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修禅入定的方法

如何修禅入定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27 00:49:12

⑴ 佛教问题: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禅定

森林寺院内观法---阿姜摩诃布瓦 一、持续的注意
(一)坐姿
1)时间与地点
1. 当坐着时,可达成将心聚焦于身体。你须要找一段时间和一个地点使你宁静并且免于干扰。
2. 一个安静的房间,其内没有很多东西使人分心,这样最为理想,要有光的设备并且具有足够空间,会有明亮清净的效果;凌乱而暗的房间就只有反效果。时间也很重 要,特别是大多数人的日子都安排固定的日常工作。当你正有一些事必须做,或者当你处在时间的压力时,禅修就没有用。腾出一段时间,例如一早或工作完后的晚 上,你能真正全心注意练习,这样最好。开始时,一次约十五分钟。在限定的时间及力气内认真练习,并避免机械性做法。禅修的练习,若以诚意来检查自己并使自 己安详,将自然而然地坐得久而好。
2)觉知身体
1. 寂止的培养是依于平稳以及一种持恒安详的精进。如果心不安顿,就没有安详。如果没有实用感就会变成白日梦。为了培养适当的动静结合,最有效的姿势之一就是坐姿。
2. 采用使你背部挺直而没有压力的姿势。可用简单的直椅或用莲花坐姿的一种。这些最初看来笨拙,但久了会稳而平衡,使心喜悦且身体不累。
3. 下巴略为内缩是有帮助的,但是头不要往前倾,这会促成昏沈。手放腿上,双掌向上,一只轻放于另一只之上,指尖轻轻接触。悠闲地做,会得到好的平衡。
4. 现在,集合你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地往下注意整个身体。注意感受。松弛任何紧张,特别是在脸、颈、手。眼可合着或半开。
5. 检查你心里的感觉是如何,有所期待或紧张?略为松弛一下你的注意力。如此,内心将宁静下来。你可能发现有些念头生起:反省、幻想、记忆、或怀疑自己是否做得正确。不要跟随或满足于这些念头,要多一点注意身体,这是停止妄念的一个有用的锚。
6. 你的禅修态度,要培养一种探讨的精神。慢慢地做。例如,规律地移动你的注意力从头顶往下遍及整个身体,注意不同的感受—例如,暖热、脉动、麻木、敏感度— 在每一个指头的关节、手掌的湿气、手腕的脉动。即使有的部位没有特别的感受,例如,前臂、耳垂,也用注意力扫过它们。要注意即使这些缺乏感受的地方,仍然 可以被心觉知到有某些东西。这种恒常而持续的检查,叫做正念,这是内观禅修的主要工具之一。
3)正念于呼吸(入出息念)
1. 可以不用“扫描身体”,或可以先做完一段预备练习之后,注意于呼吸来培养正念。
2. 首先,当呼吸通过鼻孔、充满胸腔及腹部时,跟随你自然呼吸的感受。而后,试着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一点:不是横膈膜,就是在鼻孔附近更小的一个位置。呼吸具有镇静的性质,如果不强迫呼吸,就会平稳而放松,直的姿势有助于此。有时你的心会跑掉,但要耐心地移回到呼吸上。
3.并不须要发展专注到除了呼吸以外没有其它东西的程度。这儿的目的是允许你注意到内心的运作,并带来内心安详清明,而不是出神的状态。整个过程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呼吸、注意到妄念,而后重新建立注意,这个过程培养出正念、安忍和洞察的了解。
4. 如果你很浮躁、激动,只要放松。安详地练习,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需要相信它。
5. 如果你感到昏沈,那么,多将注意力摆在你的身体与姿势。若在此时加强注意或追求平静,将使事情弄得更糟。
(二)行走与站立
1. “正念于呼吸”这类禅修练习是采用坐姿。但是,常常也以行走来交换作为禅修的一种。当坐禅的宁静效果使你滞钝时,行禅除了给你不同的东西去注意,它也是强化练习的一个善巧方法。
2. 在一个开阔的地方,量约25-30步的距离(或两棵树中间的明确路径)做为禅修的路径。站在路径的一端,并由身体的感受使心平静。首先,站直,上臂自然下垂,双手轻握于胸前或背后,将注意力置于身体的感受。
3. 眼睛看着前方三公尺处的地面,如此可免于分心。现在,轻柔地走,以从容而“正常”的步伐,走到路的终端停下来。在数个呼吸的期间内,站着注意身体。而后, 转身再走回原点。走时,觉知身体感受的一般流通,或者,将注意力仔细摆在脚上。对心的训练是:不断将注意力带到脚触到地面的感受、每一步伐的空间,以及停 止与开始时的感觉。
4. 当然,心会起念头。因此,培养耐性是很重要的,并且下决心再开始。调整步伐以配合当时的心态—当昏沈或纠缠的念头强时步伐用力些,当浮躁或不耐烦时,步伐 要稳定而轻柔。在路径的终点停住,吸入并呼出气息,放下任何浮躁、忧虑、平静、喜乐、记忆、意见。内心的交谈会自动停止片刻,或减弱。再开始走。如此,你 连续使心清新并允许依它的步调安定下来。
5. 在受限的场地,调整所允许的路径长度。或者,你可以在室内绕着走,每圈都要站着停一会儿。站时可以延长到扫描身体几分钟。
6. 行走的练习带来能量与流动,因此,保持步伐稳定,并且只让变化的现象流过内心。审察现象的流过,而不要期待内心将像坐着时那么宁静。很多次我们被妄念之流 所占据,走到路径的终端,再重新开始。但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未训练的心会卷入念头和情绪之中。因此,不要没有耐心,要学习如何放下并重新开始。安适感和宁 静就会生起,在自然而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允许内心变得开放与清明。
(三)躺卧
1. 晚上卧下,侧卧一边,花几分钟来禅修。身体伸直,将一臂折起,用手支持头部。
2. 将注意力扫遍整个身体,以松弛压力。或者,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想今天过去的事,也不要期待明天如何,以几分钟清静的心,你将休息得很好。
(四)培养慈心
1. 培养慈心是将内观练习推到另一个视野。禅修中自然教导耐心、安忍,或者,至少示出这些品质的重要。你很希望培养出对自己和别人更友善与照顾的态度。在禅修中,你可以很实际地培养出慈心。
2. 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用呼吸做工具来散布慈心与善意。从你自己、你的身体开始。观想呼吸像光一样,或者将你的觉性想成温暖的光线。轻轻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 于胸口心脏附近。当你吸气时,将安忍的慈悲导入你自己,也许这样想:“愿我安好”或“安详”。当你呼气时,将这念头或觉性之光,由内心经过身心往外散布, 想着:“愿别人安好”。
3. 如果你正处于负面心态,你就(想着)吸入安忍与原谅。观想气息具有一种治疗的色彩,对自己有所帮助。呼出时,放出一切压力、忧虑、负面心理,并且经过整个身心往外释放,就像前述一样。
4. 这个练习可用整座或其中一部分的时间来做,你要自己决定什么才恰当。在禅坐开始时,禅修的宁静效果配合慈心会很好,而长时间用这方式深入内心,也没问题。
5. 永远要从你所觉知的对象开始,不管它是多么平凡或杂乱。将你的心平静地摆在那上面,不管它是令人厌烦的,例如疼痛的膝,或者感觉自己不够仁慈而有挫折感。要允许这些存在着,对他们安详地练习。要认知懒惰、怀疑、罪恶的心理倾向,并且轻轻地放下他们。
6. 如果你首先全面接受你所不喜欢的东西现前,内心的安详就能发展成一种对自己的深度慈悲。稳定地保持注意力,并以开放的心胸面对任何所经验到的。但这并不表示认许负面的心态,而只是允许它们有个空间来去。
7. 用同样的方式,对自己以外的世界生起善意。散布慈心的一个简单方式是按阶段来进行。从自己开始,将慈心配合气息的运动:“愿我安好。”而后,想到这些你所 喜爱和尊敬的人,愿他们安好,一个个进行。接着移到好朋友们,而后是泛泛之交,“愿他们都安好”。最后,内心想到这些你害怕、不喜欢的人,对他们继续一直 散布你的慈心。
8. 这个禅修可以经由慈悲的波动而扩大到包含世上各种环境中所有的人们。
9. 慈悲来自善意的共同源流,并且扩展自己超越了单纯的个人领域。如果你不再使事情永合己意、如果你能接受自己和别人的如实样子,那么,慈悲就会自然生起。慈悲是心的自然感应。
二、省察
(一)没有选择的觉知
1. 禅修也可以进一步没有禅修的对象,而处在一种纯粹审察的状态,或“没有选择的觉知”。
2. 用前述的方法之一,使心宁静下来后,将禅修对象(所缘)放在一旁。内心的影像与感受的流动,当它们生起时,观察它们而不要卷入批评或称赞。注意任何厌恶和 着迷的心理,审察任何生起的怀疑、快乐、掉举或寂静的心。每当内心的清晰感消失时,或被过去的印象笼罩时,就回到注意禅修的对象(例如呼吸)。当稳定感又 回复时,将这对象再放舍。
3. 这种“单纯注意”的练习很适合于审察心理的过程。在观察心内的特殊成份外,同时去注意“容器”(指心)的性质。关于心的内容,佛法特别指出如下三个简单而基本的特性。
4. 首先,是“无常”--所有事物没有终止地起灭,心的内容不停变动。心中的成员是愉悦或不愉悦,永不停止。
5. 还有持续而微细的不满意感--“苦”。不愉悦的感受容易激起这种感受,但是当快乐的经验消失后也会在内心生起拉力。因此,即使在最好的时辰,对内心所体验的,仍有一种没有终局的失落感。
6. 当熟悉这些不断生灭的体验与情绪后,就变得很清楚了:在它们之内没有永恒的东西,因此,它们都不是真正属于你的。而且,当心内的成员安静下来,呈现出一颗 光明空阔的心,于此找不到纯粹的个人特性。这点不易了知,但实际并没有“我”、没有“我的”,这是“无我”的特性。
7. 在所有身心事物上,仔细检查并注意这些特性。不管你的经验是喜悦或难受,经由审察将在你的生命中带来宁静与平衡。
(二)审察你的练习
1. 整个禅修练习是为了建立起对事物如实的觉知。全心投入经验中,你更清晰觉察自己内心的状态,例如,在练习中是否太懒散或过分期待。用一点诚实的评估,可以 明显看出,禅修练习的品质不是决定于所用的练习方法,而是决定于你的投入。以这方式省察,你将对自己的个性与习性得到更深入的洞察。
2. 每当你禅修时,一些有用的重点要记在心里。想想自己是否每次重新开始注意每一呼吸或步伐。如果你不以开放的心来练习,你将发现你重复过去的观点,或者,没 有意愿从你的错误中学习。当你全力以赴,是否用功正确、平衡而没有透支?你是否一直触及内心正在实际发生的现象?或者,你正使用一个迟钝、机械式的方法? 至于专心,要好好检查你是否放下那些无关的事物,或者,你让自己徘徊在念头与情绪之中?或者,你试着压抑感觉而没有认清它们并且善巧地对待它们?
3. 正确地专注是将心与脑统一起来。以这方式省察,促使你培养出善巧的前进。当然,省察将使你的禅修更上一层:它将使你清晰地了解你自己。
4. 记住,一直到你对禅修培养出善巧并感到安适之前,你最好用到禅修的对象,例如呼吸,作为觉知的焦点,也作为内心散乱难以掌控时的对治物。不管练习中有多少 体验,回到觉知呼吸或身体,一直是有所帮助的。培养这种能力,重新开始,可以导致稳定与安适。以平衡的练习,你对身心会有愈来愈多的体悟,并且知道如何以 更多的自在与和谐来生活。这是内观禅修的目的与结果。
(三)活在内观中
1. 经由内观禅修的练习,你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心态,知道那些是好的,那些会制造麻烦。一个开放的心态将洞察不愉快的体验,例如,了知内心对痛苦或疾病的反应 方式。当你以这方式接近这些体验,你经常可以解除对痛苦的压力与抗拒,并且大幅度地舒缓。相反的,不耐烦的心情将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别人干扰你的禅 修,你就对他们生气;如果你的练习不如预期进步,你就失望;对没意义的琐事生起不快的情绪。禅修教导我们内心的安详与否,主要是决定于是否能以省察与开放 的心,来审视生活的种种事件。
2. 在禅修的宁静中,观察自己的意念与心态,你能检查贪爱与痛苦的关联。看清痛苦的原因:希求你所没有的东西;排斥你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能保有你所要的东西。 当这个痛苦和贪爱的主题是你自身时,就显得特别有压迫感,对个人的缺陷,没有人能容易处于安祥,特别是:当社会强调好的感觉、领先潮流和拥有最好的东西 时。这种期待确实难以使人接受如实的自己。
3. 然而,经由内观禅修的练习,你发现了一个空间,使你从所期望的、所想要的自己后退一步。检查这些想法,将逐渐明显地看出你并没有拥有“我”或“我的东 西”,只有心中来来去去的简单体验而已。因此,例如你观察自己易怒的习性,你不因而沮丧,你不加强它,这习性就逐渐灭去。它可能会再回来,但这次会弱些, 你也知道如何去处理。经由培养安详的注意力,情绪静了下来,并且消逝,留下清明、鲜活的心。这就是内观往前的道路。
4. 在日常生活的变动中,能够走到一个宁静的觉醒中心,就是一个成熟练习的征兆,因为内观已经深化而能用到所有的经验中。不论你做什么:日常家事、开车、喝 茶,要将内观用上。提起觉知,将它稳定地摆在你所做的事上,并且在动作中探究内心的性质。集中练习于身体的感受、心理的状态,或眼、耳、鼻识,能培养出进 一步的审察,这将使世间的工作转成内观的基础。
5. 愈来愈集中于觉性,内心就善巧于当下的自在应对,生活中有了更高的和谐。这是以禅修做“社会工作”的方式:将觉性带入你的生活之中,将安详带入世界之中。当你能对心识上生起的千变万化的感觉和平相处,你就能与世界更开放地住在一起,也能和如实的自己相处在一起。
三、进一步的建议
(一)个人的行为
1. 当我们的内观加深后,我们更看清我们行为的结果:由于善意、诚实与正知的提升,就会得到安详;由于愚痴、疏忽的生起,就会惹来麻烦。以较高的敏感度,我们 观察出造成自己和别人的苦恼,由此常激励我们要更有智慧地生活。为了内心的真正安详,不可或缺的是要将形式的禅修结合到热心于职责,以照顾自己和别人。
2. 内观之道一点也不神秘。用佛陀的话来说,只是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它是一个长期遵守的传统。走在精神练习的人都把“正确的行为”摆 在重要的地位。许多禅修者受持实际的戒律:例如,不杀生、不邪淫、不饮酒、不猗语等,使自己内心清净,并且鼓励别人也如此。
(二)友伴与常课
1. 定期与一些朋友禅修非常有助于练习的持续与智慧的增长。
2. 单独的禅修者最终会面临意志力的减弱,因为常常有其它的事,看来比观察呼吸来得重要或有趣。定期集体共修一段时间使参与者前进,不受情绪之流的影响。[检 验自己性情的移动,常常导致重要的内观洞察力,但是我们自己不易坚持去做而已。]共修除了有个人的效益,你想到你的努力也有助于别人继续练习。
(三)姿势附注
理想的姿势是直而警觉。过度松弛只增加腿部的压力与背部的不舒服。要以智慧注意自己的姿势,不是迟钝的意志力。姿势会随时间而改进,但是你要与身体一起工作,不要用力强迫它。
1. 检查姿势
- 臀部后倾了吗?这将产生过度松弛。
- 腰部要保持自然而没有压力的曲线,使腹部向前而松开。
- 保持肌肉放松,想象有人轻轻在两肩胛骨之间前推。这使你有个观念,知道你是否无意地弯下双肩而封闭胸部。
- 注意并轻轻放松颈肩区域的压力。
2. 姿势过僵过弛
- 想象头顶由上吊起,使脊伸直。这也使下巴略微缩回。
- 双臂保持轻放并在腹后,如果在前会使你不平衡。
- 使用一个小而稳的坐垫,置于臀部的后部以支撑臀部的角度。
3. 腿:
- 做一些伸展练习(例如,坐着伸直两腿,用手去触脚尖)。
- 坐时如果很痛,就改变姿势或坐在小凳或椅子上,或站起来一下子。
- 如果你经常坐在地板上,就试用不同大小、硬度的坐垫,或选用一个禅修凳子。
4. 昏沈
- 试着张开眼晴来禅修。
- 将你的注意力有次序地扫过你的身体。
- 注意整个身体和身体的感受,而不是一个小对象(如呼吸)。
- 站起来,在新鲜空气处以正念行走一会儿。
5. 紧张或头痛
- 你可能过份用功,这是不正常的。因此,放松你的专注力。例如,你可以将注意力移到腹部处呼吸的感受。
- 生起善意(慈心)并将它导向紧张的部位。
- 观想光遍布身体,这有助于舒缓疼痛。实际试着将慈悲的光聚集于痛苦的部位。
本册子并不是一个广泛的或唯一的指导,而是一个建议用的练习提要。为了进一步的指导,禅修者要去寻找一位可靠并有经验的善知识或老师。
愿一切众生安详!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⑵ 禅修者静座入定最快的法门

一):感受人中

观呼吸,了了分明,观整个呼吸都保持正念。这点很重要,就是观人中这一块、人中两边。呼吸的时候,关注在人中两边和鼻孔相对的地方,关注在这个地方观呼吸。这是一种最快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关注在人中两边,感受人中的冷和热。你呼吸的时候就找感觉,你就会感觉到这里有点热,非常微细的热感。吸气的时候,就感觉到这里有一点点凉凉的觉受,很弱。如果你的心念粗大,是观察不到的。

怎么办呢?你就把手放在这里,用手去感觉呼吸的出入。你们定力特别差的人就用这个方法,从来没练过禅定的人,就用这个方法,最快。你想快速入定,只要练这个几分钟就会入定。不管什么人,你只要这样专注,就是专注在出息入息上,就是整个出息都看得很清楚, 然后停,然后再吸,呼,吸,呼...就是要专注,要练习一段时间。

二):感受全身

后面是说感受全身而出息,感受全身而出息是不一样的。什么叫感受全身而出息?你的身、你的心不是关照一个地方,而是关照到整个身体。打座的时候,你把你的心关照到整个身体,从头到脚。刚开始是从头到整个身躯到整个脚,因为盘腿麻。也可以说是整个中脉相关的地方,一直从顶到下面,从顶轮到海底轮,在整个这个地方观注呼吸。

吸气经过两个鼻孔,吸到下面,修拙火定三脉相汇的地方。吸气, 肚子不要太鼓,也不要太忍。你会发现你吸气的时候,你的肚子会发硬,稍微硬一点,就忍住。但是也不能够太胀,不要故意地去胀肚子。吸气的时候,你的下腹部会发硬,也不能故意往里憋。就是自然的,不鼓也不憋进去,就是自然。

但是吸气的时候,下丹田就会有点发硬,然后在交汇的地方,气就会从中脉进去。你会感受到整个身躯,这步是第二步。刚才说的第一步,是感受这个地方(人中)。如果这个地方你都感受不到,你都还在胡思乱想,就别练我说的这个。

我说的这个是感受整个身体的,从上到下的,整个感受到。你吸气,从这里(人中)一直到下面整个身躯,你都感受到了,包括手怎么放,脚怎么放。呼...吸...呼...你的整体身体就像一个气球。吸进...呼...整个身体是一体的,甚至呼气的时候从下面的毛孔,从你的下丹田散发出去。可以观想你的气从毛孔里散发。

吸气的时候,你还是可以用鼻子吸。呼气的时候,你观想不要用鼻子呼,用整个身体,整个身体的毛孔张开,往外呼气。

但是不能够憋气,自然的,有所控制的往外放气。呼气和吸气都很清清楚楚地觉知。这就是第二步,叫做叫做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如是训练,不断地练习。这个多练,很重要的,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

三):觉受与境界

慢慢地熟练,慢慢地观照地越来越清晰。你的呼吸会变得越来越微细,甚至有时候你坐着坐着,突然一下你会感觉到你的身体没有了。我刚才说的是你感觉你的身体好像一个气球一样,吸气...呼气...身体就是这样有起有伏的。这还是刚开始,再修一段时间,你的呼吸越来越微细,那时候你的身体就没有起伏了。你的呼吸就剩下这一点点,鼻孔那个地方到丹田那里还有一点点,就剩下这个管道的地方好像还有一点出、一点入,非常微弱的呼吸。

那个时候,你观照你的身体,你找不到身体了。你发现你的身体已经不存在了。你的觉知观照你的身体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感觉,你就找不到身歼迅态体了,你有感觉才有身体嘛。

当你刚开始呼吸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有感觉,所以你会感觉整个昌判身体在发热,毛孔在往外排气一样。再修一段时间,整个身体不冷也不热,任何感觉都没有了,那个时候你就只看到呼吸了。整个身体就没有了,身体会消失掉。但是不要害怕,身体还在,不是被黑白无常拿锁拿走了。你就接着练。

有些人练得找不到身体了,就恐惧,马上睁开眼睛看一下还在,然后又接着练。会这样子,有些人坐着坐着身体会突然没有了,他就害怕。这不用害怕。

最后再练着练着,你的觉知越来越微细,呼吸也越来越细。如果坐得好的时候,没呼吸了。氏源如果有人入定了,看他是不是四禅,入到四禅的时候,你拿一根非常小的头发,放到他鼻孔那个地方,看看头发动不动。如果头发还动那说明三禅。头发不动了就是四禅,没呼吸了,但那个觉知还在,那个觉知很广大的,非常广大,无边无际的感觉。那就快要到无色界了,空无边处天。

四):不能只修定不修观

这个其实也不难,当你心无旁鹜,什么都不想的时候,练这个是很简单的事情。一点都不难,但是要稳定就很难。就是说要长期地能入这个定是很难的。偶尔的入这个定是不难的。你要是长期地入这个定,入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神通。

佛法不是这样的,不赞成入这种定。当你的心静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观修,观不净观,修后面的。不修这个了,一直这样修就变成外道了。死了以后就到色界天、无色界去了。我们不修这个,我们不是这样修的。我刚才说的是外道修禅定的,修进去了就是这样的。

我们怎么修呢?就是观察身体的不净,修不净观。等你的呼吸已经静下来,越来越细了,你的觉知能力很清晰,非常清晰。然后你就开始观察身体不净,从皮肤开始观察不净观,或者尸体的九相观。这是打座的时候观的。

下座的时候就关注身体的各种动作,行、住、坐、卧,这个很重要。刚开始学佛修禅定的人一定要这样修,这也是开智慧的第一步。如果你连这个都不会修,说开什么智慧是不可能的。这是破我执的第一步,去除贪爱的第一步,我们最贪爱的东西就是这个色身,自己的这个身体。

不要入那个定,不要去找那个“找不到无我”的感觉,“空掉了”,“听说坐久了会出神通啊”,就开始天天练禅定,这是错误的修法。我刚才说了,有些时候,修着修着身体也会找不着了,但是你不要去管它。你还是继续修你的不净观,身体有感觉没感觉,你都不要去管他。有没有觉受,或者空掉心,是不是身体空掉了,但是你都不要管。 这跟你修智慧没有关系,这个时候你继续修你的不净观。

⑶ 求坐禅入定的方法

方法:
1要独坐静室: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2要盘腿结印: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不易集中。盘腿分为单盘及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均可。腿盘好了,双手抄手结印放在肚脐下,可使气血通畅。
3要宽衣松带:坐禅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尽量避免穿着西装、牛仔裤、窄裙等紧身衣裤,手表、眼镜、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都要松开或去除,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4要摇身搓手:上座后,可以轻轻摇动身体,使身体保持在平稳舒适的姿势。两手可以交互摩擦,以提振精神。参禅不但要用心,还要用力,因为参禅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参究真理。
5要裹膝周全:坐禅时,可用毯子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以防风寒入侵关节。
6要平胸直脊:禅坐时,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弯腰驼背。坐垫要松软,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碍气血畅通。
7要出气和顺:调息是修定的入门方法,初学者依“毗卢七支坐法”做好调身的基础后,紧接着就是调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气入气要均匀和顺;气息未调,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
8要看心不分:就是要看在自己的心,让心系于话头上,不要让心亡失了。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⑷ 如何学习禅定

根据佛教,学习禅定前,需要持戒。一般来说,在家居士需要守持五戒,即离杀生、离不予取(即偷盗)、离欲邪行(即邪淫)、离虚妄语(即说谎)、离导致放逸的酒类等麻醉品(主要是指饮酒,但也包括吸毒等),首先必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至少具备这五项戒行,再考虑修习禅定。
在具备戒行之后,可以选择一种禅修方法(术语称作“业处”)修习定。修习定的方法有很多,佛音尊者所编撰的《清净之道》里共记载了四十种。我们一般常用的是入出息念和慈两种。现引述玛欣德尊者在《您认识佛教吗?》一书中所载的关于入出息念的入门方法,修慈的方法在此书中也有记载,贤友可自行下载查阅。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入门方法,真正要获得初禅乃至更高的定,可以参考玛欣德尊者的《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以及《清净之道》里的记载。
当您回到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的杂事,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李悔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工作的事务,放下生活的烦扰,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统统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燃拆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在觉知呼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妄想很多,心仍然没办法平静下来,建议大家这时可以用数息的方法来克服。
数息的方法是:在吸气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呼气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后,吸气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呼气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着数息皮扰枣。
在数数的时候,可以从五到十之间任选一个数字。例如:选择从一数到八。这样,则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想选择在入息的末端数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也可以选择数到十。无论如何,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如果这样数息,心还是有妄想的话,就应当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心不飘走!”用数息的方法来设定一个时间段。假如我们数息从一数到八需要两分钟的话,那么,在这两分钟的时间段里心就不会飘走。如此一个数息来回是两分钟,两个来回就有四分钟,三个来回就有六分钟……用这种方法来逐渐增加我们专注的时间。
在数息的过程中,一旦发觉心飘走了,被妄想中断了,就应当重来。比如数到六的时候,发觉心飘走了,就不应当再继续数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继续数下去的话,心将会对数息变得麻木,以后可能养成一边数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那么数息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察觉到在数息的过程中心飘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让自己在从一数到八这段时间内心保持清净无染。
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只是将心安住在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持续地觉知呼吸就行。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它的存在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能经常学习关注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⑸ 如何修禅得定

给你打个比方,你不上小学、中学,能直接上大学吗?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禅定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着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着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 (离生喜乐)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二禅(定生喜乐)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三禅(离喜得乐)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四禅(舍念清净)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禅境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1、空无边处定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2、识无边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3、无所有处定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着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⑹ 如何修禅宗

一.1有善知识直指,明心见性。2参话头,起疑清,疑情不断,自然入圣境,可以体会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二、悟后起修,保护所悟不退失,不再迷。除习气,纯敏改正过去的不良习惯。这个要上上根人闭裤租可以顿悟。就是说,有一定佛学基础,了解一些唯识之类的。可以从量变一下到质变。轿兆就是开悟了。

⑺ 请详解如何进入禅定

修持佛法非常讲究戒定慧三无漏,任何法门皆不离此三字要诀,一切法门的修持都是从持戒入手,如果一个佛教徒连这最基本的戒都不愿去持的话,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而做到离苦得乐的。所以戒是三无漏学的首要条件,因持戒而去除身口意三业得清净继而修定,我们平时有由于无明造作,心念相对比较杂乱,而这散乱的心使我们很难在遇事时冷静观察,心念容易随境转而生起贪、嗔、痴、慢、疑等业障,在此心境下,很难有能力冷静地分析观察事物之本性,所以我们一定要首持戒而后修定,有了这定心,我们就比较容易深入分析观察到事物的真相,而这能深入分析观察到事物真相的能力就是智慧。因此,三无漏学是修行的次第,有一定的次序,因戒而定,有定生慧,这就是修行的次第。

什么是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语翻译过来的,译间为禅那就是静虑的意思,静虑——就是把心定下来,冷静地分析观察思考问题。“定”——就是在观察境界时专心一致,摄住散乱的心念专注一念上;“观”——既是作这种行观。修持禅定者都不离“止、观”二字,只有在此二字上下功夫,才能入于正定之中。佛教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居住之众生都有无穷尽的贪欲;而色界、无色界境界是要靠修禅定才能进入的。

而我们要想进入色界、无色界就得靠修行来完成,在进入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前,我们必须要经过一些在欲界的基本训练,要经历粗心定、细心定,欲界定、未宴则来禅等四个过程,才能真正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灭尽定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解一下这四禅八定的修持次第和心境:

粗心定:

开始学禅住者,心相对比较散乱,杂念较多,很难使自己静下来;而由于姿势不端正而引起腰酸背痛;而由于长期处在精神肌肉紧张状态下,坐不多久就发生腿酸、麻、胀、痛体症,呼吸不够顺畅,胸闷等现象,而难于持久。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要用有效的具体方法来摄住我们晌拦棚原本散乱的心念,调整原本不端正的姿势,理顺我们呼吸状况;具体方法有观心法、观息法、参话头等方法,使我们原本散乱的心念收回来,这样心念慢慢地就会变的很细微了,慢慢地通过调整,把原本不端正的身姿调整端正了,通过这些方法,把原本不顺畅的呼吸顺畅起来,而达到这状态就说明衡漏你已经到了粗心定了。当然,进入粗心定并不代表已经达到无念的状态,只是比原来的念要少的多了,只是念比原来要细微些了;身体也已经端正了,肌肉也处于相对的松驰状态了;而呼吸自然也比较顺畅了,但是呼吸还远远不够细长;心念摄住了,只是杂念少了,不再会胡思乱想了,但是念还是有的,还是通过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断产生。

细心定:

当你进入细心定后,你的心念已经很细微了,身体也能自然平衡端正了,久坐也不会再腰酸背痛或是感到疲倦了。大多数学过打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体会,那就是当坐了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后,就会感到身体很疲倦,那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粗心定,如是你进入了细心定后,就不会有这感受了。当你在进入粗心定再入细心定后,身体姿势就会自然调整的端正,而久住不会有感疲倦。如果你继续禅坐,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中,那就是进入真正的欲界定。

欲界定:

在粗心定和细心定时,我们还得用念来控制妄念的产生,而进入欲界定后,就不必加以控制,妄念自然不会再产生,而且这时的心念也处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不必再加以调整和控制。进入欲界定后,我们就可以整天打坐,一点也不产生会心浮气燥情况,不会再有任何的疲倦感了,而呼吸处在相当细微久长的状态。

未来禅:

在进入欲界定后,如你继续精进禅修下去的话,到达某一天,你会忽然发现,你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感觉整个身心不见了,这只是一种禅坐时的感觉,并不是你真的身体不见了,当然,如是你出定,还是有这具色身的存在,这只是在禅坐时的一种感知上的感觉。如是说你到了这一步,那你的身体阴阳基本上处在平衡状态,不会因阴阳失调而生病。因此,我们如要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通过修持太到这一未禅定才能做到无病而健康。

讲到这儿,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有些人,在修练静坐禅修时,会进入一种昏睡状态,一但入静马上显现出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来,也可称着痴业障显现的状态,往往以为自己进入了这“未来禅定”,这不能称之为“未来禅定”,这种状态称之为“枯定”或是痴来显现,如要进入“未来禅”或称为“未来禅定”,对一般人来说,一定是经历过“欲界定”,而要进入“欲界定”那一定是经历了“细心定”的修持过程,而在进入“细心定”前是一定会经历“粗心定”修持训练过程,这是一个修持禅定的次第次序。修行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它必须是经过严格次序的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达到。

而前面这四个定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禅定,它们只是在修持禅定前,为进入修持禅定而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是没有前面的基础准备工作,那是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禅定修持的。而真正的禅定修持是从初禅开始,有初禅进入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进入了初禅,才算是真正进入禅定修持了,而未来禅还是是停留在欲界定中,而当你进入初禅的过程就是出离欲界的修持过程。下面我们来讨论简说一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心境情况:

初禅:

当一个人在进入欲界最后一定未来禅定时,继续修持下去,就是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达到相当精深的情况下,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再次地动了起来。这动的感觉因人而宜,大约有不同的八种感受,那就是“冷、暧、动、痒、涩、滑、轻、重”等,最常见的就是身体轻微时动了起来,到达这状态,说明他已经进入初禅了,他的心境已经出离了欲界。

从未来禅在进入初禅是有个过程的,在准备进入初禅前,先要静坐几天,然后在极静中,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完全消失了,这是到达了未来禅的境界,然后又在感知上感受到身体慢慢地再度动了起来,在这一瞬间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在身心内外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的乐感来。当进入初禅以后就不须分段食不食了,因为这时的行者,已经没有了鼻、舌二识,只有眼、耳、身、意四识存在。因为进入初禅后没了鼻、舌二识,所以对气味的香、臭是嗅不到的;舌头对酸、甜、苦、辣的味觉也没有。这时的他已经脱离了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也就是说,他已经除掉了贪、嗔、痴、慢、疑这引起人们五大烦恼的根源,而这五毒就是遮盖我们慧识的障碍,当然这只是在很粗的名相上的五大障碍。

初禅的特点:

初禅有五大特点,也称之为觉、观、喜、乐、一心五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五大特点:

觉:觉是指我们的身体对外境的感受和心境。这时的知觉是处在初禅的境界中,并非如我们现在的欲界知觉和感受。

观:是指我们内心的观察。觉是对境界比较粗的心念感受;观是内心对境比较细的观察;

喜:内心的欢喜感觉。因为这时的我身心出离了欲界,也就是说脱离了欲界的烦恼,处在宁静舒适的境界中,故内心引起欢喜。

乐:指我们身体五根所感受到的一种快乐。就如我们经历了一天的长途奔跑,到得停下用温和的热水冲洗,把疲劳不适都冲洗一空所得到的一种舒服感时的快乐心情一样。当你进入初禅后,身体会有一种突然去除了欲界烦恼的疲劳后产生的一种无比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初禅又称之为“离欲喜乐”,意思即是因为脱离“欲界”在内心生起的喜欢和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专一念,定在境中保持不动,也可称作“心一境性”。

二禅:

当一人在初禅修持相当的基础继续精进修持,当禅定功夫更为精纯时,就会发现自己觉、观的心念很粗,(“觉”指的是你对境物的感觉;“观”就是因觉而生起的种种思想活动)。就如说吧,当你在感觉上发现在身体上产生某种变化而生起的思想活动,知它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觉”与“观”。而这时你会发现这“觉”、“观”的心念很粗,这时你会生起想把这很粗的心念舍弃了,因为你认为这也是一种烦恼,当你把这种很粗的“觉、观”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这时,的心境如止水,心念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这时一片平静、很清净的状态,也称作内静,这种内静与初禅的宁静有所区别。由于在二禅的境界中是无觉无观的,内心再也不会去作思维和判断所接触和境界,也不起语言上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作“圣默然定”。进入二禅后,无眼、耳、身识,在六识中只留下最后一识“意识”的存在。

二禅的特点:

二禅有内静、喜、乐、一心四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四大特点:

喜:因舍弃了很粗的“觉”、“观”和语分别,内心欢喜;

为什么说离开了语言上无有分别,其实大家可能性想一下,在我们静坐时,虽说没有发声,但并不表示没用我们平时所使用的语言来思考问题,就如上海人会用上海人平时习惯的语言表达方法来思考问题,而北京人会用北京人平时习惯用语来思考问题,外国人会用他们本国的语言习惯来思考问题,中国人会用汉语来思考问题一样,在初禅时,还是有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情况,而到了二禅就舍弃了语言的思考,因为没有了语言思考问题带来的烦恼,而感到内心的欢喜。

乐:当你进入了二禅,在身体上的安祥和内心的平静而感觉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在于身体上感受到乐后内心生起的欢喜。

一心:在这儿说的一心是指“定”,就是当你进入二禅后,把心定在二禅的境界中,保持着内心的平静或称为内静。

三禅:

当在二禅的基础上,继续精进修持,就会进入到三禅的定中,心就慢慢地远离了因喜引起的躁动,这时就进入了更深的定中,而禅定功夫更为精纯,这时就会感受到一种从所未有的乐。此定中的乐与外境都无关,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乐。初禅之乐是因离欲界而乐,故也称为“离欲喜乐”;二禅是因离开了语言的烦恼而乐,故称为“默然喜乐”;三禅之乐可称为“离喜妙乐”。乐是前三禅所有,在三禅后就没这乐了,故三禅之乐称为人世间最后之乐,也可说人世间之乐或是人世间最乐就是在三禅了。当进入三禅后,六根就留下意识起作用了。乐:当你进入了二禅,在身体上的安祥和内心的平静而感觉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在于身体上感受到乐后内心生起的欢喜。

三禅特别点:

三禅共有舍、念、智、乐、一心五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五大特点:

舍:在三禅中我们舍掉了欢喜之心;

念:了了分明;

智:生起正知。“正知”指这时以真正的智慧分析观察到事物之真相;

乐:因舍离二禅中的烦恼而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快乐。因为在三禅以上不在有乐的感受了,故世间的最快乐感受就在三禅了;

一心:这时的心念定在三禅的境界中;

四禅:

当进入三禅后,行者继续精进修行,就会发现在三禅中的人间之乐还是种烦恼,因要做到心无挂碍,就得把这乐也舍弃了,这时的意念到了清净的极点,呼吸也完全停止,心念完全不动,故四禅又可称为“不动定”。从初禅至三禅,我们的心念一直是动的,当进入四禅后,心尤如明镜一般不动、清净明朗。当然心念不动了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只是这时的心念只停在四禅的境界中,心只观此境而不动念称为心念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起作用。

以上四种定,都还在色界,还未能舍离色身。当然如是一个人,在进入四禅后,他所修学的一切皆可随意成就,包括修习神通,也可立刻成就,所以在四禅定中修学是最快能成就的。在这里所说的神通并非是一种大家常说的感应,而是发自内在的自发的能量和能力,故态复萌一分定就有一分神通。而神通不必专修,那不过是在学佛修行过程中的一种付产品,也是这个原因。

四禅的特点:

四禅分为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三禅特别点: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四大特点:

不苦不乐:指的是内心不再有烦恼的感受,也不会有喜欢的感受;

舍:指的是舍弃了三禅的乐;

念清净:这时已经不会再有妄念,当然起念也可以,只是全由自己作主,所以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不止,随时生起无休无止,念起时无法控制和不随,自己无法作主,而达到四禅的修行者,他是不会有妄念的,而起念可随心所欲,完全受自己的指挥,自己真正做到了作主;

一心:在这儿指的是心念定在四禅定境中。

外道也可进入以上四种定中,但因无有正知正见的智慧,故只能进入“无想天”而不能再进一步,在此我就不去细说了。以上四种禅定都还没离色界,作为一个修行者如觉得有色身也是很麻烦,也想舍弃它的话,那就得修习更为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只有修禅定到这四定中,才能舍弃色身而带来的烦恼。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这进入无色界的四中定:

空无边处定:

对于一个行者来说,若想舍去色身他必须把各种色相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想。色想是因眼识生起;有想是由耳、鼻、舌、身生起。当我们在四禅定修持中,做“空观”,既是把色(物质)与各种欲望等“观空”,当你能达到这种空时,就可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也称作脱离色界,这时在感受上已经舍弃了色法故称色空。“空无边处定”——指的是边无沿,当进入此定后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他的受、想、行、识还是在起作用,只是色法空了。

识无边处定:

当修行者在“空无边处定”境中继续修持过程中,发现在“空无边处定”中还是有空想,而有感这空想也是一种麻烦,也是一种苦,因为这时还有想的心念活动,所以他想把这空想也舍弃了。要想舍弃这种想,他就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使自己念念不离知觉心。“识无边处定”——心识产生作用时,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故称作“识无边处定”。进入此定者舍弃了“空”想后,只保持现前一念心识,而进入此定者并不是说已经完全没有想了,想还是有的,只是此时的想是非常细微非常细微的,与“空无边处定”中的“空想”要细微的多,是有区别的,在“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作空想,而进入“识无边处定”时把这“空”想给舍弃了,而进入一种有别与“空无边处定”的细微之想,是一种心识在起作用,只是一种非常细微的想。

无所有处定:

当我们在“识无边处定”中继续修持下去时,会发现这种心识也并非自己的,而生起烦躁之,也想舍弃掉它,这时你就会进入“无所有处定”中。这时会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这种心识起作用,才是最安稳、最为快乐的。这时就会一心观这种境界,而这种观并非是“空无边处定”中的“空”想,也非“识无边处定”中的心识作用,而只是一心专注无所有境界。在这定中,只是认为已经无想了,实际上还是有的,只是此时的想比“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来的更为细微,是种非常非常细微的想,而在意识中的法尘也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此定中,不再作其它之想,没有心想之相,也不作分别所有之相,只是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境界之中,但是第六识还是在起作用的,只时的第六识只是集中在观察“无所有定”的境界。

非想非非想处定:

当修行者在“无所有定”中继续修持下去时,这种心念还是有感太粗,因感到心念太粗有苦,所以他要把这太粗的心念也要舍弃掉,只是的他不要一切的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都要舍弃了。因为他感到在“空无边处定”的是种“空”想;“识无边处定”的“识”想;“无所有处定”中的无想,实际上还是有很细微的想存在,只时的他,要把前“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中的有想和“无所有处定”的无想都舍弃了,这时的他要进入一种“无想”也没有“想”的境界中,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中还是有一种定的境界也称之为定境,而当进入“非想非非想定”后,连这定境也消失没有了。这时的他,以为第六识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其实,这时他的第六识还是有一定作用,只是因为非常细微非常之细微,他已经不知道了,而在他的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心识同样地起作用。

当一个修禅者进入到四禅定中,只是暂时降服了眼、耳、鼻、舌、身五识,而并非把色身给灭掉了,当然,在进入这种定境中时,那些粗浊的烦恼当然不会生起,而在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我们的色身也就所给带来的烦恼就不再存在了。这时的心念之想处在相当细微及非常细微的状态下,而我们的第七、第八识还是在起作用的。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灭尽定的问题。

灭尽定:

当修行者在继续修持下去时,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这个“我”存在,因此生起要舍弃这个“我”,也就是说,他要舍弃第七识执“我”的心念。(佛教讲我们有八识在起作用,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而第七识是执着于第八识为“我”,故我们又把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或称为执我识,我们的前六识因分段死亡可作暂时停顿,只要你还未解脱前,第七识去是一直在起作用,不间断地造作,念念生灭不止)。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能把这第七识暂时不生,也就是暂时让他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就可进入到“灭尽定”中了,而得以舍弃“执我”识,也就是第七识了。在这儿说的“灭尽”的意思就是进入此定后,可灭尽前六识及灭尽第七识“执我”识的心。而这一定唯有出得三界证得三圣果位才能进入。

“灭尽定”的特点是证得无“我”断除一切因业障引起的烦恼。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在进入“灭尽定”后,还有一些及其细微的烦恼有待降服,只有当我们在此定中,把所有的一切烦恼都断尽了,在定中证得无我,而出定后也能做到事事无我,才算是真正证得圣果。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及证得三果圣人才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进入四禅只是脱离了欲界而进入色界,只有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 才是脱离色界进入到无色界,而要脱离欲界进入色界、无色界只有通过精进的修持,只有依靠禅定功夫才能进入的,所以在此我祝愿各位同修大德,在佛学修行的道路上,依靠正知正见,精进努力修持,早日脱离苦海,证得正果得渡成圣救渡众生共赴极乐。

广超法师主讲(注,收集于网络)

⑻ 如何修习禅定如何入定需要多久可以入定

科学禅定的系统:先理解空境,再根据佛经(圆觉经)佛祖所说的绝顶秘诀(知幻即离)为根本,以(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为总纲,以科学禅定之觉空入定三大步为渐次(不断察觉,原来是我,住看清楚),踏踏实实一步一步,遵循佛陀之佛经的教导,必入禅定,以下为高月明之科学禅定的(如何入定1?)的文章,请参考:

在修习禅定上,我能给大家的理念是什么?

对此用一比喻再作一简要说明:给你一张羊皮,要求你缝制一只皮球。你该如何对这张羊皮进行剪裁?有两条路:第一、需要你用许多时间去学习数学几何知识,然后再去计算该如何剪裁这张羊皮。第二、你买一只很圆的橙子。把皮“不间断”地剥下来。然后铺在羊皮上,按照桔子皮的形状剪切下羊皮。这样几分钟你就完成了任务。同理,修习禅定,你不必要成为佛学理论方面的专家(只汲取我们需要的即可)。你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很清楚:科学禅定的唯一目的,就是以科学的简洁干脆的理念修习“定力”。然后以心理科学、生命科学理念为基础,让人们学会运用心灵的力量,进而获得健康。在修习定力方面,科学禅定从总体来说,就是给你一只橙子。

1、什么是空境?

就像食盐也叫氯化钠一样,如何入定等同于如何体验空境?要想体验空境,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空境?

很简单:清清楚楚就是“空境”。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当年达摩祖师面壁时“闻蚁斗如雷鸣”。这句话已经将“空境”形容得很清楚了(注意:不是达摩祖师入了什么境界后才有了这个能力,而是空境本身的特性)。千万不要再到什么地方求个什么“空”,造出个什么“空境”出来。所以清清楚楚就是空。本心就是空境——就像一面洁净的镜子(镜子越干净就越清楚,也就是越空),所映照出的万物就是你的感觉和思想。万物在镜中流转逃飞,就像你的思念在本心中跌宕起伏一样。无论镜外“电闪雷鸣”,“镜子”能够感知到一切,却不会受到丝毫污染(不垢不净)。这就是空境。

你猜猜这是什么东西: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结晶粉末。相对密度2。165( 25℃)。熔点801℃。沸点1413℃。中性。有杂质存在时潮解。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乙醇。很难猜吧?答案是:食盐。所以注意:所有对“空境”的描述只能用形容词。而只有你品尝到了食盐,你才能知道食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是当你品尝过了,而又向更多的人去描述食盐是什么时,你也只能用形容词。然后听你描述的人的感受,就如此时此刻的你对我所形容“空境”内容的感受一样!

2、空境不是你“修”出来的。

人们普遍对“体验空境”有一种误解:即认为体验空境就像煮米饭,只有煮到一定时候,饭才会熟——即认为只有修习到一定的的候“空境体验”才会出现。实际情况是: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空境。只是没有经过修习的人,没有能力将空境延长,体验不明显,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而已。就比如:你“一触即离”地触摸打火机的火焰,就算“摸上”一千次,你的手指也不会被烧伤。而你持续地停留在火焰上三秒钟,只要一次,“质”的变化出现了——你会被烧的很痛——如果是一小块猪肉的话,就会被烧焦。这是“时间的量变”引发的质变。所以修习禅定的关键是如何将体验到的“空境”延长。

3、如何获得空境的体验

首先,以《金刚经》中的三际托空(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去体验。空境在哪里找?在你的第一个念头与第二个念头的空档里找。读一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一个字句之间的“空档”就是空境——清清楚楚的空境。因为太短了(大脑神经系统完成一次同步震荡的时间是40毫秒(1/25秒),所以最短的空境不会短于40毫秒)。没有一定心力为基础,不会有所延长,就很难切实地感受到。

其次,以密宗大手印的最高秘诀去体验空境(即: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纵离妄念,陡然斥心呼——呸,猛然续呼“呀码呵”,一切皆无“唯惊愕”。“愕然”洞达了无碍,明澈通达无言说。法身自性当认之,直指人心第一要):人的意识平时是非常松散的,当你被别人一声恐喝而吓到时,你就会体验到很短的一小段“空境”——一小段的清清楚楚。而大手印的方法就是用“惊愕”来截断杂念妄想,来体验清清楚楚的“空境”。

万法归宗,最好用的就是佛祖所传的绝顶秘诀:“知幻即离”。没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最高密法!!!实际上,用知幻即离去体验空境需要有一个基础:就是拥有一定的心力——正信佛学通过包括“安般守意在内的诸方便法门”来获得一定的心力。

4、为什么非得有一定心力才能去体悟“空境”呢?

打个比方:一位运动员的目标是将一个100公斤的杠铃坚持举过头顶一分钟。他会怎么进行练习?他会一开始就去试举100公斤的杠铃么?绝不会。因为教练清楚地知道:由于没有能力举起来一次,肌肉就得不到有效训练。所以就算尝试举上一万次,除了伤筋动骨以外,所获只能是空费力气!所以方法只有一个:渐次修习——从20公斤到50公斤,再到80公斤的练习。最终会举起一次的100公斤的杠铃。然后将一次变为一万次,就获得了挺举过头顶一分钟杠铃的能力。

简单清楚:首先,你要通过意数呼吸(20公斤——80公斤的杠铃的练习)的练习,拥有体验一次空境(举起100公斤的杠铃)的能力。然后通过不断的去体验(举杠铃),就获得了超强度的心力(长驻空境)。

5、什么是知幻即离?如何用“知幻即离”去体验空境?

很简单,知,即察觉。就是你在打坐时,突然察觉到有妄想的时候——就是空境的体验。你一察觉,空境出现了,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空,本来空,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千万不要再用个什么秘法去除妄想。就是说:在经过数呼吸的训练后,你有能力在“一察觉”后,体验并保持到——超过0.5秒钟的清清楚楚——察觉的当下就是空境,你就住于空境了。如何延长保持这一段的清清楚楚,就是修定的全部内容了。

注意:不可拔苗助长。没有训练意数呼吸而体验到的“空境”是比较模糊的。因为你的“心力”还不足以延长而体验到“纯度较高”的空境。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把握”的程度(举不起100公斤的杠铃)。当你有能力举起100公斤杠铃的时候,举一次就是一次的效果,举两次就是两次的效果。如此举上一万次,才是真实有效的训练。(还是那句话: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一个东西,这样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只与你个人有关系)。当你通过意数呼吸的训练而将基础打好时,你就有“心力”去体验一小段清清楚楚的“空境”了。然后将这一小段空境想办法延长就可以了。

如何延长体验到的“空境”,就是如何持续不断的去体悟空境,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在死亡的绝境中——在1998年的一天上午的10点钟,我突然顿悟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秘诀:“当你察觉有妄想的时候,就是空境。当下空境,本来空境。那么,你不要去到那里去找清净,找空境了,你只需要不断察觉,就可以不断地去体悟空境了”。所以这个秘诀就是——不断察觉。

肯定有老学究会说:不断察觉本身这一念就是“大妄念”。这句话是对的。关键是:谈佛议理的人们都太有“远见”了——每一天都在“谈论着河对岸的美丽景色”。当人们给他一艘船的时候,他却说:“你们错了,我们的目的是要到河对岸去,而不是船,船不是河对岸”。“船不是河对岸”这句话谁能说是错的呢?

当“不断察觉”经不断修习后,当你有能力将“空境”延长到2秒钟时,你就会体验到“一小段”的空,就会有“原来是我”的感觉。

什么是“原来是我”?

简单地说:“你会感到你就是你,一个活生生的你自己,一个非常清楚地存在着的你自己”。(实际大手印的大声的一声“呸”,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是体验那个“原来是我”的感觉。突然你被吓时,是否体验过一个很清楚的“我”的感觉呢)。“原来是我”就是一段空境的体验,就是精真元明的体验,就是一段时间的入定。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这种感觉延长就可以了(从这里开始我们涉及到的心理科学、脑科学方面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而最终都会归于物理学门下)。

如何延长“原来是我”?

到这里我们碰到了一堵无法逾越的墙——无论如何“空境”的延长不会超过3秒钟。原因如下:

此时此刻你现在在想什么?你以为你的思想象流水一样连续地流过你的意识的吗?实际上你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象是一段一段的流过我们的意识的。这就像我们曾经以为电影是连续播放的一样——实际上电影采用的是每秒24幅画面(电视25幅——1秒钟大脑神经元会同步震荡25次,每次40毫秒)的速度播放的。如果电影以每秒低于24幅画面的速度播放,你看到的将是一幅一幅的“图片画面”在你的眼前闪过。人的意识流也是同样的一种机制:意识流在你的脑中也是以一幅一幅的“画面”流过的。那么一个“意识图片”(可以认为是“意识量子”)是多长时间?它的框限又是多少?又如何与佛学禅定相融通的呢?

简单地说:你可以看到两种透视(查看以前文章)——看到的人像或花瓶(不同透视形状的立方体)是在你的意识中不断转换的(就是一会看到双人面像,一会看到花瓶)。而你永远不可能同时看到两种透视——就是说你的意识中不会同时呈现人像和花瓶。而在此时此刻活生生的意识中,你只能装下一个意像——也就是只能有一个“意识画面”。(对于这一点,脑科学论述是很深奥和复杂的:比如一次的脑电流同步振荡是30~40毫秒等等。今天你只需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以后我们还会更深入地谈到更深刻的东西)。这个“意识画面”所持续的时间从40‰秒(即40毫秒)的下限到3秒钟的上限之内。

更清楚地说:“意识图片”的下限是:你要想让花瓶与双人面像在你的意识中转换的速率再快也绝不会超过每秒钟25次(一秒钟有25个40毫秒)——就是在40毫秒之内绝不会连续地出现两次的“意识图片”。而上限是:无论如何你的意识中所保留花瓶的“意像”绝不会超过3秒钟就会自动转换为双人面像(就是绝不会超过三秒钟,意识图片肯定要变换为另一张意识图片的意思)。有人感觉是超过了三秒,实际上是两个感觉到的“一种透视(比如花瓶)”的间隙很小而已。只要你是人你就逃不出这么一个“此时此刻的意识限度(0。04秒——3秒钟)”。以上意义很明确,无论如何一个完整的“空境”片断被限制在0。04秒——3秒钟之内——无论如何,谁也逃不出这么一个意识的框限。

很简单,修禅定的另一个非常重要关键出现了:我们无法延长“空境片断的体验”,那么只有不断地体验“空境片断”来获得长时间的“空境体验”了——这就有如:自行车的链节连接到一起形成链条一样——即形成“空境链条”。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所出现“空境片断”之间的距离缩短——直到连续无间隔地出现“空境链条”?

答案还是要通过“不断察觉”为原动力,使“空境片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当然这个频率有一个心理机能上的上限——这个频率再快不能快于每秒钟一次(另外注意:不断增快“不断察觉”频率的目的是通过这种不断体验到空境的方式为训练手段,进而获得可以延长体验在空境中的能力。反过来说,当通过一段时间不断察觉的练习,随着你有能力停留在空境中时间的延长,不断察觉的频率是逐步降低的,比如,当一次察觉让你有能力停留在空境中一分钟的时候,那么你的不断察觉的频率就不是每秒钟一次,而是每分钟一次了)。同时,不断察觉也是缩短“空境片断”之间间隔的唯一方法。“不断察觉”体验到的空与“原来是我”体验到的空,本质上都一样。只是把它们看成两个感觉,再开始体验时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运用。

还是“时间的量变引发了质变”——当无间断地连续出现五次以上的“空境片断”时——即形成“空境链条”时你的另一个感受就会出现:住看清楚。

什么是“住看清楚”?就是可以较长一段时间“住”在一个“心的入定态里”,对一切(包括自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你在清清楚楚地观察着一切一样,而这就是“照”。

什么又是照?比如,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260个字的是心经。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再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就只有“照”这么一个字。“照”便是全部佛法。精简地说:就像用手电筒去“照”见万物,而手电筒里的电灯泡就是“本心”。而本心“照”见一切。空就是照,照就是观,观就是觉,觉者佛也——转来转去都在形容一个东西。

我曾经用红笔将“不断察觉、原来是我、住看清楚”(这就是觉空入定的三个秘诀)写在纸上,然后贴自家的天棚上(因为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我是躺着修习禅定的)。每一天看着这个方法,进行修习禅定(在10多平方米的天棚上写满了我修习禅定的关键之处。第一次到我家的人,都会被吓一大跳!搞不清楚这“满天红”到底是个啥意思)。注意:实际上每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方法,都有非常深奥的佛学哲理为基础的——这三个秘诀也是我渐进的领悟融通出来的,绝对不是胡乱简单的。比如: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就是空。这句话至少会有超过一百句的佛祖所说的经文做辅助理解的(这个还须逐渐与修习禅定,相行并进地分析领悟)。今天我只是在给大家画那个“橙子皮”,我们只能走到那里说到那里)。

小照一下,大概有个几十秒钟。可以比喻为一个点。随着“点”之间的距离的缩短而有了大一点的“照”。这就是线(数学上叫“点动成线”),也就是有了一段的定境。很简单,不断的去体验小段的定境,就会逐步通过训练而体验到大段的定境,这就是入定了!!!!!真是很简单!!!!!!

此时此刻的你也许会说:太简单了吧,好像愚弄了我们的期待心?是啊!我也觉得太简单了。我也想弄点“玄妙的东西”。可是佛祖说:“亦无渐次”(就是所有的佛、菩萨都按这一个方法修习),一下子把“玄妙”打没了。也许,就是为了今天能把这个说个清楚,让我在死亡绝境中极度痛苦地用功多年。所以请你为我鼓鼓掌吧!!!

附录:

物理学进入到量子力学的时代已经近一百多年了。量子力学的根本原理让我们制造出了“原子弹,电子表,电视机,手机,各种高尖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高科技等等”,几乎涵盖了当今的一切的科技发展。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包括创建了量子理论的诸多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一再公开声明:“没有人能懂量子力学”。也就说被公认的事实是:量子理论相当艰深而不容易理解,连专家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的顶尖的物理学家,青丝变白发,就是为了搞懂量子力学。

从我第一次接触物理学到今天近十年中,我花在学习领悟量子力学上的时间超出了学习佛经的时间。量子力学与佛法的深入融合才是真正深奥而不可思议的,最重要的是十分有用的。同时这种融合(有用有效性的融合)是科学禅定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

说了半天,量子力学有多么神秘?今天只作点滴分享(只与哲学相关部分)。

根据量子力学的实验解释:电子、质子(组成原子的构件,所以也是原子的特性)的本质是“虚幻的”,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观察而存在的。就是说你不看一个原子,原子是不存在的。原子竟然是不存在?这多么疯狂阿!既然组成楼房(身体)的砖头(原子)是空的,楼房也肯定是虚幻的!也就是说:本质上我们是不存在的。你的存在依赖于我观察了你,而我的存在依赖于你观察了我。爱因斯坦曾愤怒地反驳说:“我不看月亮,难道月亮就不存在?”可是无论你相信不相信,事实情况是:经过几十年世界科学界的一再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物理学家惠勒根据量子理论而发展出了一个着名的“自观察系统”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说“我们存在的宇宙(星星、树木)是依赖于我们的意识对宇宙的观察而存在的”。你说这句话疯狂不疯狂?

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有五个人偶然中在山间的一个亭子里相遇。大家坐下来寒暄之后,闲聊无事就各自讲起自己遇到鬼的故事。结果一个比一个讲得吓人。而当其中一个人正讲得起兴的时候,突然远方传来一声鸡叫,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几个人瞬间随风而去。原来他们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就是鬼。

假如没有心灵,清风、星球、宇宙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假如没有心灵,我们又是什么?写文章的我和看文章的你,难道不是空的吗?100年后(就像我们今天看待100年前的人们一样),也会像那些鬼一样,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原子是空的,那么连什么是个什么都没有,那么到底什么又是什么(宇宙外面还有多少个宇宙?宇宙形成之前是什么?什么是空间?空间如果像一个空心球的话,那么球壳外面是什么?假如一切(物质本身)都没有,那么什么是什么呢?)?当人们想到这里往往会不寒而栗。如果你现在没有“栗”,过后当你想到一个“点”时,就一定就会“颤栗”!颤栗过后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大秘密!

⑼ 如何进入禅定状态

最古老普及、系统实用的静坐修定方法--出入息念(数息观)
最具可操作性的【静坐修定】贴!不看后悔哦!

本贴请勿跟帖回复,有关参考内容在另一个置顶帖里。
静坐数息及修定问题咨询专栏:请吧友到此专栏咨询有关问题,勿在置顶贴里提问及交流。这样使问题集中化,以便其他吧友也能看到类似问岩此拦题,省得重复提问。
专栏网址:http://tieba..com/p/2812374725
鉴于很多吧友都是初学,原有的置顶贴虽含有少量经文内容,但有吧友也不易看懂,我就把内容尽量通俗化,使数息法门的(入定)前(期)的程序清晰化,力争使哪怕中学生程度的朋友都能一目了然。
本法门背景
出入息念,又称“数息观”,梵语为“安那般那”,是佛祖在世时留下的“二甘露门”,是千百年来佛门最古老、最普及、最易懂易学的禅定(悟道)修习大法。依此修习,不要说练习什么禅定或内功,就是一路证悟直至涅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亦是绰绰有余。
在中国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所作的修禅要典《六妙门》中,指出数息观的六种层次为:(1)数呼吸--数,(2)跟随呼吸--随,(3)定或集中--止,(4)识别--观,(5)还,(6)净,即是解脱或开悟的境界。
鉴于本贴是针对初修者的,故此只介绍前三个步骤,完成这三个步骤即可入定了。后三个步骤就不再介绍了,那是有了入定的基本功以后的事了。
前三个步骤就是:即数息、随息、止息【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的一点(融合内观心法,将此点限于鼻孔下嘴唇上一带区域)】。
真理是不需要什么来装饰的。修习本法,勿要顾虑,方法简单,即看即懂。对于尚在佛门外或者对佛教缺乏兴趣的人,不需你信佛,不需你懂什么佛教知识,只要你按照置顶贴的方法真诚练习,哪怕你是文盲,也能依法成就。即便无意入佛门,静坐修定也能使你心明如镜,智慧大开;心定如石,宠辱不惊。以此心态做事,则无往而不利哉!
人生的长度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一口气上不来,我们可能就会到另外一个世界了。所以本法利用人人皆有的呼吸,从呼吸入手,通过不动声色地观照自己的呼吸,达到探索身心世界、解除人生烦恼的目的。
心息本来相通,观息即制心之术。呼吸本身,就是心念的外在化。心念越来越止住,呼吸就越来越微细;呼吸越来越急促,表明心念越来越妄动。
呼吸既属于身体层次,又是心念的表现,所以这个方法是沟通身心的桥梁,通过此法,得以最容易发现身心的真相。
所以,呼吸本身就是妄想杂念的表现,倘若再加上其他方法,无异于头上安头、妄上加妄,要入定就更不容易了。尤其是加上那些有明显宗教痕迹的方法,就更不容易为不同宗教或文化的人接受了,而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与宗教无关,与文化无关的。

出入息念(数息观)的基本内容与实修步骤
由于人的根机、因缘各异,本法将重点针对初修者,融合内观与其他数息法门,希望吧友能灵活参考。
第一步:数息(妄念纷飞阶段)
(1)、首先强调一点,你可以把“息”理解为呼吸,但是在初期实修时,数息并不等于数呼吸(次数)的。息者“止”也,一呼一吸之间,有个极为短暂的刹那,这个刹那间,扒雀是不呼不吸的,就是“息”。数息,就是要数这个“息”--中间刹那停止的次数。
婴儿在母胎里时,是不用鼻孔呼吸的,而是“胎息”---通过肚脐外与母体连接的脐带呼吸,输入营养成分,交换能量的。所以修行人通过数息法门,可以达到“胎息”状态,以使心念止住,达到像婴儿那样妄想杂念最少的状态。
当然,胎息是另一个复杂话题,在本贴就不深入探讨了。修行人往往达到初禅程度时,鼻孔的呼吸就能停止了,开始用全身的微细毛孔呼吸。
为什么要用“一呼一吸”算一个呼吸呢?为什么不“一呼”算一个数字,“一吸”算一个数字呢?古德说,这样数会有“息梗在喉”的现象,也就是说,气会堵在喉咙而患病,所以不采用这样的数法。
另外,刚开始数息时,一呼一吸要长点。你把气尽量吸进丹田,由于吸气路途长、时间长,杂念就不易产生;如果你把气吸到咽喉,由于它的距离短(时间短)、速度快、杂念就容易产生,思想不容易静下来,没办法集中。
常人的呼吸是从鼻腔吸到咽喉,马上就呼出去了;有一种身体素质稍微好一点的人,是从鼻腔吸到胸腔以后,马上又要呼出去了;还粗胡有一种有修炼的人,或者虽然没修炼,但是精力比较充沛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吸进来的气都是沉入丹田。
把气从鼻腔吸入咽喉这一类的人,一分钟之内呼吸的次数就比较多。如果能够把气吸入丹田,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就很少,所以这一类型的人他干活也好、跑步也好、唱歌也好,就不容易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他可以一口气读诵三十多个字,因为他读的过程当中丹田里还有气没有放完,而气吸到咽喉的人,读文章、唱歌,就需要不断地吸气,因为他吸气的路途短,气很快就放出去了,马上又得吸气。
既然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静坐的时候就要习惯性地、有意识地沉入丹田。你一旦把这个方法训练习惯了,平时即使你不静坐,乃至于你在睡觉的时候,吸进来的气自然就会沉入丹田。炼过气功的人都知道气沉丹田的好处和重要性。只有把我们吸进来的气沉入丹田以后,生理的能量才容易激活、容易被唤醒。同时,吸进来的气沉入丹田以后,还要停留3~5秒钟。
为什么要停留3~5秒钟呢?因为你如果把气刚刚吸进来沉入丹田后,又马上呼了出去,根本没有效果;如果你把气沉入丹田后停留3~5秒钟,这个气就会扩散、分散,输送到全身每一个角落、到达每一个神经末梢。你只要是把气放进丹田里,它肯定要往四处扩散,他不可能完全停留在这里不动。
所以你把气放进了丹田,它往下走,走到腿上、走到脚尖;往上走,走到头顶;往上肢走,走到手上、指尖。如果你吸进丹田的气马上又呼出去了,那么生理的能量就没有办法被气推着到达每一个神经末梢。
气一行走、血就行走;气一通,血就通。生理上的气血畅通了以后,身体自然得到滋润,生理就不容易干枯。为什么有的人年纪很轻,身体看上去就像枯木一样?就是因为他的气血运行不畅,身体得不到滋润。

(2)怎么数呢?这个呼吸停顿的时间,有的是吸入一口气到尽头后,停顿一下;有的是呼出一口气到尽头后,停顿一下。要根据自己情况,适合怎样就怎样。我是在吸入一口气到尽头后,停顿一下。因为呼出一口气到尽头后,就是“强弩之末”了,气不够用了再停顿就更难受了。
而且这个停顿的时间呢,随着你的修行程度(一呼一吸的时间越来越长),可以逐渐地延长。当然,内观心法是不要求这样的,只要求觉知自然呼吸。但初修者往往比较急躁,一开始就内观的话,有的人可能会不习惯。因为内观是慢工出细活,不太符合初修者急于求成的心理。
这样开始数息,要求从一数到十,再循环开始数。从一到十是最佳的数字阶段,否则数字太少的话,心未免因空间狭窄而容易烦躁、散乱;数字太多的话,心又会因空间过大、时间太长而容易懈怠、昏沉。如果没数到十,就忘记数到几了,就说明你的心开始散乱了,那么就必须重新数;如果数的超过十了还在数,就说明你的心开始昏沉了,那么也必须重新数!
假如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可以用另外一种更加强烈的数息法。这种数息法就好像一个农夫在量谷或倒豆子的时候,一边倒一边快速地数。如何数呢?可以在入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出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入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出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如此一直数到十,让心不要有机会间断。如果一闲下来心就打妄想,就用这种方法。
假如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还有第三种数息的方法:当我们入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出息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之,不要让心有停歇下来的机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你养成既不散乱也不昏沉的好习惯,因为散乱与昏沉是静坐修定的两个大敌。另外,这样也是培养你把心念住于当下的心力、定力。因为人之所以有无尽的烦恼与痛苦,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让心活在当下,而是过度追忆过去或者期盼未来。
如果有的人一开始就对自己要求甚高,中间停顿的时间拉的比较长,明显有强行憋气的倾向,建议你现实一点。另外,刚开始数息时,数了几下,胸口感到憋气的话,不妨大口畅快地呼吸一两次。
应当注意的是,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3)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就会想:老师,你不教我数息还好,我一数息之后,才发觉妄念特别多,不数息时妄念还不会这么多,用数息会扰乱我的心念。其实,因为你本来就是妄念很多,只是你没觉察,而数息则让你发觉到自己的妄念很多,并不是数息造成你的妄念多。
就像你家门口有一条臭水沟,你每天进进出出,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它臭。有一天,你的朋友来你家,被臭水沟熏得倒退三尺,直呼:怎么那么臭!这时你才察觉这水沟真的很臭。结果你却怪人家让你发觉到你家前面有一条臭水沟,这不是很莫名其妙吗?
(4)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初修者往往会因为急于求成的心态,一开始很精进,上来就要静坐几十分钟,结果却令自己失望。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放弃数息法门的,认为这样的方法未免单调乏味,花样不多,有的可能会换其他方法。但是你要明白一点,简单的你都玩不了,那复杂的你更不行。
所以对于初修者,每次数息的质量比数量、时间更重要。哪怕你每次只限定一分钟时间,只要你能在这一分钟内数好息,就能给你带来信心,然后慢慢延长时间。信心是一步步加强的,不可以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
初学的人可能会头痛、头晕、呼吸困难。那是因为【头脑紧张、求好心切】,所以【气上头部】,无法自然地呼吸了。
以上是出入息念(数息观)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呼吸的进出是很明显、清楚的,妄想杂念是最重对多的,【最明显的就是“风相”--鼻中出入的呼吸有声音】。所以应该【只是注意呼吸的一进一出,而不必注意其他的】,比如呼吸的声音是大还是小,有多大或有多小;呼吸是长还是短,有多长或多短;呼吸是热还是冷,有多热或多冷?因为你的心念还太粗,没能力去关注更微细的东西。
这个就是入出息的阶段。

第二步:随息
(1)、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可以成功地数完一个单元——从一数到十——在数完之后再重新开始第二个单元、第三个单元…。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为什么呢?因为数息只是针对初修者而言的,因为刚开始改变心的攀援习惯时,会很不适应,妄想杂念层出不穷,所以才要以数息对治。
如果能够这样持续地专注呼吸三十分钟、四十分钟……由于心持续地专注,你会发现你的呼吸【没有声音了,出入也很顺畅,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微细】,这表明你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长息。
长息,意思就是一呼一吸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更长了。到这个阶段,心念已经很专注了,如果再继续数息反而会破坏这个境界,所以你就“随息”好了。
在随息阶段,因为你的心念有够专注,所以你有能力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此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鼻孔下、嘴唇上接触点】一带的区域(比“人中”范围大)。
当气息自鼻孔呼出去的时候,心中很清楚明白,气息自鼻孔端部吸进来的时候,也很清楚明白。念头随着呼吸的出入而紧紧地系在这个区域里,不到其他地方去---仅仅【觉知此区域的呼吸】。

(2)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只应【专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为什么还需要强调呢?在这里可以做个试验。如果我们尝试去分析呼吸的话,将能够发现呼吸里面有很多现象。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让你去注意吸气时的凉,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将能发现鼻头或人中这一带有凉凉的感觉。假如让你去留意呼气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畅、推动等都是可以的。
假如静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等,那么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为什么?因为软、滑、轻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畅、流动,那么他是在注意水大,因为流动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么他是在注意火大,因为热、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动、支持、力度,那么他是在注意风大,因为推动、支持是风大的特相。【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据说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把呼吸从鼻头经过喉咙,再经过心脏,一直引进丹田或引进肚脐,又从这里再引出来,【他其实是在注意气息的流动】。《清净道论》讲,并不是说鼻端是初,心脏是中,肚脐是后,【随息不是这样的随,而是只让心念在鼻头接触点一带随着呼吸】,这才称为【随息】。
因此,呼吸里面有很多现象,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话,可以分析出它的软、滑、轻、流动、热、冷、推动等,然而,这些只是呼吸里面所具备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
提示一点:大乘佛法说的“地水火风”这四大,指的是组成人体的四种最基本的“性质”。
(3)那么,我们把心放在【人中】一带,借助【皮肤的感觉】来修习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专注这里感觉的话,那专注的是【触所缘】。
我们的身体可感受到坚硬、柔软,同时,粗糙、细滑、重量、轻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们属于触所缘,是通过身体来感觉的。身体所触知的是触所缘。
现在天气很热,我们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热。如果把手伸进水里面会感觉到凉。因此,身体可以感觉到冷和热,冷和热是火界,也属于触所缘。
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会感觉到撞击,这是风界,因为撞击、推动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触知三种所缘:地、火、风。假如我们在人中这里觉知暖、冷、麻、轻柔等,【那只是在练习这里皮肤的感觉】,而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虽然说修习入出息念很简单,【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为呼吸里面有太多的现象,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找错对象。
有一种错误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由于鼻子离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觉地会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禅修者在看呼吸的时候叫他张开眼睛,他的眼睛就会像“斗鸡眼”一样,是不是?看呼吸是坏习惯!看久了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鼻梁发紧、眉头酸胀、额头绷紧、头部僵硬等等。
当我们能够正确地辨识入出息念的所缘之后,就只是【专注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们也应当用很自然的心去觉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象。呼吸是怎么样的相状,我们就怎么样去觉知它。
到这个阶段,只应当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尝试去改变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缓慢,甚至有时发现很难觉察到呼吸,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改变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让它变得明显。
如果有的人在第一个数息阶段都修了很久,还没多大效果(就是呼吸还有声音、不顺畅、粗重不微细),那么你就干脆顺其自然。不必去改变、控制呼吸,我们的心应顺其自然,呼吸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去觉知。
而且,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每个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呼吸会急促点,有的人呼吸会绵长点;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今天在这边呼吸明显,明天又那边明显;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觉明显,而明天又不明显……虽然同样是呼吸,但是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不尽相同,这些跟生理状况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4)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应当如何在鼻头这一带觉知呼吸呢?对此,《清净道论》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守门人的譬喻。
一个守门人在看守着城门,他的职责是检查到达城门的人。已经进到城里的人不是他的职责,已经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只是守好岗位,检查经过城门的每一个人。同样的,当我们专注呼吸的时候,只是觉知经过鼻头或者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够了。吸进体内的呼吸不是我们的责任,呼出体外的气息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个区域上的呼吸。
还有另外一个是锯木的譬喻。犹如有一个人在锯木头,假如他去留意锯子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话,那么,他的头将一直在不断地摇,可能摇不了多久就晕倒了。他应当只是注意触到【木头那一段】的锯子,不断地拉锯,就可以轻松、省事地把木头锯断。
觉知呼吸也是这样,不用跟随着呼吸进出。呼吸是动的,好像锯子;接触点一带是静的,比喻是木头。同样的,我们专注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触点这一带区域】去觉知呼吸就够了。
同时也要留意别做“愚蠢的看门人”!有一则笑话讲到:有个财主雇了个佣人,说:“我今天要出门去,你要好好地把门看好。”“是的,主人!”佣人满口答应。财主放心地走了。等财主离开不久,外面来了个戏班、马戏团,在门外锣鼓喧天,围了一大群观众。佣人心里痒痒的很想去观看,但是他想着主人叮嘱,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门。然而,他灵机一动:“哎呀!主人叫我看门,我把门拆了背着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兴地照做了,结果小偷就把财主的家洗劫一空。财主回来之后,愤怒地责备佣人:“我叫你看门,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看门?!”佣人说:“主人,我确实依照您的话去做了。看,我把门都看好了,这门不是还好好的!”
不要做这种愚蠢的看门人!我们强调:【觉知这一带的呼吸】。但是却有些人会自作聪明地去注意【这一带皮肤的触觉,这就像那个佣人一样】。在《如实知见》、《智慧之光》等帕奥禅师的着述中,强调的是“触点上的气息。”接触点是定语,气息才是主语!
还有一点也必须注意:当禅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后,甚至在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时候,身心很容易会产生舒服、愉悦、轻安的感觉,而且那种感受是很殊胜的。如果他的心被这些殊胜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这些觉受,那么他就偏离了自己的禅修业处。须知【【注意觉受是不可能证入禅定的】】!
另外,在打坐的时候,有的人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发冷。【如果身体发热,应注意入息】,不要注意出息,体外的空气较体内冷些,所以【入息的感觉是凉的】。反之,如果身体发冷,则应注意出息,出息是暖的。冷暖的感受在鼻孔,只要去感觉它和注意它,不一会儿,身体的情况便会改善。

第三步:全息
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更加微细、缓慢】时,可以专注全息,即觉知【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觉知经过鼻下、人中附近的呼吸的开始、中间、结尾。
因为当你的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变微细。如果气息变细了,心没有跟着变细,还是用之前比较粗的心去觉知微细的呼吸,那么,心跟气息就不相应。
心息不相应,心就容易跑开。比如地上有一根木棍,大家很容易就看到它。然而,若地上有一根头发或者一根针,只要我们漫不经心就很难看到它,是不是?要看清它,只有更细心一点。同样的,【当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跟着变微细】;【心变得细,才能觉知呼吸的整个过程】,觉知它的开始、中间、结尾。
犹如看见一条蛇溜进树洞的时候,可以知道:这是蛇头,这是蛇身,这是蛇尾巴。同样的,当我们的呼吸经过这一带区域的时候,也应当知道:这是入息的开始、中间、结尾;这个是出息的开始、中间、结尾。他也可以默念:初、中、后;初、中、后……对呼吸的整个过程,包括入息的整个过程和出息的整个过程,都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

第四步:微息
当呼吸变得更微细,达到【若有若无】时,可以专注【微息】。
如果能够清楚地了知呼吸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不久之后他的【呼吸不见了,找不到呼吸】。许多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现【心似乎没有个目标,不知道要专注哪里是好】。
其实,呼吸变得微细是好事,而且越微细越好!然而,有些人会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呼吸了。他不应该怀疑自己!因为《清净道论》里面提到只有七种人没有呼吸:死人、【胎儿】、溺水者、闷绝者(休克的人)、【第四禅的梵天人】、入第四禅者以及【入灭尽定】者。禅修者应当省思:“我并不属于这七种众生当中的任何一种。因此,你一定有呼吸的,只是因为它太微细而觉察不到而已。”
在这个时候,你不应当急躁,更不应当去改变呼吸,【企图让呼吸变得明显】。你应当只是【在这一点“等”呼吸】就可以了。或者说,他没必要去注意呼吸,没必要去注意气息,只是知道“息”就可以。什么是息呢?假如处在这个阶段的禅修者可以的话,把手指放在鼻头这个地方,他将能够感觉到这一带还是暖暖的,【这证明息还在,这就是“息”】。当然,这种假设只是让大家相信还有息存在,并不是要大家真的去尝试。
我们之所以把安那般那翻译为入出息,而不翻成呼吸,就是因为“入出息”一词可以涵盖修习过程中,禅修者可以体验到的入出息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入出之息、气息、息。入出之息(呼吸)的相是动的,气息的相稍微静一点,但还是有动的相;息的相是静的。
在这个阶段,气息将变得很微细,微细到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程度。这种微息我们可以称为“息”,它是静态的。【在微息阶段,禅修者只应把心轻轻地安住在人中这一带区域,用“住息”就可以了】,不用去找呼吸,也不用去改变呼吸,乃至连入息和出息都不用去管它,只是知道“息”就够了。
第五步:禅相
微息当呼吸【与光融为一体】时,应当专注禅相。达到此程度后,有关静坐修定的内容,请自行查阅参考,本贴到此为止。

再次重申:本帖请勿跟帖回复。

我修(禅)定的真实经历http://tieba..com/p/2804785357?pn=1

⑽ 如何学习禅定

到底什么是禅定? 一句话(本文不论述大家熟知及常识性内容):密宗活佛、禅宗老祖、道家真人、大气功师、瑜伽上师、冥想导师和古代先贤圣哲们修炼的所谓“神功秘法”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全部源自对佛家禅定的“包装处理”。其修炼形式之所以看起来不同,是因为开宗立派者根据需要加进去了对自己有利的内容而已,其借题发挥的本源都是统一的。要想证明这一点,今天恐怕是“万言难书其详”!不过从一些现象便可略窥一二:单单看一下金庸笔下奇幻奥秘的“绝顶神功”(九阳真经、九阴真经、易筋经、葵花宝典——当然这些功法都是假的,只具有艺术效果),在小说中便言明都是直接或间接源自于少林寺。就是说,古代的邪教将本来是佛学中一个很实用的训练“心力”的方法,经过“包装处理”搞成了可以成神成仙和拥有超能力的秘术了。而金庸是一位小说家,里面所谈的无论什么“神功”都是虚幻不实的(问题是,真有人拿它当真事!),金庸写作的唯一目的就是逗你一乐。所谓“重剑无锋,大巧无工;闲话莫说,废嗑不唠”。此刻我们就实际地看一下,这个现实中的所谓“神功秘笈”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超级功用?“禅”是梵文dhyana的发音读作“禅”。可翻译成“静虑”(安静地思虑)或“思维修”(思维的修炼)。清楚地说:就是在一种身心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考的过程。比如我们经常在书中看到有人“禅悟”出什么,他的意思是说:这个人在深入的思索当中领悟出了什么哲理。梵文samadhi的发音读作“三昧”。可翻译成“定” 或“等持”。指的是将“心”专注一境,达到内心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清楚地说:“定”就是“心”经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不可思议的“超高度”的集中状态,即是一种技能的获得。禅与定的区别在于:一切息虑凝心的修持总称为“定”。“定”是一种精神境界(犹如铁矿石经高温融化成铁水后的“境界”一样)。而“禅”则专指,对一个对象进行深入思察审虑的行进过程。故“禅”就是一个思虑的过程,这也就是在书店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书的封面都带“禅”字,而没有“定”字的原因。如果将这么一个佛学中“修持悟道”的方法按照发音应译为“禅三昧”。按意思应译为“静虑定”。因为古代在翻译佛经时有五种不翻的规则,而其中对关键名词的翻译来说,因为译音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就不义译而音译。如“般若”是音译,“智慧”是义译,前者深奥容易使人恭敬,取前者而不取后者。所以,禅是音译,定是义译,结合后便成为读起来令人恭敬的“禅定”了。佛学中的“瑜伽”(如前面所说宗喀巴的风瑜伽),可以认为是入定的一个法门。梵语yoga的发音读作“瑜伽”。意思是牛拉车时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后引申为驾驭调制“心意”的意思。实际上,密宗(西藏)多以瑜伽为其修持方法而命名,而显教(指密宗以外的佛教)则称为禅定,名称不同,实质都是一个东西。佛法的全部内容只有三个字:戒、定、慧。三者是一个乱指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比如,要想修禅入定必须持戒以净心发愿。持戒是修禅入定的根基,禅定则是生起智慧的原因。不修定,智慧无由得起。而一切烦恼皆由智慧砍断。修道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断惑”(惑,即烦恼),即断灭感召三界果报的所有原因,达到超脱三界,不再降生轮回的阿罗汉道果。比如《金刚经》又译作《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它是说:按照此经修持,可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能砍断“惑”,而乘智慧之舟到达“解脱”彼岸的意思。在这里大家发现一个东西了吗?就是“定”是佛教用来对佛法进行深入思考的“工具”,而且是通过两千多年无数大德智者验证过的有效工具。在“定”中对佛法思考的过程称之为“禅”。后来人们引申到绘画、书法和其它哲理方面的思考都称为“禅”。仅从这一点你就可以一窥“禅”是什么了。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定”是什么?和能干什么?现在以运动员做一个比喻:对“定”力的修习就如同训练出体能超强的全能运动员一样。用“定力”对佛理进行深入思考,就如同让这位运动员去参加一个特定体育项目(跳木马、单双杠)是一个意思。如同可以通过多种体育项目(游泳、跳高、体操)而拥有超强体能一样,有很多种修习方法(大手印、六妙法们、耳根圆通禅等等)可以让人拥有“定”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但通过一个法门而入得“定境”,大脑就拥有了一种极强的集中心意的能力。可以配迹用“定”力去思考佛学哲理、科学、绘画、诗词、经商理念培陪并和实际控制生命机能的超强发挥等等都可以“取得”极高造诣(初宜专修,后可随宜)。“取得”并不是“入定”就可以面面俱到,而是说很容易得到。毕竟是需“取”才能“得”。这就像一个人通过一个体育项目而有了好的体能,但要想在其它体育项目取得好成绩,就需要进行相应技能训练是同样道理。至此,毋庸多言废话,“定”就是一种通过训练心力而获得的极强的“心”的力量。“定”力可以让人拥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具有更为实用的功用。首先,追查历史你不难发现:古今许多名士大家(苏轼、白居易、梁启超、弘一法师………)对佛法及“定”学都有极好的修持。这样的“定”力使得他们在绘画、书法、文学、哲学等等成就了高超的造诣。让人感到心痛不已的是,自古以来的名家大士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哲学、书法、绘画、诗词和文章上了。并且,一直以来用“定”力去参悟佛法,以解脱生死问题。相信我们的老祖宗如果将科学放在第一位去钻研开悟的话。今天的世界会更加先进500年也不好说,我们甚至已经到其它星系游玩去了。今天也不用费劲地去学什么英语,“中国话”将成为地球统一语言。至此,回答上一篇的问题:随顺修习定力的加深,你将获得相应深入思考的能力,修习“定”力是拥有聪慧能力的一个最好工具。其次,“定”力对健康的作用是超强的。古代人们认为“定”能萃全身精神而统一,这样生命机能自然就会气脉和顺祛病延年,即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然而从这一面向去看待及运用禅定对健康功用的话,犹如用带鞘的刀去切西瓜,无法尽施其锋利和力道。可是为什么古代的人们没有将“定”力直接运用到控制生命机能上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古代的高僧”无法接触到今天的生命科学(今天的高僧又“捂住双耳”)。这就像古代的人们虽然有钢铁和火药,却没能造出手枪一样,在这方面“知识决定一切”。同时不可否认,包括气功在内的诸多功法,在健康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看起来符合逻辑的深奥玄妙理论。众所共知,气功是佛学禅定与中医文化的‘结晶”。是从奇经八脉、大、小周天等等诸多联系紧密的理论去看待心身健康问题的。然而这样的看待就如同从中医理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去看待感冒、肺炎或胃溃疡一样,让人崇拜的同时亦感到“云雾迷茫”!不客气地说:今天的上师、大居士们自诩早就通了大、小周天,奇经八脉或是几禅几定的境界。你不用去名山寺庙苦苦寻觅,闹市之中便可“俯拾皆是”。而谁能够“实际地”站出来告述大家:他治愈了什么样的疑难病症(或实际地拥有这种能力),能够让自己从常年体弱多病,嘎然而止为一个不再被包括感冒在内的各种疾病侵染的人。宗教在某些方面限制了科学的发展,然而这不是一个“死结”,因为“死”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就无所谓“死”或“不死”。比如前几天一个朋友在留言中说:“科学禅定是世间法,是错的,应该出世间解决生死问题才对。”我却想说:世界上90%的科学家都有信仰,而本人也是一个彻底的佛教徒。古代佛学用“定、慧”去解脱生死问题。那么,今天“苦难”强制性地造就出了我(真实的一个大因缘),本人将终生励志于将自创的这套科学禅定方法弘扬开去,为禅定在人体健康、思考能力等诸方面的功用,尽全力科学地普及到更广范围的人群中。有朋友很急切地问,具体方法是什么?达摩祖师将修禅入定,分为理入和行入。简单地说,理入就是要明晰理论。行入就是实践修行,一切修行皆需先理后行。同时古代都是师徒口耳相传,原因很简单:“话过三人口,无腿也会走”。而书籍文字所能表达的意思,又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误区”。所以自古以来要想成就实效,皆需面授指导,这就像研究生需要导师一样。不过今天与古代不同的是:我们有了古代人们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超级对话工具——电脑网络和电话。上篇留言中一位朋友问:“意识专注容易使人走偏,怎么办?”。实际这位朋友指的是平常意义上的意识,或者说对意识的理解还很模糊。而只要对意识更深一些的理解,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实际上,不断深入理解意识是修习科学禅定非常重要内容。同时理解意识又是非常艰涩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领悟和实践。为什么我会把理解“意识”这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搞得深奥莫测呢?首先,我们看一下意识决定了我们什么?如果一个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将被判定为死亡。例如,1989年的英国希尔斯博罗足球场坍塌事件中,一位叫托尼的球迷,因脑重伤4年中处于无意识状态。虽然他继续呼吸、咀嚼、眼睛凝视、偶尔还会笑或者尖叫。而且,他的四肢还不时地随意运动。可是这个人“意识”却没了。最后英国政府准许托尼的父母停止给他进食,让其自动饿死。一个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人,所有反应只能是肉体事件。或者说只是一个肉体自动机器。从这一方面来说:一头死牛和一具死尸除了在人们心目中有些区别外,实际情况都一样。佛学中修“白骨观”的人,是最清楚我说这句话的意思了。所以,一切修行的至高点是“心”的修炼。否则,人体无非“臭皮囊”一个。其次,翻开历史你就会看到,自古以来的大哲学家们研究的内容中心就是意识。比如,亚里士多德、罗素、黑格尔、笛卡儿等等数不胜数。因为人们一直在追问着一个“大问题”,就是先有意识还是先有物质。今天世界上的科学家一致认为,21世纪将是研究大脑的一百年,而对大脑的研究会为人类进一步研究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曾与一位朋友说:所有的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物理学的问题。而今天的物理学家正在悄悄地把“神”带给人们。所以仅就以上而言,意识绝非简单平常之物,实际深入下去,复杂的很!很!很!对于上面我说的:““定”就是“心”经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不可思议的“超高度”集中状态中的 “超高度集中状态”,记住:不能简单理解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状态”(建议,不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判定一个东西,这样对自己是一种误导,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一状态也可以说成是意识的高度聚焦;实际还有很多名词在形容“它”,所以对一大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像我们不能一下就烧完一堆木材,即刻把一壶水烧开一样。我只想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说一句话,我们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循序渐进的理解及实践。慢慢你会发现禅定是科学的,而且还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实际益处。

阅读全文

与如何修禅入定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湿疹水泡治疗方法 浏览:602
扭伤的治疗方法 浏览:363
慢性湿疹好的治疗方法如何治 浏览:257
主板里的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48
物理教学方法对比法 浏览:26
中药材木瓜的食用方法 浏览:285
不拘泥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21
一类盈亏问题解决方法 浏览:725
封店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浏览:613
终于找到做酸奶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55
法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包括 浏览:164
精神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浏览:477
苹果石榴种植方法 浏览:202
北京治疗阳痿的好方法 浏览:58
如何做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 浏览:295
安卓手机有哪几种扩容方法 浏览:170
艾滋检测方法及原理 浏览:218
竹椅子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4
照片去水印的方法手机上 浏览:791
男性腺素高的治疗方法 浏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