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金属化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金属化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3-03-24 22:46:01

1. 初中化学计算题该掌握哪些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该掌握哪些方法?

最重要的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掌握好这个其他方法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

初中化学计算题,速度

首先计算出N元素的质量分数:14/{12+16+2*(14+2)}=X
然后:300*98%*X 所得就是N的含量

初中化学计算题怎么

初三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计算是中考必考内容,是试卷的最后一题,也会穿插在实验题、探究题中,约占4~7分。中考中的典型题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影象型分析计算题。主要分为三大类

初中化学计算题有哪些型别

:wenku../link?url=w_-

初中化学计算题技巧35题

一、质量守恒法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这个中缺升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二、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质量守恒的关系,但某一状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这一差值称为差量。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关的待求量。因此,寻找差量,正确建立差量与待求量的比例关系,是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常用差量法进行计算。三、关系式法在涉及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根据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关系式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算法和技巧

搞清楚题目中给定的物质条件,存在的化学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过量,发生其他的反应

初中化学计算题,急等,简单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10g xg

245/10=96/x
x=3.9g

求一点初中化学计算题

解:
23.(08湖北宜昌)(2分)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
(1)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2)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氮元素,则需要 ㎏硝酸铵。
24.(08湖北宜昌)(5分)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08江苏常州)(6分)某校化学租猜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10g样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 △ NaNO3+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增加的质量/g 0 0.7 m 1.2 1.5 1.6 1.7 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的座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座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座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2)表中m约为 ;
(3)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 ;
(4)试计算反应后所得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损失的质量)。
26.(08江苏南通)(4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了预防疫情,防疫人员使用了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伏型老
(1)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亚氯酸钠消毒液1500 kg,需要亚氯酸钠_________kg。
27.(08江苏南通)(5分)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
步骤(1)取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
步骤(2)取步骤(1)中的滤渣8.0 g,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 g。
步骤(3)取步骤(2)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8.0g Fe2O3(注:滤液中的Fe元素已全部转化为Fe2O3)。求:
(1)8.0 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
(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
(3)该“脱氧剂”的变质程度。
28.(08江苏徐州)(6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9.(08山东) (6分)环保部门对某工厂的废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含少量硫酸。取一定量废水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已知废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至PH等于7 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g,同时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请计算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30.(08山东临沂)(6分)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初中化学计算题怎么做?

化学计算题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题型。如何提高计算题的教学效果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近些年来,本人对此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设计梯度,诱发深入
化学计算题中,学生最伤脑筋无疑是综合题,这类题目文字繁多、资料多、综合性强,尽管学生掌握了一些解简单题的知识和经验,但因综合分析能力差,不善于化繁为简,不能对知识准确迁移,因而觉得十分棘手。这类题目看似高深莫测,其实,也不过是由一些简单题目复合而成。如果老师能给学生设计合理的知识梯度,诱发深入,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在一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三种钠盐,为了测定含量:
(1)先加入40 g 10.4%的氯化钡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沉淀4.32 g;
(2)用足量的稀硝酸处理沉淀,产生0.44 g气体;
(3)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共产生8.61 g沉淀,求三种钠盐各多少克?
初中学生看了这道题目,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有的感到似曾相识,却理不出头绪,有的好像找到了解题途径,但对是否正确没有把握,这时,可出示下面的题目。
(1)NaCl、Na2SO4、Na2CO3三种物质哪些可以与BaCl2溶液反应,产物是什么
(2)Na2CO3、Na2SO4共24.8 g,其中含Na2CO3 10.6 g,用足量的BaCl2与其作用,共产生沉淀若干克,再用稀硝酸处理,能产生CO2多少克?
(3)若要生成143.5 g氯化银,需NaCl几克。
讲完这三道题,再作上面的题目,心理就有底了,这里要特别向学生强调,滤液中的NaCl来自三部分,既有原混合物中固有的,又有Na2CO3,Na2SO4与BaCl2作用生成的。
二、发散思维,拓展思路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部分计算题也是计算题的难点之一,有些题中隐蔽一些几乎可以乱真的迷惑因素,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使一些好学生也往往被一些表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我们能够每做一个型别的题目,然后作以小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以后碰见此类题目,就不会“大上其当”。
表1 一组求溶质质量分数的习题
以上题目的出现,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你们做的是否正确呢”,在存在疑问的心理状态下更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从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能准确把握这个时机,在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给予点拨,这对学生的智慧发展无疑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于化学计算题中同一型别的题目,它们在某些形式上有所变化和发展,在教学中应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
例1.把50 g 98%的H2SO4稀释成20%的H2SO4溶液,问稀释后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把50 g 98%的H2SO4稀释成20%的H2SO4溶液需水多少克?需水多少毫升?
3.配制500 g 20%H2SO4溶液需要98%的H2SO4多少克?
以上题目,虽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相互间存在着变化演绎关系,只要仅仅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一关键,稍作点拨学生便恍然大悟,从而正确解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四、启发思维,妙思巧解
在化学计算题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让学生掌握常规的解题方法,也应重视技能,尽可能寻求妙思巧解,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以升华。
例.在t ℃时,有某物质的溶液n g,将其分成两等份,一份自然蒸发掉10 g的水,溶液即成饱和溶液;另一份只要加入3.6 g该物质,也将成为饱和溶液,求t ℃时此物质的溶解度。
本题资料较多,学生甚觉棘手,教师不必将答案直接简单地提供给学生,更不能越俎代疱,代替学生思考,充分利用学生思维处于“受激发状态”,急于得出答案的思维最佳良机,指点迷津,指出:“蒸发掉的水分与加入的溶质形成的溶液恰是饱和溶液”,这时,老师象擂鼓一样,重槌敲打,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化学计算题型甚多,切勿搞题海战术,而应该脚踏实地的将其归类,提高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题,应该怎么算?

一般来说都是先分析题意,找出关系式,再按照要求设未知数,然后根据关系式求解,最后是答。

2. 10种解题方法(高中化学),需要提供思路和总结

计算型选择题巧解方法
[考点点拨]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化学计算应占试卷总分的15%左右,与有机化学、元素化合物具有同等的比例。化学计算涉及的面很广,知识点也很多,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并获得化学计算的技能、技巧,同时借助于化学计算的形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化学计算的高考要求: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4、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5、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8、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9、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
(二)化学计算在高考试题中的两大类题型:1、选择型计算题;2、综合型计算题.
本讲内容涉及的选择型计算题的命题意图是以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为主,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通过合理的巧妙的方法,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选择型计算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概念解析法、原理解析法、巧解法(如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守恒法、极值法、估算法等)。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命题趋势,继续保持技巧性强、智能要求高的题型。
[智能整合]解题特点:“不要过程,只要结果,解题入口宽,方法多。”解题时应运用题干给的条件,备选答案给出的提示,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巧解妙算,实施速解策略,则可事半功倍。
解题方法:要注意从题干上抓信息,从备选答案中找启示,从定量关系上作判断,从限制条件中寻答案,从例题分析中学方法,要能自觉运用估算、极限法、守恒法、差值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等去巧解速算。基础在熟练的化学基本运算,关键在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千万不能用常规方法,按部就班,“小题大作”。
[典例解析]
[典型例题1]有某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硫酸根离子总浓度为6mol/L。此溶液中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10.6g B、11.2g C、33.6g D、5.6g
[思路分析]本例采用守恒法解题。守恒法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总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以它们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可避免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由于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本题可利用电荷守恒关系求解。根据题意,可设溶液中H +、Fe 2+、Fe 3+ 物质的量各为x。根据电荷守恒,(1+2+3)x=6×0.1×2, x=0.2mol, 0.2mol H + 可溶解0.1mol Fe, 0.2molFe3+可溶解0.1molFe,所以此溶液共可溶解Fe粉:56g/mol×(0.1mol+0.1mol)=11.2g。
[参考答案] B。
[典型例题2]丁烷、甲烷、乙醛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和CO2 的密度相同,则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A、5∶1∶2 B、1∶2∶5 C、4∶2∶7 D、2∶1∶5
[思路点拨]本例采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十字交叉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技巧,也是有关混合物的计算中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它能将某些本来需要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算术运算,因而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Mr(C4H10) = 58, Mr(CH4) =16, Mr(C2H4O) = 44, Mr(CO2) = 44, 由于乙醛的分子量和CO2 相同,无论乙醛取何种体积比,对混合气体的密度无影响。故要使混合体密度与CO2相同,取决于丁烷和甲烷的体积比:

C4 H10 58 28
44
CH4 16 14

n(C4 H10):n(CH4) =(58-44):(44-16)=28:14
故:V(C4 H10):V(CH4):V(C2H4O) = 2:1:V。
[参考答案] CD。
[典型例题3](2002上海)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化物(NO、NO2 、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30 B、46 C、50 D、66
[思路分析]本例采用的方法是极值法。极值法(又称极端思维法)就是从某种极限状态出发,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做法是,先根据边界条件(极值)确定答案的可能取值范围,然后再结合题给条件,确定答案。从极限的角度分析,若生成的气体全部是NO,则相对分子质量为30;若生成的气体全部是NO2,则应为NO2和N2O4的混合物.0.03molCu完全反应生成的NO2应为0.06mol,质量为2.76g,由于NO2转化为N2O4时n减小,所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76/0.05=55.2。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在30-55.2之间。
〔参考答案〕BC
[典型例题4](全国高考题)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气)和2L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 nR(气)。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值是
A、3 B、4 C、5 D、6
[思路分析]本例采用的方法是估算法。有些计算题,若按常规方法求解,需经过比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但如果能从概念入手,充分利用边界条件、极限等,即可速算、巧算,乃至无须计算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出结果,所以这种方法也叫“似算非算法”。
从表面看,这是一道关于平衡的计算题,如果按部就班求解,既麻烦又易出错,若能变换思维角度,则此题根本不用计算,用化学原理直接推,即可得出结果。根据“等温、等容时,等质量的任何气体,它们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及题给条件就不难判定出: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加了。再根据“X的浓度减小”,可知平衡向右移动。因此,气体的系数应满足:4+3 < 2 + n,即n > 5。
[参考答案] D。
[智能训练]
1、 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0g,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溶液,最后
得干燥固体5.0g,则该碱金属元素是
A、Li B、Na C、K D、Rb
2、把70%HNO3(密度为1.4g/cm3)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
A、0.35 B、<0.35 C、>0.35 D、≤0.35
3、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 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4、电解含有重水的普通水时,在两极收集到气体18.5g,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33.6L。那么这些气体中重氢和普通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A、1∶2 B、2∶3 C、1∶3 D、3∶2
5、在化合物X2Y和YZ2 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化合物X2YZ3 中,Y的质量分数约为
A、35% B、30% C、25% D、20%
6、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19.2g纯铜粉理论上可制得纯净硝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28.2g B、56.4g C、64.2g D、72.6g
7、已知硫酸铜在25℃时的溶解度为25g,如果在25℃下,将50g硫酸铜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25g B、115g C、105g D、84g
8、Fe和Fe2O3 的混合物共15g,加入150mL稀H2SO4,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68LH2,Fe和Fe2O3 均无剩余。为中和过量的H2SO4,并使FeSO4 全部转化为Fe(OH)2 沉淀,消耗了200mL 3mol/L的NaOH溶液,则该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25mol/L B、2mol/L C、0.3mol/L D、0.6mol/L
9、有一种由Na2S、Na2SO3 和Na2SO4 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30.4%,则此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A、25.9% B、28.7% C、47.3% D、无法计算
10、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气)+ O2(气) 2SO3(气)+ Q,反应达平衡后,SO2 、O2 、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4。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SO2 为1.4mol,O2 为0.9mol,则此时SO3 物质的量为
A、1.4mol B、1.6mol C、1.8mol D、2.0mol
11、一定条件下amol CO2 通过足量 Na2O2,将所得气体与bmol NO 混合,得cmol气体。若不考虑NO2 的二聚反应,则关于c的判断错误的是
A、若a<b时,c >(a+b) B、若a<b时,c<(a+b)
C、若a>b时,c =(a+b) D、若a=b时,c =(a+b)
12、50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100mL,则三种烃可能是
A、CH4 、C2H4 、C3H4 B、C2H6 、C3H6 、C4H6
C、CH4 、C2H6 、C3H8 D、C2H4 、C2H6 、C2H2
13、某化肥厂用NH3 制NH4NO3 。已知:由NH3 制NO的产率是96%;由NO制HNO3 的产率是92%;HNO3 与NH3 反应生成NH4NO3 。若不考虑生产中的其它消耗,则制HNO3 所用去NH3 的质量占总消耗NH3 质量的
A、47.0% B、50.0% C、53.1% D、88.3%
14、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 + O2 (g) 2CO2 (g);
△H=-566KJ/mol,CH4 (g) + 2O2 (g) CO2(g)+ 2H2O(g);△H=-890KJ/mol,由1mol CO和3mol CH4 组成的混和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67KJ
15、C8H18 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 、C3H6 、C2H4 、C2H6 、CH4 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28 B、30 C、38 D、40
16、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 气体和336mL的N2O4 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51g C、8.26g D、7.04g

第30讲 1、C 2、C 3、C 4、C 5、C 6、BD 7、C 8、B 9、A
10、A 11、B 12、AD 13、C 14、B 15、BC 16、B

在几年的高考中,选择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思维的敏捷性。许多计算型选择题若用常规解法解题时,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解计算型选择题我们可以用一些速解的方法迅速解题,常用的速解法有:差量法、守恒法、平均值法、极值法、估算法等。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题完全一样。

例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

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二、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

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运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在纷纭复杂得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3、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克该样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摩/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克 (B)3.725克 (C)0.797克 (D)2.836克

[解析] 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即:生成的n(KCl)=n(HC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 答案为(B)

例4、将KCl和KBr混合物13.4克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3:2:1 B、1:2:3 C、1:3:2 D、2:3:1

[解析] 此题的解法有多种,但作为选择题,可以从答案中求解。原溶液中含有K+,Cl-,Br-,由电荷守恒可知:n(K+)=n(Cl-)+n(Br-),选项中符合这一关系式的只有答案(A)

例5、将纯铁丝5.21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 ( )

A、N2B、NO C、NO2、 D、NH4NO3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2+变为Fe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得电子的总数

设n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

5.21g/56g/moL×(3-2)=0.012L×0.3mol/L×(7-2)+2.53g/101g/mol×(5-n)

解得 n=3 故KNO3的还原产物为NO。 答案为(B)

三、极值法
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求算或判断混合物组成的题,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恰好完全反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的解题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达到解题快、效率高的目的。

例6、某碱金属单质与其普通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40g,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后生成1.79g碱,此碱金属可能是( )

A:Na B:K C:Rb D:Li

[解析] 本题若用常规思路直接列方程计算,很可能中途卡壳、劳而无功。但是如果将1.4g混合物假设成纯品(碱金属或氧化物),即可很快算出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范围,以确定是哪一种碱金属

假定1.4g物质全是金属单质(设为R),则:

R→ROH △m

MR 17

1.40 (1.79-1.40) 解之MR=61

再假定1.40g物质全是氧化物 设为R2O

R2O → 2ROH △m

2MR+16 18

1.40 (1.79-1.40) 解之MR=24.3

既然1.40g物质是R和R2O的混合物,则R的原子量应介于24.3—61之间。题中已指明R是碱金属,原子量介于24.3—61之间的碱金属只有钾,其式量为39。答案为(B)

例7、质量为25.6g的KOH和KHCO3混合物在250℃下煅烧,冷却后称重,减少4.9 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关系是()。

(A)KOH>KHCO3 (B)KOH

[解析]此题可假设KOH与KHCO3物质的量比为1:1,计算质量差

KOH+KHCO3=K2CO3+H2O △m

56g 100g 18g

2 5.6g m

解得 m=2.95g

∵2.95<4.9 ∴KHCO3过量 答案为(B)

四、估算法

有些计算型选择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要计算,但只要认真审题,稍加分析,便可以目测心算,得到正确答案。

例8、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种,放入3LX(g)和2L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4X(g)+3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则该反应式中的n值是 ( )

A、3 B、4 C、5 D、6

[解析] 本题可用一般解法,求出n的值,但步骤烦琐,若用估算法,结合选项,即可很快得出答案。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说明反应的正方向是体积增大的方向,即:4+3<2+n,n>5,选项中n>5的只有D。答案为(D)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混合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解题时首先计算平均分子式或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再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例9、有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到0.16molCO2和3.6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解析]n(烃):n(C):n(H)=0.1:0.16:3.6/18×2=1:1.6:4

即混合平均分子式组成为C1.6H4。碳原子小于1.6的只有CH4,故A正确,由平均分子式可知,另一烃中的H原子为4,则一定无C2H6。答案为(A、C)

总之,计算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解题时主要靠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运用来解题。

3. 初中化学典型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典型解题方法:做题技巧

1.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分离的固体须满足:一种固体可溶,一种不溶,且溶解后两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共存问题:在溶液中的物质两两之间都不发生反应,组内物质可共存于同一溶液,只要组内物质间有任意两种能发生反应,则组内物质不能共存;

离子间能共存须满足:任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不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推断题的突破口:①颜色(铜盐蓝色,铁盐黄色,无色酚酞遇溶碱变红色)

②沉淀(AgCl BaSO4不溶于酸,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其他沉淀白色

若沉淀物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核芹定没 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 硝酸的沉淀。

③气体(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生成:酸和碳酸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前的金属跟酸反应生成密度 最小的气体氢气)

4.一次性区别多种物质选用的试剂必须满足:组内的每一种物质跟该试剂作用后的现象慎氏碰各不相同。供选 试剂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紫色石蕊试液区别一次性区别酸性、碱性、中性的三种溶液(如:HCl NaOH NaCl)

②碳酸钠、碳酸钾或盐酸、硫酸产生沉淀、气体和其他现象。

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

⑴氯化钡、硫酸、硫酸钾溶液_____ ⑵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溶液_____

⑶硝酸钡、碳酸钾、硝酸钾溶液____ 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_____

③用硫酸铁或硫酸铜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及反应现象:

区别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的试剂____ 现象______

5.不用其他试剂,宽谈只用组内物质鉴别几种物质的方法:

⑴用组内的铁盐或铜盐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分步区别各物质,例:

不用其他试剂如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硝酸银、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铁

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的知识,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 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 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

Fe∶O=56×2∶16×3=112∶48=7∶3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比=×100%

例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100%=35%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2CO+O22CO2

微粒比:2∶1∶2

质量比:2×28∶32∶88(7∶4∶11)

*体积比:2∶1∶2

(同温、同压)

质量守恒:56+32=88

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可以应用于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例用含Fe2O3 75%的赤 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解:20吨赤铁矿石中含纯Fe2O3的质量为:20吨×75%=15吨

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15吨(1-4%)x

x==12.5吨

3.选量(过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在有些计算题中,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这时就必须考虑,给出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是否都恰好参加了反应。这时思考的.范围就应大一些。

例 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水18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氢气10克,氧气10克 (B)氢气2克,氧气18克

(C)氢气4克,氧气16克(D)氢气1克,氧气19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氢气在氧气里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然后进行比较。

2H2 + O2 2H2O

4 ∶ 32∶ 36

1 ∶ 8∶ 9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即若有1克氢气需要氧气8克;若有2克氢气需要氧气16克。本题中生成18克的水,则必然是氢气2克,氧气16克。故(B)、(C)选项都有可能。若按(B)选项会剩余2克,氧气没有参加反应;若按(C)选项会剩余2克氢气。故本题答案为(B)和(C)。这样会得出一个结论:若遇两个已知量,是按少的量(即不足的量)来进行计算。

4.多步反应的计算

从一个化学反应中求出的质量,用此量再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或几个化学反应的连续计算,求最后一个化学反应的量,一般称之为多步反应的计算。

例 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

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

KClO3 ~ 3Zn

122.53×65

12.25克x

x==19.5克

从以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关系式是质量比,在一个题目中,最好用统一的单位,若试题中给出了两个量的单位不一样,可以换算成比较方便有利于计算的一个单位,这样可避免发生错误。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溶解度的计算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的关系,可进行如下的有关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溶剂)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质量。

(4)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温度变化(降温或升温)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初中化学中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将一已知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3.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也就是说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是恒定的。在计算中首先要明确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其次是要注意条件,必须是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才能进行换算。

溶解度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如下:

溶解度 质量分数

量的关系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条件 ①与温度有关(气体还跟压强有关)②一定是饱和溶液 ①与温度、压强无关②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溶解溶质的质量不能超过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单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运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换算公式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初中化学典型解题方法:初三反应方程式汇编

初三反应方程式汇编: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初三化学分解反应方程式汇编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初三化学化合反应方程式汇编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4.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四口诀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四口诀:

1、越活越陡。

2、等酸等氢。

3、越小越多。

4、上多下少。

图象题是中考化学必考题型,常出现在单选最后一道题。解决图象题需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起点。

2、拐点。

3、终点。

4、曲线的变化趋势。

图象题解题技巧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以 Mg、Al、Zn、Fe 与稀盐酸反应为例)。

技巧一: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的速度越快。

技巧二: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耗尽)。

5.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在高考中,化学的实验题型的分值是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懂得一些答题技巧更是可以帮你应用出其不意的题型,并且往往能多拿几分,所以说学习答题技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备考技巧

化学怎么学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 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l(OH)3。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

高考化学备考技巧

重视课堂,回归教材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同学们都能将课本在 课前预习 一遍,但是在上课前的几分钟里浏览一下本节课需要学的内容,建立起对这一节知识的总体印象还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也能更好地跟上老师节奏。

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在这最后的冲刺时间里,老师对于知识的梳理与 总结 每一条都十分宝贵,我们也要分得清轻重缓急,不能为了多做几道题而不去重视课堂上的内容。在这段时间里,对老师带领的二轮三轮复习和自己在做题看书中得到的体会,可以用一个本子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时不时拿来翻翻,相信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查缺补漏、夯实基础的作用。

而对于课本,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甚至要更加重视。高考化学出题的来源是课本,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对于课本上的内容烂熟于心,高考的各种题型都能找到对应的原型。从必修到选修,从重点到容易忽略的边角,我们都要多加以熟悉。建议大家在最后的时间里找出自己所有的化学教材,集中放在身边易于拿取的地方,在做题的时候多多加以翻看。

合理刷题,取法有道

不少同学都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只会不断地刷题。有耐心和能力刷题是好事,不过掌握合理的方法能让你的刷题效率更高、刷题效果更好。

要有自己的错题本。平时在练习过程中要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一些经典的、反复出现的题目,着重加深对自己短板和知识重难点的理解。难题不是多做几遍就会了,而是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分析 经验 才能成功解题。错题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有的宝藏,考试之前做做错题集也是一个很好的 复习方法 。

有计划、有侧重地刷题。刷题不能成天刷,也要考虑的自己多科目学习的时间分配和自己的状态与效率问题,要保持自己在一个较高热情、较快思维的状态下的刷题,也能很好地保持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专题突破,多做做自己不会的专题,就能提升得更快。

端正态度,有疑必问

对于一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你本人最开始的兴趣如何,也可以是一个不断的正反馈过程。对待化学学习一定要端正好态度,不用想太多其他无关的事。对于老师、对于同学都要保持一种波澜不惊的大格局、好心态,也许就会发现你的学习生活简单、轻松了不少。

无论老师教授的知识怎样、同学取得的成绩怎样,我们应该首先保持对于自己的关注。有了疑惑一定要寻找解答方法,有了畏难情绪一定要寻找宣泄的途径。可以找老师、找好友、找家人,不要怕批评,老师和同学一定更喜欢积极向上的人而非什么都憋在心里的人。

有问题就解决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思路,但却需要勇气。请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自己,自己永远是最可靠坚实的伙伴!

<<<

化学怎么学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时间来自于课堂,只要把握好课内的学习时间,才能学好化学。有些学生在上课不认真听课,没有找到好的 学习方法 ,从而导致化学成绩一直不好,因此建议此类学生选择高中化学一对一辅导,才能迎头赶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消化,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上课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较多,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就需要在课后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和消化,才能彻底理解。也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 最新高考理综化学答题技巧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 化学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 高考化学大题解题技巧

★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答技巧

★ 高三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 高三化学大题答题技巧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阅读全文

与金属化学解题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瓶装汾酒的鉴别方法 浏览:201
如何去除汗毛最快方法 浏览:417
瓷砖美缝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350
治口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浏览:896
自来水喷枪安装方法 浏览:228
湿疹水泡治疗方法 浏览:602
扭伤的治疗方法 浏览:363
慢性湿疹好的治疗方法如何治 浏览:257
主板里的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48
物理教学方法对比法 浏览:26
中药材木瓜的食用方法 浏览:285
不拘泥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21
一类盈亏问题解决方法 浏览:725
封店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浏览:613
终于找到做酸奶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55
法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包括 浏览:164
精神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浏览:477
苹果石榴种植方法 浏览:202
北京治疗阳痿的好方法 浏览:58
如何做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 浏览: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