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唱高音的技巧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1、注意呼吸和发力
唱高音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气,这个时候很多人习惯深呼吸然后用力,这里注意不要刻意的深呼吸和用力,尤其要注意喉部一定要放松,经常出现的高音问题就是因为喉部过于用力,使喉咙捏紧,造成音越高,劲儿越大,喉咙越紧。这样对声带喉咙真的是特别不友好的,很容易造成损伤。
2、打开喉咙
唱歌之前一定要打开喉咙,打开喉咙有很多办法,比如说张大嘴巴,这时候摸耳垂后边有个洞,试试不张开嘴巴摸同一位置,就会发现区别了。还可以用打哈欠的方法,其实这个和张大嘴巴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更加形象,更加让人放松。
3、练习唇颤音和哼鸣
在练习唇颤音时要用完全放松的状态,让肌肉的本能做出反应。哼鸣练习时,把鼻子皱起来(鼻子皱这个动作可以把声音通道打开),轻轻哼出一个声音,这样从下往上一直在顺滑,中间也是无阻碍、无挤压、无断层的。哼鸣随时随地都能练习。
4、边跑边唱歌
可以边跑边唱歌,注意是慢跑,跑太快会岔气,边跑边唱可以非常有效的感受到气息对唱歌的支撑,也能更好找到高位置共鸣。
5、找到对抗力
唱高音时,很多初学者无法保持喉咙的位置,喉咙越来越高,这是没有找到唱高音时的对抗力,越是唱高音,就越要往下叹着唱,气息往上,喉咙往下,形成对抗,才能让音色好听、自然。
❷ 如何才能快速把高音练上去呢
练习高音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不断尝试,打开音域,只要科学的练习发声技巧,人人都可以具备唱高音的能力。
拓展资料
高音区常常在作品的高潮中出现,有着激发听众情绪、振奋人心的力量。唱好了高音,会给整个演唱增添光彩。因此,具有响亮的、金属般的高音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找到了自然声区,打好了中声区的基础,又掌握了换声区的技巧后就可以进行高音的练习。唱高音时,两颧骨要更积极开放,整个歌唱状态要更加积极向上,兴奋。随着音高向上,下颌需要松弛地向下,向两侧向后拉;小舌头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气,使喉咙更加打开,喉头不可随音高往上移动,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气的状态,当然这个状态必须有气息的支持。唱高音的方法是训练中的一个难点,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也已经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要因人而宜,采取适合自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❸ 唱高音的技巧和正确发声方法
1、歌唱的姿势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
2、歌唱时,尽量避免用那些与唱无关的肌肉,控制呼吸用横隔膜时尽量不牵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东西那样使劲,那样会将所有的腔体关闭起来,把声音也关紧了。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的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动作,唱时只用横隔膜。
3、呼吸,歌唱时,要用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横隔膜)中,腹式呼吸可以吸得深,且快,但无论哪种呼吸,不可二种同时用。
4、发声的基本东西,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来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
5、呼吸时,横隔膜望四周扩张,尤其前方的隔肌十分坚实。要记住,一定要用横隔膜呼吸。
6、不要故意去找声音,而是叫声音找你,唱高音时,要有既往上又往下的感觉(贝基用右手从喉部往上动,表示声音高位置达到面罩共鸣处,左手从喉部往下动,表示声音力度要深,既又横隔膜力量的支持,又有胸鸣。
❹ 怎样练高音啊
高音的练习方法:
唱高音,关键得会用气息,做气沉丹田的深呼吸。练“a”(啊)音,让口腔打开,声带放松,反复几次;再练“u”(呜)音,这个音可以有按摩声带的功能,也使声带进一步放松;发“i”(衣)音,逐步加强。
建立正确的呼吸后,试着练习a声音,可以唱最简单旋律123454321。打开嘴找到的打哈欠的感觉,因为唱歌时口腔的打开状态和我们平时打呵欠平时的状态是相同的, 舌头放松轻微抵着下牙,软腭抬起来,小舌头也提起来了,在整个嘴里完全放开。
与此同时,放松你的下巴,让你的声音连同呼吸的力量,滑到你的下巴和头部的正后方。嘴不要张得太大,声音可以往里面含一点,包一点唱。多使用呼吸的力量,让你的声音尽可能的被动,不用嗓子的力量喊出来,而是用气息的力量把声音推出来。可以坐着唱歌或弯腰唱歌,更容易感觉到呼吸的推动。
(4)高音练习的技巧和方法扩展阅读
唱歌时的呼吸状态与我们平时说话时的呼吸状态完全不同。说话的时候,我们通常呼吸很浅,只会把呼吸吸进胸部。但歌唱强调气沉丹田,呼吸必须深吸,只有深吸,才能发挥呼吸的强大作用。当呼吸很深的时候,我们试着控制对呼吸施加一些压力。我们把推动呼吸的感觉看作是推动水泵。嘴张开以保持良好的状态,声音会以较高的位置推到头部腔。
想要学会在正确的吸气状态下唱歌,可以体会猛地受到惊吓倒吸,把冰冷的气息吹进感觉,瞬间深吸一口气。平时可以躺在床上,靠腹压重,平稳正常的呼吸来体验这种呼吸状态,这就是歌唱中的呼吸状态,站起来的时候也去寻找这种呼吸的感觉。
❺ 高音唱法有什么技巧
高音唱法要解决的问题为气息和声带
1、气息,可以用狗喘气来练习,具体指横膈膜快速的弹动,效果为快速的吸气呼气,要注意体会用横膈膜来带动这个动作,这可以锻炼横膈膜的力量。
2、声带,可以用唇颤音的方法来练习,用嘴唇打嘟嘟,嘟音阶或者嘟喜欢的歌曲的旋律,要注意的是不用用力顶,高的地方可以”转假音“,需要轻轻的嘟,不能用力,下巴与脖子中间部分要一直保持柔软不用用力。
(5)高音练习的技巧和方法扩展阅读:
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就必须用腰力。
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所限制,不能再扩大,可以利用肺叶由最下面的肋骨向外扩张。
用腰力,是先用手插腰,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后腰部膨胀起来, 然后把气闭起来(张大口),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❻ 如何练好高音
男高音声部,一直以来都把它列为最难训练的声部之一, 有的人甚至为了一个半音而奋斗终生都未能解决。因为男高音的演唱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不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加之, 当代的歌唱艺术同20世纪30年代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它要求声音通畅、自如、丰满、持久,音质柔润、优美、动听,音域宽广、强弱幅度大、真假声结合自然,出现了C3以上的超高音(如《一湾湾流水》、《洞庭鱼米》、《西部放唱》等歌曲。对于这样高的音域的歌曲,怎样解决高音问题就摆在歌唱者的首位。
其实,如何训练男高音声部在很多唱法中都提到。如关闭唱法、咽音唱法等对男高音声部的训练都有详细的介绍。《科学的唱法------如何唱高音》对唱男高音的方法也有专业的讲解。通过这几年的学习体会,我觉得唱歌是歌唱机能的整体协同运动,哪一部分有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歌唱效果,特别是唱高音时,更需要各个机能的协调。为此,对参与高音歌唱的各种机能加以特别训练,使其能轻松自如的参与到演唱活动中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调整歌唱者的心理状态:
歌唱是要有心理的、思想的准备,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要求,否则是唱不好的。一个好的运动员在运动时,他身上的肌肉该放松的放松,该积极的积极,需要发挥的肌肉积极行动。歌唱的人也是这样,歌唱需要用呼吸,需要把歌唱的共鸣腔体准备好,让那些能使共鸣腔体有稳定状态的肌肉与声带协同活动,既要自如又要非常准确。另外,在呼吸时,有时会出现某些不必要的紧张也会影响共鸣状态。怎样才能克服紧张状态呢?可以多做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演唱活动,克服怯场心理。还可以用“暗示法”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当你将参加演唱或比赛时,如果自己默念几句:“我一定能唱好,我有坚毅的精神,我不次于别人……我佷镇静,一切演出工作都做得充分了,一定能唱出水平来!”“我今天精神状态特别好,演出一定能成功!”等等。
总之,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该放松的放松,该紧张的紧张,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放松掉不需要的 ,对发音有阻碍的部分,心、情、全身、呼吸肌肉、嗓子、语言肌肉、共鸣腔体……积极的参与到歌唱中来。
二、 呼吸及腹部的弹性练习
气息是声乐技巧学习之首。声乐家们常说:“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歌唱中很多不良歌唱状态都与呼吸不正确有关。意大利人也说:“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怎样呼吸呢?首先,必须对肺做了解。肺是容纳空气的器官,也是我们取得原动力来歌唱的地方。由图我们可以看到,肺的四周有肋骨包围着,肋骨的作用是保护肺,有肺的地方就有肋骨。可以用手摸肋骨,摸到肋骨就等于摸到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肋骨一直延伸到腰部。我们对肺的
范围就有印象了,肺的四周既为肋骨包围,当然很难看到四周做大的扩张,唯一能做大的扩张就是它的的底部,但在它的下面有一片强有力的肌肉横隔膜,它的作用是控制呼吸的,在静止时是“n”形的,吸气时由“n”形变成了“U”形,即吸气时下降,呼气时上升。它的程序是:吸气,1.向外突出。2.胃下降,横隔膜下降。呼气,1、腹部向内收缩。2、胃上升,横隔膜还原。以上动作我们称为腹式呼吸。虽然呼吸是由横隔膜控制,但我们不可能做到人为控制横隔膜,所以只能由控制腹部来完成。懂得了如何来控制腹肌,就等于控制了呼吸。
懂得了这一原理过后,就要用形象的手段来训练它。因为在歌唱中的呼吸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包括呼吸的深浅和呼吸的快慢都要求歌唱者有意识、有准备的调节,因为人的自然呼吸是很浅的且是无意识。为了达到歌唱要求的呼吸,可以采用躺着吸气这种最自然的方法。做法是:躺在床上,两手叉在两腰间,慢慢吸气,吸饱为止,(这时可以感到两肋扩张,胸腔全面扩大(这是判断呼吸正确与否的方法)然后慢慢放,到放完时放松一下就完成了第一个呼吸动作。第二个呼吸动作已开始,以此循环。到躺着呼吸完全掌握了以后,就可以把坐着吸气和躺着吸气交替使用。到躺着吸气完全掌握了以后,就可以把坐着、躺着、站着吸气结合起来,到完全能轻松自如的吸气为止。同时,可以把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快吸慢呼几者结合起来进行腹肌的弹性练习。每次呼吸练习至少三分钟。
当然,这是纯呼吸练习,做好这一步以后还要将呼吸同具体的歌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好的气吸,才能支持漂亮的高音,只有呼吸正确了,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高音
三、 认真做好腔体打开练习
打开腔体(即喉结下来,小舌头、软口盖上去)是求得好的共鸣和打开喉咽腔和鼻咽腔的关键。打开腔体有利于养成在歌唱中正确积极,自然的开喉咙的习惯,做打开腔体练习有助于加强咽壁站定和放松下巴的能力。
做此练习,首先,歌唱姿势要正确,然后把嘴张大,伸出舌头,要求下巴放松。检查下巴放松与否,可以看下巴有无下压、前突、僵硬紧张,再检查下巴下面肌肉是紧张发硬还是自然松驰发软。
做腔体打开练习,可分成几个阶段循序渐进,一定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在练习不张嘴的情况下,二腹肌前腹和颏舌肌放松动作。
做不张嘴放松下巴练习,一般情况下每人都可能在5-----30分钟内体会到二腹肌和颏舌肌紧张发硬和放松柔软的两种不同感觉。一些人经过练习体会,就可以有意识的做到一定积极程度的放松,外顶力量明显减弱。要抓住这一瞬间的正确感觉,反复练习,加深其记忆,体会各部分肌肉运动的相互配合。如果这一动作,每天坚持练习500-----3000次,只需2-----5天可由“必然王国”达到“自由王国”-------下巴放松。
做不张嘴的下巴练习,心情一定要安静,思想要集中,不受外界的干扰。练习时呼吸的配合很重要,呼吸要平稳,不宜过量,呼吸动作不宜过大,而应该有一种轻微的提气感。要做到一吸一呼,腔体打开一次,开始练习时,每口气之间可以有(不是主动的)松、紧、硬的痕迹。但这只是一种过渡,在练习中,应该早消除这些痕迹,做到肌肉松软没有过渡痕迹,而且能达到连续长时间的松软,好似二腹肌前腹和颏舌肌消失了一样。
做腔体打开的要领是这样的:我们已经掌握了二腹肌前腹和颏舌骨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下巴和上牙齿硬腭以上在观念上分成两半。首先固定下嘴,主要以感觉去固定它而后一抬头看天的动作,去张开上嘴,练习者要特别小心,在张开上嘴时,绝对不能牵动下嘴下压或前伸下巴,也不能使下巴提高向前跟着上嘴的动作一起扬。
在做此练习是时,一要保持二腹肌前腹和颏舌骨松驰状态,不能因抬头张嘴而不能使二腹肌前腹和颏舌骨外顶。
做张大口练习时,一定要以下巴不紧张为张大口的依据。也就是说在保持下巴放松的前提上,抬头看天,一点点的张。此时,双手拇指放在下巴下面,一检查有无外顶力量,食指可放在下巴下面以帮助下巴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腔体的打开是伴随着有呼吸准备和共鸣腔体准备的,就是说在吸气的同时打开腔体,吸气与腔体准备的同时,不需要另有动作打开腔体。打开腔体一定是喉结自如下放,小舌头,软口盖上去,而不是单纯的张大嘴练习。
四、 在气息和腔体打开好的基础上进行高音练习
在高音练习之前还要将前两步结合起来练,即呼吸和打开很好的配合,用“嘿”字来配合,在吸气的同时打开腔体,气吸略为向上提(请注意这里的略提气息,是气吸到腹部去后即将发声了才略提气息,而不是用胸部去呼吸),同时小腹内收,喊出“嘿”字。在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随意,不要用死劲,根注意腹部的力量,而且一定要用得有弹性,这时,可以用手检查一下,喉头是不是自然下放了,喊的同时小舌头是不是上提了,共鸣腔体是不是打开了,只有这样反反复复的练习才能将呼吸和打开很好的配合,这个配合一定要做到灵活自如,才能进入发声练习,否则,会将很多不良习惯就会带到歌唱中去。
到呼吸和打开配合好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首先,必须找到你唱起来感觉最舒服的音域
❼ 唱高音的技巧和发声方法
高音一直以来都是爱唱歌的人很难挑战的领域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好高音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唱高音技巧和发声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一、人类的歌唱本能
你听过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听过快乐的男女山歌对唱吧?这些人从未受过声乐训练,但他们的歌声同样令你感动,因为他们完全发挥了自然的歌唱本能。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条件,都是根据自然而产生的。遗憾的是,我们却往往摒弃这种自然的条件,而去苦苦找寻一些“捷径”、“秘诀”,那是很可悲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时,喉头的作用虽属自动,但心力可左右它。在歌唱时,喉头的动作完全是自发的,歌唱家歌唱时,想唱什么音,声带张力与振荡次数就会完全与思想吻合。发声时当然还要用横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的力量。一个初生的婴儿,根本不知道这些事,却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当他哭的时候,哭得很伤心;他笑时,又会发出悦耳的音调。由此证明,人生来就有一种天赋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并带有表情地使用我们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来
我们做任何一种运动,比如推铅球,一定要先有举得起铅球的力量。练武术的人为了增加手脚的力量,先练挑水,手脚有了力量后,才可以在舞大刀时不至于脱手飞了出去。
我们的声带,要能够抵抗下面送上来的高压,才能发音。有人问,在高压的情况下,声带发出声音会不会发生喊叫的情况,会不会喊破声带呢?不会的,只要保持正确的呼吸及歌唱姿势,是不会喊破的。至于高音的位置及掩盖问题,你的高音为喊出来又怎样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们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为止,五个音一组。开始不要喊得太多,因为一上来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势未必对,要边唱边纠正,等各方面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喊好了,a2是另外一种呼吸方式。我们知道唱高音时要把气息用高压的方式压上去,实际上在这时要用到腰部的气,用腰部的气喊好了a2后,再用同样的气喊bb2.
一般来说,唱高音声部的人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们从来不去用它罢了。一个女孩子从未受过声乐训练,一般只能唱到f2,但当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时,她会情不自禁地尖叫,而这一声叫,可能达到hign C以上的f3,但平时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发出这么高的音来。所以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地喊出高音来,多喊是有好处的。
三、呼吸和姿势
我们如果也有机会碰见一件十分令人吃惊的事而失声尖叫,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喊叫的姿势,再拿来唱高音,那就对了。
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就必须用腰力。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所限制,不能再扩大,我们可以利用肺叶由最下面的肋骨向外扩张。用腰力,是先用手插腰(这时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气时它自然地会起作用),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后腰部膨胀起来,然后把气闭起来(张大口),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讲过,f2--#g2我们的用腹肌的收缩来增加压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了bb2时,因为只需要少量的气(但是要高压力的气),只要将上唇照打呵欠的样子张开就行了,要露出少许上面的牙齿,舌尖平放在牙齿上,就能唱出bb2了。由bb2以上,到high C 以上的音,方法与bb2一样。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说明用腰部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唱高音,等于将一个长形的气球充满气后,用手将下半部一捏那上半部就胀满起来,这好比是横膈膜已上升到顶点,不能再上升。我们将腰部吸满了气,然后整个腰部及下面张开的肋骨向内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气球的作用一样,产生了一股强烈、上升的气流,而这正是我们唱高音所需要的。
四、Close及掩盖
从前学唱歌的时候,当唱到高音,就要Close!当时真是“如入五里雾中”。而这个字,中国至今还有人在用。由于对Close真正含义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许多好的声音。
我对Close的理解是:关闭下面的共鸣箱,打开上面的共鸣箱。我们唱高音时需要头腔共鸣,那就是提高软盖。我们开上唇,目的是提高软盖,同时还要用腰力来顶开软盖。至于今天国内有人用“掩盖”这个名词,我认为比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点掩盖,就好象上面有一只碗,复盖着高音一样。
我曾经向许多老师求教对Close的解释问题,但都得不到结果。后来去到意大利,请教了一位老师,回答是:我们意大利从未说过这个字。试问:“关闭”了怎样唱歌?至于今天我们用“掩盖”代替“关闭”结实Close,那是很明智的。当我们唱高音时,我们的上颚上提,软口盖升高)打呵欠状)气压向上挤,聚到上面,形成一个象教堂那样的圆顶空间,也就是要让气体充满这个空间,这样,才会发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开,空气上不去,哪里还有高音呢?所以,用“掩盖”也表示了声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们可以再作一个试验来找到这种感觉:当我们打呵欠的时候,会感觉到上颚部分有凉飕飕的感觉(平常感觉不到),那就是上面有了一个空间,气息也进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当我们练到bb2时,应该说已经突破了高音的困难,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为唱这几个音的方法与唱bb2的方法并无大的分别。唱bb2时喉咙已开得比较小了,因为嘴越是张大喉咙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气来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气,是靠平时刻苦的气息练习得来的。
六、支点与对抗
如果用双手举起一副石担,我们的脚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们的手向上推,而石担又是向下压。于是,这里就有了四个方向的力,脚和地面产生了一种对抗,手和石担又产生了对抗。我们人的身体等于气柱,小腹和声带是气息的两个支点。气息往上走被声带挡住,这里也有“力”的对抗问题。那么,在歌唱时小腹的支点有无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向上,还是向下?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
唱歌时,气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气柱越来越短,同时,小腹也向内收进来,帮助压迫肺中的气以一定的流量呼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把“支点”老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不随着气息的运用向上移动呢?但我们不可忘记,虽然“支点”随气息的呼出不断向上移,还是要保持那向下压的力量。试想,我们如果要拿到高处的东西,伸长了手仍拿不到,那么就要在脚下垫一个箱子,如果还是拿不到,只能再加一个箱子,这样“支点”不就提高了吗?怎么可能停在下面不动呢?
我在新加坡听过一位女高音独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国巡回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时,脖子拉得长长的,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原来她是专唱德国Lied的,德国派唱法主张“支点”永远在腹部不变。试问唱高音怎么可以把音管拉得那么长呢?
我们再看打气筒原理,活塞柄不断向上推,活塞也随之渐渐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压力,气息则从筒口喷出。如果将气筒打气原理比作人体的歌唱活动,即是说,横膈膜和声带的距离越来越短,所以支点也逐渐改变位置。
唱高音的发声技巧:
一.唱高音的发声技巧之腹式呼吸
这是唱歌最基础的部份,也是一般人所说的(用丹田唱歌)。
一般人呼吸多用胸腔,呼吸时,会看到胸腔的起伏。如果有机会观察婴儿呼吸的样子,会发现,婴儿呼吸多是腹部起伏,这就是(腹式呼吸)。婴儿的哭声很宏亮,为何?因为腹式呼吸能将气压的更沉,我们能因此吸到更广的气,身体也有更盈余的空间去发出共鸣。
要练习腹式呼吸很简单,有两个部份:一,是习惯使用腹部来呼吸;二,是练习如何将气留在身体里面。这样听起来很笼统,其实有很简单的方法可以依循练习。首先,每次唱歌前,花约3-5分钟时间做呼吸运动;吸气时,控制让气吸到肚子里,并明显看到肚子起伏的动作。之后,尝试将气吸入腹部,闭住气约十秒,再开始慢慢的吐气,并练习花最久的时间将气吐完。练习这个阶段的时候,也可以在最后气剩下一点的状况下,用力把气一口气吐出去,同时练习两种运气方式。
如此一来,久后唱歌自然习惯运用腹式呼吸,且运气也更稳。在练习时,除了身体一定要放松外,可以试着一手压住腹部,也确保丹田用力的程度。
二.唱高音的发声技巧之嘴形
嘴形的链习非常重要,也可以帮我们更正确的达到共鸣状态。
嘴形练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要张得够大!较残酷的方式,是用手指宽做测量。一般歌唱老师会要求,唱(ㄚ)音的时候,起码要能放入三指宽的手指(垂直的高度),我个人还遇过要求四指的,实在有够折腾。不过这个练习会让嘴巴习惯张大,练习时也可以试着手摸耳朵与鬓发间的部份,若嘴形够大,会感觉那边有一个凹洞产生,这样就对了。
再者,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A、E、I、O、U)五音的练习,并且在发每个音的时候,都确保口腔的完整。可以想象嘴巴里好像含着一颗无形的糖果唱歌,让口腔维持一定的空间,这样可以让音色更圆融更好听。此外,可以设计简单的音阶来唱这五个音当练习,效果更好。
嘴形若练习得好,唱歌咬字也会进步。虽说唱歌不一定都要咬字清楚,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嘴形可以帮助共鸣,也可以用此来表达歌曲情绪,真的很重要。
三.唱高音的发声技巧之共鸣发声
乐器在乎共鸣,共鸣得好,音色美且声音传得远,人声也不例外。
共鸣需要的是一个空间,而人的身体里面也有许多的(腔位)可以用来共鸣。主要有头腔、鼻腔,和胸腔(当然还有别的,这几个最常用来唱歌)。每个腔位传达出的音色不一样,适合的音域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头腔适合高音,胸腔适合低音,以此类推。
共鸣的练习比较抽象,常常要运用(想象)来练习。试着想象声音要从哪理发出来,并配合调整身体;如果方法正确,手摸腔位的时候,会感到一点的震动力,那就对了。‘想象’的方式有几个歌唱老师很喜欢比喻的例子,比如唱高音时,可想象声音像抛铅球一样,从头上用力丢出,这就是头腔共鸣;若想象声音像一湖泉水,又广又富含包容力,这就是胸腔共鸣。
当然,练习共鸣也是有比较具象的作法。练习头腔共鸣时,可高音发出类似Michel Jackson的(凹呜)音;把音拉长,并搭配(想象),效果很好。而练习鼻腔共鸣时,可闭上嘴巴,用‘嗯’音做发声练习。不过要注意,这些不像唱歌的发声,还是要注意到唱歌的各项重点,如腹式呼吸,或嘴形的控制(后面有介绍,特别是口腔空间的维持),才有达到效果。
此外,共鸣的练习要做到什麽地步?要做到不管什麽样的音量,声音都可以达到共鸣的状态,才是一个完整的练习。一般来说比较困难的,是高音可以小声的达到共鸣,而低音可以够大声的共鸣,所以练习可以朝这两个方向进行。
❽ 高音演唱训练技法
高音演唱训练技法
引导语:高音的音调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技巧与方法才能很好的掌控,以下是我整理的高音演唱训练技法,欢迎参考阅读!
1. 换声是在不同声区按不同音高的需要,用元音变型转换和声带机能调节的方法,将真声和假声按比例进行转换、混合,形成真假声不同比例的混声,旨在达到歌唱所追求的声音统一,解决高音困难。
2. 换声就是随着音高变化,调整声带振动的面积和大小,调整在通过声带时气息运用的强弱。换声就是在真声中掺假声,掺了假声就叫混声。
3. 美声的实质是真假声相结合的混声,没有真声就谈不到假声。所以要扎扎实实地把真声先唱出来,使声音质朴自然。在这基础上,再把声音立起来,根据音高的需要逐渐掺假声。“美”首先是要建立在“真”的基础之上。
4. 真声就是发声时,两条声带拉紧靠拢,整体振动,张力强,以声带张力大小来调节音的高低,与自然说话时的音质接近。
5. 假声就是发声时,声带振动相对放松,张力不强,在声带拉紧的情况下作边缘振动,声音的组合既有气息振动的成分,也有边缘振动的成分。假声是声带边缘振动,抑制基音振幅和突出泛音振幅的结果,它也是声带的半振动发声,音量不大,但比真声纯。
6. 唱假声时,喉咙、下巴及舌头放松,但腰肌、膈肌和笑肌要用力。传统美声吸着唱,气息向后、向下沉,声音向上反射;现代美声用叹气唱,气息向上,向前送。
7. 在从真声到假声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声音可称为半声,轻声或弱声。唱真声时想着唱假声的感觉就可以得到混声。但纯假声是一种喉头在上提状态下漏气吹出来的虚假声音,对歌唱发声没有意义。
8. 真假混声按比例调整的过程就是声带重和轻两种机能的转换过程,也就是声区的转换过程,就是混声的过程,就是关闭的过程。若转换技术掌握不好,真假声就会脱节,声音就会不统一,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
9. 每个声部,每个人都有自然真声的极限音高,到了这个音高就感觉逼紧的声带所能承受的压力已到了头,若继续往上喊,声音就会突然破裂、“放炮”,声门阻力就会随即消失,一种漏气、虚弱的纯假声便会出现,这种在真假声脱节时出现的那个音,就是声乐上所称的“音坎”现象。
10. 声区之间在过渡时有个“坎”。男声的“坎”一般在从中声区到高声区过渡时出现,女声的“坎”一般在从中声区到低声区过渡时出现。这是因为男声多以胸腔系统进行歌唱,有较多的自然低泛音,而缺少高泛音,所以进高声区较困难;而女声多以头声系统进行歌唱,有较多的自然高泛音,而缺少低泛音,所以进低声区较困难。
11. 解决声区上下统一的方法是,利用元音转换调整这个“坎”上下的几个过渡音,男声多运用声带轻机能的边缘或局部振动,女声多运用声带重机能的全部振动或大部振动。
12. 一般而论,换声是用以解决往高音过渡或往低音过渡并掩盖“音坎”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然音高的换声点,到了换声点,如不换声,不多掺假声,高音就上不去,不多掺真声,低音就下不来,声区间就不能统一无痕。换声的困难因声部而异,因人而异。高音上不去和低音下不来往往是因换声前的过渡音操作不到位。
13. 换声的关键是在哪个音高上做“关闭”动作,这需要教师很好的耳朵,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声音的统一。在音阶上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不得不换声的感觉,在某个音高点上会突然感到声音不流畅、不舒服,这个点就是你的换声点。此种现象也可为鉴定声部做参考。
14. 由于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结构不同,通过发声训练高音的能力也会有不断的变化,所以各声部声区转换要确定一个固定点的说法是教条的,不可取的。换声点因人而异,一些人可以在音域内的任何地方换声,高音区也可,低音区也可,还有的人没有换声点。
15. 没必要去规定在哪个音换声,若在中声区每升高半音就多混入假声成分,高音就自然关闭上去了。这就是沈湘教授所称的“全音域关闭法”,实际上就是不要听出有换声的感觉。自己知道在换声,但却不能让听者知道你在换声。
16. 意大利人解决统一声区的方法是:低音用面罩(可使声音不发白,喉头会稳定);中音用[a]元音;高音区用[u]元音感觉,使元音变形。要想在某一高音域发出完美的声音,必须对元音做改变,或称转换,唱高音时,每个元音都需要形态和音色的变化。(中国拼音字母中的元音在国际音标中被称为元音)
17. 从中声区到高声区换声时,传统美声要在喉咽腔加[u]音,音量会更大,声音会更立。现代美声在面罩加[ü]音,效果会更好。
18. 美声唱法所要求的元音转换变形是有一定规律的,特别是在往高声区转换时,如:a—?,?-u,i—ü,e—ei。这种从宽元音到窄元音的转换过程,也就是声门闭合调节和混声的过程,也就是声音掩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声道的宽窄和声带的闭合都需相应变化。民族唱法在往高声区转换时则不需要元音变形,不需要掩盖,也不需要声道变化,只需要声带和口腔变化声音就会明亮,这样就容易做到字“正”和字“清”。而美声唱法则不易,因为声音概念不同,所以要求的.方法也不同。
19. 只有当喉咙充分打开,气息坚实稳定时,元音转换才能自如,才能使每个元音在发声的共性原则基础上体现它的个性色彩,才能真正形成歌唱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夸张某个元音和某个字是可以的,但不可破坏整个发声状态。
20. 若能找到“头轻声”,“开头难”的第一阶段就过了。进入第二阶段,就要逐渐地掺入“真声”,并继续加强气息和声带之间的阻抗。在强化声音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声带振动面积也会随之加大,虽然这是本能,但在加大音强的同时,主观意识反而要缩小声带前端的振动点,并练习将这个点的音量放大,出金属声。第三阶段的训练是“渐弱”,这比“渐强”更难。高音上渐弱技巧对女声较易,抒情男高也还可以,戏剧男高最难。
21. 换声进头腔时, 传统美声[u]音说在咽腔,现代美声说在面罩,小舌都会有震动感, 小舌后方或眉心中间有空间, 吸着把[u]音唱到空间里,同时加呼吸支持。进入头腔,有人习惯用[e]音,声音会更大、更立。
22. 混声练习时,既可以把假声往真声里混,也可把真声转换为假声或混入假声。男声要强调在真声的基础上混假声,女声要强调在假声的基础上混真声。
23. 假声往真声混时,要先用真声在胸部找到音源振动点,加强横膈膜的力量,将声音往下放、往下吸,使其自然地混进真声里;真声往假声转换时,加强气息控制。传统美声把声音向后向下吸进咽腔,现代美声把声音送到面罩。这两种方法都要通过元音变形转换,使声带拉紧关闭、边缘振动。
24. 声音的小共鸣点上有那么轻微的、集中的一点劲,这正是“真假混声”集中用力的体现。但若没有充分打开的腔体,就没有混声的空间,就难以产生集中的、微颤的、泛音丰富的小共鸣点。
25. 唱低音用真声的成分多,唱高音用假声的成分多,唱中间音用基本平衡的真假混合的比例,好的说话声也是真假混合带有共鸣的声音。
26. 美声最主要的特点是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真假声混合比例要按音高的需要调整。不论男女和声部高低,一张嘴就要有全部发声腔体的混合共鸣。
27. 在中声区就应该找到混声的感觉,声音才会变得柔和、纯净。由于真声掺入了假声,声音就会松弛、灵活,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发展各种高难的声乐技巧。
28. 在中声区(混合声区)就用真假混声来建立“过渡声区”,是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极为重要的训练手段。男声的训练困难在中声区与高声区的交界处,女声的困难在低声区与中声区的交界处。所以,男女不可用一种教学模式。
29. 男声进头声, 也就是唱高声区时, 是从换声点开始增加假声比例, 越往高音走, 假声加得越多。男高音若唱不了高音,一般是因为中声区真声的音色和共鸣太多,所以升f2以后要逐渐减少真声,增加假声,变重机能状态为轻机能状态,这样高音就会容易了。
30. 一般男中音和大号男高音唱到F,小号抒情男高音唱到G时,面罩及硬腭以上会产生丰满的共鸣。这时声音再往上走,就要甩掉口腔以下的声音,若伴随这些声音往上走,就会感觉吃力,走不动,高音就会困难或无法上去。
31. 男声的中声区以真声为主, 高音逐渐加假声变混声。女声的中声区就是真假混合声区,所以高音加头声就方便了,而男声在中声区才开始掺假声。在高声区,男女一样都要以假声为主。男低音在音高往上和往下行走时都会有换声点,都需要用技巧和元音转换去操作过渡。多数男低音只知道从中声区到高声区要换声操作,而不知道在低声区也同样要加以换声操作。
32. 女声的麻烦在于,从低声区进入中声区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个换声点。如果你的呼吸和共鸣都很好,这个换声点就会感觉不到。若不好,可能会出现两个换声点, 即中往高, 中往低。
33. 女声在中声区一定要混合好,往下到低音时就容易有真声,有说话的音色在其中。要用各种办法使胸声和假声连接起来,而且要连接的完善,否则嗓音就不均匀、不动听。
34. 不论男女都应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声区。声音上行时,应掺假声并略带掩蔽,不能过于开放,声区部分重叠交错、混合,有利于声音统一。
35. 天然生就的好嗓子和音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没有限制的。男高音又唱男中或男低音,女低音又唱花腔的例子,在歌唱家中并不罕见。但一般学唱者要按声部区分进行换声训练。
36. 主张不要声区划分的人应是针对歌唱训练的结果而言,主张要声区划分的人应是针对发声训练的过程而言,目标是一致的,但方法和说法往往不同。
37. 美声唱法的声区转换强调“渐变”,即多半真声—半真声—半假声—多半假声。声区的转换应该是由微小的、难以觉察的、逐渐的声音量变过程所形成的。
38. 要想获得统一的声区,消除换声痕迹,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坚持以混声为主体的唱法,也就是尽可能在中声区就使用声带的局部振动,即用有控制和掩盖的声音。男声因为平日说话就是真声,所以要加强轻机能的训练。女声由于平日说话就是假声,所以要加强重机能的训练。
39. 胸声若无头声,头声若无胸声,其共鸣音响效果都不会美,要用混声将头声与胸声融合。只有混合、掩盖的发声,才能创造明亮、光彩、强有力的高音。
40. 换声和混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高音,解决高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声区统一。要达到声区统一,一定要从中声区开始进行换声和混声,随着高低音的变化调整真假混合声的比例。不管是真声还是假声,美声唱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独使用。
;
❾ 高音技巧和发声方法
你知道唱歌的时候哪些高音技巧和发声的方法?不用担心我这里有哦!下面是我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高音技巧和发声方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音的几点方法
首先建议不擅长高音的人不要总去挑战自我,用自己的短处去挑战演唱作品,这是许多演唱失败例子的典型误因。清亮的高音自然出彩,但是浑厚的低音和结实的中音也是很难得的。所以,在基础练习之余,多找适合自己的曲目玩命练才是要害。但是短板也不能太短了,偷偷在底下练习高音也是对气息运用的一种练习,能唱好高音,你的声音(气息)控制也是上了一个台阶的。
做好心理准备:
唱高音首先你不要怕高音,很多人一到高音的时候怕上不去,怕唱破,怕唱得不好听,就大大降低了高音的品质。在高音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至少是在歌词的一句话前,你就要想到我这句有一个高音,不能到高音的时候才想起来,然后这个高音很可能就被吓没了。不要觉得高音很高的样子,怕自己上不去,你的基本功够了,你就能唱得漂亮,不够,就唱不好,也没什么可惜的。还有,如果你没做好心理准备,即使可能没有大差错,也会影响到你唱歌的心情。
注意音准:
唱高音还要抓好音准,很多漂亮的旋律起伏是很大的,由一个很低的音到很高的音,再下来。高音很多时候都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部分,这个高音如果没唱准,一下子就能败坏整个歌曲的形象,而从一个很高的音下来的低音如果失了准头,会导致整个后面都跑音了。
气息的准备:
老生常谈了,我想说的就是,你多唱,多用正确的方法唱,气息自然就越练越足,并且你的控制也渐入佳境了。这里的多唱,是指的多唱发声练习。边跑边唱什么的我不是很推荐,第一你坚持不下来,第二容易岔气,第三进灰。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方法,但是,多唱,是最直接最简单最好掌握的办法。
放松:
前面说的心里准备,也是为这里准备的,高音其实是一个很放松的状态,喉咙放松,嘴巴放松,身体放松。如果实在紧张,做做深呼吸,保持整个人从头发尖到脚趾头(准确说是小腹,但是唱歌虽然不用下肢,脚却要站稳)都是出于通的状态,或者说,处于桶的状态。想象自己是个大木桶,你的气一瞬间就能从下到上,再出来。如果你的喉咙很紧,唱出来的声音也是很紧的,中音听不出来,高音一下子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要充分打开你口腔内部的空间(同时注意唇形的变化不要很大),尽量让自己以一种很舒服的方式唱高音。
气息的利用:
前面说到准备气息,这里再说一个使用气息的关键,就是气息出来之后要马上能用,就是传说中的急吸。就像在唱快歌的时候,伴奏不等人啊。
高音是从上往下唱:
你要想象你站在世界巅峰,你要唱给山底下的人们听,有个词很好,叫做睥睨天下:)这就是从上到下的感觉。有的时候可以收下巴,微微低头暗示自己这种感觉。这有点像各种教唱歌的资料中被线悬着的感觉,感觉你的头部像被一根绳子吊着,然后去发声。(但事实证明很多人觉得这个比喻很难懂。)
高音发声方法最基本的就是头腔共鸣:
如果你想唱得好听,并且还想爱惜一下嗓子的话,建议运用头腔共鸣的方法,头腔共鸣简单说就是你气,从小腹出发,带着可以控制的力量,去震颤声带,声带振动后的声要像从眉心发出来的一样,而不是你的嗓子。头腔共鸣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声方式,并非刻意,不要被这个词吓到。
唱给远方:
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你选定一个离你比较远的物体——一开始不必太远,循序渐进。从离你有一定距离的置物柜到窗外的某棵大树,目标要确定一个点,你唱出来后,把声音往前送到那个点那里,你觉得它听到了吗?只有这样,将来你想唱给的那个(些)人,他才会听到。不要把声音憋在身体内。
唱出漂亮的高音:
接下来你要思考什么是漂亮的高音,也就是在音准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什么样的音质才是适合这个曲目的高音。高音也有很多种,在不同歌曲想表达的不同感情中,可以有高亢的高音,轻盈飘逸的高音,甚至是浑厚的高音,但无论如何,你的高音要保持透彻明亮,即使你的嗓音本就沙哑(这句话可能有歧义,我说的是相对来说,唱高音要往哪个感觉去走)。这也是高音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的,你要根据歌曲和自身来安排。
最后的最后,重要的不是你能唱到多高,而是你唱的音,品质有多高。
高音的一些技巧妙招
(1)气沉、收下巴。在攀登高音的过程中要注意打开喉咙,保持气息的饱满,像扎马步一样,双脚抓地,唱高音的意识不是上台阶,而是下台阶,气息的位置应该是音越高,气息位置越低。其次.很多人在唱高音的时候总有一个通病.气息浮至胸腔,所以气紧,不自觉地伸下巴,因此气息也就不顺畅了。所以气沉、收下巴是唱高音的基本要求。
(2)放好舌头的位置。口腔是气息流出人体的最后一个关卡,若舌卷或缩,自然会堵住气息的通道,不仅高音上不去.而且气息和舌的对抗会使你感到越唱越累。我们平时在演唱时,舌平以舌尖轻抵下牙齿为最佳。
(3)训练腰部力量。很多朋友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唱高音时总会觉得音站不稳,摇摇摆摆,老是不听指挥。 就像一个物体能够稳当地摆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它有一个支点。而我们的腰部力量就是歌唱的支点。当一个人打哈欠的时候,就是拥有歌唱最佳状态的时候,不仅喉 咙完全放开,腰部也有一股力量在腰四周游走,建议朋友们可以多多体会。当然坚持练习仰卧起坐更是一个直接锻炼腰部力量的方法。
(4)寻找共鸣。一次好的发声不仅需要口腔的本音,更需要头腔和胸腔的共鸣。泛音产生于头腔.使音色饱满.胸 腔的共鸣则使音色浑厚。高音用得较多的是头腔的共鸣,中低音则需要很好的胸腔共鸣。很多朋友都认为唱歌最难的就是高音。其实不然。要唱好中低音区也并不容 易。行话说:“你能够低到多少,你就能高到多少。”训练有素的声音就像拉弹弓,你能够往后拉多少.你就有多少可以爆发的高音力量。当这三个腔体都能互相配 合的时候,那就真是如鱼得水,能唱出天籁之声了。
高音的解决不是一日之功,如只是提高喉咙.大声喊叫高音.这样的结果犹如饮鸩止渴.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你唱好高音。如果想要对声音有所追求,还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刻苦地练习.相信经过一定量的练习.会达到质的变化.唱出自己理想的高音。
教你正确的发声方法
很多人都有些嗓子限制,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唱歌等...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唱的非常棒的,就算嗓子很不好,也可以通过自我的锻炼逐渐培养出来的.
其实唱歌到达一定阶段,可以说,逐渐的少用嗓子.
有些人唱歌时,用手压着嗓子,不让嗓子向上,其实是有原因的.但这并不是正确的唱歌方法,因为嗓子如果压低,不向上去的话,就不会唱到开叉,但是若是用手去压,就对嗓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也起不到实质的效果,而并非是你真正的会唱歌.但并非所有歌都要一定压住嗓子唱,如:同一首歌,女声细调版,就要将嗓子提起才会唱的那么细.
唱歌一定要用气唱!而如何用气就是唱歌好坏的关键.而气却又是从哪来的呢?如何练气呢?
其实气是从丹田而发,而提气上冲,嗓子只是过声,并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会唱歌的人少.而从嗓子过气后,冲入脑门,脑门与后脑,以及鼻发生共振,从而达到真正的唱歌.鼻音的大小可自我调整.但脑门的共振却是非常大的,也就是我所讲的后脑勺微微振动,而吸气却并不需要十分急促,就象闻花香一样,轻轻的切均匀的吸气.
而丹田气,实际上有很多的的锻炼方法,如练武功,每天不停的唱也可以,天天象疯子一样大喊也可以.但我这里是一种大家都没听过的练气方法,用枕头(里面放满沙子)然后放在自己的小肚上,躺下练声,唱歌等...大约不久就会渐渐感觉到自己的丹田气.
嗓子是天生的,唱功是后天的!
所以,说白了,嗓子不是练出来的,练得是气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