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电机的三种接线方法
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不同,接线也不同。励磁方式有他励式和自励式两类,自励式又可分为并励式、串励式和复励式三种,直流电动机的三种人为机械特性是指:电枢串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改变电枢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和改变磁通的人为机械特性。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电枢串电阻调速)、改变电枢电压调速(降压调速)、改变磁通调速(弱磁调速)。
2. 直流(并)他激电动机接线方法
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我们称为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节器,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二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使用了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另外,由于应用的接触器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了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3. 直流(并)电动机怎样接线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 :
一是电枢反接法,即保持励磁绕组的端电压极性不变,通过改变电枢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使电动机反转;
二是励磁绕组反接法,即保持电枢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不变,通过改变励磁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使电动机调向。当两者的电压极性同时改变时,则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变。
他励和并励直流电动机一般采用电枢反接法来实现正反转。他励和并励直流电动机不宜采用励磁绕组反接法实现正反转的原因是因为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量较大。当励磁绕组反接时,在励磁绕组中便会产生很大的感生电动势.这将会损坏闸刀和励磁绕组的绝缘。
串励直流电动机宜采用励磁绕组反接法实现正反转的原因是因为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两端电压较高,而励磁绕组两端电压很低,反接容易,电动机车常采用此法。
4.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应用
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动机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大类。
(一) 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
交流电动机分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类。异步电动机按照定子相数的不同分为单项异步电动机、两相异步电动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也分为两部分:定子与转子。
(1)定子:
定子是电动机固定部分,作用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它主要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组成。
(2)转子:
转子是重点掌握的部分,转子有两种,鼠笼式与绕线式。掌握他们各自的特点与区别。鼠笼式用于中小功率(100k以下)的电动机,他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绕线式可以改善启动性能和调节转速,定子与转子之间的 气隙大小,会影响电动机的性能,一般气隙厚度为0.2-1.5mm之间。
掌握定子绕组的接线方法。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掌握公式n1=60f/P、S=(n1-n)/n1、n=(1-S)60f/P,同时明白它们的意义(很重要),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同时记住:通常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SN约为0.01-0.06。书上的例题要重点掌握。
3.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上的数据
(1)型号:掌握书上的例子。
(2)额定值:一般了解,掌握额定频率和额定转速,我国的频率为50赫兹。
(3)连接方法:有Y型和角型。
(4)绝缘等级和温升:掌握允许温升的定义。
(5)工作方式:一般了解。
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掌握额定转矩、最大转矩与启动转矩的关系。书上的公式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进行计算。同时记住以下内容:
(1)在等速转动时,电动机的转矩必须和阻转矩相平衡。
(2)当负载转矩增大时,最初瞬间电动机的转矩T(3)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系数是1.8-2.2 .
(4)电动机刚启动时n=0,s=1.
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1)直接起动
启动时转差率为1,转子中感应电动势很大,转子电流也很大。当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启动时,称为直接启动,直接启动的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5-7倍。一般来说,额定功率为7.5kw以下的小容量异步电动机可直接起动。
直接起动控制线路所用电器包括组合开关、按钮、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及熔断器。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掌握熔断器熔丝额定电流的计算。
直接起动控制电路:掌握其控制原理。
(2)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
掌握星型-角型起动和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工作原理
(3)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一般了解。
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般了解
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该部分较重要,要对公式理解。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有三种可能,即改变频率、改变绕组的磁极对数或改变转差率。
8. 同步电动机
(1)同步电动机的构造
要与异步电动机进行对比区分。(客观题)
(2)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转速是恒定的,不随负载而变化。同步电动机的转速是不能调节的。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般了解
2、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分为两部分:定子与转子。记住定子与转子都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注意:不要把换向极与换向器弄混淆了,记住他们两个的作用。
定子包括:主磁极,机座,换向极,电刷装置等。
转子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
3、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
直流电动机的性能与它的励磁方式密切相关,通常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有4种:直流他励电动机、直流并励电动机、直流串励电动机和直流复励电动机。掌握4种方式各自的特点:
直流他励电动机: 励磁绕组与电枢没有电的联系,励磁电路是由另外直流电源供给的。因此励磁电流不受电枢端电压或电枢电流的影响。
直流并励电动机: 并励绕组两端电压就是电枢两端电压,但是励磁绕组用细导线绕成,其匝数很多,因此具有较大的电阻,使得通过他的励磁电流较小。
直流串励电动机:励磁绕组是和电枢串联的,所以这种电动机内磁场随着电枢电流的改变有显着的变化。为了使励磁绕组中不致引起大的损耗和电压降,励磁绕组的电阻越小越好,所以直流串励电动机通常用较粗的导线绕成,他的匝数较少。
直流复励电动机:电动机的磁通由两个绕组内的励磁电流产生。
4、直流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重点掌握额定效率与额定温升。
额定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额定温升指电动机的温度允许超过环境温度的最高允许值。铭牌上的温升是指电动机绕组的最高温升。
5、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掌握书上的例题。
6、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及调速
(1)起动和反转一般了解即可。
(2)调速:并励电动机有三种调速方法:
改变磁通。
改变电压
改变转子绕组回路电阻。
掌握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2. 控制电机
控制电机是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检测、比较、放大和执行等作用的电机。
(1)直流伺服电动机
掌握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类及特点;普通型转子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与小惯量型转子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区别。
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理解工作原理,对性能要掌握
(2)交流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一般了解,重点掌握其性能。
(3)步进电动机
掌握步进电动机的优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其他一般了解即可
交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
你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了吧?直流电动机是利用换向器来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使线圈受力方向一致而连续旋转的。
因此只要保证线圈受力方向一致,电动机就会连续旋转。交流电动机就是应用这点的。
交流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你所说的模型中,定子就是电磁铁,转子就是线圈。而定子和转子是采用同一电源的,所以,定子和转子中电流的方向变化总是同步的,即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变了,同时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也变,根据左手定则,线圈所受磁力方向不变,线圈能继续转下去。
关于二个铜环的作用:二个铜环配上相应的二个电刷,电流就能源源不断的被送入线圈。这个设计的好处是:避免了二根电源线的緾绕问题,因为线圈是不停的转的,你想想如果简单的用二条导线向线圈供电的话,会是怎么的情景?
关于线圈中的电流由于是交流电,是有电流等于零的时刻,不过这个时刻同有电流的时间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更何况线圈有质量,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线圈就不会停下来。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
5. 直流电机接线方式
A1/B2 应该是接电枢
F1/F2 磁场
PK1/PK2 这个没有见过,可能是过热保护的线
电枢线一般较粗,阻值较小
磁场线较细,阻值较大
选直流调速器要按电压规格和电机的最大电流选(如果电机需要过载,那调速器相应要选大电流的),功率不需要考虑
6. 直流电机正反转接线图,用两个开关控制
主电路图: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各元件名称及作用如下: L1、L2、L3:
三相交流电 QS:隔离开关(俗称"刀闸") 作用:隔离电路 FU1、FU2:
熔断器(fuse) 作用: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 KM1、KM2:
交流接触器主触点(常开型) 作用:接通断开电路 FR:
热继电器 作用:过载保护 M: 电机
工作过程:将主电路中的QS闭合,按下按钮SB2,线圈KM1得电。主电路中主触点KM1闭合,电机正转。当松开按钮时,由于常开辅助触点KM1闭合,线圈KM1一直得电形成自锁,所以电机正常运行。
按下按钮SB3,联动常闭触点打开,线圈KM1失电,8处的辅助触点KM1返回原来闭合状态,线圈KM2得电,电机反转。无论在哪种运行状态下,按下按钮SB1,电路断开,线圈失电,电机停止。
(6)直流电动机的用途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电枢反接法,即保持励磁绕组的端电压极性不变,通过改变电枢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使电动机反转;
二是励磁绕组反接法,即保持电枢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不变,通过改变励磁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使电动机调向。当两者的电压极性同时改变时,则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变。
他励和并励直流电动机一般采用电枢反接法来实现正反转。他励和并励直流电动机不宜采用励磁绕组反接法实现正反转的原因是因为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量较大。当励磁绕组反接时,在励磁绕组中便会产生很大的感生电动势.这将会损坏闸刀和励磁绕组的绝缘。
7. 直流电动机接法
两个是主绕组,两个是励磁绕组,把他们并联起来,接电源。如果转向反了,把其中一个头反过来接即可。
1、两个端子接主绕组,两个端子接励磁绕组。
2、主绕组、励磁绕组判别方法就是阻值和线径大小不一样,励磁绕组阻值一般在几欧姆、主绕组一般是零点零几欧姆。
3、还有就是直接接两个线的,有接的。
8. 直流电动机接线图
两个是主绕组,两个是励磁绕组,把他们并联起来,接电源。如果转向反了,把其中一个头反过来接即可。
1、两个端子接主绕组,两个端子接励磁绕组。
2、主绕组、励磁绕组判别方法就是阻值和线径大小不一样,励磁绕组阻值一般在几欧姆、主绕组一般是零点零几欧姆。
3、还有就是直接接两个线的,有接的。
9. 电动机有哪几种接线法各接法有什么区别和作用星三角接法的连接方法和作用
电动机有三角接法和星型接法两种。
三角接法是三相绕组首尾相连,依次连接,启动力矩大;
星型接法是头与头或尾与尾连接起来,启动力矩小,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和电压。
星三角启动方法是将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在启动时改成星型,待电动机启动后达到或接近额定转速时在将定子绕组通过星—三角降压启动装置切换成三角形从而达到降压和减小启动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Motor)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9)直流电动机的用途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拆卸前,要用压缩空气吹净电机表面灰尘,并将表面污垢擦拭干净。
2,选择电机解体的工作地点,清理现场环境。
3,熟悉电机结构特点和检修技术要求。
4,准备好解体所需工具(包括专用工具)和设备。
5,为了进一步了解电机运行中的缺陷,有条件时可在拆卸前做一次检查试验。为此,将电机带上负载试转,详细检查电机各部分温度、声音、振动等情况,并测试电压、电流、转速等,然后再断开负载,单独做一次空载检查试验,测出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做好记录。
6,切断电源,拆除电机外部接线,做好记录。
7,选用合适电压的兆欧表测试电机绝缘电阻。为了跟上次检修时所测的绝缘电阻值相比较以判断电机绝缘变化趋势和绝缘状态,应将不同温度下测出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一般换算至75℃。
8,测试吸收比K。当吸收比大于1.33时,表明电机绝缘不曾受潮或受潮程度不严重。为了跟以前数据进行比较,同样要将任意温度下测得的吸收比换算到同一温度。
10. 直流发电机,农用车的接法
直流发电机[1]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备。它主要作为直流电动机、电解、电镀、电冶炼、充电及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等所需的直流电机。虽然在需要直流电的地方,也用电力整流元件,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但从使用方便、运行的可靠性及某些工作性能方面来看,直流电动机还不能和交流发电机相比。直流发电机的电势波形较好,电磁干扰较小、但由于存在换向器,其制造、维护复杂,价格较高。
用电动机拖动电枢使之逆时针方向恒速转动,线圈边 a b 和 c d 分别切割不同极性磁极下的磁力线,感应产生电动势。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电枢线圈中感应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靠换向器配合电刷的换向作用,使之从电刷端引出时变为直流电动势 因为电刷 A 通过换向片所引出的电动势始终是切割N 极磁力线的线圈边中的电动势。所以电刷 A 始终有正极性,同样道理,电刷 B 始终有负极性。所以电刷端能引出方向不变但大小变化的脉动电动势[2]。
结论: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是一种交变电动势,而在电刷 A B 端的电动势却是直流电动势。
主磁极和换向极示意图
2.电枢绕组
直流电机的主要电路部分, 用以通过电流和感应产生电动势以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由许多按一定规律联接的线圈组成,元件及嵌放方法(图1.1.16)
3.换向器
直流电机的重要部件,作用---将电刷上所通过的直流电流转换为绕组内的交变电流或将绕组内的交变电动势转换为电刷端上的直流电动势。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