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国画创作技巧与方法

国画创作技巧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3 06:16:34

‘壹’ 技法为绘画根基,国画中的三大技法形式都是什么

传统的国画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墨画,以笔墨纸砚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在创作中注重写意,追求神韵,而忽略物象的神似,就像齐白石说的那样: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追求写实,它的四大元素或者说四大技法分别是:要有精确严谨的造型,饱满绚丽的色彩,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关系,质感鲜明的笔触,要实现这些,必须以素描作为根基。

传统的国画不需要学习素描技巧,只需了解笔墨和宣纸的特性,掌握国画的技法和技巧,就完全可以画出趣味十足的国画作品。

花鸟画的构图也非常多,常见的有S形构图,交叉形构图,半环形构图,以体现出花花草草的灵动和优雅为主要原则。

人物画的构图主要有纪念碑式构图,三角形构图,中心式构图。

纪念碑式构图用来展现人物的高大伟岸。

三角形构图里,人物的连线会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构图用来体现画面的稳固关系。

中心式构图往往用在人物群像里,在一群人里边,以一个重要人物作为中心,其他人围绕在他的左右两边展开刻画,这种重在体现重要人物的精气神。


‘贰’ 国画创作有什么技巧

古往今来,国画艺家们之所以在国画线条白描和勾勒画法上不断发掘完善,是因为白描和勾勒线条可以把国画艺术最辉煌的瞬间凝结下来,使画家从中得到无可比拟的欢畅和喜悦。

还有,在国画技法上,国画“笔”法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法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国画绘画手法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叁’ 中国国画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国画讲究哪些技法

国画讲究笔法技巧,如果笔法没有拿捏到位,就无法完成国画的精髓。而且国画也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在完成国画的同时要用毛笔来进行。因为毛笔所产生出来的用笔以及用墨的技巧,可以把一幅画完美的呈现出来,其中这里面的墨法包含了很多关于色彩的地方。国画在我国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而且正是因为历史非常丰富,所以大家对国画的认知度非常高。

观赏国画

可以看到国画的出现形式有很多种,画上的每一笔描绘其实都是这里面的精髓。不过要学习国画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在画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心平气和的效果,就无法将国画的精髓和内涵呈现出来。因此想要完成国画就一定要保持好心性,这样才能够进入画里面,将画的重点呈现出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观赏一些非常有名的国画,但是这样的话会更加有灵感。

‘肆’ 国画用墨方法和技巧

国画用墨方法和技巧

用墨总体之意是指使用水墨的方法和技巧,用墨之法有蘸墨法、调墨法和运墨法。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国画用墨方法和技巧,欢迎阅读。

一、蘸墨法是指作画前用笔蘸墨的方法和技法。

蘸墨的方法有先蘸水后蘸墨或先蘸墨后蘸水之说,也有干蘸(枯笔蘸)、湿蘸(笔中带水蘸)或先色后墨,先墨后色不同方法。蘸墨法看似简单,但对用水用墨用色量的控制和先后蘸法程序的安排及用笔尖蘸墨还是用侧锋笔肚蘸墨其方法不同,用量不同,绘画的效果就大不相同,蘸墨方法是决定创作中国山水画效果的第一道关键工序,必须认真对待。

二、调墨法是指对墨色和墨的浓度进行调制的方法。

墨在砚台中研好或用瓶中的原墨汁倒在瓷盘中后,做画都因太黑太稠不能直接使用,首先对墨汁进行调制,其方法有四种:第一是在原墨汁中少加点水调制一下,使墨色和墨的浓度降低,达到作画可用为止;第二种方法是将原墨汁等量分别倒入几个瓷盘之中,然后在各盘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调成具有不同墨色的汁,作画时按墨色需要直接蘸用即可(此法称为浑墨法或间墨法);第三种方法是在笔头上调墨,即事先将笔头蘸上少量清水,然后用笔尖蘸浓墨,再将笔卧倒在瓷盘中来回进行滚拉,略等一会,在笔头上的墨与水混合渗化形成具有渐变的效果之后,可卧笔用顺逆锋法来使用(此法称笔头融墨法);第四种方法是纸上调墨法,即首先在纸上泼染局部或大部淡墨淡色,然后在半干的墨上用不同浓墨或色进行积破并分多次渲染,求得需要的不同墨色效果。纸上调墨和调色法在创作山水画时经常使用,效果极好。

三、运墨法它是将墨或色在纸上进行运作,求得墨形墨态和水墨效果的一种运墨方法。

平时讲用墨其主要意思就是指运墨这种方法。运墨法与纸上调色法有似相同,但不是一回事,一个求色,一个求韵。运墨法包括“单运法”“互运法”和渲染法“三种。

1、单运法是将浓、淡、干、湿、焦、宿、各种墨或各种色中的每一种墨色都作为独立的单体,每种单体再经用水调解运作形成具有多种变化的墨韵,这种单体用墨、用色并对其求韵的方法就叫单运法(用色就叫单色法)。

用单运法作画叫单运画法,其具体有浓墨法(重墨法)、淡墨法(渴墨法)、干墨法、湿墨法、焦墨法、泼墨法、宿墨法、单色法(单色分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墨色中黑的墨为浓墨,发灰色的墨为淡墨,墨中少水为干墨,水较多为湿墨,比浓墨水少为焦墨,用水较大进行泼写作画为泼墨,宿墨是指隔夜之墨。

用浓墨单独作画,墨要控制少用水,使墨色变化具有厚重深沉、深而不痴钝的效果。用淡墨做画,墨色不能发黑,要用得清秀淡远,气韵迷蒙。用干墨作画,墨中虽然水少,但画面墨色不能用得太干枯脊薄,有烦躁不安的味道。用湿墨作画,墨中水不能用的太多,太多臃肿浑浊,要求画面墨色有春雨酥润、华滋掩映的.感觉。泼墨作画,要有水墨淋漓、气水恒流之势。宿墨自身具有黑、干和光亮特点,一般多用做提醒,宿墨多渣,作画如用不好,易枯硬污浊,用得好倒有厚重沉稳之感。用单色意思同上。总之,单运法中的各种墨和色虽然看似使用较单一,但在画面中墨和色的效果是十分丰富多彩、生气十足的,它们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互运法是指墨与墨、墨与水、墨与色、墨与济(矾、胶、粉)等物质经过相互调解运作,取得各种多彩奇异的变化效果,这种方法就叫互运法。互运法中有“接法”(相碰法)、“积法”、“破法”、“混法”。

1)接法:墨与墨相接就叫墨接法(墨接法有浓与浓接,浓与淡接,淡与淡接)。墨与水接叫接水法。墨与色接或色与色接叫接色法(接色法中有浓淡色和不同浓淡色各种色相接法)。墨与济接叫接济法(济要用水济)。2)积法:墨与墨两种墨相叠,在第一遍墨干后再加墨的方法叫积墨法。墨与水相叠叫积水法。墨与色相叠叫积色法。墨与济相叠叫积济法。积法有干笔积、湿笔积、墨半干时积、干后积和多遍积。具体做法可用点积、线积、面积、泼积、皴擦积。也可在淡色、矾水、豆浆、醋水、洗衣粉等济渍上积墨积色。用积法作画一般是由浅到深达到苍秀厚重、沉实华磁的效果为止。积法注意异黑灰和无明显韵律变化的不足。3)破法:是墨与墨二种墨相叠,在第一遍墨没干就叠第二遍墨为破墨法。同样墨与色相叠为破色法(先色后墨)。墨与水相叠为水破法(先墨后水)。用水较大相叠为冲水法。墨与济相叠为济破法(先墨后济)。破墨法有浓破淡,淡破浓,湿破干,干破湿。用破的技法要恰当掌握好墨、水、色、济之间的干湿程度,太湿容易渗化太快,润化过多,出现浮烟账墨、臃肿无骨的感觉,太干又不易渗化,容易形成干枯不润、刻板无味的样子,干湿恰当才会取得最佳效果。4)混法:有墨与墨混(浓淡混),墨与水混,墨与色混,色与色混,色与济混。混法运作会产生不同浓度、湿度和色相不同变化。经混合后的墨、水、色、济可直接用来作画,也可再与墨、色、水相蘸相积相破,会取得特殊效果。

运墨法是创作中国山水画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一定要运用自如或有所创造,才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运墨法要以水为气,以墨色为形,墨非水不醒,墨非运不透,这才能化渍为韵。运墨要连贯、呼应,顾盼,有态,用时深时浅、时稳时显、时连时断运动的墨色体现出强悍、雄伟、烟雾迷漫、婆娑多姿和空旷浩渺、水波滚动的景象,在水晕墨彰的气势中展现出诗和音乐一样的旋律美、形态美。

3、渲染法就是用淡墨水、淡色水对画面局部或全部进行层层染的方法。经染后的画面更具有层次感、空间感、厚重感,能使画面和画中景物产生苍蒙、混融、空旷淡雅、水气十足和空灵迷离的效果。染常用的方法大体有渲染、积染、烘染、檫染、滃染等。渲染是对画面、画中景物进行总体或局部分层进行多遍刷染的方法。积染是在第一遍用墨干后多次叠加墨的一种染法。烘染是在景物轮廓周围染墨色。背染是在画的背面染墨或染色,可染多遍,有厚重感为止。檫染就是渴笔侧锋不见笔迹的快擦,使画面有苍茫、厚重、沉实、干裂的效果。滃染是是将纸喷湿后再进行渲染的方法。这种滃染法可使画面取得云烟四起、一片朦胧之景观。

用墨墨色分浓淡干湿焦黑白五颜六色,用墨技法有蘸、调、积、破、混、泼、染之法,更十分讲究活、净、结、老、嫩、干枯、虚实、节韵、和意境,这些讲究是用墨要求的最高标准和生命。墨活则生,洁净才能活泼,嫩墨鲜艳明快,能产生润掩生动的气韵。老墨墨色苍茫,能产生干枯峭拔的效果。浓墨取厚,淡墨取雅,湿墨滋润,润能取艳,干墨枯燥,燥能取险,虚得空灵,空灵能产生幽静神秘感。虚实干枯浓淡润泽相杂,才能更好的表现出距离、空间、幽远和水墨流益的情趣和美的意境。总之,用墨讲的是色法、方法、技巧、效果,追求的是变、运、呼应、节韵、情趣和意境,体现的是哲理、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要求的是画面效果和形式内容的统一。用墨是创作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方法,用墨与用笔是创作中国山水画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内容。对它们的了解、研究、掌握、运用是创作出好作品的重要保证。


;

‘伍’ 国画绘画技巧

国画绘画技巧

国画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名称。我提供了有关国画绘画技巧,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中国画技法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画的基本绘画技法。

中国画技法最显着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

中国画的技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中国画家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元以后(文人画家的介入),中国画的抒情意味越来越浓。中国画的笔墨的含义,已不是简单的技法问题,而是中国画的代名词。在中国画的笔墨观中,渗透了中国画的精神。简单说来,中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墨法,就是利用水的作用,产生了浓、淡、干、湿、深、浅不同的变化。中国画的书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中国画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古人总结了用笔的几种特点: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只有控制住笔,线才能平实有力。

2.圆,如“折钗股”,丰腴,光滑圆润,圆转有力,富于弹性,转折自如,刚柔相济,富于弹性而有力量。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不漂不浮,象刻进墙皮,沉稳有力。线条是高度控制,行处皆留,意到笔随。宋郭熙说:“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1)

4.重,如“高山坠石”,下笔就有力量,笔的压力要大,要压得住纸,充满力量,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惊蛇入草”。

古人把用墨的种种变化归纳为如下的方法称为墨法。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七法: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所以墨法,离不开水的运用。

浓墨法。运用浓墨,要浓而滋润、活脱。用笔头饱蘸浓墨后速画。

淡墨法。有湿淡、干淡两种,湿淡是笔上先蘸清水,然后蘸少量浓墨,略加调和后速画。

焦墨法。焦墨用法关键在于笔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运笔挤压中,使水分从焦墨中渗出,达到焦中蕴含滋润的效果。

宿墨法。分浓宿、淡宿两种。由于宿墨脱胶而含渣,墨迹显露。故用笔时要注意虚灵、松动,更不得拖涂。

破墨法。分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还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种变化。破墨法要注意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进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用笔的方向也要注意变化,直笔以横笔渗破之,横笔以直笔渗破之。

积墨法。用浓淡不同的墨,层层积染,称积墨。积墨法的特点是必须等前一遍墨色干后,再画第二遍,才能使画面墨色层次分明、浑厚华滋。

泼墨法。有二种泼法,一种是墨水直接泼洒在纸上,根据自然渗晕的墨迹,用笔再加适当点画。另一种是用笔泼墨法。这种泼法,便于控制。

冲墨法。是用墨画后,乘湿速以清水冲淋,使墨自然渗发。

渍墨法。常用松烟墨、渍墨入画,往往墨色浓黑而四边淡开,得自然之晕。 ;

‘陆’ 国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中国画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是以线为主,线面结合 的,是以墨为主,墨色结合的。笔法即线的多种运用,墨法即皴、擦、点、染等的铺展。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是丰富多样的:有写实、写意、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工笔与写意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结合,诗书画印结合,白描、水墨、没骨法、减笔和近代的泼墨泼彩等。

‘柒’ 国画的构成技巧

国画的构成技巧

中国画,按绘画技法分类: 写实国画、写意国画、工笔画、抽象国画、内画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国画的构成技巧,欢迎阅读。

一、经营特色

1、国画不以固定视点、位置写形,不管画中有多少形象,只是当作一个有好多肢体的整体来看待。所以画中的形体和整体的置陈,永远被看作一件事,只要在布势上把握了距离变化和疏密的穿插,便可以不受篇幅大小和纵横等限制,以此为中心而予以适当的安排。

2、以空白来调合笔墨色彩,亦是国画构图的特色。

二、构图要点

1、宾主:有主题和陪衬物,画面才有主从、重心。

2、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过实则一目了然,过虚则轻飘无依。

3、疏密:疏散聚集,布置得好,则画面自有松、紧、聚、散,产生律动感。

4、布白:虽不着笔墨,但能让人的性灵和思维尽情奔驰,而获得无穷的妙悟,用之不当则缺乏内容,画面会显得单薄。

5、款题:国画的特有格局,若款题好,不但启人意兴,且能增加画面的美感与深度。

6、均衡:以中心线为准,两边的物体形式虽不同,但分量的感觉应相同。

7、简洁:对事物本质的纯化,表现特质即可。

8、对比:两物相连,强调彼此间的差异,使在互相加强中,各尽其美。

9、和谐:笔墨的使用,虚实的配置,以点、线、墨色、布白来支配整个画面,使其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

三、国画常用的构图

1、“之”字型:花鸟画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画面往往可以用“之”字型的气脉把各个分散的部份贯穿起来。这样使构图既不偏重于一边,又不会造成两边分布过于呆板对称,从而既能灵动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统一,这一方式不仅在立轴中常用,就是在横幅和斗方中也可以运用,也就是说“之”字可横亦可竖。

2、三线体:就是构图以主线、辅线、破线三条线作为主要构成的手法。

树干主干的走向是构图的主线,另有衬托的枝干随主干走向辅排,起着陪衬辅助作用,即辅线。然后另出旁枝从主线破出,使构图多样变化,这根线就叫破线。主线主导着画中气脉走向,而辅线则增加层次,破线用于对主线进行反衬,更加明确画面的主、次关系。

3、对角位:山水画中,对角位构成式式运用得较多,常见的如实角对实角,空角对空角,造成均衡的错位。实际上是均衡的一种变化,即打破了平均的呆板处理。把一边上移,另一边下沉。

4、三角型: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型是最稳定的一种图形,适宜表现静、稳的感觉。所以一旦画面所表现的物象的外轮 廓呈现三角形时,整个上就会显得集中、整体、肃穆。

5、矩型:以矩型(长方形、正方形)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形式,有一种大气是是感觉。

6、几何型组合:将上述所讲及的三角形、方块再加上圆形、梯等等。这在表现山水小景或案头清供之类的静物组合中常常用到。绘画时对每种物象的外形尽量向某种几何体图形归类,这样有助于强化构图的形式美。

7、段叠式:即“三叠两段”。所谓“三叠”,是指“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所谓“两段”是指“景在下,山在上 ,俗以云在中,分明隔作两段。”因此,在山水画中,“三叠两段”的构图形式十分之多见。当然“叠”可有三叠,也可以有四叠、五叠。段亦然…

8、层叠式:层叠式是以层层堆叠的方式表现画面的纵深层次,加强空间深度的构图形式,这在山水画或表现大场面的人物画中较为的多见。而一些侧重表现体积的时候就可以相应地采用层叠式,这样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纵深,取得三维效果。

9、基本原则:一幅画主体突出才能主题明确,所以主要的表现对象要在显要的位置。摆在最正中间或者两条中线的位置上,都显得呆板,一般来说,主体摆在九宫格的中间四个交叉点上是最佳的位置。

国画松树绘画技巧

(一)画松干

1。用兼毫抓笔,吸清水,再蘸浓墨以中侧锋兼施的笔法,先画出松干阴面的轮廓线。接着蘸淡墨按此法画出松干阳面的轮廓线。

2。用笔顺序是从上到下一段一段地接着画。画时要根据整体构图的需要留出接画枝干和枯杈的空缺。

3。在运笔过程中,手和腕的动作要有轻重、快慢、提按、转折、顿挫、顺逆和散拖的变化;从笔墨效果上要有刚、柔、枯、润、光、毛、苍、嫩等变化;从视觉效果上要有生命感、力量感和体积感。也就是说,画松干极为重视用笔的方法和功力。

4。生长在高山峰巅和峭壁间的老松仪态,或曲折而俯仰,或躬身而若揖,如巨龙腾跃,气势尤为雄奇壮观。勾线时应注情于笔,要气势连贯,如“笔走龙蛇”。墨色浑融协调,用笔要坚劲疾利,表现出古松苍皮老干、质坚势傲的风骨。

(二)画松枝

松树的干与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松树的势态神仪主要由它们来决定。画松枝的用笔、用墨及运笔方法与画松干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其一是,线条比松干细些;其二是,画松枝要注意表现出前后左右的不同长向(即树分“四岐”)和疏密、隐现、长短、粗细、枯茂等变化;其三是,画老松要画出古枝屈折、回互交织、枝横劲而弹进的特征,以显出它们那种挺然屹立傲苍穹的精神。

(三)画松树节窟与枯杈

为了表现松树历劫不衰、巍然挺立的精神状貌,在枝干的`转折处适当画些节窟(即树眼)、枯杈和短断枝是非常必要的。应以干浓墨为主,中侧锋画节窟,中锋画短断枝与枯杈,笔线要浑圆坚实。

(四)点苔

在松树干枝两侧加着焦渴的密点称为点苔。要表现出松树皮爆裂的感觉。点苔时应审视全局,按艺术上的需要加点,注意疏密、大小、浓淡关系上的变化,切不可均匀地平铺。还应充分运用腕力,以“高山坠石”般的力度点出,达到神满气足的艺术效果。

(五)画松皮

松干的表面有鳞状的皱裂皮层,即“松鳞”,它是松树的特征之一,表现出松树苍劲伟岸的神韵。

在画完干、枝以后,紧接着就要圈鳞。用笔多为中侧锋兼施,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虚实、疏密的变化,以表现松干的立体感,往往是阴面圈鳞而阳面不圈鳞,或两侧圈而中间不圈。

2。鳞片应有大、小、粗、细、浓、淡之别,不可千片一律。

3。干与枝、近枝与远枝的鳞也应有区别。相比而言,圈干上鳞片用线稍粗,鳞片稍大,圈枝上鳞片用线稍细,鳞片也稍小。近枝鳞片用墨稍浓于远枝鳞片。

4。整体用墨方法应以积墨法为主。即先以淡墨不规则地圈鳞,半干时再以浓墨破圈,并随手抹擦。

5。圈鳞时须情、气并盛,放纵其笔往往在有意无意之间,达“无意于佳乃佳”(苏轼语)的效果。

(六)松针针形与排列

由于松叶呈针形,所以称为松针。

画松针应以“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方法作近似描绘,无须一一绘之。历代松针画法有十几种之多,这里举出双笔车轮针法,它是明代吴伟所创造的双笔画针法(自然界的松针,有许多就是每两针为一束地生长)。

画松针用笔以狼毫小楷中锋实起实收为主,如“锥画沙”,质如钢针。用墨可先浓后淡,多层重积。

身临松下而肃然心静之情意的产生,是与松针青翠苍郁的描绘分不开的。整幅作品水平的高低,从画松针的功力上已能看出个大概。所以,千万不可轻视松针。

(七)画松针

用狼毫小楷笔或“花枝俏”笔画松针,双笔中锋,实起实收,质如钢针。用墨先浓后淡,浓淡交替,多层重积,注意留出主要枝干不画松针,以见其势。松针画完之后,再用淡花青色点染一遍。

(八)题款与押印

全图画毕,选适当位置题款、押印。

;

‘捌’ 国画的技法有哪些

国画的技法有:

(1)山水画写生技法——局部模写法:适合初学者,临摹未到熟练程度,真山水写生又未多接触,须要两相对照,揣摹模写,此时切忌贪大求全。

(2)山水画写生技法——详记法:较完整"真实"地记录画面,适合初步熟练的学者,此时即当强调感受之真实,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实"。

(3)山水画写生技法——记异法:只对特别的事物加以记写,适合时间较少或有特别感受时用。

(4)记意法(简记法)只简单记录一个印象,不作详细刻画。

(5)山水画写生技法——放大法:选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并作较详尽表现,常可有意外收获。

(6)山水画写生技法——映象法:针对整体景物的感受,较简洁的画出大体印象,不求形似,但求达"意"。

(7)山水画写生技法映——象重叠法: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记,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万水的叠加印象,此即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8)山水画写生技法——重复体味法:此法即留恋于此山此水间,留连忘返,反复观照体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烂熟于胸,以致行坐眠食,时刻不忘。石涛之钟情黄山,潘天寿先生之画雁荡,黄宾虹先生之爱观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玖’ 国画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国画的创作有四个步骤,分别是构思立意、章法布局、定稿制作还有收拾整理。具体怎么领会每个步骤中的奥秘,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国画再进入创作的第一步就是构思立意,就是想怎么将在生活或者是大自然中的发现、感受和体验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国画再进入创作的第二步就是章法布局,就是考虑根据幅式的大小怎么将物象巧妙的安排在画面上,并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国画 再进入创作的第三步就是定稿制作,就是一边思考一边打草稿的过程,确定好大体位置才可以绘制。国画再进入创作的第四步就是收拾整理,就是说一幅作品的完成,在画案上和挂墙上展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需要继续的收拾和整理。

国画创作的过程是需要反复推敲的。国画的构思立意是一个较长的思考过程,甚至是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够充分表达出想表达的意境。国画的章法布局可以说是一个匠心独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反复修改的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国画的定稿制作必须通过思考绘制草稿,完成后才能落墨绘制,避免失败导致一次次的反攻。国画的收拾整理就是对作品的负责,让其展示效果更完美。

ine

阅读全文

与国画创作技巧与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2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7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5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6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6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4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3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7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1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2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4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1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699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4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2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3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1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2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