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买衣服怎么砍价
你好:1、首先,要确定这件衣服是你真的想要的,如果不是你想要的,那就没必要费力气砍价了,因为砍价也是一项体力活啊,能节省体力就节省体力吧。
2、如果很确定要是价格合适自己就会买这样东西的话,那就准备砍价吧。砍价要够狠哦,先看看东西的质量,问问卖家的价格,再在自己心里想一个能给出的最高价格。
3、问完卖家价格之后你就需要给出一个你想给的价格了,一般情况下,对于质量稍微好一点的东西,卖家要价会很高的,在卖家价格的基础上除以二之后,给卖家适量加点,给个价格,看看卖家反应。
4、如果卖家反应只是有点气愤,说你看看我们这东西的质量,那么点钱你怎么能买到这么好的东西,你是不是真心想拿啊,想拿就好好说价。这说明你给的价格是差不多的,你要坚持不加,就说一口价,您要是给我就拿走了,您就拉个回头客嘛,我好多朋友都喜欢来这一片逛,到时候介绍给你啊。
5、一般这种时候你再稍微磨一磨,找一找东西的不足之处,卖家就会给你的。当然态度要好一点啦,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6、如果卖家还是不给的话,那你就很惋惜的放下东西走吧,说真的好喜欢哦,可是很贵啊。当你转身走的时候,一般卖家都会喊你回去,给你一个他能接受的最低价格,或者直接按你给的价格卖给你喽。
7、如果在第3步给完价格之后,卖家特别气愤的说:那个价买不到这个东西,你去别家看看吧。这就说明你给的价格确实太低了,那你就把卖家称呼个大哥大姐什么的,说咱们生意不成仁义在,凡事好商量嘛,那您跟我说个您能卖的最低价格呗。
8、待卖家给出价格之后,你就在自己给的价格的基础上加一些,说我们折个中好不好。
9、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用第6步的招数吧。如果人家没出来喊你,而你有特别想要那个东西的话,那就再转一会儿再去一次吧,适量加一些价格,卖家就会给你的哦。
⑵ 如何砍价,砍价的方法。
给你两个例子吧~ 诚信为本,明码标价,谢绝还价!你以为你这么写着就有用了?那差不多等同于一句废话,我的店里都写着“实物照片,请勿还价!”可每天都杀气腾腾的。于是乎,我得出一个结论,还不还价跟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不会还价的,最多问一句“能便宜不?”能便宜就便宜了,不能便宜也就算了,会还价的,你再怎么便宜也没用,三十几块钱的连衣裙都想让包快递,最好还再打个八折,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说八折,又不是商场里的高档商品,还折不折的,整得老高科技了。 碰到会还价的主,还真是为难得不知道怎么办,依依曾经就被不知道谁加入一个群,专门交流怎么还价的,估计下面碰到的这些买家都是那些群的精英。“赔本冲钻,买一万件也不包邮,不议价,不打折,不送礼品,不包括在任何促销之内,也不会当作礼品赠送,还价者直接拉去芦苇荡喂狼外婆” 神了,这么写着,都有还价的!!!!!!!!!!!!!!!!!!!!!!!!!!!!!!!!!!!!!!!!!!!!!!!!!!!!! 首先上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强人!!! 我大学时有个同学很能讲的,她买的东西一般都是我们的一半的价钱。曾经跟她一起去买过一次东西,纯银针的耳钉,开价十几,最后讲到8块,我们都觉得很便宜了,她还不买。讲价,4块。老板不卖。她就一句话“哎呀求求你卖给我吧”。老板不理她,继续做生意,她等别的顾客一走就和老板说“哎呀求求你卖给我吧”。搞的我们都不好意思,就先回学校了。她两个小时后回来,耳钉到手,4块!据说是最后老板求她再也不要来了。 还有一次她买了一个包,18块,她觉得买贵了,应该15块拿下的。但已经不能去退了,于是天天到我们宿舍,逮谁问谁要不要包。每天晚上都来。后来终于有人受不了,花18块把她的包买下来,她才没有再来骚扰我们。 高人来到网络: 1、有一位买家,看中了我家的一套衣服,总价是120元,她还我60,从60加到70,从70加到80,我当然不会卖,定的可都是实价,她便走了,吃了午饭,她又来了,断断续续疯狂折磨了一天。结果到了晚上,她老公下班了,她老公又来跟我砍价,说100,不卖算了,她老公下场后,她又来了,她走后,她老公马上又替换上,前赴后继……求求你们放过我好吗? 2、一位小MM看中我家一件特价的衣服,才30元,她还我15,难道大家都是在逛景点吗?还价都是对折砍的,这位MM更强,连续不停地跟我还价还了一个半小时,中间停顿了半个小时,我心想总算解脱了,结果半个小时后,她又跟我磨了一个小时,这次她加到20了,我真受不了,极度崩溃,处理的衣服,本来就是赔本的,我怕她了,那时都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困得我眼皮都在打架了,我是可以不理她,但觉得不理人有点不礼貌,硬撑着跟她聊。最终她说了句“那算了”没买,半个月后,她又来了“MM那件衣服20元卖给我,好吗?”哈哈幸亏我已经卖给别人了,那位MM才没继续骚扰我。 3.一位卖家MM看中我家的一件外套,60元,她一上来就跟我还价,不过她不算还得特别狠,因为没有对折砍,但也是来势凶凶,45元,倒,我告诉她不还价,结果就有了下面的对话。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45” “MM,我是新手卖家,你看我店里衣服的标价就知道了,没有还价的空间,都是薄利的。” “45” “真不能还价。” “45” “……” “45” “……” “45” “好吧,55元,你别还我了。”我总是经不起折磨,很快就败下阵来。 “45” “45元,我就亏本了,我不能做亏本的生意。” “45” “我家的衣服都很便宜的,哪能还这么多,让利5元,我都没什么赚的了。” “45” …… “55”没办法,我只能学她了。 “45” “55” “45” “55” “45” 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开始的那几段话总结了一下发给她,意思大体是说“新手卖家,没有还价的空间,都是实价,45元我就亏本了,真不能卖。” 结果她给我来了一个字——“晕” 淘友精彩回复: 1、直接引用我和买家MM的聊天内容吧: 她:这个最便宜多少钱(一套9.9元的小皇冠耳钉加项链套装,亏本2.1元冲信誉卖的) 我:MM不好意思已经是特价了哦~ 她:买多少包江苏快递? 我:MM店里的东西利润都很低,满100包江苏快递哦 她:9.9就不包了吗?你这不是歧视顾客吗?(这和歧视有什么关系~) 我:MM这怎么叫歧视呢,是我利润低没有办法呀!~ 她:搞什么啊!还没见过不肯包快递的(你见过哪家店满9.9元包快递的?) 我:MM不好意思真的包不了,要不你再看看别的我给你一起算 她:不包就算了!浪费我时间!(到底谁浪费谁时间。。。) 我:那MM别生气,下次光临吧(我做TB一向很好脾气,哪怕客人不买我也会送句慢走之类的) 她也没回我就下了 大概半小时后 她上线了:你不包快递是吧(我以为她肯自己出快递费了,可能想通了) 我:MM包不了哦,不好意思,你也知道这些利润低嘛~呵呵 她:那包平邮(。。原来不是想通了,是想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MM,江苏的平邮和快递是一个价,包不了的 她:那你包得了到上海的吗,我一个朋友在上海,我让她给我带来(我的天,那火车票能买十几套这样的小首饰了,你就不在乎火车票的钱了?) 我:MM,包不了邮费,实在包不了不然我也不跟你讲价了 她:那这样5元,我出快递,一共10元,这下总行了吧(我的天这和我包快递有区别吗?也许有吧。。。她出了1毛钱。。。) 我:MM要不去别家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吧。。~~我没办法接这笔生意了 她:我怀疑你是没货了! 我:。。。 她:否则你凭什么不卖给我?(老大,我凭什么卖你才对吧!) 我:晕啦MM,本来就亏本我怎么能再包快递呢?MM体谅一下我吧! 大概10分钟后。。。 她:我告诉你,你以后别让我在线上看到你! 接着她老人家就消失在茫茫网海中了
⑶ 降价打折的方法有哪些
打折,现在已经被很多商家曲解而滥用,成为了一种没有真正意义的促销手段。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商家提出的打折活动,如“清仓甩卖3〜5折”。殊不知,这个清仓甩卖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其实,打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可以快速提升产品销量,广泛推广商家品牌。运用妥当,效果一流。除了清仓甩卖、节日折等已经用滥的手段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1)星期折。如:星期一 1折、星期二2折、星期三3折、星期四4折、星期五5折、星期六6折、星期日7折。当然,这里的打折是只选定部分商品,要避免所有商品同时降价、打折。
(2)时间折。如:从下午6点开始,6:00 ~ 6:59六折,7:00 ~ 7:59七折,8:00 ~ 8:59八折, 9:00 ~9:59 九折。
(3)倒计时折。活动时间15天:第一、二天8折,第三、四天7折,第四、五天6折,、七天5 折,第八、九天4折,第十、十一天3折,第十二、十三天2折,第十四、十五天1折。也许有人第六会问,那所有人岂不是都等着最后两天。事实上,消费者不笨,商家也不傻。越是折率低的商品,越是精品。只有经典的品牌,才会占据时间先机。
(4)月折。如:1~3月:12-3 =9折,由此推算:4月8折,5月7折,6月6折,7月5折,8月4 折,9月3折,10月2折,11 ~12月1折。
⑷ 超市常用的促销手段有哪些
一、独次促销法
商家对热门畅销的商品是大量进货,大做广告,不断扩大销售量,因为商家的经营原则是必须赚回能赚到的利润。
但意大利着名的莱而商店却反其道行之,采取的却是独次销售法。这个商店对所有的商品仅出售一次,就不再进货了,即使十分热销也忍痛割爱。
表面上,这家门店损失了许多唾手可得的利润,但实际上门店因所有商品都十分抢手而加速了商品周转,实现了更大的利润。这是因为门店抓住了顾客“物以稀为贵”的心理,给顾客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顾客认为该店销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切不可犹豫。
所以,任何商品在这个商店上一上市,就会出现抢购的场面。这一方法与国内某些商店采取的“限量销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反时令促销法
一般而言,对于一些季节性商品,往往有销售淡旺季之分。因为,大众消费心理是“有钱不买半年闲”,即按时令需求,缺什么买什么。
商家一般也是如此,基本按时令需求供货。因此,商品在消费旺季时往往十分畅销,在消费淡季时往往滞销。
但现在有些商家反其道而行,在时值暑夏,市场上原本滞销的冬令货物,如毛皮大衣、取暖电器、毛皮靴、羽绒服等在某些城市销售很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反时令促销”。有心商家常常推出换季商品甩卖之举,而消费者中不乏买者,主要目的在于获得时令差价。
三、翻耕促销法
这是指以售后服务形式招徕老顾客的促销方法。
一些商品,如电器、钟表、眼镜等店专门登记顾客的姓名和地址,然后,通过专门访问或发调查表的形式,了解老顾客过去在该店所购的商品有没有什么毛病?是否需要修理等等,并附带介绍新商品。
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对本店的好感,并使之购买相关的新商品,往往能收到奇效。这种促销方式关键在于门店具有完善的顾客管理系统,能与顾客保持经常性的深入沟通。
四、轮翻降价促销法
这就要求商家分期分批地选择一些商品作为特价商品,并制作大幅海报贴在商门店内外,或印成小传单散发给顾客。这些特价商品每期以三四种为限,以求薄利多销,吸引顾客,且每期商品不同,迎合顾客的好奇心理。
于是,顾客来店选购特价商品之外,还会顺便购买其他非特价商品。当然,特价商品利润低微,甚至没有利润,但通过促销其他商品,可得到补偿。
五、每日低价促销法
即商家每天推出低价商品,以吸引顾客的光顾。它与主要依靠降价促销手段一扩大销售有很大不同,由于每天都是低价商品,所以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低价策略。
通过这种稳定的低价使消费者对商店增加了信任,节省人力成本和广告费用,使商店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低价商品的价格至少要低于正常价格的10% ~20%。否则参顾客不构成吸引力,便达不到促销的目的。
六、拍卖式促销法
如今商业竞争激烈,简单、陈旧的促销方式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拍卖也就成为商店促销的一条新思路。
拍卖活动要写清楚本次拍卖活动的商品名称,拍卖底价,通过拍卖卖出的商品有的高于零售价,有的低于零售价,令消费者感到很富有戏剧性。拍卖形式新鲜,有趣,但也不宜每天都搞,否则就无新鲜可言了。
通常可以选择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参加拍卖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在平时,人们需要工作,即使对拍卖有兴趣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参加。
七、对比吸引促销法
以换季甩卖、换款式甩卖、打折价等优待顾客,同时把最新最流行的商品摆在显眼的样品架上,标价则为同类而非流行商品的两三倍。在同样架下或架旁两种价格对比,最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当顾客发现新流行的商品,一般都好奇地把它与非流行的做比较。
时髦者往往会看中高价的商品,讲究实际者则往往选择廉价的非流行商品。这样,对两种商品都可以起到促销作用。
八、最高价促销法
一般而言,价格促销实际上就是降价促销,只有降低价格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有些商店却打破这一经营常规,在“全市最低价”、“大减价”、“跳楼价”等广告铺天盖地的贴出一张与众不同的最高价广告,声称“酱鸭全市最高价:五元一斤”。
这则广告说的实在,不虚假,使人感到可信,同时也含蓄地点明本店的酱鸭质量是全市首屈一指的。
市民们在片刻诧异之后,很快出现了竞相购买“全市最高价”的酱鸭热潮。这种促销方式实际上也适合某些零售商店,尤其是以高收入层为目标顾客的商店,以商品高价满足这群人的心理满足,显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也许也能收到一定的促销效果。
1、降价式促销
降价式促销就是将商品低于正常的定价出售。其运用方式最常见的有库存大清仓、节庆大优惠、每日特价商品等方式。
1)库存大清仓:
以大降价的方式促销换季商品或库存较久的商品、滞销品等。
2)节庆大优惠:
新店开张、逢年过节、周年庆时,是折扣售货的大好时机。
3)每日特价品: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顾客登门,推出每日一物或每周一物的特价品,让顾客用低价买到既便宜又好的商品。低价促销如能真正做到物美价廉,极易引起消费者的“抢购”热潮。
2、有奖式促销
顾客有时总想试试自己的运气,所以“抽奖”是一种极有效果的促销活动。因为,抽奖活动一定会有一大堆奖品,如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等,这样的奖项,是极易激起消费者参与兴趣的,可在短期内对促销产生明确的效果。
通常参加抽奖活动必须具有某一种规定的资格,如购买某特定商品,购买某一商品达到一定的数量,在店内消费达到固定金额,或回答某一特定问题答对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办抽奖活动时,抽奖活动的日期、奖品或奖金、参加资格、如何评选、发奖方式等务必标示清楚,且抽奖过程需公开化,以增强消费者的参与热情和信心。
3、打折式优惠
一般在适当的时机,如节庆日、换季时节等打折以低于商品正常价格的售价出售商品,使消费者获得实惠。
1)设置特价区:
就是在店内设定一个区域或一个陈列台,销售特价商品。特价商品通常是应季大量销售的商品或为过多的存货,或为快过保持期的商品,或为外包装有损伤的商品。注意不能鱼目混珠,把一些变质损坏的商品卖给顾客,否则,会引起顾客的反感,甚至会受到顾客投诉。
2)节日、周末大优惠:
即在新店开业、逢年过节或周末,将部分商品打折销售,以吸引顾客购买。
3)优惠卡优惠:
即向顾客赠送或出售优惠卡。顾客在店内购物,凭手中的优惠卡可以享受特别折扣。优惠卡发送对象可以是由店方选择的知名人士,也可以是到店购物次数或数量较多的熟客,出售的优惠卡范围一般不定,这种促销目的是为了扩大顾客群。
4)批量作价优惠:
即消费者整箱、整包、整桶或较大批量购买商品时,给予价格上的优惠。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周转频率较高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上,可以增加顾客一次性购买商品的数量。
4、竞赛式促销
竞赛式促销是融动感性与参与性为一体的促销活动,由比赛来突显主题或介绍商品,除了可打响商品的知名度以外,更可以增加销售量,如喝啤酒比赛等。
此外,还可举办一些有竞赛性质的活动,如卡拉OK比赛等,除了可热闹卖场之外,也可借此增加顾客对零售店的话题,加深顾客对零售店的印象。
5、展览和联合展销式促销
这是说在促销之时,商家可以邀请多家同类商品厂家,在所属分店内共同举办商品展销会,形成一定声势和规模,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可以组织商品的展销,比如多种节日套餐销售等等。在这种活动中,通过各厂商之间相互竞争,促进商品的销售。
6、焦点赠送式促销
想吸引顾客持续购买,并提高品牌忠诚度,焦点赠送是一个种非常理想的促销方式。这一促销活动的特色是消费者要连续购买某商品或连续光顾某零售店数次后,累积到一定积分的点券,可兑换赠品或折价购买。
7、赠送式促销
赠送促销便是在店里设专人对进店的消费者免费赠送某一种或几种商品,让顾客现场品尝、使用。这种促销方式通常是在零售店统一推出新商品时或老商品改变包装、品味、性能时使用。目的是迅速向顾客介绍和推广商品,争取消费者的认同。
8、免费品尝和试用式促销
在促销之时,零售店可以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设专柜,免费品尝新包装、新口味的食品。非食品和其他新商品实行免费赠送、免费试用,鼓励顾客使用新商品进而产生购买欲望。
例如,许多连锁百货店设有美容专柜,免费为愿意试用新品牌化妆品的顾客做美容。国外零售店的香水柜台也常常进行免费试用。
⑸ 有那九类打折促销方法
第一种:“餐厅吃顿饭,消费达200以上,可享受8折优惠”; 第二种:“若充值1000元,本次消费的200元可免单!”
以上问题经过实验验证,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觉会认为第二种方式比较“划算”。
但冷静一想,咦?不对!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其实这两种方式的折扣优惠度是一样的!
第一种:满200元打折8折,也就是8折的优惠;
第二种:充1000元免200元,200/1200≈8折!(恍然大悟)
那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会觉得第二种比较优惠呢?
其实,第二种就是利用了人的判断错觉,进行了“隐形打折”,让人感觉比较划算。而第一种是“直接粗暴打折”,这种容易对产品产生各种折后的副作用。
这种“隐形打折”的方式,和直接打折方式的优惠力度虽然是差不多的,但两者的给消费者的感觉却有很大区别。直接打折容易产生“产品价值被贬低”等副作用,而隐形打折却让人感觉占到了便宜又不容易产生“该产品质量有问题”等等的认知问题。
例如我们常见的双十一、店铺周年庆等等的促销打折,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会认为这种打折是因为产品有问题。因为这种打折促销活动就是利用了“隐形打折”的策略—— “双十一都是搞优惠的日子“这个正当理由来打折,避免了了产品价值感的贬低 。
你现在明白了“直接打折”就是直接说打几折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副作用太大,尽量少用。而应该用第二种的“隐形打折”方式——采用各种心理错觉或正当理由等方式去变样打折,让消费者感觉占到了便宜且认为打折是合理的。
▼
如果还觉得“隐形打折”方式有点难以操作,下面怪兽先森给你总结了 “隐形打折”的5个具体操作技巧,供你参考。
1.错觉折扣
让消费者看起来更能占到便宜的打折方式。
比如这两个做法:
a. 低价高购
一件产品200元,直接说“该商品打7折优惠”,不如说“只需花140元就可以买到店里价值200元的商品,或只用140元就可以挑选店中任何一件原价的商品”的“低价高购”打折做法。虽然同样是打折,但后者的“低价高购”做法更能让消费者有赚到便宜的心理感觉。
b.充值免单
什么叫充值免单?就是充值多少钱,就可以免费享受当下的消费。
比如文章前面的“充1000元,今天200元饭钱可以免单”例子,就是充值免单的做法,这和“消费200元可以打8折”的本质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充值免单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错觉,心里想:“What?还有这么爽的事?”
需注意的是,这种“错觉折扣”的隐形打折技巧,最好结合一下某个促销理由,比如说今天是换季或者是感恩节等原因而打折。这样才会更好地保持产品的价值感,不但能减少消费者对打折的产品质量顾虑又可吸引了更多的购买。
2.单品特价引流
在活动期间,把店里某款产品进行低价打折,吸引更多用户流量进店,为其他产品引流。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广州某家酒店喝茶时,看到想在这家酒店喝茶吃饭的人都需要排队,甚至排两个小时都是常事。这样的客流量相对其他竞争商家来说,是非常羡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