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口诀
1、站立式起跑
两脚屈膝前后站,前脚尖杂线后沿。
重心落在前脚上,异侧手臂放在前。
上体前倾深呼吸,枪响蹬地快摆臂。
2、蹲踞式起跑
“各就位”:
(1) 手脚位置要量好,“四个一”要记心间。
“四个一”:
两手相距一肩宽,前脚距线一脚长。后脚前脚一小腿,两脚之间约一拳。
(2) 四指并拢虎口前,手指贴在线后沿。
(3) 蹲踞起跑五点撑,背部微弓颈放松。
“预备”
提臀前倒肩过线,稍微抬头前下看。屏住呼吸听枪声,身体待似离弦箭。
“跑”
(1) 两脚用力蹬后边。
(2) 发令抢响快蹬地,身体快似离弦箭。两脚后蹬身向前,快速蹬摆是关键。
“起跑后的加速跑”
(1) 腿后蹬充分,步长不断增。上体逐抬起,疾跑向前行。
(2) 后蹬角度尽量小,两臂摆动配合好。摆动大腿前上提,后蹬送髋快有力。
(3) 用力蹬地频率快,两臂快速前后摆。两脚逐渐走一线,上体逐渐要抬起。
3、途中跑:
(1) 身体正直稍前倾,后腿蹬地髋前送。屈臂快速前后摆,前腿扒地要轻松。
(2) 身体正直稍向前,后蹬充分要送髋。小腿折紧前上摆,下压扒地如抽鞭。
(3) 后蹬充分折叠紧,扒地积极重心稳。体稍前倾快摆臂,前摆高抬扒地很。
4、终点冲刺撞线:
(1) 最后一步大,肩胸快下压。
(2) 终点冲刺跑,速度更要高。后蹬角要小,不要想上跳。
(3) 最后一步猛后蹬,肩胸下压跑不停。
5、跑的练习:
(1) 小步跑:身体正 直快摆臂,大腿下压脚扒地。
(2) 高抬膝跑:膝高抬腿蹬直,大腿躯干成九十。
(3) 后蹬跑:后腿充分蹬,身体稍前倾。前腿要高抬,髋关节要前送。
⑵ 小学体育50米快速跑动作要领
50米跑技术详细解析
50米跑技术包括:
1.起跑技术
2.加速跑技术
3.途中跑技术
4.终点跑技术
1
起跑
采用站立式起跑技术。
动作要领:
1.预备时,双脚前后开立,惯用脚在前,两脚前后间距是1个脚的距离,左右间距是与肩同宽或微比肩宽。
2.屈膝降重心,身体微前倾,以右脚在前为例:左侧臂屈肘在前,右侧臂屈肘于身后。
3.听到老师发出起跑口令,学生需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前冲出去,起跑后注意不要突然抬头或提高重心。
2
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开始的一个跑段,一般为30米左右(优秀运动员略长)。它的任务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最高速度。
动作要领:
1.起跑后第一步落地不要有停顿或跳动的现象。
2.后蹬要用力,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
3.前脚掌撑地,两臂配合双腿快速地前后摆动。
4.注意身体慢慢抬起,保持前倾。
3
途中跑
途中跑指经起跑、加速跑后转入高速度跑的一段跑程。由于50米跑距离较短,完成加速跑之后,途中跑的距离也就非常短。
动作要领:
1.途中跑时,后蹬腿的髋、膝、踝关节要尽可能的充分蹬直,积极送髋。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小腿随惯性折叠,并将同侧髋带出。
3.重心尽量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头部保持正直,下颌微收,身体前倾。
4.双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前摆稍向内,高度不要超过下颚,不要超过人体中线。
4
终点跑
终点冲刺跑方式主要有两种。
动作要领:
【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
【第二种】直接跑过去。把终点定在终点线6-8米后,保持高速跑过终点,避免减速冲刺。切记要尽全力跑过终点后再放松。此外,终点冲刺跑还要注意安全,那就是冲刺后要在自己的跑道上继续跑。
⑶ 简述快速跑的各个阶段的技术要领
快速跑的各个阶段技术要领:后蹬充分、快速积极,前摆幅度大,步频快,重心移动平稳,两臂摆动配合好。
快速跑的动作方法:途中跑动作自然,腿后蹬时快速有力,前摆抬腿高,摆臂积极,两腿的蹬与摆配合协调。
快速跑的易犯错误:
1、后蹬不充分,“坐”着跑;
2、摆臂姿势不正确;
3、摆与蹬动作不协调;跑的直线性差。
快速跑易犯错的误纠正方法:
1、采用高抬腿等练习手段,发展后蹬力量;
2、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腹、背部肌肉力量;
3、匀速跑40~60米,改进摆臂和后蹬动作,做到放松、自然和协调;
4、练习较大强度的加速跑40~60米,发展加速能力,体验速度感觉。
(3)小学快速跑练习方法扩展阅读
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在练习和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
快速跑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追逐跑、躲闪跑、让距跑、听信号跑、自定目标距离跑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快速跑测验50米或100米跑。
⑷ 如何提高小学生快速跑能力
跑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运动素质,尤其快速跑更是少儿期身体素质的重点训练内容之一,是学校业余田径队训练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个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因此,设计、选择多种训练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
一、 改进动作技术的教学形式。
1.
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设备。学生在室内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高级教练的技术动作教学录像,观看田径比赛录像。特别是可以看到动作的分解使学生形成比较正确的动作表象。
2.课上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相结合,逐渐学习掌握技术动作。
3.教师可把跑的分解动作或辅助练习动作如:摆臂、小腿后收、高抬腿跑、后蹬跑、小步跑、车轮跑等等动作编成套路,指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练习,在这样有声有色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学习动作注意力集中,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的兴趣。
二、有目的的选择安排训练内容。
1.以提高步频为目的的内容可以安排:支撑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碎步跑、下坡跑等;
2.以提高步长为目的的内容可以安排:重心压低的跨大步走、跨跳跑、连续跨跳横格线、下坡跑等;
3. 以提高蹬地力量为目的的内容可以安排:后蹬跑、牵引跑、跨跳台阶跑等;
另外其它辅助跑的形式如前提腿跑、后踢腿跑、转髋跑、短距离往返跑,各种姿势、不同信号的起跑接加速跑至快速跑等都可以穿插安排。这样可使学生消除重复练习动作的厌倦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快速跑的兴趣。
还应该安排各种发展腿部力量的负重(轻器械)练习、跳跃练习。力量素质的增强,可以提高快速跑能力,反过来,快速跑能力又可以促进爆发力的增强。
三、 注意合理安排跑的强度。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和控制训练的强度。不能每次训练都用极限强度,强度的安排可采用阶梯式或波浪式的形式。特别是六十米至一百米的重复跑,对少儿来说,跑段较长,若每次都要求学生全力跑则不易完成,可用递减成绩的方法要求学生。如:跑100米,第一次跑了14秒,那么、第二次跑就要求在14秒3内完成,这样依次类推,给学生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同时注意两次练习之间的休息间隔。但是在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拚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⑸ 小学生怎样快速提高短跑速度
1、调整呼吸。
把握正确的呼吸方式,让你的呼吸与步伐一致,保持规律的状态,大多是两步一呼气一吸气。之后可以渐渐把自己的呼吸时间加长,变成三步呼气和吸气。这个过程中,你就会调整自己呼吸频率,也会使得速度上升上去,同时也是不累人的。
2、讲究姿势。
正确的跑步姿势是跑步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的肩膀和背部要稍微往前面倾,两只手放在大腿上面一侧部分,但尽量不要和腿部发生摩擦。手臂保持弯曲,并把握一定的节奏,尽量去用手肘部分来发力,带动手臂的摆动。因为这样会拉动臀部和大腿内侧的肌肉,腰部很自然就往前面推了,就能助力你跑步。这个跑步姿势是很轻松的,也能够让速度提上去。
3、距离要较长。
通过跑步距离的调整,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的耐力和耐心。距离比较长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景色的变化或者对周边事物有一些兴趣,会使得分散一些注意力,对于身体的劳累能够有一些缓解。再慢慢的培养自己的速度,让自己坚持下去,适应下来也不失为好的方式。
4、做到放松。
跑步中过于紧张的情绪会让我们焦虑,之后进而让身体可能不受控制,你越害怕越可能做不到。要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手臂保持有规律的摆动,脑子里尽量放松,脚尖能够翘起然后自然下落,让脚跟自然着地。
(5)小学快速跑练习方法扩展阅读:
1、跑完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跑完后漫步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2、跑完步后,一定要拉伸腿部韧带哦(目的是不让小腿肌肉结块,拉伸肌肉线条,使肌肉线条变的纤长)拉伸腿部韧带的方法很多,可以两腿伸直,弯腰用手够脚尖,也可以用脚抵住台阶,身子向前倾,或者弓步压腿也可以。
3、跑步时和跑步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出汗多而减去大量衣物导致感冒等。
4、适时补充水分。先休息5-10分钟后,再饮用淡盐水或温开水,但要避免喝凉水或冰冻饮料。
参考资料:网络:跑步
⑹ 小学50米跑步技巧和动作要领
第一步,50米跑,最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孩子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
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能够使孩子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
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
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在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这个孩子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
如果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第二步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起跑阶段
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的动作过程主要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
1. 当听到‘各就位’时,两脚依次前后踏在起跑器的支撑面上,后膝跪地,两手撑于起跑线后沿,两臂伸直,两手距离与肩同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成拱形支撑。
2. 听到‘预备’时,平稳地抬起臀部,臀部抬高于肩,重心前移,此时重心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的脚掌上,前后腿应保持一定角度,不能蹬太直,两腿紧贴起跑器,使整个身体如紧压的弹簧一样成稳定状态。
3. 听到‘跑’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地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
起跑后的加速阶段
上体主动前倾,后蹬积极有力,蹬地腿蹬离地面后,起跑后2--3步两腿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着地,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腿着地点逐渐合拢到一条直线两侧。
起跑后就转上加速跑,前几步要小步,保持身体向前倾斜,让身体重心慢慢地升高,千万不要一下子抬起身体重心。
在加速跑中要注意:
①掌握好第一步的落地点。
②掌握好步幅,逐渐加大。
③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体的抬起速度。
④掌握好步长与步频,随跑速增大而增大。
⑤注意后蹬角度和前摆高度。后蹬角度小,蹬地动作幅度大,则加速快。前摆稍低,加快动作周期的速度。
途中跑阶段
跑是支撑与腾空快速交替的周期性动作,动作结构分为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后缓冲三个紧密联系的动作阶段。
1. 当身体重心迅速移过支点的垂直面,支撑腿缓冲达到一定限度时,开始后蹬,此时摆动腿摆过支撑腿并迅速带动同侧髋关节向上摆动,支撑腿在摆动腿的配合下,积极蹬地,继续伸展髋关节和快速有力地伸展膝、踝关节。
2. 着地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后,膝踝关节应继续弯曲缓冲,当缓冲到一定限度时,摆动腿略超过支撑腿,大小腿折叠角度最小,在最大缓冲时,膝、踝关节弯曲如被压紧的弹簧状态,不但减小了着地时的阻力,也为快速有力的后蹬创造了良好条件。
要注意:眼看前方,不要昂头或低头。昂头,看不见前方路易出现抢道、造成碰撞摔倒和自己失重跌倒危险;低头,没有方向感。无论昂头和低头都不利维持身体平衡,易产生分力阻碍向前运动。要看准目标,保持斗志,一鼓作气,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或减速跑,特别最后10米左右,最易减速。
终点跑阶段
终点跑与途中跑技术相同,应保持自然放松的跑法,在进入终点时,上体前倾快速摆臂,在距终点线前一步时,上体极速前倾,以胸,肩部撞压终点线。
终点冲刺跑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太远或太近冲刺都不好。恰到好处时会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紧张而按表动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绩。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跑过去。把终点定远5-7米,保持高 速跑过终点,避免减速冲刺。
第三步就是相应训练方法
高抬腿跑
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尽量快速。两臂前后摆,上身挺直,目视正前方,前脚掌着地,两脚先后抬起与地面成90度直角,依此姿势两脚交替向前匀速前进。在高抬腿跑的过程中,上身应始终保持挺直,逐渐加快抬腿频率。高抬腿跑能促进50米途中跑的步幅。
小步跑
也是经典训练动作之一,练的是一种感觉,脚蹬地的感觉。身体重心微微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主要增加踝关节的支撑力量,提高跑的频率,而且能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改善身体各关节特别是踝、膝、髋关节的灵活性。
单脚跳
身体保持直立,两臂自然摆臂,单脚起跳,前脚掌着地,着地后缓冲连续跳起。行进间单脚跳连续主要促进前脚掌力及踝关节力量,有助于50米加速。
跑楼梯
前脚掌着地,以高频率来向上攀爬楼梯,距离不要太长,力求短期加速。
摆臂练习
眼睛直视前方,肩部尽量不晃动,手臂大约成90度角,放松自然摆动,可以体会不同摆动速度。
起跑训练
作为一个短距离项目,起跑十分关键,可以让同学帮忙发令,找到一个感觉,提升反应速度。主要训练反应和精神集中。
韧带训练
其实韧带也是跑步的一个核心,压好韧带,成绩又会有新的突破。
深蹲
练习腿部肌肉爆发力,还是很有效果的。
⑺ 如何提高快速跑能力,有哪些方法
跑步速度锻炼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逐渐的去提高练习的速度与距离,跑步的配速和距离都会随着你的跑步经验和训练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如果想快速有效地提高快速跑的能力,还是需要尽早掌握一些合理的合理的、正确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让跑步水平提高得更加迅速。
第三通过定时的中长跑训练身体的适应力。
身体素质的提升,速度的提升,不单单是只靠力量,还得有高强的适应能力。在平时的跑步训练之外,可以在周末进行中长跑训练,随着跑步能力的提高,慢慢地增加跑步里程,让身体在长跑的状态下,慢慢地适应,这个时候再超载一点,再去适应。不断挑战自己。在这种不知不觉的适应中训练中,将会跑得越来越快,也会越来越远。
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再去结合着跑步技巧,就相当于如虎添翼了。
⑻ 100米跑步训练方法
一、起跑
平时训练注以下几点:
“各就位”的口令下达后,运动员抖抖身体,放松心情。调节好起跑器,把有力的脚放在靠近起跑线的后蹬器上,全脚掌着起跑器。另一只脚放在另一个后蹬器上,前脚掌着起跑器。形成左、右手,左、右脚,力量稍微薄弱腿的膝盖共五点着地。动作要自然放松。
“预备”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身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身体重心低并稍前移,在此环节中,应做到两个动作,即重心前移,臀部高于肩部。
枪响后,靠脚的力量迅速蹬离地面,双臂应迅速脱离地面,做有效而有力的摆臂,当两脚蹬离起跑器后,双脚做有力的侧蹬,(就象速度滑冰的起跑一样)侧蹬可以使自己尽快达到最高速度,缩短加速时间,增强加速效果。
不要过早的完全抬起上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际大赛上,优秀运动员一般是在30米之后才把上体完全抬起,在30米之内上体是逐渐往上抬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加速效果。最后,双臂的动作做到后摆的幅度与力量应超过前摆的幅度和力量。这样可以使大臂与三角肌充分用力,使摆臂的`力量增加,有助于大腿快速交换,频率加快。
二、加速跑
从起跑到达最高速度的过程称为加速度跑过程,该过程的目的是使自己尽快达到最快速度。常见的加速跑训练方法如下
(1) 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这个练习既可以提高爆发力,又可以加快步频;
(2) 快频跑楼梯:通过富有弹性的快速跑楼梯来提高步频,步频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3) 30~60米计时跑:训练动作速度体会侧蹬和避免过早抬头、抬体。体会膝关节为“小发动机的”的肌肉用力感觉。
注意:以上三个练习,量不易安排过多,过多就成了练耐力,从而失去了训练速度的效果。比如:30~60米跑安排七、八组就绰绰有余了。
百米起跑的侧蹬类似于短道速滑选手的侧蹬
枪响后上体不要过早抬起
三、途中跑
途中跑是100米跑的主要部分,当我们的速度达到最高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放松、大步幅的、快频率的往前冲。
现在世界100米跑的技术已明显快速发展,表现在摆动腿抬的较高,并积极下压“扒地”很快转入后蹬。摆臂动作大而向前,因此,跑的动作给人有力、放松、快速而舒展的感觉。在步幅与频率的结合上,采用了保持高频率的前提下,以放松、协调的动作去获得更大的步幅,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该动作必然要求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更快地收缩。而使神经处于肌肉高度紧张状态时难以持久保持速度。因此,途中跑的过程需要放松跑。
下面是几个放松跑的训练方法:
(1) 下坡跑
放松能力必须在高速跑中进行。利用下坡跑统共了一个高速条件,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肌肉的放松感觉,在下坡跑时,要求步子轻松,步幅要大。
(2) 顺风跑
道理与上面相似,有利于提高运动员高速运动时的感觉能力,顺风跑时要求风速在2~4米/秒以上进行。要求跑时动作大、放松,能跑出快的步频的大的步幅。
(3) 匀速放松大步跑
通常,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利于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一般采用跑道或草地上进行80~120米中等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来体会放松跑技术,建立放松跑的意识、概念。要求用舒展、协调、富有弹性的动作,充分摆髋,适宜的快频进行。
( 4 ) 节奏跑
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信号或跑的节奏来训练运动员的快速放松能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根据教练击掌频率的快慢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或者运动员按某一规律行的节奏跑动,使其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能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放松与合理化。例:一般采用变速跑(一段快一段慢)。但在经过慢跑的几步放松调节之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快跑要更富有弹性和放松感,以提高运动员放松跑的感觉能力。
四、冲刺跑
冲刺跑也是100米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常指百米跑的最后20米。在该阶段,要求保持步频和步幅。
如何保持步频和步幅,就需要大腿的力量,因此,冲刺跑弱的人多进行一些下肢力量练习。比如:单足跳、深蹲杠铃、拖物跑、快速蛙跳等。
快速蛙跳练习
此外多跑跑120~150米的重复跑,限制休息时间(一般每组休息2~3分钟),提高速度耐力。最后注意冲刺跑的压线动作
终点压线动作
以上便是百米跑四个阶段的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每次训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受伤,训练结束后,记得进行放松,使机体各方面能力得到恢复,利于更好的进行下一次训练。
⑼ 短跑速度训练方法有哪些
跑技术要求很高,需要运动员全身配合,快速反应,灵活性高、强度大。
一般中小学的体育课都会开展短跑练习,校园运动会中短跑也是必有的项目,那么如果要跑赢小伙伴的话,我们该如何在平时的练习中提高短跑的速度呢?
一、爆发力
短跑无论是起跑还是冲刺亦或是中间加速,对于运动员的爆发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短跑训练中爆发力的练习必不可少。
爆发力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力量与速度,比较常见的训练方法有:
1.负重行进间蹲跳
2.负重原地半蹲跳
3.负重蹲跳起
4.负重深蹲起
5.负重弓箭步走或交换跳
可以看出以上几种训练方法基础都是“负重”,是因为“负重”练习是锻炼运动力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辅之以其它几种训练方法,则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在力量与速度两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爆发力。
二、柔韧度
身体柔韧度是指人的各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这在短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方面训练不达标的运动员很容易发生肌肉、韧带拉伤甚至撕裂的危险,而且提高身体的柔韧度在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比较常见的运动方法有:
1.体前屈练习
2.纵横劈叉
3.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
4.踢腿、盘腿坐膝
5.快速蹲立
三、动作速度
如果说以上两种练习是属于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的基础练习,那么这个环节就是提高运动员在短跑速度中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常见的训练方法有:辅助练习、重复法、比赛法。而在这三种方法中,比赛法最为常用。因为比赛法能够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激发运动员的潜力。
速度训练主要训练环节:
1.提高反应速度和启动速度
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
3.提高运动中的协调和放松能力
主要练习方法有:
1. 定时跑 30—60m
2. 上坡或下坡跑 30—60米
3. 让距离追赶跑 60—100米
4. 负重牵引跑 30—60米
5. 短距离接力 2人×50米或4人×50米
6. 反复跑 30—60米
7. 短距离变速跑 100—120(30米加速+20米自然跑+30米加速+20米自然跑)
8. 短距离组合跑 (20+40+60+80+100)米
四、快速反应
1.听枪蹲踞式起跑+极速跑20-30米
2.快速跑破(可上可下)50-70米
按照以上几种训练方法坚持练习,假以时日,相信一位小小的短跑运动健将就会诞生了!
⑽ 快速跑的常用练习方法有哪些
一、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跳深;、2、纵跳;3、负重纵跳;4、负重蹲跳起;5、负重深蹲;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二、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训练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体前屈练习;2、把杆拉腿;3、纵、横臂叉;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星期一,四,1、跳深;15组*10次
星期二、负重弓箭步交换跳10组*30次
星期三、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着
星期五、柔韧的练习、踢腿10组*30次,负重纵跳10组*15次
星期六,负重深蹲15组*10次;30米冲刺-60米冲刺-100米冲刺全程6组
星期日 积极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训练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可少.
另外在提几点建议:
1、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3、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4、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5、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长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