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物理方法制作笛子

如何用物理方法制作笛子

发布时间:2022-10-31 04:26:13

① 自制笛子怎么

在家无聊可以动手做一些小物件,不仅可以打发无聊时间,还很有成就感,今天带大家看看,在家怎么制作一个笛子。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工具材料:
竹子、细钢筋、刀

操作方法
01
我们先找一根两端大小均匀且比较粗的竹子。

02
找到之后,我们再来处理竹子,用一根大约1米长的竹子,把它骨节上的小枝去掉,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骨节磨平,磨得和骨身一样大小。

03
完成上面的操作之后,我们再用铁钢筋穿进竹筒里,把骨节打通。

04
打通之后,我们用粉笔在竹子上画等量的标记,然后在标记上挖小孔。

05
我们用之前准备的小刀依次挖9个小洞。

06
新鲜的竹子内壁一般都会有一层膜,我们在剩余的竹子里取膜,然后贴在制作完成的笛子倒数第二个洞上,这个是用来发音震动的。这样笛子就完成了。

② 怎样自制笛子(物理作业)

笛子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流动的气体压强减小,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原理)

先要购买好的竹子,让它干放一年以上,再按照竹子筒大小,定做什么调(小竹G或F调,大点做D或C调)长短了,打孔最好有电钻,堵竹笛多用软木。竹笛孔距要看竹内孔大小,正确音孔尺寸参考朋友旧笛子,音准是制作笛子难题。(制法)

③ 笛子的制作方法详细介绍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人物角色在吹笛子,于是有些朋友就想着自己制作一个笛子。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笛子的制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笛子的制作方法

(1)首先把竹子的材料选好。一般说,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是竹节要小(多少不太紧),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的粗细相差不大。选好之后,按笛子的长度锯成节。如果竹身不直,可用柴火(或草火)烘烤,把有弯的地方烤热后,扳直浸入冷水中(以防弯度复原),待冷却后拿出来擦干即可。

(2)打通内节,削平外节内外都要尽量求得光滑。如果竹皮粗糙而不美观也可以刮去一层薄皮。

(3)比量尺寸,决定调子。把竹子材料弄好以后,量一下内经(直径)和长度,根据它的粗细和长短,决定做什么调子的笛子最合适。

(4)调音和挖孔。这是做笛子全部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工作。往往因一个孔挖得不合格(发音不准)而使全笛报废。

挖孔时,首先挖好吹孔(不可挖得太大),堵上笛塞(也可以利用某个竹节不打通,来作笛塞),然后量好吹空孔至后音孔的距离,挖两个后出音孔。开始要先挖小点,然后吹一吹,听一听,看看筒内音是否准确?如果低了点,就将两个孔都向前(向吹孔那边)挖大一些,也可以不再挖。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始挖孔时不能超过规定的尺寸,以防音孔开高了不好弥补。

把后出音孔挖好后,以此孔为基点,朝着吹孔方向按顺序,按尺寸比例依次挖孔。挖的方法也是先挖小点,然后边试音,边扩大。挖好一孔再挖另一孔,最后挖膜孔。两头多余的竹子先锯掉或后锯掉都可以。如果笛尾竹子长,还可开两个前出音孔(又称调音孔),也可以将笛尾锯短一些,不要前出音孔。

全部工序完后,进行总的校对和检查,最后上漆。这样,一支新笛子就算完全制成了。

练习笛子的秘诀

(一)决心“自讨苦吃”

吹笛子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太难不了的事,但是,他和其他各种技术一样,再聪明的人,若不付出辛勤的劳动,不下一番苦功,也难以取得成功的,所谓“红梅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道理。练习笛子有时很累,口干舌噪;初学者累过了头,还可能头昏眼花。如果吹奏者没有决心,就不会有那种“自讨苦吃”的劲头,也不会有长期坚持苦练的意志。这种决心,又要来自正确的思想支持和对笛子的热爱,如果只把笛子当成个人消遣自娱的玩具,那是绝对吹不好的。在旧社会,许多民间艺人,为了吃饭,为了生存,他们在各种情况下苦吹苦练,终于练就了一手好功夫。今天我们学笛子,目的不只是为了饭碗,应当把笛子当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熟悉它、精通它,用它来更好地为人民做出贡献,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为了攀登技艺的高峰,就要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困难、不怕流汗、不怕耗费心血顽强地练下去。

(二)打好功底子

笛子吹得好不好,要看他的功底打的牢不牢,基本功能否过得硬,马马虎虎、差不多,是不行的。笛子的基本功是什么?我想大约包括气功、嘴功、舌功、指功等。其中每一项基本功都有它的明确要求,气功大致的要求是:吸气要足,蓄气要满,抢气要快,呼气要匀。嘴功就是指嘴上的劲能控制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能力,要求能软能硬,能松能紧。舌功指的是舌头上的功夫,它的大致要求是:灵活、有力、准确、干净、能快能慢、能柔能刚。指功的大致要求是:手指的各种指法要高度灵活自如,快而不短不乱,慢而不跛不断,滑抹无痕,颤动均匀。这些基本功的要求,都有它一定的技巧作为基础:气功主要就是呼吸运气的技巧;嘴功主要是嘴上的控制能力;舌功主要是各种吐奏与花舌的技巧;指功主要是指法变调,叠、打、颤、滑和各种叉角吹法。以上这些就是我们所称的基本功、基本技巧,或常规技巧。这些技巧用处最大,在任何曲子里都用得上。吹奏的好坏,固然要看他的素养和表现能力如何等等,但主要的还是要看他的这些常规技巧掌握得怎么样,也就是说要看他的基本功是否能过硬。

在日常的基本功训练中,有两种值得防止的现象,一种是,某些人只是为了自娱,每天吹一些“优雅”的小调,越吹越来劲,而不练基本功。另一种是,误认为只要练一两个所谓的“高级”技巧,笛子就会吹得好。因此每天只是练那一两种“高级”技巧,学鸟喧,仿鸡鸣,以及杀猪、宰羊、母鸡下蛋声等,并以些夸耀于人,也不去练基本功,结果技艺迟迟提不高,不能很好适应工作需要。相反有的人在平日练习中,总是踏踏实实地去练较困难的技巧,但由于他的常规技巧掌握得很好,所以吹得声色优美,有强有弱,有快有慢,干净利落,富有生气,充分表现了乐曲内容,同样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因为任何曲子,较困难的技巧最多在一两处使用一下,而用之最多和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那些常规技巧,即基本功的体现。所以,我们在练习时,一定要多练基本功,重点练习那些常规技巧。在保持基本功过硬的基础上,再去练习一些较为困难的技巧。这样,收效一定会很快。

在音乐学院一般都有教材和老师指导,但对广大业余吹笛者来说,却缺乏这样的条件。常常就因没有教材,无人指导,每日拿起笛子不知从何处练起,练些什么心里没底。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想每天可以吹吹长音,以练呼吸运气、强弱控制修饰音色,以增强气功。吹吹梆笛,拔拔音高,以增强丹田控制和嘴功。用音阶级进或跳进的办法(*******)。练练单、双吐,以增强舌功。再者就是选一些已出版的、有针对性的独奏曲片段,练习指功、舌功。只要这样坚持练,反复练,也是可以使基本功逐步过硬的。

吹笛子的小技巧

1、演奏前要保持口腔的湿润,干燥时吹奏吃力,吹出的音色不太好带涩,而且影响唇,舌,气技术发挥,还有不宜过饱和饥饿吹笛。影响气息控制发挥。

2、笛子内要有一定的湿润度音色才圆润清亮,我以前不懂什么的时候,为了让笛子音色更美,就把笛子用水冲洗,再贴笛膜,吹出来音色明显比不冲洗时好许多。所以说演奏前要充分地溜溜笛,增加笛子内的湿润。音色会更好点。

3、贴笛膜时摸粘胶不宜i浓,宜淡,稍有一点粘性就好,这样不影响吹奏,便于调整。

4、冬天防备水汽沾湿笛膜,可在笛膜孔四周厚壁上涂点白蜡,不匀时用一小金属棒,在开水里汤热抹匀。不要搞到笛筒里有突出的蜡点。

5、笛子的发音点在吹孔处,演奏时宜将吹孔对着话筒附近,注意不要让气流对着话筒,发出气息冲击声。

6、练笛时为了减少扰民,可以用不干胶或者厚胶带做笛膜用,降低笛子的发音。

7、平常可以把少量笛膜裁剪好,用原纸条包好放在笛子吹孔那边的笛头里,便于启用。

8、自己动手做笛膜胶盒,现在超市有一多种口味的薄荷糖卖,是用小巧的金属盒装的,我把它改用作笛膜胶盒很好用。

9、笛筒清洁维护棒,我到不锈钢门店,购得二根50厘米和80厘米长的粗不锈钢丝,头上扎上松软的绒布或者海绵,作大小笛筒的清洁工具。(用粗铜丝铝丝也行)

④ 笛子是怎么做的

1)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原(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3. 修空调孔的小尖刀(普通手工刀即可) ;4.能够打穿竹子内节的长刀,或用粗钢生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亦可;5. 铅笔和小米达尺。

(2) 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可参闻下面的图表:

【注】1、各孔之间的距离都是从每个孔的正中算起,不能从孔边算起。

2、尺寸都以毫米计算,比如15毫米,就等于是一厘米另五毫米。

上表所列的尺寸比例,并不是不可変的。比如说,竹子的内径稍微粗一些或者细一些(一毫米左右,不能相差太多)时也可,但必须使吹孔与音孔之间的距高也随之作适当变化。如果是内径大,则要求各孔同的距离法比例缩小,反之内径细,则各孔问的距高要远一些。

(3)制作过程:1.首先把竹子的材料选好。一般说,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是竹节要小(多少不要紧) ,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的粗细相差不大。选好之后,按笛子的长度锯成节。如果竹身不直,可用柴火(或草火)燃烤,把有弯的地方培热后,般直浸入冷本中(以防弯度复原),待冷却后拿出来晾干即可,2.打通内节,削平外节,内外都要尽量求得光滑。如果竹度,粗糙而不美观,也可以刮去一层薄度;3. 比量尺寸,决定调子。把竹子材料弄好以后,用米达尺量一下内径(直径)和总长度,根据它的粗细和长短,决定做什么调子的最合适,4.调音和控孔。这是制作笛子全部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工作。往往因一个孔挖得不合规格(发音不准)而使全笛报废。

首先控好吹孔,堵上笛塞(也可以利用某个竹节做笛塞) ,然后量好吹孔至后出笛孔的距离,撞两个后出音孔。开始要先挖小一些,然后吹一吹,听一听,看看筒子音是否准确?如果低了点,就将两个孔都向前(靠吹孔那边)挖大一些;假如高了,可将孔堵上,另外开孔,如果不低也不高,就可以向后面挖大一些,也可以不再挖。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始控孔时不能超过规定的尺寸,以防音孔开高了不好弥补。

把后出音孔挖好后,以后出音孔为基点,朝着吹孔按尺寸比例依次挖孔。挖的方法也是先挖小点,然后边试音,边扩大,再挖另一孔,最后控膜孔。两头多余的竹子先锯掉或后锯 掉都可以。如果笛尾的竹子长,还可以开两个前出音孔(又称调音孔) ,也可以将笛尾锯短一些,不要前出音孔。

全部工序完后,进行总的检査使对,最后上漆。这样,一支新的就做好了

来自快速学乐器

⑤ 制作笛子的步骤及要求

制作竹笛首先要选材,一般选用坚实而干燥的竹子,竹节要小,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粗细相差不大;然后按笛子的长度锯成节,并打通内节、削平外节,内外都要尽量光滑。接下来比量尺寸,决定调子;之后则可调音和挖孔,这是最困难的一步工作,开始挖孔时不要超过规定的尺寸,否则不好弥补;最后进行总的校对、检查并上漆即可。
一、竹笛怎么做

1、首先准备一把切竹子的小锯子或刀子、可以钻孔的钻子、用于修挖洞孔的尖刀、用来打穿竹子内部的长刀、铅笔和尺子。

2、选择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竹节要小,两头的粗细相差不大,表面圆而平整,根据笛子的长度用小锯子或刀子锯成节,如果竹身不直的,可以使用柴火烘烤,将弯的地方烤热,扳直以后浸入冷水中,等待其冷却后捞出即可。

3、用长刀打通内节,削平内外节,尽量能够使其光滑,竹皮如果太过于粗糙,影响美观,可以刮去一层薄皮。

4、将材料准备好以后测量内经(直径)和长度,根据它的粗细和长短,决定它的调性。

5、挖孔,首先用尖刀挖吹孔,堵上笛塞,量好吹孔至后音孔的距离,挖两个后出音孔,刚开始要挖小一点,吹一吹,听一听,如果低了一些就把两个孔都向吹孔那边挖大一些,不能超过规定的尺寸,后出音孔挖好后作为基点,朝着吹孔方向按尺寸比例、按顺序依次挖孔,两头多余的竹子先锯掉或后锯掉,如果笛尾的竹子长,还可以开两个前出音孔,全部工序完后进行校对调音,最后上漆。

6、以12毫米内径的竹笛为例,笛子的尾端到第一个音孔的距离是3.92cm,第一音孔到第二音孔的距离是2.58CM,第二音孔到第三音孔的距离是1.47CM,第三音孔到第四音孔的距离是2.578CM,第四音孔到第五音孔的距离是2.39CM,第五音孔到第六音孔的距离1.83CM,第六音孔到笛膜孔的距离是6.39CM,膜孔到吹孔的距离是6.93CM,孔全部打开之后,要用小刀等工具把孔内壁修整光滑,再在膜孔贴上笛膜即可吹奏。

⑥ 笛子制作方法

中国笛箫历史悠久,据说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下面我整理了笛子的制作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笛子的制作步骤一:选竹

可用以制作笛箫的材料很多。广义地说,只要是一定口径的管状物都可以。象金属管、木管、玉石管、骨管、塑料管等等。但最常用的还数竹子。

适宜制笛箫的竹子很多,有苦竹、紫竹、淡竹、凤眼竹、湘妃竹、梅螺竹等。其中以苦竹与紫竹最常见。

苦竹也叫伞柄竹、青蛇枝。笋苦不能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福建等地。在浙江省的安吉、余杭一带山区,又称其为笛竹,是制笛的理想竹材。

紫竹也叫黑竹、墨竹、观音竹。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在安徽、江西,农民赴婚宴时,常有送紫竹的习俗,取“送子”之贺意。

挑选优质而合乎制作要求的老竹,是制笛的关键之一。一般选用三到五年竹龄的竹子。判断竹子的老嫩,一般可从竹子的外表进行观察。嫩竹子,受光照时间短,竹皮翠绿,竹身无光泽,竹节毛涩,节纹粗。尤其是幼竹,还可以在竹根处找到蜕落的竹箬。老竹子,光照时间长,竹皮青里泛黄,甚至透红,竹身光亮,节纹细。另外,从竹叶的颜色上也可以识别竹子的老嫩。嫩竹的竹叶,翠绿欲滴。而老竹子的叶呈暗绿色,甚至带有枯黄。

竹材的砍伐在每年的冬季。俗称砍腊竹。此时,竹材含水率较低,也不易虫蛀。根据制作要求,挑选直径大体为2到3厘米,节距适中,竹身圆整、均匀的老竹。砍伐后沿竹节处截断,剔除根部几节太厚且节距太短的,及梢枝几节太薄又有水沟分枝的。一株竹,可用于制笛的只有五节左右。有经验者往往选长度刚好够得上开吹孔、需要接笛头的那一到二节料。其它几节,虽然节距较长,干燥后往往手感就差。竹子经过干燥、加工以后,直径一般会减小1到2毫米。因此,假如D调曲笛外径要求在25毫米左右的话,那么就要挑选26毫米的竹材。

紫竹一般选乌黑光亮或附有白霜、青苔的老竹。有一种皮色象黄鳝一样的(叫黄鳝竹),及一种皮色黄里带有粒粒黑点的(叫芝麻竹),都是紫竹中的上品。笔者曾觅到一支盘龙紫竹,十分罕见。是青藤盘绕在紫竹上,经长期光照形成一圈一圈的自然紫色,煞是好看。制成箫后,让朋友给“抢夺”去了。紫竹从根部起,到有水沟分枝处截断,留取约有120厘米左右的一段。

砍伐下来的鲜竹,又称活竹。不能马上用于制作。至少要存放一年以上,进行自然干燥。存放期要注意防雨、防晒、防风、防霉。习惯上将竹料分为低音笛料(三孔为F、G、A、bB等),曲笛料(C、D、E等),梆笛料(F、G、A等),小笛料(bB、C、D等)几种。箫分为洞箫料、琴箫料(调名一样,粗细有别)。

制作前,挑选合适的好料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好料,是指比重大、手感好的料,再就是粗细、厚薄、长度、圆度符合要求。如果是紫竹,还好考虑颜色、花纹、节距等。对于制作者来说,能挑选到理想的好竹,是非常愉悦的事。即便搞得浑身汗尘,也无所谓。因为一件好的笛箫的诞生,是从一份好的材料开始的。

笛子的制作步骤二:制坯

挑选了合适的好料之后,接下来就要制坯。制坯分烘撬,铰尾节,清洁内膛,刨皮,磨光,接尾等。

首先是烘烤与撬竹。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除工具特殊外,还要有较长时期的实践。烘烤的目的,除了便于加工撬直外,还具有将竹内水浆烤干,使竹质更结实的作用。火候的掌握,不但对颜色外观有关,更主要对今后制成的笛箫音质有关。

在撬直加工中,有经验的师傅还能将不太圆的竹子撬园。烘撬的工序至少重复二遍以上。有些竹子性子"倔",撬直放置几天后,又弯了,工人称之为"醒过来了",还须再行加工,直至把它"撬服贴"。有意思的是,"强头倔脑"的竹子,往往是好竹子,撬直过程中更容易撬裂。

在制作过程中,有局部复弯的地方,还须随时在酒精灯下小心地局部烘烤,进行撬直。撬直后,要用冷水"冷结,才不易复弯。

用"纠枉过正"来比喻撬竹,是十分适当的,有经验的工人,往往将竹子略撬过头,这样,日后复弯时,正好处于笔直的状态中。所以,对竹子的性能要有所了解。开了孔的竹子再复弯时,一般就不再烘撬,以免造成豁裂。

撬直后的竹子,白竹{苦竹}要将头部节截去,长度以合适为宜,长度不够的,还须接尾。尾部节通常保留,用刀铰通,锉平。将竹皮刨去,打磨光洁,去除内膛垃圾。

近来,有保留竹皮的作法,因竹皮坚硬,不易裂,而且竹纹美观,观赏性强,制成笛子后,自有一种古朴天然的韵味。

紫竹本身相当美观,不必刨皮,但须将内膛竹节铲平,磨光。将多余的部分截去。如果做箫,吹口一端保留节盖。保留九个节子,俗称九节箫。民间有八拳九节的说法。有些紫竹九节偏长了,就截去一节,成八节,也无妨。做紫竹笛,一般保留六个节子。

笛子的制作步骤三:定调

完成了制坯工艺后,就进入定调,划线工序。

首先是划吹口位置。吹口的位置,须由做什么调来决定,尽管在选料时,已初步决定制何调。但是,经过烘烤,去皮,磨光后,情况会有所变化,原来打算做的调子,有可能会觉得不妥,需要重新斟酌。

决定一支料做何调最合适,一。要考虑内径,厚度是否合适。二。要考虑长度够不够。每种调都有它自身合适的条件。尽管由于要求不同,会有差异,但差异不会很大。适宜制G调的,假如制成F调或者A调,就不会理想。经验不足的,常常为定错调,开错吹口位置,浪费一支好料而懊恼不已。

除了调的因素外,还要从竹子的扁,圆情况考虑。箫的吹口,通常开在扁的部位,笛子相反,开在侧的部位,故有“侧笛扁箫”的说法。左右手执笛也不相同,等等。这些因素虽然是细微的,但不良的吹口角度,会影响演奏。

如果是紫竹,还要考虑竹节的凹凸,音孔与竹节的安排,甚至颜色,花纹等因素。在满足吹口合理位置的前提下,尽量将竹节凸起的一面,安排在开孔的背面,同时,尽量将漂亮颜色,花纹的一面安排在开孔面。竹节与孔要安排妥,孔尽量避开节,尤其是膜孔,不能安排在节上。

总之,笛箫定调,吹口的定位是很仔细的事,需要从多方面权衡。开错吹口位置,就如“吃错药”那样。因此,即便是老资格的制作家,在定调,划吹口位置时,也会反复思量,不轻易下手。说吹口定位犹如给笛箫定终身,一点也不夸张。

给笛箫吹口定位时,实际上以将该笛箫的基音长度和尾长都考虑进去了。笛尾一般为基音长度的五分之一左右。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音质。

笛子的内径,是制作上非常关注的事,在内径计算公式上,乐器界前辈刘鹤云先生提出按2开18次方的方法,结合深资理论家屠式璠先生将刘先生的D调笛内径改为1。7CM后,按公比计算,各个调的内径基本上都是很合适的。

挖孔时,吹口可暂时小一点,留下以后调整的余地。吹口的大小,形状要根据音准,音色,音量的需要有所变动,不可刻板。

笛塞的位置,以笛子能准确发出泛音列为好,不适当的笛塞和位置会影响笛子的音质。笛子的内径要测量精确,还可以通过观测内径的圆整度来修正,为基音的定位提供参考。

各调笛的基音长度,可用“三分损益法”求出,也可用2的12次方的公比求得,这和实际制作情况是相似的。

箫的内径可参考向上五度笛的内径。如果是琴箫的话内径还可以小点,这样,和古琴声很协调。箫的基音长度可参考同度的笛,如要准确求出箫的基音长度,还可以用“二次定调法“求得。二次定调法是我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的,准确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我传给董雪华,黄卫东了。

笛子的基音长度也可用“二次定调法“求得。在实际生产中,做几套适合各种气温,有几种直径规格的笛箫”样子“。根据竹子的情况,对照不同的样子,进行基音的定位,是很实用的。赵松庭先生着的《横笛频率计算与应用》对笛子的制作很有帮助。

确定了基音位置后,按经验划出笛子尾部的二个“前出音孔“。箫的二个‘辅助音孔’在基音孔下方约2公分处。这些孔虽无音频要求,但对高音有密切关系,假如超吹高音有障碍,经常就是调整该二孔的大小,孔距,或者调整尾巴的长短。

笛箫的按音孔尺寸,是依据吹口中心到基音的直线长度,按一定的比例而成。

有关笛箫音律的问题,近代音乐巨擘郑觐文,杨荫浏,郑玉荪,赵松庭先生等,都作过很深的研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理论。杨荫浏先生亲自做过几百次的实验。他在1947年写的《谈笛音》以及其它有关笛箫的论文中,对笛箫的指作,特别是笛律问题,作过很深的探索。七十年代后,他抱病写的《管律辩》,《三律考》二文,是他毕生研究中国乐律的总结。对笛箫的制作,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在生产中,还有用“划线板“这种工具定孔位的。划线板是根据比例的原理,在操作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用“升降”的手法来划定孔位的。上海制笛最早运用划线板的,据说有丁富元,章产明先生。后来,上海,苏州的民族乐器厂也相继在笛箫生产中运用了这种工具,铜岭桥的许多笛箫厂也用这种工具。生产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实用,高效率的工具。至于是何人发明的,则无从考证了。

笛子的制作步骤四:开孔校音

笛箫各音孔位置确定后,接下来就是钻孔。选择大小合适的三棱钻或梅花钻。虽然现在有挖孔机,但掌握一手精湛的挖孔技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功夫。挖孔的刀法分二种,流传在苏州,上海,以及近年来的铜岭桥制笛,是用握刀法,其他的制笛都是捏刀法。二种刀法,挖孔手法不同,刀的形状也不同。苏州,上海,铜岭桥是属于同一制笛流派,有着清晰的师承体系。这个流派为近代中国制笛最有影响,最有实力。近代许多有声望的制笛名家,像周来有,徐六四,常敦明,陈建平,邹叙生,周筱楠,贾耀良,王益亮,周林生,沈珏青,杨连根,赵景国以及董雪华,黄卫东等都是出自该流派。

挖孔应与校音同步,根据孔的情况,有目的地去挖孔。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音准与音质。音孔挖好后,还要对笛箫整体的声音进行仔细的调试。

“音频仪”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调音。但不要吹一下音,对一下仪器,这样不容易调准音。一般地说,音频仪可用于调试基音的高低。笛箫的整体音准,仍需要依靠正确的吹奏和灵敏的耳朵去鉴别。因此,吹奏与听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笛子的制作步骤五:涂饰

完成挖孔调音后,就可以进入油漆涂饰的阶段了。紫竹笛箫相对简便,只要截去多余的竹子部分,涂饰内膛,镶上骨饰,抛光外表,刻上诗词,调名,署名,包装后大功告成。

白竹笛还要进行接坯,上底漆,扎线,涮漆等低音笛,曲笛等几乎都需要接上一截头部,俗称“接坯”。有些,在制坯时,还需接上尾部。

接坯要选择竹材的外径,颜色,花纹,园度等和所接的笛子相似。接尾还要考虑内径,厚度一致。无论是接头还是接尾,都要安排在扎线的部位。这样,扎上线,涮上漆后就看不出镶接的地方了。接头可选厚点的材料,顶端和尾端粗细不能太悬殊,否则,大头小尾不好看。整枝笛以膜孔为中心,能平衡为宜。总之,符合牢固,平衡,美观的要求即可。

接坯要用强度牢的胶水。上胶时,要将笛头笛身胶直,不能歪。冬天还要掌握温度和胶水干固的时间关系。胶水干固后,可将接口处打磨平整,然后进行涂饰内膛和外层底漆的工艺。

从音质考虑,内膛除了要求光洁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硬度与“阻尼”要求。有一种叫“铁心竹”的,内膛坚硬,发音很好,很受欢迎。在内膛使用的涂料,一般有虫胶液,硝基漆,生漆等。在内膛,笛塞面上,缝隙,以及所有音孔壁处,都涂饰一下。在此前,还可在所有孔壁上滴灌“502”胶水,这对防裂,很有作用。经过内膛,音孔涂饰后的笛箫,其共振明显改善,气到音出,手指处有麻颤的感觉,演奏家称之为“很通”。

给笛子外表上底漆,通常有本色,黑色等。底漆一般用虫胶液或掺加染料调配而成。待底漆干固,细磨后,再涂饰“硝基漆”,或“685”清漆。上底漆前,一定要将笛身磨光,不能留下加工的痕迹。我曾见过陈建平师傅漆过的一枝笛,光亮的好象包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笛子经过里里外外的涂饰后,竹子和空气就隔绝了,对于保护笛子,改善音色,都有作用。

镶饰是传统的工艺。一枝笛箫镶上光洁如玉的骨饰,角饰,更具观赏性。骨饰是用粗壮的牛爪骨车制而成,加工时,还要经过脱脂,漂白。角饰是用牛角车制而成。还有用玉石制成的玉饰。浙江青田邵志培先生用着名的青田玉石,制成龙笛,凤箫,玉埙,排箫。以及拉弦,弹拨,打击等玉石系列的民族乐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笛箫的扎线,自有一定格局。通常用锦伦线来扎线。涮漆大都用硝基枣红漆。过去,使用的是专门定制的蚕丝细弦,涮生漆,年份越久,漆色越光亮鲜艳,而且不易脱落。因其操作较难,现在不使用了。涮漆的笔,是特制的“发笔”,现在,用油画笔也行。缠线处涮漆不少于三次,漆比线略宽些,以不露底为好。在涮前,可以在线上滴些“502”胶水,使线不易脱落。

⑦ 笛子的制作方法

如下:

准备材料:竹子一根、铁棒一根、记号笔、尺子。

1、取一根45到70厘米长的竹子。

⑧ 自制笛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笛子是一种容易制作的乐器,所以致使广大乐器 爱好 者一直在探索笛子的制作 方法 。下面我整理了自制笛子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自制笛子的方法
在制作笛子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内径”。内径的大小和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笛子音域的准确与否,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测量内径的数值要精确到毫米(MM).



今天我们就以12毫米(MM)内径的管状物来举例说明吧。如下图所示:



测量好内径之后,接下来在距管端5----8CM处,用准备好的电钻开两个紧靠的横排的孔,作为笛子的尾端,(这两个孔在后来可以垂吊装饰物,但要注意的是垂吊绳要细,不然会影响发音的准确)如图:



做好上一步之后,我们就要通过简单的计算来确定笛身上的其余八个孔的精准位置了。这时内径的大小将决定笛子音孔的最终走向,故所以说,精准的测量内径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就来定位笛子的第一个音孔。我们选材是12毫米内径的管状物,所以就用12/3.0588=3.92.也就是说,笛子的尾端到第一个音孔的距离是3.92cm,切记,所得的数值的单位是厘米(CM).孔距是孔与孔中心的距离,如图所示:



在笛身上标上第一音孔的位置之后,再用刚刚所得的3.92/1.52=2.58CM.这个数值就是第一音孔到第二音孔的距离。如图:



以此类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膜孔,吹孔的定位如下:

2.58/1.75=1.47CM,这是第二音孔到第三音孔的距离。

1.47/0.57=2.578CM,这是第三音孔到第四音孔的距离。

2.578/1.077=2.39CM,这是第四音孔到第五音孔的距离。

2.39/1.30=1.83CM,这是第五音孔到第六音孔的距离。

1.83/0.286=6.39CM.这就是第六音孔到笛膜孔的距离。

6.39/0.921=6.93CM,这就是膜孔到吹孔的距离。



孔全部打开之后,用小刀等工具把每个孔的内壁修整光滑,以椭圆形为佳,然后在有吹孔的另一端头塞上软木塞,软木的深浅决定笛子音域的高低,按你自己喜欢而定。再在膜孔贴上笛膜,此时,就可以吹奏了。



总结 如下:

3.0588,1.52,1.75,0.57,1.077,1.30,0.286,0.921.

以上数据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只要知道一管状物的内径,就能依次推出笛子上的所有音孔,膜孔和吹孔的准确位置。但顺序千万不能搞乱了。赶快行动吧,做出属于你自己个性化的笛子来。
笛子演奏方法
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下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要对着镜子常练,体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笛子保养方法
(1)新买回的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笛子,如果发现竹质不太干,可将笛子所有洞孔堵塞住,然后灌进点盐水,泡浸一至二日(根据竹质湿度而定,竹质湿者浸泡时间应长一些),然后打开洞孔将盐水倒出,稍用清水冲洗,待一小时后,再在筒内涂些熟过的植物油(最好是油汤辣椒的纯红油,用此油日久可使竹体变红,永不生虫破裂),便可使用。如果买回来的笛子本来竹质很干而又坚固,最好用酒精擦洗一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围,以达消毒之目的。另外竹内的少许水份也会随酒精的挥发而排除。

(2)专业吹笛的人,都有一个笛盒,没有盒的人,可做一个布套(最好是夹层或棉的)。平日将笛子放在里面,如果套,盒都没有,可找一块干净的布来包住,以免风吹日晒,灰尘进入.

(3)每次吹完之后,一定要将笛筒内的口水倒出来。最好做一个布刷,口水倒出后,捅进去轻轻一擦,然后装入盒或袋内。这样就免得口水在笛筒内发霉发臭,以至笛筒腐烂。

(4)天气过热或过于干燥时,最好做一个“笛胆”(用相当笛筒长度的小棍,缠上几层干净的布,抹上些油),不吹的时候可将它塞入笛筒内,以防止笛身破裂。“笛胆”粗细要和笛筒的粗细相适应,粗了塞不进去,细了挨不上竹壁,起不到润笛作用。

(5)笛子吹久了,笛筒内慢慢会有许多灰尘。灰尘加之气水的浸透,久而久之结成了污垢,这不但不卫生,常常发出臭味,甚至要影响音色、音准。这时就需要洗涤。特别是没有笛盒和笛套的同志,应在一定的时期内洗涤一次笛子。洗时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热太冷。一般将手浸入在水中不冷不热为适。因水太冷,脏东西洗不干净,水太烫,笛子的浸吸水分太多,一湿又猛一干,对笛子不好,竹质易变,易破裂。另外可用软布或药绵等,捆缠在木棒上(木棒要细不可太粗太坚实),浸水(洗洁精、香皂等)擦洗。但不可用洗衣粉和肥皂,因它们刺激性大,易破坏竹质内壁。

阅读全文

与如何用物理方法制作笛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