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验布出现问题
对织物疵点的检验是评定织物质量优劣以及等级的主要依据,通常按疵点的影响程度、大小、对后加工要求来进行打分,并进行疵点的清除、修复或开剪,保证后加工产品的正品率,这道工序对纺织生产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传统人工验布
效率低下
纸质报表弊端多
字体不清,易丢失、重现度低
通过验布工人工手工填写疵点信息,再将疵点信息录入电脑,不仅环节较多,容易传错,而且,疵点信息录入效率低下,纸质报表弊端多(字体不清,易丢失、重现度低),不能保证布匹质量的客观评价。
正是观察到这些问题
我们巨细科技经过多年技术沉淀
研究出数字化验布系统
为各位纺织企业破解验布难题
巨细
数字化验布系统是由触摸一体机、打卷码表、标签机和钉枪等软硬件模块组成的高效坯布检验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人工检测存在的诸多弊端。
巨细数字化验布系统安装在验布机上,自动读取布匹位置信息,并与库存电脑同步。验布工只需在遇到疵点时,通过触摸屏上的键盘点击,即可自动录入疵点信息,并同步到电脑上。验布完成,直接打印防水条码,并张贴在布匹上。
验布客户端展示图
产品功能
1
通过使用巨细验布系统记录下每一卷布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名称、长度、等级、瑕疵情况等;
2
检验完成后通过标签机自动生成一个防水条码,然后将条码钉在每一卷布上,检验完成后发送检验数据,仓库核对后直接入库,使得仓库管理、物流追踪更加高效便捷;
3
通过验布系统采集的数据会经过网络实时传输到服务器电脑里,便于用户在电脑中查看各类检测报表。
㈡ 纺织厂验布是怎么验
按标准规定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对照检验规程进行相应项目检验(如:外观质量、经纬密度、门幅、每米克重、成份检验,如果是处理后的布料还要白度或色牢度等理化指标的检验)。
相关介绍:
纺织厂是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是纺织原料加工制造的场所,以纺织业为主。
纺织原料包括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
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 。
㈢ 布料要如何检验
纬斜检验
1、纬斜种类:单向纬斜/弓形纬斜/侧向弓形纬斜。
● 纬斜计算方法:纬斜=斜度/封度×100%。
● 斜度计算方法:斜度=tgA=a/b(A为纬斜的角度;a为纬斜引起的经向长度;b为封度)
●正常允许偏差:织间/2度;印花间/1度;织格/1度;棉平纹/10度;其它面料/3度。
色差检验
1、 标准光源
● 国际标准人工日光D65。
● 西欧/日本商店光源TL84。
● 美国商店光源CWF。
● 家庭/酒店参考光源F/A。
● 紫外灯光源UV。
2、试样/光源/视觉位置
● 机上检验匹内色差:取布头办中间对色,确认是否有头中色差。
●灯箱内检验匹内色差:确认是否有头,尾色差及中边色差。
● 灯箱内检验匹间色差:剪匹差办核对。
● 观察角度以90度光源,45度视线为宜。
3、色差种类
● 匹内色差:中边色差,头/中/尾色差,印花之段差/板内色差。
●匹间色差:色办要有代表性,即能代表该匹布的主体颜色。凡有匹内色差的要在办上打“#”。相关同事使用此料时,需特别留意,并看实物而确定能否或如何使用。
外观疵点检验
1、局部性疵点
● 出现在物料局部面积上的疵点。根据不同疵点及其对物料外观及功能的影响程度,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方法评等或按规定范围标记疵点及放尺。
2、 散布性疵点
● 产生在织物很大一块面积内或散布于织物全匹中的疵点。按照其影响织物外观和服用性能的程度,采取逐级降办法评定等级。即在局部性疵点定等的基础上视其疵点严重程度,分别降低一/二/三等。
● 连续性疵点每米扣4分,并标明位置(由边至内多少英寸)。如位置在离边1寸内不扣分,并按布边处理且注明原因。
㈣ 布料要如何检验,具体有哪种检验标准
1)、色差超过允许范围
2)、连续性的起球,或明显的折痕或修补痕迹
3)、规格误差+-超过5%印花疵点(指的规律性或成批性)成品规格不符合
4)、长度少于25码打结纱超过1处,在大批时允许多个打结纱但其间距不得少于25码不熟棉或坏棉影响成品的外观。
5)、结纱距少于25码有明显的色差,外观、规格、密度、柔软都、布边、颜色。
(4)人工验布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四分制检验:
该评分法主要应用于针织布料上,但亦可应用于梭织布料。“四分制”跟“+分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判罚疵点分数上不同而已。该评核方法跟“+分制J一样,检查人员跟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予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1. 按疵点长度计分。
1"-3"扣1分3"-6"扣2分。
6"-9"扣3分9"以上扣4分。
2.疵点的评分原则:
A、同一码中所有经纬向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
B、破洞不问大小扣4分.
C、布边一英寸内不扣分.
D、连续性疵点须开裁或降等外品.
E、任何大于针孔的洞均扣4分。
F、论经向或纬向,无论何病疵,都以看得见为原则,并按疵点评分给予正确扣分.
G、除了特殊规定(比如涂层上胶布),通常只需检验布的正面。
㈤ 面料的鉴别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这几大类服装面料的性质、特点和鉴别方法等知识。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一、棉纤维与麻纤维
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二、毛纤维与真丝
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手指一压即碎。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三、锦纶与涤纶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黄色火焰,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纶与丙纶
腈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后迅速燃烧,散发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丙纶学名聚丙烯纤维,近火焰即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味,烧后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五、维纶与氯纶
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火焰,待纤维都融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用手指压碎。氯纶学名聚氯乙烯纤维,难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下端绿色白烟,散发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纶与氟纶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熔燃,散发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烧后灰烬为软蓬松黑灰。氟纶学名聚四氟乙烯纤维,ISO组织称其为萤石纤维,近火焰只熔化,难引燃,不燃烧,边缘火焰呈蓝绿碳化,熔而分解,气体有毒,熔化物为硬圆黑珠。氟纶纤维在纺织行业常用于制造高性能缝纫线。
七、粘胶纤维与铜铵纤维
粘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很快,火焰呈黄色,散发烧纸气味,烧后灰烬少,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铜铵纤维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呈黄色,散发酯酸味,烧后灰烬极少,仅有少量灰黑色灰。 竹纤维是天然的的材料有以下几个特点。
1、看——晶莹亮丽
捧起竹纤维毛巾在光线比较好的条件下,从各个角度观察毛巾表面,毛圈平整细腻、色泽晶莹亮丽,毛圈排列均匀有序
2、摸——柔软舒适
用手一摸,手感柔软爽滑(有丝绒感),并有弹性。把竹纤维毛巾贴在脸颊静静的感受一下,您会充分感受到她像婴儿肌肤一样非常的细腻、柔软、顺滑、舒适,如绸缎。再触摸一下普通毛巾,带给您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必定是有硬感、干燥、粗糙。竹纤维毛巾特有的如绸似锻的效果代表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3、抖——悬垂挺直
双手握竹纤维毛巾一边的两角将其提起悬空,轻轻抖几下。您会看到其良好的动感和垂直度,好比美女香发,丝丝顺滑、飘柔顺畅。再抖动一下普通毛巾,只能感到轻飘浮动,难有垂度。将手放开,让这两种毛巾从悬空中自由落到床上或桌上,再看看它们各自的形状。您会发现竹纤维毛巾柔软地堆成一堆,毫无“骨性”。而普通毛巾则僵硬地成某一几何形状。
4、烧——绝对天然
从竹纤维毛巾中抽出一两根纱丝,用火点燃,仔细观察燃烧现象。竹纤维燃烧迅速、彻底、有植物燃烧的气味,灰烬成灰白色粉沫状、不结球。而含有化学纤维的毛巾,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灰烬成黑色,并出现结球现象。
5、洗——自清自洁
将竹纤维毛巾打湿(目的是充分活化竹纤维分子),然后将酱油、食用油等分别倒在毛巾上,再拿到水管下揉洗,不用任何清洁剂。您将看到神奇的现象出现,酱油、食用油等被清水完全冲洗掉,竹纤维毛巾依然光洁如新。这是因为竹纤维具有超强去污拒油、自清自洁能力。如果您还质疑竹纤维毛巾的去污能力,您可以当清洁餐具的抹布使用,让它在油污里折腾一个星期,进一步了解她的神奇去污效果。而如果一条普通毛巾,用它来清洗餐具,不到几天,那它绝对是脏乱不堪、污垢累累、极难清洗,最后还会出现发霉、粘腻、发臭的现象。
6、捂——不霉不臭
将一条竹纤维毛巾与一条普通毛巾用水打湿后,分别装在两个塑料食品袋中,放在摄氏30度左右的环境中几天。然后打开袋子看一看、闻一闻,您感觉到了什么?竹纤维毛巾还是那样清爽如新、无异味。而普通毛巾则已发霉、发粘、发臭,甚至变黑。竹纤维毛巾之所以有这样的奇异功能完全取绝于竹纤维本身具有的抗菌性能。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从不感染病虫害,就是因为竹子中含有抗菌除螨物质——竹琨。国家纺织品检验机构已经证实:病菌在竹纤维上的死亡率在73%以上,这是其它纺织纤维完全不具备的。
7、用——清爽舒适
将面部淋上水,将竹纤维毛巾在水中浸湿,轻轻拧水后擦拭面部。您会感觉到面部的水很轻松地被擦干。同时面部感觉清清爽爽、柔软舒适。即使您不用洗面奶、香皂等洁肤品,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这完全是由竹纤维本身特殊结构决定的。竹纤维是多孔纤维,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孔隙,可以在瞬间吸收大量的水份,其吸水性是棉的1.5倍。 纯毛面料色泽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制作高档西服和大衣的首选面料。仿毛织品越来越多,随着纺织工艺的提高,已达到了大多数顾客难以鉴别的水平,但色泽、保暖性、手感等还远远不及纯毛面料。下面介绍几种鉴别纯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选服装和面料时参考。
一、手摸感。纯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长毛的面料顺毛摸手感柔滑,逆毛有刺痛感。而混纺或纯化纤品,有的欠柔软,有的过于柔软松散,并有发粘感。
二、看色泽。纯毛面料的色泽自然柔和,鲜艳而无陈旧感。相比之下,混纺或纯化纤面料,或光泽较暗,或有闪色感。
三、看弹性。用手将物捍紧,然后马上放开,看织物弹性。纯毛面料回弹率高,能迅速恢复原状,而混纺或化纤产品,则抗皱性较差,大多留有较明显的褶皱痕迹,或是复原缓慢。
四、燃烧法鉴别。取一束纱线,用火烧,纯毛纤维气味象烧头发,化纤面料的气味象烧塑料。燃烧后的颗粒越硬说明化纤成分越多。
五、单根鉴别。所有动物的毛在显微镜下看是有鳞片的,如果是长毛面料的话只要取一根毛象上图一样搓几下就会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掌握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头发做试验),如果是普通织物,抽取一根纱线,剪2厘米的两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纤维放在手心里搓四五下,看它们会不会移动。 市场上的毛织物所采用的动物毛纤维,大致有绵羊毛、山羊毛、驼羊毛和兔毛几种。
一、绵羊毛
人们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绒、毛毡等主要是绵羊身上密生着的绵羊毛。在编织工业中,由于绵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绵羊毛的简称。
世界上绵羊毛产量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独联体、新西兰、阿根廷和中国。羊毛的支数和级数是评定羊毛等级和品质的依据,支数越高,品质越好,级数越高,品质越差。
二、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细毛很短,不能纺纱,粗毛也只能造毛笔,刷子之类,只有马海毛例外。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亚等地,是一种优质毛纤维,表面光滑,极少卷曲,长而且粗,具有蚕丝般的柔和很强的光泽,优良的回弹性,耐磨性和高强度,是织制提花毛毯、长毛绒、顺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级织物的理想原料。粗棒针手织的马海毛衫,披挂着柔软的如丝如雾般的纤维,构成高贵、活泼而又粗犷的服装风格,深受人们喜爱。中国西北的中卫山羊毛也属于马海毛类。但在市场上,有人把蓬松风格的腈纶膨体纱称为马海毛出售,造成误解,那样的腈纶膨体纱,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马海毛。
三、羊驼毛
羊驼毛(ALPACA),又称“驼羊毛”,纤维长达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颜色,因90%产于秘鲁,又称为“秘鲁羊毛”。它的两个品种,一种是纤维卷曲,具有银色光泽,另一种是纤维平直,卷曲少,具有近似马海毛的光泽,常与其它纤维混纺,作为制作高档服装的优质材料。市场上的驼羊毛,大多是东欧的产品。
四、兔毛
兔毛以轻、细、软、保暖性强、价格便宜的特点而受人们喜爱。它是由细软的绒毛和粗毛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后者质量为优。兔毛与羊毛区别在于纤维细长,表面特别光滑,容易辨认。由于兔毛强度低,不易单独纺纱,因此多与羊毛或其它纤维混纺,制造成针织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装面料。
纯毛的概念和标识
在市场上,人们常可看到羊毛产品有“纯羊毛”或“100%”羊毛两种标志,有人以为“纯毛”就等于“100%羊毛”,其实不然。从字面上说“纯毛”应当是100%羊毛。但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纤维的纺织性能,使织物更加耐用,有的产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涤纶或锦纶的非毛纤维。对于加入量的多少,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这样,我们就明白了。纯毛产品并非是100%羊毛,标明纯毛产品的,则是已按规定范围加入非毛纤维,因而应比100%羊毛产品价格低。
总之,要在日益繁荣的市场上买到称心如意的毛纺织品,我们除了运用看、摸、问、比较等办法努力识别外,可以从价位上进行分析。当然,最安全的还是要不断增加对产品知识的了解。
识别羊绒、羊驼毛、马海毛
一、羊绒
羊绒是来自山羊身上的底层细绒毛,山羊生长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中国的内蒙、新疆、青海、辽宁等地。中国是世界上的羊绒生产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内蒙的羊绒为上品。羊绒纤维的特点是纤细、柔软。其面料手感柔软、滑糯,光泽柔和,较同样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轻很多,且多为绒面风格。一般来说,浅色的羊绒大衣多源自白绒,品质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绒或青绒,质量稍逊。
二、羊驼毛
羊驼毛来自一种叫“羊驼”(亦称“阿尔巴卡”)的动物,这种动物主要生长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米,昼夜温差极大,夜间-20~-18℃,而白天15~18℃,阳光辐射强烈、大气稀薄、寒风凛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羊驼,其毛发当然能够抵御极端的温度变化。羊驼毛不仅能够保湿,还能有效地抵御日光辐射,羊驼毛纤维含有显微镜下可视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优于羊毛、羊绒和马海毛。
另外,羊驼毛纤维具有17余种天然色泽:从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浅的棕色、灰色,是特种动物纤维中天然色彩最丰富的纤维。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阿尔巴卡”即是指羊驼毛;而“苏力”则是羊驼毛中的一种且多指成年羊驼毛,纤维较长,色泽靓丽;常说的“贝贝”为羊驼幼仔毛,相对纤维较细、较软。羊驼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极佳。
三、马海毛
马海毛则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产于南非,其特点是纤维较粗,卷曲小,光泽好。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泽足。马海毛和羊驼毛面料一样多为短顺毛风格。 丝绸织品一般分真丝和仿真丝面料两大类,在丝绸织品上都带有标签,那么怎样识别标签上数字代号呢?这些数字共有5位。第一位数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 第二位数字代表商品 的织物组织,后面则是商品的序号.在这个数字前,还用大写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 的产地,从丝绸产品的编号上,可以认定产品的原料及产地。
丝绸原料的代号:“1”代表真丝,包括桑丝及桑丝占50%以上的桑柞交织品种、双宫丝、桑绢丝绸;“2”代表合成纤维;“3”代表天然纤维与短纤维混纺;“4” 代表柞丝;“5”代表人造丝;“6”代表两种原料以上的长丝交织,或长丝 与短丝维交织;“7” 代表被面类。
丝绸产品产地代号:B为北京、C为四川、D为辽宁、E为湖北、G为广东、H 为浙江、J为江西、K为江苏、M为福建、N为广西、Q为陕西、S为上海、T为天津、V为河南、W为安徽、X为湖南。 “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样,是人们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在消费者的观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意。实际上,真皮就是皮革,它主要是由哺乳类动物皮加工而成。
真皮种类繁多,品种多样,结构不同,品质各异,价格相等悬殊。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统称,也是商品市场上一个含糊的标识。
天然皮革按其种类来分主要有猪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马皮革、驴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鱼皮革、爬行类动物皮革、两栖类动物皮革、鸵鸟皮革等。其中 牛皮革又分黄牛皮革、水牛皮革、牦牛皮革和犏牛皮革;羊皮革分为绵羊皮革和山羊皮革。按其层次分,有头层革和二层革,其中头层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层革又 有猪二层革和牛二层革等。在主要几类皮革中,黄牛皮革和绵羊皮革,其表面平细,毛眼小,内在结构细密紧实,革身具有较好的丰满和弹性感,物理性能好。因此,优等黄牛革和绵羊革一般用做高档制品的皮料,其价格是大宗的皮革中较高的一类。
在诸多的皮革品种中,全粒面革应居榜首,因为它是由伤残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状态,涂层薄,能展现出动物皮自然的花纹美。它不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机将革表面轻磨后进行涂饰,再压上相应的花纹而制成的。实际上是对带有伤残或粗糙的天然革面进行了“整容”。此种革几乎失掉原有的表面 状态,涂饰层较厚,耐磨性和透气性比全粒面革较差。
二层革,是厚皮用片皮机剖层而得,头层用来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层经过涂饰或贴膜等系列工序制成二层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较差,是同类皮革中最廉价的一 种。
下面我们再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手感:即用手触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的感觉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发涩,死板,柔软性差。
二、眼看:观察真皮革面有较清晰的毛孔,花纹,黄牛皮有较匀称的细毛孔,牦牛皮有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鱼鳞状的毛孔,猪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尽管也仿制了毛孔,但不清晰。下面给大家介绍猪革、马革、牛革、羊革的特点和鉴别方法:牛皮革面细,强度高,最适宜制作皮鞋;羊皮革轻,薄而软,是皮革服装的理想面料;猪皮革的透气透水汽性能好,较适于制做内衣和儿童用品;马皮革的纤维结构较为紧密、强度也比较高,用于制作皮裤和皮靴效果较好。一般来说,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细、疏密和分布情况是区分牛革、猪革、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据。
猪革:革表面的毛孔圆而粗大,较倾斜地伸入革内。毛孔的排列为三根一组,革面呈现许多小三角形的图案。
牛革:黄牛革和水牛革都称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别。黄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圆形,较直地伸入革内,毛孔紧密而均匀,排列不规则,好像满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黄牛革粗大,毛孔数较黄牛革稀少,革质较松弛,不如黄牛革细致丰满。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椭圆形,比黄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较有规律。
羊革:革粒面的毛孔扁圆,毛孔清楚,几根组成一组,排列呈鱼鳞状。
三、嗅味: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气味;而人造革都具人刺激性较强的塑料气味。
四、点燃:从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点纤维,点燃后,凡发出刺鼻的气味,结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发出毛发气味,不结硬疙瘩的是真皮。
真皮标志
真皮标志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凡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都具有三种特性:1、该产品是用优质真皮制作的;2、该产品是做工精良的中高档产品;3、消费者购买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可以享受良好的售后服务。不是用真皮制作的产品就不能佩挂真皮标志,欲佩挂真皮标志,需经过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严格的审查,批准后,方可佩挂。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每年都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
真皮标志的注册商标是由一只全羊、一对牛角、一张皮形组成的艺术变形图案。整体图案呈圆形鼓状,图案中央有GLP三个字母,是真皮产品的英文缩写,图案主体颜色为白底黑色,只有三个字母为红色。图案寓意:牛、羊、猪是皮革制品的三种主要天然皮革原料,图案呈圆形鼓状,一方面象征着制革工业的主要加工设备转鼓,另一方面象征着皮革工业滚滚向前发展。
牛仔面料
1、厚度
根据牛仔布的厚度,从薄到厚依次为分为4.5安,6安,8安,10安,11安,12安,13.5安,14.5安等。如4.5安是非常薄,常用来做夏季服装如背心、无袖衫等,14.5安很厚,用来 做冬季的棉衣夹棉都可以,而我们经常穿的牛仔裤大多从8安-12安不等。
2、种类
分平纹,斜纹,人字纹,交织纹,竹节,暗纹,以及植绒牛仔等。
3、成分
分为精梳和普梳,包括100%全棉,含弹力(莱卡)的,棉麻混纺的,以及天丝等。
面料色彩心理的个性因素
面料颜色的社会心理是总体上影响面料颜色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千差万别的消费者均要求有自己偏爱的独具特色的个性色彩,因此.面料在色彩方面丰富多彩而各具面貌。决定面料颜色心理的个性因素主要包括:着装动机,生活方式、生活类型及经济能力,体型、肤色.性别、年龄.文化、职业,个性品质,审美水平、兴趣,观者的个性品质。
㈥ 针织布料检测方法是什么
专家分析针织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布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 针织布料通常要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 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y): 密度、纱支、克重、纱线捻度、纱线强力、织物结构、织物厚度、线圈长度、织物覆盖系数、织物皱缩或织缩率、曲斜变形、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接缝滑移、接缝强力、粘合强力、单纱强力、纱线的单位线密度强力、防钩丝、折痕回复角测试、硬挺度测试、拒水性测试、防漏性、弹性及回复力、透气性、透水汽性能、一般成衣燃烧性、儿童晚服燃烧性、胀破强力、耐磨性测试、抗起毛起球性等色牢度(Colorfastness): 耐皂洗色牢度(小样)、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尺寸稳定性(Dimensional Stability): 水洗机洗尺寸稳定性、手洗尺寸稳定性、干洗尺寸稳定性、蒸气尺寸稳定性外观持久性(Apperance After Wesh): 水洗机洗外观稳定性、手洗外观稳定性、干洗外观稳定性化学成分分析(Chemical Analysis): PH含量、甲醛含量、含铅量、偶氮染料测试、重金属含量测试、吸水性、水份含量、异味、棉的丝光效果、热压、干热、储藏升华、酸斑、碱斑、水斑、酚醛泛黄等成分分析(Fiber Content Analysis):棉、麻、毛(羊、兔)、丝、涤纶、粘胶、氨纶、锦纶、含绒量等
㈦ 验布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如下:(最新的标准)
本标准方法是基于十分制原理,基各种疪点,之罚分及计分方法如下:
经 向 疪 点
疪点长度 罚 分
一 寸 以 下 罚 一 分
一 寸 至 五 寸 罚 三 分
五 寸 至 十 寸 罚 五 分
十 寸 至 三 十 六 寸 罚 十 分
纬 向 疪 点
疪 点 长 度 罚 分
一 寸 以 下 罚 一 分
一 寸 至 五 寸 罚 三 分
五 寸 至 十 寸 罚 五 分
布 全 宽 罚 十 分
若织物之总罚分少于其中总码数者,评为一级布(First Quality)。若织物之总罚分超于其总码数者,评为次级布(Second Quality)。布宽50寸以上者,其总罚分可酌量增加至以不超过10%为限作为评定一级布之基准。
品评布疵点之方法可概括如下:
验布时应以整匹布为基本单位。验布可借助验布机或以人手在平台上进行,惟两者必须以能够验视布之正面及全布宽为准。
(1)验布时应于足够之照明设备下进行,尽量避开反射及阴影所干扰。
(2)照明光线应垂直射向验布机或验布台面上,而受验布最好与照射光线成45°角。
(3)任何疵点在超乎一般合理控制而产生或基于布质特性而形成的,应不作处罚。例如麻质布通常在布面出现之粗纱即便为一典型例子。
(4)于同一码布内,不论经向纬向疵点,都以10分为最高罚分。
(5)若某一疵点有规律及重复地出现于整匹布上,此匹必须降为次级布。
(6)近布边半寸内之疵点,可以不计算。
(7)除买卖双方特别协议外,一般只验视布之正面。
以下为一般梭织物常见之疵点:
1. 断经(Broken End):经纱断头
2. 粗经(Coarse End):布面上某一条经纱直径较其他为大。
3. 松经(Slack End):经纱松弛至浮面呈上下波浪形状.
4. 紧经(Tight End):经纱张力过大引至纬纱浮面.
5. 双经(Double End):经纱成双根织入.
6. 扣痕(Reed Mark):扣齿在布面上磨擦致呈现经向条状之轨迹.
7. 浪边(Wavy Selvedge):布边不整齐成波浪形状.
8. 烂边(Broken Selvedge):布边破烂。
9. 断纬(Broken P ick):纬纱断头。
10. 粗线(Coarse pick):布面上某一条纬纱直径较其他为大。
11. 双纬(Double pick):两根纬纱同时织入,形如粗纬。
12. 百脚(Mispick):布组织纬向错误而令布面呈横向条状,通常用于形容布面某处缺少一条纬纱。
13. 纱尾织入 :一小段多余纱跟随纬纱一同织入, (Jerk Filling) ,通常发现于布边.
14. 卷纬(Kinky Filling):一小圈或小结之纬纱从布面突出,成因包括纬纱捻度过高或纬纱张力不足等等.
15. 混纱(Mixed Filling):错用不同纬纱织入致布面呈现不同外观,混纱包括不同支数,不同捻度,不同颜色或不同均匀度.
16. 油污纱(Soiled Filling):纬纱于织入前受油污致布面呈现横向污点或污渍.
17. 稀路(Thin Place):纬纱密度少于标准规定.
18. 密路(Thick Place):纬纱密度高于标准规定.
19. 修痕(Burl Mark):对于断头,松经,百脚等之修布工作未能做得彻底或于完成后所遗下之痕迹.
20. 夹(针)痕(Clip Mark):布边针孔过大或破烂,亦可用于布边受浆熨机夹板或针板油污.
21. 破洞(Hile):布面上某处同时断经及纬纱而成洞.
22. 飞花(Colour fly yarn):废纱织入布内,亦可能于纺纱时纺入废棉。
23. 粗纱节(slub):经或纬纱不均匀成粒状。
24. 棉粒,白星(Nep):死棉密集于布面上。
25. 污渍(Stain):包括所有布面上出现之油污,色点及水渍等等。
26. 经破洞(Smash):布面上某处大量断经成洞而浮现纬纱。
27. 跳花(Float):经纬交错连续浮起较规定为长。
28. 蛛纲(Netting):跳经跳纬同集一处。
29. 条干不同(Chopped Filling):混纱之一,由粗细纬纱相间地织入致布面呈现均匀之横纹。
30. 云织(Uneven Pick):由均匀不同之纬纱织入致布面稀密不均呈云状。
31. 横档色班(Shade Bar):染疵,染色时因停车致浸于染槽之部分呈深色。
32. 色痕(Colour Streak):染疵,直条色斑。
33. 摺色痕(Crease Streak):染疵,染色时布匹上折痕经过夹辘而致染后出现不同颜色之折痕。
34. 深浅间纹(Barre):纬向横纹相间地出现,通常用于形容人造纤维布如尼龙,特丽翎等。
35. 灰路(Grey Mark):只用于丝织物,布面上呈现横直色班较其他正常部位瓦色,成因由于坯布不均匀的退胶。
36. 不上色(Colour Out):印染疵,应该印或染的地方不着色。
37. 色点(Colour Spot):印染疵,通常由于染料或浆料间开得不均匀。
38. 不对花(Out of register):印花疵,颜色与花纹不相配在适当位置上。
39. 直条印(Doctor blade streak):印花疵,只用于滚筒印花,经向条状的色斑微弯地伸展,成因由于刮刀口变形或崩缺。
附注:
(A)以下所列之印染疵点若重复地显于整匹布上必须降为(次绞布):
压光痕(Calender Marks). 夹辘擦痕(Chafe).于布边半时以外显现之夹针痕(Clip Marks if further than 1/2 of an inch from the selvage).色痕(Dye streaks),压花痕(Embossing roller damage).整染污渍(Finishing dirt), 错印花(Misprints),绳状色痕(Rope Marks),边色差或染料渗透性差(side to side shading or poor penetration).烂边(Tears along the selvage),霉边(Weak Or tender merchandise when proven that grey goods was normal strengthetc)
(B)以下所列疵点于一匹布内必须评最高罚分:双经,筘痕,双纬,百脚,混纱,稀路,密路,破洞,经破洞,条干不同,云织,横档色班,深浅间纹,灰路,直条印,等等。
(C)不在上述列明之疵点应经其数量反长度评以适当罚分。
附注:3B 针织布品质评级标准
standards For Finished Knitted Fabrics (Approved June 24,1971 by Knitted Textile Association and Textile Distributors Association ,Inc.)
--Method For Rating Finished Knitted Fabric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Manufacturing Defects and Standard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irst Quality Finished Knitted Fabrics and “Seconds”。
Ⅰ.本文所叙之标准方法是基于(四分制)(Four Point System)原理。此方法是基于针织布上之疵点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鉴别及评定此布属于各种疵点的罚分及计分方法如下:
疲点长度 罚 分
三寸以下一步 罚一分
三寸至六寸 罚二分
六寸至九寸 罚三分
九寸以上 罚四分
布宽少于64-66寸者,其一码内最高罚分将为四分。布宽超于64-66寸者,则其一码内之最高罚分将根据四分及64寸布宽按比例递增。例:72寸布宽者,其一码内最高罚分将为4×72/64=4.5分。
品评布疵点之方法可概括如下:
(1)近布一边一寸内之疵点,可以不计算.
(2)任何疵点在超乎一般合理控制布产生或基于布本质特性而形成的,不作处罚。例如平纹针织布之边卷性便为一典型实例。
(3)除针孔外,所有破洞于一码布内将评最高罚分。
(4)除买卖双方特别协议外,一般只验视布之正面。
(5)其他情况如深浅间纹(Barre),弯曲(Bowing),针孔(Pinholes)将不以罚分计算而应视乎其其严重程序来判决应否降级。
针织布品质是以一百码布长的总罚分额作标准,若一匹布总长40码而得罚分6分,则其评分额将为6×100/40=15分(每一百码)。
Ⅱ. 以下为四分制评选一级布及次级布之基准:
以宽64—66寸以下者,其罚分若少于50分将评为一级布(First Quality).如超过此限额则降为次级布(Second Quality)。若布宽超于64—66寸者,则其评分限额将根据50分及64寸布宽按比例逐增。例:72寸布宽者,其评分限额将为50×72/64=56.25分.少于此限额者将评为一级布而超过此限额者将评为次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