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新闻如何运用比较方法研究

新闻如何运用比较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0 21:29:56

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哪些

目前传播学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四个维度。
调查研究法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人为地设计一个特定的、非自然状态的环境,在研究者控制下进行测验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作基础使用,由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c6c59f0100zwyl.html

② 新闻传播学——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

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广告的本质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传达。广告实际上在做三件事:传播一种信息、提供一种服务、倡导一种理念。

2、研究对象: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可分为: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应用广告学。

3、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3)运用比较法

广告环境

1、广告环境的概念:广告环境一般是由两个层次构成——广告传播环境和一般社会环境。(1)广告传播环境:由传播体制、传播媒介、广告产业、广告主、竞争对象以及竞争品牌等因素构成。(2)一般社会环境: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构成。一般社会环境发生着更大的作用,它不仅从根    本上决定广告的传播环境,也直接影响到广告的生存和发展。

2、中国的广告环境:中国广告市场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其中对广告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发展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家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环境等。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

点关注,不迷路。

我是哞哞,一个新闻传播学学习者。

③ 精确新闻学的方法

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来采集数据,这是精确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最大区别。按照定量研究的实施机构来划分,数据主要来自于两条途径:一种是新闻媒体或记者自己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数据搜集,这样写成的精确新闻称之为“主动性精确新闻报道”;另一种途径是直接采用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的研究结果,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就是“反应性精确新闻报道”。
主动性精确新闻一般按照以下程序展开:首先,确定报道题材和研究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操作计划,计划包括研究方法、分析单位、研究指标、抽样方案、问卷设计、访问方法(或类目建构、实验程序)等,并分配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证实施;然后,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来抽取样本,实施资料搜集;最后,进行资料分析,总结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记者应当遵循如下原则:第一,要尽量做到价值中立,这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的前提。第二,记者应以定量研究专业知识为基础,严格遵循定量研究的操作规范,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所以,采写精确新闻的记者,需要记者当务之急是通过对定量研究的系统学习,掌握定量研究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小心谨慎,从而保证新闻数据的客观精确。 应用数据的过程也就是写作新闻的过程。
1、告诉读者数据是怎么来的。记者不仅要展现数据结果,而且要提供有关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必要信息,告诉读者数据是怎么来的,这是精确新闻写作的特殊规范。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对于调查法来说,按美国民意调查研究协会的建议,应对样本数、负责机构、抽样误差、抽样总体、访问方法、访问时间、问卷问题、是否依据全部样本等八方面情况作报道。受众只有清楚地知道新闻中的数据是如何得出的,才能对媒体形成有效监督,辨别出新闻当中的“假”数据,也才能充分相信数据的精确性与代表性,这本身也是受众知情权的应有之义。
2、选取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报道并不是研究报告,它讲究的是新闻价值。记者应当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选取他们感兴趣的数据信息,而不应当简单复制研究报告中的所有数据。
3、在形式上“包装”数据。约翰逊总统的前助手、《真正多数》的作者伍顿博格说道:“当把统计表放进文章中的时候,人们就要打哈欠。”将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起来,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改善数据的呈现方式。首先,尽量使用整数,不是整数的也常要四舍五入,化作整数,从而便于受众接受。再者,运用类比、比喻、引用俗语等方式来使数字和人们日常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另外,可以运用图片、表格等手段使数据形象化。 尽管精确新闻是以数据信息作为自己的内容基础,但是,数据往往停留在对社会宏观概况的描述,无法深入到社会的深处和细处,显得表面化。这就要求记者除了采写数据,还应当以数据为起点和线索,拓展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1、挖掘数据中隐含的深意。为了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度需求,有必要以数据信息为出发点,再深入采访下去,探索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深层含义。记者应围绕数据多问几个“Why”和“How”,通过深入挖掘背景事件,采访具有典型性的相关人物,在社会的多元关系中来探求数据背后的深层本质。
2、表现数据后面的人性人情。在精确新闻中要避免的是,社会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人”淹没在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之中,生动的社会生活变成了文章中的一个个简单变量。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仅用数据说话,而应当始终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生动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数据后面的人性人情。具体操作上,可以多一些对具有感性张力的个别人物和事件的捕捉,多一些对具有感染力的细节和情节的描写,多一些对个性化语言和动作的呈现,从而使宏观广度和微观深度相得益彰,使传统新闻写作和精确新闻写作方式相互结合。

④ 外国新闻作品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研究外国新闻作品,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多个层次上展开,或对某一类新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或对某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新闻作品进行综合研究,或对某一个外国记者新闻作品进行研究。而具体分析、研究单篇作品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研究均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2、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消息(电讯)、特稿、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1)消息:是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消息常被称为“报纸的主体”。
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消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指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软新闻指时效性较弱、重要性不足,而趣味浓厚的报道。
(2)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特稿常用“设悬念”的手法来开篇。
(3)解释性报道:是西方传统的客观报道发展到20世纪初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它是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上,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
(4)调查性报道: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调查性报道分为单项揭丑式(针对某人某事)和综合分析式报道(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两种。

⑤ 新闻心理学的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又分为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 (1)客观性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准则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把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揭示新闻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规律。
(3)发展性原则。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即使是比较稳的个性心理特征,在长时间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
(4)扬弃的原则。在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⑥ 比较法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

法国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结合几乎涉及世界绝大多数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论述了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的方法。他认为,宏观比较是对属于不同法系国家的法律、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指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的比较。对于宏观比较的运用,主要是法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注重,运用于比较宪法和政治学方面的研究。达维认为,微观比较是指对属于同一法系的法律、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德国比较法学家莱因斯坦认为,宏观比较是关于整个法律制度的比较,微观比较是具体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比较。当然,二者是相互交错的。瑞典比较法学米凯尔·博丹认为,比较可以是双边的(即两个法律制度之间)或者是多边的(即三个以上法律制度之间)。宏观比较是在法律制度整体之间或不同法系之间;微观比较是将具体法律制度、法规放在其法律的和"非法律的背景和环境中进行考察"。匈牙利比较法学家伊·萨博从划分法律的层次的角度,认为宏观比较是把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即为与法律理论相联系的一般的法律比较;微观比较是法律部门一级的比较和法律制度一级的比较。这种比较既可获得理论性的结论,又可体现直接的社会功能。
我国一些比较法学家认为,宏观比较是指不同法系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法律、法律制度的比较。在此,至少有三种情况:第一,相同社会制度国家但属于不同法系或法律传统的法律之间的比较,最普遍的就是属于普通法法系国家(英、美等国)的法律与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德、意等国)的法律之间的比较。第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法律、法律制度之间的比较。第三,在同一个国家内,由于存在着不同社会制度或者是在同一个国家内存在着不同的法系或不同的法律传统,因此同一国家内的属于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法系的法律和法律制度之间的比较,同样是宏观比较。
微观比较是指对不同法律概念、规则、制度、部门法等方面的细节比较。例如,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中的合同,或者比较同属于大陆法系的法国与德国法中的"占有",或者比较英美法系的对价学说与大陆法系的"约因"概念等,均属于微观比较。
二、规范比较与功能比较

这主要指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比较或具体法律规范的比较。规范比较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不同的国家具有相同的法律结构,即被比较的国家法律部门的划分及其法律概念、规则等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使它们之间具有可比性。二是被比较的法律制度、规则在不同的国家中具有相同的社会功能。如果被比国家的法律的社会功能相同而法律结构不同,或是法律结构相同而社会功能不同,则不具有可比性,也就不能进行规范比较。规范比较仅注重文本上的法律而忽视法律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在社会中的实际功能,往往仅从本国的法律概念、法律结构、法律制度和法律方式出发,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及其制度相比较,则会产生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
功能比较则突破了规范比较的局限性。功能比较解决的是社会问题,被比较的国家有相同的或相似的社会问题或需要,可以对其运用的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行比较。功能比较冲破了规范比较受本国法律概念、法律结构等方面的限制,摆脱了规范比较只从本国的法律概念、法律结构和法律思维方式出发与其他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而产生的民族偏见。对于不同的法律规范但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时,可对相应部分进行功能比较。
当代德国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和克茨深刻地指出,全部比较法的方法论的原则是功能性原则,由此产生诸如对被比较法律的选择、探讨范围、比较法律体系的构成等方法论的规则。他们认为,任何在比较法研究中作为起点的问题都必须从纯粹功能角度出发。荷兰比较法学家科基尼·亚特里道否定了纯粹功能主义观点。他引证了法国法学家罗兹马林提出的应当把规范比较与功能比较相结合的观点,认为纯粹的结构(即规范)主义会导致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纯粹的功能主义忘记了法律制度涉及调整日常生活,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各自的局限性。
规范比较与功能比较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不可偏重于哪一方面。不同国家的法律及其法律制度之间的比较,可以依据法律概念、法律结构等方面的不同,或者依据所要由法律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的不同,分别运用以法律规范为中心的规范比较或者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功能比较进行研究。
三、文化比较

我国一些比较法学家认为,文化比较方法是指在对法律的理解上,把法律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法律不仅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也是表达或传递意义---人们对世界、社会、秩序、正义等问题的看法、态度、情感、信仰、理想---的符号。一些外国的文化比较方法论者认为,比较法就是法律文化的比较。德国比较法学家伯·格罗斯菲尔德认为,法律即文化或文化即法律。他把比较法看作是各种法律文化的对比。比利时法学家霍克和沃林顿等人提出,以"作为文化的法"的比较法新范式,取代传统的"作为规则的法"的比较法范式。美国比较法学家库里兰认为,要对某一法律体系进行有效考察,必须置身于塑造这种法律体系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理解并说明该法律体系的文化精神。她提出了"文化介入"方法认识和理解法律文化。弗里德曼认为,法律文化自身被理解为法律发展中的一个原因性因素,文化决定了法律和法律思维的发展文化。
文化是研究法律和比较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对于不同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变化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在法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文化并不是惟一的终极的决定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进行比较法的研究,在运用文化比较方法时,一方面,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正确认识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西方学者关于法律文化方面的论述,引进和借鉴各种比较研究的方法论。
四、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

综合一些中外比较法学家的观点认为,从概念上理解静态比较研究是指对法律条文的研究,静态地观察法律制度,即在横断面上、在特定时间点上研究它们。动态比较研究是指,除研究法律条文外,还包括对法律的产生、本质、发展、功能、形式,以至法律的制定和实行等问题的研究。当然,有的西方法学家对上述概念也有不同理解。
意大利比较法学家萨科在20世纪末提出了"法律共振峰"理论,并声称是对比较法的动态研究。他认为,动态研究是基于对特定法律制度运行中的各种成分的实际观察,而静态研究则是基于分析推理的教条主义方法,它仅提供抽象定义。按照萨科的理论,在同一个法律问题上不是只有一个规则,而是包括宪法规则、立法机关的规则、法官的规则和阐释法理的法学家的规则。他把包含着不同法律规则的制定法规则、判例法、法学家的学理解释等法律表现形式,以及立法者、法学家、法官为了对规则进行抽象地阐释和论证而提出的非行为规则的各种成分等,均包括在"法律共振峰"的范围。他认为,这种动态研究分析影响法律的各种成分的变化,与静态比较研究相对立。
萨科的"法律共振峰"学说有其局限性。例如,它强调法官判决即判例法和法学家的阐释作用,将其作为法的渊源,而中国不实行判例法制度;它强调法官个人在创制和发展法律方面的作用,强调法官的司法独立性,而中国是由宪法和相应的法律规定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在本质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因此,萨科的"法律共振峰"理论不适宜中国比较法学家运用而进行动态比较研究。我们应当把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而不是对立,进行比较法研究。

⑦ 从选材方法,报道角度,文字写作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电视新闻稿和报刊新闻稿在写作上哪些异同点

物我交融 情趣盎然――转换联想法写作能力训练
一.转换联想法主要特点与写作要求
1.转换联想法的主要特点
这种联想法,在文章中经常以比拟的形式出现.我们写作的时候,对某种事物有着强烈的感情,就会觉得它们也仿佛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的语言动作.要把这种感觉生动地表达出来,使读的人获得真切的感受,作者从这种事物联想到某种人,并将这种事物当 人来写.反之,也可以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述事物.这是因为人的某些特征给作者以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由此联想到与之类似某种物,将人的感情,动作当作物来写.在作者的联想中,由物想到人,由人想到物,这种联想的形式叫做转换联想法. 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恰当地运用了转换联想法:看到松树"在半空展开枝叶",生机勃勃,就联想到高山上空的物象,于是驰骋想象写泰山松"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 和清风白云游戏",用转换联想法赋予它人的感情,给予它人的性格情趣:"有的松树望穿秋水"," 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支开"墨绿大伞","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一副潇洒模样,真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作者把我们带到一个美的境界.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来自于转换联想的恰当运用.运用转换联想法还务必有强烈的感情.有了这种激情,才有那李贺的"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句.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恋的凝重之情倾注在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上.有了这种激情,才有那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中窦娥临上法场的控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三折《滚绣球》)这正是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的极端愤懑之情.
2.转换联想法的写作要求
转换联想法常以比拟的形式出现 ,而比拟这种形式往往用在作者情感饱满,以至于到了物我两忘,物我交融之时才采用.此时,有一种"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感觉.(王国维《人间词话》)欧阳修的《蝶恋花》一词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见一斑.
在作文中,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十分具体生动,达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田晓菲表现的"夜来了"就是这样的:"拎着好梦来了,背着睡眼来了","把小星星撒满人间,萤火虫提着灯笼."这是将抽象的"夜来了",比拟成人,想象他能够"拎着"能够"背着",形象可掬,诗味隽永.她的《快乐的白杨》, 则运用转换联想法把白杨比拟成"一群活泼而快乐的姑娘, 夏天的风里它快乐地笑, 送来一片绿色的阴凉", 诗意盎然, 生动感人.尹世霖的哲理诗――《冬》是那么情理盎然:"请听,/种子和泥土的谈话:/多亏厚 厚 的雪被,冻死了害虫,细菌,/温暖着种子娃娃."诗人巧用转换联想法,将冬天写得朝气勃勃,昂扬向上.哲夫笔下的山更富有情趣:"突兀地来了一座山,郁郁的,似乎一个不很快活地村姑,没头没脑地在等什么人.接着,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络绎迎接上来,且相互之间绝不关联绝非约好了来的;来的很是突兀,似乎不是远远迎上来,而是兀地从地下拱上来;迎风一晃便化作一个个风姿绰约,飘飘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发型,穿了时髦的长裙;满面春风挽了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 走来争相招徕买主, 推销货色, 使人生出兴奋,想去亲近一番.(1988年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在作者笔下山变成了村姑,一座座山,迎风一晃化作一个个貌美的姑娘,手挽土特产的篮子,带着盈盈的笑,好像要推销自己的货物.以转换联想的方法,将山想象成美丽的姑娘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喜爱.这一段以作者的立足点----列车为依据,巧妙地写出了列车行进中所见的山的风姿.
二.人与物之间的转换联想法的形式及作用
1.转换联想法的形式
这种联想法就是把物想象成人,把人想象成物或把此物想象成彼物的联想方法.共有两种形式:
(1)人格化.指把物想象成人,并当作人来描写,又叫拟人法.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
①给物配上人的动作.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趁着月色还采花酿蜜."(杨朔《荔枝蜜》)
在第一句里作者把油蛉和蟋蟀的叫声想象成人的动作并当作人来写.既表现了油蛉和蟋蟀鸣声悦耳的特点,又写出了儿童对油蛉和蟋蟀的喜爱,表达了儿童的天真快乐.而第二句则是作者把蜜蜂采蜜想象为人的劳动,将蜜蜂和人浑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蜜蜂的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②赋予物以人的感情,让事物用人的语言说话.如:金鱼回答道:"用不着悲伤,去吧,上帝保佑你,就这样,你们准会有座木房子.(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这段童话,将物(金鱼)与人的感情联系起来,在这些"物"的身上溶注了作者赋予的感情,使它们"活"了起来,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
(2)拟物.指把人想象成物或把此物想象成彼物.这是将人的某些特征溶注于物的结果.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作者用"飞"这一'物"的动作来描写宏儿的跑的速度之快,表现了宏儿的喜悦之情.
又如:"不知国民党是啥样的狼心狗肺".(杨沫《青春之歌》)这里以"狼心狗肺"描写国民党反动派的凶狠残暴,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之情.
作者的情绪状态是这种联想的关键.对于同一客观事物,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它的知觉会完全不同.比如说"山",在一般人眼里,最多只是看出了它的高,大,险.而在李白的眼里看出了它的不屈不折的气概.他自己也好像靠在山上,也有这种傲骨,他的《独坐敬亭山》一诗(原诗见本章[能力训练])就是这种情感的写照.
春天的花草虫鸟,常给人一种喜悦的感觉,春的到来从它们身上可以体现出来,给人一种勃勃生机,给人一种希望.而杜甫却是"花溅泪" ,"鸟惊心"(《春望》)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种情感正是春天所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即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满目凄凉景色而致.这里的"花溅泪"和"乌惊心"正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物上的结果.
不同的情感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漫漫长夜,对一个充满忧伤的人来说,则是恐怖的孤独的夜,而对于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来说却是"素朴的黑夜妇人",是"温文的"柔和的"可爱的".这是由于她此时充满着幸福的情感.这正如"在墙上涂上一滩不成形的墨迹,一个饥饿的人会把它看成是一堆食物,而一个山水画家会把它看成是一块怪状的山石"一样,(膝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主要在于人的主观感觉的不同. 因此,这种由物到人的互相转换的联想法,并非机械地互换,它是作者激情的归宿,是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宣泄的必然结果.
有了这种激情,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激情转换到他物上呢 首先,要克服思维上的习惯定势.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越来越丰富,知识的增多往往会把覆盖在事物表面的神秘的面纱揭去.而神秘性一旦消失,在我们面前出现的都是符合各种自然或社会科学的一些事物,而且我们也会失去对它们的注意力.注意力消失了,再加上我们总用清晰的科学标准代替情感的总体把握,总以规规矩矩的方圆去代替活生生的想象,在你面前出现的山,永远是一座山;人,永远是这样的自然状态的人;彩虹,是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垂柳,是归属于植物的某一科,是落叶乔木或灌木.就这样以科学的分类标准代替审美标准,是不会移情于物的.其次,要善于以己度物,以情度物.在某种情感的支配下,要善于将没有任何颜色,毫无质感的抽象线条,平滑的曲线,看成富有活力的物体,飞扬的抛物线则更觉动人心魄.我们只要打破习惯的心理定势,善于以己度物,以情度物,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也有它自己的感觉,意志,也能像人一样活蹦乱跳了.
运用转换联想法时,美丽的彩虹就不再是雨雾和阳光相互作用的产物了,而是一座通往幸福大门的桥梁了;垂柳就不再是植物中的哪一属哪一科了,而是小姑娘跳着柔美的舞蹈;一弯新月看上去就会温情脉脉;一轮圆月看上去就是在点头微笑,就不再是本身不发光,无生命,总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月球了.
2.转换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
(1)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鲜明的爱憎,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构成新颖的意境.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转换到物上,展开丰富的联想,诉诸笔端,就会在人们面前出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画面.
读闻一多的《红烛》一诗,我们就深深被诗句所打动,诗人就红烛这一形象表白自己的情怀,全诗将红烛人格化,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感情交流为线索,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转换到红烛上,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忠贞,对人民的热爱,以及为祖国人民的新生而殒身不恤的崇高精神.
(2)使叙事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
比如对春天的描写,如果仅从植物的色彩来写难免乏味,而朱自清的《春》则将春天人格化,给春天以人的情感,丰富了春天的意境.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的"钻出来,用的是拟人手法写出春草勃发,悄然来到的情态.作者写出了春草的精魂.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则进一步写出了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为人们描绘了春天到来的几幅图画,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春天的图景立体化.使得春天不仅有景,还有情,引起人们无穷的联想.
还有的诗人抓住了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给予拟人的描写,也很有情趣:"春天穿戴的花枝招展正在赶路,遇上前来求偶的五月;"结为伉俪后"牵牛花吹吹打打,很热闹了几天,他们夫妻恩爱便有,南风徐徐喁喁低语."作者化静为动,将春天的美好景色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 能力训练
1. 赏析冰心的散文(片断), 揣摩转换联想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你看,这位海的女神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她在"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的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倩笑,云风飘扬,丰腴轻柔而潇洒……"
提示 : 冰心在《往事》中,将大海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形体,生命,动作,感情,把海这个无生命的"物"变为有生命的人,给人以美的感受.作者将生活中的人的表象综合在一起,塑造了海的女神的形象.以"艳若桃李","海霞"来写她的美丽的动人;以"冷若冰霜,,和"风雨的海上"来写她的"冷峻"不可侵犯.接着又从起风时,下雨时和黄昏时三层来写海的女神的刚柔相济的丰富感情.将人的感情,形态赋予大海,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炽烈的感情.摒弃了以往人们对海的记实的描摹,开拓了写作的视野,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2. 试析孙犁《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讲讲作者是如何运用转换联想法的.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 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个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提示:在上文中,作者是把钻在水下的游击队员当做水生植物来写的,把植物生长的"长"临时移用到人身上,但"长在水里"的水生植物并未出现,是直接把人写成了物,这是运用转换联想的范例.

3.试分析王愿坚的普通劳动者中的一段,讲讲作者怎样把相似联想和转换联想结合起来,更好地表情达意的.
"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联在一起,一条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砂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地奔跑---"
提示:这段措写,作者把相似联想和转换联想结合起来,很好地表情达意:"山岭是借喻中的喻体."巨蟒似的卷扬机"是明喻."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是比喻兼比拟."砂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虽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是把沙土和石块当做有腿的动物来写的,是比拟,用的是转换联想."汽车,推土机在匆忙地奔跑"是比拟,用的也是转换联想.
4. 读《"集体"咏叹调》,讲讲作者是如何运用转换联想法行文的.
"集体"咏叹调
我叫"集体".我的名气,荣誉感曾令人羡慕.有人喜欢我,曰"热爱集体";有人赞美我,曰"集体精神";还有人赋予我权力,曰"集体领导",然而,这只是我的表象,细细想来,真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内心深处,我的痛苦.悲哀,一般人难以想象,也难以理解.
长期以来,我的待遇和人们始终不同.如吃,在自家吃,量人为出;在朋友家吃,斯斯文文;在我这里吃,那就是山珍海味,茅台杜康,吃得心安理得.再如生活用品,个人的彩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等等,关怀备至,大多享受独生子女待遇;若是我的,大多视为破砖烂瓦,随便放,到处扔,磕磕碰碰,在所不惜.再如当作最时髦,最神通,至高无上的钱,花自己的一般精打细算,买菜时一分两分也反反复复讨价还价;若是花我的,那可大方得要命,有时挥金如上,一出手凡千凡万是小菜一碟.
这些事说来话长,一言难尽,说也没用.可近来又有一些新的灾难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不少人习惯以我的名义搞什么"集体福利", "集体旅游",办起来名正言顺,轰轰烈烈,许多人认为我不廉洁,其实我什么时候享受过这些好事 更叫人费解的是,有人大作我当"领导"的文章,无论大错小错,也不管谁的错,经开会讨论研究,决定由我"负责".其实,这些事有的我知道,有的我不知道,即使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也是"丫头拿钥匙,当家不作主"的味道.
人们常说"老实人吃亏",看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的错误由我负责,恐怕原因就在于我过去太老实,平时当"领导"宽客谦让,与"个人"无争,有权也行,无权亦可,时间长了已经不惯,现在叫我"负责"也不好推辞, "
退一步讲,也无所谓,"负责"就"负责",积多年之经验,大不了担个骂名,咱是无神论者,不怕骂,不怕咒,你"千夫所指",我"横眉冷对",你骂你的,我负责我的,反正饭碗是铁的.过去这样的"责"我也负过,负久了,"虱子多了不咬","负"完之后,我还是我,下次还继续当"领导",还继续"负责".
(选自《中国青年报》)
提示:这是一篇批评某些不良现象的时文,但作者采用了转换联想法,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使论述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章新颖别致,含义隽永,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
文章先让"集体"自报家门,诉说自己内心"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悲哀",紧接着从"吃","用","钱"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认真对比,把社会上的一些人慷集体之慨.损公肥私的丑态和假公济私的做法揭露无遗,最后指出造成集体利益受损的原因,有力地批判了集体主义精神荡然无存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性,时文话题虽老,读后却令人深省.
5.根据下列材料的寓意,运用转换联想法,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600字左右.
一只大雁在天上飞,兄弟二人拿起弓箭正要射雁.这时,哥哥说:"射下来烤了吃."
弟弟说:"煮了吃."哥哥还是坚持说:"烤的好,"弟弟也不让步,说:"不,煮的好."二人争得不可开交,再看大雁,却早已飞走了.
提示:材料寓意丰富,它告诉我们:兄弟俩丢了大雁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抓住有利时机.联系当前改革开放,我们也应注意接受兄弟俩的教训,停止蝶蝶不休的争论,赶快行动起来,引弓搭箭去射下跨世纪的"大雁".
6.阅读下面《伞》这首小诗,领会主旨,运用转换联想法,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早上,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 "/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提示:写好本文的关键是领会小诗《伞》的主题.要从伞的"考虑的不是"和"想的是"上开掘其深刻的内涵,最好本题是写人,选择具有伞那种精神的人为写作对象,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议论.
7. 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 分析诗人的情感在转换联想中的表现和作用.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提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山上.在前两句,以动衬静,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天上的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他对世俗的厌倦,使得他孤傲不群.后两句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对山的喜爱.他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也似乎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敬亭山,只有它和自己的情感一致,高高地矗立在那里,不屈不挠.
8. 读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的一段文字,讲讲曹植在诗中是怎样运用转换联想法的 .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处以极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提示 : 豆本无生命的,曹植在诗中让其哭泣,诉说自己的悲愤之情,巧妙地讽刺了曹丕不顾骨肉之情而对自己迫害之举.可见转换联想法中人格化的写法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9.先读一读(法国)于・列那尔的小品文《猪》,体会一下小品文是怎样运用转换联想法行文的.
猪 [法国] 于・列那尔
猪一放到草地,张嘴就吃,丑陋的嘴脸再也不离开地面.
他并不选择鲜嫩的草.他碰上什么咬什么,他盲目地向前伸着那永不疲倦的鼻子,既像是一把犁刀,又像一只瞎眼鼹鼠.他只关心使那个已经像只腋桶的肚子滚圆.他永远也不注意天气. ・
刚才,他的鬃毛差点儿在中午的太阳光下烧起来,但那有什么关系 而现在,低沉的云团充满雹子,正伸展着,向着草地倾泻,但这又有什么要紧
不错,喜鹊在不由自主地展翅逃窜.火鸡都藏进篱笆,而幼稚的马驹子在一棵橡树下躲避.
但猪还是留在他吃东西的地方.
他一口也不放过.
他的尾巴摇晃着,照样显得非常惬意.
他浑身挨着飞雹,但只是偶尔咕噜一声:
"老是这些肮脏的珍珠!"
(摘自《外国小品选》湖北出版社 苏应元译)
提示:作者运用转换联想法借物喻人,饱含作家对自然万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多角度的理解,闪烁着作者思想和艺术的火花.

⑧ 怎样才能运用好比较研究法

要掌握和运用好比较研究法,首先须消除主观主义思想倾向,因为这种思想倾向容易使人自以为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拒绝听取多种意见,从而失去比较研究所需的条件。其次,要虚心地、一视同仁地把不同的情况、意见、方案都听取和汇总来,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参加比较的方案、意见、情况越多,越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定。再次,对汇总来的意见、方案、情况,要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全面认真地摆出其利弊得失,优劣长短,从而给比较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⑨ 试对某一相同新闻的不同标题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特点和优劣

对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具体分析。
①分析新闻作品内容。
②分析新闻作品形式。
⑴对新闻结构的分析;
新闻结构使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它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要注意其是符合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的。
⑵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
新闻作品的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表现手法把它反映出来。成功的表现手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思想内容,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
⑶对新闻语言的分析。
记者写新闻报道,离不开语言。语言运用得好或差,对新闻作品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它是分析新闻作品得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对新闻结构的分析。

对新闻作品综合性分析的几种方法:
①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②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③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④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叙述,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⑩ 社会调查方法与新闻调查方法的比较(论述题)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

一、选择题(3分×10,共30分)

1、 下列哪些是社会调查使用的方法:( )

A观察法 B统计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测量法

2、 关于社会调查活动与调查方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在古代中国调查活动最早产生于秦代

B科学系统的社会调查方法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近代社会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证主义为指导的

D社会调查数量方法最为兴盛的时期是20世纪前20年

3、下列调查报告有费孝通先生完成的有( ):

A《江村经济》 B《花篮瑶社会组织》

C《禄村农田》 D《乡土中国》

4、普遍调查的特点( ):

A全面性 B准确性 C普遍性 D及时性

5、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A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6、统计图的类型有(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曲线图 D象形图

7、 关于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信,必无效

B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

C无效,必不可信

D无效,必可信

E有效,必可信

8、谈法在实际应用时按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分( ):

A结构式访谈 B半结构式访谈 C无结构式访谈

D个别访谈 E集体访谈

9、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工人进行调查,则单个的工人是( ):

A总体 B样本 C抽样元素

D抽样单位 E抽样框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调查分析单位的是( ):

A个人 B群体 C社会组织

D社区 E社会产物

二、填空题(2分×10,共20分)

1、为了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叫做______课题。

2、抽样的方法有______抽样和______ 抽样。

3、 是抽取样本时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4、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

5、访谈按访谈对象的组成状况分为______ 和______。

6、资料整理的程序是:审核、编码、分组、汇总和______。

7、从个别经过分析、比较上升到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称为______。

8、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称为______。

9、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和问卷的主体部分、______。

10、离散趋势统计量越大,对应的集中趋势统计量的代表性就______。

三、计算题(20分)

某班有10名学生,其中6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本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情况如下表:

编号
上学期成绩
本学期成绩

1

2

3

4

5

6
63

65

72

78

85

92
70

72

73

80

88

92

试求:

(1)两次考试有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多少?

(2)如果有一名同学上学期平均成绩为80分,请问他本学期平均成绩大概为多少?

四、概念辨析题(2分×10,共20分)

1、集中趋势分析与离散趋势分析

2、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

五、简述题(10分)

简述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的特点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2、BC;3、ABCD;4、ABC;5、ACD;6、ABCD 7、ABE 8、AC 9、CD 10、ABCDE

二、填空题

1.应用性;2.概率,非概率3.抽样框(抽样范围)4.封闭式,开放式5.集体访谈,个别访谈6. 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7.归纳8.分析9.问题与答案10.越小

三、计算题

X
Y
XY
X2
Y2

1
63
70
4410
3969
4900

2
65
72
4680
4225
5184

3
72
73
5256
5184
5329

4
78
80
6240
6084
6400

5
85
88
7480
7225
7744

6
92
92
8464
8464
8464

合计
455
475
36530
35151
38021

( 、 、 、 、 都求对5分,每个1分)

(共4分;公式2分,结果1分,答1分)

答:求得的相关系数为0.98,两次考试成绩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

(2)设回归方程为Y=a+bX(X为上学期成绩,b为回归系数,Y为本学期成绩)(1分)

(b值2分;公式1分,结果1分)

a=y-bx=79.2-0.79*75.8=19.3(1分)

所以回归方程为:Y=0.79X+19.3(1分)

已知:上次成绩为80,则本次期末成绩大概为:

Y=19.3+0.79×80=82.5(1分)

答:这名同学上学期平均成绩为80,本次期末平均成绩大概为82.5。

四、概念辨析题

1. 集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与集中趋势分析相反,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定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

2. 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访谈时,访谈者必须依据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问卷或访谈调查表进行访谈,尽量避免个人的自由发挥,在访谈方式、访谈内容和记录方式上都按统一规定办;无结构化访谈就是非标准化的访谈,即不严格要求问题统一、提问方式统一和答案记录统一的访谈方法,按自由度的不同,可分为半结构式和完全无结构式两种。

五、简述题

1.问卷法则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优点 问卷法省时、省钱、省力;所得到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问卷法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误差;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缺点 问卷法要求回答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回收率往往难以保证;资料的质量难以保证。

2.访谈法是运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事实的方法。

优点 对象的回答率大大高于问卷法;适应性强;调查内容有很大的机动性,可随时扩展和深入;能对搜集资料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缺点 调查成本更大;匿名性差;对访谈员的依赖,访谈法的结果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的素质、能力和现场表现访谈过程通常过于急迫并易受当时环境的烦扰;标准化程度较低;资料记录难度大。

3.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优点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获取资料;能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比较可靠的社会现象;获取的资料及时生动。

缺 点 受观察者自身的限制;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二)

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

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
A. 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

C. 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
3. “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

A. 测量客体 B. 测量内容

C. 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
4. 从12.8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是( )。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 元素 D.样本
5.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6. 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

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

7. 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 自填式问卷 B. 结构式访问
C. 个别发送法 D. 电话访问法
8. 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 B.年龄 C.收入 D.职业声望

9.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合适的程序应为( )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10.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A. 随机抽样 B. 偶遇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

1. 应用性课题

2. 离散趋势分析

3. 统计值

4. 操作化

5. 交互分类

三、计算题(15分)

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

收入
工人数
教师数

300
30
20

400
20
30

500
30
40

600
20
10

四、综合题(15分)
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现要从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请你用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分别抽取样本。

五、撰写调查报告

请按照你实际开展的调查活动与分析结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要求结构完整,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1000字)(30分)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B.D 3. C 4. A 5. A.B.C 6.C 7.A.B 8.A 9. B 10.A.C.D

二、名词解释

1.所谓应用性课题,是指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这类课题的关注点通常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帮助评估社会后果等。概括地说,这类课题侧重于通过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

2.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与集中趋势分析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同时,它还对相应的集中量数(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代表性作出补充说明。

3. 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 操作化: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5.交互分类:就是将调查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

三、计算题

①工人收入的平均数:(2分)

②工人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

③工人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

④教师收入的平均数:(2分)

⑤教师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

⑥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

⑦比较工人收入与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1分)

因为25.31%>20.83%,所以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比教师间收入差别大。

四、综合题

1. 机械抽样:(5分)

a、 将4000名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学号)排列起来;

b、 计算抽样距离,K=N/n=4000/200=20;

c、 在头K个个体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位置的序号为R;

d、 自R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有个个体,即陆续抽取的个体所在位置序号分别为R,R+K,R+2K,……,K+(n-1)K。直到抽够200名为止。

2. 分层抽样:(5分)

就是先将总体依照某一种或几种特性分为几个子总体,每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这些子样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的样本。

具体抽样方案从略。

3. 整群抽样:(5分)

就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办法从中抽取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体中所有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总体的样本。

具体抽样方案从略。

五、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从略。

阅读全文

与新闻如何运用比较方法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改善关系的好方法 浏览:160
仓鼠户外浴室安装方法 浏览:494
绝地求生的快速上分的方法 浏览:379
短期经验决策分析方法的特点 浏览:638
苹果x指纹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98
日产逍客变速箱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195
计算方法第 浏览:60
汤臣倍健维生素c食用方法 浏览:105
家庭教育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03
蝗虫解决方法 浏览:472
凉的种植方法 浏览:698
治疗鸡眼最快的方法 浏览:466
镁砖粉的化学分析方法 浏览:659
如何在家做u池的方法 浏览:206
如何有效排队的方法 浏览:987
动物奶油制作方法的视频 浏览:356
猪病的根源和治疗方法 浏览:608
能量石的锻炼方法 浏览:573
少白头治疗方法 浏览:881
常用电器元件极性判断方法和操作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