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的测试原理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ISE法,快速测定混凝土、砂石子、外加剂等水溶性物质的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浓度量测范围10-5~10-1 M(mol·L-1)mol/L;。
㈡ 砂的氯离子如何检测,最简易的、简单的、要详细点的说~
先烘干沙,称取500G,再取500ML蒸馏水,放瓶中静置2H,再用滤纸过滤,取50ml试样,加1ml铬酸钾指示剂 ,再用0.01mol/L硝酸银滴定至砖红色,记下V,再由公式算出。
㈢ 海砂的氯离子含量如何检测
氯离子含量检测所需仪器设备和试剂:1,天平2,矿泉水瓶一个3,三角瓶4,容量瓶5,滴定管6,移液管7,5%(W/ V)铬酸钾指示剂8,0.01%氯化钠溶液9,0.01%硝酸银溶液实验步骤取海沙1斤晒干,装入矿泉水瓶,取1斤蒸馏水注入瓶内,盖上盖,摇动一会,放2小时再摇一会,使氯化盐充分溶解,将澄清的溶液过滤,用移液管吸取50ML滤液,注入三角瓶,加入5%的铬酸钾指示剂1ML,用0.01%硝酸银溶液定至呈现砖红色为终点9,
㈣ 砂中氯离子含量最终结果精确到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至0.001% 。
砂矿物在熔体或溶液中结晶时,都有一定的结晶温度,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稳定。例如β-石英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低于867℃时开始形成,只在867-573℃范围内稳定。
α-石英则在573℃时开始形成,温度低于573℃时才稳定。因此,在砂样中(常规条件下)见不到β-石英,只能见到α-石英呈β-石英(六方双锥晶体)的假象。
(4)砂氯离子快速测定方法扩展阅读:
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砂矿物,其质点堆积紧密,即密度大、硬度大。如金刚石(形成于10000大气压力)。由于地壳中压力是随深度增加的,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砂矿物往往在地壳的深处和地幔中。
此外,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定向压力能使某些片状和柱状砂矿物在平行于压力作用的方向上发生溶解,而在垂直压力作用的方向上生长,结果造成这些砂矿物在母体中呈定向排列,如片麻岩中的黑云母和石英,其单体形态有向垂直压力的方向伸展的特点与一般花岗岩中的相区别。
㈤ 关于砂的氯离子含量试验(铬酸钾指示剂法)的若干问题 望高手解答
1.
铬酸钾需要先滴加些硝酸银,至变色为止,充分静置后过滤备用。目的是使溶液成为铬酸银饱和溶液,可减少滴定误差。对其浓度要求不严格,大致浓度5%就行,没必要精确。
硝酸银浓度按方法给定的就好,到砖红色终点。硝酸银浓度太低的话终点变色不敏锐,不易准确判断终点;浓度太高则滴定误差较大。不过这个浓度也不必精确等于0.0100mol/L。
2.
太低也不正常,本实验方法也未必能达到如此精度。最好再仔细检查实验步骤,看是否有疏漏。自己也用氯化钠配个参比溶液,按实验步骤做做,以确认究竟是氯离子含量确实低呢,还是实验操作有问题。
3.
没有了,这个就是有效的方法。化学滴定都是用颜色判断滴定终点的
㈥ 关于砂的氯离子含量试验(铬酸钾指示剂法)的若干问题 望高手解答
1. 铬酸钾需要先滴加些硝酸银,至变色为止,充分静置后过滤备用。目的是使溶液成为铬酸银饱和溶液,可减少滴定误差。对其浓度要求不严格,大致浓度5%就行,没必要精确。
硝酸银浓度按方法给定的就好,到砖红色终点。硝酸银浓度太低的话终点变色不敏锐,不易准确判断终点;浓度太高则滴定误差较大。不过这个浓度也不必精确等于0.0100mol/L。
2. 太低也不正常,本实验方法也未必能达到如此精度。最好再仔细检查实验步骤,看是否有疏漏。自己也用氯化钠配个参比溶液,按实验步骤做做,以确认究竟是氯离子含量确实低呢,还是实验操作有问题。
3. 没有了,这个就是有效的方法。化学滴定都是用颜色判断滴定终点的
㈦ 关于砂的氯离子含量试验(铬酸钾指示剂法)的若干问题 望高手解答
1.
铬酸钾需要先滴加些
硝酸银
,至变色为止,充分静
置后
过滤备用。目的是使
溶液
成为铬酸银
饱和溶液
,可减少
滴定误差
。对其
浓度
要求不严格,大致浓度5%就行,没必要精确。
硝酸银浓度按方法给定的就好,到砖红色终点。硝酸银浓度太低的话终点变色不敏锐,不易准确判断终点;浓度太高则滴定误差较大。不过这个浓度也不必精确等于0.0100
mol
/L。
2.
太低也不正常,本实验方法也未必能达到如此
精度
。最好再仔细检查实验步骤,看是否有疏漏。自己也用
氯化钠
配个
参比溶液
,按实验步骤做做,以确认究竟是
氯离子
含量
确实低呢,还是实验操作
有问题
。
3.
没有了,这个就是有效的方法。
化学
滴定都是用颜色判断
滴定终点
的
㈧ 混凝土中砂浆的氯离子总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具体实验方法是怎么样的)
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就对混凝土中氯离子限量作出了规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确定,目前可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标准中的方法,根据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计算各组份材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总和,除以水泥用量,计算出相应的百分比。在《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的附录C中,采用的是AgNO3溶液滴定的方法来确定混凝土中砂浆的氯离子含量。第一种方法,首先必须知道实际混凝土配合比及各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但实际施工中实际配合比常存在误差,并且有些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是难以确定的。其外,各材料混合成混凝土拌合物后,会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变化,原来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氯离子可能会变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计算出的氯离子含量往往比实际的含量偏高。第二种方法,是检测混凝土中砂浆的氯离子含量,而不是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因此必须知道配合比才能知道水泥的重量百分比,才能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判定。
㈨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是什么
1、工具/原料:AgNo3溶液,稀HNO3。
2、原理:Ag++Cl-=AgCl(沉淀)。
3、在被检测的溶液中先加入稀的稀HNO3溶液,排除离子的干扰,如OH-碳酸根等。
4、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5、判断A,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有氯离子。
6、判断B,无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没有氯离子。
㈩ 海砂的氯离子含量如何检测
将海砂烘干研细,由于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是很高,可采用硫氰酸铵容量法或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需购买氯离子测定仪),内容比较多,详细操作步骤见: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可在网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