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现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现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认真分析绩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制度发生良好作用的环境、背景条件,学习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思路。
2.认真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
3.构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4.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岗位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内容和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5.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体效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相互互补和交融,服务于生产运营。
6.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引导、发展员工的行为,形成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7.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过以目标为导向,建立绩效考核等方法激励员工,形成良好的氛围。
人力资源管理
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管理。
Ⅱ 劳资工作有何创新
一、为创新打基础、作储备
创新是在具备了一定的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而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创新的。青年人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而忽略了应该具有的创新的素质与本领。那么如何具有这些创新能力呢?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年青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要有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2、要不断地储备各种知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做好工作,在工作中创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文化共享工程工作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如网络技术、卫星传输技术、软硬件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知识等等,没有这些知识的储备和灵活运用就很难谈到创新问题。所以,我们年青人要结合自身精力充沛、勇于摸索、不怕失败的精神和特点,积极学习业务知识,练好内功。这种学习既包括向书本学,也包括向有经验、有本领的同事学。
3、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我们应该提高修养、团结同志、诚恳待人、心态端正,克服那些年轻气盛,不冷静、易冲动,骄傲自满的毛病,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并且塑造好团队精神,使我们愉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二、如何创新
1、文化共享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工程,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项文化工程,创新在文化共享工程工作中是无处不在的,包括:平台创新(现在用卫星+服务器+互联网)、资源创新(以前是文本,现在是多媒体)、服务模式创新(山东、山西、上海、浙江)、机制创新(以前是各省自己干,现在全国统一)。在这样一种创新精神指引下,我们年青人更应该承担起创新的责任。
2、创新是要创造出前人所没有的,那么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实践的过程,青年人要进行创新,就要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探索,可想而知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前是荆棘丛现,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闯劲,那么年青人的创新责任又何谈实现呢?一道道技术难题等待着我们来破解、偏僻落后的乡村基层点翘盼着我们送去文化资源 ……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敢啃硬骨头、打硬仗,从中磨炼意志、增强本领、积累创新。
3、不怕犯错误,知错就改,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时青年人因为经验少、看问题片面,难免会犯错误,对待这个问题,我们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充分酝酿、多方求教、理性思考,尽量做到不麻痹、不武断;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还有可能犯一些错误,但是我们终归不能因为怕犯错误而放弃创新。在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总结,及时纠正。年青人要视野宽阔,深入思考,为单位建言献策。
4、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青年要避免个人英雄主义,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形成强大的智慧合力。
三、创新要把握的尺度和目标
创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文化共享工程的创新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化共享工程的侧重点是面向基层农村,这些基层地区相对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我们在各项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基层的条件和特点,让基层能够得到充分、便捷的高质量的服务,让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收益者,缩小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和谐文化。
Ⅲ 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的具体措施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跟不上时代步伐,作用和重要性日趋减弱的命运。此时,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概念应运而生。企业人力资源创新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转变观念
为提高员工对现代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程度,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我是企业人”的传统观念,企业必须在近几年内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在全局开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宣传,对劳资人员和有关领导者进行现代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使他们成为宣传的骨干,带动全局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劳动力性质的认识,充分了解社会保障政策,对劳动力流动提供前提条件,减弱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使需要流进来的能流进来,要流出去的能流出去,激活人力资源这一生产要素,适应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改制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后这一点更为重要。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党的17大报告更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全国各地兴起了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企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开展了“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了氛围,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要继续发挥党群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作用,在全局范围内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学习与提高职工技能和自身素质的内在联系,树立起以“贡献求地位,以素质求发展,以能力求生存,以竞争求岗位”的思想,把职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各单位还要加强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建好职工图书阅览室,购置一定数量的科普读物,全心全意为职工学文化、学技术提供服务。通过开展“争创学习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实现职工学习的三个转变,‘即在学习内容上,要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向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学习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输入转变。在学习方式上,要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向“一专多能、一岗多证”的超前跨岗学知识、学本领转变。在学习理念上,要改变一纸定终身的旧观念向倡导终身学习的全新念转变。
(三)完善培训机制
培训工作是人才开发和培养的最有力形式,人才培养工作应是公司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公司一把手的最主要职责之一,从有的企业公司实际状况看,主管培训工作的领导都是各单位的副职或闲职人员,受个人职责、权限、思想意识和动机的影响,主管培训工作的领导一般把培训工作视作本职工作的“附加项”,很少将培训工作视作本职工作中的重要议程,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责任模糊,重视不足,投入不够等种种因素制约了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从而削弱了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培训工作由“一把手”直接负责最佳。人事劳资部门和人才开发实施部门属于附属关系,而人事劳资部门控制着人事、劳资、考核、使用、经费及计划制定的各环节,培训实施部门只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而人事劳资部门相关人员居高临下,以“权力”为保障制约着实施部门,他们只是站在“面上”看问题,对具体情况缺乏调查研究,几年来从未到所属单位和基层搞过调研,使得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只能停滞在“想象”中,因此,人事劳资部门只负责相关政策制定和方向指引,其它职能应由培训机构负责,这样才能做到培训、使用、待遇相互作用,才能使培训工作充满活力,才能使培训管理者的精力过少地浪费在协调关系和处理职责问题上,使培训部门和人事劳资部门由附属关系转变为并列关系。
(四)健全管理机构
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建立管理机制是保证。
一是要优化人才结构。打破单位、部门限制,通过挂职、交流、派遣、分配等形式,使人才向基层倾斜。解决人才分布不合理、基层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是改革人才选配机制,鼓励人才参与竞争,普遍实行竞争上岗,真正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让优秀人才通二立竞争找到充分施展才干的岗位。
三是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入多种价值内部分配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最完整的证明一句古老的格言一一“知识就是财富”。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本专用性认识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分配理论将得以修正,那种以“计时、计件”为主的分配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会失去其主导性的激励作用,企业将逐渐建立一种把员工同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作为企业来讲,就是要尽快地、不断地完善现有的绩效考评办法,把考核任务落实到人头,并有所约束,使之从基层的班组到局各处室都能按时、按量地对每个人、每项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这是各个管理层的任务,不是某一个部门和人员可以独立解决的。考核标准确定后,考核办法特别是考核人的责任落实是关键,只有这样的考核才能不走过场,达到实效,才能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中奖酬这个核心功能发挥好,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人决定了技术,人决定了企业,人决定了发展。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能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人才也越来越成为众多资源中最有价值的第一资源。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最终目标就在于为企业创造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使企业始终处于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