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
(1)现场法:所谓“现场法”指的是语言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文章有如听文章。方法是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例如: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24岁。”
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词、不连续词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2)语态法:语言描写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表达,写人物语言时还要写出人物说话的表情神态。有的学生写人物的对话,一味地你说、我说、他说,单调、刻板。如果我们写了对话,还描写出说话人的神情、语气等,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对话的意思,而旦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例如: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选至《孔乙己》
(3)对比法:可以分为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说出不同话语,来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纵比是描写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说出不同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写人物对话,要注意让人物语言口语化,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选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个性化语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描写对话时,再配合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怡、姿态、语气等,那么,语言描写一定会成功!
Ⅱ 一年级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密不可分开的。处理“人”和“事”的关键是看作文题目如何进行要求——强调“写事”的题目,文中的“写人部分”就要为事情的叙述服务;强调“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把一件事作为写人的主要材料,让读者从人物所做的事中来认识人物)
1、要根据写的人的“需要”来写具体的事件,进而烘托人物性格品质。
2、要选择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件,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事。
①从小事着笔。②从事实出发。(开口小,聚神多)
二、通过几件事的`“组合”来写人。
1、选择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要能统一突出人物。
2、在行文结构上,有两种方法:
a:总分式。 先把任务的性格平直、突出特点总结出来,然后再分别用几件事来表现、反映,一一“证实”人物特点。
b:分总式。 即先分别记叙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然后再统一总结。
3、在几件事例的叙述中,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学会刻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1、外貌描写。
①、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突出外部特征。
②、要注意整体顺序。
③、要注意多用修饰性形容词来辅助描写外貌。
2、语言描写。(对话、独白)
①、人物语言要有选择性。(把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和“你最想突出人物某处的”语言选择出来)
②、对话要符合事件背景、人物性格、身份等。
③、独白的语言描写。(我想…… ;直接变成“所写人物”)
Ⅲ 语言描写方法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描写按描写的对象分为:
1、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服饰、姿态、气派的描写。
行动描写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其思想的直接体现。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又分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有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传达感情等作用。
3、场面描写 是对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描写。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它是“动态”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能为人物展示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选手们听到比赛开始了,都充满力量,准备应战。第一场是由五(1)班对五(2)班,看来他们两个班都十分有信心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噢!开始了,只见杨老师说:“各就各位,预备……起。”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瞧,只见他们个个都像红鸡蛋一样。经过激烈的斗争,五(2)班赢了。】
4、细节描写 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描写还可以分为: 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按特征分类 ●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Ⅳ 语言描写的几种方式
四种方式。
1、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服饰、姿态、气派的描写。
行动描写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其思想的直接体现。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又分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有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传达感情等作用。
3、场面描写 是对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描写。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它是“动态”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能为人物展示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选手们听到比赛开始了,都充满力量,准备应战。
第一场是由五(1)班对五(2)班,看来他们两个班都十分有信心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噢!开始了,只见杨老师说:“各就各位,预备……起。”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瞧,只见他们个个都像红鸡蛋一样。经过激烈的斗争,五(2)班赢了。
4、细节描写 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描写还可以分为: 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Ⅳ 小学语文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
⒈ 概括描写
⒉ 肖像描写
⒊ 语言描写
⒋ 行动描写
⒌ 心理描写
⒍ 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⒈ 静态与动态
⒉ 客观与主观
⒊ 反衬与对比
按特征分类
●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
景物描写包括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等.
从描写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音调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行动描写是以人物的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动态物体和静态物体的描写
Ⅵ 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方法与技巧
如下: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提高孩子看图写话能力的方法:
第一指导观察图画。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看清其中的人和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根据已有的人和物分析图意,知道图上反映了一件什么事。明白从画面上体现的思想内涵。
第二练习说话
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说一说,在说的时候让学生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图画中的内容由静止的转变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联系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
第三练习写话
在理解了图意的基础上,在学生有了语言表达的欲望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创设故事情节,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合理运用到文章当中,使语言更生动形象,这样就达到了看,说和写的有机结合。
Ⅶ 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描写
一、语言描写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1.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2.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4.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唾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二、心理描写
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三、外貌描写
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Ⅷ 小学语文句子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一般包括神态描写与肖像描写两部分。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从2015年悬疑小说和现实小说都已经加上了细节环境描写。
Ⅸ 小学语文的描写方法要点
描写是作文学习的重中之重,那么,该如何进行描写。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小学语文的描写方法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语文的描写方法要点
方法一:点、面描写法及点面结合描写法
点面结合法就是针对所要描写的人物、场面和环境等对象,将最能表现文章主题、刻画中心人物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的“点”用精彩的语言将其重点详细描写出来。“面”上的描写就是“统领全局”的概括性描写,也可以说总括的描写。
在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时,一定要关注这么几点:
1、先描写重要的“点”,然后描写“面”。
在使用此描写方法时,要根据描写对象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来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此描写方法均适用于三大描写,写作时,要关注文章中事件的具体需求。
例如,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为了体现人物的严肃,可以先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以及动作分点刻画严肃的表态,然后进行概括人物给我们的总体印象。
2、先概括描写“面”,然后着重描写“点”。
先进行“面”的勾勒,然后进行“点”的描染,这是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和环境描写常用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点”是“面”的解释、补充、说明和详细的描述。如:广场上是一片欢乐的海洋。那么,具体怎么欢乐,广场究竟有什么或者正在发生着什么,就需要逐“点”来做映衬。
在平时作文时,写到“面”,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想到去“点”。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作文教学发现,很多同学遇事遇人就习惯性的概括性“描写”,就是大概写个面,往往就会忽视进一步写“点”。
技巧的学习不难,难在是不是写作时用心!
3、只描写“点”。
描写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采用以“点”带“面”的描写方法,通过具体的“点”来反映“面”,此时就没有必要再做“面”上概括。在这类文章中,“点”是必须要写作的重点,只有写好写活“点”,文章才会精彩,主题才会突出。如:在写某一特殊地点的场面时,往往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来具体描写,从而反映场面的具体氛围。
4、重点关注“面”。
在一些写事件或者写人物的文章中,场面与环境的描写往往只起到交代背景或者烘托氛围的作用,就无需对场面和环境进行详细的描写,只做“面”上描写就足够了。如果浓墨重彩地过多描写场面和环境,不但起不到应该所起的作用,反而还会喧宾夺主。
要注意:在文章不同位置的场面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方法二: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或者动静结合描写法
世间万物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时,就既要注意其动,也要注意其静,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其变化,详细的描写出变化的过程。
要使用此方法写好人、物、事、景,就必须要学会观察: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嘴巴长、用手触摸、用心灵感知。
1、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性文章中对人、事、物、景作运动状态的描绘,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人、事、物、景等栩栩如生地“活”起来。
动态描写从写作的具体办法来讲,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正在运动着的人、景、物的描写;二是对处于静止状态的人、景、物通过比拟、夸张等手法作动态的描写。动态描写是记叙性文章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多样性,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要注意: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有个惯性,常常把本应该动态的人、事、物、景写成静止的了,只是口头讲述一下大概内容。关于口头讲述和描写的问题,在讲文章的进行时态时已经做了讲解,这里不在展开来讲了。
方法三: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法或者直接与间接结合描写法
在写作时,针对具体的人、事、物、景进行描写时,可以只选择直接描写法,也可以只选择间接描写法,当然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描写。
1、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通常也被称为正面描写,就是开宗明义对人、事、物、景进行“视觉”上的直接描写和刻画,不做进一步的渲染和修饰。
针对人物,就可以直接描写他的神态、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不做拓展性描写。如:他心里十分害怕,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2、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点拨:作者以比较引入,然后进行间接描写的烘托。在写桂林山水的绮丽风光时,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直接描写山水,而是采用了比较的表现手法引入,间接展现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在写漓江之水的静时,并没有直接描写漓江之水究竟如何静,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让读者“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在写漓江之水的清时,同样采用间接描写的手法让读者一眼就“看见江底的沙石”,其清澈就不言而喻了。使用间接描写的方法,使得文章更加精彩。
3、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结合法
在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和环境描写时,直接和间接结合描写法是常用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先做直接描写而后做间接描写。间接描写是对直接描写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解释,使得对描写的对象勾勒得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要掌握好描写的基本方法,必须结合文章写作的所有知识点思考。可以说,文章写作的所有技巧和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写作时应该结合所有知识点,综合思考,才能周全。
小学语文人物描写方法
一、细观察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
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
即便是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黑,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二、有顺序
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物的长相或者穿着,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描写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
建议同学们学一点绘画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
三、抓特征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着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以下两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写的是谁。
1)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这两个小片段描写的对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哈利·波特和孙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们显着的外貌特征,只粗疏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
有时候,我们根据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写的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集中笔墨,精心描绘,这样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例如:写好人物的眼睛。
大文豪鲁迅就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四、显性格
外貌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突显人物性格,所以,在你习作的小镜头里,不仅要拍下静态的外貌——肖像,更应抓住动态的外貌——神态,因为它们可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哟!
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相结合,通过捕捉人物的外部特征,探索人物的心灵,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总之,外貌描写不算难,仔细观察是基础,抓住特征是关键,理清顺序细描绘,突出性格最重要。
Ⅹ 写作如何描写人物语言
小说写作中的人物语言,即是特定人物的特定场景心态意识和应对思绪的语词流动。作者通过场景设定和情绪思绪的给予,调动社会经验的储存积累,加上想象,对其进行艺术表现,以刻画出符合人物内心和场景情绪的话语,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