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审计抽样方法和审计选取样本方法的区别
审计抽样方法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选样方法分为随机选样和非随机选样。
‘贰’ 三个抽样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个抽样方法具体指: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区别如下:
1、不同的概念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和SRS抽样,是指从种群的n个单位中随机选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样本的概率相等的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也称为类型抽样。它是从可分为不同亚群(层)的种群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不同层次的样本(个体)的方法。
系统抽样法又称等距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从人群中抽取样本是基于一定的采样距离。从具有容量n的种群中提取具有容量n的样本,将种群划分为几个平衡部分,然后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从每个部分中提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样本的抽样方法。
2、不同的特点
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是每个抽样单位被抽样的概率相等,每个抽样单位完全独立,二者之间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和排除性。
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具有更显着的潜在统计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样本来自同一人群,一个是分层样本,另一个是简单随机样本,那么分层样本的误差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如果目标是获得一定的抽样误差水平,那么较小的分层样本将达到这一目标。
系统抽样的特点是方法容易操作,不易出错,人们愿意在生产现场使用。
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这三种抽样方法中,每个人被抽样的可能性相等。在分层抽样中,抽样的初始部分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而在系统抽样中,每层抽样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2)选样方法如何区分扩展阅读:
分词抽样
分层抽样是一种统计抽样技术,它将人口按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层,分别从每一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最后汇总计算出所需的人口估计数。在变抽样税务稽查中合理运用分层抽样方法,可以提高抽样的准确性,减少需要抽查的样本。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时,需要对人口进行重新组织,计算工作复杂。因此,只有当受检人群中大部分项目(金额)分布均匀,少数项目为高金额或低金额等异常项目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才有意义。
采用分层抽样税务稽查方法时,每一层的抽样方法是相对独立的,可以是随机数表法,也可以是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方法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计算总样本量和如何将样本分布到每一层,以及如何汇总每一层的检验结果来计算总估计量。
1、样品尺寸和层间分布的测定
在分层抽样方法中,仍然是将样本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然后将其分配给每一层。在分层抽样中,要确定样本量,首先要了解各层的子种群容量及其标准差。
2、各层检验结果汇总表
税务稽查人员确定每一层的样本量后,可以根据计划的抽样组织方式和税务稽查大纲,开始进行税务稽查抽样。通过对所选样品的检验和计算,得到各层的平均值(或平均误差量)和实际样品的标准差。在此基础上,税务稽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汇总,形成整体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叁’ 抽样调查分为哪几种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一步抽样法,它是从总体中选择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可能样本均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抽样时,处于抽样总体中的抽样单位被编排成 1~n编码,然后利用随机数码表或专用的计算机程序确定处于1~n间的随机数码,那些在总体中与随机数码吻合的单位便成为随机抽样的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简单,误差分析较容易,但是需要样本容量较多,适用于各个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
2、系统抽样法
这种方法又称顺序抽样法,是从随机点开始在总体中按照一定的间隔(即“每隔第几”的方式)抽取样本。此法的优点是抽样样本分布比较好,有好的理论,总体估计值容易计算。
3、分层抽样法
它是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是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分层抽样利用辅助信息分层,各层内应该同质,各层间差异尽可能大。
这样的分层抽样能够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总体估计值的精度和抽样方案的效率,抽样的操作、管理比较方便。但是抽样框较复杂,费用较高,误差分析也较为复杂。此法适用于母体复杂、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4、整群抽样法
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单元分群,可以按照自然分群或按照需要分群,在交通调查中可以按照地理特征进行分群,随机选择群体作为抽样样本,调查样本群中的所有单元。
整群抽样样本比较集中,可以降低调查费用。例如,在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住宅区的不同将住户分群,然后随机选择群体为抽取的样本。此法优点是组织简单,缺点是样本代表性差。
5、多阶段抽样法
多阶段抽样是采取两个或多个连续阶段抽取样本的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对阶段抽样的单元是分级的,每个阶段的抽样单元在结构上也不同,多阶段抽样的样本分布集中,能够节省时间和经费。调查的组织复杂,总体估计值的计算复杂。
(3)选样方法如何区分扩展阅读:
抽样调查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总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不能对其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全面了解的情况,例如无限总体(连续生产产品的质量等)。
(2)某些总体理论上虽然可以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情况,例如调查城市居民出行情况。
(3)某些总体理论上虽然可以全面调查,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的,例如破坏试验(灯泡寿命、炮弹的杀伤力等)。
(4)某些特殊总体,要求具有相当资格的调查员才能进行,为此只能采用抽样调查,例如对科学技术方面总体的调查。
(5)为了提高时效,要求在短时间内取得关于总体的情况。
(6)利用抽样调查原理还可以对某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行动取舍。
‘肆’ 金额单位抽样与其他方法选取样本有何区别
1、其他方法选取样本是指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2、金额单位抽样是指从欲研究的全部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单位。其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单位对全部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伍’ 样本选择的方法
(1)用随机数表来选取样本。
(2)系统选样。 首先用样本总体除以样本 数计算选样间隔, 如选样间隔是 50, 并在前 50 个样本总体中确定选样起点, 那么每间隔 50 就可以选取一 个样本 。 使用系统选样方法时, 审计人员必须确定样本总体中的样本单 位是随机排列的。
(3)随意选样。即审计人员以随意的方式选取样本, 不遵循确定的方法。但是即便如此,审计人员也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因此, 审计人员要竭力确保样本总体 内 所有项 目 都有平等的被选取机会。 随意选样 一般不适用于统计抽样。
(4)整群抽样。即从样本总体中选取连续 的一群样本。
‘陆’ 样方法与取样器取样发区别是什么
1、用途不同:
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活动性较强的小型动物,如蚯蚓,跳蚤等。
样方法是适用于草本植物和活动范围不大的生物的调查取样方法。
2、方法目的不同:
取样器取样法目的是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
样方法的目的是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3、计数方式不同
取样器取样法运用的是逐个计数法挨个查数量。
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6)选样方法如何区分扩展阅读:
样方法常用取样:
1、点状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2、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3、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调查对象。
(2)选取样方:必须选择一个该种群分布较均匀的地块,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
(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
(4)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
4、计数方法:
用样方法计数时,首先要计数样方内部的个体,对于处在边界上的植株,应该只计数相邻两条边上的植株,不应四条边上的植株都计,也不能四条边上的植株都不计。
一般来说,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