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传统野钓鲫鱼全攻略
导语:野钓是钓鲫鱼最多人选择的一种方式,那么传统野钓鲫鱼需要怎么做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传统野钓鲫鱼的全攻略,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传统野钓鲫鱼全攻略
中国传统钓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在中国大江南北演变了几百种钓法,据说东南亚一带的许多种钓鱼方法都是从中国引进的,尤其是流行在我国广大地区的引逗钓鲫法,更是受到广大钓友的喜欢,至今不衰,在休闲野钓环境好的地方,更能发挥其特长,春秋两季,草滩。芦苇荡。莲菜池。水花生。蓑草滩。凡是有草洞的地方,都是其发挥的好地方,就是大水面也一样能用,要想用好引逗钓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种很有情趣的用心去慢慢体会的,非常好玩的一种钓鱼的方法;
(一)首先准备一把轻一点的得心应手的全碳素钓竿,5.4米。6.2米都行,钓线组采用一线到底,钓线我用0.16毫米挪威产金刚兽,线组必须具备轻。小。灵。即轻漂。小钩。灵敏度高,立漂七星漂都行,我比较喜欢七星漂,有时三星漂,有时四星漂,看情况灵活掌握,铅坠特别的轻,有时甚至不用,也是看情况,脑线5——10公分,灵活掌握。
(二)钓饵荤素都行,荤饵有蚯蚓。蚜子。红线虫。面包虫。有时鸡鸭肠子也挺好用,素饵就是三合面为主,(即玉米面三分之一,精粉三分之一,东峻鲫鱼饵三分之一,外加一把炒香的豆面)其他随意加减,香精药酒灵活掌握,记住素饵一定要活软,硬了是坚决不行。
(三)垂钓时要全神贯注,掌握提竿瞬间,如果是无风的情况下钓草洞。草滩。芦苇塘。只用一丝丝小铅坠,不要铅坠也行,将钩递入草洞,缓缓下行。这时如有鱼咬钩,凭手感很清楚就能感觉到,包括再小的鱼都有感觉,如果漂不下行平躺在水面也是鱼吞钩的表现,抖腕就能得鱼,如无鱼咬钩,钩到底停留十来秒在慢慢向上提,有鱼咬钩你一定能知道,在春天咬钩率是相当的高啊,这种钓法如果钓顺了手,感觉那是相当不错的,不信你试试就知道啦,如遇到好地方你就别想停,如遇有风,四级以下我试过,加重铅坠儿,能稳住钩就行,风再大光挂钩就不行啦。有风在大水面无草不受影响,融氧量高更好钓,垂钓方法不变,用小立漂慢慢上下引逗效果亦不错,如果慢慢下钩时发现漂斜卧水面。或平躺水面,都是鱼接钩现象抖腕就可得鱼,有时在有风浪的情况下,鲫鱼的摄食程度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如果掌握的好也是相当的过瘾。
立春野钓鲫鱼技巧
一、钓截杀
所谓钓截杀,指的是在底钓鲫鱼时,当饵料在下沉的过程中,鱼快速浮起将钩饵吞入嘴中。此时漂的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突然出现一个半目左右的加速下沉,也即大家常说的轻微下顿。钓者如果这时候能把握好机会,就能来一次漂亮的截杀。钓截杀时,具体有可以分为钓离底截杀和半水截杀。
1.钓离底截杀
通常在钩饵距离水底4~5厘米左右时,守在窝底的鱼儿将正在下沉的钓饵顺势吸进嘴里。钓离底截杀,除了要考虑鱼的因素外,钓者抛竿也必须十分精准,窝子打得要紧凑,抛竿频率要一致,选配的饵料要合鱼口味。离底截杀钓鲫鱼选择漂时,一定要用灵敏度要高、细身细尖的漂,否则钓者在垂钓过程中,很不容易读出下沉过程中的加速动作。
2.钓半水截杀
一般是在钩饵下沉至水深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处时,鱼出现截食吃饵。此时,浮漂常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漂讯。一种是跟离底截杀比较相像的“轻放下顿”,不过漂的下顿幅度特别小,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目到五分之一目的样子。
出现这种漂相时,一般是正在下沉的钩饵刚刚沉过铅坠,鱼就吸饵了。而它们在吸饵的过程中,拉钓饵的方向为横向,漂基本不会出现漂亮的下顿。另一种是漂在下沉的过程中突然出现短暂停顿,这时候钓饵通常还在铅坠的上方,鱼在吃食过程中,因为拉住了下沉中的铅坠,而使浮漂暂时失重,停止下沉。
钓半水截杀时,不一定要用细长身漂,事实上,选用翻身站立快的漂的效果会更好,不过漂一定要细,否则停顿时动作不明显。
当钓者感觉到有半水截杀,而漂讯有不明显时,可采用加减铅皮的.方式来调整漂的下沉速度。如果是下沉过快,就要一目目地减铅皮,反之,如果漂下沉速度很慢,就需要一目目地加铅皮。当然其他因素也要考虑进来,比如鱼钩的大小,所选鲫鱼饵料的大小、软硬,子线的长短等等。
二、反抛
这虽然是一种抛竿方法,但同样也算是一种钓鲫鱼的好技法。此抛竿法是针对通常所讲的正抛来讲的。
平常抛竿时,因为受到主线的牵制,浮漂往往会向前倒,而反抛呢,通过在抛竿时进行柔和的控线和前送,从而让漂向后倒(向着钓鱼人的方向)。
反抛是在钓浮过程中,暂时找不到短身站立快的漂,而鱼又很一直在上层活动,迫不得已情况下的一种补救方式。它可以让漂站立的方向跟钓饵下沉的方向一致,这样在钓饵入水后,只要有鱼吃饵,漂上即会产生动作。并且它的漂相也很独特,常常是向斜下方进行窜动。
春天钓鱼技巧野钓鲫鱼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钓位?
垂钓中,钓友们急切作钓,容易导致频繁更换钓位钓点,从而错过最佳垂钓时间,鲫鱼喜食植物根枝,应从有利于鱼藏身的地方,例如有水草、植被生长的地方来选择、也可从鱼的洄游路径方面来考虑。冬末春初,气温较低,垂钓鲫鱼钓位应选择在向阳面较好。合适的温度、丰富的饵料常吸引鲫鱼到浅水区活动,常集群游到水草、芦苇茬里寻食晒太阳,安静的环境中,我们常能看到它们游于浅水层的身影,这就为我们决定垂钓钓点提供了目标。
水下地形对打窝有何影响?
不同的地形对打窝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当我们到陌生水域时,我们应该通过调漂时漂的反应来判断所选钓点的水下情况,了解水下地形,这便于我们调整打窝时的方法和窝料抛投距离的选择。
窝料的选择与打窝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夏季,垂钓个体较大的鱼,如青鱼、草鱼等,可做重窝,提前几天甚至提前一周,用玉米、豆饼、麦子或者是一些自制的窝料来打窝。在冬季或者初春时,因气温影响,鱼活性弱,垂钓鲫鱼时,重窝易惊鱼。这时,就要轻打窝,运用酒米掺兑麝香米打窝,稍稍打窝就可以了。酒米味型清淡且比重大,运用酒米作为窝料,即使在有缓坡的地方也可以准确地落在钓点当中。酒米打窝,鲫鱼吸食速度缓慢且时间长,聚鱼留鱼的效果较好。
小杂鱼闹窝,饵料上又该要作何调整?
在自然水域作钓,小杂鱼是不可避免的,垂钓鲫鱼时,面对小杂鱼比较多的水域,最好以香为主,切勿让饵料过于腥。在饵料状态上,作钓水域如果较深,饵料就多打多揉搓,使饵料偏黏,以免雾化过快招致小鱼。延长饵料雾化时间可使饵料顺利到达钓点,以防止饵料在下落的途中掉落或者完全雾化。
B. 钓鱼技巧视频教学之如何钓小鲫鱼的基本功
冬季钓鲫鱼的时候,不知道其他钓鱼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冬天钓鲫鱼和夏天钓鲤鱼的方法截然不同,在冬季钓鱼的时候,有可能我们辛辛苦苦来大窝,打窝用了两个小时,也不见得会有一条鲫鱼来咬钩,当然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原因在于冬季鱼类活性低,很少有外出游荡找食物,特别是在元旦过后,那就更难钓了,这时候钓友们就会改变思路,从打窝进行守钓,然后再主动出击,主动寻找鲫鱼的窝点,然后在鲫鱼窝附近打窝诱鱼,就会有一个不错的鱼获!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冬季如何钓鲫鱼的方法。
1.选好钓位打游击战
在水草枯枝旁,会很容易挂低,但是鱼儿很多。如果是看到水中间伸出水面的水草,或者是一块水域中出现的水草,这些都是好的钓点。在冬季垂钓的时候,应根据冬季鱼儿的基本特点,来精心的挑选钓位。鱼不爱动,所以我们就要动。在定位投钓前多选几点,探测水位,一般冬季鱼多在温度较高的深水区聚集。所以在正式垂钓前不要着急的去投钩,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在深水区也不都是鱼群聚集之地,投钩后如果长时间都不见鱼来吞饵,那就应当果断换位,不能死守在一处。
2.耐住性子稳提竿
钓饵一般选用多头蠕动的团型蚯蚓,这样就很容易先将比较活跃的小杂鱼诱来吸食,造成闹钩。在这个时候,钓友们不用惊慌,要冷静下来进行判断,就是浮漂下沉较多,变化较大时,也不要轻易的提竿,因为钓饵量比较大,小鱼暂时也不会将饵料食完,更不能一次吞进口中,所以不要担心钩空。鲫鱼本来吞食就是慢而轻的,在冬季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千万要耐住性子,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等鱼漂或漂向左右大幅移动时,就及时提竿,肯定会百发百中的。
3.冬钓选用钓饵最关键
在冬季的时候,鲫鱼都是依靠自身储备的营养,开始进入到了半冬眠的状态,准备越冬所以就会很少摄食,游动范围也会缩小、冬钓板鲫,应该在素饵方面做改变,要选用蚯蚓做饵,它的效果非常的好。用手竿钓,每钩穿挂2-3条的蚯蚓,形成4-6个活的团型饵,这样蚯蚓会在水中多头蠕动,也增强对鱼的引诱力,促动它们游动过来吞钩。从而就会轻松的钓上鱼!
C. 如何野钓鲫鱼 钓鱼技巧大全 钓
野钓鲫鱼的打窝技巧
打窝子,有的地方也叫打塘窝、做窝。特别是野钓环境复杂,能否快速持久地引鱼入窝,成了直接影响钓获的关键,也是野钓爱好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所以,打窝很重要,我们务必知道这么一些技巧,如下:
一、窝料的选择
鲫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常见的窝子料有:大米、小米、麸皮、菜子饼、豆饼、鱼塘颗粒、小鸡饲料等等。
窝子的配制应该遵循“实虚兼备”的原则,即在窝子料中要有粗一些的颗粒让鱼儿有的吃,又要有细粉状的诱饵让鲫鱼想吃又很费力,这样进入窝子的鱼就会不愿离去,可以更好地聚鱼、留鱼。大家常用的曲酒泡小米的方法则更简便易行。具体做法是:选用曲酒为首选用酒,如果没有曲酒,也可改用其他的低度酒。把小米装入塑料瓶中,倒入曲酒直至没过小米,然后拧上盖子密封保存。有的钓友在曲酒泡小米的时候,往往喜欢加入丁香、山奈、麝香等中药材,个人认为应该适量,不能添加的太多。
二、做窝
窝子的大小、窝点的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可事先选择好几个不同的钓位,分别做上不同的窝子。在大水面钓鲫鱼,做的窝子要相对集中一些。
打窝子可以采取手抛或者用打窝器,使用打窝器则比较有优势,一是使窝子料打的更加集中、紧凑;二是可以做到精准定位;三是用诱饵入水声音小,不易惊鱼;四是一次打窝或者补窝的诱饵用量固定。用手抛窝子的时候,由于窝料在空中沿抛物线运动后入水,即使进入水中还受惯性影响继续前行。我们在手抛窝子的时候要有一段“提前量”。通常控制在离窝点半米左右让诱饵入水,以便保证使诱饵更加接近钓点。
三、发窝
一般窝子做好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窝子发起来。发窝的时间快慢与季节、水温、鱼情等有很大关系,早春和初冬的时候发窝子的时间比较慢,夏季窝子发的比较快。如果发现窝子范围内的水面有鱼星泛起,说明已经有鱼进入窝子开始觅食了,这时正是下竿的最好时机。如果窝子做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鱼儿光顾,则说明附近鱼儿稀少应及时更换钓点。
四、补窝
当钓点的窝子发了以后,基本可以频频上鱼。但是钓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上鱼速度减慢,上鱼间隔时间逐渐拉长,说明窝子里的鱼越来越少了。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补窝。补窝子的时候要做到“勤补少量”。不像刚开始做窝的时候用量较大,但是要勤补窝子,一旦窝子重新恢复生机,就可以安心继续垂钓了。
D.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
秋季是钓鱼的好季节,此时鱼儿急需补充能量以备过冬,如果准备得当,秋季钓鲫鱼也会有很好的收获。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秋季野钓鲫鱼的技巧,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1:
秋季钓鲫鱼要选好天出行。天气的好坏对秋季钓鱼影响很大,在河边有大树的河段晴天钓鲫鱼较宜;河两岸有水草阴、细雨天钓鲫鱼较合适;早晨有雾也是出行施钓的好时候;气压高、空气新是垂钓出行的理想天气。秋季中午较热,气温还比较高,秋钓鲫鱼宜钓早晚。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2:
选择二年以上未干过的活水河。没有污染,水草茂盛,有一定宽度是秋季钓鲫鱼的首选。秋季的河边自然环境优美,多数偏远的河段,不被众人光顾垂钓,总认为没有大水库,商品塘施钓过瘾。其实不然,秋季在野河钓鱼也能频频上鱼,美不胜收。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3:
秋季钓鲫鱼选择合适的钓位是成功的一半。野河垂钓钓位很重要。在有水草前亮水处,能找到主河道上沿,水深在1~1.5米处;宽出主河道的河湾处;靠近坝的下游处等等,都是上鱼的好钓位。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4:
钓组配合要轻巧。秋季在野河钓鲫鱼多是250克以下鲫鱼,使用1号主线,0.6号子线,2号白袖钩。水浅用3号以下浮漂,水深可用3号以上浮漂。要多准备几副子线,子线不能过长,长了容易打结、绕线,子线长度以10~15厘米为宜。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5:
秋钓鲫鱼诱鱼要得法。秋季在野河钓鱼相比要少一些,有条件可提前定点打窝,或3。5天一次,垂钓效果会更好。选用强力诱鱼饵是基本前题。诱鱼饵可选用一些中药米,诱鱼效果好,聚鱼时间长。
秋季野钓鲫鱼技巧6:
钓饵要对路。经多次试用,疯钓鲫较适合野河钓鲫,上鲫鱼后直接用疯钓鲫活成拉饵,不需添加任何饵料,效果明显。也可将疯钓鲫中加入小鸡饲料和少许白糖搓饵垂钓。
第一,秋季的温度不太稳定,鲫鱼一整天不喜欢待在同一个水深,所以选择钓位很关键。钓位最好选择一个斜坡,但是最好不要太陡,一般早晚的时候鲫鱼喜欢靠边觅食,可以多准备几种不同长度的'鱼竿,早晚用短杆钓边钓浅,中午下午用长杆钓深。因为早上和傍晚这段时间,凉快一点,鲫鱼更喜欢待在水浅一点的地方觅食活动;而到了中午11点以后,到下午三四点钟,温度升高了,浅水的温度变化也相对比较快,鲫鱼会感觉到热,所以都往深一点的地方跑了。
第二,饵料不能太腥。在笔者个人以往的钓鱼经验中,发现用腥饵特容易招小鱼,就算是来了鲫鱼,钓上的也都是些小鲫鱼。有一次我开了两种饵料对比,第一种是腥香,第二种是纯香,用腥香饵钓时鱼口比较多,但是上的鲫鱼比较小,相比之下使用纯香饵钓上的鲫鱼都比较大一个。所以秋季钓鲫鱼主要还是以香味为主,腥味少加点意思一下即可,或者不加腥味。
第三,浮漂调得顿一点,鱼线鱼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野钓的鲫鱼一般都是些生口鱼,吃口比较凶,浮漂调得太灵敏也没有意义,一般调三四目,钓三四目,子线双钩在水底状态为上钩轻躺底,下钩躺底。鱼线用到1.0主线,0.6子线就行,没必要太粗,应付一斤多的野生鲫鱼足矣,鱼钩选择3号或者4号袖钩。
一、出钓时机要灵活
秋分过后阳光开始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慢慢开始变冷,所以秋分大致把秋季分成了两个阶段。秋分之前,气温不低,鱼类都在大量进食,此时不但鲫鱼好钓,其他鱼类也比较好钓。从天气的角度来说,选择小雨天、大雨后、阴天都是可以的,除了雨天上鱼的时间还是集中在早晚。而秋分过后气温变低,早晚比较凉,上鱼时间在中午前后较多。天气的选择上宜选择晴天、阴天,或者寒潮之前、寒潮第一天。
二、钓位选择要灵活
秋季有秋钓边的说法,严格来说钓边需要至少到仲秋,或者以秋分为界限。秋分之前气温高,选择钓点需要注意食物分布、水温高低、溶氧情况,所以钓深钓远,钓背阴,钓出入水口,钓水草区域为宜;秋分之后气温开始变低,整体水温不高不低,水温不高不低自然就到了秋钓边的时候。就算到了晚秋,只要还没有结冰,晴好天气浅水升温快,鲫鱼也会到浅水取暖和寻找食物,所以基本还是以钓浅为主。
三、用饵要灵活
秋分之前水温高小鱼多,想要钓好鲫鱼,应该使用味道不浓的饵料,奶香、麦香、略带腥味为宜,此时钓鲫鱼面饵和虫饵效果都不错,还不至于出现渔获差异巨大的情况;而秋分之后,使用面饵味道就要开始变浓了,气温低,味道浓才会更好的扩散效果,这是诱鱼的关键。此时活饵效果逐渐超过面饵,气温越低活饵效果越好。因为鲫鱼更喜欢进食活饵,活蠕动的饵料常常难以抗拒。
四、钓法要灵活
钓鲫鱼的方法较多,手竿垂钓自然是最有乐趣的。当鱼不在浅水,那台钓就比较合适,会更轻松一些。秋分之后是钓边钓浅钓草的好时候,在钓法上一定要灵活,长竿短线此时更有优势。长竿短线不但适合钓草,也适合钓浅,关键还在于可以站的较远钓比较近的钓点,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对鱼的影响。不管怎么说,气温越低,传统钓的效果越好,而钓到大鲫鱼的几率更高。
五、钓组搭配要灵活
钓鲫鱼非常注重钓组搭配,鲫鱼虽然常年进食,但是气温高低对鲫鱼进食影响很大。秋分之前钓鲫鱼,0.8的子线都没问题,甚至1号子线也行。而秋分之后气温开始变低,钓鲫鱼就更需要注重钓组搭配。不但主线要小,子线更要小,因为这会影响到入口性。此时子线0.4-0.6比较合适,如果鲫鱼个头较小,还可以降低子线的号数。晚秋初冬钓鲫鱼,有时候长时间没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更换下子线。
E. 野钓鲫鱼的技巧
野钓鲫鱼的技巧一、钓点选择
1、春季垂钓鲫鱼首先就是找浅滩草区而钓,如果是在湖库或者河流一类水域垂钓时,可以选择水流速度较慢的浅滩处垂钓,或者是支流进入水域的浅水处都是不错的钓点,通常会有较大体型的鲫鱼前来进食,收获还是不错的。
2、还有就是在河道湾处或者湖库的湾道处水流速度较慢容易聚集食物的地方,鱼儿喜欢在水域中到处活动,累的时候就会到食物丰富水流缓慢的地方进食歇息,有的则会在这些地方安家落窝,这些地方环境比较安静鱼儿吃钩会比较大胆一些,上钩率是很不错的。
3、刮风天气也是非常不错的垂钓天气,春季温度上升幅度还是比较快的,温度一高就难免会刮风,只要风力不是很大都是非常适合垂钓的,因为刮风的时候不仅会为水体增加溶氧量,也容易把食物聚集到下风口处,鱼儿活动的范围会比较集中,只是刮风天气对抛竿会有不小的影响,最好选择趁手合用的钓竿增加抛投的`准确性。
野钓鲫鱼的技巧二、钓浮的技巧
1、春季的鱼情好,也更需要有好的钓法技巧才能保证收获,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垂钓时,早晚间可以钓底,到了中午时分水温升高之后,鱼儿会上浮活动进食,此时可以钓浅钓浮,有的鱼儿则会游到浅水的草区觅食或者是开始产卵。
2、到了中午二点过后,阳光达到最强的时候,此时可以浮钓了,根据鱼儿上浮活动的水层决定垂钓深度,垂钓的时候可以选择草洞处下钩,在草区活动的鱼儿会觉得环境比较安全,吃食的时候会比较大胆,在草区垂钓要多准备几幅鱼线。
3、需要注意的是搭配浮漂的时候最好使用短尾漂,长尾漂在这些地方垂钓是不适合的,另外鱼儿中钩后可以直接把鱼儿提出水面,不需要刺鱼。
4、钓浮的时候需要打频率来诱鱼,所以使用粉质的商品饵垂钓,有一定的雾化效果,能够边诱边钓起到做窝诱鱼的作用,如果使用红虫蚯蚓垂钓的话,诱鱼方面就欠缺了很多,因为浮层的鲫鱼聚集的速度快,散开的速度更快,最好选用合适的饵料把鱼儿引诱到钓点,还有就是表层的小杂鱼数量很多,如果使用红虫蚯蚓类的荤腥虫饵,很容易吸引到小杂鱼。
野钓鲫鱼的技巧三、悬浮钓技巧
1、首先要了解鲫鱼这个时候的活动特点,一般此时鱼儿并不是在水底栖息,而是在离底十几公分的地方游动寻食,所以垂钓的时候可以把钩饵调钓到离底十几公分的位置,这样让鲫鱼更容易发现食物,提升上鱼率。
2、还有就是钩饵悬浮之后,鱼儿吃钩的动作和力度也大了很多,基本上都是黑漂,观漂的时候也容易了很多,一般来说钓底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轻微的下沉或者上送,两种状态的漂相动作截然不同,另外可根据漂相动作来分析上钩鱼体大小,如果发现浮漂迅速下沉,很可能是小个的鲫鱼吃钩了。
3、春季气温很善变,在温度低的时候鲫鱼吃口会比较轻,如果钓底的时候子线还偏长的话,鱼儿的吃钩动作就容易被忽略过,白白错失多次中鱼机会,就算调整子线长度也难以起到好的效果,因为子线减短钓组会更加灵敏,鱼儿吃钩时受到铅坠的影响会迅速逃离。
F. 夏季钓鲫鱼的技巧
第一、垂钓时间
夏季野钓鲫鱼,宜早宜晚。
尽量要在早上或者下午三点半以后进行垂钓,因为早晨水域周围较安静、空气清新、而且太阳还未上升水温也刚刚好,此时鲫鱼经过一夜的休息,逐渐感到饥饿,开始活跃的觅食中;而下午三点半以后,太阳开始落山,气温逐渐降低,水温也开始下降,鱼儿们又开始活跃起来。
夏季中午紫外线强温度高,鱼儿们为了躲避阳光直射,都躲到了深水区的水底避暑,很少出动。
另外,夏季午后高温对人体也有所伤害,所以,提醒各位渔友避开午后出行。
第二、垂钓位置
在夏季野钓鲫鱼最好选择距离岸边较近且水深不低于1米不超过1.5米的地方进行,如果钓点周围有水草,那就选择草头的位置做窝垂钓。
这是因为水草中含有大量的食物可供鱼儿觅食,其次,炎热的夏季,水里温度过高,鱼儿喜欢躲到水草下纳凉。
另外,建议垂钓时选择有活水的河流、池塘,保证鱼的活性。
第三、如何打窝
夏季垂钓鲫鱼时,打窝所用的材料不必太过麻烦,可以选择市面上出售的维他米或者酒米之类的,既简单又方便。
切记做窝的饵料不必投放太多,否则鱼儿吃得太饱就会迅速离开。
夏季垂钓鲫鱼打窝要铭记:少量勤补。
夏季气压低时,可以尝试空钩沾饵的钓法。
第四、观浮漂知提竿
垂钓时何时提竿并不是凭感觉的,要从浮漂的动向中得知提竿的时机。对于大多数的垂钓者来说,野钓一般都会选择七星漂作为“眼睛”。但大家普遍清楚的是鱼儿顶漂时要提竿,并不知道在黑漂、移漂、快速抖动时该怎么办,往往也错过了许多提竿的时机。
1、顶漂何时提竿?
顶漂就是浮漂一直往上浮动往上顶,一般在此期间,垂钓者无论何时提竿都会有很高的收获率。
2、移漂何时提竿?
移漂是指浮漂向钓位的周边方向移动多,数是被斜拉造成的。夏季杂鱼较多,各鱼类竟食,以及较大的鲫鱼咬钩时,这种漂相就会出现。
而这种情况下提竿的最佳时机就是在浮漂慢慢移向旁边移动时。
3、黑漂何时提竿?
黑漂这种现象在夏季垂钓是特别常见的,大多都是在被大鱼咬钩时产生,浮漂全部浸入水中无法观察。应对这种情况,提竿的最佳时机就是鱼儿快速咬钩浮漂突然没进水里时。
4、快速抖动怎样提竿?
顾名思义,这指的就是浮漂以较快的速度不停地摇摆晃动。而在这种情况下垂钓者应该缓慢提竿,不过现实中许多人都忽略了这种情况,错失了好机会。
一、钓浮鱼的时机
鱼儿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时,都可以用浮钓技巧来施钓,还有的底层鱼有时也会上浮,比如鲫鱼鲤鱼,上浮也能钓到它们。浮钓进行时一般是连续性的,速度或频率较快,如果技巧掌握不到位,是难以胜任的。
浮钓的时机或者条件有以下几类:
一是天气的影响,气温水温比较适宜的时候,水体含氧充分,鱼儿活跃,会嬉戏于水体上层;当气压较低的时候,鱼儿缺氧是没办法才上浮的,也是可以钓浮的。
二是鱼群的密度较大时,不同的鱼种都在钓点附近转悠,个体较小的鱼儿被赶到水体上层活动,只要诱鱼得法,就能轻松钓获。
三是底钓途中,常有鱼儿中途拦截钩饵,这就表示有鱼儿开始上浮,可以进行浮钓了。
四是窝中的确是有鱼的,但是不咬钩,此时不妨改用浮钓。
五是池塘里的浮鱼多时,直接浮钓。
二、钓浮利器的准备
一是线组的搭配,钓浮的主线与子线的线径不可差别过大,子线最好用短一点,可控制在15公分之下。目的是整个线组便于调动,讯号容易顺利地被传递。
二是饵料的化散效果要很好,不仅要有横向扩散的效果,还要有慢慢下沉的微粒,提高其诱鱼留鱼的效能。所以开饵要十分注意饵料的材质与密度,想连续上鱼,必须重视饵料的融散性能,而且针对不同的鱼种,还要有所调整。
三是钩子的选择,我们不推荐使用长钩柄的钓钩,应使用钩条稍粗的钩子,使鱼儿的吃钩讯号能迅速传递至浮漂。钩子的型号根据对象鱼而定,比如钓草鱼与鲢鱼可用6到7号的伊豆钩,钓鲫鱼可用二至四号的伊豆钩。
三、钓浮技巧与手段
1、空钩抛竿,熟悉浮漂自身的动作特点
空钩抛竿后,注意观察浮漂自身的动作,这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钓浮时将咬钩讯号与浮漂自身的讯号区别开来。浮钓要求钓者端着杆子,水面上的主线不是绷直状态的。因为要端着钓竿,所以动作不能迅猛,而要稳而轻缓,避免线组发生缠绕。扬竿时小臂轻轻抬起,力到即可,不能用力过度。
2、钓鲫宜可
因为鲫鱼虽然在底层活动,但他们不是一直呆在底层水域的,当水体溶氧较少,水底有大鱼在转悠的时候,他们就会上浮。再就是水温条件很好的时候,鲫鱼都十分活跃,也会上浮觅食。有时也有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使鲫鱼上浮。
3、钓水表下三十只五十公分的浮鱼
鱼儿上浮至这样的水层,一般会主动觅食,只要有钩饵入水,都会遭到鱼儿抢食,钓者频频抛竿, 很有节奏地上鱼。此时我们可用枣核漂,因为它翻身迅速,浮漂站立很快,就利于钓者及时地发现鱼讯,以保证及时扬竿获鱼。钓者看到浮漂点动或者上顶与迅速下顿时,都要及时扬竿。此时子线可控制在十厘米的长度,饵料要求融散快而比重较小,推荐使用拉饵施钓。
4、钓中层水体的鱼
钓中层鱼,推荐使用中小号的长身硬尾漂,调目推荐调至示目标的四分之三处。选十二厘米长度的子线,两钩的间距可设为二至三个钩长。
饵料要使用比重大一点且融散效果中等的拉饵。当虚假讯号较多是,可将拉饵改为搓饵并加大调目,也可换用软尾的浮漂。
遇到钩饵还没有到达中层,而遭截口时,可以适当地放弃截口的讯号,观察浮漂下沉至调目之下时才可提竿,这样中鱼率就要高一点。
5、钓离底三十公分左右的鱼
当鱼上浮幅度不大时,离底二三十公分,垂钓的方法与钓中层水体的鱼大致相同,区别是要将钓饵的比重与黏度增大一点。此时的调目也较小,可空钩半水调二到三目。与钓中层鱼一样,也适当放弃中途的截口,看到浮漂下沉至调目之下,出现迅速下沉时再提竿获鱼,当然上顶也要提竿。
浮钓虽好,但有时机与条件的限制。一般在出钓时也要最先选择底钓,只有浮钓的时机成熟时,才使用浮钓,如果浮钓效果不佳,应改回底钓。因为我们要遵循找鱼而钓的原则,钓鱼若违反了客观规律是不行的。
诱饵宜浓不宜淡
在我国南方,通常把立春至春分这段时间称为早春。这段时间气温反差大,天气冷暖变化无常。这时的鱼儿活动范围小,要求钓手要在远近深浅的钓点下钩,寻找鱼的洄游区域,即人们常说的“人找鱼”钓法。
立春能不能钓上鱼饵料是关键。冬天刚过,鱼儿食欲差,消化力弱,布窝的诱饵,味宜浓不宜淡,要突出香、甜、鲜、散,以粉饵为主,颗粒饵为辅。通常用油饼粉、炒香碎细的黄豆粉、花生粉、芝麻粉或商品饵拌炒香的碎米布窝。布窝时要做到“量少次数多,相机补加”,不可一次投足,这样才能保证鱼儿诱之能来,来之能留。
钓饵宜荤不宜素
鱼儿经过一冬的消耗,需要补充自身的蛋白质。所以,钓饵要尽量不使用素饵,应选用营养丰富的线虫(红虫)、红蚯蚓等动物饵料。因立春气温低,鱼儿食欲差,对鱼饵味道比较挑剔。线虫、红蚯蚓穿上钩后,具有动感,能起到刺激和逗鱼上钩的作用。
钓位宜浅不宜深
立春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鱼儿也开始了一年新的生活。“春钓滩”是众多钓手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水草要先从浅滩长出,鱼儿游到浅滩才有食源;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快,这时的鱼儿必奔浅滩觅食。在通常情况下,立春除早、晚的深水外,其余时间应钓浅水部位。这种“钓浅不钓深”的钓法,是根据这个时段的气温变化和鱼儿的活动规律来决定的。
天气宜晴不宜阴
立春,还带有几分冬季的寒意,刚越冬的鱼儿,仍有几分冬日避寒的习性,少吃少动。在选择天气时,应按冬钓的基本要求“钓晴不钓阴”,在有阳光的天气出钓为上策。钓位尽量选背风、向阳的一侧。若有阳光的天气,伴有1~3级的风,水中氧气充足,鱼儿食欲会倍增;若风力在4级以上的阴雨天气,水温会有所下降,鱼儿会不思饮食,钓手不宜外出垂钓。
水域宜小不宜大
立春,钓小水面要优于大水面,因小水面窝风,水体不受什么风吹浪打的影响,在阳光照射下,易于聚热,水温上升快,鱼儿会更活跃;小水面一般水质肥沃,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肥水水温高于瘦水;小水面鱼的密度相应大一些,从多鱼儿的游动,既容易使水质变浑,增加水色的隐蔽性,又能使鱼儿进入兴奋状态,刺激鱼儿咬钩,提高上钩率。
现将其钓具和钓法简介如下:
一、钓具:2米左右竿尖细而轻巧的短软型带轮小海竿4-5副。每轮绕上直径0.25或0.30毫米的钓线80-100米;用与钓线线径相同的一般尼龙线每隔15-20厘米绑上带脑线的5-6号钩一只,共绑4只,即成串钩。串钩前端拴铅能一枚,后端拴个连接环或卡子,使用时与主线连接。整个钓具就齐备了。
二、钓法:到钓场后,将海竿整理好并在钓线上连接上带铅礁的串钩,每只钩捆上红虫即可甩竿垂钓。
由于立春天气凉水温低,鱼儿还未完全脱离冬眠状态,常常窝在一处不愿活动,懒于摄食。因此,垂钓者可采用的对策是:第一,甩竿采取先分散后集中的方法。分散甩竿的目的是铺开的面广,在于用饵寻找鱼的`踪迹。过一阵后,不论哪支竿有鱼咬钩,就将其余的海竿集中打过去。第二,也正是因为鱼活动迟缓,钓竿不仅要勤甩,而且还要每隔一会儿就摇摇轮紧一段线,使饵钩不断活动和移位,以引起鱼的注意,诱其上钩。第三,还要勤换地方。一片水域钓一二个小时,一旦鱼很少咬钩了,就要另换一片水域。
三、看尖识鱼:立春垂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和少量的鲤鱼,小杂鱼很少闹钩,因此,竿尖反应的讯息比较容易识别:鲫鱼个体小,咬钩文静,竿尖反应轻微有节奏,一般是点点点后再有力地一点,即表明是鲫鱼在吞饵;而鲤鱼一般个体较大,吞饵动作也较明显,竿尖的反应是重重地点二三下后,竿子即呈弯腰趋势;有时竿尖丝毫没有反应,钓线却突然松弛下落(亦称“回线”),这也是鱼儿吞饵上钧的迹象。垂钓者只要观察到上述三种讯号,均应及时抬竿。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钓位?
垂钓中,钓友们急切作钓,容易导致频繁更换钓位钓点,从而错过最佳垂钓时间,鲫鱼喜食植物根枝,应从有利于鱼藏身的地方,例如有水草、植被生长的地方来选择、也可从鱼的洄游路径方面来考虑。冬末春初,气温较低,垂钓鲫鱼钓位应选择在向阳面较好。合适的温度、丰富的饵料常吸引鲫鱼到浅水区活动,常集群游到水草、芦苇茬里寻食晒太阳,安静的环境中,我们常能看到它们游于浅水层的身影,这就为我们决定垂钓钓点提供了目标。
水下地形对打窝有何影响?
不同的地形对打窝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当我们到陌生水域时,我们应该通过调漂时漂的反应来判断所选钓点的水下情况,了解水下地形,这便于我们调整打窝时的方法和窝料抛投距离的选择。
窝料的选择与打窝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夏季,垂钓个体较大的鱼,如青鱼、草鱼等,可做重窝,提前几天甚至提前一周,用玉米、豆饼、麦子或者是一些自制的窝料来打窝。在冬季或者初春时,因气温影响,鱼活性弱,垂钓鲫鱼时,重窝易惊鱼。这时,就要轻打窝,运用酒米掺兑麝香米打窝,稍稍打窝就可以了。酒米味型清淡且比重大,运用酒米作为窝料,即使在有缓坡的地方也可以准确地落在钓点当中。酒米打窝,鲫鱼吸食速度缓慢且时间长,聚鱼留鱼的效果较好。
小杂鱼闹窝,饵料上又该要作何调整?
在自然水域作钓,小杂鱼是不可避免的,垂钓鲫鱼时,面对小杂鱼比较多的水域,最好以香为主,切勿让饵料过于腥。在饵料状态上,作钓水域如果较深,饵料就多打多揉搓,使饵料偏黏,以免雾化过快招致小鱼。延长饵料雾化时间可使饵料顺利到达钓点,以防止饵料在下落的途中掉落或者完全雾化。
一、钓截杀
所谓钓截杀,指的是在底钓鲫鱼时,当饵料在下沉的过程中,鱼快速浮起将钩饵吞入嘴中。此时漂的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突然出现一个半目左右的加速下沉,也即大家常说的轻微下顿。钓者如果这时候能把握好机会,就能来一次漂亮的截杀。钓截杀时,具体有可以分为钓离底截杀和半水截杀。
1.钓离底截杀
通常在钩饵距离水底4~5厘米左右时,守在窝底的鱼儿将正在下沉的钓饵顺势吸进嘴里。钓离底截杀,除了要考虑鱼的因素外,钓者抛竿也必须十分精准,窝子打得要紧凑,抛竿频率要一致,选配的饵料要合鱼口味。离底截杀钓鲫鱼选择漂时,一定要用灵敏度要高、细身细尖的漂,否则钓者在垂钓过程中,很不容易读出下沉过程中的加速动作。
2.钓半水截杀
一般是在钩饵下沉至水深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处时,鱼出现截食吃饵。此时,浮漂常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漂讯。一种是跟离底截杀比较相像的“轻放下顿”,不过漂的下顿幅度特别小,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目到五分之一目的样子。
出现这种漂相时,一般是正在下沉的钩饵刚刚沉过铅坠,鱼就吸饵了。而它们在吸饵的过程中,拉钓饵的方向为横向,漂基本不会出现漂亮的下顿。另一种是漂在下沉的过程中突然出现短暂停顿,这时候钓饵通常还在铅坠的上方,鱼在吃食过程中,因为拉住了下沉中的铅坠,而使浮漂暂时失重,停止下沉。
钓半水截杀时,不一定要用细长身漂,事实上,选用翻身站立快的漂的效果会更好,不过漂一定要细,否则停顿时动作不明显。
当钓者感觉到有半水截杀,而漂讯有不明显时,可采用加减铅皮的方式来调整漂的下沉速度。如果是下沉过快,就要一目目地减铅皮,反之,如果漂下沉速度很慢,就需要一目目地加铅皮。当然其他因素也要考虑进来,比如鱼钩的大小,所选鲫鱼饵料的大小、软硬,子线的长短等等。
二、反抛
这虽然是一种抛竿方法,但同样也算是一种钓鲫鱼的好技法。此抛竿法是针对通常所讲的正抛来讲的。
平常抛竿时,因为受到主线的牵制,浮漂往往会向前倒,而反抛呢,通过在抛竿时进行柔和的控线和前送,从而让漂向后倒(向着钓鱼人的方向)。
反抛是在钓浮过程中,暂时找不到短身站立快的漂,而鱼又很一直在上层活动,迫不得已情况下的一种补救方式。它可以让漂站立的方向跟钓饵下沉的方向一致,这样在钓饵入水后,只要有鱼吃饵,漂上即会产生动作。并且它的漂相也很独特,常常是向斜下方进行窜动。
一般说,钓鲫鱼要掌握三个字:小、细、灵;和六个优于:双钩优于单钩、双坠优于单坠、近钓优于远钓、打窝守钓优于不打窝走钓、底钓优于浮钓、动优于静。分述如下。
一、掌握三个字:小、细、灵
1.钓鲫的钩要小
在野河钓鲫,有时偶然也会钓到几条200克以上的大鲫鱼,但大多数是50克以下的小鲫鱼。鱼小嘴也小,因此要选长柄小钩,以便于摘钩。
2.钓鲫的线要细
钓鲫鱼的线要细,渔线细隐蔽性好,鲫鱼不易发现,容易上钩。应选用直径0.15~0.20毫米的强力线。线的长度为竿为的1/2或1/3。长竿短线,钩入窝时能垂直下落。
3.钓鲫的漂要灵
应选用风漂,漂体呈流线型,两头细尖颜色鲜艳、既要求灵敏又要求头粗大(或球形),以便于观察。
二、六个优于
1.双钩优于单钩
有的钓友认为双钩容易挂草和缠绕,不爱用双钩,其实双钩的利大于弊。利有四条:
①双钩目标比单钩增大一倍;
②双钩一上一下,当河底有污泥或烂草时,下钩容易埋在里面,还有上钩,鱼儿同样能见到钓饵而咬钩;
③双钩可以挂两个饵,一荤一素或两荤两素,或两个不同色味的饵料,任鱼儿挑选,爱吃那个吃那个;
④双钩有时会有两条鱼同时咬钩。可见,使用双钩是提高上鱼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双坠优于单坠
双坠反应比单坠灵敏,能迅速及时地将鱼儿咬钩的信息传递到浮漂上,而且漂送得高,便于及时掌握提竿时机。方法是将坠分成两部分,一大一小,大坠重量占4/5,小坠重量占1/5。下坠(小坠)距上钩3厘米,上坠(大坠)距小坠为5厘米,组成悬坠底钓的组合(见图),与台钓的组合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3.近钓优于远钓
渔谚说:"春钓滩"、"秋钓边",钓滩与钓边都是指钓近。为什么要钓近呢?因为岸边水温适宜,水草茂盛,饵料丰富,是鱼儿的"安全港湾"。若钓远就失去了上述有利的条件。
4.守钓优于走钓
野河垂钓,水面宽广,鱼儿稀少,活动范围大,要使鱼儿尽快聚拢起来,必须打窝。打3~4个窝子,耐心等鱼进窝,坚持以守为主。
并不是每个窝子都有鱼,可能有1~2个窝子有鱼,这时就要重点对有鱼的窝子保窝,及时补饵,以使鱼留在窝中。诱饵应是色香味俱全,由块状(豆饼块)、粒状(颗粒料和用曲酒浸泡过的大米、小米)和粉状(炒香的玉米面)三者混合后,用钓场的水搅拌成团后打窝,效果显着。如果垂钓者不打窝,拿着手竿到处去找鱼,要找到鱼的踪迹,难度是很大的,故不宜采用此法。
5.底钓优于浮钓
野河垂钓都是野生鱼类,多数为底层鱼,中层鱼较少,即使草鱼、鲂鱼、翘嘴、黑鱼等中上层鱼,也吃底钩。因此在野河垂钓要坚持以底钓为主。
6.动优于静
这里的动指的是使钓饵动起来,动态仿真。鲫鱼的眼睛像青蛙的眼睛一样,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几乎视而不见,难以发现目标,对动的物体则极易发现,对可食的食物,就会马上兴奋起来。垂钓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当投钩后,很久没有动静换饵时提起手竿的瞬间,鲫鱼抢食而上钩。因此在垂钓中必须经常不断地(每隔2~3分钟)提竿,上下或左右扯动10~20厘米,使钓饵在水中晃动,似虫儿游动,以便鱼儿发现,诱其咬钩。相反钓饵处于静止不动状态,上鱼率就明显地下降了。
G. 8个钓鲫鱼的技巧
钓鲫鱼的技巧一、选钓活水
鱼儿只有在含氧充足的水体活跃度才高,缺氧会导致浮头甚至死亡。活水是指垂钓区的水体处于流动状态,比如一些进水口或出水口,流动的水体溶氧高。选钓活水,钓效一般都较好。
碰上下雨天,雨水能使水体溶氧增加,雨后天晴就是出钓的好机会。遇上大风大浪的天气,水波翻滚,使氧气很好地溶入水中,加上大风将岸边的植物果实或小昆虫等卷入水中,这些天然的食物正合鱼的胃口,所以,在大风停后,选在下风口施钓是很理想的。
钓鲫鱼的技巧二、趋温而钓
鱼有趋温性,鲫鱼更是怕冷也惧热,然而一年四季水温有在不断变化,鲫鱼只有在气温处于15到25℃之间才最为活跃,气温再高一些或低一些都会影响它们的食欲,况且鲫鱼还是适应水温能力较强的鱼种,一般春秋季气温水温都比较适宜鲫鱼的觅食,适合全天候施钓。到了夏季,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早晚垂钓。而冬季则需要碰到晴好的天气于中午前后施钓。
钓鲫鱼的技巧三、寻鱼而钓
鲫鱼生性胆小喜欢安静,常隐身于水草丛中以及其它水底有杂物的地方,像水下乱石堆积、树桩或树枝陈杂、桥墩下石壁边等处,比较僻静,是下钩的好地方。还有一些淘洗码头等食物较多的地方也是较好的钓点。
钓鲫鱼的技巧四、换窝而钓
钓鱼固然要有耐心守钓,特别是冬季,打窝后至少要等待三四十分钟之后才有鱼可钓。但守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守,换窝而钓也不是过于频繁地随便换窝,那些老窝点常有诱饵投放,还有那些鱼群密度较大的小鱼塘,基本不用频繁地更换钓位。
如果是野外施钓,就要考虑换窝而钓。江河湖库野钓可以单竿多窝而钓,事先多打几个窝点,一般三到五个,也可顺次延迟一二十分钟依次打窝,等到诱鱼有一定效果后开始垂钓,一个窝点守候一个小时还无鱼,就可适时换窝而钓,这样轮流走钓,一个窝点上鱼一两条后适当续窝,再到下个窝点继续垂钓,当然,哪窝有鱼钓哪窝也是必须的。
钓鲫鱼的技巧五、区别水质
水质好的水域当然适合鱼儿生存,鲫鱼也不例外,它们多在水质良好、溶氧充足的水体中游动。如果水质不好,加上溶氧不足,鲫鱼就会食欲减退、浮于水面但拒绝进食,严重的直接导致死亡。所以我们要选水色较浅的水域施钓,像淡绿色与淡青色的水质就稍差些,那种颜色深的水质腐殖质成分太多,而且溶氧严重不足,根本不适合垂钓。
钓鲫鱼的技巧六、适时逗引
当一切准备就绪,诱鱼也有效果之后,如果发现有鱼星但就是鱼不吸食钩饵,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窝点有较大的草鱼或鲤鱼,鲫鱼胆小不敢放肆地进窝觅食;二是由于水温低,鲫鱼还处于缓慢行动状态,极有可能未及时发现钩饵。这时我们就要实施逗引之法,轻拉竿稍,从不同方向轻而慢地移动钩饵,模拟出食物运动的状态,吸引鲫鱼的'注意力,诱鱼上钩。对于冬季鱼儿的迟缓状态,使用红虫或细红的蚯蚓挂钩施钓,效果是很好的。
钓鲫鱼的技巧七、反钓明水
虽说钓草是普遍的原则,有水草的钓点鲫鱼也多。但也有例外,高温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也有鲫鱼在水位较深的明水处觅食。若是夏季,可在距离鲤鱼窝点五到十米的明水区打窝施钓,机会好还可钓到体型较大的鲫鱼。若是冬季,在常用窝点的附近明水区诱钓,也能钓获较大的鲫鱼。
钓鲫鱼的技巧八、给鲫鱼一点好吃的
鲫鱼食性较杂,荤饵素饵都吃。红虫蚯蚓就不必说了,小河虾与蛆也是很好的荤饵;素饵一般是面粉、蚕豆粉、米饭以及红薯丁、玉米粑等比较适合胃口。垂钓的时候可以荤饵素饵换着用,如果能换一点更新鲜好吃的食物,效果就会更好。像新米做成的饭粒、嫩玉米、新鲜的红薯丁等都是鲫鱼青睐的食物。
H. 真正野钓鲫鱼方法 钓鲫鱼4个技巧
1、要重视打窝子。要依据时间、地形、水域的不同,采取打窝或饲窝措施。如上述“春钓浅滩”中的饵窝,比临场现打窝效果要好。如某塘杂草丛生,下钩困难,但该处鲫鱼多,离家不远,或交通比较方便,就不要放过。选准钓位后,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彻底清除杂草或其他障碍物,头天用喷了小药的窝料先打他一天的窝,第二天才下钩,这样可能连续4~5天都能获得丰收。
打立体窝。适应于陡坡下,或大堤下的深水域。窝料我建议使用微信yu4038的配合他的小药使用效果确实好,按使用方法喷小药以后,装袋备用。到钓位后,再掺入20%的岸边潮湿泥土,撒入钓位,边撒边形成立体窝。用齐竿线的手竿,拴2只渔钩,搭配好坠漂,使下钩刚好沉底,上钩悬浮于距水底约8厘米。由于不间断地向钓域投撒诱饵,会出现越钓鱼越多的局面,半小时后越往后上鱼越多,甚至可出现投钩尚未落底,半路被鱼拦吞的情况,一竿2鱼较常见,偶尔可一竿获2鱼。为了节省装饵时间,可用蚯蚓喷小药以后装钩,装一次饵可连钓3~5条鱼不用换饵。窝料在向钓位投抛时,不可避免地像下雨那样“刷刷”作响,但只要是散状、少量、多次地投撒,鱼是不害怕的,不仅鲫鱼爱咬钩,鲤鱼咬钩的也不少。
当出现鱼群在水面抢食的情况时,说明投饵过勤、过多,此时上钩率反而下降,不仅要暂停撒饵,还应把底钩上提使之接近水面,拉到鱼群中,并有卧漂出现,用抖竿或上下提拉的方法,诱鱼上钩。暂停投撒诱饵后,鱼群又会沉底觅食。
2、要掌握大鲫鱼的特点。雨季江河的洄水涡中,水库放水闸旁,桥墩洄湾处,常是大鲫鱼群集处。浮萍密的池塘,有“吧哒”声,或浮萍被拱起,或把头露出水面吸氧,多为大鲫鱼的行踪。若饵钩尚未沉到水底,半路被鱼拦吞,渔漂缓动或横卧不动,多是大鲫鱼所为。小送漂,或送漂速度越慢,鲫鱼的个体就越大。在打底窝后观察鱼星(小气泡)时,当看到密密匝匝的气泡中有较大气泡出现,就是大鲫鱼进窝的信号。
3、要注意应付鲫鱼脱钩后施放的惊液。鲫鱼上钩脱逃时,能分泌出惊液,提示它的伙伴注意危险。当其他鱼闻到惊液气味时,就迅速逃窜。若在垂钓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更换一下钓位,因为要等惊液气味散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垂钓效果。抓鱼摘钩的手,也会沾染上这种惊液味,应注意及时清洗擦净,再去拿饵装钩,否则也影响上钩。这个就是很多钓友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有时候还觉得怎么我窝里鱼是有就是不吃啊。其实是惊鱼了。
4、要注意风对钓鲫鱼的影响。有风有浪的水域,比宁静无浪钓位上鱼快,且多。如果再下点濛濛细雨,临近黄昏时分,鲫鱼咬钩可达近似疯狂的程度,几乎是投下钩就咬。在吞钩高峰时,往往是1分钟可钓2尾鱼。双钩长脑线,主线齐竿长,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在风吹浪动的水域中,溶氧充足,下小雨天气,鱼儿误认为夜间来临,从而加速摄食进度。这样的时机要抓住,不能放过。
I. 野钓鲫鱼的方法和技巧
野钓鲫鱼的方法和技巧:饵料加香、加腥,小水域多做窝,大水域走钓,找桥墩、草丛、树荫处做窝子。
一、饵料加香、加腥
寒露一过,虽然气温、水温都在下降,但总有一个常阴的区域,水温的变化不是那么的明显,能做到真正的冬暖夏凉,比如桥墩下、草丛附近、树荫、山阴。
这些位置常年没有太阳照射,水温的变化区间比较小,所以平时就很吸引鲫鱼群来此躲避、觅食、栖息,选择这些位置做窝子,即便用普通的窝料打窝,也能有不错的渔获。
这种窝点唯一的缺点,就是数量太少,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便能发现,也很不容易抢占,所以我们了解一二即可,没有必要专门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