行,才能真正从如来藏中把烦恼的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随眠加以折服),烦恼被究竟折服以后,就可以“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为什么修行中会有很多的障难?其实一切诸魔鬼神外道的障难,也是从自己心中所出现的,如果自己的心是坚定的、正直的,就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存在;如果自己心是坚定的、不动摇的、离贪的,诸魔、鬼神、外道要怎样来影响你都是没有办法起作用的。因为福德不够、心不坚定,有以往的我执、我见、私心的习气,所以才会被鬼神、诸魔、外道所利用。所以建立正确之知见,远离种种有相法,一切障难境界都消灭了,制心于真如境界一处之中而定下心来,渐渐就会进入真实三昧中“远离诸相、入真三昧”(用般若慧来安住于意识如理作意的定境之中,才叫真三昧)。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修学三昧却落到有相的、与外道共通的四禅八定的禅法中?为什么这么辛苦的修持禅定以后却证不到初禅?就是没有好的姻缘得遇佛菩萨,所以所修的禅定一定是有相的,跳不出外道的范围。因为除真如三昧以外都是有相的三昧,就如没有证得心真如而修的初禅,初禅中是可以跟外界的语言文字相应的,也就是可以跟外界的色尘声尘触尘相应,这就是有相法。可是修真如三昧的时候虽然照样有这些相,但确是依所证的心真如无相法为究竟皈依,将觉知心依证入无相法自住境界的见的和般若慧,来修共外道的四禅八定有相法,所以在有相法的四禅八定境界中却住于无相的智慧中,如是修学真如三昧才能够真实进入如来种性中,才能真正的成就真如三昧。

修此三昧现身得多种利益;

第一,常为十方诸佛所护念,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到了该转折的时候,佛菩萨就会在定中告诉你,或是加持你让你心中升起一个知道转折的念头,就可以转进了。

第二,不为诸魔恶鬼所恼乱,如果过去是就喜欢跟鬼神混在一起,喜欢修习鬼神相应的法,今生就一定长有鬼神来恼乱,办这个事办那个事,自己还以为是佛菩萨要交办的。所以要有正知见;比如不要做干预因果的事,常有人要你加持,这就是干预因果,因为有的人得了因果病,这就是得病的人的业报,这是需要得病的人自行去求菩萨或去忏悔的,而干预了因果鬼神就经常找你。

第三,心得决定的人不被一切邪道所迷惑,由于你的见的非常的深妙,一切邪道根本不了解你的智慧,何况能够恼乱你。

第四,证得真如三昧的人,可以使以前诽谤深妙法的罪和业障全部都变得更微薄。因为是在空、无相、无愿三昧上面去取证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去取证四无量心,这样的结果会使得原有的烦恼种子很迅速修除掉。这种实际上的心真如的证境,以及籍禅定修证来伏性障的证量,配合真如三昧的见地,才能把烦恼种子和诽谤深妙法的业障从根上拔除。

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疑惑包括见惑、思惑和尘沙惑最后都可以断尽,这是成佛之道。只有阿赖耶三昧—真如三昧可以使你灭尽一切疑惑,由此渐渐的深入洞悉外道法的本质,则可因此灭除诸恶觉观。

第六,对于如来境界的信心得以增加和长养,菩萨不可以有任何一点为自己设想,不可以觉得佛法里面有利益可钻可赚才真正的菩萨。

第七点,可以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因为知道了为什么生,也会渐渐地很清楚入胎识要怎么样地入胎,去极乐世界应该怎么样去。往生极乐时,因为心性不同所造业行的不同,往生极乐世界的果报也不同。悟前又应该如何进修?也都会渐渐得弄清楚。以后的佛道应该如何的进修?佛道的次第和内容既然清楚了,舍寿后详细的过程转变也都清楚了,在面对生与死的时候,还会有什么忧愁害怕的吗?所以心中就远离忧悔而能自在的面对生死。(观经开示;只要明心见道一定可以上品上生)

第八、证得真如三昧可以远离骄慢,心的变得柔和和忍辱,因此而被一切世间人与天人所敬重。因为自身的智慧越来越好,但随着法义知道的越来越多,则会感到诸佛的智慧真的是无量无边,由于这样的缘故就会发觉自己越来越没有骄慢了(原来开悟证果,也是无所得,自己从无始以来不断地执取种种事物,根本就从无所得,而自己却到处攀缘,不断地执取种种事相,贪的心思和行为,嗔的作为,真的好愚痴。这一世也是一样自己骗自己,几十年过去了根本是无所得。都是意识心在得,意识心又是生灭的只有一世,还是一场空。真得的是如来藏,如来藏本身又不领受一切法所以也无所得,可见是愚痴的在世间法上贪着造业)。

第九、会在一切时一切境界中烦恼的种子会变得很微薄,次第进修烦恼逐渐的就不会现起了。别人见了也会喜欢的“这个人不会生气呀,心性真好啊”,自己心情也很愉快,没什么可恨的、可气的,这就是修证如来藏及转依真如三昧而来的,如果不是修正真如三昧而转依成功,努力修学禅定就如石头压草一样,不但没有什么效果(发起初禅都是很困难的),而且还会使自己的性格越来越急,脾气很大攀缘外尘,并为扰乱。

一般止观中的止只是用数息法、观行法来把觉知心压制下来,让他不攀缘,这就如石头压草当石头不在了,也就是离开数息法草随即又生长出来。这种压制下来的境界没有办法真正的止息,只要下坐使数息法中断了,攀缘与妄想又会从心不断的现前,所以一定要用智慧止息,让心转依于真如法性,断除烦恼而制心于真如法性上面,才能自然的止息不动。

而且若只是修止,心就会低沉而不明利,就会入住昏沉无际的状态,就好像未到地定过暗一样,智慧不能增长,往往变成懈怠,自己就会贪着定境中的轻安,不能在种智上面迈进。对于佛菩提道来讲,未到三地以前贪着定中的滋味就是懈怠。懈怠之后则不乐众善,也就是不乐于去做利他之事,也不乐于自己在进一步修慧;懈怠的缘故就远离大悲,真正的菩萨发心最重要的是发大悲心不乐小乘,没有大悲心、并于佛前恳切地每天发愿,佛菩萨就不可能加持你引生深妙的智慧。所以大乘佛法中所说的修止,并不是叫你盘腿静心、制心一处而不动摇,这是修定,是佛法与外道的共相的法。止就是让人的心止于一个见地、智慧、证境,对佛菩提道境界决定安止而不动摇,心止于佛菩提性而不再转易,这才是修止。

那么应该如何进一步去修观呢?马明菩萨说;应当观察世间一切法生灭不停,所以是无常的,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也就是五阴十八界及其所衍生的一切法无常无我。这样才使自己对我所的执着消灭掉。再来看如来藏体恒常在永远不灭,永不改易清净涅槃的自性。再从如来藏看待世间,无论多长(一劫或多劫)还是会坏掉,而如来藏不坏才是真实法。看过去就犹如昨天的一场梦,如果能够眼见佛性,即可成就身心世界的如幻观、如梦观。就会以肉眼亲见心真如非常真实,以慧眼亲见心真如非常真实,以肉眼亲见世界身心的虚幻如梦。观现在的法刹那刹那一直的流注生灭,没有停止的时候,一直的生灭变异不断的消失过去。

又说;应观有身悉皆不净,诸虫秽污、烦恼和杂。观诸凡愚所见诸法,于无物中妄计为有。观察一切从缘生法,皆如幻等毕竟无实。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不可比喻不可言说。观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皆因无明熏习力故,受于无量身心大苦;现在未来亦复如是,无边无限,难出难度,常在其中不能觉察,甚为可眠。在观的修习上面要用智慧去观察,这是修去我执的过程。遍观五阴十八界法就知道,所有的法都不是单凭因缘就能成就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所以佛于《楞严经》中说七识自性“非因缘、非自然”,其义是七识自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因为都是如来藏籍因缘法及业力、无明而自然出生的法相,所以说“非因缘、非自然”,都是如来藏所生,摄属如来藏的无量法性之一。再从十八界往上推求、观察发觉;能见之性、能闻。。。乃至能知之性都是从他而来,摄属于如来藏,与如来藏非一非异,所以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所生的功能差别。那么“我”自然就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是生活在如来藏所生的六尘万法里面,是如来藏所出生,也是生活在如来藏所出生的六尘中,是在如来藏所生的万法里面生活,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如来藏。每一世的死亡只是意识我和肉体的消失,而末那带着如来藏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从这里的观察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假合而成,没有自体性,所以不是自在法(不须依靠别法就能自己存在的法才是自在法)。但是如果能够懂得观察自己有个如来藏就是本来自在的法,那就是能够懂得《心经》的观自在菩萨了。就成为能够观察自己如来藏真心本来就在的已经觉悟的友情,这也就是《心经》开宗明义的“观自在菩萨”所告诉的真实义,所以不能看见如来藏真实存在的人绝不是懂得《心经》真实义的菩萨,也就是不能称为能够“观自在菩萨”的人。

马鸣菩萨还说;如是观已,生决定智,起广大悲,发大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诸颠倒,断诸分别,亲近一切诸佛菩萨,顶礼供养恭敬赞叹,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尽未来际无有休息,以无量方便拔济一切苦海中生,令住涅槃第一义乐”。作是愿已,于一切时中,随已勘能,修行自利利他之行;行住坐卧常勤观察;应做、不应做。是名修观。

以上面所说的观察,观察三界身心,这样观察自己的三世的三界有之后,再观察外面诸法,再观察三世一切诸法,其实只有自心所生诸法,并没有外法为自己觉知心所触知。又观察第一义谛,再观察众生的愚痴相就一定会生起决定智,决定不退的智慧升起来以后生生世世都是菩萨。有了决定智就会生起广大的悲心,也就能够发起大勇猛的心,从深心中发起大愿。“愿我的心能够永远离开一切颠倒,永离不如理作意的思维,并能断除无谓的分别(是指对于人我、利害的分别也就是性障),愿能够亲近诸佛、菩萨们”。这就是要有正知正见,有基本功夫,才能远离颠倒不为外道假佛所扰,断诸分别不在世间法的人我利益等用心,才能亲近诸佛菩萨,至诚的、深切的顶礼、供养、恭敬、赞叹,由此功德才会渐渐的显发出来,才能乐于听受正法如说修行。

在拔济众生离苦上会有很多的层次;让众生免于饥饿是拔济,帮助众生去除嗔心、贪心、等也是拔济,如法的法布施也是拔济,帮助众生断我见,声闻见道证初果,帮助众生修证佛菩提道也是拔济。诸多的拔济以“令众生住第一义乐”才是真正的拔济,这是成佛之道。

当你在佛前生起决定智而起广大悲,发起大勇猛有了这样的大愿以后,就要于一切时中,随自己的能力而修自利利他之行。要行住坐卧中勤于观察,每一件事情都要先衡量,该做与否再做决定。既要勤于观察也要勤于修正,这才是懂得修观的人。这样才能让心止于妙智之中。因为只有修观才能够断除疑惑(见惑和思惑),疑惑断除以后就可以随顺第一义谛,心就能够止息而不妄动了。惑不断除就表示转依没有成功,所以一定要修观行,在四威仪中观察自己的心应该如何转依心真如的体性,依于真如法性而止息下来,让自己的心透过智慧旳观行而止于佛菩提道上,保持自己永远都是菩萨的决定性种性,绝不改易。这才是修行的最重要的事,修止以后要配合修观,修观也要配合修止,止观配合同时修习,止观要并行。

Ⅸ 如何修止观

止:心系于一物,不动摇,也就是把心拴住
观:按四念处,观身如身(观晌唤缓身不净),观受如受(观受是链埋苦),观心如心(观心无常),观法如法(观法无我)
也就是说通宴模过观认识人五蕴本来
另外:
禅宗参话头是止观一体的
念佛法门也是,又分不同派别,比如止于念佛,观念佛者谁

Ⅹ 什么是止观法门,怎样修习止观法呢

止观法门即禅定(止)、智慧(观)的合称。指抑制心里因俗念而产生的妄想,使心保持平静、稳定,以集中心思去观察和思维,达到佛教的智慧境地。

止观之修行亦称安那般那(观出入息),这种修行是佛教里的一种修行方式,指的是“岁培心的开展”;若用一般的说法,就是指“禅修”,亦可说是止观法门,它的目的在涤荡淫欲、憎恚、怠惰、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

一方面又培养集中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识、意志力、精进力,分析力悄隐、自信、欢喜心、宁静的心境等优良品格,以冀最后导致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证入最终的真理──涅盘。

(10)如何修止观九种方法扩展阅读

《习定管窥》曾说:“所谓‘观’,便是依修‘止’所得身心轻安的境界为基础,以智慧深入观察定中生起(所思维对象)的影像。”

又云:“若修‘止’乎运唯未成,身心未能生起调畅自在、远离烦恼的感觉,纵然以观慧思维抉择事理,亦不名修‘观’,只能称为‘毗钵舍那相应作意’,即是相似于观的思维活动而已。修行人必须修止成功,获得轻安后,以观慧思维抉择,才是真实妙观。”由此可见,禅修之道始于修止。

可以看到,佛陀的教导当中,也有提到各种修定的方式。佛陀在开悟之前,也曾跟随瑜伽行者,学习过八种心灵高度专注的境界。终其一生,佛陀始终没有间断地继续修定。

佛教的大小乘经典、戒律,都描述释迦牟尼的禅定功夫独步千秋,雄视百代,能随意出入于任何一种禅定境界。说法时常常入定,并表现出种种神通、变化。

阅读全文

与如何修止观九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考点方法与技巧 浏览:957
猪皮冻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 浏览:192
优学派手机上的学习方法 浏览:835
娇韵诗油使用方法 浏览:433
干重活手背肿了快速恢复的方法 浏览:975
鬼谷钱经训练方法 浏览:393
幼儿降温方法有哪些 浏览:520
麦饭石烧干锅了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517
应用题一步解决方法 浏览:361
治疗痤疮用什么方法最好 浏览:835
智齿痛什么方法止痛最快 浏览:936
治疗痘痘的适宜方法 浏览:624
七年的汽车折旧计算方法 浏览:711
裤子腰带打结法简单方法 浏览:571
绿松石盘玩方法和图片 浏览:237
蹦极最大速度的计算方法 浏览:115
电机受潮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180
背东西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55
田地的种植方法视频 浏览:863
酒的计算方法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