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记录时间的方法

如何记录时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7 05:21:07

⑴ 我们怎样记录时间,中国古代怎样记录时间,古今怎样记录时间

目前在用的计时方法采取的是二十四小时制计时法,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几种:干支计时法,十二时段计时法,更点计时法,漏刻计时法等方法。

干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先说“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再说“点”。“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颇似小铜钟。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

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1)如何记录时间的方法扩展阅读

漏刻计时法: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二十四小时制:在二十四小时之中的时间书写的格式为“小时:分钟”,或者为“小时:分钟:秒钟”。不足10的数字前面要补充一个零。这个零在小时部分并不是必须的,但却非常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体规定的计算机应用中。

在精确度高于秒的环境下,秒后可使用十进制来表示,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跟在小数点或者点符号的后面。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一天开始于早子时,每天的最后一分钟开始于夜子时之初而结束于夜子时之末24:00。

某一天的24:00等于下一天的00:00。数字时钟显示从00:00到23:59,它从不会显示出24:00。这样,从23:59:59.999到00:00:00.000就可以精确的确定新一天的开始。但是,24:00的表示方法更能明确的确定一天的结束时间。

⑵ 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

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

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在这个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组织才能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能力尤为重要。但是,时间管理并不是教你买一本记事本。以下分享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

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1

一、为什么要记录时间?

不记录自己的时间,你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浪费的时间有多恐怖,记录时间帮我们提高对时间的感知度。

在记录开销之前,先制定一个预算,制定预算就好比你去商场里买衣服,准备花多少钱买衣服是一样的,做到心中有数。

就像理财的第一步是需要记账一样。

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梁实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纸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

讲到记录时间,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人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

柳比歇夫,他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着作,一共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他以平均每年回信283封的方式,与朋友交流学术,给陌生人答疑解惑。

此外,他还喜欢看戏、看电影、听音乐会、看展览等其他娱乐活动。

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通过做这样的记录,柳比歇夫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

他记录自己的时间支出,精准到每一分钟。一周后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自己真正用于做事的时间,远远低于自己所想象的时间。

他在日记中这样说:“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记录十一小时三十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记录的一个月事1937年7月,每日平均工作的时间是七小时。”

二、记录时间的具体方法如下:

1、记录

用小本子或者时间软件准确的记录每件事的时间耗费情况。

2、统计

每天睡前,按照分类把花费的时间统计出来。每周借助图和表的形式:把工作、看书、社交等时间分类,进而每月、每年总结。

3、分析

对照工作效果分析时间的耗费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并结合计划的预计时间做对比。

浪费时间的表现:

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做了该由别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犯了过去犯的错、开会和处理人事的关系时间过长等。

4、计划

根据分析的结果了解到自己每天,每月能用于工作的时间有多少,以此为标准容器;通过时间统计法,还了解到自己做每样工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于是以这两个标准,安排工作和活动。

记录自己的时间更要看时间的质统计,什么是时间的质呢?

举个例子:你记录自己的写了2个小时的文章,但是你也时不时刷刷手机,回复微信,那么这2个小时就不是纯写文章的时间了,所以时间长不等于效率高。

记录时间的要点:

记录时间的准确性、真实性。必须是现场记录而不是事后回忆记录。准确性是指误差不能超过5分钟;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减小计划时间与实际时间的差值;任何事情都要记录,包括记录总结所消耗的.时间。

记录时间看似很繁琐,但是却能帮助我们清晰的知道时间花在哪里了,就像理财的第一步是需要记账一样。

大概7年前,我看李笑来《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里,就提到过记录时间,当时很不理解,心想时间都用在记录时间上了,事实证明,当时对时间记录是有误区的。

三、记录时间的注意事项:

1、坚持做记录

无论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时间记录也是如此,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是没有意义的。要把时间记录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一想你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什么,如果放弃,自己会不会后悔。

2、对时间进行分类整理

为什么要分类的,好比我们一年四季的衣服,如果不分类整理,看起来杂乱无章,不方便我们后续进行统计与分析。

分析自己完成某类任务,具体需要多少时间,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效率有更好的了解,加以优化。

3、分析复盘

记录只是记录而已,如果没有相应的整理、分析、复盘这一天的时间分配,那记录就毫无意义。

如果记录时间只是纯粹的流水账记录,不去做分析复盘,那么这样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总结反馈,可以消除浪费的时间、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此之前,我曾用过很多软件记录过时间,说实话真的不如手写方便。于是我网购了很多小本子,随手记录时间。

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总结了以下几条规则: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接受紧急的任务一累马上停止工作休息不同内容书籍交替看每天睡够10小时脑力工作和愉快工作结合一起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手机记录时间的软件:

aTimeloger2,这个软件很好用,可以统计、分析、导出我们的时间记录。

34枚金币:会给我们列出每天优先的3件事。

时间管理软件那么多,用一个持续记录就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

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2

最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1、每天清晨把一天要做的事都列出清单如果你不是按照办事顺序去做事情的话,那么你的时间管理也不会是有效率的。在每一天的早上或是前一天晚上,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出来。这个清单包括公务和私事两类内容,把它们记录在纸上、工作簿上、你的PDA或是其他什么上面。在一天的工作过程中,要经常地进行查阅。

举个例子,在开会前十分钟的时候,看一眼你的事情记录,如果还有一封电子邮件要发的话,你完全可以利用这段空隙把这项任务完成。当你做完记录上面所有事的时候,最好要再检查一遍。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感觉,那么,在完成工作后通过检查每一个项目,你体会到一种满足感。

2、把接下来要完成的工作也同样记录在你的清单上在完成了开始计划的工作后,把下来要做的事情记录在你的每日清单上面。如果你的清单上在内容已经满了,或是某项工作可以转过天来做,那么你可以把它算作明天或后天的工作计划。你是否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告诉你他们打算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完成的原因吗?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如果我是一个管理者,我不会三翻五次地告诉我的员工我们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我从不相信他们的记忆力。如果他们没带纸和笔,我会借给他们,让他们要完成的工作和时间期限记录下来。

3、对当天没有完成的工作进行重新安排现在你有了一个每日的工作计划,而且也加进了当天要完成的新的工作任务。那么,对一天下来那些没完成的工作项目又将做处置呢?你可以选择将它们顺延至第二天,添加到你明天的工作安排清单中来。

但是,希望你不要成为一个办事拖拉的人,每天总会有干不完的事情,这样,每天的任务清单都会比前一天有所膨胀。如果的确事情重要,没问题,转天做完它。如果没有那么重要,你可以和与这件事有关的人讲清楚你没完成的原因。

4、记住应赴的约会使用你的记事清单来帮你记住应赴的约会,这包括与同事和朋友的约会。以我的经验看,工作忙碌的人们失约的次数比准时赴约的次数还多。如果你不能清楚地记得每件事都做了没有,那么一定要把它记下来,并借助时间管理方法保证它的按时完成。如果你的确因为有事而不能赴约,可以提前打电话通知你的约会对象。

5、制一个表格,把本月和下月需要优先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具我所知很多人都开始制定每一天的工作计划。那么有多少人会把他们本月和下月需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更高水平的筹划呢?除非你从事的是一项交易工作,它的时间表上总是近期任务,你经常是在每个月末进行总结,而月初又开始重新安排筹划。

对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列表规划是时间管理中更高水平的方法,再次强调,你所列入这个表格的一定是你必须完成不可的工作。在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将上个月没有完成而这个月必须完成的工作添加入表。

6、把未来某一时间要完成的工作记录下来你的记事清单不可能帮助提醒你去完成在未来某一时间要完成的工作。比如,你告诉你的同事,在两个月内你将和他一起去完成某项工作。

这时你就需要有一个办法记住这件事,并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提醒你。我一般是用一个电子日历,因为很多电子日历都有提醒功能。其实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使用多个提醒方法,一旦一个没起作用,另一个还会提醒你。

时间管理方法四个步骤3

让上班变得轻松有效的时间管理办法

写晨间日记确定任务清单

《晨间日记的奇迹》的作者佐藤传鼓励人们在早上写一个晨间日记,从回顾和计划两方面着手。更简单的做法是,列一个任务清单,把今天计划完成的事情逐条写下来。写晨间日记确定任务清单方法很原始,但的确管用。

拆分你的工作时间

对于“专心工作4小时”这种目标,我们这个方式正腔圆的“呵呵呵”。番茄工作法的核心是,拆分你的工作时间,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专心完成一个计划,休息5分钟,之后继续工作25分钟,以此类推,保持自己在短时间内的专注度。

利用碎片时间

包括“等人时间”“马桶时间”和“地铁时间”等等,用一张表格将你的碎片时间列出来,有规律的时间段可以安排固定任务,比如坐地铁时读几页书;临时性的时间想好怎么利用,3分钟也能找个方案素材…

把工作分配出去

《时间杠杆术》写道:“‘委托他人’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之道”。对于管理者来说尤其如此,要学会将工作细分,并分配给不同的成员,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亲力亲为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不执着于开头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种情况,一篇2小时就应该完成的报告,花了3小时都没酝酿出一个开头,后面的工作也都跟着停滞。所以不要执着于开头,首先,你得确保自己先“动”起来。相信我们,我们可是一群写稿的人。

花两分钟处理杂事

《尽管去做》的作者戴维·艾伦曾提过一个“两分钟原则”:如果你能够在两分钟之内处理掉一个突发事情,那就马上完成它,或是委派给别人。如果不能,就把它推迟,放入待办事项里。尽量别让你原本在做的事情被打断。

⑶ 古代人如何记录时间、怎么表达时间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3)如何记录时间的方法扩展阅读:

古人对白天与晚上的称谓是不同的。白天说“钟”,晚上说“更”或“鼓”。那时候城镇里都设有钟鼓楼,晨起(辰时,7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傍晚(酉时,19点)鼓报时,所以晚上又说“几鼓天”。

晚上说时间用“更”,是有巡夜人边巡逻边打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有“三更半夜”的说法。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差不多等于现在的24分钟。其实很多称谓也流传了下来,活跃在今人的口头,但我们往往不知道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再比如,现在我们一个昼夜是24小时,但在古代,一昼夜是12个时辰。12个时辰也不是用一二三四来计算,而是用“子丑寅卯……”来表示,这叫干支纪日法。

干支纪日法是古代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那么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据说干支纪日法是从商朝开始的。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来,其顺序从未间断或错乱过。

中国传统上使用的是干支纪年和王朝纪年,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曾出现数百个年号用于纪元。清朝帝王统治瓦解之后,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全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元法,同时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法。不过,民间历书上,依然在使用干支纪日法。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仍然沿用传统农历推算。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

⑷ excel 如何记录 时间

打开Excel,选择时间记录列,点击格式设置——自定义格式。设置操作记录的时间精确到秒。 我们在操作时间边上的空白单元格上输入公式=now()。点击时间记录列单元格,我们设置数据有效性:点击数据——数据验证。设置参数,点击确定。拖动复制这个有效性设置到这一个列。现在,我们的设置已经完成,当我们输入一个数据,需要记录时间的时候,就点击这一列,选择下拉时间,这个时间是计算机时钟的时间,在随时自动更新。你选出来记录在单元格以后就不会刷新,当你需要更正新的时间,你需要到下拉序列重新选择。

⑸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用圭表,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由于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故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均分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古人把这种方法叫“平气法”(又称“平均时间法”)。

⑹ 历史怎样记时间

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每更等于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晚上7时称为定更,又称起更;9时称为二更;11时称为三更,俗语“三更半夜”或说“子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辰;次日凌晨1时称为四更;3时称为五更;5时称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i(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
地支纪时
现化纪时
夜半

23-1点
鸡鸣

1-3点
平旦

3-5点
日出

5-7点
食时

7-9点
隅中

9-11点
日中

11-13点
日?i

13-15点
晡时

15-17点
日入

17-19点
黄昏

19-21点
人定

21-23点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
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

更:一更

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五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
五夜:甲夜

乙夜丙夜丁夜戊夜
现代时间:19-21点
21-23点23-1点
1-3点3-5点

⑺ “一寸光阴,一寸金”,古人是怎么来记录时间的

一顿饭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的词汇。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珍惜时间,时间的流逝是我们永远也追不上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的长河都不紧不慢的从上面流过,最后也经过时间的沉淀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宝物。

时间最早是无形的,在最开始的原始时期时间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还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存在;原始的人类想法也是简单的,宇宙的浩瀚无穷不禁引起了人类的思考。

后来在社会的进步人类发展过程中记录时间的工具“钟表”诞生了,但在没有钟表之前人类是怎么样记录时间的?对于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们是如何记录不断消逝的时间的?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时间制度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跨越时间回顾历史,来看看我们古人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一、最早的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呢?

开始把时间划分为更细的单位,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

其计时的划分方法,在《晋书·律历志》景初历的记载较为详细:“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

古人非常聪明,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气现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星星月亮太阳运行的规律,观察太阳月亮的方位,了解星星分布的位置,就可以知道了解当时大概的时间。

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就产生了信息和电的发明,由此钟表也就孕育而生。

钟表的诞生更是代表了人类历史社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也同时让人们的生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活和工作都更有规律。

钟表种类繁多,小到怀表手表,大到挂钟等等,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体积虽然不大,但是却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时代性的意义。

钟表上的指针好像一只无形的手,推进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向前发展。

让人们流逝过的时间在表盘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让那些无形逝去的时间变成可以见到的刻度,让那些历史不再被轻易遗忘。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加尖端更加先进的技术。但是永远无法磨灭钟表在人类历史上这一深刻的烙印。

朝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时间的长河源远流长,从古代流到了现在也将会流淌到将来,时间给我们人类留下的痕迹是永远抹不去的。

古代的鸡鸣起床到现在也经常在人们口中听说,从原始时期的根据太阳的位置确认时间,到结绳记账法,刻木相会再到日晷的出现,沙漏的发展,到现代的钟表电子表,全都体现出我们中国社会的进步之快。如果没有记录时间的东西出现,那我们人类的生活将会一塌糊涂,不知道会衰败到什么程度。

我们了解了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以及发展,全都体现着人们伟大的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越来越准确的记录与传递,人们的生活也走向了正轨,所以说时间的记录确认是非常具有重要性的。

⑻ 古代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日晷标记时间,滴漏计时,观日月星计时。

⑼ 有哪几种记录时间的方法

你的问题非常笼统,回答起来可能不能很好地切中你的本意,就我的理解记录时间的方法:
古代有:绳子打结法、岩石中刻杠杠法、罗盘法;
现代有:机械法、电子(石英)法、原子法。
不知你满意否?

⑽ 在生活中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怎样才能记录时间

生活中记录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你可以手动把自己做了什么记录在日记本上

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APP软件,这样不用直接的就可以直接打字在上面记录了

阅读全文

与如何记录时间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616
如何除湿疹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525
自制池塘简单方法 浏览:705
电泳检测的方法 浏览:787
工业cod检测方法 浏览:295
星辰变的种植方法 浏览:602
商品组合需求预测有哪些方法 浏览:962
卷发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573
快速识字方法 浏览:185
华为大疆手机云台使用方法 浏览:499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之探析 浏览:559
和田玉白玉项链的鉴别方法 浏览:681
露娜洁面仪mini2使用方法 浏览:916
阉鸡快速止血的方法 浏览:879
苹果微信清理缓存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49
金钢窗安装方法 浏览:125
测排卵什么方法最准确 浏览:852
抒情方法有哪些 浏览:434
青岛梅毒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1000
脸上汗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