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乒乓球直拍反手技术如何掌握
直拍选手的反手技术既要全,又要精。
所谓全,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所谓精,就是要做到人有我强。全:就是近台能推,能反面拱,能敲击,中台能反手攻,远台能横拉相持或反手兜,迫不得已时还要能削一板。
我个人认为直拍正胶选手可以采取近台的推挡结合反面拱,敲击;中台角度不大的球,反手要能攻两条线,尤其是反手滑板攻直线到对方正手位,过去的球弧度大,拐弯,而且球势大力沉,着台后往下扎,防守方不易借上力。对付对方过度一板的小弧圈很有效。中远台或扑正手回反手可用横拉或快撕,力争主动,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守。横拉要能与横拍进行中远台相持。但是正胶的反手技术应以反手攻,敲击为主,辅以横拉,力争以速度压制对方。
直拍反胶选手首先注重自身的力量素质训练,以便能使出蒋澎龙般推土机式的“魔鬼推挡”,动作中适当加入弹击动作,以加强推挡的力量。近台要以暴风骤雨式的推挡逼住对方,使他没有充足的拉手时间,中近台角度不大的情况下,要反手攻突击,中远台要能用横拉进行相持,甚至强相持。尤其是反胶选手还要有一项技术一定要掌握-反手兜,被动防守时,只要能兜住,挺住,因为兜上的球带有上旋,上台后向前冲,不易发力打,一旦对方回球的质量不高,哈哈!由守转攻的机会就来了。总而言之,直拍反胶应以横拉上手为主,辅以反手攻,敲击,充分利用反胶的稳健,能制造旋转的特点,丰富反手技术。
附:庄则栋《如何练习反手攻》
反手攻是我国独创的打法,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我国各种打法不但花色品种齐全,而且具有各种流派的世界水平,这就为直板两面攻的发展与提高创造了条件。1 反手攻的独特作用[br]有全台发起进攻的能力 [br]1.1有反手攻球能力的选手,既能在左方组织进攻.又不会使右方区域出现空当,无后顾之忧:一旦对方死盯住左方时,则可以用反手发起攻击:这样,两面攻选手的台面是“无被控制区”,也就是说,能够全台发起进攻.就像全天候飞机一样不受制约。另外,由于直板反攻动作小,出手快,突然性强,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br]1.2 先发制人,打在前头[br]比赛中,第一回合的较量,很多来球在反手区区域,借以控制对方的攻势。此时.常见两面攻选手都凌厉地用反手起板攻球,这就比用步法侧身让位用正手进攻来很快,缩短了回球时间。从而先发制人打在了前头,形成抢先上手,在节奏、时间、速度上破坏了对方打法的程序,赢得了主动权。[br]1.3 速度快 快攻打法,贵在神速。前三板争夺往往是习惯于在反手部位进行,用反手攻全身动作小,出手快,即使力量上虽然稍小一些.然而往往在速度上使对手猝不及防,因为很多球不是由于力量稍大而丢失,常是速度稍快,导致跟不上节奏而失误。[br]1.4 对付弧圈球的积极手段 弧圈球出现后,对来自反手部位的弧圈球最初是用控制性的减力挡.力争少让对方拉出弧圈球。后来又在实践中用吸、挤、推侧旋、变直线等手段。上述方法属于防御性手段,是等着球来碰板,如果能用反手去带、快拨、扫攻去还击球,则能在速度和力量上给对方以极大的威胁,同时,它又是属于进攻性的以球板主动挥击迎击来球,从而进入了反攻和积极攻打弧圈球的一个技能境界。[br]1.5 由被动变主动的手段 削球选手往往先用削球控制使对方反手,使之不能侧身发动拉杀,然后变线,遇角调动你,乘你弥补空当拉或搓球过渡之际,伺机反攻,使进攻选手显得很被动。此时,用反手突然起板袭击.就能摆脱控制,打乱对方部署.往往变被动力主动:又如,对攻中,对手先打左、后打右.左推右攻者势必扑出去右角对攻,此刻,对方又攻自己左方,左推右改选手只得用中、远台的挡球招架、过渡,从此等于被对方咬住.陷于被动。如果是反手能攻,对来自左方的球用反手进攻,自然比挡球威力大,也可能转化为一种反击的成功。[br]1.6 抢先破坏对方的战术意图 用发球、发球抢攻、推挡、弧圈等手段先盯住反手区域.实质上是抓住了只能防守和应付,而无法进攻.等待着习惯的搓、挡、推来施展进攻意图。根据此情况.若能以反手起扳进攻,打出对方习惯之外的攻球,必然破坏对方战术意图。[br][br]2反手攻打来球的动作结构[br]2.1 打下旋球 两脚平行站位或左脚稍前,两膘微微弯屈.大臂和肘关节*近腰腹,左肩稍前,右肩略后,板型垂直或赂后仰,由大臂发力牵引小臂,击球的瞬间小臂发力.臂由左后方向右前方挥动,运用爆发力,手腕配合外旋,以肘关节为轴,击球下降前期时球体的中部:高于网的球少摩擦或不摩擦,低于网的球,先摩后拉,制造一定的上旋.其目的是保证球能越网。同时,左右脚平行站位,也是为了能够更快地配合和发挥正手进攻的威力:[br]2.2攻打一般上旋球[br]2.2.1扫攻 右脚稍前.左脚稍后.两膝和腰微弯,大臂和肘关节*近腰腹,右肩略前,左肩略后,小臂与台面平行,以肘关节为轴.肘尖朝下方.大小臂之间的角度约90。左右。球扳略高于来球,由大臂发力牵引小臂,由左后方往右前方爆发用力击球,板型垂直或略前倾,手腕配合外旋.在来球的上升或高点期时,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br]2.2.2中近台的小臂弹击 两脚平行站位,击球之前,肘关节不再*近腹膜,而是先将肘关节向前方支出,后引球板,板型垂直或略向前倾,击球前的瞬间,肘关节用力由左前方往后回收至腰腹,球板都是由左后方向右前方迅速挥击;同时手腕配合外旋动作.击球上升期或高点期,手腕配合前臂,突出发挥小臂爆发力的弹击。根据来球性能,摩擦与打球比例恰当地结合运用,从动作形态上看,一般是尺距击球法。[br]2.2.3 手就近台弹击 这种弹击.基本上是小臂配合手腕.以手腕爆发力来击球;来球前.手腕和小臂放松.略往后引,却内涵着爆发力,板型略前倾,根据要求的旋转程度,高低,摩与弹结合运用,动作幅度较小,常用尺距、半尺距法击球。[br]2,3拨打弧圈球[br]2.3,1 快拔 当对手把弧圈球拉到自己反手时,要收腹弯腰,右肩略低而稍*前,左肩略高而稍*后,前臂与台面平行.稍借来球的前进力,板型要前倾,按压来球的中上部.击球的时机要拿握在球落台后,刚要反弹之际,用爆发力把球快速拔带过去。触及球时,运用手腕力量对球摩打结合,以打为主;[br]2.3.2 扫抽 当对方把弧圈球拉到自己反手时,先收腹弯腰,右肩略低而*前,左肩略高而*后 ,前臂与台面平行,球板向后引伸,高于来球,板型略向前倾,以肘关节为轴,用内台的爆发力弹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br]2,4 中远台攻球 右脚稍前,大臂带动前臂,以前臂为主,手腕为轴,大、小瞥之间的角度约为120’。击球前,肘部先向前方支出,即将击球时.支出的大臂猛往后收,前臂则向前用爆发力击球。运用三尺距法击球,然后刹车,板与球接触的瞬间,摩擦与打击球相结合。手腕配合爆发力弹击,光摩不打稍稳而凶不足,光打不摩康稍凶而不稳,摩打结合,才能凶猛兼备。击球的时机在来球的回落期,除爆发力运用外,腰部也要用粮打式发力相配合:在发力攻时,需要调整好身体重心,对来球呈居高临下之势才能攻击有力。[br]2.5攻打直线球 攻打直线球与攻打斜线球的动作略有变化,球板不再是击球的中部偏左,而是击球的中部偏右,肘关节也不再是紧贴腰腹,而是稍微离开腰腹一些;两脚的站位也有变化,初级训练阶段,应该右脚在前,高级训练阶段,应是两脚平行或左脚在前一点。攻打直线球,主要是以落点变化而取胜的,所以动作应该有隐蔽性。[br][br]3 反手攻球的练习步骤和方法[br]3、1 上台前的训练 初学反手攻球者,可以先不上球台,认真观察击球动作,进行空动作造型练习,然后再上球台。[br]3.2 从少到多 正确的动作,先攻后打没有旋转落点变化的球,以及力量小、速度慢的球。随后,逐步提高击球的数量。[br]3.3 从小到大 这里主要是指攻球力量的增加,没有重板是打不死对方的,但是初学发力时,容易使做功的肌肉群紧张、僵硬。因此,要在能打较多回合的基础上,进行发力攻的练习,或用拉中发力抽,连续抽,拉中突击或用多球的方法集中练习。[br]3.4 由易到难 不同性能的来球有着不同的规律,相应地要求反手攻球者要用不同的动作去回击。因此,除对各种球的性能和规律能适应和掌握外,只有下功夫分别对各种来球进行难度大、质量高的练习,先由从速度僵、力量小、旋转弱,再逐渐去加速、加力、加转,才能取得好的效果。[br]3.5 死线活练 线路是固定死的,但球运行的速度、力量、落点、旋转却是变化的。要求制定出提高的指数、质量要求,使之能逐步适应、过渡到进行对攻、反攻的境地。[br]3.6 正、反手攻球的配合 反手攻球虽然有时可以直接得分,但不如正手攻球的力量大,杀伤力往往是由于反手攻球以突袭和速度打出了主动性后,再由正手大力扣杀得分。这个有机配合要贯穿在乎时训练中,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要明确:反手攻球是为了全面的最终胜利.而不是为了打反手攻球而去使用反手攻球。[br]3.7 中路追身球的训练 中路迫身球是直板两面攻选手感到困难和薄弱的区域,除了运用“三急”法小臂爆发力击球外,还要对腹膜的左、右转体让位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多球的实践练习。[br]3.8 反手接发球的训练 接发球要从稳字上着手、凶字上着眼。要先吃透来球的规律,然后再求适应,用中、小力量去回击力量、速度、旋转、落点变化不同的球,渐渐学会主动抢先上手起板,发挥反手攻的威力。抢攻要注意充分利用仍旋球的反弹上升力。为此,加强攻击力,对来球可使用“弹劈式”(弹击球,使球带下旋)攻击法,但对下旋来球要注意它的下坠力。进攻时应先摩再打,制造出一定的上旋,减少失误。[br][br]3.9 反手发球抢攻训练 发球抢攻是开路先锋。从自己配套的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的前三板争夺,在比赛中可以说是必经之路。本着练为战的原则,发球与反手抢攻必须有几套熟练零握的单个技术,并且成龙配套。对这些内容要有目的、有指数要求地反复练、力求打在前边、直接得分或打出优势效果.[br]训练中要注意:(1)看准来球的旋转程度,准确掌握摩与打的比例与配合,(2)以下旋手法发下旋球,使来球规律化,力争以快速度、抢先上手,然后再伺机扣杀;(3)用下旋手法的形态,发出不转或则上旋球后,则可以准各采用弹劈式的攻球摧毁对方,(4)发近网小球,使球第二跳不出球台,可以施展台内手腕、手指弹击法抢攻;(5)抢攻时,收效较大的进攻落点,常在对方中间偏右的部位。[br]3.10 连续进攻训练 连续进攻是把激烈的搏斗推向高潮,争取最终胜利的手段。所以,对于反手的连续进攻要有砸!砸!砸!砸透对方防线的气概和实力,这种连珠炮式的连续攻必须以基本功做后盾,只有刻苦训练,没有捷径。[br]3.11 发力攻和借力攻的单独练习和配合 打出大、中、小的力量是反手攻球必不可少的技术。只会一种发力是不够的.练好拉中突击、搓中突击、发力对攻、杀机会球等是重要的基本功,要反复练。如以100个球为一组,训练时统计出成功与失误的比例以及失误现象(出界、下网),再从失误的数据和现象中找出因果关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练,逐渐提高击中的力量和比例。同时,也要注意到发力攻和借力攻的单独使用和配合。我们常看到,有些运动员打了一板反手发力攻后,对方挡回一个近网小球,无法再连续发力攻,以致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往往因为发力攻时动作大,还原慢,缺乏重扳扣杀与轻拉的配合练习。习惯意识上也认为,发力重杀之后,生死已定,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另一种现象是连续拉后,却不能在出现机会球时重扳扣杀,而贻误战机,甚至被对方反击。这却反应出发力攻和借力攻的单独使用和配合使用比较差,应当在练习中加以解决。[br]3.12 斜直线配台的训练 (1)单线球的训练。在直线、斜线的单线训练中,还要逐步发展、提高对不同速度、旋转、力量、落点来球的适应和进攻能力。 (2)对来球进行斜线——直线——斜线——直线的初级配合训练,逐次要求在反复训练中提高质量,接近实战需要。(3)对来球进行数板斜线——数板直线——数板斜线的训练.再提高为数板不定的无规律变线训练,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训练。3.13 训练中注窿的问题 (1)从简到繁。逐步适应和提高攻打不转、下旋、上旋、不同力量、不同速度、不同落点的来球,对这些内容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子攻打高难度来球,应该埋下头来,由简易内容到繁难内容,步步为营,扎实挺进。 [2]从有规律到无规律提高。只有对规律性很强的来球.在旋转、落点、力量、速度等变化适应中掌握.再升华到运用自如,轻松而又有余地时,才算有了一定基础,方可开始摆脱有规律性来球,进入无规律来球的训练。 (3)从适应变化到配合使用。从适应一种单一性能的来球到逐步适应多变来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组织起自成一套或几套的变化球路.综合熔铸,单独运用,组成自己的单个技术。 (4)组成以发力攻为主的格局。发力攻是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攻击和摧毁对方的手段。借力攻则是作为来球的缓冲、过渡,在相持和由被动转主动时的一种手段。这两种技术素养缺一不可.而尤应以发力攻为主组成两面攻的格局,切不可平分秋色.更不能本末倒置 。
B. 乒乓球直板反手的发力技术
乒乓球直板反手的发力技术
做为一名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乒乓球运动。它是一项男女老少都可以进行的球类运动。想要打好乒乓球,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怎样才能练好乒乓球直板反手的发力技巧呢?乒乓球技术又有哪些呢?都适合什么人群锻炼呢?今天就一一的大家介绍相关的乒乓球常识。
怎样才能练好直板反手的发力
1、反手快点
主要针对近网球。站位近台,击球进左脚上步,重心左移,手臂自然弯曲,前臂伸向台内,拍头稍高,拍面前倾,手腕内收。球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和手腕发力,击球的中上部。下旋较强时,击球的中下部,并向前上方发力,挥臂动作较小。
2、反手快带
右脚稍前,手臂自然弯曲、外旋,拍面前倾,稍向后引拍。迎球时,肘关节内收,将球拍引至身体的左前方。在球的上升期,借助腰、髋的力量,手臂向前带球,击球的中上部。
3、反手快拨
左脚往前迈出,双脚的间距要比肩膀距离宽,且拍子要前倾,手腕向左侧上方立起,以前臂发力为主。
击球的上升期,摩擦球的中上部。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放松,手腕做伸和外展动作,借来球的力量向右前方发力。
4、反手快攻
右脚稍前,上臂和肘关节靠近身体,手腕做曲和内收,引拍至腹前偏左的位置。埚球的上升期,肘关节内收,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发力并外旋,手腕同时配合做伸和外旋,拍面前倾,击球的中上部。
5、反手拉攻
右脚稍前,手腕自然下垂。引拍时,球拍在腰部带动下向左后下方弧形转动。膝微曲,腹稍收,身体重心略下降,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向上摩擦。击球时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放松。
6、反手扣杀
右脚稍前,上臂和前臂先向左侧引拍至肩处,拍面稍微略倾,协同腰、髋、腹的力量,在球的高点处或下降处,击球的中上部从而挥动扣杀。
乒乓球运动比较适合哪些人
1、乒乓球是最适合老人的运动之一
“其实,乒乓球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之一。”专家解释说,别看乒乓球又小又轻,打起来却一点也不轻松。乒乓球运动所需要的力量是爆发力,即快速运动的力量。
打球时不仅需要要手臂的力量,还需要腰部、腿部等身体部位相互配合,手臂不断地挥拍击球,不断地随对方来球落点的变化移动脚步。
据统计,在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挥拍达一千次以上,脚步移动达1000至3000米左右。
“如此大的运动量,长期坚持下去当然能有效地消耗体内积聚的脂肪,减轻体重,最终达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目的。”
专家还特别强调说,乒乓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趣味性,不像跑步等运动项目那样单调乏味,不容易长期坚持下去半途而废。更重要的是,它又不像其他球类一样要受年龄的限制,老年人不妨多试试。
2、常打乒乓球,至少有五益
“我国乒乓球名宿庄则栋将打乒乓球的好处归纳为至少五益.养神、护眼、健脑、助消化、勤四肢,我很赞同这一说法。”专家对这“五益”解读如下。
好处一:养神
乒乓球是一种有趣的运动,能调动人的情绪。有时遇到什么烦心事,打一会儿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那种特有的惬意能让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外,“以球会友”也是件乐事,跟球友场上切磋、场下谈心,可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好处二:护眼
打乒乓球时,由于球的来往速度飞快,来球落点或近或远,或左或右,或旋转或不转,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多通过眼睛获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并与大脑进行快速反馈联系。
这种对眼睛及视力的调节的独特体育项目,对学业负担过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状肌的功能,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都有积极作用。
好处三:健脑
在所有球类运动项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由于球体小而轻,攻防转换迅速,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这种需要勤动脑的特点,能很好地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锻炼人脑对周围事物的灵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维记忆力。
好处四:助消化
由于打乒乓球消耗的体力很大,可增进食欲。另外,身体不停地来回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
好处五:勤四肢
乒乓球运动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脚步也需迅速移动作出配合,长期锻炼可使上下肢的关节更灵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壮,整个人的身体机能被充分调动,协调性和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满活力。
3、打球时要量力而行,切莫伤身
心态:锻炼为目的,不要太好胜
专家提醒说,乒乓球专业运动员比赛是为了拿奖牌,但对业余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来说,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因此,要以平和之心来练球、打球,不要太计较输赢;要注重切磋球艺,在球的来回中寻找乐趣;要重过程而轻结果,做到胜之淡然,失之坦然。
打法:老人体弱者少扣杀、多防守
在打法上,如果是年轻力壮,体力充沛的,以锻炼力量、毅力为目的,可选择多奔跑、多起拍扣杀或拉弧圈球的进攻型打法。但老年人或体质较虚弱者应多以增强体质为目的,可选择少移步,少扣杀的防守型打法。
如果有慢性胃肠病、经常出现胃部不适或大便烂、容易拉肚子的人,建议练拉弧圈球打法,因为此打法拉球时引拍自后下向前上,上肢连同胸廓往上提升,全身包括内脏也随动作而上提,尤适合有胃下垂、慢性结肠炎等疾患者的练习。
防伤:开打前要充分活动肢体
乒乓球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是把双刃剑,控制、练习得好有益健康,反之也可影响甚至损伤身体,因此在练习时必须趋利避害,把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比如,打球的场地不能太滑,最好准备一双专业的球鞋,预防滑倒。另外,冬天打球不宜一开始就穿得太少,夏天在有空调设备的场地打球,冷气不宜开得太低。
乒乓球技术
发球动作标准规范
一只手的上抛动作
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
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
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越用力拍越下压
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
多体会打磨比例
当你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注意发球力量
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只要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磨擦力,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效果。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加减分制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利用旋转组合
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研究发球规律
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拓展阅读:怎么提升乒乓球技术
1、正确握拍和站姿
正常的握拍方法是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节在拍的前面呈钳型,两指间距1~2cm,拍柄贴住虎口,另外三指自然弯曲贴于球拍后的1/3上端。
打乒乓球时,合理的站姿很重要,一般两脚要一前一后的站稳,两脚自然分开,身体稍稍倾斜,发球时弯一下腰,这样有助于发力。发球时要选好角度,一般尽量选择左右远角,或者左右近网处的边角,但发球时要控制好力度,不要发球出界。
2、提前判断球走向
提前判断好乒乓球的走向,并要根据乒乓球的旋转程度旋转合适的接球技巧。如果来球向下飞旋,接球时就要使劲把球向高处提起来,否则球拍一碰球,乒乓球就砸到台子了。当乒乓球向上飞旋,接球时就要往下压球,避免球被打飞。
当对方挡回来的球弹得比较高,没有旋转时,可以进行扣杀了,即以非常快的速度击球,尽量向两边的边角打,这样成功率更高。扣杀时要压住球拍,即球拍和乒乓球台子的夹角小于45°,让球向下飞奔过去,注意不要打网。
3、掌握拉球好技术
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要收腹、含胸,腰部要收紧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打小球时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手尽可能抬高,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4、提高发球的速度
①还击球前所需要的时间:从球从台面弹起,至运行到运动员球拍回击出球瞬间止。
②还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指从球离开球拍的一瞬间起,到球落到对方球台瞬间止。
提高击球速度就是要设法缩短还击前所需要的时间和还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击球时,站位尽可能接近球台,以缩短回球时间所需的时间。击球时,尽可能加大击球力量和尽可能地减少飞行弧线高度、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5、增大发球的力量
①在速度增加在先的情况下,加速距离越长,球拍所能达到的瞬时速度越快,力量也越大,反之则弱。
②加快挥拍速度,因为在加速距离相同情况下,如果加快挥拍速度,则击球力量大,反之则小。
③使击球点尽可能远离身体,使击球动作半径长一些。当转速一定时,半径越长,速度越快,力量则越大,反之则小。
所以,击球前,使击球点适当远离身体,并保证有一个适当的加速挥拍的距离。击球前,肌肉要是当放松,便于拉长的肌肉在击球时快速收缩。击球时,要使挥拍速度达到最快,使力量充分作用于球体上。提高手臂及全身的速度力量素质。
乒乓球技术之旋球
旋转技巧
乒乓球旋转的多样性和由此产生的曲线的丰富性,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特别是动作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旋转呢?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条:
⑴用球拍不同部位击球和磨擦球,发出不同旋转的球。如用拍面下侧与拍面上侧击球和磨擦球,就可以发出相应时的`转与不转球;
⑵用螺旋线引拍,如果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向击球和磨擦球,会产生不同旋转。下螺旋线方向触球会产生下螺旋;上螺旋线方向触球会产生上螺旋;
⑶用手腕发力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旋转:如果是弹击发力,则不太转,如果是上螺旋线形摩擦发力,则是上螺旋式旋转;
⑷适当增加海绵厚度,增强球拍粘性,可以增强乒乓球的旋转。特别是在使用大球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⑸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时间和距离:如在发加转侧旋球时:应用靠近拍面右侧的部位摩擦球;如在发不转侧旋球时:应用靠近拍面左侧的部位摩擦球;
⑹ 动作适当加大,加快摆速,并切得薄:这样在摆速方向远离球心的条件下,摆速越快,击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转就得到加强;拍面上侧击球和磨擦球,就可以发出相应时的转与不转球;
技巧变化
发球技术变化莫测,常使对方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常会看到:在比赛中,包括一些大赛中,有些运动员,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或二种发球技术。发球技术单调,落点也单调,常使对方较快就适应,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多准备几套发球技术,如正手、反手、侧身发球技术、上侧旋、下侧旋、长侧旋、短侧旋等等,充分发挥发球技术阶段主动时机,努力做到:六结合+组合,并在发球技术时就准备好几套发球技术抢攻的路线,常会使我们处于不败之地!
技巧创新:
不断提高发球技术质量,不断创造新的发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运动富有生命活力的体现。在一种高质量新的发球技术面前,由于对方对它陌生,头脑中尚未建立条件反射。因此在击球时,感到不协调、不顺手,甚至束手无策,这样就导致发球技术直接得分,或间接得分,这就充分显示了新发球技术的巨大威力。
乒乓球基本技术
1、四分之一定律
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
2、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
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腿弓,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3、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有很多,但是比较多的是反手和中路问题,很多打乒乓球的朋友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4、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在打乒乓球的时候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点很多乒乓球教练都会说的,只有这样打球才会稳。同时要记住,在反手位厕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压不住弧线,易出界。
5、击球时必须放松
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说到放松大家肯定觉得很好办,但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家要做到手腕放松,而不是全身放松哦,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觉,不是摩擦。要主动去击打球,不要被动的让球来顶你的球板。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紧张的。
6、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这样打球会更加灵活,还需要有转动,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7、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
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
8、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
拉球时不视来球旋转,就一种动作。有很多老球痞认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样拉——当然不是说上下旋的区别,而是同种性质的旋转可不大考虑强弱。诚然,如果手感好时很多上诉情况都能上台,但这样拉过去的球质量显然要打折,并且大多数业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帮老球痞那样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馆里,要养成“盯球”意识,平常多留心来球旋转,比赛时就成习惯了。
9、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FORWARD,LOOPINTOTHE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上身要含胸收腹。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这种机制使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
10、鞭打式发力
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
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着名乒乓运动员的弧圈分解图,注意他们的腰跨动作和手腕动作。
快触球的时候大臂好像被锁住了,前臂刷的一下像鞭子一样向前抽甩。外观上是向前敬礼到额前,敬到不能再向前敬为止,然后手臂自然地也就必须收回还原。拉前冲,肩要放松、要有等球的一瞬间。
11、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
撞击球过多。可能当你前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C. 乒乓球直板反手打发技巧
直板横打又叫直板横拉
抢拉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位的球
这项技术是直板反面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难掌握的技
术。因为对方在接发球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为主,配合摆正手位短球和搓
正手位长球作为牵制。当我方在接发球摆短后,对方也会采用和接发球同样的方法。所以
,掌握好这项技术对前
三板的挣抢非常重要。
这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了啊下旋球一样,但在击球时间上有点区别,击球时间绝大部
分都在球的下降前期。平时训练的站位和比赛中的站位有所不同。平时训练的站位重心可
以稍偏右脚,在比赛中站位就必须根据来球进行调节。当你算准对方会晃撇你反手位决定
用反面拉时,站位可以
和平时训练的站立一样;当你需要对方来球来决定用反面抢拉时,你的站位就必须从侧身
位调整到平时训练的站位。
1、多球训练。由于这项技术的难度较大,可以先采用队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
掌握好击球时间和击球点。刚开始训练时,站位的重心稍靠右脚,击球时用腰控制手臂发
力。教练员在发多球时可采用先直接发反手位长球,反复训练。在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以
后,可采用一板正手位
短球一板反手位底线长球进行训练,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调节自己的位置,加大训练难度
。
2、在发抢训练的计划中,发短球到对方反手位,让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位,用反面
抢拉。
3、接发球摆短到到对方的中间位置或反手位,让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面抢拉。
4、对对方晃撇到反手位的球采用侧身抢攻和反面抢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主要
训练抢攻时位置的调节和重心的转换。
5、抢拉对方挑和撇到反手位的球的训练。可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教练员发运
动员正手近网短球,让运动员回摆近网短球,教练员挑和撇到运动员反手位,让运动员用
反面抢拉。
弹击球
这是直板打法运动员在相持中转攻的重要手段,是必须掌握的反面主要技术之一。动
作要领是板形前倾,在球的上升后期或最高点击球。在击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身体前迎,
用腰和手腕发力,用力方向是向前下方用力弹压。旋转越强,向下的力量越大,旋转稍弱
,向前的力量就应该大
一些。
D. 如何练习直拍反手攻球技术
显然,对于直拍只会单面打的选手而言这一技术是很重要的,比如韩国选手金泽株和柳承敏,是最典型的例子。 直拍反手攻球的技术要点: 准备反手击球时,为了方便发力,可以使用小碎步调节使右脚稍前。身体左转同时向左后方引拍,转体同时沉右肩,肘关节和右肩略前顶,球拍和手臂基本保持在一条线上。拍形应前倾,握拍手的食指稍用力压拍,拇指放松,中指和无名指前端顶住球板。 击球与还原:转腰,重心转至右脚,击球时发力。向前上方挥拍,在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点应在身体的侧前方。动作结束后,及时还原,把结束动作与还原动作结合起来。 注意问题: 站位正确。 引拍时要有转腰的动作,利用身体的重心发力,否则发力不好。 受身体的限制,发力时应注意多使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
E. 直拍反手拉球的动作要领
直拍反手拉球的动作要领是反面板形前倾,击球点在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稍偏右脚,用力的时候是用腰和手腕来发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要注意在拉球的时候,手臂不要摔,要用腰控制手臂。F. 怎么练习乒乓球的直板反手打法
一、“三不”原则。
二、直板横打的“核心技术”。
三、“握拍和板型”的分析。
四、直板横打“发力”的秘密。
五、全横打的“关键技术”。
六、不可缺少的“应变技术”。
一、“三不”原则。
一不改拍型;
二不变握拍法;
三不要推挡。
关于不改拍型,引用“球棍”版主的发言:
1、直板的改造不能影响传统的直板小球灵活性
2、改造板必须要保证适应现行的主流先进技术
3、改造是配合现行和将来的先进技术,而不是发明一种底板就要搞出一套技术!
本人深深赞同!改拍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在拍型上费尽心血,且前途渺茫,倒不如把精力用在技术动作的钻研上。
关于不变握拍法的意思是:正手攻是怎样握拍,横打亦然。保证在握拍上不影响正手攻球。当然,你的正手攻握拍法要保证是正确的。
关于不要推挡的好处,论坛里“前人之述备矣”。不再罗唆。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原则,确定了发展的方向,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是我练横打的体会,供参考。
二、直板横打的“核心技术”————反手弧圈球!
用横打应对反手位来球,根据来球的不同,运用的横打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是,我觉得横打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亦即“杀手锏”,处理反手来球要围绕着如何使出这一“杀手锏”进行。在使出“杀手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转为正手进攻。
即使反手采用全横打,由于反手“核心技术”的不同,打法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我也在电视上看了几场反手全横打的运动员的比赛,感觉很接近中国式的横板,也就是没有高质量的反手弧圈球,反手还是快拨、快带的多,力量不足,威胁不大,有些不尽人意。
许绍发老先生说直板横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无法知道直板横打以后会怎样发展,但反手一定要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这一点是肯定的。
我认为,没有高质量的“反手弧圈球”,直板横打就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
“反手弧圈球”应该取代“推挡”,成为直拍进攻型打法反手位的核心技术。
对直板横打“反手弧圈球”的一些认识:
1,技术动作要能发大力。
握拍很重要,什么样的握拍法,就有什么样的击球动作,击球动作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握拍的差异。食指轻按拍肩,拍后三指呈放射状,是不可能发出很大力量的;要想发出大力,这种握法是不可取的。
敢于侧身;
必须有转腰;
引拍要在身体左侧,裆部引拍不可取。
2,以质量取胜。不要以怪、以对方暂时不适应取胜。不要追求侧旋,要让球更多的向前(向上)旋转。
三、“握拍和板型”的分析。
1,关于直板握法。
我注意观察了业余球友的直拍握法,并不是想象中的“大同小异”,只能说是“有同有异”。拇指和食指的握法,区别不大,算是“有同”。但是,拍后三指。。。。却是各不相同。有三指并拢靠上,近似握拳的;有三指并拢伸直的;还有三指皆接触拍面的;也有两指接触拍面的;还有三指呈“放射状”支撑的,更有甚者,三指伸直平贴在拍后的。
个人看法:直板握法应该“掌心虚起”,拍后三指弯曲并拢,通过中指在后边给球板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可以想一想握毛笔对手掌心的要求。拍后的力量主要是通过中指第一指节来传递。无名指和小指接触球拍协助发力,只能是在打球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赞成拍后有两指或者三指主动接触球拍的握拍方式。
这基本上就是乒乓教材上的标准直板握法。那么,咱们就从这个握拍法开始说起。。。。
2,直拍握法的特征。
先来看看横板的握法:横板的拍面和手掌面是一致的,即使在使用中有手指的调节,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这就是横握球板的特点。
再来观察直握球板:在自然状态下,拍面和手掌面是有一定夹角的。在推挡的时候,拍面和手掌面接近垂直。正手攻球的时候,拍面和手掌面的夹角缩小,接近四十五度左右。
有些直板握法,过于放松食指,且把拍背后三指放开,使拍面向手掌面接近,不管用于正手攻(拉)球还是用于横打,我持疑问态度。
由于握拍法的不同,也就是拍面和手掌面的夹角不同,同样的正手攻球,发力感觉,动作细节也就有了差异了。
3,直板横打的握法——移植正手攻球的握拍法。
用正手攻球的动作握好拍,注意固定手腕,移动到反手位,外旋前臂,使球拍背面前倾——再前倾——逐渐与地面接近平行——直到自然的将球拍放平。这就是直板在反手位横打的基本拍型,握拍要点就是:
球拍要持平,拍头自然向左,不要向下掉;
拍面要放平,接近与地面平行;
要找到这种感觉:你不是要用球拍的背面向前击球,而是要用球拍的边缘向前击球。
这才是属于横打的握拍感觉!
四、直板横打“发力”的秘密——发力方向
前臂的发力方向:右手握拳,拳眼(食指与拇指圈曲的部位)向上,置与身前;向右前上方挥动前臂,拳背(手背)击出,似用拳背在击打右前上方的某个物体;这就是在横打中,前臂应有的发力方向和发力感觉。
手腕的发力方向:向手心方向曲腕,使手背与前臂有三十度左右的夹角;再向手背方向展腕,至拇指与前臂在一条线上即可(再展即为翘腕,不可取)。
横打中,手腕基本上是手心——手背方向的曲展动作,没有拇指——小指方向的动作。
直板横打练习的第一步,不是去练借力的平挡球,而应是去体会发力的摩擦球!(这主要是针对我们这些习惯了推挡的球友们来说的)理由如下:
会推挡的球友,初次练习横打,会感觉使不上力,极易拍头向下吊拍,用推挡的板型和感觉击球。这对尽快形成正确的横打发力感觉,非常不利。
为了少走弯路,尽快形成属于横打的发力感觉,我认为最好是从摩擦球开始练习,而后在摩擦的基础上寻找击打的感觉。这样练出来的动作,发力顺畅,感觉稳定。
直板横打入门练习
目的: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持拍方法,形成正确的前臂手腕动作,培养横打基本的击球感觉。
方式:采用多球,单人练习。
动作:右手持拍呈横打基本拍型,身体正对球台,左手拿球抬高然后松开,球落到台面弹起至最高点时,前臂带动微曲的手腕向前挥动,触球瞬间手腕向前摩擦,使球越网对面台上。
要点:
1,球拍要持平,摩擦球的上部向前。
2,手腕沿手心手背的方向摩擦球。
3,逐渐降低球弹起的高度,调整发力方向,从由后向前摩擦逐渐变为由下向上摩擦,或由左下到右上摩擦。
通过练习,基本掌握了摩擦带球的发力感觉之后,就可以进入对练阶段。与推挡对练、与一般上旋球对练、贴带弧圈球,这是横打技术的基本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练习掌握。要能压住推挡,对一般上旋球能借力发力快速回击,能很稳定的贴住弧圈,最好能够发力反带。当然,还可以练习拉下旋,弧圈球。在这个阶段练习弧圈球,在动作上要突出能发大力,侧身转腰,把横拉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五、全横打的关键技术
在基本掌握了以“快带”为基础的摩擦发力方式后,再配合直板反手正面的搓球,是否就能实现反手位的全横打呢?从业余球友的角度看,难度相当大。实际尝试中,更是困难重重,还是离不开推挡。这也是大多数球友保留推挡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从“快带”的击球动作和技术要求上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1,快带属于摩擦发力,对身体的重心的要求比较高。有稳定的重心,动作才有“根”,击球才有质量。
2,快带对击球位置要求比较高。快带属于前臂摆动发力击球,肘部是支撑点,因此肘部不能紧靠身体,而要和身体有一个合适的距离,便于发挥前臂向前摆动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取得合适的击球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以上这些要求,要比推挡复杂得多。同时在击球过程中往往形成右脚靠前的“左侧身”状态。这就与正手技术、特别是击球时间较早的快攻技术,难以融在一起。因此,要想实现全横打,必须要有取代推挡的“近台横打技术”。这就是——
前臂曲展发力的击打技术。
站位:与推挡完全一致,左脚靠前。稍有不同的是,两脚间距比推挡大一些,重心比推挡略低一些。
持拍动作:握拍法不变;上臂同推挡一样,靠近身体,也就是肘部接近身体,前臂自然前伸;前臂逆时针方向略转,拍头随之伸向左前方,球拍背面前倾向右前方。
击球要领:手腕微曲,略向后引拍,使拍头向左,同时保持拍面向右前方前倾;在来球上升期,送肘(前臂略伸),展腕,球拍向右前方“探击”打出;迅速还原。在击球中,手臂前送,手腕伸展(但不能翘腕),拍头要伸出,争取在手前把球击出。要找到“探击”的这种感觉。
使用时机:
1,在处理反手位来球时,采用快速的回击比发力的攻击更为有效的时候;
2、在来球速度较快,拔不出手进攻的时候;
3,一板横拉被对方防到反手位,步法没有调整好的时候;
我们不妨把这个技术称作横打的“推挡”。它与直板推档有很多相似处:
1,站位近,动作小,出手快;既能快速出击,又能回击快速的来球。
2,在前后距离上,有多个击球点可供击球。对前后移动的步法要求不高,使用方便。
3,肘部靠近身体,转换到正手非常容易。
这些技术特点,使横打推挡能够有效地与(原左推右攻练就的)正手技术结合起来。同时,也使横打推挡成为——衔接横打与正手的关键技术。
在掌握了以快带技术为基础的摩擦发力方式后,很自然的会去练习拉球、弧圈球,增强直板反手位的攻击力;对弧圈球的贴球、反带技术,也加强了直板反手位的防守能力。
进一步掌握以横打推挡技术为基础的击打发力技术后,横打的使用范围向近台靠拢,与直板的技术特点更为接近,为横打与正手的结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在横打的摩擦发力技术与正手技术之间起到了关键的衔接作用。
加上直板反手的搓球,在技术结构上,实现反手位的全横打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总感觉还缺了点什么。。。。
实践证明,确实是缺了点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下一章《直板横打的应变技术》
六、不可缺少的应变技术
业余球友要想放弃推挡,实现反手全横打,首先也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是:接发球!
到反手位常见的发球有以下几种:
出台的上旋发球:急球、右侧上旋、“左侧上旋”
出台的下旋发球:右侧下旋、“急下旋”、“左侧下旋”
不出台上旋发球:右侧上旋、“不转球”、“左侧上旋”
不出台下旋发球:右侧下旋、“下旋球”、“左侧下旋”
实践中,在不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下
1,较易接好的发球有:急球;右侧上旋球(出台与不出台);右侧下旋球(出台)。
使用横打的推挡和快带(拉球)即可解决,接球动作就是基本动作,重点在于基本功要扎实。
2,有些难度的发球:急下旋;不转球(台内);
用横打推挡接急下旋,要注意带点向上的摩擦。台内的不转球不易借力,也要带点摩擦。接这些发球,与基本动作相比,手法上略有变化。
3,有相当难度的发球:左侧上旋球(出台与不出台);左侧下旋球(出台)
接左侧旋发球,与基本动作相比,不仅手法上有变化,并且拍型也有变化(为了克服左侧旋的影响)。
4,难度最大的发球:下旋球(台内),左右侧下旋(台内)。
要接好这些发球,必须变换拍型,与基本动作差别更大,要使用特定的技术。
从接发球这个环节来看,固定的握拍方式、前倾的板型、单一的发力方法,是难以做到接好发球的。板型的方向(左右方向)、板型的角度(前倾后仰角度)、发力的方式(摩擦击打)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样,在回合中,在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不太合适的时候,也需要调整击球动作和拍型,采用更为简洁的方式,合理的回击来球。
这些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技术,就构成了直板横打的“应变技术”。
学习使用横打的应变技术,在握拍上不必拘泥于前面所述的握拍方法,以合理的回击来球为原则,当变则变。如果练横打之初就改变握拍法,就如同正手没学攻球,直接去练习正手快点、挑打这些需要调整拍型的技术,后果可想而知。
通过握拍相对固定的摩擦带球、推挡的练习,掌握了横打的发力方法,形成比较稳定的发力感觉之后,这时再来解放手指,调整拍型,灵活运用应变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最后,祝你打球愉快!
G. 新手怎样练直拍反手乒乓球
反手技术相对于正手技术来说,掌握并要求熟练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都已经习惯了正手动作。特别是乒乓球初学者,在对于怎样练好乒乓球直板反手发力方法,会有一定的掌握难度。所以想要练好乒乓球直板反手发力,必须从六方面进行练习。
直板近台快攻的弱点之一是反手位缺乏进攻能力,尤其是形成相持后更为明显。因此提高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应该从小抓起。
反面技术包括反手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快拨、反手快攻、反手拉攻和反手扣杀。
1、反手快点:主要针对近网球。站位近台,击球进左脚上步,重心左移,手臂自然弯曲,前臂伸向台内,拍头稍高,拍面前倾,手腕内收。球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和手腕发力,击球的中上部。下旋较强时,击球的中下部,并向前上方发力,挥臂动作较小。
2、反手快带:右脚稍前,手臂自然弯曲、外旋,拍面前倾,稍向后引拍。迎球时,肘关节内收,将球拍引至身体的左前方。在球的上升期,借助腰、髋的力量,手臂向前带球,击球的中上部。
3、反手快拨:左脚稍前,两脚的间距略比肩宽拍形前倾,手腕向左上方立起,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的上升期,摩擦球的中上部。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放松,手腕作伸和外展动作,借来球的力量向右前方发力。
4、反手快攻:右脚稍前,上臂和肘关节靠近身体,手腕作曲和内收,引拍至腹前偏左的位置。埚球的上升期,肘关节内收,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发力并外旋,手腕同时配合作伸和外旋,拍面前倾,击球的中上部。
5、反手拉攻:右脚稍前,手腕自然下垂。引拍时,球拍在腰部带动下向左后下方弧形转动。膝微曲,腹稍收,身体重心略下降,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向上摩擦。击球时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放松。
6、反手扣杀:右脚稍前,上臂和前臂先向左侧后方引拍至肩处,拍面稍前倾,腰、髋向左转动,然后协同腰、髋、腹的力量,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期,击球的中上部、上臂带动前臂同时向右前方挥动扣杀。
H. 直板反手拉球有哪些技巧
1. 直板反手反面攻球,也叫直板横打(拉)。
要领:用直拍反面击球,站位离台大约40至50厘米,左脚稍前,收前臂于左腹前,身体重心稍下降,手腕内曲,前臂内旋,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右前上方击打,摩擦来球的中上部。
2. 直板反手反面拉球(斜、直线)
要领: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站位大约离球台60厘米,向后下方引拍(引拍不要过大),拍面前倾,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手臂向右前上方(斜线)或前上方(直线)加速挥动,(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由内收稍外展,容易控制球的弧线),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
3.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是直板的新技术之一,可以增强左半台的攻击力,可以有效地回击打至反手位的上旋球,常可变被动为主动。反拉时站位要尽量以近台为主,退至中台会使近台快攻打法的特长受到影响。
4. 直板反手反面快带弧圈球的
动作要领是:站位离台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倾,身体重心下降,在来球的上升期,盖住球体,球拍迅速向前方带击。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球拍高于来球,盖住球体,在来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体以肘部为轴,手腕相对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带击。
5. 直(横)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
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斜线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弹打直线的动作要领与斜线基本相同,这时球拍面对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攻技术,常常以速度和落点取胜。
6. 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直板反面挑接左侧下旋短球的动作要点是右脚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内屈,前臂手腕迎前,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挑直线时球拍面对正前方,向前上方发力击球。
7.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侧下旋长球
动作要领是:站位中近台,身体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内屈,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击打球体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发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发展的技术之一,这项可以近台也可以中台,有效地增强了直板打法左半台的攻击力,拉斜线时向斜前上方发力拉打。
8. 接反手位右侧上旋长球
反手攻打、反手拉、直板侧身拉、直板反手反面拉、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削、直板侧身攻。
I. 乒乓球直拍反手攻球训练教学
乒乓球直拍反手攻球训练教学
乒乓球直拍反手攻球练起来难度较大,动作什么的也比较复杂,对手指的配合发力等要求较高。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乒乓球直拍反手攻球训练教学,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站位。反拍攻应该比推挡稍微靠后一些,双脚基本是平行的,不能左脚在前,双脚站得稍微开一点,但是不能太开啊,太开反手发不出力了。
第二,刚开始最好练习打不太转的下旋,这个练习整个建立技术,最好是用多球,一个是动作的外形,引拍啊、交换重心啊,另外就是说手指如何配合。尤其这直板的反手,它相对来说难度大、复杂一点,这个中指、食指配合的使用很关键,特别是中指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像撞击、摩擦、控制落点以及发力,怎么和前臂手腕的挥动放在一起呀,中指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当然食指在制造摩擦、制造弧线那个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接着你要打一些普通上旋球,然后是不太转的弧圈球,最后打那种加转的下旋球。这打那加转的下旋球,也是下手要快,摩擦撞击得有、得发出力来。
第三,引拍的时候,位置不能太低,太低的话,前臂垂下去太多,变成抬着打那个球了,那你就是去了用手指手腕和前臂控球的那个含义了,说白了就是他不高级了。另外,你引拍的时候,肘不能太贴着躯干,夹着胳膊打那不灵,因为你发力到制动,肘的那个支撑是决不能少的。还有,引拍一定要有腰,绝不能只用胳膊做动作,击球的时候,那个腰胯也是有转动的,不光要转动,还要用力呢。
第四,击球点必须在身前,太靠近身体绝对不能接受。以右手为例,你的击球点在身体的纵轴线稍微偏左即可,你不能为了想发太多的力,太偏左,想引拍引得打,想抡起来么,特别容易身后击球,因为你站位相对近啊。
第五,这里还牵扯到一个发力摩擦和撞击的问题,是靠你的身体重心和前臂的挥动,传到手指手腕上去的。板形千万别太压,基本上90°,甚至稍微偏后仰一点都行,不能前压,前压的话,手腕就全死了。
第六,挥拍方向。球板的挥动方向是,从左后方,往右斜前方挥动,决不能纯粹往前挥,一定要往右斜前方挥。
等你反手打单线基本掌握了以后,你就需要加上步法,动起来,10公分左右的走位打,反手打完正手打,或者反手一板攻以后加侧身啊,这些都是综合性的技术,这一板要是练熟练了,对你接发球特别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