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医理疗能治好糖尿病吗
1、不能。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
2、中药降糖没有西药快,但中药对糖尿病前期的调理具有明显效果,并且中医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
⑵ 糖尿病用中药应该怎样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中药治疗是在辨证论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症状而分别治疗,它有别于现代西医关于糖尿病的分型。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认为上消多偏实热证,位在肺胃,治宜清热养阴为主。中消多见实证,位在中焦脾胃,治宜清热泻火。下消多属虚证,位在肝肾,治宜气阴双补,阴阳两益。同时提出了糖尿病病机是阴应为本,燥热为标,气滞血淤为常的病机学说和清热润燥、益气养阴、治肾为本,注重活血化淤的治疗原则。
⑶ 中药敷糖尿病足能好吗
要看怎么用药,如果不做清创处理,不清理掉感染的炎性组织,这种情况直接敷药有害而无一利;如果清创之后,在用具有祛腐生肌功效的湿性中药膏外敷伤口,营养伤口,并结合其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糖尿病足是可以治好的。治疗中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如果大家遇到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准问,或者找袁敏琴。
⑷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控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密切相关,饮食控制是否严格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的好坏,古代很多名医都提出限制米面类、肉食及水果的摄入量。二、运动。中医强调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力所能及,推荐散步、快走、太极、游泳等运动方式。三、情志调节。保持情志舒畅,气血流畅,有助于血糖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四、中药治疗。中药在降糖效果方面不如西药,但可与西药联合起到整体的调节作用,注意中药本身不能够代替西药治疗。
⑸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三类中药应用广泛,糖尿病足不可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截肢的首位病因。然而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早期诊断率低、病死率高,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将成为糖尿病足主要的治疗趋势。
糖尿病足这一词汇在我国中医古文献中未记载, “糖尿病足”是一个西医概念。但是我国传统医学文献、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却早有认知,虽然并无完全一致的称谓、中医病名亦未统一,但是一般根据其肢体末端发凉、麻木、疼痛、溃烂及坏疽等临床症状将其归入“消渴病”“脱疽”“痈疽”“脉痹”等相关疾病范畴。我国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的病名病症、 病因病机、临床诊治、预后调理等均有着详尽的记载。总结来看,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有劳逸失度、情志内伤、先天禀赋不足、跌扑损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主要病机有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湿热下注、热毒壅盛等。
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外治法在各类医学古籍中均有记载。
中医学在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蚕食疗法、药捻引流法、敷贴法、湿敷疗法、箍围疗法、浸渍疗法等。 同时也创制出多种外用制剂,有膏、丹、丸、散等多种剂 型,如着名的白玉膏、九一丹、生肌散、清凉油等。治法独特,疗效显着。
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方剂众多,按照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 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 应用较多。
糖尿病足溃疡其疮口的形成过程耗气伤血,常常伴有气血亏虚,从而导致生肌长肉过程缓慢,疮面迁延难愈,故中医治疗中, 益气活血药物 的使用尤为重要,方剂如溃疡油、脉络通颗粒等,药物主要包括黄芪、人参、当归、血竭等;糖尿病足溃疡早期多热毒炽盛,常常夹湿,故治疗过程中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如黄柏、金银花、连翘等,同时配伍祛湿药和生肌药,这些药物在外用过程中,分为多种剂型,如洗剂、散剂、油膏剂等。
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技术运用流程,没有确切的疗效指标,无法大规模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完善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制定统一的诊疗及评价标准,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合理的 健康 宣教,以 便更好地发挥传统医学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优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
⑹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好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持续性高血糖以及长期代谢紊乱,会使得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障碍,甚至会引起失水、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现在治疗主要以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治疗,那中医是如何认识和治疗糖尿病的。
降糖药膳有哪些
苦瓜炒瘦猪肉:用新鲜苦瓜 250 克,瘦猪肉 100 克,共炒熟吃。
黄芪山药汤:黄芪 15 克,山药 30 克,煎汤代茶,每日 3 ~ 5 次。
芡实煲老鸭:用芡实 100 ~ 120 克,老鸭一只,将芡实放入鸭腹中,置瓦罐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 2 小时左右,调味服用。
枸杞炖兔肉:枸杞 30 克,兔肉 100 克,将兔肉和枸杞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八成熟时,加入调料至熟即可。
玉米须瘦肉汤:玉米须 30 克 瘦肉 100 克,煮汤,以盐调味。
西瓜皮花粉方:西瓜皮、冬瓜皮各 15 克,天花粉 12 克。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每次半杯。
山药玉竹白鸽汤:淮山药 30 克,玉竹30 克,麦冬 30 克,白鸽 1 只。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 2 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调补亦可用膏方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疾病起始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形容消瘦,小便频多,乏力等症候。属肺胃燥热表现。燥邪伤人津液,热邪易耗气伤阴、耗津伤血,随着病程的演进,可以出现脾肾亏损或肝肾不足的症象。因而糖尿病的起始阶段,宜采取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的方药,此时可服西洋参、生晒参、生地、麦冬、天花粉等;疾病的后阶段则需采用调益脾肾或疏养肝肾的方药,此时可服用生晒参、党参、黄芪、枸杞子、首乌、阿胶、龟板胶等。如果,病人有口气秽臭,小便黄浑,皮肤瘙痒,舌苔黄腻等现象,则必需先予清化湿热,湿热清除之后,才可进补。
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中医内科专家刘根尚主任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需控制总热量摄入,多运动来维持正常体重。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不能过度劳累,远离肥腻和高糖食物。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用药,维持血糖稳定。平时多吃含膳食纤维食物,每天的摄入量不能少于35克,能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合理补充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同时要控制好血压和血脂。
⑺ 治愈糖尿病的中药偏方
糖尿病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慢性病,日常的调理和预防非常重要,尤其是饮食方面。下面我带你了解治愈糖尿病的中药偏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三根汤治疗糖尿病:“三根”就是苦瓜、南瓜和丝瓜的地下根。每种干根20克,煎汤,不拘时饮用,对糖尿病有良效。经多位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证明“三根汤”在保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以及胃炎、高血压等老年多种疾病方面疗效显着。
2、菜葫芦治疗糖尿病:菜葫芦一个分7份,每份加1钱白矾,每日熬1份,3个葫芦熬21天即愈,不加盐。
3、醋蒸白毛鸡治疗糖尿病:男性患者用1只2年以上的白毛母鸡,女性患者用1 只2年以上的白毛公鸡,宰杀除毛取出内脏洗净后,往鸡肚内倒入250克好米醋(不放盐),开口朝上放在陶瓷盆内,铁锅蒸熟,早晨空腹服用,一次吃不完次晨加热空腹再吃,1~3次服完。轻者吃一只,重者吃二只,若吃三次仍无效,请改用其它方法。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亦称i型糖尿病)
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5%~10%。多数在15~20岁起病,典型病例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但有椎少数病人也可于成年40岁以上起病。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病情重、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明显,体重明显减轻。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亦称ⅱ型糖尿病)
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80%~90%。多为成年40岁以后发病,也有少数儿童或青少年起病的糖尿病属于此型。其临床特征为:起病缓慢,病情较轻,常无或很少有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不重,“三多”症状多不典型。
3、营养不良性糖尿病(mrdm)
此型多起病于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的青年。常见于热带发展中国家,非洲及南来国家屡有报告。在临床上常显示与iddm和niddm都不同的一系列症状,一般将此型分为丁型和胰腺型两种。
1、坚果:
坚果不仅有助于抑制饥饿,还能够提供健康脂肪、镁和纤维。核桃等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和纤维素。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每天吃约70克坚果,可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8%,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2、绿叶蔬菜:
糖尿病专家马克·海曼博士表示,菠菜、羽衣甘蓝、莴苣等绿叶蔬菜富含叶酸及多种维生素、镁等矿物质、可溶性纤维,这些都不会影响到血糖水平。有研究也显示,食用更多绿叶蔬菜而不是水果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低。另外,食用更多的绿叶蔬菜,例如菠菜、羽衣甘蓝等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蔬菜还能达到瘦身的效果。
3、鱼肉:
食用鱼肉较多的糖尿病病人,除了能稳定血糖外,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同时,胆固醇水平能够得到改善,心脏死亡的风险也较低。建议尽量选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例如三文鱼、鲑鱼、沙丁鱼等。
1、柔软与伸展运动
改善肌肉伸展与关节活动度,缓解疲劳与降低受伤,暖身运动与缓和运动的曲肌与伸展运动型态。
持续时间每次维持15~20秒、重复2~4次,频率每隔2~3天做一次伸展运动,并逐渐将频率调高至每周做5~7天。
2、有氧运动
持续使用大肌肉的动态运动形式 ,以耗养性的方式代谢能量,例:跑步、快走、游泳、健身操等。
3、阻力运动
对无禁忌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鼓励每周进行3次阻力运动有心血管疾病在执行阻力训练时,需留意其心跳与血压的变化,建议选择仅活动局部肌肉的相对低阻力运动,可以心肌氧气需求量不致增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