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感恩心理操练方法

如何感恩心理操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10 07:43:23

如何培养感恩心理

一、识恩,知恩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识恩、知恩。感知大自然的恩赐,感知祖国的无尽恩情,感知教师的教诲之恩,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感知同学的点滴帮助……1、从教学中认识,用心感受。(1)感情朗读,启发想象在语文课本中,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感情朗读的重点,可以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可以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可以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发挥想象,用心体验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可通过电脑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桂林的山水之中,通过欣赏、想象,渐渐的孩子们就像身临其境,在享受幸福的童年时,油然升起了对祖国、对生活、对党的热爱。2、从活动中认识,实践体验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平时可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当同学们背诵唐诗、宋词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祖国有无限的文化遗产供学生学习。当学校组织学生上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当同学们津津有味地朗读描写某地风景文章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我们的祖国多壮美!学校少先队可举行 “感恩的心”主题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就懂得了互帮互助,也懂得了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要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最后全场再唱起《感恩的心》,爱的旋律就会在每个人的心中回荡。母亲节、父亲节都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好时机,唐代的诗人孟郊写得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日,家庭收入及自己花费占家庭支出比例等。从而去感受父母好多年来义无反顾地呵护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艰辛和不容易!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歌曲都能让学生逐渐感受到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在精神上、情感上父母也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最终让学生产生的想法是:父母的笑容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幸福,父母的健康是孩子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二、感恩、报恩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懂得并不是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称得上报恩。要学会真诚的感谢,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老师的细小关心、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正是报恩的表现。(一)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宋朝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都是立志报效祖国真实的写照。作为班主任,要经常结合班级 “学雷锋活动”、“德育基地活动”、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感。(二)尊师重道,热爱老师:教师节来临之际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做一张贺卡,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并且声音宏亮等。(三)点滴做起,孝顺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往往是无偿的奉献,不求回报。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的活动: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渐渐地学生会想到: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遇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这样学生就会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到孝顺父母。

Ⅱ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的方法如下:

1、引导孩子形成感恩意识。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基本修养。但感恩如同其它道德品质一样,都是需要学习才能最终形成,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只有有了感恩意识,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有感恩的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可以从最简单的“谢谢”开始。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要记得向他人真诚的说声“谢谢”。

3、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4、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孩子的成长是个模仿的过程,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样如此,父母对长辈的孝心与尊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5、父母要学会放手。父母一味的包办,容易让孩子滋生懒惰的习惯,同时还会使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劳动,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孩子能够实际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么他就可以在自我负责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学会体谅。

6、换位体验。当孩子四五岁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进行换位体验,让孩子来做一天爸爸、妈妈,或者其他的什么角色,让孩子在真实体验新角色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恩情。

7、坦然接受孩子的爱。除了教会孩子感恩,我们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我们的爱,就比如,当孩子把自己的零食拿出来和我们共享时,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当孩子帮助我们做家务时,我们应该坦然接受。

Ⅲ 如何保持一种感恩心态

感激意识对于情感健康十分重要。这种意识使人们能够“感恩知足”,珍惜自己所拥有,不必等到丧失才知其可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一个重要的然而却被严重忽视的一个方面。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这种情感病态普遍地存在于社会,诸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伙伴之间等。

他一直在探索培养这种感激意识的实用方法。一种方法是想象一下你所关心的某个人将要去世,甚至很快就要离开人世。请发挥想象力,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将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你将会失去什么,以及你会为哪些事伤心不已?你会感到遗憾或后悔吗?你将怎样与他诀别,才不会使自己以后想起他时觉得有些话还没有说而耿耿于怀?并且,你打算怎样留下关于这个人的最深切的回忆呢?

马斯洛讲了个人经历的一件事:“我姑妈长期患慢性病,在她去世之前,我想到了应该尽力使她高兴,于是就送她一份特别的礼物:给她做一天私人司机。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因为我直接地向她表达了我对她的感激,后来证明,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诀别方式。但我与阿尔弗莱德·阿德勒的诀别却远非如此。他是一个精神病学家。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发生了一些口角,然后,他突然去世了。由于这样一种令人不快的诀别,那种未能圆满的遗憾一直萦绕于心。我已为此悔恨了30多年!我多么希望阿尔弗莱德还健在时,我已与他消除了那次愚蠢的争吵所带来的不和。”

另一种恢复感激意识的方法是想象自己就要死了——仿佛自己正站在断头台的边缘。小说家阿瑟·凯斯特勒在他的自传中谈到了这种强烈的意识状态。现在,请想象眼前的一切对你是多么生动与宝贵!请身临其境地体会一下你对所有爱你的人说“再见!”时的感觉。此时,你会说些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你将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这些训练能够帮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并且表达出对他人的感激之情。这样,我们将能够从一个更高、更令人满意的角度看待我们的生活。

Ⅳ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导语:对孩子的感恩之心,应该从小培养,父母在生活点滴中,要有意识地把感恩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中。那要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来告诉大家吧!

乌鸦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义,按道理,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听见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不懂得主动地去关心别人,受到别人的帮助也不懂得主动感谢,只知道受恩,却不知道要感恩。

当我们在感叹孩子不懂得感恩时,是否有想过,孩子不懂得感恩,是谁的责任。我想如果孩子不懂得感恩,最大的责任应该在于父母,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教会孩子感恩,等孩子长大了才想起要孩子感恩。

过度的溺爱和纵容是造成孩子感恩之心缺失的重要原因。现代家庭有很大一部分是“421”家庭,在这种家庭结构里,孩子处在一个中心的位置,是小太阳,小皇帝,家长对孩子的教养经常会陷入过度溺爱和纵容的状态之中。而这种过度溺爱和纵容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心理,把周围人对他的付出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哪天你不付出了,他反而觉得不正常了。由于孩子一直处在一个被爱的角色之中,所以他不会想到要去爱别人,即便他想到了,在家里也没有接受爱的对象,他们接受的爱和关心太多,而付出爱的关心的机会又太少,长期以往,他们就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 二,习惯了要求父母必须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当然也就不会有感恩之心。

过度严厉和专制也是造成感恩缺失的一个原因。在过度严厉和专制的家庭里,孩子感觉不到快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心,因而孩子也不容易产生感恩之心。

父母自身没有做好表率也会让孩子不懂得感恩。比如现在有些人在面对自己孩子时,大把大把的花钱,为了孩子可以舍弃一切,可是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却不懂得尊敬孝敬他们。有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农夫总是让自己的父亲在一个小木槽上吃饭,而不是和家里人坐在一起。有一天,农夫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用小木板拼什么东西,就问他干什么,孩子说在做木槽,是准备将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用的。我们不能说孩子没有孝心,孩子只是在模仿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常存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缺乏感恩之心,那么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关心、帮助他人,因而,让孩子感谢爱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感恩之心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就如俗语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1)、引导孩子形成感恩意识。 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基本修养。但感恩如同其它道德品质一样,都是需要学习才能最终形成,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只有有了感恩意识,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有感恩的行为。感恩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让孩子知恩,让孩子明白爱的真正含义。只有当孩子明白爱是双向的时候,他才能真正领会知恩,才能形成感恩意识。当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给他们讲大道理很难让他们理解,但是可以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一心理,给他们讲一些感恩的故事,让他们在心中慢慢的产生感恩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可以从最简单的“谢谢”开始。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要记得向他人真诚的说声“谢谢”,即便是对自己的父母,也应该说声“谢谢”,而当孩子给予父母帮助时,父母也应该真诚地说声“谢谢”。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感谢他人为自己的付出,那么他自然的就能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在我们家,“谢谢”是用得非常多的词语,不管是豆豆为我们做了什么,还是我们帮助了豆豆,我们都会说声“谢谢”。正是因为这一句简单的“谢谢”,让豆豆懂得尊敬父母,同时也让她在生活中学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当班上的同学伤心难过时,她会去安慰他们,当班上的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她会去帮助他们。

(3)、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每次当豆豆为我捶背做按摩时,我都会真诚地说声“谢谢”,并夸奖她越来越懂事,懂得关心和爱别人了。

(4)、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 孩子的成长是个模仿的过程,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样如此,父母对长辈的孝心与尊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家,因为不和双方的父母在一起住,所以平时主要是通过电话来交流感情,每次和老人通话时,我都会让豆豆和他们说上几句话,每年我们都会带豆豆回老家,会给双方的父母一些钱,在豆豆差不多五岁的那年,她问我为什么要给爷爷奶奶钱,我告诉她,因为爷爷奶奶养育了她的爸爸,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孝敬他们,让他们尽量生活得好一点。后来,豆豆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工作了以后,我会把我的钱拿出一部分给你,所以你不用担心以后没有钱花,我也会好好孝敬你们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谭振亚教授曾指出:“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首先要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然后‘老吾老及人之老’,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

(5)、父母要学会放手。 父母一味的包办,容易让孩子滋生懒惰的习惯,同时还会使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劳动,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孩子能够实际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么他就可以在自我负责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学会体谅。

(6)、换位体验。 当孩子四五岁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进行换位体验,让孩子来做一天爸爸、妈妈,或者其他的什么角色,让孩子在真实体验新角色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恩情。

(7)坦然接受孩子的爱。 除了教会孩子感恩,我们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我们的爱,就比如,当孩子把自己的零食拿出来和我们共享时,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当孩子帮助我们做家务时,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为我们买礼物时,我们也应该坦然接受;等等。只有当孩子的爱被他人接受时,他才能更好更多地付出自己的爱,因为每个人都有被他人需要的需求。

总之,对孩子的感恩之心,应该从小培养,父母在生活点滴中,要有意识地把感恩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中。

Ⅳ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的方法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但观察一下现在的校园,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用来吃喝玩乐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后不愿工作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严重缺乏报恩意识。学生对老师辛勤教育、同学之间的帮助显得寡情薄义,甚至像马加爵那样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帮助学生感恩父母、他人、社会、国家对他们付出的爱,如何教会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祖国的培养,老师的教诲。这是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已经关注了很久,考虑了很久,我想应该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感恩的启蒙教育,开启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时机,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当前学生缺乏感恩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们接受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已经被边缘化。家庭无原则地溺爱,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的学校教育又往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感恩思想已经成为一个盲区,孩子对家长只知索取、不思回报,感恩之心严重缺失。感恩意识的缺乏也就在所难免了。

感恩的启蒙教育,也即是小时候家长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学时候老师应该强调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师再一次进行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角成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及时点拨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要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根据各自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置如下活动:

1、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的个案,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3、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古人云:“言为心声”,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Ⅵ 如何培养青春期孩子的感恩心理

父母是教会孩子感恩的第一任老师
感恩,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老师。父母自己做到关心、感恩老人,关爱、感激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影响。特别是接受帮助时,一定要表示感谢。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人都是在经历中懂事,如果只是简单浅显地对孩子说,要孝敬父母长辈,要感恩,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要培养孩子养成一种习惯,他们才会渐渐形成一种责任和义务。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第一步:养成感恩的习惯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妈妈帮爸爸做事时,爸爸要大声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爸爸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耳濡目染,渐渐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学会向父母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第二步:利用各种节日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第三步:让孩子学会给予
偶尔“示弱”,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比如假装拿不动衣服,让孩子帮忙拿一两件;假装累了,请孩子倒杯水给爸妈喝……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感恩心理操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审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162
excel表格画任意划线的方法步骤 浏览:486
薄荷叶菊花泡水正确方法 浏览:550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去除小黑虫 浏览:197
最简单的套筒方法 浏览:406
抹灰的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315
乒乓球桌底座安装方法 浏览:969
淀粉白度检测方法食品伙伴网 浏览:745
手鼓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952
电脑屏保动态视频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88
素描拿笔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07
移门柜安装方法 浏览:399
慢性咳嗽的治疗方法 浏览:990
科学研究论文方法 浏览:679
隔空给手机充电的方法 浏览:700
数学因式分解方程的方法怎么用 浏览:644
双层弹簧臂力器正确锻炼方法 浏览:507
硬装吊顶安装方法 浏览:900
面料四级拼白检测方法 浏览:679
学术史的研究方法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