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计算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呢
你买500克食盐后,1己下购买食盐的日期,当这500克食盐吃完后,再记下日期,那么你就知道这500克食盐吃了多少天,用所吃盐量除以吃盐的天数,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数,就可得出人均粗略的食盐摄入量。另外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酱油也是我们膳食中的另一主要来源。所以在计算食盐量时,也应加上通过酱油所摄入的食盐量,计算方法同上。但要说明一点,酱油中食盐含量为18%左右,你只要将酱油用量乘以18%,即得出人均通过食用酱油摄人的食盐量。将此量加上食盐量,便是你家中每人日均的食盐量。
‘贰’ 少吃盐的标准是什么
如何判断吃盐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人们每天摄入的盐不要超过6克,否则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一天中吃进了多少盐呢?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日常饮食中,人们对盐的摄入主要来自饭菜和其他食品中。饭菜中盐的含量没办法做到精确的判断,尤其是在餐馆里吃饭时,只能根据食物的咸、淡来猜测。但是,从超市里买回来的带包装的食品上,大部分都标明了盐或钠的含量。盐由钠和氯化物组成,只要把包装上钠的含量乘以2.5,就是盐的含量。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标识,判断一种食物中是否含盐过多,以及自己每天吃的盐是否超标。英国食品标准局给出的标准是: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如果食品包装上注明每100克含1.25克以上的盐或0.5克以上的钠,即表示含盐量超标了;如果注明每100克含0.25—1.25克的盐或0.1—0.5克的钠,说明含盐量是适度的。对于儿童来说,不同的年龄段对盐的摄入标准也不相同:0—6个月的婴儿,每天应不超过1克;7—12个月的婴儿为每天1克;1—3岁的儿童为每天2克;4—6岁为每天3克;7—10岁为每天5克;11—14岁以上为每天6克。
此外,减盐运动还提醒大家,平时要少吃腌制食品、少喝汤、少吃方便面,因为汤料中平均含有60%的盐,喝越多的汤就是吃进越多的盐。
盐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烹饪时,你不能放酱油、醋,但你不能放盐。但现在我们的饮食吃更多的盐,吃更多盐的危害现在公众逐渐知道了。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他们非常注意每天的盐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吃6克盐。家里有厨房秤的朋友可以用厨房秤称这6克盐,对于没有厨房秤的人来说,他们也可以这样做。
啤酒瓶盖其实也是非常好的称量工具之一,一个带着垫圈的啤酒瓶盖可以装下4克盐。拿掉啤酒瓶盖中的垫圈,这个啤酒瓶盖就可以装下6克盐。这种称量方法对于做饭的朋友来说也非常直观,每天炒菜的时候提前把食盐称量出来就可以。
过量的盐摄入可能对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大多数饮食指南推荐的钠摄入量不超过每天2300毫克,美国心脏协会建议钠摄入量不超过1500毫克。根据中国居民每日营养学会的负面影响,每天1800毫克。在医院,钠含量可以通过血液测试或尿检来监测,但一般只针对特异性医学症状后的检测项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高钠饮食引起的生理反应来判断是否吃了过量的钠。
‘肆’ 炒菜的时候如何判断放多少盐
炒菜时判断放盐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结合菜质的含水量和分量,一次少放一些,搅拌均匀后,再通过品尝二次放多少。
‘伍’ 如何分辨吃盐过多,巧用这4个方法,让你有效控盐
迹象1:嘴干口渴
在食用了含有大量钠盐的食物之后,身体里的盐分和水分比例失衡。为了恢复两者的平衡,大脑就会发出口渴的信号,促使人使劲喝水。
薯条、香肠、咸菜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钠,吃太多会扰乱体液平衡,让人感觉更加口渴。如果吃了太咸的食物,建议多喝水,以恢复细胞中的体液平衡。更重要的是,应该马上着手调整饮食,控制食盐量。
迹象2:反应变慢
盐吃得太多,补充水分又没能及时跟上时,会导致身体不同程度的脱水,而一旦脱水的话,人就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研究发现,与体内有充足水分时相比,轻度脱水会造成女性在注意力、记忆力、推理能力和反应时间等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变差。加拿大对1200名成年人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与低盐饮食参试者相比,吃盐过多的人大脑衰退速度更快。
迹象3:手指变粗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突然发现在体重没有任何增长的情况下,手指却戴不进去原本尺寸适合自己的戒指了,那么这很有可能是水肿造成的。
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身体局部水肿可能是心脏病、肾病等潜在疾病的征兆,也可能是吃盐太多,导致身体组织中液体过剩所致。
迹象4:头痛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与每天摄入1500毫克钠的人相比,每天食用3500毫克钠的成年人头痛的可能性高出了近1/3。
迹象5:总想排尿
喝了太多的水并不是让你尿意频繁的唯一原因。令人惊讶的是,吃了太多的盐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当人体摄入了过多盐的时候,人体的肾脏器官就会加班加点地工作,这样才能把体内多余的盐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小便量增多的问题。
迹象6:胃溃疡
美国《感染与免疫》杂志刊登的一项动物实验发现,食盐摄入过量与胃溃疡和胃癌存在重要关联,该研究也给人类敲响警钟,出现胃部不适时,可先考虑日常饮食是否过咸。
小建议:用醋等调料代替盐
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少食用零食,特别是深度加工后“味重”的零食,用水果、酸奶等健康食物代替零食;不吃泡菜、火腿、罐头等加工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盐不能多吃,但也不能吃得太少。研究发现,吃盐过少会使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出现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疲劳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等症状。
‘陆’ 如何客观评估居民的食盐摄入量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调查。一种是问卷调查。选择某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群,发放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可以是你家几口人?每月消耗食盐多少?等等。另一种是针对上述人群,做每日尿液含钠量测定。测定尿量、含钠量,从而计算出每日食盐摄入量。
前一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是可靠性比较差。后一种可靠性明显提高,但是工作量很大。就看你为什么要调查,以及可以采取的人力、物力了。最好是两种都用。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就是用这两种方法调查做“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水平现况调查 ”的。
简介如下: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水平.方法 采用分阶段抽样法抽取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各1个,进行6岁以上人群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24小时尿钠含量.结果 调查对象24小时尿钠含量的中位数为194.58mmol,相当于11.37克食盐.其中,城区165.79 mmol(9.69克),近郊区200.43 mmol(11.71克),远郊区226.80 mmol(13.25克),远郊区人群最高(P<0.01);男性214.20mmol(12.52克),女性180.06mmol(10.52克),男性人群高于女性(P<0.01);6~18岁组130.34mmol(7.62克),19~59岁组214.20mmol(12.52克),60岁以上组187.45mmol(10.95克),19~59岁劳动力人群最高(P<0.01).结论 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量仍很高,急需加大干预力度,减少高盐饮食对健康的危害.
见《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5期
‘柒’ 炒菜的时候如何判断放多少盐
其实炒菜放盐没有必要按重量计算,菜谱才会说放几克盐,实际炒菜时是不会计较克数的。建议你用固定的小勺子放盐,这个勺子可以是吃冰激凌或酸奶用过的,小勺子放在盐罐里,每次用勺子量盐,慢慢你就知道什么时候放1/3勺,什么时候放1/2勺,什么时候放1勺了。开始建议先少放,如果不咸可以再加盐,如果一次放多了就没办法了。
‘捌’ 盐摄入量如何计算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的糖摄入量控制在大约25克(6茶匙)以下,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除了三餐中注意控制外,还要当心零食里面的隐形糖和盐,喝一罐600毫升的可乐,就已经摄入糖约63.6克,超出建议量的2倍多。常见的一瓶500毫升冰红茶,摄入糖也有46克。如果你吃了一罐豆豉鲮鱼,那么摄入盐已达8.2克。一碗方便面,摄入盐也达6.7克。
人的身体需要盐原因
生命是从海洋演化而来,人类同样如此,这体现为人的汗水、泪水和海水中的盐和其他成分比较相似,因此维持生命必须要有盐。
通过盐中的钠离子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从而调节人体对水的需求。如果细胞外液中的盐过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增高,把细胞内的水吸出去,然后刺激神经,让人感到口渴并喝水补充水分;反之,则需要通过出汗、排尿等途径排出多余的水,以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6克、人民网-盐的摄入量多少为宜还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