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三种化学方法鉴别二烯烃,烯烃,烷烃
1.分别加入冷、稀的高锰酸钾碱性溶液,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烷烃;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烯烃、炔烃和共轭二烯烃.
2.向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三种烃中分别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利用双烯合成反应,只要是能够生成沉淀的反应都可以),能够生成沉淀的是共轭二烯烃;不能产生沉淀的是烯烃、炔烃.
3.向不能生成沉淀的两种烃中分别加入铜氨溶液(或者银氨溶液),生成红色沉淀(或者白色沉淀)的是炔烃,无现象的是烯烃.
‘贰’ 请问:鉴别烷烃、烯烃、炔烃的通用化学方法有哪些
您好:
用燃烧的方法个人认为并不可取。因为黑烟的浓与否只与有机物含碳量有关。
炔烃的叔氢具酸性,可用银氨溶液或氯化二氨合铜(i)溶液鉴别,分别生成易爆的白色炔银沉淀和红色炔铜(i)沉淀。无现象的是烯烃、烷烃和醚。
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若紫色退去则有烯烃。
(个人意见,建议参考别人更好的方法)剩余的醚和烷烃可用光照发鉴别。将混合物溶液至于空气中用灯光照射一段时间,加入等体积的2%ki-hac溶液,以及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或变紫,则混合物中有醚。
烷烃不反应,故无现象。
由于水平有限,回答有疏漏之处,请谅解。在此求更好的答案。
‘叁’ 如何从化学式上区分烷,烯,苯,醇,酮,酯,醛
首先,烷烃、烯烃、苯环只有碳氢,而醇、酮、醛、酯含氧。
在只有碳氢的化合物中,看不饱和度区分,
饱和烃H的个数应该是C的个数的2n+1个,
单烯烃的不饱和度为1,即对应H的个数为2n-1,然后每多一个双键,不饱和度增加1,
苯环的不饱和的为4。
在有CHO的化合物中,
醇是饱和的,即醇的H原子个数也是C的个数的2n+1个,
酮、醛、酯的不饱和度都为1,从分子式中无法区分,
从化学式区分,
酮的结构应该为CH3COCH3,酮的C上没有H,所以最少也含3个C(丙酮)
醛的化学式为CH3CHO,-CHO(醛基)在端基位置,
酯的化学式为CH3COOCH3。
‘肆’ 用化学方法鉴别烷烃,烯烃,炔烃和环丙烷
炔烃,烯烃,环丙烷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烷烃不发生此反应
炔烃,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之褪色,环丙烷不发生此反应
炔烃如果是末端炔烃,即叁键上连有氢,可用银氨溶液或氯化二氨合铜(I)溶液鉴别,分别生成易爆的白色炔银沉淀和红色炔铜(I)沉淀。烯烃无此反应。
炔烃如果不是末端炔烃,可以用钠的液氨溶液(蓝色)还原。蓝色退去。烯烃不发生此反应。
‘伍’ 如何鉴别烷、烯、炔烃
1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紫色退去则为烯烃,炔烃,不反应的是烷.
2 炔烃的叔氢具酸性,可用银氨溶液或氯化二氨合铜(I)溶液鉴别,分别生成易爆的白色炔银沉淀和红色炔铜(I)沉淀.无现象的是烯烃、环丙烷.
‘陆’ 如何鉴别烷烃,烯烃,炔烃和环丙烷
1、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褪色的是烯烃和炔烃,如果没有颜色变化则是烷烃和环丙烷。
2、鉴别烯烃和炔烃:加入银氨溶液,如果有银镜反应是炔烃,如果没有银镜反应的是烷烃。
3、鉴别乙烷和环丙烷:加入溴水,如果溴的红棕色消失则是环丙烷,如果没有现象是乙烷。
常见的银镜反应是银氨络合物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的反应,不过除此之外,某些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亦可被还原剂(如肼)还原,产生银镜。
(6)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烷烯扩展阅读
鉴别方法:
1、焰色试验:利用某些元素所具有的特异焰色,可鉴别它们为哪一类盐类药物。方法为: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使火焰显出特殊的颜色。
2、加热分解法: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加热使供试品分解,生成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如:舒林酸的加热分解,产生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并能使湿润的碘-淀粉试纸蓝色消退。
3、呈色反应鉴别法:系指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易于观测的有色产物。
‘柒’ 用三种化学方法鉴别烷烃和烯烃
1.2.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烷烃不能褪色;
3.烯烃能使重铬酸钾溶液最终变为浅绿色,烷烃不能。
‘捌’ 如何鉴别烷、烯、炔烃
1、首先鉴别烷烃:烯烃、炔烃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得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烷烃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之反应鉴别出烷烃。
2、其次,鉴别烯烃和炔烃,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虽然烯烃和炔烃都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使得其褪色,但是褪色的快慢程度不同。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立刻褪色,炔烃却需要几分钟才能使之褪色。可根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快慢判断烯烃和炔烃。
第二种:炔烃通入银氨溶液或亚铜氨溶液中,可分别析出白色和红棕色炔化物沉淀,而烯烃不可以。因此可将气体通入银氨溶液或亚铜氨溶液中,静置观察现象,如果析出白色沉淀或红棕色沉淀,则为炔烃,否则为烯烃。
(8)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烷烯扩展阅读
单链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4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标况或常温下,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5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标况或常温下,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
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
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考虑到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比烷烃中的碳-碳单键强,所以大部分烯烃的反应都有双键的断开并形成两个新的单键。
‘玖’ 求一道化学问题。怎样鉴别:烷烃、烯烃,炔烃,端位烯烃,端位炔烃
(1)烷烃不能跟高锰酸钾反应,通入高锰酸钾,当然,有相转移催化剂最好(如氯化四甲基铵什么的,注意要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烷烃。
(2)端炔可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炔基银白色沉淀,其他不可。故可通入银氨溶液验证,同理最好有不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小心,不可有Br-,I-等,其可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3)端烯(不考虑一个碳连两个双键等不稳定结构),通入高锰酸钾可得CO2,CO2可由溴麝香草酚蓝或其他化学试剂检验,最好有不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
(4)烯烃加水(磷酸,硅藻土,200-300℃,20MPa)得醇,易被高锰酸钾氧化,炔烃加水(Hg2+催化)得酮,不易与高锰酸钾反应。通入高锰酸钾即可区分最好有不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
以上为简易化学检验,实际可由光谱检验(更快且更准确),或许有更好的方法?楼主可再细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