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画线段图
画线段图一定要先定好单位,然后根据情况分步画出来就好了。
例如:已经甲有图书200本,而乙有的图书比甲多1/4,求乙有多少图书?
1、任意画一条线段表示甲有的图书(可能是已知量也可能是未知量)。
② 三标志画线段方法
1、首先在需要画线段的纸上摆放好尺子,用左手按住,用铅笔在0刻度上画好一个端点。
2、其次在相应的刻度上画另一个端点。
3、最后用直线把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③ 画线段图的步骤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中的许多数学难题都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现出来,让问题变得清晰且简单明了,画线段图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线段的一个端点;
2.之后,使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确定的端点对齐,沿着直尺画出所要画的线段的长度;
3.最后画出另一个端点,这样一个简单的线段图即可画成。
总之,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注重题目中信息量的提取,并完整的表现在线段图中;题型不同,线段图的处理方法不同。
④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使用线段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线段—— 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画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简单的线段却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起了奇妙的作用。它帮 助低年级、高年级的同学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简单、复杂应用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 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 8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 提问:这道题讲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 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样画?
二、线段图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
“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 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例:黄花有9朵,比 红花少5朵,红花有几朵?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黄花的朵数,再由“比红花少”可知哪种花多?怎样画红 花的朵数?
三、段段图能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一题多解
线段图能开拓学生思维,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例如:图书馆有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是它的3倍,故事书 比科技书多多少本?一般解法为:150×3-150=300(本)。但线段图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
⑤ 怎么画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画长一点。
读题,果汁是2/5升。也就是果汁的量是5份里占了2份。也就是先把线段分为5份,最前面的2份就是果汁。
然后,哥哥喝了果汁的2/5。也就是果汁本来上面分成了2份,现在把他们合在一起又分成5份,哥哥喝了这5份中的两份。
最终结果如图:
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如实际操作、找规律、整理数据、列方程等等,其中画图策略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基本也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现在的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单一。其实很多数学问题,通过画画图,在画图的基础上找到具体的量或分率和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把抽象、模糊转化为直观、具体,题意和数量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因此注重和利用画图策略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可现实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画图策略的运用存在两种情形,越聪明成绩越好的人在碰到难题时会主动地画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却是懒得画或者不会画,觉得怕麻烦或无从入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并利用画图策略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我觉得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体验画图策略的价值性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叙述出现,纯文字的问题在语言表述上比较简洁,桔燥乏味,以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所以根据其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在自己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获得思想。
如六上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多少只?鸡兔同笼是一个让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头疼的问题,但是运用画图策略却非常容
易理解且把问题解决。如:画图时,先引导学生把8个头全画上两只腿了或四只腿,发现少的或者多的那些腿是兔子或者鸡的,然后依次再添上去,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后,兴趣浓厚,纷纷动手,了了几笔简笔画并通过添腿或减腿就能非常快速地计算出鸡或兔有多少只。然后依托画图法,再理解假设法中求鸡:(8×4-26)÷(4-2)=3(只),为什么除以(4-2)的差就容易多了。我也曾把这道题用画图法叫我读二年级的儿子来做,他居然也非常容易理解,而且很感兴趣,画得得心应手,并且很快地解答出来。画了几次以后,他居然也能感悟出通过算式来计算了。
⑦ 画线段的方法怎么做
一、画图要有利于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选择算法进行解答。因此,线段图应准确而又形象地反映题中的数量关系。例1、红星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共拾废铁354斤。已知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拾24斤,五年级拾的是三年级的3倍少50斤。
⑧ 小学画线段的方法 说一下画线步骤和方法
1、首先我们要用大白纸和直尺线测量一下计算再画出线段,一般我们画出的长度是15厘米、5厘米。
2、用你的直尺把两个端点链接,一定要水平,这样看起来整洁,把两个端点的距离连起来就是线段。
3、在我们画线段的时候,要知道线段一定是直的,两个端点不可以延长。1-2的两个点只能在一条直线上。
4、最简单的理解方法就是两个水平的点。在一条直线的点,链接起来画成的直线就是线段。
⑨ 画线段的三个步骤
画线段的三个步骤:
一、先在需要画线段的纸上摆放好尺子,用左手按住,用铅笔在“0”刻度上画好一个端点。
二、然后在相应的刻度上(看需要画的线段的长度而定)画另一个端点。
三、最后用直线把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具体图解如下: