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组织内由于资源的纷争而产生了冲突,主管应如何做
你的问题太抽象,参考一下:
直线与幕僚人员间的冲突在公司随处可见,
为解决冲突,双方的心态调整与互相理解对方立场,才是解决之道,
冲突发生时,老板应公平、客观的处置。
不论企业的大小,公司的组织架构中一定包含直线人员及幕僚人员两大部份,所谓直线人员指在组织的运作上,指挥系统有正式上下隶属关系,对公司的成长与否有直接的贡献及关系,就好比战场上带兵打仗的排长、连长、营长、旅长,而商场上,下从课长、经理,上至副总经理、总经理都属直线人员的范畴。幕僚人员,在组织的指挥系统上,无直接隶属关系,主要的功用在于提出建议与建言、谘询服务及叁谋作业,对公司目标的达成与否无直接关系,公司内的特别助理、顾问及委员会等都属于幕僚人员。
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的冲突
从整个运作体系而言,两者似乎各自拥有一片天,但实际上却是冲突不断,幕僚人员总是带着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上方宝剑,到处检查直线人员的业务,老是认为直线人员大多是扶不起的阿斗,但直线人员会常抱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冲突每天不断的上演,无形中消耗了公司整体的战力。一般而言,造成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的冲突有三点因素:
一、本位主义过重:幕僚人员大多以该领域的专家自居,自我意识较强,主观认定其建议与方案,直线人员理当遵循,但直线人员却认为幕僚人员只是谘询意见的对象,对其建议会列入叁考,而非全盘接收。
二、直线人员经常抱怨幕僚人员只会唱高调,无法掌握问题的全貌:唱高调是幕僚人员最容易犯的毛病,幕僚人员经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愿景,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但却是海市蜃楼,因为在提议或是策略规划没有考虑到现实的环境,在假设性的条件下,经常会流于纸上作业,毕竟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太多,直线人员在第一线作战却会感受到许多的困难及不确定性,因而认为幕僚人员无法掌握问题的全貌,冲突孕育而生。
三、来自直线人员非理性的抗拒:直线人员经常会主观的认为幕僚人员是高层派来监督的,潜意识里会有抗拒的心理产生,在这种预期心理作祟下,对于任何幕僚人员所提的意见较无法诚心诚意的接受,会有为反对而反对的情形发生,甚至将问题加以隐藏或包装,此为直线人员及幕僚人员冲突的引爆点。
冲突与纷争的解决五法
在组织内,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的冲突无法避免,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建立一套运作机制。以下提出五个解决方法供叁考:
一、站在双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的本质。
企业经营者应经常灌输幕僚人员及直线人员多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观念,以免流于本位主义,由于幕僚人员总以专家自居,当以专家自居,会有偏执性格的产生,认为自己意见及想法一定对,但事实不然,再专业、再厉害的人总有思考上的盲点,因此幕僚人员应多多了解直线人员的想法,直线人员不要只是认为幕僚人员是自己的谘询单位,应敞开心胸虚心接受专业幕僚的建议,如此可以将冲突减至最低。
二、动口不如动手。
直线人员经常会抱怨幕僚人员只会靠嘴巴批评,说一大堆,但却拿不出具体行动,这是幕僚人员经常犯的毛病,就好比一个人在河边看到另一个人在河里快淹死了,做垂死的挣扎,但他却长篇大论讲了一堆如何救生的技巧,可以利用竹竿、救生圈、绳子等工具把人救上岸,然后马上做心肺复苏术等步骤。很遗憾的是讲话的人却没有伸出援手,眼睁睁的看河里的人淹死,然后沾沾自喜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提议有多好,这不是很讽刺?幕僚人员的工作不只是提出很多的建议及方案供直线人员叁考,应更积极的在发现问题后,想办法帮直线人员解决问题,排除困难,身体力行,让人觉得你是来帮忙的,而不是唱唱高调,不切实际,如此才能蠃得直线人员更多的尊重。
三、幕僚人员切勿居功自傲。
认清自身角色定位,对幕僚人员非常重要,幕僚的职责在于运筹帷幄,直线人员则是在第一线与敌人短兵相接,幕僚人员经常会反客为主,过度膨胀自己对公司的贡献,老是认为没有自己的叁谋,哪有今日的成功,但他却忘了真正流血流汗的却是直线人员,导致直线人员极度的反感,对立与冲突因而发生,策略的拟定与政策的执行是唇齿相依的,幕僚人员切忌好大喜功,理当敞开心胸与直线人员分享成功的喜悦,甚至将功劳完全归于直线人员的努力,下次幕僚人员的建议被直线人员接受的程度一定会大幅提高。
四、幕僚人员与直线人员经常保持沟通与接触。
沟通与协调为现代人必备的工具,若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没有任何的沟通机制与管道,各唱各的调,不知彼此心中的想法,最容易产生冲突,幕僚人员应充分 集相关情报资料供直线人员叁考,直线人员平时应将问题不断反映给幕僚人员,让幕僚人员充分了解窒碍难行的地方,甚至每周都要有例行的会议,意见的交流及讨论,保持沟通管道的畅通,将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五、最高主管应发挥最后协调人的角色。
一个组织内冲突的发生,在所难免的,但最糟糕的是最高主管并没有扮演好协调沟通的角色,反而放任冲突再三的发生,最后到达无可收拾的地步,严重影响组织士气。在组织中幕僚人员往往被视为“国王人马”,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滥用时,却是冲突最佳的引爆点,因此最高主管应建立双向接收讯息的管道,不应只是凭幕僚人员的片面之词,也应听取直线人员的看法,当冲突发生时,应主动介入协调,立场更应公正客观,以寻求团队的和谐。
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是组织内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可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幕僚人员抱着找碴的心态,而非诚心诚意的帮助直线人员解决问题,将会破坏整个运作机制,因此,如何让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同舟共济,将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
直线与幕僚人员间的冲突在公司随处可见,
为解决冲突,双方的心态调整与互相理解对方立场,才是解决之道,
冲突发生时,老板应公平、客观的处置。
不论企业的大小,公司的组织架构中一定包含直线人员及幕僚人员两大部份,所谓直线人员指在组织的运作上,指挥系统有正式上下隶属关系,对公司的成长与否有直接的贡献及关系,就好比战场上带兵打仗的排长、连长、营长、旅长,而商场上,下从课长、经理,上至副总经理、总经理都属直线人员的范畴。幕僚人员,在组织的指挥系统上,无直接隶属关系,主要的功用在于提出建议与建言、谘询服务及叁谋作业,对公司目标的达成与否无直接关系,公司内的特别助理、顾问及委员会等都属于幕僚人员。
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的冲突
从整个运作体系而言,两者似乎各自拥有一片天,但实际上却是冲突不断,幕僚人员总是带着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上方宝剑,到处检查直线人员的业务,老是认为直线人员大多是扶不起的阿斗,但直线人员会常抱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冲突每天不断的上演,无形中消耗了公司整体的战力。一般而言,造成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的冲突有三点因素:
一、本位主义过重:幕僚人员大多以该领域的专家自居,自我意识较强,主观认定其建议与方案,直线人员理当遵循,但直线人员却认为幕僚人员只是谘询意见的对象,对其建议会列入叁考,而非全盘接收。
二、直线人员经常抱怨幕僚人员只会唱高调,无法掌握问题的全貌:唱高调是幕僚人员最容易犯的毛病,幕僚人员经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愿景,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但却是海市蜃楼,因为在提议或是策略规划没有考虑到现实的环境,在假设性的条件下,经常会流于纸上作业,毕竟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太多,直线人员在第一线作战却会感受到许多的困难及不确定性,因而认为幕僚人员无法掌握问题的全貌,冲突孕育而生。
三、来自直线人员非理性的抗拒:直线人员经常会主观的认为幕僚人员是高层派来监督的,潜意识里会有抗拒的心理产生,在这种预期心理作祟下,对于任何幕僚人员所提的意见较无法诚心诚意的接受,会有为反对而反对的情形发生,甚至将问题加以隐藏或包装,此为直线人员及幕僚人员冲突的引爆点。
冲突与纷争的解决五法
在组织内,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的冲突无法避免,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建立一套运作机制。以下提出五个解决方法供叁考:
一、站在双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的本质。
企业经营者应经常灌输幕僚人员及直线人员多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观念,以免流于本位主义,由于幕僚人员总以专家自居,当以专家自居,会有偏执性格的产生,认为自己意见及想法一定对,但事实不然,再专业、再厉害的人总有思考上的盲点,因此幕僚人员应多多了解直线人员的想法,直线人员不要只是认为幕僚人员是自己的谘询单位,应敞开心胸虚心接受专业幕僚的建议,如此可以将冲突减至最低。
二、动口不如动手。
直线人员经常会抱怨幕僚人员只会靠嘴巴批评,说一大堆,但却拿不出具体行动,这是幕僚人员经常犯的毛病,就好比一个人在河边看到另一个人在河里快淹死了,做垂死的挣扎,但他却长篇大论讲了一堆如何救生的技巧,可以利用竹竿、救生圈、绳子等工具把人救上岸,然后马上做心肺复苏术等步骤。很遗憾的是讲话的人却没有伸出援手,眼睁睁的看河里的人淹死,然后沾沾自喜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提议有多好,这不是很讽刺?幕僚人员的工作不只是提出很多的建议及方案供直线人员叁考,应更积极的在发现问题后,想办法帮直线人员解决问题,排除困难,身体力行,让人觉得你是来帮忙的,而不是唱唱高调,不切实际,如此才能蠃得直线人员更多的尊重。
三、幕僚人员切勿居功自傲。
认清自身角色定位,对幕僚人员非常重要,幕僚的职责在于运筹帷幄,直线人员则是在第一线与敌人短兵相接,幕僚人员经常会反客为主,过度膨胀自己对公司的贡献,老是认为没有自己的叁谋,哪有今日的成功,但他却忘了真正流血流汗的却是直线人员,导致直线人员极度的反感,对立与冲突因而发生,策略的拟定与政策的执行是唇齿相依的,幕僚人员切忌好大喜功,理当敞开心胸与直线人员分享成功的喜悦,甚至将功劳完全归于直线人员的努力,下次幕僚人员的建议被直线人员接受的程度一定会大幅提高。
四、幕僚人员与直线人员经常保持沟通与接触。
沟通与协调为现代人必备的工具,若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没有任何的沟通机制与管道,各唱各的调,不知彼此心中的想法,最容易产生冲突,幕僚人员应充分 集相关情报资料供直线人员叁考,直线人员平时应将问题不断反映给幕僚人员,让幕僚人员充分了解窒碍难行的地方,甚至每周都要有例行的会议,意见的交流及讨论,保持沟通管道的畅通,将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五、最高主管应发挥最后协调人的角色。
一个组织内冲突的发生,在所难免的,但最糟糕的是最高主管并没有扮演好协调沟通的角色,反而放任冲突再三的发生,最后到达无可收拾的地步,严重影响组织士气。在组织中幕僚人员往往被视为“国王人马”,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滥用时,却是冲突最佳的引爆点,因此最高主管应建立双向接收讯息的管道,不应只是凭幕僚人员的片面之词,也应听取直线人员的看法,当冲突发生时,应主动介入协调,立场更应公正客观,以寻求团队的和谐。
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是组织内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可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幕僚人员抱着找碴的心态,而非诚心诚意的帮助直线人员解决问题,将会破坏整个运作机制,因此,如何让直线人员与幕僚人员同舟共济,将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
⑵ 如何解决资源分配问题
广义上的资源角度来说:使用的数量<=可获得的数量。
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第一步是明确活动和资源,对每一个活动,需要作出活动数量的决策,也就是要确定活动水平。它包含了生产分配和财务问题。以下三类数据是必须的:
每种资源的可供量;
每一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对于每一种资源与活动的组合,单位活动所消耗的资源量必须首先估计出来;
每一种活动对总的绩效测度的单位贡献。
建模步骤
首先确认问题的活动类型,问题的决策也就是决定各种活动的水平;
明确合适的绩效测度以求解问题;
估计每一种活动对于总绩效测度的单位贡献;
明确分配给各种活动的有限资源;
对于每一种资源,明确可获得的数量以及各种活动的单位使用量;
建立使用的资源数量<=可用的资源数量的线性规划约束进行计算。
实际操作
可以用EXCEL对资源分配问题进行计算,将数据输入电子表格,可以在活动栏与可获得的资源栏之间要保留两个空栏的参数表,指定可变单元格来显示活动水平的决策量,左边一栏做为输出单元格的总数栏,右边一栏为所有的资源输入<=符号,使用SUMPRODUCT函数,指派目标单元格以显示总的绩效测度,也使SUMPRODUCT函数。
应用
作为线性规划问题常见的类型之一,资源分配问题在现实生活得到的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多项目环境下,项目与项目之间存在着资源竞争、共享以及冲突。解决各个项目间的资源分配问题将关系着新产品研发项目成败。在多项目环境下,新产品开发项目工期、项目进度安排、项目资源分配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项目资源分配是影响项目时间(工期)的关键因素,有效的项目资源分配将可以使得产品研发项目工期最小,从而缩短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周期,使其能够更早的投入市场,占领市场,取得利润最大化。其次,项目进度安排和资源分配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资源分配是项目进度安排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项目进度安排常常需要考虑时间节奏和稀缺资源的用度等问题。项目进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一个项目资源分配的问题,即将项目的资源分配到各个项目的每一项活动中,得出哪一个活动需要多少资源,在哪个时间内完成,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使新产品研发项目工期最短。因此在多项目环境下新产品研发项目的资源分配问题,即怎样有效地优化多个新产品研发项目同时进行情况下资源分配以缩短项目工期的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
⑶ 如果要手工设置来解决设备资源冲突,应该怎样解决
使用DOS、Windows 3.1系统的时候,电脑里面的硬件资源设置都是要靠手动调节的。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栗,而这些都是设备资源冲突惹的祸。现在好了,从Windows 95系统开始就设置了全新的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即PnP)功能,它可以对硬件自动分配资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遇到的问题。当然不可或缺的一点是,这些硬件也必须要支持即插即用,不然,操作系统也还是不认识它。但我们在安装新的硬件时,还是有可能遇到某个硬件不能运行了,或者是计算机的某个程序不能工作了,甚至于整个机器都不能动弹了的问题,其实此类问题并不一定都是新设备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它和其它的计算机设备之间产生了设备资源冲突造成的。由于系统不能认出要安装的新设备,从而导致不能正确地在硬件设备之间合理地分配设备资源,导致硬件不能正常使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解决Windows设备资源冲突问题。
1. 如何检查设备资源冲突
下面我们来检查自己的电脑到底有没有设备资源冲突。检查设备资源冲突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选项中的【资源列表】进行。
Windows 2000系统下的操作方法如下:
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管理】,再选左边的【系统工具】|【系统信息】|【硬件资源】|【冲突/共享】。如果你的电脑硬件有冲突的话,右边列出有冲突的硬件,注明了是什么资源有冲突和冲突的设备名称。在【硬件资源】下还可以看到系统的DMA、I/O、IRQs等具体的资源占用情况,如图。
Windows 9X系统下的操作方法如下:
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属性】(或点选【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的【资源列表】中,按【类型】查看设备,分类列出了当前计算机上的所有设备。单击【资源列表】中类别项之前的“+”号可展开要查看的设备。当某设备无法使用时,【资源列表】中就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设备项之前有一黄色的“?”号,说明该设备存在问题,无法正常工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设备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或存在资源冲突。
2) 设备项之前有一带圆圈的蓝色“!”号,说明该设备存在,基本能够工作,但系统认为设备有问题,例如能正常工作的非即插即用设备。
3) 设备项之前有一红色的“×”号,说明该设备无效(被禁用),当前无法正常使用。
4) 在【资源列表】中双击设备项(或选定该条目后点【属性】),可打开该设备的【设备属性】对话框。在【设备属性】对话框【资源】选项卡上的【冲突的设备列表】中,会给出与当前设备冲突的对象及内容。
① 有些设备没有【资源】选项,表明该设备目前未使用资源。
② 如果【资源】选项中有【手工配置】按钮,并提示“设备存在冲突或其他问题,已被禁用”。可根据提示内容检查处理。
③ 如果系统提示“资源设置不符合任何已知配置,请查阅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例如非即插即用的SCSI卡、网卡、Modem等需要占用指定的IRQ号和I/O地址。
5) 某些设备的资源冲突如果用上述方法也无法检查到,则可点【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打开【Microsoft系统信息】窗口,双击左边窗口【系统信息】框中【硬件资源】项之前的“+”号将其展开来检查。
2. 排除设备资源冲突
设备资源冲突是这些设备在Windows下不能正常使用的重要原因。当安装新的硬件时,由于系统资源有限,在分配设备中断(IRQ)请求、DMA通道、I/O地址等硬件资源分配上有冲突,这就会引发设备资源冲突,从而导致新硬件或原来正常的硬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系统崩溃。现在我们要在Windows系统下解决资源冲突。
首先我们通过上面一节说的怎样检测冲突,找到系统的哪个设备有资源冲突,再按照下面的步骤来一步一步排除。
1) 通过屏蔽不用的设备来排除冲突。
有些安装外设、板卡较多的计算机,有可能中断数不够分配,导致中断冲突的故障。如果所有设置都与其它设备冲突,则可以把暂不使用的设备禁用掉,这样就可以腾出一些中断来。比如没有连接打印机,就可以节省出中断7(也就是IRQ7);如果用的是PS/2鼠标,就可以屏蔽掉COM1口,节省出中断4等等。然后再把腾出来的中断值分给有冲突的硬件设备。具体方法是:先重新启动电脑,按【Delete】键进入CMOS设置,在CMOS中屏蔽掉某些不使用的设备,如COM1、COM2、LPT1等。禁用即插即用设备:在Windows 2000下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管理】,再点【设备管理器】,在【设备管理器】选项上,双击该设备(或选择该设备后点【属性】按钮),打开该设备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中,在【设备用法】下选定【不要使用这个设备(停用)】复选框,单击【确定】,如右图所示。
按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是禁用非即插即用设备,可在【资源列表】中选定需禁用的设备,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将其删除。
例如:早期的ISA NE2000兼容网卡使用软跳线设置,出厂默认设置是中断3,与主板的COM2端口发生中断冲突。如果你不使用COM2,可在CMOS中将【Onboard Serial Port 2】项设置为Disabled,关闭COM2。如图:进入CMOS中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综合外设)里面,找到【Onboard Serial Port 2】项,
把【2F8/IRQ3】这一项改为【Disabled】,如图。这样就可以了。
保存退出,这样的话系统就不会再分配中断3给COM2端口了,进入Windows后就不会发生冲突。
也可运行网卡程序软盘中的设置程序,将网卡设置为非PnP模式,设置中断号和I/O地址为系统未占用的地址,并在CMOS中将相应中断号由【IRQ-9 assigned to PCI Device】,如下图所示。
改为【IRQ-9 assigned to Reserved】。
有些PCI网卡会强行占用中断10,与一些使用中断10的显示卡发生冲突,可在CMOS中将【Assign IRQ For VGA】项设置为【Disabled】,不给显示卡分配固定的中断。如下页图。
2) 如果是输入/输出范围冲突,比如说系统里面声卡的输入/输出和主板资源有冲突,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使用自动设置】前面的勾去掉,如下图中声卡的【输入/输出范围】【0290-0291】和“Motherboard resources”(主板资源)有冲突。
然后【设置基于】就变成可以选择的了,我们另外选择一个基本配置,直到没有冲突为止。如果【基本配置】里都是有冲突的,那么单击【更改设置】按钮,修改硬件资源的IRQ、DMA、I/O值,直到不与其它设备发生冲突为止,如下图。这样的话系统就没有冲突了。
如果【使用自动设置】的复选框为灰色,如下图所示。
则表示该硬件的设置现在不能更改,如果该硬件是非即插即用的设备,可以通过调整硬件接口卡上的跳线或通过硬件本身自带的工具软件来设置。比如ISA的NE2000网卡,就是通过网卡自带的设置软件来更改网卡的参数的。
3) 查阅相关硬件的说明书,看清楚到底要不要通过跳线来设定中断和I/O地址,一定要根据系统资源使用状况进行合理设置。许多内置的SCSI卡、网卡、VCD解压卡、调制解调器等需要用跳线来设置中断和I/O。
4) 如果某一设备在【资源列表】中有两个,而实际上只有一个设备,比如键盘、网卡等,如图。
那么我们将出现两次的同一设备全部删除(如果只删除一个的话有可能删除不对,那么下次启动电脑还会有冲突),再重新启动电脑,让系统自动检测安装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如果前面带有黄色“?”号的设备没有【资源】选项,则可能是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或驱动程序版本不兼容所致,也可将其删除并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来解决。
5) 如果设备还有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先删除驱动程序,然后重新安装驱动程序。如果是插卡还有冲突的话,我们关机后把硬件拔出来,换几个插槽试一试,一般就可以解决冲突问题。
3. 如何避免硬件冲突
知道以下情况更有利于我们避免资源冲突故障:
1) 如果计算机使用了支持“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应将BIOS中的PNP OS INSTALLED设置为“YES”,这样可让操作系统重新设置中断。
2) 在使用PS/2鼠标时应将BIOS中的PS/2 Mouse Function Control设置为Enable或Auto,这样BIOS才能将IRQ12分配给PS/2鼠标。
3) 一般内置调制解调器使用COM2的中断3,要注意此时COM2上不应有其它设备。而一些网卡的默认值也为中断3,应改变相应的中断。
4) 不少早期ISA总线的声卡需要用户手动设置,一般为中断5。
5) 如果同时使用打印机和增强型并口(EPP)接口的扫描仪,因为打印机上一般没有并口转换口,而EPP接口的扫描仪一般都另外还有一个并口接口,就是考虑了如果还有一个并口设备同时要接上,就接在扫描仪的接口上的,所以这两个设备是串联在一起的,为了防止扫描仪驱动程序设置有误,最好在安装扫描仪驱动程序前先将打印机打开,再安装扫描仪驱动程序。
6) 对于某些USB设备,必须先安装设备自带的驱动,再把USB设备插在电脑的USB接口上,电脑自动检测到设备后,会自动用先装好的USB驱动来安装这个设备,这样就可以保证正确安装USB设备的驱动。
7) 对于那些用较新芯片制造的设备,操作系统支持得不是很好,一般要使用该设备自带的驱动程序。
8) 如果在【资源列表】中不存在安装的新设备,则可能是其它设备占用该设备的资源,导致Windows无法发现该设备,可按前面的方法禁用或取消与之冲突的设备。例如:当在BIOS中开启主板红外线接口(占用COM2、IRQ3)时,如果有非即插即用的网卡用了COM2,则会导致系统无法发现红外线接口。
----------呵 我COP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