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真气运行法的呼吸方法是如何练习

真气运行法的呼吸方法是如何练习

发布时间:2022-11-27 00:42:28

⑴ 练真气运行法怎样调息

1、调息什么意思=调,即调整;息,即呼吸,真气运行法特指呼气。调息,即调整注意呼气的力度的轻重,也称“火候”的轻重。调息是凝神的方法,凝神是调息的阶段性成果和过程。
2、凝神又是什么意思?=凝,与宁同音同意,宁静之意;神指的是“识神”,即意识。凝神,即凝静识神,不胡思乱想,专心、耐心的去作“调息”这个“一念”的事情。
3、怎么调息?=杂念多的时候,数呼气的个数,这样做呼气的力度会大一些;杂念少了的时候,只轻轻地体会每一个呼气。其实,按规矩应该是从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和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锻炼过来,操作起来就显得很简单了。
4、是自然呼气还是
有意的让呼气慢一点
长一点?=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专心耐心的体会(操作)每一个呼气的全过程,吸气“任其自然”不管他。呼气或呼吸的快慢长短顺其自然,不人为控制。
5、真气运行法的精髓是“注意呼气”。

⑵ 真气运行法怎么练

一、气运行法分五步完成,练成一步再转入下一步。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具体的操作推荐三句话:“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呼气的时候想着或想一下心窝部,吸气任其自然不管他”。最好是第一步的锻炼心窝部有了一定的感受后,再转入第二步的锻炼。…… ……
第二、锻炼效果不错,我已经坚持锻炼20年了。
第三、依您现在的感受,可以考虑开始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的锻炼。具体操作方法: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呼气的时候意念随着呼气的过程从心窝部趋向下丹田,吸气任其自然不管他。
第二步有巩固和强化第一锻炼效果的作用。
如果您锻炼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网络提出,我可以跟踪回复。
谢谢!

⑶ 真气运行法中的呼吸

吸气任其自然不管他!真气运行法只管“呼气的时候做什么怎么做。
”您把呼吸的事情搞得太散乱了!
下面我就真气运行法中的呼吸问题分别加一阐述,看看对您能不能起到一些帮助的作用。
    1、呼吸:就是一个完整的呼气和吸气的全过程。习练真学,强调以“自然呼吸”为基础。
    2、自然呼吸:就是天生赋予的、自然而然的生理自主呼吸。不加任何心理、意识控制呼气和吸气的长短、舒缓、深浅、粗细以及腹腔、胸腔的型态变化。
    3、注意呼气: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随”着呼气的进行,有意识参与的体会呼气的过程。
    4、呼气:肺缩小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经由鼻孔排出的过程,称为呼气。
    习练真气运行法时,一般的操作要求是,注意呼气的同时,注意特定的某个部位,或动功班、提高班里的某个动作,如“呼气注意心窝部”,就是在注意呼气的同时,又注意心窝这个部位;吸气任其自然。
    5、吸气任其自然:就是呼气结束时恢复“自然呼吸”的无意识状态,“不做任何安排”、任其自然吸气或者称为“忽略吸气”。
    6、真气运行法的调息,才是人们通常所说真学的所谓“调整呼吸”比较确切的内容和方法:真气运行法的调息方法的特点,就是上面第2、3、5项所述内容的标题“自然呼吸,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⑷ 真气运行法的练功姿式

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作为初学者的规范。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呼气注意心窝部(点击参见心窝部位置--巨阙穴)
1. 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反应。练功到三至五天,感到心窝部沉重,再往后,每呼气时,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功打下了基础。
4.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意息相随丹田趋(点击参见丹田部位--下丹田)
1. 方法。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2. 时间。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半个小时,十天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调息凝神守丹田
1. 方法。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可以把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2. 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通督勿忘复勿助
1. 方法。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这就是勿助。
2. 时间。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以康复。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1. 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如果头顶百会穴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2. 时间。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3. 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⑸ 关于真气运行法的第一步呼吸问题

呼吸没有要求,只注意呼气就行了,以后自然会作到.最好不听音乐.
1、呼吸:就是一个完整的呼气和吸气的全过程。习练真学,强调以“自然呼吸”为基础。

2、自然呼吸:就是天生赋予的、自然而然的生理自主呼吸。不加任何心理、意识控制呼气和吸气的长短、舒缓、深浅、粗细以及腹腔、胸腔的型态变化。

3、注意呼气: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适当、轻微的增加呼气的力度。

习练真学时,一般的操作要求是,注意呼气的同时,注意特定的某个部位,或动功班、提高班时的某个动作,如“呼气注意心窝部”,就是在注意呼气的同时也注意心窝这个部位;吸气任其自然。

4、吸气任其自然:就是呼气结束时恢复“自然呼吸”的无意识状态,“不做任何安排”、任其自然吸气或者称为“忽略吸气”。

5、真学调息,才是人们通常所说真学的所谓“调整呼吸”比较确切的内容和方法:“真气运行法的调息方法是自然呼吸,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⑹ 真气运行法姿势

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这个姿势自然是有利于真气运行的。虽然在思想方法上破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清规戒律,但是仍须有一定的姿势和方法,作为初学者的规范。

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1)盘腿坐式。“双盘式”是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脚搬到左大腿上,两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这个坐法只是为了坐得稳固不易动摇,但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单盘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势如前法。这比双盘式易于做到。

“自由盘腿”是将两腿互相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不要驼背、仰面、低头。下颌略内收,头顶如悬。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此式为现代习惯采用之姿势。

2. 卧式 右侧着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为坐功之辅助,亦适用于体弱不能坐者。

3. 站式 站式有各种姿势,在这里介绍方便易行的一个姿势,作为坐功之辅助。两脚并立,两手覆于丹田(左掌心覆于丹田,右掌心覆于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眼半垂帘。一切要求同坐式。

4. 行式 行路和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一般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个呼吸。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远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1. 口腔 口唇自然闭合,上下齿相对,将舌上卷约成90°,用舌尖轻轻地抵住上腭。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咽津是很有益的,可以帮助消化,滋润脏腑。古人说:“气是添年药,津为续命芝。”又千口水可成“活”,由此可见咽津的重要性了。

2. 眼睛 闭目内视,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窝部,就内视心窝部。若坐功时思想很乱,不能控制的时候,就把眼睛睁开,或注意鼻端片刻,把思路打断,闭目再坐。过去把这个方法叫做“慧剑斩乱丝”。

3. 耳朵 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保持从容自然,不可闭气使呼吸不畅,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4. 呼吸 怎样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练习真气运行法的过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自无流弊。

丹田真气充实后,自然地贯通督脉。此时即感到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沿督脉入脑。这是真气的自然活动状态,无须追求。外呼吸则绵绵密密,若存若无,呼吸表现得更加自然。这时外呼吸就无须注意了。

练真气运行法,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在锻炼期间,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绪,就越是不进步;意态越是融和自然,真气发动就越活泼,进步就越明显。执意妄想就成了扰乱真气运行的杂念。“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是这个意思。

在练功过程中,身体上会发生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各种触动现象,要泰然处之,不必惊慌失措,稍时便会消失的,也不要执意追求。

1. 初习真气运行法,思想要集中,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为好。但是,不要过分强调这个问题 在练功时,要避免他人干扰。调息时,鼻吸鼻呼,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 注意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况下勉强做功,当风、雨、雷响时暂勿坐,以免给精神以猛烈刺激,发生不适。

3. 意守丹田是真气运行法始终坚持的一个准则 因为丹田是真气汇集之处,是生命的本源之地。因此,始终不能离开它。注意心窝部是集中真气贯通任脉,使真气更有效地集中于丹田。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地顺着经络运行。这种运行的力量,是由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决定的。勿用意识导引,顺其自然,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主观导引是会出偏差的。

⑺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怎样吸气

端坐在凳子上,身体要正直,也要放松。鼻吸鼻呼,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瘪下去。先收敛一会心神,让自己静一静。然后慢慢的在呼气时把注意力放在心窝部;吸气时把注意力从心窝部挪开,只要不胡思乱想,可任其自然。这就是真气运行法第一步的练法。
练这步功时要注意的几个要点是:
1,意念要轻,注意力稍稍有点挂在心窝部就可以了。
2,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要放松,但身形要正要自然。
3,呼吸要轻、要细、要匀,不能急促和发出粗糙声。

⑻ 怎样练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姿势有行、立、坐、卧4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要求头顶如悬,闭目内视,耳听呼吸,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保持从容自然。其特定呼吸法是鼻吸鼻呼和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因为只有通过呼气运动,才能推动真气下入丹田。 呼吸注意心窝部 先将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注意鼻尖少时,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气,勿使闻声,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顺其自然。再呼仍如前法。练习一定时日后,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这也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如果还是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直至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有条件可安排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对静心很有帮助。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功。 练功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为第二步气沉丹田打好基础。 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做到呼气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呼气向下延伸,一步一步自然地向小腹(丹田)推进。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练习一段时间后,呼气时会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是胃肠功能增强的表现。 调息凝神守丹田 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热后,即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要再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过大,耗损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温养。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30-40分钟,或更长一些。这一关是培育丹田实力,为积气冲关打好基础。需40天左右方可充实有力。此阶段小腹发热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待小腹充实,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四肢、腰部发热等,这些感觉可因人而异。 通督勿忘复勿助 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实后,真气即经过会阴沿督脉上行。上行时,意气相随,勿分散注意力(勿忘)。若行至某处停下,也不可强行导引(勿助)。上行的快慢是由丹田中积蓄的真气的力量决定的。若实力不足,急于“通关”,强加导引,便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应顺其自然。如果上行至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便可通行。 每天可酌情增加功次,每次时间也应延长至50~60分钟。大多数人经1周左右可通督脉。 元神蓄力育生机 原则上仍是意守下丹田。通督之后,各条经络相继通开,如头顶出现活动力量,也可意守上丹田。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1小时左右。约经1月时间,各种动触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有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在通督后10天内,经络通畅,内呼吸旺盛。真气充盈之初期,可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浑身常有似电流窜动,皮肤痒麻如蚁爬行,眉心、鼻骨紧张,环头拘紧,身体有时温热有时凉爽等各种动触现象。遇此类情况,既不要惊慌,也不要追求,移时便会自然消失。 通督后,上下丹田之间似有磁力互相吸引,系大脑皮层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旺盛协调所致。功夫越深,力量越明显活跃,它对全身生理机能的调节就更好,真气也更加充实。可使免疫功能增强,原有疾病也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则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⑼ 气功之真气运行法

气功知识真气运行法功法步骤
功法步骤
真气运行学五步实践静功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调和气血……,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等良好效果的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
真法第一步培养后天根本,第二步疏通任脉使真气下沉丹田,第三步培养丹田真气,第四步小周天贯通,第五步不断提高。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 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 方法。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下丹田。
2. 时间。每天依法练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丹田周围的脏器,如大小肠、肾、膀胱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会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
1. 方法。呼气注意丹田,但要避免过份用力呼气往下送,以造成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
2. 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肋。
1. 方法。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这就是勿肋。
2. 时间。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以康复。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1. 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如果头顶百会穴(上丹田)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2. 时间。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3. 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分步骤辅导
真气运行法以功法简便易懂、收效卓着而为练功者所称颂,为气功爱好者、病患者所欢迎。学练真法,只要按照书中的功法要领,认真锻炼,是很容易成功的。自学练功者开始练功时,一定要把书中的有关功法实践内容反复阅读学习,仔细琢磨体会,暂时不要把论述功理部分的内容深加细究,以免给练功带来过多的思虑,带来杂念。开始只要老老实实,依“法”行事就是。为了给更多的真法练习者提供正确的辅导,经李少波老教授同意,现将“五步功成”的有关重点要求公布如下。
第一节 真法一步功辅导
1、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2、注意:就是意念想着,也就是意守。 意守部位是指身体内部区域。
3、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
4、练气功、练真法开始时往往杂念都较多,未能静下来,因此呼气时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窝部,不容易次次呼气都有注意及到心窝部。可以采用数息法来帮助,即每呼气一次,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回头再从一开始数。这样比较容易到心窝部去,这也是诱导入静的一个办法。
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
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
第二节 真法二步功辅导
第二步是意息相随丹田趋,有以下几点应该掌握的。
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又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相依相随。
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
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
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第三节 真法三步功辅导
经过第一二两步的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当第二步功练到每次呼气有气流直达丹田时,即进入第三步,可练习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了。 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两步功是为了培养真气,通达任脉,使上中二焦真气趋向丹田,并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为下一步贯通督脉打下基础,如果丹田真气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这一步功夫叫做“筑基”。由于培养丹田实力的重要,所以这步功练的时间也需要比较长些。在进入第三步以后,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
1、在第二步功气入丹田时,丹田内尚未有明显感觉,俟后几天中反而感觉不明显了。有人为此着急,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认为功法练跑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点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气的意念放松了一些,所以气沉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积较大,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开始真气进入丹田时有冲动感觉,但少量真气不足以充满丹田,因此便没有气感了,继续练功过几天丹田内充实起来,自然会有感觉,这是进步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2、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征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征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3、由于练三步功丹田真气充实饱满,因此全身的生理变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气流环腰一周,前经肚脐,后经命门,在不断地转动,这是带脉通了,对通关很有帮助。全身温热也是常有现象,此是热能提高,能增强抵抗力;但有的人发热过高,感到心烦不适,可采用六字诀中“呵”字诀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气时小腹向上挈引,这是由于胃体机能基本恢复,有力提升,和丹田气足有上浮力的表现,是治愈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气流向大腿者,属于一般情况,不必太在意;若气感下流力太过,丹田气不易积存者,改用盘坐式可以纠正。有因欲向后转而久不得过者,可以提肛吸气导之;有因真气充足致性神经兴奋而遗精者,在这一阶段最易发生,应严加注意,及时采用“吸(吸气)、抵(舌抵上腭)、摄(提肛)、闭(闭目)”采药四字诀方法防治。
4、达到第四步顺利通督,必须依据第三步功的积累真气,所谓“积气冲关”。如果一旦走泄真气,通关就要推迟,因此要求练功者在筑基阶段睡前清心寡欲,睡眠姿势要侧卧卷足,即所谓“卧如弓”:衬裤要宽舒,避免磨擦;被要轻勿过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冲动即起勿睡。能关不过旬日,这短短的几天,又是这样重要阶段,应是能够坚持和必须坚持的。如素患遗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并应考虑平时多在什么时间遗精,即在那个时间起来练功,以改正其习惯。很多人都依此法治愈。素有患肠炎,在三步中出现大便脓血者,有患妇科病而排秽物者,此为真气作用于丹田周围脏器,发生良好的生理变化,推陈出新,因此不采用他法治疗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气足、全身经络触动现象逐渐增多,各处有不定点的跳动,及痒、麻或出皮疹,此为真气驱逐邪气的表现,不作治疗,邪尽也自愈。三步功后各种触动现象越来越多,详于第四步功辅导。
第四节 真法四步功辅导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通过会阴,绕过尾闾而开始的,但也有未经会阴即到命门,以后才有会阴气动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在四步功中,由于生理变化很多。兹将易出现的问题分述指导如下:
1、呼气太重,容易使丹田发生高热,如觉有发烫的情况,减轻呼气程度,或放弃呼气的注意,自然纠正;一般温热感是好的,有人呼气太过,或由性生活不禁导致前阴反应强烈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前阴漏气;越紧张,越注意,反应就更强烈,以致终日忧心忡忡,导致中气下陷,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调治之法是少注意呼气,或不注意呼气,在自然吸气时微微提肛,慢慢调治一个阶段,待真气绕过尾闾,沿督脉上行就好了,会阴处称为下鹊桥,有三歧:一路去前阴,一路去肛门,一路去尾闾。三岔路口,容易迷失方向,初学者宜加注意。
2、有人急于通关,未等丹田真气充足,即行意识导引,这样会使丹田真气不足,而导引的一部分真气无力上行,停在一个地方不上不下,时觉胀滞不适,纠正之法是固守丹田,继续培养真气,待真气充足后,自行冲关,千万不要再导引,“通督勿忘勿助”,就是这个意思。
3、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为“脱胎换骨”。由于生理变化特别明显并有一些不适的感受,练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紧张而发生动摇,求人救治,这都是不须要的(书中已有说明)。如真气通过命门时,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适感觉。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纠正病情的表现,等真气通过之后自愈,不必找人纠偏,或邀诊治。此时只有加紧练功,比平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待通关后全部缓解,切勿松懈自误。
4、李少波教授将四步功通督的过程和练法,反应用八句加以概括,名日“周天歌”。(详阅精华区),练功者须细细体味,方能领会。
第五节 真法五步功辅导
通督之后,即进入第五步,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经达到目的往往有人问,通关后如何练法?真气运行法有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和阶段,这里概要地提出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为继续锻炼的要求:
1、真气运行法在沟通任督过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功法,及通关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功练习就成了。书中有持之以恒,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通关只是完成了基础阶段,以后坚持锻炼,才能出好效果。特别是练功治病者,通关前即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一些轻浅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愈,严重、顽固的器质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时日,不断旺盛真气,积气驱病。不能以为通关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坚持炼下去,各种病疾都有会慢慢地好起来。
2、通关后体内还会有很多气攻病灶的反应,练功者就不知怎么办好。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慧,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 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3、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元神蓄力育生机 李少波
自学真气运行法大部份人炼到“通督”,就以为完成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实才完成了真气运行法初级阶段前四步功,对第五步功法很少有人掌握。就是有人入静好,在静定中出现的一些高级境界,反而因恐惧不理解而消失,致使功力徘徊不前。为此,将第五步功练功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境界作一简介,为深入修炼真气运行法者指点路径。
“元神蓄力育生机”的含义是,高度入静“恬淡虚无”的精神意识状态,即元神,可以使生命的物质和动力“精气神”蓄集化合,从而孕育出旺盛的生命机能。真法第五步是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进行的。以此,在炼第四步功时,学者对通督和气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督只是入门的标志。炼气功气感仅仅是初级阶段的产物,随这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力的增加,气感稳定而转入胎息到虚空,进入光的境界……。这就要求在通督阶段,千万不要被变化不定的气感所缠绕而复生杂念,更不要在气感稳定时意念导引追求气感,一心在“静”上下功夫,就会自然出现以下四种层次的练功境界。
一、因势利导运周天
方法;当通督以后,即可重按第一步功意守心窝部。当心窝部的气感在练功过程中自然向下丹田运动时,可因势利导按第二步功将真气推进下丹田,然后再按第三步功意守下丹田。当真气进入督脉时,可按第四步功修炼,当真气活跃于头部时,不要急于向下导引,静以待之,真气自然会通过印堂,沿鼻部向下运行,此时,可顺其自然复炼第一步。这样前四步功随真气的自然运行因势利导,动静互化,运转周天,完成于一次功中。通常一次功中可自然运转周天数周。
反应:随着真气的旺盛,经脉的调通,局部的反应渐趋稳定,而出现全身整体的暖,凉,大,小,轻,重等感觉。所谓暖,指练功入静时,全身如春日沐浴,温暖舒适,心情愉悦;所谓凉,指练功入静时,如漫步皎月下,心胸开阔,清爽宁静。所谓大,指练功时感觉到身躯高大无比;所谓下,指练功时感到形体缩小。
时机:在因势利导运转周天的修炼过程中,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有时在练功中出现呼吸极其细微缓慢的现象,此为胎息产生的征象,可保持此时入静之佳境,寂然处之。如果念头稍动,元神即化为识神,入静的佳境即受破坏。胎息是通督以后入静程度加深后的自然反应,产生胎息的时间,每个人不同,谁入静好,谁的胎息就来的快。
二、静守胎息化虚空
方法:当练功中自然产生胎息现象时,可以不再守丹田,顺其自然保持入静的佳境。
反应:初起出现胎息的时间短,次数少,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出现胎息的次数就增多,时间也会自然加长,随每次功中胎息时间的增长,练功时就会出现感到自身虚空不存在的现象。初时是局部的虚空,功力增加后就会出现整个身体不存在的感觉,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时机:进入“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
三、打破虚空现光明
方法:当练功中出现“物我两忘”的虚空境界后,就顺其自然定守虚空,不可复求丹田,或产生追求的念头,破坏高度入静的佳境。
反应:随着虚空境界的稳定,此时,一般的慢性病可治愈,并已具备内气外放的能力,但最好不用。一心静定,直指上乘。
时机:当练功中出现印堂有明光闪现时,说明功力进入中等层次。初起明光闪现,一晃而过不稳定,随着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于光明境中进行修炼。
四、祥光深处觅真身
方法:当练功中印堂显现有明光稳定时,可定守于明光之中心。明光之中又会凸显出明光,继续定守明光之中心,又会凸现明光,再继续定守。或者,当印堂明光显现时,将明光送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定守明光中心;或者将明光定于中丹田位置。
反应:光是气功修炼的中高级层次。在修炼光的初级阶段,由于心念不纯静,明光易于幻化,或化山水草木,或化人物形态,种种幻景,随心念变化,干扰静定,总要见如不见,一心静定,守住明光,幻景就会消除,而现赤,白,绿,蓝,黄,紫等祥光。一心定守于祥光中心,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光中会有自身的形象显现出来,道家叫“赤子”,佛家谓“法身”,其实质是自身的生命信息高度集中的反应。
时机:光的修炼是气功修炼的中高层次,属性功范围。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越讲修德,在修德中提高悟性,彻悟练功之机。功力愈高,越讲究悟性。

⑽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怎样吸气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锻炼的关键,是要领方法的正确理解与操作,比如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的具体操作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呼气的时候想着心窝部,吸气任其自然不管他"。还要看看姿势等有关要求的内容,您没有说到要领理解与操作以及姿势要求的这些内容,不好针对性回答正常与否。如果您愿意,可以多看看我曾经回复过的或书中的有关内容。

阅读全文

与真气运行法的呼吸方法是如何练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09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0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77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1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4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1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1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0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5
怎么鉴定玉的真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0
椰子鞋带交叉方法视频 浏览:527
画轴力图的简便方法 浏览:902
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学手段 浏览:344
妈妈尿毒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957
齿痕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浏览:759
高里程数计算方法 浏览:869
15x12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7
成武白酥鸡的食用方法 浏览:866
农村打灶方法视频 浏览:116
让皮肤快速变白的方法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