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学习动作描写方法技巧

学习动作描写方法技巧

发布时间:2022-10-06 08:30:44

‘壹’ 如何在动作描写中脱颖而出

动作描写=动作行动+动作对象+动作环境+动作感受
1、动作行动,说通俗点就是刻画人物行动时的一系列动作,一般由程度词+动词组成。如:轻轻地打、使劲地挥、小心翼翼地蹲等。
2、动作对象,即人的部位或者物体。如:挥手、踢腿、瞪眼、拍桌子等。
3、动作环境,即人物产生动作的特定场景。可以是景物、场面等。
4、动作感受,说简单点,就是在写动作描写时运用此喻或者夸张等手法,能使动作描写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人物的个性。
动作描写分为单一的动作描写、组合动作描写。
单一的动作:
如:老师迅速走进教室……(只包含一个动词)
组合动作:
如:老师轻轻地推开门,迅速走到教室,放下书本……(包含多个动词)
下面,以运动员赛跑的过程为例,要写好人物的动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来进行刻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比如运动场上的紧张气氛,观战同学的热情呐喊等,就能衬托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即写好动作场景)
2、以个性鲜明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运动场上的每个运动员,因为性格、态度等不同,他们的动作就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拙,有的巧;有的张扬,有的含蓄……描写时,要仔细揣摩,精确“炼词”,用最合适的一个动词来表现人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动词)
3、合理分解动作,精描细摹完整过程。比如,写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动作,不能简单地写“他蹲下去,做好准备”,而应该写他“如何蹲下去”,手、腿、眼神等如何配合,努力做到具体、形象。(分析、分解动作,进行组合动作描写,在动词前尽量选择合适的程度词修饰)
4、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既可以把动作描绘得更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也可以使文章显得更有趣味。
(写好动作感受)
赛跑过程分解:
预备枪响前的准备动作——预备枪响后的动作——起跑后的动作——冲刺的动作

‘贰’ 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好段

一、抓住特征,准确恰当地运用动词

例1: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分析: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二、要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太笼统

例1: 我们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

例2: 终于下水了,这可不像在岸上,我两腿发软,身体好象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象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 例2人物动作描写刻画仔细,非常详细得一步一步地写出游泳的动作,对比两个片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的动作描写的魅力。

三、运用修辞合理地使用限定语及修饰语

例1: 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该出手时才出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分析 :不能为了描写而描写,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动作而要将生活中的人物动作进行提炼和典型化。与主题无关的动作,也不要写。而对于富有特征的个性化的动作,则要把它突出出来,写具体、生动以便更好的刻划人物和表现主题。

动作描写好段:

1、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3、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

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5、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6、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7、只见一个男同学走上台来,不声不响地摊开一卷白纸,提起饱蘸浓墨的毛笔,略微沉思一下,龙飞凤舞地画起来。随着毛笔的不断泻染,画纸上出现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它昂首奋蹄,显示出一股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

8、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9、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10、他发现塘边的狗尾草上,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蜻蜓,蜻蜓就飞起来了。他跟着蜻蜓飞跑,口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我坐飞机了。”

‘叁’ 如何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

方法一:动词+修饰语。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例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方法二:动作拆分法

动作拆分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

运用这种方法,“敲门”这个大动作,我们就可以写成一段话:

穿戴整齐地到妈妈的门前,轻轻了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他迟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地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三下,仍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又轻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肆’ 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组成
动作描写=动作行动+动作对象+动作环境+动作感受
1、动作行动,说通俗点就是刻画人物行动时的一系列动作,一般由程度词+动词组成。如:轻轻地打、使劲地挥、小心翼翼地蹲等。
2、动作对象,即人的部位或者物体。如:挥手、踢腿、瞪眼、拍桌子等。
3、动作环境,即人物产生动作的特定场景。可以是景物、场面等。
4、动作感受,说简单点,就是在写动作描写时运用此喻或者夸张等手法,能使动作描写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人物的个性。
动作描写分为单一的动作描写、组合动作描写。
单一的动作:
如:老师迅速走进教室……(只包含一个动词)
组合动作:
如:老师轻轻地推开门,迅速走到教室,放下书本……(包含多个动词)
下面,以运动员赛跑的过程为例,要写好人物的动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来进行刻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比如运动场上的紧张气氛,观战同学的热情呐喊等,就能衬托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即写好动作场景)
2、以个性鲜明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运动场上的每个运动员,因为性格、态度等不同,他们的动作就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拙,有的巧;有的张扬,有的含蓄……描写时,要仔细揣摩,精确“炼词”,用最合适的一个动词来表现人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动词)
3、合理分解动作,精描细摹完整过程。比如,写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动作,不能简单地写“他蹲下去,做好准备”,而应该写他“如何蹲下去”,手、腿、眼神等如何配合,努力做到具体、形象。(分析、分解动作,进行组合动作描写,在动词前尽量选择合适的程度词修饰)
4、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既可以把动作描绘得更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也可以使文章显得更有趣味。
(写好动作感受)
赛跑过程分解:
预备枪响前的准备动作——预备枪响后的动作——起跑后的动作——冲刺的动作
片段作文示例:
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预备……”随着这拖长的声音,他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拉开了的弓。“啪!”那
“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飞快地跑着,像闪电,像受了惊吓的羚羊,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跑着……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渐渐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挥摆着双手,努力向前跨着大步。离终点不远了,他猛地抬起头,闭上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向终点。“冲啊!”周围响起了狂热的呼喊。终点就在眼前了!只见他猛一低头,身体向前冲,那条终点绳挂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条荣耀的绶带。
教师点评:
这段文字用真实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有极强的画面感。作者用“蹲”、“顶”、“跪”、“倾”、“盯”、“绷”等动词,前面运用合适的程度词修饰,后面加上准确的动作对象,细致而逼真地刻画了运动员起跑前的预备动作。“展翅待飞的雄鹰”、“拉开了的弓”等一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后面也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描述了起跑后和冲刺的动作描写。

‘伍’ 动作描写的作用以及赏析方法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动作描写的作用以及赏析方法是什么,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作描写有哪些作用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的赏析方法是什么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这写出了捉蝴蝶和打篮球时的动作,生动,形象.
3、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动作描写的句子

1、她握住我的手,下下打量一番,轻轻叹了口气。
2、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3、看见冰场上的人,穿梭一般地滑来滑去,我的心激荡着,也急忙换上冰鞋,上场去了。开始的几步,多少有些荒疏了的感觉,转了几下之后,恢复常态了。我又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倒退滑行……一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小孩,像我当初头次进冰场一样,他趔趔趄趄,一个跟头;摇摇摆摆,一个屁股蹲儿。
4、蔺相如退后几步,双手捧着璧,靠着柱子站定。

‘陆’ 动作描写的作用特征及方法技巧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么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如《水浒传》景阳冈打虎片段: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该语段中,武松的一系列动作,按、揪、提、打,把一个勇士的形象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基本特征

优秀的动作描写,往往有以下特点:

1. 连贯性。一连串的动作,有序展开,错落有致,犹如一连串的音符,连接成一首优美乐曲。如:

只见他,猫下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弹跳着,两眼滴溜溜转着,寻找突围的机会。忽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冲,冲破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不偏不倚,落进了蓝筐里。

以上语段,猫腰,左拐,右冲,虎跳,投篮,一连串的动作,展现了投篮的精彩过程,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2. 生动性。使用适当的词语修饰动作,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增强动作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

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这个语段,通过动作描写,把小表妹的调皮、可爱生动化了。

3. 特定性。特定动作,只会在特定场合产生,特定场合产生的动作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守财奴》中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箍桶匠葛朗台,他在弥留时,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他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抓”,送了暴发户的老命,也使守财奴至死不改的贪婪本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基本方法

要写出优秀的动作描写语段,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化大为小,把动作分解出来。就如电影播放的“慢镜头”,把一个大动作,分解细化为若干的小动作,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展开描写,可以使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进行连接,从而写出动作的细节、生动和情感。如下面描写小姨下溪抓鱼的语段。

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整个过程,挽双袖,卷裤脚,抬左脚,拖右脚,猛扎,捧鱼,一系列慢动作,配合神态神情,一个生动活泼的抓鱼情景跃然纸上,让人难以忘怀。

2.合理取舍,把动作准确呈现。什么叫准确呢?一是要体现人物特点,二是要符合生活实际。如鲁迅《故乡》“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里有两个动词,一个是“迎”,一个是“飞”,这两个动词在这儿是不能互换的。因为“飞”字写出了孩子的活泼、灵巧。而母亲年事已高,用“迎”字更符合她的年龄特点。“迎”表明母亲对长年飘泊在外的儿子的思念,所以早早就在门外迎接了,而小孩比较好奇,因此看到亲人回来,他就“飞”过来了。

3.巧用修饰,把动作生动表达。通过增添修饰成分,能显示出动作描写的效果。如“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里“小心翼翼地伸出”,通过增添“小心翼翼”这个词语,表现“我”的谨慎、紧张的心情。再如下面的语段。

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这里的“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用一个比喻“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修饰动作“闪”,再用“脚底像抹了油一样”修饰动作“飞奔”,把“他”的顽皮、机灵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了。

典型技法

在写作实践中,人们常用以下技法进行动作描写,可供写作者学习参考。

1.动作逐步细化法。按照动作描写的思维过程,我们一般可以先构思一个大动作,如“老太太拿出钱。”然后,再把大动作细化,如:

老太太打量着上面的秤星。她从腰里摸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细读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动作再作细化,还加入人物动作时的神态等。如:

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她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经过逐步细化,“贴、打量、摸、揭、伸、沾、数”这些动词写出了老太太的吝啬、精明,更表现出极度贫困的她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2.动作主体切换法。在写群体动作时,由于动作由不同主体发出,需要对不同主体的动作进行切换描写。如:

到了宿营地,事务长找房子,炊事员支锅,电话员架线,指导员找村干部了解情况,连长看地形……

该语段,用“主体+动作”格式,逐一写出群体的动作,形成了一个动作群。有的主体不明,也可以这样写:

只见七八个男同学提着铁锹,争先恐后跳上汽车,撮的撮,甩的甩,推的推,扒的扒,七手八脚地干起来。

还有的是两者之间的交互动作,如打架斗殴、武侠剧里的打斗,我们要不停地切换主体,才能使读者感受到动作描写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在主体切换过程中,要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对于主要描写对象要多着笔墨,彰显特色。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如上语段,通过“大虫”与“武松”之间的主体转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虎大战的精彩凶险,由此武松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柒’ 动作怎么描写

答:动作描写句子
1、小男孩儿跳了起来,退后几步,脱下外衣,摆出个迎战的架势。
2、分好了队,我自然是两支队伍中最高的人。而且,我在投篮命中方面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和我一队的“同胞们”,自然都欢天喜地,喜不自胜。
3、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4、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5、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6、寻寻觅觅,去找寻记忆中那幸运的花瓣。在那儿,低头一看,那娇弱的花扬着头倔强的看着我,我笑嫣着,低头,轻轻将它摘龋
7、我找来一块布,把它沿边剪了一个口子,一手抓住一边,用力一撕,“吱”地一声撕开了。
8、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1
9、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10、蔺相如退后几步,双手捧着璧,靠着柱子站定。
11、轮到女同学了,我有点紧张,很快。就轮到我们班了,我一跳,跳了1米46,我安慰自己不要气馁,继续努力,果然第二次跳得好多了。
12、我在一旁观看着,只见他们像一只只正在奔跑的猫似的。从地飞跃起来,又踏实地落地了;有个四班的男生跳了1米80,整个现场不禁发出一声声赞叹。
13、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14、离弦箭似的助跑,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15、足球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在场地上穿插跑动,其中刘强非常活跃;只见他一会儿从容自若地带球突破,一会儿和小伙伴配合起来来个二过一,一会儿一个倒地铲球,接着一个鲤鱼打挺,又带球前进了;在行进中,他突然起脚,一记远射,球应声入网。顿时,他和小伙伴们一齐高兴地跳了起来。
16、奔跑,奔跑,奔跑!他的心激动着,他的痛快已经不能用我们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
17、老师说还有一次机会。我又双手使劲摇摆,使出吃奶的劲,终于跳过了七分,还多出一指宽呢!
18、我的双脚冻得冰冷,简直快麻木了,双脚不停地跺着。
19、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正确地完成跳远技术的各个部分动作,以及实现各部分动作的有机结合是跳远技术的关键。
20、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

阅读全文

与学习动作描写方法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7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8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6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5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1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5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3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