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健脾祛湿
怎么样可以健脾祛湿呢?
湿气是一个中医概念,分为外湿和内湿,多指因环境潮湿(外湿)、喜食生冷寒凉及油腻食物(内湿)等原因导致脾失健运,身体水分无法排出,化为浊湿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湿气重主要表现为身体沉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睡不醒、脘腹胀满等症状。西医中没有“湿气”这个说法,常将中医里“内湿”带来的一系列症状称为肠胃功能紊乱。人体长期湿气重可能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所以,祛湿也是时下热门养生话题之一。
脾是我们身体内运化水湿的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人体就容易聚集湿气,因此,想要去除体内的湿气,首先要健脾。
巧用以下的食物,或许有帮助
巧用三豆
这三豆就是我们寻常所见的赤小豆、绿豆以及白扁豆。用这三种豆子配合适量的水熬成粥,可以作为晚餐来喝,也可以作为饮品,有不错的健脾祛湿的功效。其中的绿豆还有利尿消肿的价值,对于脾虚引起的水肿情况,有一定的作用。
巧用红薯
红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健脾祛湿的作用也是不错的。可以将直接将红薯洗净,削皮切丁,加入小米熬成粥就可以了,比起烤着吃更有营养,也利于消化。
巧用鲫鱼和海带
鲫鱼和海带都是能够祛湿的食材,而且有健脾的效果。海带配合鲫鱼熬成汤,也可以加点冬瓜,味道不错,适合脾虚湿气重的人常吃,相信这种吃法的人也不多。
巧用山药
山药可以配合薏米仁熬成山药羹,这种吃法也比简单的炒更有营养。脾虚的人,经常这样吃山药,也能让脾胃逐渐的恢复健康。当脾胃好了,湿气也就不再敢来了。
贴士:脾虚的人饮食宜清淡,尽量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采用汤、羹、膏、粥等烹煮方式,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吃不过饱饿不过饥。生冷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气,要少吃。
② 醒脾健脾除湿的一切方法
健脾祛湿的方法
1、食疗法:
(1)
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2)
田艾煲鲫鱼
田艾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3)
砂仁苡米淮山粥
砂仁5克,苡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湿。
(4)
淮山薏米莲子粥
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2、药疗法:
①
如果春季得了胃肠型感冒,感觉整身困倦、胃口不好、大便烂、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可服藿香正气丸或者藿香正气水。
②
如果平时脾胃虚弱者,出现胃口不好、大便稀溏,感觉困倦,可服参苓白术散调补脾胃。
3、外洗去湿醒脾法:
用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可以暖脾胃、去湿、解困,如觉得烦琐,可以用此水泡脚。
另外,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和抽湿。
③ 如何健脾祛湿
健脾利湿的方法:
一、锻炼、运动。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所以,多做动,可以起到健脾利湿的目地。
二、饮食调节。中医认为,导致脾虚的因素主要是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油腻,生冷损伤人体的正气,以致脾失健运,而导致湿内停。所以饮食上要规律,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三、药物。如果有脘腹胀满,食后腹胀,可以用香砂养胃丸。如果有腹泻,便溏,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如果有体倦乏力明显者,可以用人参健脾丸。
④ 如何正确的祛湿有哪些好方法
湿是中医学特有的名词,也称之为湿邪,常用祛湿方法如下:
1、改善饮食:可以进食具有利水、健脾、渗湿作用的食材,如红豆、薏米、莲子、芡实、山药等;
2、增加运动:可以通过运动多出汗,达到祛湿效果;
3、药物治疗:服用具有健脾、渗湿作用的药物,也能达到祛湿效果,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类药物;
4、中医特色治疗:如艾灸、拔罐,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达到祛湿效果。
按照中医理论,湿邪的产生主要与脾功能失常有关,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湿之邪在体内产生。因此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达到较好祛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