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运用科学思维方式
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师: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第93页中提到的“太冲穴”的发现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师: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只看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当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教师: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的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教师:华佗是受到什么启发编出了“五禽戏”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教师: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合乎规则,不可自相矛盾、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教材中提到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的错误在于什么?
学生: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中的“自相矛盾”,是逻辑矛盾,指思维中出现的一种错误,说明对同一事物或对象不能同时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逻辑判断。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板书)
1.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板书)
(多媒体展示) 没问题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想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没问题。”发型师说。然后他很快将自己剃了个光头。
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人的认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往往出其不意。这个小幽默中的发型师面对秃头的顾客提出的苛刻要求,他不是按照常规在顾客身上做文章,而是从自己身上做文章,赢了顾客。
教师:故事中发型师思维的高明之处在哪里?谈谈如何用科学思维解决人生中的疑难问题?
Ⅱ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评估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
正确认识自己不仅首先要全面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看待自己;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再次还要知道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Ⅲ 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我们学习获得成功,获取智慧的重要保证。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算找到了学习的钥匙,摸到了学习的门径,也才能登堂入室,在茫茫学海中自由驰骋。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提问,有的擅长独立思考,有的注重课前预习,有的重视课后小结……只要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学有所成,都是科学的。尽管具体方法各异,但是却有共同之处。
1. 科学性
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当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并根据思维规律,简化学习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目的性
任何学习方法都是指向一定目标,是实现一定学习目标的手段。因此,学生应根据目标选择具体的学习方法。
3. 程序性
科学的学习方法总是体现为科学而有效的步骤,严格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学习。
4. 功效性
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最后要以它的实际效果来衡量,科学的学习方法必然获得优良的学习效果。
5. 实践性
科学的学习方法应能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效地重复使用,能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
最后,学习离不了勤于思考、勤于验证以及严谨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思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验证是检验学习的手段,严谨是学习质量的保证,持之以恒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这几个方面只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Ⅳ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收集和分析资料 ;4,实验探究
二,观察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
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并记录;5,分析实验现象;6,得出结论.
Ⅳ 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难题。下面,我就我的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课外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转变为“学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教师要真正地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备课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
(一)备教材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要让学生有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作为教师,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修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才是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课前,教师要先吃透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只有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堂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备课中除吃透教材外,还得吃透学生。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
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认识及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课堂的关键所在。
2、其次,要把握提问艺术,给学生成功的愉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能正确答出问题的学生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最后,教学方式要直观、灵活。根据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不长、好动、急躁等身心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好方法。多媒体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有利于其掌握教学内容,特别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内精心上课
素质教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我们应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减少教师的教和讲,增加学生的思和悟。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一人唱“独台戏”。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就不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 ,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悟”。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教师应让出一些时间给学生“悟”。但是,教师要把握好给学生“悟”的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总体智力水平,设计好“悟”的时间,不能只提一二个问题而整节课让学生一直在“悟”,这样,教师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提不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像我校,一部分优生被别的好学校录取了,另一部分又去私立学校读,剩下的在校生,总体智力水平为中下等,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我认为:
一是,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时不会一问三不知,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教师提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解答不出来的。
三是,提问的学生应有层次性。较难的,提问优等生;不太难的,提问中等生;容易的,提问后进生。教师不能老是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或不重视后进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的后进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是,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悟”的时间,若是在短时间内学生“悟”不出来,教师则要不时地启发,而不能让时间白白地流逝。若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仍回答不出来,我认为,这时候,教师只好“教”了,让学生课余时间再“悟”吧,不然,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这一点,教师应灵活机动把握好。
五是,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用各种各样的幽默,类比等丰富的语言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去主动的探索,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学会创造。这样,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以上仅是我对课堂教学的一点浅薄见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地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Ⅵ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恢复视力
提高、恢复视力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主要包括配镜矫正、手术治疗、改变用眼习惯等。但由于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配镜矫正:视力下降最常用的提高、恢复视力的方法,为配镜矫正,若由近视、远视等因素引起视力下降,可配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在可耐受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全矫镜片进行矫正视力。但配戴眼镜矫正视力只是通过物理方法提高视力,并不能治愈近视、远视等引起的视力下降;
2、手术治疗:如果由近视、散光等原因,导致视力下降。可选择角膜屈光手术提高、恢复视力,但远视尚不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3、改变用眼习惯:视力下降通常与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可通过改变用眼习惯,缓解视疲劳,从而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或提高因眼疲劳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如避免长期熬夜、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及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者过暗的地方学习或工作。同时,可以增加户外活动,均衡饮食,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Ⅶ 如何用科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论述题
可以用下列方式提高创新能力论述题。
1、要学会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
2、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
3、培养有信心,有战胜困难,勇气和冒险精神,是形成创造里力的必要条件。
4、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Ⅷ 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
从扎实基础知识的本科学习进入挖掘深度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如何做好学术研究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的难题。
科学、高效的研究方法是做好学术研究的一把关键锁钥,而锻造这把关键锁钥则需要广泛、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
Ⅸ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是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1 .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习题 正确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习题,对于问题解决至关重要,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例如:已知铝的比热容,计算把质量为 2kg 、温度为 3 0 ℃的铝块加热到 100 ℃,铝块吸收到热量是多少?并通过上面的计算,总结出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 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解决,也需要运用几种科学方法。首先要从整体到局部,把问题分解开来分别研究,也就是用分析方法,研究各个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然后再用综合方法,从局部到整体,研究各个局部间的联系,形成整体的认识建立计算式 Q = cm ( t -t 。)并计算出结果。这个式子仅是计算一个特例的式子,题目还要求并通过上面的计算,总结出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于是我们还要用归纳方法,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得到普遍公式 Q = cm ( t -t 。) 。上述解题中科学方法的运用虽然很简单,但它却是解决物理习题的最基本的途经,教师在学生初学物理解题时,就应该有意识地使学生熟悉这些方法。 2 .应用科学方法解释物理现象 解释物理现象离不开科学方法。在解释物理现象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点拨相应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种,直接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先分析原因、结果各要素,再综合找出它们的因果关系。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丝的电阻变小,而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导致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灯泡的电功率变大,因此灯泡更亮。 第二种,先根据结果进行猜想,灯泡更亮,说明其电功率变大,可能是因为它的电压或电流变大了,再分析已知条件,其电压不变,而电阻变小,导致电流变大,电功率变大,因此灯泡更亮。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科学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手段。 例如学习 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以下三项实验: ① 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50 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 50 ; ② 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 100 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 100 ; ③ 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先保持压力相同,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再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上述三项实验中,前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叫做转换法,这两项实验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 ,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 ( )。 解析:在 ① 与 ② 两项实验中,问题的共同特点是所要测的量太小,不易直接测量;解决办法的特点是转换为集中测量多个相同的被测量,再除以被测量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