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让桃树苗移栽之后成一条直线,需要用绳子来进行拉线测量,用秸秆按照定植的位置来做好标记,在标记的地方挖两十厘米深的,和宽度为二十厘米的栽植坑,坑底要做成馒头形状的土堆,并且还要在上面撒一层薄薄的土.
为了能够提高一下成活率,可以在栽植的坑里撒入少许的过磷酸钙,要注意的是不能让肥料直接的,接触根部,防止烧根,可以用土把肥料给覆盖住,或者是用百分之零点五的磷肥溶液来浸泡根部,并且还要把一些损伤了的根和一些过于密和过长的根给剪掉,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苗木给放在圆形的土堆上。
同时还要把苗的根部按照根的自然生长方向向四周给舒展好,把苗木给扶正了,尽量让它的嫁接芽口处于正南方向,然后再填上一层土,然后再轻轻的把苗给提一下,让它的根部和土壤有着充分的接触。
(1)桃树移植如何种植方法扩展阅读:
桃树对氮肥的需要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桃树生长的时候,要看它的生长情况来用上适量的氮肥,还有一些钾肥。一年最少也要五到六次的肥料和灌溉次数,在树木还在小的时候要及时的除草,慢慢生长的时候都要修剪杂乱的枝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桃树还是很怕冷的,到了冬天的时候我们就要来做保暖的工作,用上一点稻草或者是用上一层薄膜。
❷ 成年桃树移栽怎么样才能成活
桃树种植在我们恩施地区非常常见,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少量种植,也有很多专业种植户,育苗移栽自然也就成了每年的必做功课。
那么桃树到底怎么移栽才能保证其成活率呢?醉美雪岩认为不仅要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块,适宜的温度以外,还有几个方面也很关键,下面我就从桃树的生长特性开始,详细的介绍桃树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的具体方法。
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喜光、喜冷凉、较耐寒、耐旱怕涝,根系分布相对较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因其根系好氧性强,所以桃树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良好。
一、建园地块选择:
优良的环境才是生长的基础,建园应该考虑园地土壤条件,光照条件,灌排条件等基本因素。
桃园选址整地:应该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地块,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切肥沃有利于桃树生长。在移栽前要对地块进行深耕细作,将田间杂草以及种植残留物进行彻底清理,再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可以降低移栽后病虫害的发生。
挖坑填肥备栽:这一步适合大面积种植的朋友,一般少量移栽可以与移栽同步进行。备栽主要是施足基肥,按照合理的布局开穴填肥,开穴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开穴直径在40CM左右,也可根据幼苗的大小适当调整。
二、移栽时间选择
桃树移栽多选在春秋两季,这这两个时间段移栽成活率高。
春季一般在3月前后,也就是当下温度开始回暖,植株尚未解除休眠,树木也还没走发芽时。此时移栽成活率高;
秋季一般在桃树落叶后,我们恩施地区一般是在9~10月左右,此时养分回流,桃树根系储备养分充足,植株进入休眠期,移栽不影响植株生长。此时移栽成活率高。
三、桃树幼苗选择:
在同样的环境下,好的桃树苗不仅能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而且还能减少病虫害,提升后期的作果率和产量。
幼苗采挖时间:幼苗采挖最好是随挖随栽,但是大面积移栽都不可能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幼苗采挖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进行,秋季移栽的可以直接进行选苗移栽,春季移栽的可以集中扎把进行备藏,保证植株不冻伤,不却水即可,因桃树根系耐寒能力强,所以一般备藏也是比较方便的。
采挖幼苗细节:采挖时一般从树盘外20~30CM以外开挖,尽量减少根系受损,另外尽可能的带土移栽,这都能大大提升移栽后的成活率。
优质幼苗特点:桃苗植株笔直不畸形的,表皮光滑细腻,茎秆粗壮,完好无破损,分支较多,腋芽应保证在五个以上。根系分布均匀,且毛根丰富。
幼苗修剪消毒:对于主根较长的幼苗最好适当修剪,这样有利于移栽方便。在我们当地多用草木灰进行酥根消毒,一般大面积种植多用药物进行消毒,常用的是罗安3500-800倍液,在消毒的同时可预防根腐病和根癌。
四、适时施肥移栽:
重施基肥:很多朋友认为桃树移栽时不用施肥,其实基肥是非常关键的,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根据幼苗的大小合理施肥,如果是农家肥,填肥后要用细土覆盖,覆盖厚度在2~3CM左右为宜,如果是有机肥,最好是与土拌匀再填入挖好的坑穴中,有机肥可以不用细土覆盖,如果要覆盖以盖住有机肥即可,不宜过厚。
移栽深度:施肥以后将消毒后的幼苗自然放入穴内,将根系自然舒展开,随机进行覆土,覆盖土壤厚度可以与原主杆接触地面处以上1CM左右处,不易埋入太深。由于桃根系好氧活性强,移栽时根系分布深度尽量控制在15CM以内,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根系因缺氧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才能避免后期植株黄化、死亡。(秋季移栽可以适当加大深度)
填土正苗:土壤回填要注意几个细节,一是幼苗一定要扶正,苗不正后期生长不良;二是,嫁接口保留在向阳通风面,这样可以避免嫁接口因环境不良出现病虫害;三是,土壤回填时要适当镇压,镇压不易过度影响土壤通透性;四是,镇压后上面还需要覆盖细土,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土壤储水、保温、保湿的能力。
五、移栽后期管理
桃树移栽后期管理相对轻松,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的管理,桃树耐旱怕涝,合理的控水才能避免烂根的现象发生。
秋季移栽前最好是对坑穴进行透浇一次,使水分充分沉淀后再进行移栽,幼苗可以适当掩埋,不仅对安全越冬有利,开春后幼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也高,移栽后不易过多浇水,桃树秋季移栽后期要浇透越冬水。待春季幼苗发芽时进行适当浇水。
春季移栽要注意灌排的把控,移栽后对于雨水不多地区要连续浇水7~10天,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第二次浇水保证土壤湿度达到75%左右即可。
不管是春栽还是秋栽,我们可以采用地膜进行保苗,一般在覆膜前进行一次充分浇水,随后立即用黑色膜进行覆盖,不仅能提高土壤温度,锁住土壤水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对春季杂草治理有非常好的作用,对雨水过多季节也有非常有利作用,可以防止雨涝、水分过大导致根系受损和树体虚弱。
❸ 种桃子树方法 桃树的种植方法
1、土壤;土壤是桃树养殖的首要条件。桃树喜肥沃且通透性好、呈中性的沙质壤土,如果是在重盐碱的土壤栽植,桃树不仅植株不能开花,而且病虫害严重。
2、浇水:桃树是耐旱,怕水湿,一般除早春及秋末浇水外,其他季节都不用浇水。但在夏季高温天,还是要适当的浇水。遇到连续的水灾天气要做好排水的工作。
3、阳光:桃树喜干燥向阳的环境,所以在桃树种植的时候要选择地势较高且无遮阴的地点,桃树是不宜栽植于沟边及池塘边,也不宜栽植于树冠较大的乔木旁,以免影响其通风透光。
4、温度:桃树较耐寒,碧桃正常开花在清明节前后,如欲让它在春节期间开花,应将碧桃盆景放在室外背风向阳处,进行冬化处理,于春节前60天左右入室,室温保持在15~20度。
5、施肥:碧桃喜肥,但不宜过多,可用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作基肥,每年入冬前施一些芝麻酱渣,6~7月如施用1~2次速效磷,钾肥,可促进花芽分化。
6、虫害:桃树的病害是比较厉害的,主要有白锈和褐腐病,虫害经常长在枝干和果实。所以桃树的虫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桃树的寿命会缩短的。
7、修剪:桃树一般在花后修剪。将病虫枝、下垂枝、内膛枝、枯死枝、徒长枝剪掉,还要将已开过花的枝条进行短截,只留基部的2~3个芽,等待下个季节再发芽。
❹ 桃树的移栽方法
桃树移栽要在落叶后发叶前进行,可以裸根移栽,栽后及时浇水,桃树比较好活,条件许可最好带根多一些。树形较大可以进行必要的修剪。
❺ 桃子树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桃的品种除了采果品种外,亦有观花品种,早春盛开,娇艳动人,是优美的观赏树。以下就是我整理的桃子树的 种植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桃子树的种植技术
一、新梢摘心。 在夏季当桃树新梢长到30—50厘米时候,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择在正确方向、位置、角度,适当的副悄或芽的上方摘去顶心,控制外围延长枝生长。对树冠空间有利用价值的徒长枝,进行早摘心,或在角度较大的分枝处短截,使其从直立生长转为斜向生长,形成良好的结果枝,达到稳产的目的。
二、开张角度疏除徒长枝对生长旺盛,分枝角度 小的主枝,侧枝在未充分木质化前,采取吊、拉、撑的方法,开张角度,分枝均匀,树冠开张,生长缓和,结果能力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增强。在抽梢期,及时剪除丛生蜜枝。剪除影响树冠通风透光的弱密枝、徒长枝、病虫枝、苦枝等,节省养分,改善光照,增强内膛枝抽梢、结果能力,促进果实着色成熟,增强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延长结果期,增加经济效益。
三、按时拿枝、正确扭枝 在夏季生长期,将直立半木质化的徒长枝,用手从基部到顶端向下慢慢弯曲,重复2—3次,或将枝梢基部扭转19—180度,使之下垂或成水平状态,缓和树势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增加结果枝,扩大结果面,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四、抹芽定位 抹芽定位也叫掰芽子,在桃树叶芽萌发,抽出3—5厘米长的嫩枝时,对位置生长不当,数量过多的嫩芽,可及时用手抹去。抹芽是新栽幼树高接换头,和老树更新枝处理的重要手术。抹芽宜早不宜晚,太晚了不仅不容易抹去而且容易留下伤疤,导致流胶病的发生,并增加防治费用,影响果品质量。
桃子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一、桃树流胶病防治方法 性状:落叶小乔木,高4-8m。叶卵状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3-4cm,边缘具细密锯齿,两边无毛或下面脉腋间有鬓毛;花单生,先叶开放,近无柄;萼筒钟,有短绒毛,裂叶卵形;花瓣粉红色,倒卵形或矩圆状卵形;果球形或卵形,径5~7公分,表面被短毛,白绿色,夏末成熟;孰果带粉红色,肉厚,多汁,气香,味甜或微甜酸。核扁心形,极硬。
用途:桃的品种除了采果品种外,亦有观花品种,早春盛开,娇艳动人,是优美的观赏树。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叶均含杏仁酣,干全株均可入药
桃流胶病是生理性病害,桃树枝干、新梢、叶片、果实上都可发生流胶病,以枝干较严重。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出黄褐色透明胶状物。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加速桃树死亡。
1、发病原因 发生桃流胶病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当、土质黏重、排水不畅、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连作及遭受雹害、旱涝、冻害、日灼等,都会引起桃流胶病发生,且老、弱树发生较重。
2、防治方法 (一)加强管理,促进树体正常生长。(二)对流胶严重的枝干,于秋、冬季节进行刮治,伤口用5~6波美度的右硫合剂或硫酸铜100倍液进行消毒。
二、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桃树叶片和果实。
1、危害症状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病斑直径2~5毫米,红褐色,或数个病斑连成大的病斑,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枯死,脱落,造成严重落叶。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变成褐色,稍凹陷。病斑呈星状开裂,裂口深而大,病果易腐烂。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翌年春季在病部溢出脓汁,经风雨和昆虫传播。由气孔、皮孔等处侵入。一般早熟品种较易发病。
3、防治方法 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树冠郁闭。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
三、桃树根癌病防治方法
桃根癌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桃树根部。
1、危害症状 桃根癌病初生时病部为乳白色或微红色,光滑,柔软,后渐变为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受害桃树严重生长不良,植株矮,果少质劣,甚至全株死亡。
2、发病规律 病原菌生存于癌瘤组织中或土壤中,可随 雨水 或灌溉水径流,通过伤口侵入。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重茬苗圃及重茬桃园容易发病。
3、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检查,对可疑病株挖开表土,发现病部后用刀将其刮除,并用1%的五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也可用根癌灵20倍液浸根(对病苗)或浇根部(大树)。(2)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
四、桃树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桃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气候条件、品种、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桃树炭疽病发生较重、对桃树产量、品质影响较大。有效防治炭疽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非常重要。
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幼果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斑,后随果实膨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中心凹陷;气候潮湿时,在病部长出橘红色小粒点,幼果染病后即停止生长,形成早期落果;气候干燥时,形成僵果。成熟果的病斑上呈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缩。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期病斑为灰褐色,干枯脱落,造成穿孔。新梢上的病斑呈长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梢上叶片呈上卷状,严重时枝梢常枯死。
2、病原及发病规律。桃炭疽病是半知菌门炭疽病属的一种真菌。病菌以菌丝在病枝、病果中越冬,翌年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当平均气温达10~12℃、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开始形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形成第1次浸染。该病为害时间长,在桃整个生育期都可浸染。高湿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温暖,多云多雾、高湿有利于发病。管理粗放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施氮过多,树冠郁闭的桃园发病严重。
3、防治技术
(1)、果园策划: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地段建园,要起垄移植,并注意品种的选择。
(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改善树体结构,通风透光。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传染源。
(3)、药剂防治。萌芽前喷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源。花前喷1次药。落花后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药,共喷3~4次。药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400~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用途:桃的品种除了采果品种外,亦有观花品种,早春盛开,娇艳动人,是优美的观赏树。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叶均含杏仁酣,干全株均可入药。
桃树植物学史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 句子 。《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表明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都已遍植桃树。《礼记》中还说当时已把桃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枣)之一。
近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郑州二里岗新时期时代遗址中,也发掘出数量极多的野生桃核。特别是在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掘出外形完整的两枚桃核和六枚桃仁,桃核椭圆形,长宽为1.6×1和2×1.2厘米,黑褐色,木质坚硬,表面有皱纹和孔沟,两侧边缘有纵向的槽棱,顶端尖,基部扁圆形,中央有果柄脱落后的疤痕。桃仁灰白色,椭圆形或长卵形,常10-15毫米,宽8-12毫米,两侧边缘较薄,顶端钝尖,横断面呈扁椭圆形。种皮薄,破碎后现出黄白色的种仁。经鉴定,它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证古籍记载,确证中国是桃树的起源地,人们利用和种植桃树已有悠久的历史了。
公元前第二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培育的桃树沿“丝绸之路”从甘肃、新疆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再从那里引种到希腊、罗马、地中海的沿岸各国,尔后渐次传入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但直至公元九世纪,欧洲种植桃树才逐渐多起来。公元十五世纪后,中国的桃树引进了英国。
印度的桃树也是从中国引种的。公元630年“唐僧”玄奘着《大唐西域记》曾记述关于桃树引入印度的 传说 :公元一世纪时,远近驰名的司气特国王迦拟色加当政时,中国甘肃一带部族的商人经常到印度去,带去了精湛的丝绸制品和各种名贵水果,其中就有桃。迦拟色加国王隆重地款待宾客。中国人在那里播种了桃核和其他果核,几年之后,桃树在印度繁茂生长,结实累累,受到印度人民的赞颂。中国人住过的地方被命名为“至那仆地”,意即“中国地”;桃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这个 故事 至今还在印度广泛流传。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桃树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但因桃树品种不适应当地的风土气候,桃树开花多,结果少,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直到公元十九世纪初期,园艺家又从欧洲引种了一个叫“爱儿贝塔”的离核桃品种,桃树才在北南美洲传播开来。20世纪初期,美国园艺家又从中国引进450多个优良桃树品种,通过杂交和嫁接,在短短的十多年里,选育了适应亚热带气候的良种,使美国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桃果生产国之一。
日本种植桃树的历史比较短。1876年,日本冈山县园艺场从中国上海、天津引进水蜜桃树苗。1878年,御津郡柏谷村(今冈山市)山内善男从许多桃树幼苗中选出两株,精心培育,三年后结出11个桃果,这就是中国水蜜桃在日本结出的第一代果实。由于这里气候适宜,桃树生长良好,果实品质优良,种桃业迅速发展起来。园艺家先后培育出40多个优良品种。冈山县桃树蔚然成林,已是日本着名的桃乡,并把桃花定为县花,所产的蜜桃远销大阪、神户、东京等大城市。几经改良的“冈山白”桃,又返回中国入籍,成为中国栽培的味香质优、鲜食和罐藏兼用的优良品种。
古代的出土文物和桃树传播的事实,确证中国是桃树的故乡。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考古学资料的不足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某些西方学者仅仅根据语言学的推理,和在“中国未见到野生桃树”的猜想,做出了“桃树起源于波斯并从那里传播到欧洲去”的结论。因而给桃子起的名字叫persic,意思就是“波斯果”。桃树的拉丁学名也是由此衍生而来的。更有甚者,过去还流传有一种极其错误的所谓“中国 文化 西来说”,硬是不分青红皂白,把起源于中国的桃树说成是古代从波斯引进来的。以讹传讹,以假乱真,使桃树蒙受不白之冤达数百年之久。
着名植物学家第康道尔经过认真考证,在他着的《农艺植物考源》一书中指出:“中国之有桃树,其时代数希腊、罗马及梵语民族之有桃犹早千年以上”。又说:中国通西城之路开辟极早,则以桃核越山度岭而传入喀什米尔、不花刺及波斯诸国自属可能的事,推测其为时当在梵语民族迁移与波斯、希腊交通往还时代之间。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进一步指出”根据桃在更早时期不是从波斯传过来的事实,并且根据它没有道地的梵文名字或希伯来名字,相信他不是原产于亚洲西部,而是来自中国。达尔文还研究了中国的水蜜桃、重瓣花桃、蟠桃等的生育特性,并与英国、法国产的桃树的特性相比较,认为欧洲桃都来源于中国桃的血缘。桃树原产于中国的结论,已为世界学者一致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