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网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数出方格数是6,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计算:3×2=6(平方厘米).
答:图①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2)数出方格数是3个,所以面积是3平方厘米;
计算:2×1.5=3(平方厘米).
答:图②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
(3)数出方格数是2个,所以面积是2平方厘米.
计算:2×1=2(平方厘米).
答:图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
② 每个方格表示1厘米,认为最难,面积运用“什么”方法可以化难为易
先计算每个方格的面积1×1二1平方厘米,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可以化唯为易,
③ 用方格纸画图怎么数面积
一般用割补法,把不是一个完整方格的拼成完整的方格
当然还可以用皮克公式来计算
④ 求面积数方格的作用
方格是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直观图之一,是数形结合的有效载体。在平面图形面积学习中,方格还有其特殊的意义――面积单位。数方格在图形面积教学中是一种直观、简易、原始的计量面积的方法,在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平面图形面积时都会用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老师都只是把它单独地作为一种计量面积的方法,对数方格这一环节的教学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其实数方格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笔者认为它可以统领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
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数方格可以强化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感悟面积是面积单位平铺度量出来的结果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时,首先给出一个5 cm×3 cm的长方形,让学生估计面积,然后引导学生用边长1 cm的正方形纸片(面积单位)来摆一摆。这个长方形中可以摆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于是就呈现(如右图)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 cm2的长方形,让学生去通过数方格(面积单位)得到:长方形的长边有5个面积单位,宽边有3个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总数为5×3=15(个)。接着让学生用12个面积为1 cm2的小正方形去拼出不同的长方形,画出示意图(如下图)
再观察并数出长边摆的个数和宽边摆的个数,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边所摆面积单位的个数(即每行的面积单位数)×宽边所摆面积单位的个数(即行数),同时发现:每行的面积单位数正好是长方形长刻度数,
1
行数正好是宽的刻度数,长方形的面积=长的刻度数×宽的刻度数=长×宽。作者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过程中,是将面积转化为方格,让学生理解面积的计算就是计算面积单位的数量,而数方格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长和宽与面积单位数之间联系的过程。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让学生在数方格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思想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教学瓶颈和学生的困惑是:为什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是怎么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呢,这也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有别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之处。教材是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画在方格中(且注明:一个方格代表1 cm2,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的平行四边形与一个长方形(底和长相等、高与宽相等)的面积来体验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和长相等、高与宽相等,面积相等,体验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与之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来计算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但作者认为,这样数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验到转化的思想,并且为了学生能数出面积,教材还特意注明“一个方格代表1 cm2,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这显然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和教学的瓶颈,也没有真正地发挥数方格的价值。作者认为,数方格的过程是要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去感悟“剪一剪、拼一拼”将不能直接用标准面积单位度量的图形,能准确地得到它的面积,其方法是“转化”。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这样展开。
环节一:估测面积引入。在引入环节中老师先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摸一摸它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
环节二:引出数方格。为了验证谁估测的比较准确,让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学生就说测量底和邻边长度,并且将它们相乘,有学生说用方格去摆。老师就顺势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画在了方格纸上,并且告诉学生“每一个方格是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学生独立地在方格纸操作,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请在方格纸上把你数的过程清楚地表示出来,做到让人一目了然。
环节三:学生操作,反馈交流。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答案之后,我们展开交流,发现数方格的效果凸显出来了。
学生除了先得到满格20个以后,还可发现:20个半、21个半„„得到24以外,大部分学生用了转化的方法,如图1用了左右不满格去拼成一个满格。图2和图3学生用了整体剪拼、转化而成,得到面积为24 cm2。图2的学生从中已经发现转化后是长方形,用了长乘宽即底乘高的方法计算得到。
以上的教学中我们得到:让学生数方格,不仅仅是让其数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自己发现。当有了图2中学生的引领,大部分学生的头脑开窍了,知道“只要算出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就可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老师借势让学生再思考: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这样剪下来拼过去转化为长方形呢,是不是都可以通过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可见,通过数方格学生已经发现了平行四边形似乎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而且可以通过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
3
积。在后续的学习中只要通过操作验证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只要沿高剪就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且寻找所拼成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等关系,就可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以上教学说明:学生的转化思想缘于直观的数方格,他们想把方格补完整的同时实施了这种朴素的转化方法。因此,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在数方格中经历方格割补凑整到图形割补转化的递进,以此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经验无缝对接。
三、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数方格让学生拓展思维,建立空间联系,感悟殊途同归的同化思想
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教材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没有编写用方格,而是让学生通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来拼成平行四边形来实现。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是怎样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呢,学生基本上很难想到。
作者认为,要借助于数方格,让学生充分利用方格的直观感知来悟出其中的奥秘。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可迁移平行四边形的剪拼法,但同时又有属于它自己的转化方法,即加拼法,而加拼法需要更多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要在这一点上有所凸现。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先提供给学生一个有方格(每个方格边长1 cm)支撑的平行四边形(图4),算一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紧接着让学生再思考“从图中,你还能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吗,”有的学生稍加思索,顿时想到了三角形的面积是12 cm2。方法就是通过用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
4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图5),感悟到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且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也朦胧地悟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次呈现带有方格的三角形(图6),让学生继续探究,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且多样化的转化思路。
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更大胆地去运用方格。让学生的聪明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形成多角度地探索与发现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的智慧得以施展(如图10,13)。
数方格让学生能够想得清楚,并且由此衍生出多种转化方法。使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加拼法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又符合学生思维特征,面积在方格里学生更容易产生转化的想法,蕴含了多种转化的思想,使学生真正地去体验与探索知识的真谛,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数方格的作用在这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圆面积公式推导教学,数方格引发学生联想,突破方圆,领悟化曲为直的解决问题原理
圆作为曲线图形,好像与数方格关系有点远,有点牵强。其实不然,我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将其置于方格中,通过数圆的四分之一所占的方格数推算出圆的面积,如(图14)。并且可以对圆面积与小正方形(半径的平方)的倍数有一个猜测,从而产生圆面积=半径的平方×3倍多一些的猜想,与实际操作推导公式相呼应。
然后引导学生:能不能将圆形转化成我们会算面积的图形,为学生提供8个八分之一圆,如图15摆放,组织学生操作,以此类推,得出下面
5
的过程。通过观察所拼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验证数方格得出的圆面积=半径的平方×3倍多一些,并明确“3倍多一些”具体的值为“圆周率”。
总之,数方格在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既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的计量面积方法,又可以在数方格中体现转化的策略,很自然地帮助学生建立转化方法和公式的猜想,在学生操作验证后还可以作为典型例子,进行关系的梳理和公式推导的回顾和总结。但数方格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很多时候必须要特定的形状,特定的摆法,才能适合学生操作。但这并不影响数方格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特殊例子来发现问题,用一般图形来操作验证,最后回到典型例子梳理推导过程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⑤ 如何用方格法测量一片树叶的面积
这个方法很老土的,就是用方格纸张(1平方毫米的那种)拓下叶子的轮廓,然后数格子的数目,在边缘部分采用四舍五入,>1/2格子的记1格,小于的不计,误差总是有的。
改进一点的方法是用扫描仪扫描后计算象素点的数目(单位面积的象素点数目是可以知道的),原理相同,不过精确度好一点了。
⑥ 在方格中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怎样通过方格来计算面积
假定每个小方格为一个单位一长,S为图形面积,L为边界上的格点数,N为内部格点数,则有S=2/L N-1。
可以用皮克公式计算,
面积S和内部格点数目a、边上格点数目b的关系:
S=a+ b/2 - 1。
(其中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
S=12+8/2-1=15
(6)如何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扩展阅读:
可以通过将固定尺寸的形状与正方形进行比较来测量形状的面积。在国际单位制(SI)中,标准单位面积为平方米(平方米),面积为一米长的正方形面积,面积为三平方米的形状将与三个这样的广场相同。在数学中,单位正方形被定义为具有区域1,任何其他形状或表面的面积都是无量纲实数。
对三角形面积进行平分的线条无穷无尽。 其中三个是三角形的中位数(将两边的中点连接到相反的顶点),并且它们在三角形的重心处并发; 事实上,是唯一通过重心的面积平分线。 通过三角形将三角形面积和周边分成两半的任何线条都可以穿过三角形的入口(其圆周的中心)。 对于任何给定的三角形,它们中有一个,两个或三个。
⑦ 方格纸计算面积的方法
先数满格的有多少格,再数不满格的,两个合成一满格,然后把满格数和不满格合成的满格数加起来。
⑧ EXCEL表格一个格子中的公式怎么求面积
如果楼主是excel,可以用公式分别提取三个数字,再相乘。公式如下:
=MID(A1,1,FIND("*",A1)-1)*MID(A1,FIND("*",A1)+1,FIND("=",A1)-FIND("*",A1)-1)*MID(A1,FIND("=",A1)+1,10)
⑨ 用数小方格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有什么理论依据
假设数小方格的前提是知道小方格的面积,一般来说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面积为1,通过对不规则图形的小方格划分填补,就可以得出不规则图形面积了.
⑩ 方格怎么算面积
一般是先算全格,不满的格子就除以2,相加就是估算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