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免疫学方法来判定免疫效果

如何用免疫学方法来判定免疫效果

发布时间:2022-11-25 19:48:35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

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方法如下:

  1. 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是制定免疫程序的第一依据。

  2. 了解母源抗体状况:了解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齐度和抗体的半衰期及母源抗体对疫苗不同接种途径的干扰,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

  3. 疫苗的选择及其不同疫苗的免疫原性:有的疫病由于存在毒株众多,所以,会制作出不同毒株的疫苗;由于佐剂可以增强免疫原性,所以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灭活苗。要了解不同疫苗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的选用疫苗,以达到更好的防病效果。

  4. 了解疫苗之间的干扰情况:不同疫苗之间存在着互相干扰现象,如新城疫和传支、法氏囊与新城疫和传支、新城疫和鸡痘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干扰现象,所以,不同疫苗之间一般应间隔5-7天以上才可以免疫。

  5. 各种疫苗不同接种方法对于机体的免疫力的影响:不同的免疫方法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着不同的效果。如对于新城疫的免疫效果依次为气雾法-点眼法-滴鼻法-注射法-饮水法。因不同的免疫方法其优点和缺点不同,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目的选用不同的免疫方法。

  6. 了解不同形式的抗体在体内的消长规律以及影响抗体消长的原因:疫苗免疫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不断增高,达到高峰后再逐渐下降,到一定时间后降到保护范围以下,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进行免疫。

  7. 不同类型疫苗的免疫机制不同:机体的免疫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细胞免疫作用,另一种是体液免疫作用。弱毒苗能够启动细胞免疫作用和体液免疫作用,其免疫作用比较全面,且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能很快产生作用,而且其刺激产生的的细胞免疫作用是局部免疫作用的主要力量,所以,一定要重视弱毒苗的免疫。

  8. 疫苗接种日龄与易感性的关系。

  9. 免疫检测的应用:通过监测抗体水平能够确切了解循环抗体水平,对确定免疫时机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通过免疫检测还可以测定免疫后的免疫效果,只有免疫后达到理想的抗体水平才是成功的免疫,不成功的免疫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再次免疫或提前再次免疫。虽然,循环抗体的测定不能完全代表机体的综合免疫力,但是,免疫抗体检测是当前唯一具有实际测定意义的一种科学方法,所以使用免疫检测技术对疫苗免疫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㈡ 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在应用中如何确定

免疫接种方法根据其接种途径可分为:滴鼻、滴眼、气雾、饮水、刺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等。采用哪种免疫接种方法,既要考虑疫(菌)苗的特性和免疫效果,又要考虑操作方便和经济效益。

(1)滴眼滴鼻免疫。这种接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强。虽然禽群应激反应较大,但免疫效果确实,尤其适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活疫苗。适用于鸡新城疫Ⅱ、Ⅲ、Ⅳ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的接种。滴眼滴鼻的工具可用滴管或滴眼瓶。事先用1毫升水试一下,看能滴多少滴,按每羽1~2滴,根据疫苗包装用生理盐水稀释,不宜用冷开水,以免其中的杂质杀死部分病毒,影响效果。此方法多用于雏鸡,将稀释好的疫苗点眼或滴入鼻孔内,滴眼的效果稍好于滴鼻。两滴疫苗最好分别滴进眼和鼻孔内。其操作的关键是接种后稍等片刻,待疫苗液确已吸入眼或鼻内再放开鸡只。

(2)饮水免疫。它能减轻劳动强度和鸡群应激,适合建立消化道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尤其对环境温度、疫苗剂量、水质、饮水量、饮水器卫生等注意不够时免疫效果将受到较大影响。可靠性差,主要是免疫水平不整齐。由于本方法要求使用活疫苗,所以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不适宜过多地采用饮水免疫。饮水免疫是将疫苗溶于饮水中,让鸡群在1~2小时以内饮完。可用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脑脊髓炎等弱毒疫苗都可以采取饮水免疫。为了使饮水免疫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采用饮水免疫的疫苗必须是高效价的,用量加倍或再稍多一点。②为了使含有疫苗的饮水能在1~2小时以内饮完,先要停水2~5小时,依气温而定,温度高停水时间短,反之则长。每只鸡的饮水量大约是:5~7日龄4~5毫升,10~14日龄8毫升,20日龄12毫升,28日龄17毫升,40~50日龄28毫升,开产前70毫升。饮疫苗后也要停止饮水1小时。③为了减少疫苗损失,最好能在稀释疫苗的水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或鲜牛奶。鲜牛奶应煮沸,静置冷却,滤除表层奶脂,再加入饮水中。④饮水免疫时,饮水器要充足,以保证所有的鸡能在短时间内饮到足够的免疫量。饮水器要清洁卫生,不要用金属饮水器。⑤采用饮水免疫时,二次免疫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3)气雾免疫。可以节省劳动力。若操作得当则效果甚好。很适合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弱毒疫苗。如新城疫Ⅳ系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但本方法容易激发呼吸道感染,引起慢性呼吸道病的暴发。所以免疫前必须对气雾机的性能进行测试,严格控制雾滴大小。一般雏鸡用雾滴的直径为30~50微米,成年鸡为5~10微米。喷雾前后几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抗菌药。

(4)注射与刺种。这两种方法均能使抗原完整迅速地到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所以适用于大多数疫苗的免疫,如果能保证剂量准确,则效果很好。其不足之处是费工费时,对鸡群应激较大,操作时禁止使用未消毒的器具,尤其吸取疫苗的针头与注射针头要绝对分开。疫苗应随用随稀释。有些场在接种上千甚至几万只鸡前,一次将几十瓶或上百瓶疫苗稀释完,置于常温下不断使用,这样越后用的疫苗效价越低,尤其是在稀释液质量不好或环境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效果更差。另外,要经常核对注射器的实际注射量,以及刺种器内是否蘸满疫苗也非常重要。

刺种适用于鸡新城疫Ⅰ系疫苗、鸡痘疫苗的接种。可用刺种针、蘸水笔或用大号缝衣针将针鼻磨去一半,蘸取稀释好的疫苗,刺种在鸡翅无血管处的皮下。每1000羽的疫苗可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充分摇匀后进行刺种。

注射时用注射器将疫(菌)苗注射到肌肉或皮下。肌肉注射的部位可在肌肉丰满处,如胸部肌肉或腿部肌肉。对小鸡采用肌肉注射时,要特别注意,以免刺入太深,刺到肝脏或心脏,造成死亡。皮下注射的部位选择鸡的颈中部皮下,由上向下注射。它适用于各种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

㈢ 免疫学的应用

问问
免疫学在现代的实际应用是什么
最佳答案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人工免疫和生物制品

免疫学作为研究手段

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

人工免疫和生物制品

种牛痘预防天花是人类学会应用免疫方法预防疾病的第一个先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个方法很有效 ,所以一度危害很大的病毒感染疾病天花在人类社会几近绝迹。近代,已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用于人工免疫的各种制品,统称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大量用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1)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本身是抗原成分,注射抗原成份,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因而对相应的病毒或细菌有了抵抗能力。传统的抗原成份有两类:(1)活疫苗——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是活的结核杆菌,但经过处理,变成弱毒或无毒,注射时仍应当控制剂量。常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痹疫苗均为活疫苗。(2)死疫苗——百日咳疫苗,伤寒疫苗等均为死菌体注射,安全性强。但需多次接种。后来又发展起类毒素,亚单位疫苗等新品种。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逐渐走上应用。在找到病原微生物表面抗原蛋白的基础上,可以用基因工程方法,把一种甚至几种表面抗原蛋白的基因克隆出来,大量表达生产,收到安全性好,效价高,多重抗性等效果。例如,把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加上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合到牛痘苗基因组中去,制得可用针刺法接种的多价疫苗。

2)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本身是抗体(或含抗体的抗血清)成份,注射抗体成份,使人体被动地获得对相应病原菌或毒素蛋白的抵抗能力。其中专一性较强的是各种抗血清。如抗狂犬病毒血清,抗乙脑病毒血清,抗破伤风毒素抗血清。而免疫球蛋白制品专一性不强。如:胎盘球蛋白或血浆 r —球蛋白的注射,实际上是使人体增加非专一性的抗体成分。

免疫学作为研究手段

由于抗体—抗原结合的专一性,人们在研究中常常制备针对所研究的蛋白质的抗体,用于目的蛋白质的检测和分离等方面。有时,也可以制备针对一段较小肽链或糖链的抗体,但是,制备时要加上佐剂以增强免疫效应;或把较小肽链连接到一个大的蛋白质分子上去,以增强免疫原性,这个较小肽链就称为半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简称ELISA)是常用的测定微量蛋白质的免疫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可检测出少至10-9克蛋白质。

单克隆抗体技术

面对愈益提高的对抗体的需求——数量要多,质量要高,传统方法暴露出固有的不足:一方面,这套操作程序太繁琐,一只只动物进行免疫,抽血,难以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所得到的抗血清,往往是多克隆的,即不但有针对目的抗原的抗体,也有针对非目的抗原的抗体,就针对目的抗原的抗体来讲,一个大的蛋白质常常有若干个抗原决定簇 ,所得到的抗体也是针对各个抗原决定簇混杂着的。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解决了上述两个难点。

用目的抗原(例如抗原A)免疫过的小鼠,脾脏中贮存有大量 B 细胞,这些 B 细胞能分泌针对抗原 A 的抗体,但是这些成熟了的 B 细胞不能再分裂繁殖。淋巴瘤细胞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但是它们不能产生专一于 A 抗原的抗体。两种细胞融合,产生出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双方的长处,既能分泌专一于抗原 A 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

1)过敏与移植排斥

这两种情况,严格来讲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有的人对花粉过敏,每到花粉季节,就发生哮喘,有的人对一些蛋白质过敏,吃后身上发出“风疹块”,有的人对蜜蜂蜂毒过敏,遭蜜蜂螫后可引起休克。这些情况都是起源于外源物(花粉,蛋白质等)激活 B 细胞,B 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肥大细胞,使肥大细胞分泌过量的神经递质—组胺。许多过敏反应是短期内身体某部分组胺过多引起的。所以许多脱敏药物都和对抗组胺的效应有关。

皮肤,器官和肢体移植通常会引起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应该说这是正常的身体对外来物的排斥和攻击反应。为了移植成功,就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把正常的免疫反应抑制下去,给移植物以存活的机会。

2)自身免疫疾病

按照克隆选择学说,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在发育的过程中,那些针对自身蛋白质的淋巴细胞克隆就被消除了。所以,成熟的 B 细胞不会分泌针对自身蛋白质的抗体,成熟的 T 细胞也不会攻击自身正常的细胞。由于某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免疫活性细胞错误地向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发起攻击,这就是自身免疫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风湿热等。一部分糖尿病人,也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破坏胰岛细胞,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分泌所致。目前,对自身免疫疾病的理解还很肤浅,发病机理并没有真正弄清楚,治疗也不甚得力。

3)免疫功能低下症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可以来自几个方面原因,其结果是使患者抵抗力减弱,易受感染。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患有严重综合型免疫缺失症(SCID)。因为缺失一个编码腺嘌呤脱氨酶(ADA)的基因,B 细胞和 T 细胞都不能正常发育成熟,这样的孩子生下来就得放在无菌隔离(参见第六讲)。1990 年进行了一次针对 SCID 病儿的基因治疗,从患儿的骨髓中抽出骨髓细胞, 用基因工程手段,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把 ADA 基因,送入骨髓细胞,ADA 基因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去 ,骨髓细胞发育成正常的淋巴细胞。再注射回患儿的骨髓中去。治疗收到良好效果,4 岁的患儿有了正常的淋巴细胞,具备正常抵抗力,可以走出隔离室,和别的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参见第六讲有关图片)。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由肿瘤引起。癌细胞在发展中,常常分泌一些抑制免疫的成分,所以癌症病人通常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切除除了避免扩散外,也起到清除抑制免疫的根源的作用。通常手术切除以后,加用一些激活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术后进行的化疗,对骨髓细胞有较强破坏力。所以,化疗也会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更有必要同时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值得一提的是,情绪会影响免疫功能。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免疫功能正常发挥,而情绪压抑悲伤会促使免疫功能低下。这正反映了大脑中枢对全身机能的调节作用。

4)爱滋病

爱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AIDS)的简称。一般认为,爱滋病的起因,来自一种人免疫缺失病毒(HIV)对 T 细胞的侵入。HIV 病毒侵入 T 细胞后,还能结合在寄主细胞染色体上,不断增殖。其后果是使病人失去免疫能力。爱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对爱滋病和 HIV 病毒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重视。
查看全文
2017-01-16 10
其他1条回答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内容这么学习_别等高中之后后悔!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内容孩子成绩差,下滑?思路单一?_补救方法大全!知晓这些方法,成绩提高到600分,你也可以轻松逆袭,

jyx.usbanx.com广告
怕老就来细胞剥离_专注再生美学_掌握剥离核心技术细胞剥离

细胞剥离逆龄抗衰,帮你夺回人生中美好的时光,再生美,掌握核心技术水剥离,个性定制,自然和谐,安全无痕.

拨打:客服在线免费答疑
zaishengmei.wsd.so广告
免疫学在现代的实际应用是什么?优质推荐
查询免疫学在现代的实际应用是什么?,我们为您推荐更多优质商家,资质保证,放心选择有保障!

商家列表广告
免疫治疗

免疫系统

免疫诊断

免疫学

免疫学与临床有何关系

各种免疫学方法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三种

免疫的概念

免疫功能紊乱怎么引起的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免疫学论文

自身免疫病例子

免疫中国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免疫学的应用
上滑了解更多
¥2FT0bmb5p6d¥

㈣ 简述免疫的功能及其表现

免疫(Immunity),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即免除瘟疫(古代的瘟疫指各种疫病)。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功能:

1、免疫防御

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当该功能过于亢进,发生超敏反应;当该功能过于低下,发生免疫缺陷病。

2、免疫自稳

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该功能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

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4)如何用免疫学方法来判定免疫效果扩展阅读:

一、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

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

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第三道防线

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其中,淋巴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最后往往也须要体液免疫来善后),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后天性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第1、2道防线,就好比杀毒软件本体,第3道防线就好比病毒/木马专杀软件。

只有3道防线同时、完整、完好发挥免疫作用,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充分的得到保证。

二、免疫种类:

1、天然免疫:个体与生俱有,一般为非特异性免疫,如吞噬细胞的作用。

2、获得性免疫

1)自动获得性免疫:一般免疫时间长。可待终身,如麻疹、天花、痄腮。

自然获得:有被天花病毒感染发病史的人,一般不会再次感染。

人工获得:如种牛痘免疫天花。

2)被动获得性免疫:免疫时间短,人工获得时,已较少采用。

自然获得:如婴儿在母体胎盘或初乳中获得的免疫

人工获得:如注射具有免疫力的免疫血清,获得免疫,如治疗蛇毒时注射的血清蛋白。

㈤ 怎么确认自己是免疫力低下

判断自己的免疫力是否低下的方法:

可以去医院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化验,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相关身体症状来判断,如免疫力低下,会表现出乏力、疲劳、易生病等情况。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1、容易感冒。即经常感冒,感冒痊愈后又感冒。

2、伤口感染难恢复。免疫力低的人,一旦出现伤口不太容易自愈,甚至在用药的情况下,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恢复。

3、内分泌系统紊乱。女性可能会月经不调。免疫力低下可能引起糖尿病、甲亢、偏胖、偏瘦等。

4、容易过敏。即当抵抗力低的时候,会不明原因的反复出现过敏。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1、保证足够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可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患病的几率就会减少。

2、补充维生素。尤其是多吃些鱼肉、鸡蛋、牛奶等,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D。

3、少使用激素。激素经常或者过多使用,会导致免疫机能下降。

4、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会增强人的免疫力。

5、坚持锻炼身体。如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㈥ 免疫学技术知识总结 第二章

第二章 抗体制备技术

抗体的基本概念:多克隆抗体(多个淋巴细胞克隆所分泌的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单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分泌的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高度均质(同一亚类),化学组成均一,不含或很少含Ig

特异性强,只针对某一种抗原表位

亲和力强

抗原用量少,无须纯化

无批间差异

来源稳定,可达批生产,容易标准化

不易形成沉淀线

操作比较麻烦

什么条件下需要制备单抗:

目的蛋白有类似的结构

抗原不纯,无法分开

多抗的效果不好(已经排除非特异性反应)

希望将抗体用于治疗,研制成药物

希望将抗体用于诊断,研制成诊断试剂。

第一节   多克隆抗体的之别

一、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

抗体制备、动物免疫、抗体纯化

二、多抗的基本条件

1.   免疫原的制备

颗粒性抗原:细胞、病毒、细菌等,一般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以不加佐剂,直接进行腹腔注射。

可溶性抗原:可溶性抗原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纯化,或者用目的基因在原核细胞或者真核细胞中表达,可溶性抗原需要与弗氏佐剂完全或不完全混匀,才可以进行免疫。

(1) 完全抗原的提取:细胞破碎法、抗原提取、抗原的纯化

(2)半抗原与载体的交联:载体的选择、半抗原与载体偶联的方法、偶联复合物的鉴定

(3)合成肽抗原:免疫原性肽的选择、肽的合成和纯化

2. 免疫动物的选择:

3.   佐剂的准备:

佐剂的种类:无机佐剂、有机佐剂、合成佐剂、油剂

三、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方法

1.  抗原计量、免疫途径与免疫日程

免疫动物的方法:

免疫原值被:

无佐剂免疫法:适用于颗粒性抗原

弗氏佐剂免疫法:适用于可溶性抗原

铝佐剂免疫法:适用于人的免疫

免疫动物(一般选择雌性动物,温顺并且可以生产)

皮内免疫法

皮下或肌肉免疫法

淋巴结免疫法

混合法

抗体效价满意后静脉注射加强免疫

常见的注射方法;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尾静脉注射、静脉注射

2.   小样试血与采血

抗血清的获得:眼眶取血、颈动脉放血、心脏采血

免疫效果评价:取血(兔耳动脉、鼠尾静脉)、检测(双向免疫扩散、ELISA)

3.   抗体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盐析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法、电泳分离法

亲和层析法原理:利用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受体-配体)将一种配基与凝胶颗粒结合,捕捉与他相配的物质,洗脱另外一种物质,并且洗脱一般用改变pH的方法。

主要步骤:将蛋白质与活化柱子结合,将腹水或者血清处理后过柱子,用结合缓冲液洗柱子(知道A280为零),永安氨酸缓冲液洗脱抗体,等量收集洗脱液,测定洗脱液的A280值,保留A280值明显升高的样品。

4.   抗体的鉴定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紫外分光比色法、双缩脲法、福林酚法、

免疫效果评价:双向免疫扩散、ELISA

纯度分析:免疫印迹(WB)

抗体类别分析:免疫金试条

亲和力分析:ELISA、荧光偏振

5.  抗体的保存

抗体的浓缩:吸收、蒸发、超滤

抗体的保存:浓缩抗议+甘油+防腐剂

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抗原纯度不够、免疫原性低、免疫途径乳化不合格、免疫剂量不合适、动物疾病或者种属差异小。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一、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

1个B细胞只能产生1个抗体。方法是细胞工程杂交技术和B细胞杂交瘤技术

需要将单克隆B细胞和肿瘤细胞相结合才可以永久产生单抗

Barski等发现细胞额自然融合现象,但是频率很低

冈田等发现灭火的仙台禀赋和聚乙二醇能显着提高细胞融合的效率。

二、单抗制备的基本条件

需要培养正常的B细胞以及B细胞融合的肿瘤细胞

1.   动物的免疫抗原与载体、动物的选择、免疫途径

举例:小鼠免疫

第一次免疫:可溶性抗原加弗氏完全佐剂——小鼠背部皮下注射(4周后)

第二次免疫:可溶性抗原加弗氏不完全佐剂——小鼠背部皮下注射(3周后)

第三次免疫:可溶性抗原加生理盐水——小鼠腹腔注射(10天后检测血清效价)

加强免疫:可溶性抗原加生理盐水——小鼠腹腔注射(3天后)

细胞融合

2.  酶缺陷型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细胞DNA合成途径:

次黄嘌呤(H)通过嘌呤合成跑路途经合成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进一步合成鸟嘌呤核苷酸

胸腺嘧啶核苷(T)通过嘧啶合成旁路途经合成TK(胸腺嘧啶核苷激酶),进一步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氨基酸、谷氨酰胺、鸟核苷单磷酸通过核酸生物合成主要途径结合上面两步合成的鸟嘌呤核苷酸以及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形成DNA

将第三步当中氨基端变为氨基碟呤(A),则无法形成DNA。

因此酶缺陷型细胞的筛选就是HAT筛选

3.   单抗检测方法的建立

免疫酶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扩散技术

三、单抗制备的基本方法

1.   酶缺陷型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组织培养的基本条件:

仪器:包括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净台、液氮罐、低速低温离心机

试剂:培养液、HAT选择培养液、HT培养液、血清、抗生素

耗材:培养板、培养品、吸管、移液管

骨髓瘤细胞系的选择要点:

(1)  所选的骨髓瘤细胞应与提供免疫脾细胞的动物品系相同

(2)  自身不产生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

(3)  对氨基碟呤敏感

(4)  与免疫脾细胞融合后产生稳定分泌的Ig杂交细胞

2.   饲养细胞的制备

饲养细胞的作用:

(1) 增加细胞浓度,满足新生杂交瘤细胞对细胞密度的要求

(2)  吞噬清楚死亡的细胞

(3)  分泌生长刺激因子促进杂交瘤细胞的生长

饲养细胞的种类和制备方法

(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  小鼠脾细胞

(3)  成纤维细胞

3.     脾细胞的分离

(1)  拉颈椎处死小鼠

(2)  无菌操作取出脾脏

(3)  清洗、研磨

(4)  收集细胞

(5)  离心洗涤

(6)  细胞计数

4.     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按照1:10或1:5的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剂PEG

细胞融合的方法:PEG融合、仙台病毒、电融合

5.    HAT选择性培养

       HAT选择性培养的原理: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右主要途径和补偿途径。当A存在是,能够阻断DNA合成的主要途径,须通过补偿途径合成DNA,这时就需要HGPRT利用H合成DNA,或者TK利用T合成DNA。

       由于选用西黄嘌呤鸟嘌呤荷塘转移酶缺陷型(HPRR-)骨髓瘤在细胞或者胸腺嘧啶割肝激酶缺陷型(TK-)细胞作为亲本,该校只能通过群全条件的DNA培养基才可合成,因此杂种细胞通过互补作用获得HGPPT或者TK基因。只有杂种细胞可以活,酶缺乏性细胞完全无法存活,单克隆B细胞一般不能长期生长,就起到了分离杂交细胞的作用。

       细胞生长情况:融合3-4天之后,可以看到刑诉骨髓瘤细胞,混元透亮的克隆。融合后第7-9天去培养上清,检测特异性抗体。

       筛选后存活的细胞就是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

6.     阳性克隆的筛选

分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检测方法

免疫酶技术:简介ELISA法

免疫荧光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阴性对照:骨髓瘤细胞培养上清,阳性对照:免疫鼠血清)

7.     克隆化培养:阳性细胞的单克隆化

克隆是指由单个细胞繁殖、扩增而形成的性状均一的细胞集落的过程。

常见方法有:有限稀释法和软琼脂克隆技术

有限稀释法:从阳性分泌孔收集杂交瘤细胞。

软琼脂克隆技术:从阳性分泌孔中收集杂交瘤细胞,一适当浓度杂交瘤细胞加入到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有一个细胞增殖来的细胞集群。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1)  抗体敏感性检测:对腹水和培养基上清进行效价测定

(2)  抗体特异性鉴定:是否与其他抗原右交互反应。

(3) 抗体效价测定

(4)  抗体亚类鉴定:IgG(IgG1、IgG2、IgG3)、IgM

(5)  抗体亲和力鉴定

(6)  识别表位分析

8.    单克隆抗体的扩大生产:细胞培养法、小鼠体内诱生法、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法:杂交瘤细胞、培养瓶或罐中培养、收集上清液、纯化抗体

动物体内诱生法: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液体是啦或降植烷、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收集腹水

生物反应器:发酵罐培养

单抗培养常见的问题:

(1)  污染:培养环境、操作

(2)  融合细胞不生长:PEG、血清、HAT培养基

(3)  抗体分泌不足:支原体污染、细胞突变、培养体系有问题

(4)  杂交瘤细胞难以克隆化:血清质量、细胞活性

第三节  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

基因工程抗体: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细胞人工改造的技术。

优点主要有:特异性高、质量稳定、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异源性滴低、穿透性好、功能丰富。

一、鼠源抗体人源化

鼠源抗体应用中的障碍:免疫原性、半衰期短、抗体功能片段失活。

1.     嵌合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嵌合抗体的表达

2.     改型抗体

二、小分子抗体:Fab抗体、Fv抗体和单链抗体、单域抗体、最小识别单位

小分子抗体的优点:

(1)可在原核体系中表达,降低生产成本。

(2)因为其分子量小,穿透能力强,易进入病灶部位,有利于对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3)不含Fc片段,不与Fc受体结合,可减少因广泛分布的Fc受体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4)在体内半衰期短,有利于体内毒性物质的消除

(5)易于进一步基因工程分改造。

三、]基于抗体的应用

1.     CAR-T免疫治疗:

       CAR-T免疫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过继性细胞疗法,即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的细胞疗法,并非药物。

       CAR-T技术:通过整个嵌合抗原受体的经过基因修饰的T细胞抵抗肿瘤细胞的疗法。嵌合抗原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肿瘤相关抗原或者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结合后将激活及增值信号传递到T细胞内,引起T细胞激活,增殖释放细胞因子,从而杀伤肿瘤细胞。

2. 免疫检查点

3.  免疫毒素

4.  ADC

5.  双特异性抗体

第四节  [endif]抗体库技术

抗体库技术:即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全套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出来,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原核系统直接表达有功能的抗体分子片段,并筛选出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和可变区基因。

一、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蛋白质或者DNA序列查到噬菌体外壳上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着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同时,外源蛋白随着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现倒是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靠发出单链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λ噬菌体展示系统等。

二、噬菌体抗体制备的基本程序

1.     收集淋巴细胞提取mRNA并转录到cDNA或直接提取斯堡基因组的DNA

2.     扩增DNA的抗体可变区基因

3.     [构建重组噬菌体库

4.     筛选所需特征的重组噬菌体

5.     采用突变或链置换使亲和力成熟

三、噬菌体抗体技术的特点

1.     筛选步骤简单、快速、有效

2.     扩大了筛选流量,一次就可以筛选多于1010个的克隆

3.     抗体基因型与表现性联系密切,基因稳定且容易改造

4.    模拟天然免疫系统亲和力成熟过程

5.     无需人工接种

6.     可替代动物多克隆抗体

7.     构建康体苦时。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在体外随机组合,可产生体内部存在的轻重链组合,得到新的特异性抗体。

8.     可以在预案和系统中表达,大规模生产方便,且成本低。

四、抗体库技术的应用

1.     制备全人源抗体

2.     改良基因工程抗体

㈦ 怎么知道自己免疫力好不好

一般如果有免疫性疾病异常的情况,是可以通过查免疫5项来检查的。但如果是日常觉得宝宝爱生病,感冒,觉得免疫力差,可以检查一下血常规。建议您1.日常要注意,带宝宝多做一些运动,加强宝宝的锻炼,以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和免疫力。2.要注意宝宝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规律健康的生活,有助于增加宝宝的免疫力。希望您注意以下几点。1.日常给宝宝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宝宝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带宝宝外出时尽量避免人多的公共场合,以免交叉感染。”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意的情况下,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短时间内就可以感染很多人,而且一些携带病毒的潜在携带者,自己有可能不发病,但是他可以把病毒传给其他人导致其他人发病,而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年轻,体质比较好的人群,所以免疫力不得不引起重视。

免疫力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免疫力能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病毒”的侵袭,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退化,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怎么判断自己的免疫力好不好?

免疫力是健康的基石,身体好不好,看这4个表现就知道!

1、感冒不断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判断免疫力的简单方法之一,当你发现自己变成感冒不断,甚至天气稍微变凉,或者没有及时添衣就会感冒,并且一感冒就十分严重,很长时间都好不了,说明你的免疫能力已经下降了

2、经常感到疲劳

没有患上实质性的疾病却整天觉得自己没精神,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力气,常常有疲劳感

3、肠胃功能变“弱”

肠胃变得越来越“娇气”,跟朋友一起出门吃饭,别人都是生龙活虎,你却上吐下泻,或者吃一点东西就会肠胃不舒服

4、伤口容易感染

身体上有了小伤口以后愈合时间很慢,并且容易红肿发炎,以前身体上的小伤口总是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现在却要去医院打针吃药,说明你的免疫力下降严重,需要及时提高免疫力了。

怎么判断自己的免疫力好不好?

五大妙招帮你提高身体免疫力:

1、保持乐观的情绪

乐观的情绪不仅能够放松心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也能够让一个人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2、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人体的免疫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产生一种健康因子,可以使巨噬细胞更加活跃,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把入侵的病毒和细菌全部消灭。

3、坚持体育锻炼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能够缓解压力,还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中老年朋友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采用走路、慢跑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即可。

4、戒烟限酒

抽烟酗酒有损健康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然而有些人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健康长寿,首先就要做到严于律己,规律生活,戒除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给身体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5、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有一定作用的中药材

每天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加强身体对外来侵害的抵抗能力,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中药材比较常见的:枸杞、灵芝、黄芪、今幸人参等。

㈧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①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②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榆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3、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这里发生、分化,发育以及成熟,其中骨髓是B淋巴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场所,T淋巴细胞则在胸腺生长发育和成熟;外周免疫器官可称为刺激淋巴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成熟以后就会在这里长住,也在此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发挥作用免疫作用。其中淋巴结分布在全身各个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汇集处,脾脏是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黏膜淋巴相关组织包括长线管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以及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比如扁桃体、阑尾等。免疫分子有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膜分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免疫球蛋白本质就是一种蛋白质,补体系统有三十多种组分,各成分均为糖蛋白,细胞因子的本质也是蛋白质,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可以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其功能,对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调控作用。

㈨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常用有哪几种方法

细胞免疫(CMⅠ)是由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因此细胞功能测定不仅涉及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与包括各类因子活性测定,因此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不仅程序复杂,且很难标准化。
一、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体外检测方法
皮肤试验和接触性过敏的诱发是检测迟发型过敏反应(DTH)的两种常用方法。皮肤试验中诱发对曾经使病人致敏的抗原的再次应答,而接触性过敏是测试受者对从未接触过的物质发生致敏的能力。
1.皮肤试验 用皮肤试验诊断DTH,常用的抗原有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腮腺炎病毒、念珠菌素等,在人类试验时在前臂皮内注射少量可溶性抗原,24~48小后,测量红肿硬结的大小,硬结直径大于10mm即被看作为阳性。表明受试者对该病原菌有了一定的细胞免疫能力,若皮试无反应,可用更高浓度的抗原重复试验,若仍无反应即为阴性,需排除皮试技术误差,也可能受试者从未接触过此抗原,也可能由于细胞免疫功能缺损,或由于细胞免疫功能缺损,或由于严重感染(麻疹、慢性播散性结核)造成的无反应性。
2.接触性过敏常应用低分子量化合物如二硝基氯苯(DNCB)诱生接触性过敏。化合物与皮肤蛋白质结合而导至DTH反应。在动物试验时,初次皮肤上涂抹DNCB后间隔7~10天再激发刺激,则皮肤出现即为阳性。此试验人类已不使用。
二、细胞免疫的体外检测方法
体外检测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最易采集的是血标本,首先需分离或纯化淋巴细胞,一般使用萄聚糖-泛影葡胺配成比重为1.077的淋巴细胞分层液,当将血液重叠于淋巴细胞分层液之上离心时,由于红细胞(1.092)、多形核白细胞(1.090)、淋巴细胞(1.070)的比重不同而相互分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血浆和分层液交界处形成一薄层。仔细分出这一薄层的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占80%,单核细胞占20%,淋巴细胞中T细胞占80%,B细胞占4%~10%,其作为非DT、非B细胞。
1.T细胞计数
(1)E花环法:人类T细胞表面有SRBC受体(CD2)能与SRBC结合形成玫瑰花环样结构,将经分层液分离现的RBM悬液与SRBC在含有血清的平衡盐水中混合,经37℃培养5~10分钟放4℃过夜,取细胞悬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约70%~80%淋巴细胞结成花环即为T细胞。目前此方法已用来分离T细胞,而不用做T细胞计数。
(2)用单克隆抗体计数T细胞:将人的PBM分成三等份,分别用小鼠抗人CD3、CD4和CD8的单克隆抗体作第一抗体与细胞结合,再用FITC标记的兔抗小鼠IgG抗体作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在PBM中被CD3抗体染上荧光的细胞称为CD3 细胞即总T细胞。正常人在PBM中T细胞占70%~80%。正常人的CD4 细胞和CD8 细胞之和应与CD3 细胞数一致。CD4 细胞与CD8 细胞的比值正常人约为2/1而艾滋病患者则比值小于1.7。
2.T细胞活化试验 T细胞能被非特异的物质称为有丝分裂原所激活而向淋巴母细胞转化。T细胞转化过程可伴随有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最图导致细胞分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计数转化后的淋巴细胞数,也可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用液闪测定仪检查掺入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用液测量仪检查掺入的3H-TdR的多少确定淋巴细胞转化率。最近有一种不用同位素,又可用仪器测量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检查法,称为MTT检测法,MTT是一种甲氮唑盐,它是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底物,细胞内的酶可将MTT分解产生蓝黑色甲(fromazan)产物。该产物的多少与活性细胞数正相关。结果可用酶标检测仪(595mm)测量汇丰银行密度,做为MTT法的检查指标。此法的结果与3H-TdR掺入法平行,并能反应试验中的活细胞数。
3.细胞毒试验 TC细胞、NK细胞、LAK细胞、TIL细胞对其靶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杀伤)作用。常用的栓测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是51Cr-Na2Cro4盐水溶液与靶细胞胞混合,于37℃培养1小时左右,51Cr即可进入靶细胞,与胞浆蛋白结合,洗去游离的51Cr后,即可得到51Cr标记的靶细胞,将待检细胞毒性的细胞与51Cr标记的靶细胞混合(比例约为50:1或100:1)靶细胞被杀伤越多,释放到上清液中的液游离的51Cr越多,且不能被其他细胞吸收。用γ射线测量仪检测上清液中的cpm值,即可计算出待检细胞杀伤活性的高低。
细胞毒试验检测Tc细胞效应功能是否健全,及经IgG介导的ADCC效应,或N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是有意义的。
4.混合淋巴细胞的反应(MIR) 是体外研究T细胞的较好的方法,双向MLR常被用来筛选骨髓移植的供体。来自不同供体的淋巴细胞分别与病人的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5天,在最后8小时掺入51TdR掺入法测T细胞的反应性。或用细胞毒法观察受刺激的T细胞与活的靶细胞混合(靶细胞来自与刺激细胞相同的个体)如果T细胞受刺激后产生了细胞毒T细胞,可杀死活的细胞,根据靶细胞释放51Cr的多少算出T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LIF(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来评估细胞免疫功能。近年来应用测定IL-2的免疫酶技术,操作简单,并能定量以取代了MIF和LIF的测定。单个核细胞与分裂原一起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清液中的IL-2活性。在细胞免疫功能缺损时,特别是AIDS病人,IL-2分泌明显降低。而有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移植排斥反应等病人体内血清中IL-2水平升高,表明病人T细胞活性增高。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病人尿中IL-2也可升高。
也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种体液中活化的T细胞脱落的IL-2受体(CD25),一般来说IL-2的水平和IL-2受体水平是平行的,IL-2和IL-2受体的检测可用于对某些疾病的监测,如移杆排斥、自身免疫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
对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细胞因子产生能力检测是检查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或抗原性。现已可用核酸杂交技术,即从组织中或细胞中提取RNA,与同位素或酶标记的该种细胞因子的cDNA探针作分子杂交试验,即印迹(dot blotting)或Northern印迹,若查出有某种因子的mRNA存在,即说明该细胞在所处培养条件下有产生某种细胞因子的能力。

㈩ 免疫检测的基础知识

免疫检测的基础知识汇总2017

ELISA是一种免疫测定。免疫测定(immunoassay,IA)是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标本的方法。在临床检验中主要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性物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免疫检测的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1抗原

抗原是能在机体中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引起细胞免疫。在免疫测定中,抗原是指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能在机体中引起抗体产生的抗原多为分子量大于5000的蛋白质,例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等。小分子化合物在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后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称为半抗原(hapten)。例如某些激素、药物等。抗原的反应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称为表位(epitope)。一个抗原分子可带有不同的决定簇,例如中可带有等决定簇。

2抗体

2.1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分五类,即IgG、IgA、IgM、IgD和IgE。与免疫测定有关的Ig主要为IgG和IgM。Ig由两个轻链(L)和两个重链(H)的单体组成。Ig的轻链是相同的,有κ(kappa)和λ(Lambda)两种型别。五类Ig的重链结构不同,这决定了它们的抗原性也不同。IgG和IgM的重链分别称为γ(gamma)链和μ(mu)链。IgG的结构见图。

① 木瓜酶裂解部位

② 胃蛋白酶裂解部位

重链和轻链的N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因各种抗体而异,称为可变区,分别用

VH和VL表示。两者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

部位,只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匹配,发生

特异性结合(见图),是抗体专一性结合

抗原的结构基础。

IgG可被木瓜蛋白酶分解为三个区段,其中两个相同的区段称抗原结合片段(Fab)。每个Fab都保存结合抗原的能力,但只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是单价的,与抗原结合后不出现凝集或沉淀。另一区段称Fc段,无抗体活性,但具有IgG特有的抗原性。

IgG可被胃蛋白酶分解为两个片段,一个Fab双体,称F(ab')2,能和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另一片段类似Fc,随后被分解成小分子多肽,无生物活性。

IgM是由五个单体组成的五聚体,含10个重链和10个轻链,具有10个抗原结合价,由于空间位置的影响,只表现为五个抗原结合价。IgM分子量约为900000,IgG分子量约为150000。

机体被微生物感染后,先产生IgM抗体,然后产生IgG抗体。经过一段时间,IgM抗体量逐渐减少而消失,而IgG抗体可长期存在,在疾病痊愈后可持续数年之久。

IgM抗体一般为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性。

因此IgM抗体的测定,对某些传染病如甲

型肝炎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右图为为甲型肝炎病人血清中IgG抗体和

IgM抗体出现的时间和水平。

2.2 抗体的产生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antiserum)。每一系B细胞只产生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如将多种抗原或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注入机体,则将由多系的B细胞产生相应的多种抗体,这些抗体均存在于免疫血清中。免疫测定中所用的抗血清一般用抗原免疫兔、羊或马制得。产生抗体的B细胞可在体外与繁殖力强的肿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将单个杂交瘤细胞分离,在体内或体外培养而分泌的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或Mab)。单克隆抗体仅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常用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将免疫的脾细胞(含产生抗体的B细胞)与小鼠肿瘤细胞融合,分离杂交瘤细胞,接种于小鼠腹腔,产生的腹水中含有浓度很高的单克隆抗体。

3抗原抗体反应

3.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Ag+Ab→Ag·Ab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是抗原抗体间的固有结合力,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因此可用亲和层析法来提纯抗原或抗体。在抗血清中,特异性的IgG抗体仅占总IgG中的极小部分。用亲和层析法提取的特异性抗体,称为亲和层析纯抗体,应用于免疫测定中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3.2最适比例

在恒定量的抗体中加入递增量的抗原形成抗体复合物(沉淀)的量见图1-4。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比例最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zone of equivalence)。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带和抗原过剩带。如果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物形成,在免疫测定中称为带现象(zone phenomenon)。抗体过量称为前带(prezone),抗原地过量称为后带(postzone)。在用免疫学方法测定抗原时,应使反应系统中有足够的抗体量,否则测得的'量会小于实际含量,甚至出现假阴性。

3.3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实质上只发生在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之间。由于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所以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例如乙肝病毒中的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g),随来源于同一病毒,但仅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而不与另外两种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的这种特异性使免疫测定能在一非常复杂的蛋白质化合物(例如血清)中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而不需先分离待检物。

但是这种特异性也不是绝对的。假使两种化合物有着部分相同的结构,在抗原抗体反应中可出现交叉反应。例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黄体生成激素(LH)均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结构的不同处在β亚单位,而两者的α亚单位是同类的。用hCG免疫动物所得的抗血清中含有抗α-hCG和抗β-hCG两种抗体,抗α-hCG抗体将与LH中的α酶位发生交叉反应。在临床检验中,如用抗hCG抗血清作为妊娠诊断试剂检定尿液中hCG,只能用于hCG浓度较高的试验,否则妇女生理性排泄入尿液中的微量LH将与之发生交叉反应。因此在作为早孕诊断(敏感度应达到0mIu/mlhCG)的实际中必须应用只对hCG特异的抗β-hCG,以避免与其它激素的交叉反应的发生。

3.4敏感性

在测定血清中某一物质的含量时,化学比色法的敏感度为mg/ml水平,酶反应测定法的敏感度约为5~10μg/ml,免疫测定中凝胶扩散法和浊度法的敏感度与酶反应法相仿。标记的免疫测定的敏感度可提高数千倍,达ng/ml水平。例如,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或酶免疫测定法测定HBsAg,其敏感度可达0.1ng/ml。

4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由于各种抗原成份,包括小分子的半抗原,均可用以制备特异性的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利用此抗体作为试剂就可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因此免疫测定的应用范围极广,在临床检验中可用于测定:

1) 体液中的各种蛋白质,包括含量极少的蛋白质如甲胎蛋白等。

2) 激素,包括小分子量的甾体激素等。

3) 抗生素和药物。

4) 病原体抗原,HBsAg、HBeAg等。

5) 另外,也可利用纯化的抗原检测标本中的抗体,例如抗-HBs等。

5. 标记的免疫测定

如上所述,免疫测定是一种很敏感的测定方法,抗原抗体反应后直接测定形成的沉淀或浊度,敏感度可达5~10μg/ml,但在临床检验中,某些待测物在标本中的含量远低于这一水平,因此要寻找增加敏感度的方法。标记的免疫测定是将检测试剂中的抗原或抗体用可微量测定的物质加以标记,通过测定标记物来提高敏感度。在放射免疫测定和酶免疫测定中,标记物分别为放射性核素和酶,最后用测定放射性和酶活力来计算待检物的量,敏感度可比直接测定沉淀物提高数百至数千倍。在标记免疫测定中,一般加入过量的标记试剂以保证与待测物彻底反应。以标记抗体(Ab※)检测抗原(Ag)为例,反应式如下:Ag+ Ab※ → AgAb※+ Ab※

在反应产物中有与Ag结合的Ab※和游离和Ab※,如不将两者分离而测定标记物,测得的结果将为两者之和。因此,游离标记物与结合标记物的分离是标记免疫测定中的重要步骤。可采用多种手段,固相载体是其中之一。如将抗原或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然后再与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直接反应,结合的标记物被固定在载体上,而游离的标记物留于溶液中。这样可以通过洗涤将游离的Ab※除去,结合标记物的测定可在固相上进行。

6. 酶免疫测定

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可分为均相(homogenous)和非均相(heterogenous)两种类型。在均相EIA中可不需进行游离的和结合的标记物的分离而直接测定标记物。例如在某种条件下,抗原抗体反应后形成的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酶失去其对底物作用的活力,因而测出的酶活力直接反映游离的酶标记物。均相EIA在临床检验中较少应用。非均相EIA需先进行游离的和结合的标记物的分离。如前所述,固相载体可用作一种分离手段。这种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在1971年最初建立时称为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在国内有译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虽然含义不完全确切,但已习用。

;
阅读全文

与如何用免疫学方法来判定免疫效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杜兰特真正的训练方法 浏览:317
网上买床安装方法 浏览: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简单好用 浏览:449
老人机短信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5
化肥中氮的含量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77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浏览:534
有点打呼噜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406
如何赏析诗句方法公式 浏览:725
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浏览:131
手臂痛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86
days360函数的使用方法 浏览:633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13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3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82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6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8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3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3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2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