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
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
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②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唠叨不如让孩子来回答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唠叨。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当父母的常常感到伤心与忧虑:“唠叨还不是为了孩子们好?”“不给他们讲,怎么能懂事啊!”好像只有无休止地向孩子们陈述一个又一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唠叨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个新办法:把唠叨变成提问题。当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变成提一个问题,让孩子说说,也许孩子要比家长说得又好又生动。提问题时,不要摆家长架子,态度要诚恳、热情,要认真地倾听孩子回答。孩子如果说得不完全对时,你也不要急于唠叨,可以再问,即使说错了,也不必由你公布权威答案,而是巧妙地用提问题暗示他的错误所在,让孩子再思考。
武力惩罚不如鼓励
当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从语言的批评升级到肢体的批评,武力惩罚出现了!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继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所以,妈妈想要武力惩罚时不如换成鼓励,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他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变本加厉更加叛逆。幼儿脆弱的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避开特长教育三大误区
1、一厢情愿
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2、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3、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着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着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6、追加一些家务活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
7、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不依赖他人的良好习惯,不要老干预,老指导,老帮助。
③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诉他是成功之母,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路。
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绩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他尽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都一样爱他。
⑤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地争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而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学习拖拉、不主动以及贪玩;对孩子讲话、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指出孩子致命的弱点,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不应该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避免作业强迫症,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规范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去领悟如何做人做事;要经常在家庭中进行民主交流,父母和孩子分别总结一段时期以来个人的得失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相互交流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畅所欲言,使其感受自己的存在意义,而不是在不断的埋怨和抱怨中挣扎。
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其优点。
比如,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
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父母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作业的布置情况,以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同时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协商帮助策略,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实际请课任老师设计辅导方案,循序渐进,保证孩子“当天学当天会,当天的事当天做”。
要鼓励与调动孩子积极主动地学。
比如,与孩子展开写作业竞赛,促使孩子全心身地投入到写作业的竞赛之中,使其兴趣盎然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和孩子商量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以及玩耍,这样既了解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增强了孩子自我做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
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
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
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同时,父母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
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①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
②你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
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①孩子上课是否用心?作专是否认真?能否按时完成?
②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
③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能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让孩子恢复自信,培养其成功感。
③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
你知道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吗?教育是很多家庭头疼的一个大问题,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是很重要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育孩子的方法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恰当教育孩子的方法
1、不必将这份爱变为娇惯。
一些家长将孩子看作心肝宝贝,一直紧紧围绕着孩子转圈圈,孩子说些什么就是哪些,孩子要什么马上就要给他们买。在农村许多 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由祖父母来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那样的状况就较为广泛。父母亲不舍得吵更不舍得打一下,孩子变成了小王爷。那样反倒把孩子娇惯了,由于你能给的终究比较有限,当他长大以后,他会来到你够不到的新天地,要想的会大量,但你不太可能跟他一辈子。
因此疼惜孩子一定要有一个度,不必给你对他的娇惯害了孩子。
2、要让孩子在不一样的年龄层感受着去做他有意义的事的事。
一些父母心甘情愿做孩子的多方位家庭保姆,全都害怕让孩子做,害怕累着孩子。那样不是对的。让孩子去试着着做些有意义的事的事,一是能够锻练他的自学能力,次之一些事儿他自己干了,才知道什么叫能够做的,哪些不能。这带来他的感受会较为深,不但是学会了做事情,还要不直觉间开展着内心的'文化教育。
3、自小塑造孩子爱读书的工作能力,多读书读好书,提高眼界。
学习培训并不是要到孩子学生时代才能够塑造的。家长要塑造的是孩子针对学习培训的喜爱。如果你给他们讲一个美丽的童话小故事,便是使他看到全球的期待与爱,使他了解除开他触碰的全球外,也有更大更广的全球存有,他因而也有驱动力去探寻而且勤奋。
4、要让孩子学会感恩,真诚待人,自小塑造营造他的爱国的人格。
做人要诚实善解人意,学会感恩这类得话,大家也是自小就一直在听的。坚信之后大伙儿也会将让我们的孩子。可是真实做都这种并不容易,大家常常忽视掉这种。
自小塑造孩子懂得感恩,使他明白一切得来不易,孩子一定会有一颗问仁善良的心。
5、家长要搞好榜样,言传身教。
它是家长们易犯的不正确。一边在文化教育着孩子们要诚信幸福,不必说谎,一边就以便哄孩子随意承诺给他们哪些,但一转眼就忘记了。直到孩子提到就随意编个托词欺骗以往。你的威势与品牌形象早已在孩子的心中中降低了。
让孩子保证的事,家长还要勤奋去保证,勤奋管束自身,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6、父母要立即与孩子开展沟通交流。
针对孩子的沟通交流也是极其重要,假如你都搞不懂孩子要的是啥,不清楚他在想些哪些,那么大家中间的间距就慢慢远了。因此适时地沟通交流,共享他的开心,调整情绪他的忧虑,你不但是个好父母,还是他内心的好朋友。
7、要重视孩子的挑选,不必一直操纵他。
它是许多我国父母易犯的不正确。她们的观念很局限性,一直想让孩子干这一,想让孩子做那般的人。却没去理睬孩子的念头是啥。父母越发那样,孩子越发有叛逆心理状态,长期性的压抑感还会继续非常容易有偏激心理状态。
④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下面我收集的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很多家长习惯地认为,现在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理所当然地担负起所有的教育责任,家长就没有必要再教育管理孩子了。我们知道,一个老师要教育管理好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也是不容易的,加上学生的个性各有特点,有时还会有照顾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相比之下,一个家庭父母两个人要教育管理自己的小孩就有很多优势。平时我们往往只重视学校的教育活动,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把所有的教育功能全部推给了学校,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重视和加强家庭的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土壤。一个家庭如果频繁的争吵和过多的紧张气氛只会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就会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获得成功。如果父母平时经常酗酒、打麻将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家庭融洽和睦,团结友爱是一个家庭存在的基础,对陶冶孩子的心情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并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一个良好的家庭,家长自己要有一定的追求,生活积极乐观,对人宽容,言传身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平时孩子在家学习时,我们父母也要争取抽时间来学习,而不是只想着娱乐放松,共同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型家庭环境。只有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才能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才会心情愉快,活泼开朗。
正确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对孩子的文明礼貌、金钱价值观施加正确影响。家长要注意教育方法,坚持说理,善于引导,对孩子尽量不用棍棒教育。家长对孩子要十分关心,但不要太逼孩子学习,可以多和孩子聊天,及时疏导孩子学习上的不良心理。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孩子有意见、见解,要让他们充分表达出来,不要总是搞“一言堂”,要使家庭生活有着和谐、融洽、民主的气氛。家长在物质上要全力支持孩子,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文具用品,给孩子订购合适的报刊书籍等等。我们要调动家庭中的一切的积极因素,共同想办法给孩子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家长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可能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不少孩子不会科学支配时间,有的放学回家,先玩玩再做作业;有的要家长陪做作业;有的向同学抄作业;许多孩子不能很好地利用学习时间,不能自主学习,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等。可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长期的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耐心。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要围绕学习这个中心,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如按时起床、就寝的习惯,听课、作业的习惯,文具管理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时间安排的习惯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人变得懒散。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一次次坚持,重复地去做到,再坏的习惯也可以纠正过来。可采取与孩子订一个“行为习惯协议”或“每日生活常规”等,以孩子自控为主,家长提醒督促为辅,适当配合以奖励、惩罚(孩子在协议中认可的,约定的惩罚),如我在家中制定这样的一个协议,每天放学到家,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然后完成作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每一个星期小结一次,做得好的的每个星期给予一朵小红花,一个学期达到一定数量时再给一定的奖励,以养成好习惯的目的。如短期训练上,每一个星期孩子每天能自觉学习英语20分钟,周末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吃麦当劳,给一些零花钱等),通过奖励强化了良好习惯的形成。
让孩子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现代社会的游戏机、电脑、电视等对孩子的诱惑是相当大的,要教会孩子学会自觉抵制和控制自己。当然,适度的地利用这些现代设备于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可以说走出校园,孩子身边的诱惑太多,如果过分地迷恋这些东西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要抵御这些不良的东西需要有很大的毅力。这些东西对孩子影响很大,如引导得不好,一个好苗子就这样被废掉了。不排除这些不得因素的影响,孩子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完成一道习题。克服上瘾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培养新的兴趣,如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乐趣。如平时我规定,孩子一天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星期六日除外,上网查资料不受时间限制,玩游戏一天也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如发现她过于沉迷于某个游戏,就带她上街、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注意动静结合,防止上瘾而难于戒掉。(这要根据各个孩子的特点来制定自己的管理办法,如有的适合表演的,比较有艺术才能的,就要多看电视,不能一概而论。)
三、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心理的指导
①自信心的培养 如果孩子不想学习或学习很被动,也就是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这不一定是智力上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次的失败或很久没有成功的感觉所导致的。因此,自信心的培养是很关键的。家长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要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不想学习的孩子,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孩子在学习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体会到成功的甜头,有更多的.成就感。如对比较大的困难,可以分解为很多小困难,然后一个一个去突破,积少成多。在困难面前,还要多鼓励,要多想方设法,如这样说“我的学习字典里没有困难两个字”,要战胜困难,首先在意志上战胜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长与潜能,家长要善于发现它,并且让孩子的特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可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如在家里,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之后,就表扬她孩子说,“我的女儿现在长大了,很懂得帮父母干活了”等等,别小看这些小事情,积累多了,对孩子一生影响可大了。
第二,要通过观察学习好的典型来培养自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用榜样来教育引导孩子,特别是要注意引用生活中好的典型好的例子,并以别人的成功的行为激励孩子。如我讲我校的谢老师小孩平时如何学习情况,经过奋斗今年就考上了北京大学的事例,这对她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触动。当然,树立成功的榜样要注意相似性,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榜样标准比孩子实际高许多,孩子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这就达不到激励的目的。
第三,要从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要增强自信心、成就感,自己可确立自我为参照目标。要引导孩子同自己的过去比,会发现自己每天其实在不断进步,从自身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有时我也常说,以前我象她这个年龄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比不上她的,事实上也是,现在的孩子懂得的知识就比以前的孩子多不知多少倍。
②良好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如果激发得好,就会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学习起来就很主动。家长要用欣赏的目光,学会发现孩子每一丁点的进步或闪光点,并及时加以称赞,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获得奖赏,家长的眼中要有意识地多表扬或诱取他们取得成功,及时强化孩子中好的行为好的表现。家长还要注意孩子自身各种心理因素,如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需要,因为只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有坚定的意志,才会树立刻苦学习的信心。如一些孩子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告诉他们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读书都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武器。
③学习毅力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是说独生子女都是娇生惯养,但普遍上经历的挫折苦难、吃苦耐劳精神等是比不上我们这一代的。面对困难时,常常产生动摇的思想,缺乏战胜困难信心,有时一点点小事就喊苦喊累,因此在学习毅力上要注意养成。我国古代的一些教育家就非常强调意志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朱熹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以次第着力”。学习是一种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对于孩子而言,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遭到许多挫折,如果迎难而上,就能进入新的境界;如果知难而退,就会失掉信心,甚至丧失意志。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一个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通过克服困难发展起来的,困难并不可怕,困难也是培养孩子毅力的磨刀石。平时,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经受失败虽是一件坏事,但能增强孩子耐受力,这样坏事就变成好事。每一个人都知道,长在温室里的花草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
④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就会大大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导致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发展。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应当注意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能力特长来发展中心兴趣,就如玉石雕刻,只有根据纹理、形状,因势利导,才能雕出精品。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生理素质和愿望,盲目地不惜重金和精力,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去学习许多东西,什么舞蹈班、绘画班、奥数班等。每一个人能力与兴趣是不同的,但适合是最好的,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强迫他们去学习,结果造成精力分散,一事无成。曾有一个儿童因不堪家长要其练琴的要求,把钢琴砸了,这样不仅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却培养出了厌烦和愤恨。
⑤克服学习上不良情绪 情绪对孩子学习影响较大。如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常常会有奇思妙想;而在烦躁的情绪下,再简单的内容也可能听不进去。我们要引导孩子调整好情绪,好的学习心态是多宽容别人,多看到老师和同学的优点,做人要多大度乐观一些,让心里总充满着阳光,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每天的学习中。
关于孩子厌学情绪上。可能是家长怕孩子累坏,迁就撒娇不愿学习的要求,久而久之,造成这些孩子在学习上的懒惰,遇到困难就退缩。其次,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心理特别殷切,认为只有在学习上逼得紧些,就能得高分,对他们采取不切实际的措施和要求,他们因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被受责备,产生厌学。如果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就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缺乏信心,产生逃避困难的心理。
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教育和引导。比如作业量,对能力强的孩子可能有吃不饱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孩子,则有可能出现负担过重的现象,我们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对后一类孩子,必须把他们从作业推里解放出来,从一般的观察、阅读开始,培养学习兴趣和增加基础知识。孩子的观察提高了,基础知识扎实了,智力开发了,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厌学情绪也就会得到克服。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分析孩子心理动态,注意扬长避短,把握好一个“度”字,做到宽严结合,刚柔相济,收放自如,使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孩子心理的调整得好,成长就有保证。家长还要和教师协同起来,平时多与教师联系,认真观察孩子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共同为孩子智力发展服务。
总之,家庭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孩子教育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幸福,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明天和祖国的末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空间很大,只要我们多想办法,是会找到很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的。
1、要敢于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会发生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实在也是家教的艺术之一。
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应当是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家长做了错事或错怪了孩子,是应该主动道歉的。这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信,更不会有损父母的尊严;相反,会给孩子树立有错就改的榜样,会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质与修养,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亲近父母;父母的威严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更高,还会使家庭中形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气氛。当然,家长道歉、认错,特别是向孩子道歉、认错,态度必须是诚恳的,不敷衍,不找客观原因,真诚地去求得谅解。
2、家长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在家庭中,家长应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特别投入,不嫌辛苦的。
3、学会宽容的孩子
宽容是指孩子做错了事之后,家长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了孩子的过失,他们没有过激语言的斥责,也没有穷追不舍的追究,这都会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深深的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冷静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4、家长不管孩子是什么性格,都要接受现在的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孩子也会按自己的速度发展、成长,所以家长要知道放开手,给孩子一些自由。如果,你爱把自己孩子与人家孩子相比的话,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就是一个失败者。逼迫不对,鼓励有益。
5、要及时发现隐藏的困难
对孩子应该做到了如执掌,但这并不是说要时时盯着孩子,而是要了解孩子,比如发现孩子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你要耐心询问,让他实话实说———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注意力最集中,有些却喜欢热闹的背景环境。如果你的孩子不爱被独自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就让他在餐桌上做功课吧。
6、把孩子当做大人,试着向孩子说说自己工作的酸甜苦辣
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家后,试着与孩子讲述一下自己工作中高兴或烦恼的事情,把孩子当做大人来对待,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憧憬和热情,可能他会想:“我努力工作的话,会像妈妈一样成功。”假如你的工作乏味,没甚可“晒”,也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没获得一定的资格或学历,就无法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有的孩子不愿像父母那样生活,所以会激发他奋发图强。
7、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方法,做到以理服小孩
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己的主见的,不是大人想如何就如何的。如果孩子想放弃钢琴教育时,你别冲着他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不如说出想他继续练下去的理由,他有可能会回心转意。即使他仍不同意,也给了他畅所欲言的机会。
8、对孩子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和赏识
家长要多给孩子赞扬和赏识,但也要有度,表扬时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他给你看他刚做完的某个东西,你不是简单说句很好,而是说:“我很喜欢你在文章中论述这个观点的方法,这样说很发人深省。”或“你的音阶弹得非常流畅。”等等。他感觉就不一样,下次会更努力,以博得你的肯定。给孩子的奖励可以不必是大奖,当他们做得好时,送点小礼物以资鼓励就行了。万一他们没能达到预定目标的话,也不必因此而愁眉苦脸,应以鼓励为主就好了。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
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五、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六、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第一、榜样和示范
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榜样,并以上述行为为孩子做出榜样。
第二、解释和说理
要对孩子讲解每一项行为准则,使他知道怎样做,还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给孩子讲道理,要让他听懂。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太兴奋和激动时,往往是听不进道理的,应等他冷静下来后,再用亲切的口吻说道理。
第三、练习和实践
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反复实践。所以,在要求孩子达到某一项行为准则时,一定要让他反复练习、巩固,并经常采取表扬的方法,促进孩子自觉地巩固。
第四、表扬鼓励和批评责备
表扬和鼓励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表现的方法。表扬鼓励时最好能同时提出进一步要求,使孩子有更上一层楼的目标。批评指责是一种否定的“强化”,可以用摇头、不高兴的态度、否定的口吻、斥责的眼光等表示对某种行为的反对,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并迅速改正。批评时态度要严肃,要使孩子感到羞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