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始人(或土着人)是如何制作武器的
最初是石器时代是这样的,还没金属,就最原始的方法,拿石头慢慢磨成工具,不过没有你说的弄尖而且锋利,是不可能的。就是拿石头砸碎后直接煮熟,用手一撕肉就开了。
矛都是木头杆把头磨尖。
石器时代没有弓箭,只有甩锤,就是石头绑上绳子往外抛。
石器时代不能缝衣服,都是现成的动物皮,有多大就多大,直接包在身上,其实那个时代不用穿衣服,就挡住某一部分就够了。呵呵
㈡ 古代是用什么材料把钢铁熔成液态来锻造兵器的
远古时期的武器的设计和制造尚处于初始阶段,《淮南子·汜论》所述:“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矛无击,侑戟无刺。” 为利于在山地丛林中奔跃和近战,那时人们普遍习惯使用短兵器。剑是短兵的一种,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于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轻便易使,直刺旁击都能运用自如,抵御匪寇与野兽都是必不可少。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构造简单容易制造的剑已成为主要短兵器,成为社会各阶层必有之佩备。连冯谖与汉初的韩信,虽然贫至无食,也仍然随身携带。着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于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至东周时期,西方大陆此时仍处在蛮荒时期,但是中土的冶铜工业已经非常发达。工匠大多以铜铸剑,造就出一大批剑质颇佳的精品,制剑技术亦逐渐进步。 依据《考工记》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工匠以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能充分的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铜与铅、锡比例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冶炼技术领先西方国家近千年。
早期的青铜剑约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仅长十余公分,直脊双刃,剑身扁阔,柄以木片夹束,亦无剑格,而后发展出固定的形制,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又称为“卫”。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或“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剑柄尾端旋环称做铎。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考究的青铜剑的首与格等常以玉质作成,这种剑,一般则称为“玉具剑”。在未来的千年间,这种剑的造型逐步迈向成熟,并作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跃于战场上。
郑锷更于剑有所详解,他这样说到:人之形貌大小长短不一,选择不同的剑,不是为了美观,而是要使之各适其用而已。因此分为为三等剑制,以适合三等带剑之士,什么人用什么剑则自取其便。剑柄长五寸,剑身若是剑柄的五倍,那么就该有三尺,重九锵,也就是三斤十二两,长之极,重之至,故谓上制。只有高大有力的剑士可以佩带,所以称为上士之制。剑身是剑柄的四倍,那么剑之长则有二尺五寸,重七锵,也就是二斤十四两,长短轻重取其中,谓之中制。适合普通身材和力量大小的人使用,故称为中士之制。若剑身只有三倍剑柄长短,则只有二尺,重量只有五锵,则只重二斤一两三分,轻而且短,称为下制,矮小羸弱者适用。
上述剑制,大抵沿用于远古,历代仍有频繁变更,自秦至宋,其中的变化最多。郑锷云:“若以秦汉之剑与宋时之剑比较,则宋时长剑有二十一寸三分,汉时长剑仅十七寸九分。宋时短剑十五寸二分,汉时短剑仅十寸五分,故宋时之剑较汉时之剑长,且品质更优”。
剑之用途,不只是专供杀戮之用,也用做文士饰品,不过终究是以防身拒敌为主,如剑过长则运用不便,剑短则难以及远,过短的剑轻而没有打击力度,长剑重而挥动迟缓,二者均不适合实用。另外古籍有言:“汉高祖仗三尺剑而得天下”,由此可见汉代剑长不及两尺之说应当有误。若综合剑史所记,大抵古剑之长,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则为二至三斤。
春秋时期,互为世仇的吴越两国却同以铸剑精良闻名于当世,其技术之精湛、工艺之华美,可称举世无匹,尤其是剑身的表面处理,不但具有神秘华丽的花纹,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锋锐如新,这种处理技术至今仍然是个谜。
1994年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提取十分不易,但是此时的铸剑工艺水平成为一个谜。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除个别地区的剑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风格外,形制上一般都开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铜剑,绝大部分都有剑首,并普遍出现了剑格,但具剑箍的还较少。长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吴王光剑等等,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些宝剑制作精美,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东周青铜剑,以吴国、越国的最为上乘,《周礼·考工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湖北江陵古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通长55.7厘米,身满饰菱形纹,剑格两面以蓝色琉璃镶嵌花纹。
此时,钢铁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许对于青铜兵器的锻冶技术已累积了足够的知识,又或许摺叠钢的技术本来就承袭自打造青铜兵器的经验,无论如何,这个时期的钢铁兵器,其水准的确领先了全世界一大截,着名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干将等人,链就一批千古名剑:干将、莫邪、湛卢、巨阙、纯钩、龙渊、太阿、工布、鱼肠等,即使实物不存,它们的赫赫威名仍令我们心驰神往;《吴越春秋》中记载薛烛评纯钩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沉沉如如芙蓉始生于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剑“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剑“文若流水不绝”,以及:龟文、缦理、列星、溢水、冰释、高山、深渊、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剑身上的摺叠花纹而言,当我们看到古代刀剑上的花纹时,才能体会古人所言实非虚语。
战国后期的秦国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同时剑的型制也有变化,长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剑身狭长,表面经过仔细地研磨,并有一层铬盐氧化物,显现着乌黑的光泽,能防蚀防锈,陕西秦墓出土的诸多长剑几乎有如新制。
直到9世纪末,意大利青铜剑工艺仍然在这个水平上
钢铁兵器正式装备部队后,因为硬度和韧度都明显地优于青铜,也由于骑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冲锋陷阵、马上接战的战术需要,对兵器的强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汉末年时,钢铁兵器几已完全取代了青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数百年的交替期间,同时也是青铜兵器的发展巅峰,无论长度、硬度、韧度,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其最后的灿烂风华。
骑兵成为军队的功击主力后,伴随而来的是战术的改变与装备的革新,由于骑兵冲锋的速度极快,单手施力的长剑固然仍能直刺敌人,予以重创,但冲力之大也足可把骑兵拉下马来,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马上的短兵显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强韧的铁器也已相当成熟,长剑于是渐渐为长刀所取代,并在汉代末期完全退出战场。这个时期的长剑常以玉石为装具,千年之后,长剑已朽,玉剑饰却已其精美的质地与纹饰为人珍爱,成为玉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目,我们可以说:剑虽然在战场上没落了,但在民间它始终保有王者的地位。
中国刀剑工艺最高水准,在史料上有详细记录的,应该是东汉时代出现的“百炼钢”。百炼,则是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一百次,使得杂质尽出,最后锻造出最精纯的钢。可惜这样的技术太费工,动辄耗费数年,才得神兵三五把。到了唐末“安史之乱”,社会大乱,十室九空,百炼钢的技术就逐渐失传了。到了北宋,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到他造访磁州锻坊,观看炼铁,才认识所谓“真钢”。他还记述了当时的一把宝剑:有人将十支大钉钉入柱中,挥此宝剑一削,钉子全部截断,剑锋却纤毫无损;用力弯曲,剑身如勾,放开来铿然有声,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况。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中指出,当时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结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
清朝的干隆皇帝是非常重视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爱刀剑,从干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制作了一批款式精美的刀剑。由于“今上”的重视,当时冶炼刀剑的技术又大幅提升。有花纹钢就是百炼钢?根据中国自唐朝后就少有刀剑着作、墓葬出土来推测:百炼钢的技术,唐以后可能就失传了。清朝扣鸣刀上花纹钢的技术,很可能是从日本、东南亚、中东、印度学习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纹钢不在中国,我们古代刀剑的铸造技术,没有流传下来。
㈢ 矛有什么样的特点
长枪类冷兵器有枪、戟、矛、钩等多种,是古代军队的主要兵器,适用于步战和马战。
矛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最初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绑在竹木长杆上,就成了原始的矛。商、周时代有了铜牙,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时又出现了铁矛。到汉代,矛非常盛行,并出现了用清一色的长矛武装的军队。
㈣ 古代打造兵器的过程
中国古代兵器制造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manufacture of weaponry in ancient China/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中国古代兵器萌芽于原始社会晚期,当时只是以石块、竹木、骨角为原料,经砍削、打磨、烘烤,制成弓、箭、刀、矛、棍等。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为了适应对外进行战争和对内维护统治的需要,兵器制造一直是统治阶级高度重视的官营手工业部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战争的发展,兵器制造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管理体制逐步完备。它大体经历了青铜兵器、钢铁兵器和火器3个发展阶段。
青铜时代的兵器制造,中国的青铜兵器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甘肃省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青铜小刀,是冶炼工艺尚处于将铜、锡、铅矿石混合炼铸青铜的初级阶段的制品。这种工艺不易掌握青铜的成分配比。从商到西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已发现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址有河南省的郑州、安阳、洛阳,湖北省的盘龙城,江西省的清江、吴城等处,分布地域较广。历年出土的商朝青铜兵器数以万计,主要有斧、钺、戈、矛、刀、镞、胄等。如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的1004号商代墓中,出土铜戈72件,铜矛731件,铜胄141件。这时的冶炼工艺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它是先将矿石分别炼出铜、锡、铅或铅锡合金后,再按一定比例混合熔炼,易于掌握青铜的成分配比,铸造出的兵器形制复杂,纹饰精美,质地优良。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见彩图[春秋时期越王勾践青铜剑(湖北江陵望山出土)])和山西省原平县出土的吴王光青铜剑,都进行过表面处理,虽在地下埋藏了近2500年,至今依然花纹清晰,光洁如新。湖南省长沙市、广西省恭城县等地出土的春秋青铜剑,还采用了高锡青铜与低锡青铜的复合材料,刃部含锡量高,坚硬;脊部含锡量低,柔韧,使得青铜剑刚柔相济。到战国初期,青铜冶铸的规模和分布地区继续扩大。湖北省随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总重量达10吨,其中有三戈戟、戈殳、镞、矛等多种精美的铜兵器,数量达4500余件。反映了春秋战国时青铜铸造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铜兵器发展的同时,战车、战船、弓箭、皮甲、橹盾、云梯等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也都得到了发展。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考工记》,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水平,比较完整地记述了制造兵器的工艺和规范,如对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检验手段等都有科学的叙述。尤其是书中关于青铜合金成分配比的“六齐”规律,反映了人们已认识到铸造兵器时,含锡量过低,兵器韧而不坚,杀伤力不大;含锡量过高,兵器硬而发脆,容易折断。从而可自觉地掌握铜、锡、铅的配比,制造出优良的兵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性能与合金成分配比关系的科学总结。
铁器时代的兵器制造 中国的人工冶铁技术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发明。战国之后,冶铁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铁兵器的发展。这些新技术集中表现为两方面:①提高铁兵器的硬度和韧性。湖南省长沙市出土的一把春秋末期钢剑,已采用把块炼铁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成块炼渗碳钢的技术,比铁剑锐利而坚韧。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晚期的剑和戟,具有坚硬的高碳钢刃部和坚韧的剑身,经鉴定是先用低碳钢锻打,再经表面渗碳和淬火处理而成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出土的汉武帝时的铁甲,甲片是用块炼铁经过渗碳、反复锻打、退火、表面渗碳等工序制成,提高了甲片的硬度。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燕王墓出土的环首刀,采用了铸铁固体脱碳成钢法,夹杂物质很少。汉朝流行一种“百炼钢”技术,制出含碳量高、杂质少、组织均匀、耐腐蚀性好的优质钢。山东省苍山县出土的汉朝“卅”钢环首刀,江苏省徐州出土的汉朝“五十”钢剑,日本奈良出土的东汉灵帝“百”钢刀,都使用了“百炼钢”技术。三国时期,钢铁热处理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太平御览·兵部》引《蒲元传》记载,蜀国蒲元造刀必用爽烈的蜀江之水, 而不能用性软的汉水, 反映了中国人民很早就掌握了质量不同的水会影响淬火效果的科学道理《北齐书·方伎传》记载,綦母怀文造宿铁刀“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使用了多种淬火冷却介质,所造钢刀锋利异常,斩甲过三十札。②提高铁兵器的生产能力。初期的块炼钢费工费时,产量很少,故在秦朝以前,仍然是铜铁兵器并用。汉朝以后,先后采用了生铁冶铸、铸铁脱碳钢、灌钢、炒钢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先进工艺,使铁兵器逐步增多。如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出土了用钢制造的消耗量很大的箭镞。东汉以后,青铜兵器终由钢铁兵器取代。
在铁兵器发展的同时,其他种类的兵器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青铜剑和箭镞,有的表面有铬盐氧化层,起了良好的防蚀作用。满城汉墓出土用灰口铁铸成的战车上的铁轴瓦,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小的摩擦阻力,改善了战车的性能。汉朝造船技术已趋成熟,所造楼船高大雄伟,舱室多达4层,是当时水军的主要战舰,橹、帆等先进船舶技术也出现了。汉朝造弩最盛,弩机望山上标有刻度,用以瞄准。东汉制造弹射力更强的床弩。三国时,诸葛亮改进连弩,“一弩十矢俱发”,提高了发射速度。利用杠杆原理的(即抛石机),从春秋到唐朝始终为攻防战的远射利器。官渡之战时,曹操令造车,号“霹雳车”,提高了的机动性。唐李光弼制成用 200人挽索发射的重型。南北朝时,石油开始用于火攻。
火器出现后的兵器制造 据文献记载,10世纪时,火药已用于火攻。宋朝以后,火器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燃烧、爆炸、射击火器,表明了火药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早期的火药成分较杂,硝的比重也不大。成书于宋庆历四年(1044)的官修《武经总要》记载的 3个火药配方,成分多达十几种,硝与硫的比例在3:1到2:1之间,主要起燃烧及发烟、施毒等作用。到了元朝,火药只保留了3种基本成分,如在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元朝铜手铳中残存的一些黑火药,经化验只含有硝石、硫黄和木炭。明初焦玉着《火龙神器阵法》,记载了十几种3成分火药的配方,可根据引燃、发射、爆炸、喷火等不同用途配制出各种火药,其中有的成分很接近于近代黑火药的标准配比(硝75%、硫10%、炭15%)。明万历年间,赵士桢在《神器谱》中,记述了制火药时,用萝卜、蛋清提纯硝的方法,强调了火药的颗粒要细而均匀,“上粗大者不用,下细者不用,止取如粟米一般者入铳”,认识到火药燃烧速度与火药颗粒大小的密切关系。随着火药性能的改进,火器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神器谱》记载明末制鸟铳,用熟铁打造法,质韧而坚。制铳管时,采用钻孔的先进工艺,技术日益精密。明末焦勖在《火攻挈要》中,第一次记述了以口径为基数确定火炮各部位的比例数据,使火炮制造有了科学依据,直至清朝仍是制造火炮的主要依据。
宋和明是火器生产的两个高潮时期。北宋时,组织了火药兵器的成批生产,京师开封(今河南开封)设有广备攻城作,拥有工匠5000人,由10作组成,火药作为首。南宋时,在一些军事重镇都设有火器制造工场,生产能力很高。如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在两年三个月内“创造、添修火攻器具共六万三千七百五十四件”(参阅《景定建康志》)。到南宋晚期,火器在兵器中的比重增大,抗击金军、元军已离不开火器。元末明初时,火铳有很大的发展,从铜铸到铁铸,从小型到大型,从零星生产到大批生产。明初40年内,仅生产“天字”、“胜字”、“功字”、“英字”火铳即达13万多件。明嘉靖以后,火器品种猛增,茅元仪辑《武备志》(1621年初刊)就收录有15大类、近200种火器。
在近代枪炮出现之前,火器的战术性能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始终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宋朝以后,冷兵器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宋初,设有弓弩院,兵匠达1042人,“岁造弓弩、箭镞等凡千六百五十余万”(《玉海》卷一五一)。后又设南北造箭库、弓弩造箭院等,工匠达1071人,“戎具精劲,近古未有”。宋初使用的“三弓八牛床子弩”,以70人张发,一次射箭数十支,远达300步(约合465米)。宋神宗时,李宏进献的“神臂弓”,1人发射,远及240步(约合372米),“施于军事,实有奇功”。后韩世忠又加以改进,制成“克敌弓”,“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约合558米)”,可以贯穿重甲。宋朝的冶金技术又有发展,经反复锻打而成的“蟠钢剑”,杂质极少,组织致密,因而刚柔相济,不仅削铁如泥,且可屈之如钩,纵之复直,有良好的弹性。边疆少数民族用冷锻法制成的“瘊子甲”,甲片表面光滑如镜,硬度很高,“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宋沈括撰《梦溪笔谈》)。宋朝使用很广泛,开禧三年(1207),金军攻击襄阳(今属湖北省),曾使用千余座抛射火器。元至元十年(1273),元军攻襄阳,用回族人亦思马因制,称“回回”,利用重力下坠抛掷石弹,重达150斤。宋元时,造船技术发展迅速。宋朝每年造船3000多艘,元朝每年造战船5000多艘。明初,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长达137米,舵杆长11.07米,张12帆,可运载上千人,是世界公认的当时优良的海船。在火器发展过程中,具有机动力、打击力和防护力的战车也随之发展,这种战车四周围有屏障,车中放置轻重火器,用畜力或人力挽曳,在明代的野战中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中国古代兵器制造业的管理体制 早在春秋时期,国君已开始设官统一管理兵器制造部门。《考工记》记载,周王设“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战国时期,兵器主要由各国府库附属的作坊制造,设造者、主造者、监造者三级管理,兵器上常要题铭,以考核兵器的质量。秦由管理宫廷事务的少府掌管兵器制作。汉少府中有职官“考工令”,主作兵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实行盐铁官营,在全国设铁官49处,冶铸兵器及农具。为了加强兵器的管理,汉制诸侯王不得私作兵器,民间若私铸铁器,要处“左趾”(用铁钳束住左趾)的刑罚。北周建德四年(575)置军器监,首创在中央一级设置独立的兵器制造业的管理机构。隋仍置少府监,领尚方,掌兵器制造,下辖甲铠署、弓弩署。唐却承继了北周的建制,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军器监,领甲坊署、弩坊署。据唐官修的《唐六典》记载,国家有制造兵器的统一标准。北宋初,只由三司使中的盐铁使典领胄案,主兵器制造。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王安石变法,仿唐制设军器监,总内外军器之政,兵器制造大为改观。南宋以后,开始由工部参与制造兵器。元朝注重造兵,中央依次由军器局、军器监、武备监、武备寺、武备院等主管造兵,机构品级越提越高。各路设军器人匠提举司、军器局,辖各州县的甲局、弓局、箭局、弦局、杂造局等,造兵机构遍于全国。军队并带有工匠,随军制造各种应急兵器。明朝的兵器制造分由工部和内府监局主管,下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等,其中的盔甲厂、王恭厂有工匠9200余名。清朝仍由工部和内务府分管造兵,设有武备院、八旗炮厂、八旗火药厂等。嘉庆以后,火器制造处于停滞状态。/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中国古代的兵器制造曾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象铜铁冶炼的一些工艺技术要早于其他国家几百年,火药、火器的发明和西传更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这些杰出的成就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但是到了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中国古代兵器制造业也发展迟缓,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已大大落后于西方。
中国古代兵器萌芽于原始社会晚期,当时只是以石块、竹木、骨角为原料,经砍削、打磨、烘烤,制成弓、箭、刀、矛、棍等。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为了适应对外进行战争和对内维护统治的需要,兵器制造一直是统治阶级高度重视的官营手工业部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战争的发展,兵器制造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管理体制逐步完备。它大体经历了青铜兵器、钢铁兵器和火器3个发展阶段。 青铜时代的兵器制造 中国的青铜兵器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甘肃省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青铜小刀,是冶炼工艺尚处于将铜、锡、铅矿石混合炼铸青铜的初级阶段的制品。这种工艺不易掌握青铜的成分配比。从商到西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已发现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址有河南省的郑州、安阳、洛阳,湖北省的盘龙城,江西省的清江、吴城等处,分布地域较广。历年出土的商朝青铜兵器数以万计,主要有斧、钺、戈、矛、刀、镞、胄等。如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的1004号商代墓中,出土铜戈72件,铜矛731件,铜胄141件。这时的冶炼工艺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它是先将矿石分别炼出铜、锡、铅或铅锡合金后,再按一定比例混合熔炼,易于掌握青铜的成分配比,铸造出的兵器形制复杂,纹饰精美,质地优良。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见彩图[春秋时期越王勾践青铜剑(湖北江陵望山出土)])和山西省原平县出土的吴王光青铜剑,都进行过表面处理,虽在地下埋藏了近2500年,至今依然花纹清晰,光洁如新。湖南省长沙市、广西省恭城县等地出土的春秋青铜剑,还采用了高锡青铜与低锡青铜的复合材料,刃部含锡量高,坚硬;脊部含锡量低,柔韧,使得青铜剑刚柔相济。到战国初期,青铜冶铸的规模和分布地区继续扩大。湖北省随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总重量达10吨,其中有三戈戟、戈殳、镞、矛等多种精美的铜兵器,数量达4500余件。反映了春秋战国时青铜铸造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铜兵器发展的同时,战车、战船、弓箭、皮甲、橹盾、云梯等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也都得到了发展。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考工记》,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水平,比较完整地记述了制造兵器的工艺和规范,如对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检验手段等都有科学的叙述。尤其是书中关于青铜合金成分配比的“六齐”规律,反映了人们已认识到铸造兵器时,含锡量过低,兵器韧而不坚,杀伤力不大;含锡量过高,兵器硬而发脆,容易折断。从而可自觉地掌握铜、锡、铅的配比,制造出优良的兵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性能与合金成分配比关系的科学总结。 铁器时代的兵器制造 中国的人工冶铁技术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发明。战国之后,冶铁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铁兵器的发展。这些新技术集中表现为两方面:①提高铁兵器的硬度和韧性。湖南省长沙市出土的一把春秋末期钢剑,已采用把块炼铁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成块炼渗碳钢的技术,比铁剑锐利而坚韧。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晚期的剑和戟,具有坚硬的高碳钢刃部和坚韧的剑身,经鉴定是先用低碳钢锻打,再经表面渗碳和淬火处理而成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出土的汉武帝时的铁甲,甲片是用块炼铁经过渗碳、反复锻打、退火、表面渗碳等工序制成,提高了甲片的硬度。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燕王墓出土的环首刀,采用了铸铁固体脱碳成钢法,夹杂物质很少。汉朝流行一种“百炼钢”技术,制出含碳量高、杂质少、组织均匀、耐腐蚀性好的优质钢。山东省苍山县出土的汉朝“卅”钢环首刀,江苏省徐州出土的汉朝“五十”钢剑,日本奈良出土的东汉灵帝“百”钢刀,都使用了“百炼钢”技术。三国时期,钢铁热处理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太平御览·兵部》引《蒲元传》记载,蜀国蒲元造刀必用爽烈的蜀江之水, 而不能用性软的汉水, 反映了中国人民很早就掌握了质量不同的水会影响淬火效果的科学道理《北齐书·方伎传》记载,綦母怀文造宿铁刀“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使用了多种淬火冷却介质,所造钢刀锋利异常,斩甲过三十札。②提高铁兵器的生产能力。初期的块炼钢费工费时,产量很少,故在秦朝以前,仍然是铜铁兵器并用。汉朝以后,先后采用了生铁冶铸、铸铁脱碳钢、灌钢、炒钢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先进工艺,使铁兵器逐步增多。如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出土了用钢制造的消耗量很大的箭镞。东汉以后,青铜兵器终由钢铁兵器取代。 在铁兵器发展的同时,其他种类的兵器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青铜剑和箭镞,有的表面有铬盐氧化层,起了良好的防蚀作用。满城汉墓出土用灰口铁铸成的战车上的铁轴瓦,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小的摩擦阻力,改善了战车的性能。汉朝造船技术已趋成熟,所造楼船高大雄伟,舱室多达4层,是当时水军的主要战舰,橹、帆等先进船舶技术也出现了。汉朝造弩最盛,弩机望山上标有刻度,用以瞄准。东汉制造弹射力更强的床弩。三国时,诸葛亮改进连弩,“一弩十矢俱发”,提高了发射速度。利用杠杆原理的(即抛石机),从春秋到唐朝始终为攻防战的远射利器。官渡之战时,曹操令造车,号“霹雳车”,提高了的机动性。唐李光弼制成用 200人挽索发射的重型。南北朝时,石油开始用于火攻。 火器出现后的兵器制造 据文献记载,10世纪时,火药已用于火攻。宋朝以后,火器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燃烧、爆炸、射击火器,表明了火药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早期的火药成分较杂,硝的比重也不大。成书于宋庆历四年(1044)的官修《武经总要》记载的 3个火药配方,成分多达十几种,硝与硫的比例在3:1到2:1之间,主要起燃烧及发烟、施毒等作用。到了元朝,火药只保留了3种基本成分,如在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元朝铜手铳中残存的一些黑火药,经化验只含有硝石、硫黄和木炭。明初焦玉着《火龙神器阵法》,记载了十几种3成分火药的配方,可根据引燃、发射、爆炸、喷火等不同用途配制出各种火药,其中有的成分很接近于近代黑火药的标准配比(硝75%、硫10%、炭15%)。明万历年间,赵士桢在《神器谱》中,记述了制火药时,用萝卜、蛋清提纯硝的方法,强调了火药的颗粒要细而均匀,“上粗大者不用,下细者不用,止取如粟米一般者入铳”,认识到火药燃烧速度与火药颗粒大小的密切关系。随着火药性能的改进,火器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神器谱》记载明末制鸟铳,用熟铁打造法,质韧而坚。制铳管时,采用钻孔的先进工艺,技术日益精密。明末焦勖在《火攻挈要》中,第一次记述了以口径为基数确定火炮各部位的比例数据,使火炮制造有了科学依据,直至清朝仍是制造火炮的主要依据。 宋和明是火器生产的两个高潮时期。北宋时,组织了火药兵器的成批生产,京师开封(今河南开封)设有广备攻城作,拥有工匠5000人,由10作组成,火药作为首。南宋时,在一些军事重镇都设有火器制造工场,生产能力很高。如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在两年三个月内“创造、添修火攻器具共六万三千七百五十四件”(参阅《景定建康志》)。到南宋晚期,火器在兵器中的比重增大,抗击金军、元军已离不开火器。元末明初时,火铳有很大的发展,从铜铸到铁铸,从小型到大型,从零星生产到大批生产。明初40年内,仅生产“天字”、“胜字”、“功字”、“英字”火铳即达13万多件。明嘉靖以后,火器品种猛增,茅元仪辑《武备志》(1621年初刊)就收录有15大类、近200种火器。 在近代枪炮出现之前,火器的战术性能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始终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宋朝以后,冷兵器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宋初,设有弓弩院,兵匠达1042人,“岁造弓弩、箭镞等凡千六百五十余万”(《玉海》卷一五一)。后又设南北造箭库、弓弩造箭院等,工匠达1071人,“戎具精劲,近古未有”。宋初使用的“三弓八牛床子弩”,以70人张发,一次射箭数十支,远达300步(约合465米)。宋神宗时,李宏进献的“神臂弓”,1人发射,远及240步(约合372米),“施于军事,实有奇功”。后韩世忠又加以改进,制成“克敌弓”,“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约合558米)”,可以贯穿重甲。宋朝的冶金技术又有发展,经反复锻打而成的“蟠钢剑”,杂质极少,组织致密,因而刚柔相济,不仅削铁如泥,且可屈之如钩,纵之复直,有良好的弹性。边疆少数民族用冷锻法制成的“瘊子甲”,甲片表面光滑如镜,硬度很高,“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宋沈括撰《梦溪笔谈》)。宋朝使用很广泛,开禧三年(1207),金军攻击襄阳(今属湖北省),曾使用千余座抛射火器。元至元十年(1273),元军攻襄阳,用回族人亦思马因制,称“回回”,利用重力下坠抛掷石弹,重达150斤。宋元时,造船技术发展迅速。宋朝每年造船3000多艘,元朝每年造战船5000多艘。明初,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长达137米,舵杆长11.07米,张12帆,可运载上千人,是世界公认的当时优良的海船。在火器发展过程中,具有机动力、打击力和防护力的战车也随之发展,这种战车四周围有屏障,车中放置轻重火器,用畜力或人力挽曳,在明代的野战中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中国古代兵器制造业的管理体制 早在春秋时期,国君已开始设官统一管理兵器制造部门。《考工记》记载,周王设“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战国时期,兵器主要由各国府库附属的作坊制造,设造者、主造者、监造者三级管理,兵器上常要题铭,以考核兵器的质量。秦由管理宫廷事务的少府掌管兵器制作。汉少府中有职官“考工令”,主作兵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实行盐铁官营,在全国设铁官49处,冶铸兵器及农具。为了加强兵器的管理,汉制诸侯王不得私作兵器,民间若私铸铁器,要处“左趾”(用铁钳束住左趾)的刑罚。北周建德四年(575)置军器监,首创在中央一级设置独立的兵器制造业的管理机构。隋仍置少府监,领尚方,掌兵器制造,下辖甲铠署、弓弩署。唐却承继了北周的建制,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军器监,领甲坊署、弩坊署。据唐官修的《唐六典》记载,国家有制造兵器的统一标准。北宋初,只由三司使中的盐铁使典领胄案,主兵器制造。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王安石变法,仿唐制设军器监,总内外军器之政,兵器制造大为改观。南宋以后,开始由工部参与制造兵器。元朝注重造兵,中央依次由军器局、军器监、武备监、武备寺、武备院等主管造兵,机构品级越提越高。各路设军器人匠提举司、军器局,辖各州县的甲局、弓局、箭局、弦局、杂造局等,造兵机构遍于全国。军队并带有工匠,随军制造各种应急兵器。明朝的兵器制造分由工部和内府监局主管,下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等,其中的盔甲厂、王恭厂有工匠9200余名。清朝仍由工部和内务府分管造兵,设有武备院、八旗炮厂、八旗火药厂等。嘉庆以后,火器制造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古代的兵器制造曾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象铜铁冶炼的一些工艺技术要早于其他国家几百年,火药、火器的发明和西传更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这些杰出的成就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但是到了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中国古代兵器制造业也发展迟缓,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已大大落后于西方。
㈤ 原始的矛是什么样的
在原始格斗兵器中,矛枪类是最重要的格斗兵器之一。将长木棒头部削尖用以扎刺,就是最原始的矛。以后逐渐用石、骨制成尖头,绑缚于木棒前端,矛就正式诞生了。
㈥ 请问原始人制作石矛时用什么东西来把石头刀片和木杆粘在一起
原始人没那么高级,一般是把木棍的顶部劈开口子,然后把石头刀片粗的部分卡进去,尖的部分对外,于是就做成了长柄武器。
㈦ 古代矛杆到底是用什么材质打造的什么人才能用的起
说“矛”之前,我们得先提一下“枪”。
原来一根看起来很简单的矛杆,竟然有如此多工艺和讲究在里面,真是佩服古代工匠们的手艺和心思,造出巧夺天工的兵器。
㈧ 古代的时候矛和盾分别是用什么做的
这要看在哪些地区,哪个阶层使用的。在古代,士兵所使用的矛基本都是木杆,矛头也要看在那个社会阶段,如果是原始部落时代,基本矛头是木头削尖,到青铜时代,基本都换成铜,到铁器时代就换成铁,军官以上长矛少量是使用金属杆的。而盾牌也是多种多样,最普遍都是木盾,还有铁盾和铜盾,还有藤盾。
武器使用啥材料,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必须考虑是否易得,制造加工成本,使用是否方便。因为在古代,木头相对金属,比较容易获得,制造加工比较简单,成本低廉,树木又是可再生资源,过十几年或二十年又全长回来,上好的硬木韧性也是很好的,比金属盾牌轻便很多,防腐处理好,也是想当年耐用的,自然成为首选。还有在些少数民族地区,藤盾采用韧性极好的树藤,经过特殊加工,不但轻便,防御也是非常惊人,还足以抵挡刀剑箭矢和铁珠,而且相当耐用。金属盾牌,考虑到获取比较麻烦,制造加工成本比较高,虽然防御很强,而且最大问题是太重,一个金属盾牌太小没用,要足够大,又会太重,非大力士不可使用,长时间作战就会把体力消耗光了,所以金属盾很少有。古罗马盾牌也大多是木制,外蒙金属皮而已。
盾牌又分小盾和大盾,小盾一般是进攻使用,大盾多是防御使用。
㈨ 绿色地狱铁矛好还是黑曜石矛
绿色地狱铁矛好杀伤力大些。
绿色地狱长矛制作方法:
1.打开游戏,首先使用【石斧】砍伐一颗树木获得长木棍。
2.随后点击【鼠标右键】展开长木棍互动菜单。
3.然后点击进入【制作界面】。
4.最后在制作界面选择【长矛】并点击完成【制作】即可。
㈩ 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主要冷兵器有哪些
常见的冷兵器
[戈]
中国古代击刺勾啄长兵器。其特点一般为在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安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镰等原始工具发展为石戈、青铜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样,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
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矛]
一种带有尖锐刃器的长直形刺杀兵器。世界上多数民族过去在野猎和战争中曾使用的刺杀武器或投掷武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后来的矛是在矛杆上装上矛头。全长1_5一5米。在石器时代使用石矛头和骨矛头,从青铜时代开始使用金属矛头。矛使用最广泛的时间是在铁器时代。罗马步兵装备矛头重而长的投掷矛和长矛。中世纪时,骑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罗马,矛是徒步军人和乘骑军人的一种通用武器,军人通常将投掷矛放在铸制的矛简肉携带。15一16世纪,俄国的矛主要使用铁或上等铸剑铜制作的带棱矛头。矛头的头部称为矛尖,套在矛杆上的矛头的管部,称作矛盔。矛杆末端有金撬套箍。矛头和矛盔相连的粳大部分制成球形。一种长杆轻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枪刺的出现,而在骑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矛又名销、镀,后进化为枪。矛由矛劈、骸、柄、韦尊四部分组成。矛劈,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釜],路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柄。柄为竹制或木制,长为2丈或2丈4尺。为了防止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柄上,或用钉子钉牢。柄端有(原文缺字),用来插地。最初用尖形约石块或骨角做矛头,绑在竹木杆上,商周时期,矛头改用青铜制造,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以后,改为铁制。由于枪的出现和兴起,矛的作用减弱,晋以后矛逐渐演变为枪。
[枪]
古代一种刺击长兵器。根据李签《太白阴经》记载:两军对阵时,持枪刺敌;宿营结寨时,树枪为营;涉渡河川时,缚枪为筏。枪的形制和矛相似,起初将竹竿、木削制尖头,后又加铜或铁判枪头。晋代,枪头改为短而尖的形式。唐和五代以至更后各时期,枪都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唐代枪分漆枪、木枪、自杆枪、棒扑枪四种,漆枪短,是骑兵用的;木枪长,是步兵用的,其余两种为皇朝禁卫军所用。宋朝的枪种类繁多,《武经总要》申记有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键枪、梭枪、褪枪、太宁笔枪、短刃枪、抓枪(两种),藻黎枪、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明朝军队申,枪仍屉"自刃之首",主要有舀角枪、箭形枪、龙刀枪等,还有手头标枪。清代的长枪有嫉形枪、笔形枪、钩形枪、矛形枪等。到清末,经战争的淘汰,种类繁多的长枪趋向于单一化,枪头一般为扁形,圆底,筒外加数个铜箍,其外形接近矛头。这种枪一直沿用到中国工农民主大革命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叫做红缨枪,南方革命人民则叫做梭镖。
[戟]
古代一种戈、矛合一或矛、斧合一的长柄兵器。中国戳又称馒。棘等,是戈与矛的合一体,这种形制是世界独有的。中国柄前安置直刃,一侧枝生横刃,具有钩、啄、刺、割四种功能,杀伤力强于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据《考工记》记载,西周时期的规格是:戳广寸半,内长4寸半。胡长6寸,援长7寸半,刺长6寸,重1斤4两,柄长1丈6寸。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体铜戳。普遍使用于商、周以至汉、晋各代。南北朝后逐渐被枪代替,变为仪仗兵器,唐代以后被淘汰。
投射兵器
[投矛器]
提高矛的投掷距离、打击力量和准确性的抛射装置。投矛器是一块扁平的骨头或木头制成的小板(长30一150厘米),板上装有矛杆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投矛器出现在太古时期,在考古发掘时曾在上旧石器时代地层发现了投矛器(公元前1一1_2万年)。澳洲土着民族下巴西的印第安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曾使用过投矛器。
[弹弓]
发射弹丸的弓。弹弓早于射箭的弓弩出现,原为打猎工具,后也用于作战格斗。明清两代军中,也有身怀弹弓做为暗器的。弹弓弹力较小,弓脂多用竹制,外裹牛筋,内衬牛角,强弓内衬钢片,以增加弹力。弓弦丝制,也有用牛筋劈丝,混合人发、杂丝编成。强弓需四个力才能晚开。普通弓为两个半力。强弓射出弹丸,着人即毙命。弓长约十八拳,如拳宽2寸,则弓长3.6尺。一般弹丸用粘土和胶团制成,晒至极干,即可使用,也有钢铁弹丸。
[飞去来器]
投掷兵器。它原是原始人的行猎工具。古代埃及人和其它一些国家中也把它作为兵器。它是有一定长度、角度和形状(十字形,折角形等)的薄片或曲棒,抛出后飞速旋转,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呈曲线击向敌人,如击不中目标可借助自身的回旋力飞回来。
[弓]
射箭用的器械。起源于原始社会,初将树枝弩曲用绳索绷紧即成,以后在制作技术上不断发展,选材、配料、制作程序和规格逐步充实,精良。但弓的基本动力原理和形制没有改变,即由弓背,弓弦两部分组成,射箭时拉引弓弦使弓背弩曲度加大,利用弓背曲伸的弹力将箭弹射出去。使用方法有双臂拉引,也有脚手并用拉引的(如古代印度弓)。弓是古人战争中远距离打击约有利武器,自人类出现战争到近代枪炮大量使用为止,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无法替代的。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49197.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